颅眶沟通性病变

合集下载

眶部解剖与眼部病变影像学分析

眶部解剖与眼部病变影像学分析

眶部解剖与眼部病变影像学分析眶部解剖与眼部病变影像学分析王振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100730)一、与影像相关的眼部正常解剖(一)眼眶组成:额骨、颧骨、上颌骨、腭骨、泪骨、筛骨和蝶骨,呈四棱锥形。

结构:包括四个壁、两个裂和视神经管。

上壁即眶顶,前部为额骨水平板,后部为蝶骨小翼。

下壁:即眶底,主要为上颌骨眶面,前外部为颧骨眶突,后部为腭骨眶突。

内壁:由前到后依次为上颌骨额突、泪骨、筛骨纸板和蝶骨小翼。

外壁:前1/3为颧骨的眶突,后2/3为蝶骨大翼。

视神经管:组成:由蝶骨小翼及蝶骨体围成的骨性管道,主要是蝶骨小翼。

内容物:视神经、眼动脉。

作用:沟通眼眶和颅腔。

眶上裂:组成:内侧为蝶骨体,上缘为蝶骨小翼,下缘为蝶骨大翼。

内容:三叉神经眼支、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以及眼上静脉。

作用:沟通眼眶和颅腔。

眶下裂:组成:外侧为蝶骨大翼,内侧为上颌骨眶突。

内容:眶下动脉、眼下静脉分支及三叉神经的上颌支。

作用:沟通眼眶、翼腭窝和颅腔。

(二)视神经和视神经鞘1.视神经:(1)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组成,解剖学属中枢神经系统传导束,是视觉传导路径的一部分。

(2)与其他脑神经和周围神经神经膜由施万细胞形成不同,视神经与中枢神经中的白质相似,神经纤维大部分是有髓鞘的(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形成),但无神经膜,在各神经纤维之间有各种神经胶质。

视神经分段全长约为35~50 mm,分3段。

眶内段:从眼球到视神经管前缘,此段最长,约为20~30 mm,有人把眶内段在眼球壁内的一段称为球内段,但正常情况下很难显示,一般不专门作为一段。

管内段:位于视神经管内、长约4~9mm。

颅内段:视神经管后缘至视交叉,长约3~9 mm。

2.视神经鞘:脑膜的延续,与脑的被膜一样自外向内依次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软脑膜与蛛网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为鞍上池的延续,因此当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时常常也引起视神经鞘的蛛网膜下腔扩大和视乳头水肿。

常见眼眶内肿瘤的影像诊断分析

常见眼眶内肿瘤的影像诊断分析

【临床表现】
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其临床表现视病变累及部 位而不同,但多以眼眶肿物、无痛性眼球突出伴眼 球活动受限为主,单侧多见,双侧少见。
【影像特点】
①病变绝大多数位于肌锥外间隙的前方紧靠眶隔后方和( 或) 眶隔前区。
②病变累及单侧或双侧眼眶,以单侧多见;
③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 眼眶林巴瘤无包膜其生长方式为浸 润性生长,沿正常眶内结构蔓延,常累及肌锥内外间隙沿 肌锥内外脂肪间隙呈铸型样改变;包绕大部分眼环时呈星 芒样改变,而以上结构多无移位眼球内部结构常不受累;
视力减退,肿瘤较大时可引起眼球运动障碍。
【影像学表现】 CT:
■ 肿瘤多位于眼眶肌锥内,绝大多数为单
发,表 现为眶内肿块,呈圆形、椭圆形,边界光整, 密度 均匀,CT值平均为55HU;肿瘤钙化少见;
■ 可见眶尖“空虚”征,即眶内肿瘤不侵 及眶尖 脂肪,使眶尖脂肪存在,表现为低密度区。
MRI:
肿瘤呈略长或等T1信号,明显长T2信号,在多 回波序列中,随着TE时间的延长,肿瘤信号强度也
【MRI】
MRl显示神经鞘瘤内部特点最佳。
1、AntoniA型瘤细胞区呈等T1等T2信号,AntoniB型瘤细胞 区信号与黏液类似,呈长Tl,长T2信号;
2、增强后病变实性部分(AntoniA细胞分布区)明显强化, 囊变区(AntoniB细胞分布区)无强化或轻度强化。
3、肿瘤可向经眶上裂向颅内蔓延,形成颅眶沟通瘤。
变进展,常侵及肌锥内及隔前间隙。 2、肿瘤多为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多呈浸润性生长。体积 较大时浸润眶内结构周围,呈“铸型”样外观; 3、晚期可破坏眼眶骨质,经过眶上裂延伸到中颅窝,眶上壁
延伸到前颅窝,眶下壁达上颌窦,眶下裂进入颞下窝或翼 腭窝,。眼球通常不受侵犯,但可受压发生变形或移位。 3、CT平扫肿瘤呈均匀等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增强扫描呈 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眼眶病

