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五大道介绍

合集下载

天津市五大道景点介绍

天津市五大道景点介绍

天津市五大道景点介绍天津市五大道,又称旧法租界,是天津市的一个历史文化景点,位于和平区南部的和平路、小白楼街、大理道、鞍山道、马场道五条运河沿岸的道路上。

这里保存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下面为大家介绍天津市五大道的景点。

一、天津古文化街天津古文化街坐落于鞍山道与小白楼街交口处,是一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风情的商业步行街,也是天津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

这里有600多个店铺,以及客栈、餐饮、文化娱乐等设施,是天津市的商业繁华地带。

同时,由于它坐落于五大道区域内,所以这里的建筑也充满了浓郁的欧式特色,是一个兼具欧陆风情和中国特色的风景区。

二、意租界风情街意租界风情街位于大理道上,是一个集旅游、购物、娱乐为一体的主题街区。

这里还有九曲桥,大光明电影院等著名景点,是游客到五大道逛街购物的好地方。

三、五大道建筑群五大道是天津著名的历史建筑群,这里很多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诠释了当时中外合作,文化交流的历史。

这里最著名的是条约建筑,一些历史上的重要场所,如大总统府、德国瑞典公使馆等等。

四、天津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是一所位于鞍山道的音乐院校,是全国重点音乐学院之一。

学院位于1924年建成的原德国租界总督官邸,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排练室、音乐厅、展览馆等,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五、古文化花园古文化花园位于和平路,是一个大型主题公园,园内的建筑构造既有汉地历史的沉淀,又有西方的元素,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和欧洲风格的完美融合。

花园内设有诸如天津市博物馆、马秀英艺术馆等知名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和爱好者前来游览。

以上即是对天津市五大道景点的介绍,五大道不仅代表着天津的历史文化,还是囊括了时尚购物、美食餐饮、休闲娱乐、文化艺术等诸多元素的综合性区域,非常值得前来游览。

天津五大道必去景点介绍

天津五大道必去景点介绍

天津五大道必去景点介绍
五大道是天津市中心城区的一部分,位于海河东岸,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

是天津市在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旧城
区改造中形成的街区,因其历史悠久,保留着许多西方国家洋楼,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一、南马路
南马路是五大道中最主要的一条街,也是五大道中最繁华的一条街,这里有很多有特色的建筑,是拍照留念的好去处。

南马路上有很多条街道,但最有特色的就是这些条街上的建筑了。

这些建筑大部分都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建造的,其中大
部分都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外国设计师的作品。

这里还保留着一些当时外国人居住过的公寓和别墅,可以说这条街是天津近代建筑的缩影。

二、大马路
大马路位于南马路和北马路之间,这条街上最著名的建筑就是意大利风情街了。

这条街除了有意大利风情之外,还有很多名人故居、欧式建筑和天津特色小吃等。

在这条街上还有一座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也是五大道中唯一一座自然博物馆。

—— 1 —1 —。

天津五大道攻略

天津五大道攻略

天津五大道攻略天津五大道,作为天津市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街区之一,拥有浓厚的欧洲风情和独特的历史底蕴。

本文将为您介绍天津五大道的特色和值得游览的地点,以及一些旅行建议,帮助您更好地规划行程。

一、背景介绍天津五大道位于天津市中心区,是一条集西式建筑、文化景观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街道,总长约为1.28公里。

五大道是天津近代历史的见证,见证了中国近代变革时期的繁荣与风云变幻。

在这里,您可以领略到天津近代历史的演进,感受到国际化都市的风采。

二、值得游览的地方1. 意式风情区意式风情区位于五大道北段,是二十世纪初天津滨海公园与意大利俱乐部之间的一段,以其独具匠心的艺术建筑和街区规划而闻名。

漫步其中,您会感受到意式浪漫与欧洲古典建筑的魅力。

2. 中式欧式建筑群五大道上还保存着一大批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反映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美学。

沿路欣赏这些建筑,如天津市博物馆、中国民主建国会总部旧址等,将带您进入一个独特的时空之中。

3. 文化景观除了建筑物之外,五大道还有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景点。

例如,大沽口炮台、钟楼和历史文化街区等,这些都是您了解天津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场所。

4. 商业街区五大道上有许多精品店、餐馆和咖啡馆,尤其以意大利风味餐厅最有名。

在这里,您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意大利美食,或者购买一些独特的纪念品。

三、旅行建议1. 游览时间五大道是一个适合漫步和观光的地方,建议您预留半天至一天的时间,可以充分欣赏街区的美景和文化底蕴。

2. 注意事项在游览五大道时,请注意保持环境整洁,不要乱丢垃圾。

尊重当地文化和风俗,爱护历史建筑,以及适当穿着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困扰。

3. 游览路线为了更好地游览五大道,您可以先规划好游览路线。

根据您的偏好和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观的景点,并安排合理的行程。

四、总结天津五大道是一个将历史、文化和艺术相融合的独特地区,通过游览这里,您可以了解到天津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天津市五大道旅游景点

天津市五大道旅游景点

天津市五大道旅游景点
五大道是指位于中国天津市的五条道路,分别是:位于四川道上的五大道、睦南道;位于重庆中路上的五大道、陕西路;位于重庆南路上的五大道、广东路;位于天津站路下的五大道,即包括天津和河北廊坊地区,也包括河北沧州地区。

因该区域内存在大量租界时期遗留下来的花园洋房、别墅、公寓及酒店等历史建筑,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天津市五大道中的街道多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为主,也有不少俄式和德式建筑,这些建筑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天津历史文化风貌的一部分。

在这些道路两侧还有许多特色商店和餐厅,如天津老字号小吃店“天后古香园”,天津首家“红房子西餐厅”等。

五大道由五条街道组成:四川道、重庆路、陕西路、睦南道和睦北道。

其中,四川道是一条中西合璧式的道路,东起四川道街路口,西至大沽路口,长约1300米,两侧建筑物风格多样:有中式的建筑、非洲式的建筑以及西班牙式、葡萄牙式等。

还有一座中国园林景观“春园”。

—— 1 —1 —。

天津五大道导游词范本(3篇)

天津五大道导游词范本(3篇)

天津五大道导游词范本各位游客朋友,百年历史看天津,天津的缩影在和平,和平的精华则全部集中在五大道风情区。

首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五大道的基本情况。

五大道是指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叉口以西的长方形区域,总长度为____公里,总占地面积为____平方公里,内含____条道路。

在历史上,五大道是由海河淤泥垫地而形成的,____世纪初,这里曾是英国租界。

各位请看,这里有许多小洋楼,我们眼前的这座小洋楼,始建于____年,它是由英国的皮毛商人达文士修建。

这栋小洋楼是五大道上为数不多的西班牙式建筑。

说起小洋楼,上海、青岛、厦门都有很多,但是比较起来,天津却是现存最多,保存最为完好,也是最为出名的。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里居住的人不同寻常。

据不完全统计,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这里就曾居住过两任民国总统,分别是徐世昌、曹锟,足以见其珍贵之处。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写有“五大道”三个字的大时钟。

它是五大道的标志之一。

那我们今天就以它为起点,首先游览的就是马场道。

马场道是五大道中最长的一条路,全长____米。

因通往英租界的跑马场而得名。

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天津外国语学院,它的前身是北疆博物院。

北疆博物院是北方地区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也是中国建立时间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它的创办者是法国学者桑志华。

大家请看,它的建筑为典型的法式建筑,大屋顶体现了法国曼赛尔的建筑特色。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睦南道。

睦南道全长是____米。

走进睦南道,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著名爱国将领高树勋的旧居。

这栋小洋楼风格别具,是一座典型的英式建筑。

英式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是大坡度,尖屋顶,并开有天窗。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位于河北路____号的粤唯鲜海鲜酒楼,这栋楼始建于____年到____年间,由于它外围疙瘩点点,所以天津人把它称之为疙瘩楼。

这栋楼是由著名的意大利设计师保罗·鲍乃弟设计的。

天津五大道主要景点

天津五大道主要景点

天津五大道主要景点
天津五大道是由多条街道组成,五大道也是由多个不同的街道组成。

五大道在天津的老城区,位于海河西岸,东至泰安道、南至新开河、西至和平路、北至红桥区。

五大道原是指由北往南分别是:武清(小站镇),宝坻,宁河,蓟县(蓟州区),静海(静海区)。

后来又在五大道区域内加了一个新的城区,即西青区(大寺开发区)。

五大道中的各个街道,有着不同的特点。

其中最出名的是意式风情街。

意式风情街全长1700多米,包括三个历史街区:意式风情区、华德区、华人区。

意式风情区主要包括原意大利租界的范围及街道两旁的建筑;华德区包括原法国租界的范围及街道两侧的建筑;华人区包括原德国租界的范围及街道两侧的建筑。

意式风情街主要建筑是由意大利建筑师贝尼尼设计的,这里有一座建于1897年的意大利驻天津领事馆。

该领事馆在建筑上融合了古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和威尼斯小艇等多种欧洲经典元素。

—— 1 —1 —。

天津五大道导游词

天津五大道导游词

天津五大道导游词天津五大道是受到外国租界的影响建造的,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设立,它本来是德国驻天津领事馆和美国租界内外侨人居住的地方,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五大道为城市增添了很多浪漫的色彩,同时还蕴含着浓郁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令人难以忘怀。