眼眶病

第一节概述一、应用解剖与生理眼眶是由骨性眼眶和眼眶内容物构成的。

(一)骨性眼眶骨性眼眶(bony orbit)是由额骨、蝶骨、颧骨、上颌骨、腭骨、泪骨和筛骨七块骨骼组成,位于颅顶骨和颅面骨之间的骨性空腔,分为左右两个眶腔且两侧基本对称(图18-1)。

骨性眼眶的形状大致呈锥形,底向前,尖朝后,前后最大平均经线为40~50mm;骨性眼眶前面开口大致呈四边形,眶缘稍圆钝;入口横经约40mm,竖经约35mm;而眶腔水平和垂直经的最大经线位于眶上缘后1cm处,这种形状结构利于对眼球的保护,同时有助于眼外肌解剖生理功能的执行。

眼眶壁分别由眶上壁、眶内壁、眶下壁和眶外壁组成,这些眶壁分别相邻于前颅窝、额窦、筛窦、上颌窦、颞窝、中颅窝等结构,眶壁尚存在骨孔、裂,有血管和神经通过,因此临床上眶内与相邻结构的病变可相互影响;同时这些骨性孔、裂是重要的生理解剖标志。

眼眶后部为眶尖,眶尖是指视神经孔与眶上裂之间骨桥的部位。

视神经管(optic canal)位于眶尖稍内侧,由蝶骨小翼和蝶骨体外侧组成;长4~9mm,宽4~6mm;有视神经、眼动脉和交感神经从管内通过,管的前端为视神经孔(optic foramen),视神经孔大于6mm或两侧明显不对称多提示病理性改变。

眶上裂(superior orbital fissure)是蝶骨大小翼之间的骨裂,呈三角形,长约22mm,位于眶后部眶上壁与眶外壁交界处;眶上裂通过第III、IV、V(眼支)、VI对颅神经、眼静脉及交感、副交感神经。

眶颅沟通性病变对于这些结构的影响可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眶下裂(inferior orbital fissure)是蝶骨大翼下缘与上颌骨、腭骨形成的骨裂,位于眶外壁和眶下壁之间,第五对颅神经的上颌支、颧神经以及眼下静脉至翼丛的交通支由此通过。

(二)眼眶内容物眶内容物包括眼球、视神经、眼外肌、血管、神经、筋膜和脂肪体等结构(图18-2)。

视神经的眶内段长约25~30mm,位于肌肉圆锥内,周围间隙被松软的脂肪填充,视神经表面的鞘膜与颅内同名脑膜延续;眶内段视神经的这种解剖特点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肌锥内弯曲的视神经利于眼球灵活转动,同时具有较好的抗震动能力。

颅眶沟通占位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探讨

颅眶沟通占位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探讨

动障碍 、 眶区疼痛等症状 , 应首选手术治疗 。但颅眶沟通 病灶
位 置 深 , 及 前 、 颅底 , 剖 关 系复 杂 , 时 累 及 颅 内 和 眶 内 涉 中 解 同 多个 神经 、 管 , 血 手术 中既 要 切 除颅 内的 病灶 , 又要 处 理 眶 内的
2 22 洗手护士配合 : 1 器械护士提前 2 m n洗手上 台, .. () 0i 检 查和准备手术器械 , 与巡 回护 士清点器 械及纱球 、 垫、 棉 血 脑
染 。关 颅 前 应及 时清 点 所 有 器械 用 品 和 脑棉 片 , 毕 要 仔 细 清 术 点 术 中所 用 物 品 , 止遗 留 。 防 3 结 果
缺乏足够 的了解 , 容易产生 紧张、 恐惧感 , 对治疗 产生抵触 情 绪, 应耐心详细向患者解释 , 使其能主动配合治疗。 。

l0・ 5
隘床合 理 用 药 2 1 0 0年 l 2月 第 3卷 第 2 4期
C i J fCiia R t n D s ,ee br 0 0 V 1 o2 hn l cl ao  ̄ mgUe D cm e 1 . o. N .4 o n i 2 3

临 床 监 护

2 1 1 术前访视 : . . 了解 患者病情 , 向患者讲解手 术的 有关知
识 , 绍 手 术室 环 境 , 介 以减 轻 患 者对 手 术 室 的恐 惧 感 和 陌 生感 。 颅 眶 沟 通 占位 性 病变 患者 均 有 突 眼 、 力 下 降 、 区疼 痛 等 症 视 眶 状, 突眼 使 患者 容 貌 受 损 , 活 质 量 下 降 , 生 心理 创 伤 大 , 疾 病 对
颅骨 固定钉及工具等 , 术前认 真检 查仪器设备 , 保证 其功能完 好, 确保手术中能正 常使用。 22 术 中配合 . 22 1 巡 回护 士 配 合 : 1 按 常规 制度 准 时 接 患 者 人 手 术室 。 .. () () 2 与患者交谈 , 分散其注意力 , 使其放松。( ) 3 建立下肢静脉

星形细胞瘤有哪些症状?

星形细胞瘤有哪些症状?

星形细胞瘤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星形细胞瘤症状,尤其是星形细胞瘤的早期症状,星形细胞瘤有什么表现?得了星形细胞瘤会怎样?以及星形细胞瘤有哪些并发病症,星形细胞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星形细胞瘤常见症状:动眼神经麻痹、意识丧失、视野缺损*一、症状星形细胞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平均2年,有时可长达10年。

临床症状包括一般症状和局部症状,前者主要取决于颅内压增高,后者则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肿瘤的病理类型及生物学特性。

1、一般症状肿瘤的不断生长占据颅腔内空间,肿瘤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造成脑内积水和(或)脑水肿,脑脊液的回吸收障碍等均可造成颅内压增高。

正常颅腔容积比脑组织约大10%,当脑组织的体积增加8%~10%时尚可能无颅高压症状的出现,而当颅内占位病变占据150ml以上的容积时即可能产生相应的颅高压症状。

大脑半球的星形细胞瘤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多数先出现由于肿瘤直接破坏所造成的定位体征和症状,随后又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小脑星形细胞瘤由于较早的影响脑脊液循环通路,多先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脑干的星形细胞瘤进展较快,病程较短,早期出现脑神经损害和锥体束征,而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常见于晚期。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主要包括头疼、呕吐、视盘水肿,视力视野改变,癫痫、复视,头颅扩大(儿童期)和生命体征的改变等。

2、不同性质肿瘤的症状(1)星形细胞瘤:生长缓慢,病程常长达数年,平均3.5年,多数患者呈缓慢进行性发展。

癫痫常为首发症状,50%患者以癫痫起病。

75%患者有头痛,50%有精神运动性肌无力,出现呕吐与明显意识障碍分别为33%与20%。

神经系统检查多数患者有视盘水肿与脑神经障碍,均占60%。

近半数患者出现肢体肌无力,而出现言语困难、感觉障碍、视野改变者也分别为20%。

(2)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病程较星形细胞瘤短,平均6~24个月。

大脑半球病灶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71%)、精神症状(51%)、肢体无力(40%)、呕吐(29%)、言语困难(26%)、视力改变(23%)及嗜睡(22%)。

眼眶肿瘤治疗进展

眼眶肿瘤治疗进展

575
数视神经鞘脑膜瘤的增生 , 并可提高和稳定患 者视力。 三、 手术治疗 目前手 术治疗仍是治 疗眼眶 肿瘤的 主要 方法。近 年来 由于检查手 段、 手术仪 器和手 术技巧 等方面 的改进 , 眼 眶手 术术式也发生变化 , 术野暴露较以前好 , 可彻底切除肿瘤 , 减 少合并症。 1. 海绵状血管瘤 : 是眼 眶内最 常见 的良 性肿瘤 , 术 前影 像学诊断较 准确 , 定 性诊断 率非常 高。1988 年 , 宋 国祥 教授 在国内首先提出如果在术 前对肌 锥内海 绵状血 管瘤定 性诊 断准确 , CT 显示肿瘤无明显黏连 , 则可经 结膜入路取 出肿瘤 的方法 , 并阐述了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9] 。该方法 至少可 使 50% 的海绵状血 管瘤 患者 不用 外侧 开 眶手 术治 疗 , 减少 了患者痛苦 , 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一般经结膜入路 摘除球 后肌锥内海绵状血 管瘤手 术时 间为 10~ 20 min。 如肿 瘤有 黏连 , 仍以外侧开眶或其他术式为佳 , 以保证手术安全。 2. 毛细血管瘤 : 不是一种真正 肿瘤 , 于生 后 3~ 12 个月 迅速增生而后趋于稳定。患者 5~ 7 岁时 多数病变可 自然消 退 , 无明显后遗症。若患 者眼部 无明显 合并 症可不 予治 疗 , 如有治疗适应证 , 病变内类固醇注射可能是最 好方法。系统 治疗 包 括 : ( 1) 口 服 类 固 醇 药 物 治 疗 : 每 日 口 服 泼 尼 松 1~ 2 mg/ kg 或隔日 2~ 4 mg/ kg。一般 2 周内病变 明显消 退 , 停药后有反弹。口服类固醇常受某些副作用的限制 , 如肾上 腺抑制、 生长迟缓、 易感染 等。 ( 2) 病变 内类 固醇注 射 : 采用 低压注射法 在病变内注射去炎 舒松 40 mg 和 倍他美松 6 mg, 以减少注入动脉内的可能。一般 2~ 4 周病变 迅速缩小 , 4~ 8 周重复治疗。副作 用包 括 : 皮肤 色素 脱 失、 脂肪 萎缩 和罕 见的视网膜 中央动脉栓 塞。 ( 3) 放 射治 疗 : 表浅或 中电 压放 射治疗 200 cGy, 反复 1 或 2 次 , 病变于 1~ 2 周内 缩小 , 治疗 中注意眼部防护。( 4) 手术 治疗 : 手术 切除 局限性 或非 浸润 性病变疗效较佳 , 但易出血。 3. 炎性假瘤 : 约占眼眶 病变的 10% , 发病年 龄早于 淋巴 瘤 , 主要发病年龄在 30~ 50 岁。一般 类固醇 治疗有 效 , 1~ 2 个月 症 状 完 全 消 失。很 少 合 并 系 统 性 疾 病 , 但 也 可 能 是 Wegener s 肉芽肿性病变的最初期表 现。目前类固醇 治疗急 性或亚急性病变系统有效 , 治疗组织学上呈慢性硬化 期的病 变效果较差 , 后者需联合应用放疗和化疗。大量泼尼 松治疗 ( 60 mg/ d) 需应用 3 周 , 再 经过 2~ 3 周的 减量 治疗 , 以 防复 发。类固醇治疗效果不佳时可放 疗 , 约 2 000 cGy, 局部 控制 病变。顽固 病变可应免疫 抑制剂 , 如环 磷酰 胺、 硫 唑嘌 呤或 环胞霉素等治疗 , 尽量不要采取反复或广泛手 术切除。 4. 横纹肌肉瘤 : 是儿童最常见的眶 内原发性 恶性肿 瘤 , 发病年龄平均 7 岁 , 占儿 童软组织肉瘤的 5% , 约 15% ~ 25% 累及眼眶 , 转移途径为淋巴和血行播散。眼眶横纹肌 肉瘤临 床诊断并不困难 , 但误诊时有发生。若儿童的眼球突 出或眶 周肿块发展较快 , 应高度怀疑此病。成功治疗受很多 因素的 制约 , 如肿瘤的原发位 置、 组织分型 、 局 部侵 及程度、 有 无远 端转移及治疗早 晚等。治 疗方式 也从 20 世纪 60 年代 的眶

海绵状血管瘤眶颅沟通一例

海绵状血管瘤眶颅沟通一例
合格 的 眼 科 医 师 , 论 从 事 哪 一 专 业 , 应 一 专 多 不 均
瘤 治 疗 方 面 , 规 手 术切 除 、 疗 及 化 疗 的“ 三样 ” 常 放 老 已被 打 破 , 些 新 的 疗 法 成 效 显 著 。 如 介 入 性 手 术 一
和药物 治疗 , 体定 向 立 刀 、 刀 和 超 声 刀 , 热 疗 x 温 法及 基 因诊 断 和 基 因 疗 法 等 均 有 广 阔 的 发 展 前 景 。 作 为 眼科 医师 应 努 力 学 习 , 断 更 新 专 业 知 识 , 上 不 赶
( 文编 辑 : 丽 枫 ) 本 蔡

病 例 报 告 .
海 绵 状 血 管 瘤 眶 颅 沟 通 一 例
任 晓 冬 宋 国 祥 孙 丰 源
患 者 男 ,0 岁 。 因 左 眼 球 渐 进 性 突 出 、 力 缓 慢 下 降 3 5 视
个 月 , 2 0 年 7月 2 日 以 “ 眶 肿 瘤 ” 入 院 。 眼 部 检 查 : 于 01 左 收 视 力 右 眼 10, 眼 0 6 右 眼 正 常 。 眼 球 突 出 度 : 眼 1 、 左 .。 右 4
国际 眼 眶病 学 发 展 。 此 外 , 床 眼 科 医 师 还 应 了 解 临
国内各 地 区 眼 眶 病 的 诊 断 和 治 疗 水 平 , 有 疑 难 病 遇 例和 复 杂 手 术 应 , 用 现 代 网 络 技 术 进 行 远 程 会 诊 利 或 转 院 , 勿 贻 误 患 者 治疗 。 切
能 。 临 床 眼 科 医 师 , 当重 视 眼 眶 病 专 业 知 识 的 学 应
习和 研 究 , 有 处 理 一 般 眼 眶 疾 病 的 能 力 。 眼 眶 病 具 学 同 其 他 眼 科 专 业 一 样 发 展 迅 速 , 眼 眶 肿 瘤 , 着 如 随 肿 瘤 基 因 的 破 译 , 可 能 揭 示 其 发 生 、 展 规 律 。在 有 发

颅眶沟通性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并文献复习

颅眶沟通性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并文献复习

束 及 浆 液 腺 等 , 部 有 神 经 纤 维 节 细 胞 和 成 熟 脂 肪 细 胞 。在 蒂 上 皮 细 胞 的 游 离 缘 上 可 见 到 纤 毛 状 结 构 , 是 支 气 管 源 性 囊 这
肿的特点 。
22 临 床 特 点 中枢 神 经 系统 的异 位 支 气 管 源 性 囊 肿 多 位 . 于椎 管 内 , 要 多 见 于 年 青 人 , 胸 段 多 见 , 主 颈 以病 变 相 应 部 位 的神 经根 性 疼 痛 和 脊髓 压 迫 为 主 要 临 床 表 现 [ , 可伴 有 椎 骨 骨 质 发 育 异 常 和 神 经 功 能 障 碍 。发 生 于 颅 内 的 临 床 报 道 国 内外 均极 少 , 内 一 般 病 程 较 长 , 体 较 大 , 老 年 男 性 多 颅 瘤 中 见 , 可 能 与 中老 年 人 颅 内 容 积 相 对 较 大 , 囊 肿 产 生 的 不 这 对 适症状相对迟 钝有关 。额 叶相对多 发 , 可见 于前颅 底 , 还 颅 眶 交 界 处 及 枕 骨 内外 等 。 。
图 1 a头 颅 C 可 见 左 眶 类 圆 形 等 密 度 占位 , 界 清 晰 , 眶 内壁 骨质 缺 损 T 边 左
2 讨 论
bHE×40囊 肿 上 皮 为 假 复 层 柱 状 上 皮 0
皮 结 构 , 肿 边 界 清 楚 , 薄 , 成 囊 壁 的 上 皮 细 胞 可 为 单 囊 壁 构
C 见 左 前 颅 底 及 眶 内椭 圆形 等 密 度 肿 物 , 壁 破 坏 , 压 左 T 眶 挤 眼球 , 围 无 水 肿 。MRI : 前 颅 底 及 眶 内椭 圆形 肿 物 , 周 示 左 等 T 长 T 。信 号 , 位 片 见 肿 瘤 自颅 内突 入 眶 内 , 强 扫 描 未 冠 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神经鞘脑膜瘤
颅眶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视神经鞘脑膜瘤
颅眶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视神经转移瘤
原发--肿瘤血行---视神经鞘膜转移瘤 继发--肿瘤延续---视网膜母细胞瘤
葡萄膜黑色素瘤
颅眶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视神经转移瘤
肿瘤延续---视网膜母细胞瘤
‥ Rb侵至眼球外
呈不规则等密度肿块,无化 ‥ 累及视神经、视交叉、视束
• 视神经管扩大 • 邻近骨质增生
颅眶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视神经鞘脑膜瘤
• 视神经不规则增粗 • 钙化常见
• 路轨状和环形强化 (“双轨”征、“靶”征)
颅眶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视神经鞘脑膜瘤
• 视神经管扩大 • 邻近骨质增生• 视神经不规则增粗 • 钙化常见
颅眶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海绵窦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症 累及颈内动脉及海绵窦前部、眶上裂或眶尖区 激素治疗有效
颅眶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Tolosa-Hunt综合征(疼痛性眼肌麻痹)
海绵窦非特异性炎症
M,57岁 左额部疼痛 左眼外展受限
MR表现: 海绵窦增宽 T1、T2等或稍低信号 增强明显强化
颅眶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颅眶沟通性病变 影像学表现
颅眶沟通性病变
• 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 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 眶骨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穿支血管间隙及骨质破坏缺损区等)
颅眶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 视神经及视交叉胶质瘤 • 视神经鞘脑膜瘤 • 视网膜母细胞瘤侵犯视神经及视交叉
颅眶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视神经及视交叉胶质瘤
---颈动脉海绵窦瘘
‥ 眼上静脉增粗 ‥ 海绵窦增大 ‥ 眼外肌增粗 ‥ 眶上裂扩大
颅眶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 颅内恶性脑膜瘤侵犯眶内 • 眶内横纹肌肉瘤侵犯颅内 • 眶壁转移瘤 • 鼻咽癌侵犯颅内及眶尖部 • 眶上壁骨膜下脓肿
颅眶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颅内恶性脑膜瘤侵犯眶内
颅眶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海绵窦增宽、膨隆
串珠状、梭形、葫芦形、分叶状等,边界清晰、光滑。
颅眶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神经鞘瘤
眶上部内侧后段 串珠状、梭形 眶上裂扩大 海绵窦增宽、膨隆
颅眶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眶内恶性脑膜瘤侵犯颅内海绵窦
颅眶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眶内恶性脑膜瘤侵犯颅内海绵窦
扁平状肥厚性脑膜瘤
颅眶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颅眶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视神经及视交叉胶质瘤
• 2/3的患者联合有视交叉、下丘脑 三脑室底及视束的侵犯
颅眶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视神经及视交叉胶质瘤
颅眶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视神经鞘脑膜瘤
• 中年女性多见 • 视神经不规则增粗 • 钙化常见 • 路轨状及环形强化
(“双轨”征、“靶”征)
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 眼球突出迅速突出而且明显 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眶内恶性肿瘤 多发生于单侧眼眶
颅眶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眶内横纹肌肉瘤侵犯颅内
肿瘤破坏眶壁侵犯眶周结构
颅眶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眶内横纹肌肉瘤侵犯颅内
颅眶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眶内横纹肌肉瘤侵犯颅内
颅眶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鼻咽癌侵犯颅内海绵窦及眶尖部
颅眶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鼻咽癌侵犯颅内海绵窦及眶尖部
颅眶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眶壁转移瘤
甲状腺癌眶内及颅内转移
颅眶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眶壁转移瘤
肺癌眶内及颅内转移
颅眶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眶壁转移瘤
颅眶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骨膜下脓肿
儿童 无 视神经、视交叉 视觉通路 无 视神经管扩大
视神经鞘脑膜瘤
成人 有 邻近脑膜 脑膜 有 骨质增生
颅眶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 神经鞘瘤 • 脑膜瘤 • 炎性假瘤 • 皮样囊肿 • Tolosa-Hunt综合征 • 颈动脉海绵窦瘘
颅眶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神经鞘瘤
• 21~50岁多见,平均38岁 • 发生于感觉神经干及其小分支 • 多见于眶上部内侧后段 • 肿瘤常呈哑铃形与眼眶长轴一致 • 边界清楚、光滑,易囊变 • 中等不均匀强化 • 眶上裂扩大
• 儿童多见 • 视神经及视交叉增粗(柱状、腊肠状) • 境界清楚、密度均匀、边缘光滑
• MRI-- 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 T2WI呈明显高信号
• 无 -- “双轨”征、“靶”征 • 无 -- 钙化 • 视神经管扩大 • 中度均匀强化
颅眶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视神经及视交叉胶质瘤
• 视神经管扩大 • 无 -- “双轨”征、“靶”征
---颅内恶性脑膜瘤侵犯眶内
颅眶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颅内恶性脑膜瘤侵犯眶内
左侧蝶骨嵴脑膜瘤眼部侵犯变
眼眶外壁及蝶骨嵴骨增生肥厚弥漫隆起
颅眶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颅内恶性脑膜瘤侵犯眶内
左侧蝶骨翼脑膜瘤眼部侵犯变
T1
T2
强化
强化
颅眶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眶内横纹肌肉瘤侵犯颅内
肿瘤破坏眶壁侵犯眶周结构
颅眶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神经鞘瘤
• 见于眶上部内侧后段 • 肿瘤常呈哑铃形与眼眶长轴一致 • 边界清楚、光滑,易囊变 • 眶上裂扩大
颅眶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神经鞘瘤
颅眶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神经鞘瘤
颅眶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神经鞘瘤
瘤内囊性变
眶上部内侧后段 串珠状、梭形 眶上裂扩大
---眶内恶性脑膜瘤侵犯颅内海绵窦
颅眶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炎性假瘤
‥肌炎型并视神经周围炎型
颅眶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皮样囊肿
颅眶沟通性皮样囊肿
‥ 特殊位置: 多位于眶外上象限 骨膜下间隙
‥ 呈圆形或半圆形
颅眶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Tolosa-Hunt综合征(疼痛性眼肌麻痹)
海绵窦非特异性炎症
颅眶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视神经转移瘤
‥ 视网膜母细胞瘤侵及视神经和视交叉
颅眶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视神经转移瘤
• 肺癌双侧视神经鞘及软脑膜转移瘤
颅眶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鉴别诊断
• 鉴别要点
视神经胶质瘤
‥ 好发年龄 ‥ “双轨”“靶”征 ‥ 侵犯部位 ‥ 蔓延途径 ‥ 钙化 ‥ 邻近骨质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