下面就是天津五大道导游词的详细介绍。

一、意式风情街区意式风情街区是五大道的核心,是五大道上最具有特色的一部分。

这里有众多欧洲建筑和装饰,如淀粉厂花园,公园美洲餐厅,旅游区大门(来往外国游客的“进驻”),天津法租界的富贵号大庄园,中国现代史上女科学家吴自英的故居等。

在欧陆风情的装潢下,这里充满了浪漫和时尚的气息,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风景。

二、英式风情街区英式风情街区,地处五大道的较为滨海的一段。

它曾经是英国领事馆所在地,英国路易·博登夫妇(Lord and Lady Baden-Powell)最早创立的童子军运动也是从这里开始走向全世界。

这里有很多英式风格的建筑群,如天津市环境卫生管理局大楼、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大楼、于家堡别墅群等,每幢建筑通常都很宽敞,绿化率也很高,格外适合放松心情,享受慢节奏的生活。

三、法式风情街区法式风情街区位于五大道的南端,建筑形象大多来自1930年代法式建筑师让·巴特利耶(Jean Batlle)的设计。

其中最为奇妙的建筑就是天津市南区信用联社大楼,庄严大气的外型及其装饰不断意味着巨大的繁荣,是巴特里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另外还有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小说家李劼人的故居、西门菲沙大道、法国风情街等让人心醉的建筑。

四、德式风情街区德式风情街区建筑风格较为统一,多是20世纪初期德国著名建筑师设计的小屋,有明显的德式风格,经过翻新后也透露出一定的现代感。

这里的建筑经过改造后,保留了完整的德国式建筑风格并融入了现代元素,展现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感觉。

这里有德国驻天津领事馆,著名早期自然生态学家陆慕贞故居等,是五大道中的新兴区域。

天津五大道介绍

天津五大道介绍

五大道:五大道包括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马场道。

它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英、法、意、德、西班牙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房屋,被公认为独具特色的万国建筑博览会。

作为近现代天津历史的一个体现,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多少近现代名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每幢建筑里都蕴含着故事,充分展现了近代中国百年风云。

包括北洋政府的总统、总理,爱国学者、企业家、军事将领、美国前任总统、国务卿等上百位中外名人曾居住于此。

位于马场道天津外国语学院,始建于1920 年,。

校内建筑均为法式,其中主教学楼正面上的大时钟体现了法国罗曼式建筑风格。

与外院毗邻的是五大道上唯一的一幢西班牙风格的别墅式建筑,,也是目前五大道上保存最完好的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

位于马场道102 号的房屋为意大利连排式建筑,这里曾经居住过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李烛尘先生,他创办的天津永利碱厂。

马场道尽头的西岸艺术馆,每周末都有精彩的小型音乐会演出睦南道122 号是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胞弟徐世章旧居。

他逝世后家属遵遗嘱将其收藏的全部古玉、砚、印玺和几十座房产捐献给国家。

睦南道与河北路交口的华蕴博物馆,因砌墙所用砖的外形形如疙瘩,故称疙瘩楼,此楼305室曾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旧居。

与徐世昌旧居隔街相望的又是一处体现意式建筑风格的院落,为早年天津“八大家”之一“李善人”后代李叔福旧居。

睦南道20 号是一座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建筑,它的主人就是曾经盗掘慈禧墓的军阀孙殿英,外号“孙老殿”。

该楼为三层砖木结构,正面大型露台,上立有四组绞绳式立柱,柱头雕有花饰,楼内装饰古朴典雅,整幢建筑具有西洋古典风格。

位于重庆道4 号的是张作相旧居,张作相,奉系军阀将领。

该楼建筑设计考究,墙面凹凸多变,镶有西式雕花,楼顶高低错落,屋顶平坡结合,风格别致,主楼两侧设有青条石台阶,为一座西洋古典式建筑。

位于大理道3 号的建筑为曾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的蔡成勋旧居。

非常少见的是蔡成勋在自家西式建筑风格院落中,建起了完全为中式的蔡家祠堂,成为五大道风貌建筑中的一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道、重庆道、大理道、睦南道、马场道天津的小洋楼是很有名的,人们似乎把天津的小洋楼作为天津建筑的标志。

它是天津的特色,尤其五大道一座座风格迥异的小洋楼,那玲珑、秀气的楼房与花木掩映的庭园;那严实而不透空的围墙、在荫影重重中显现的幽静、舒适和神秘的环境,构成了津门独特的异域风情。

尤其在五大道散步,那种宁静,你仿佛象置身于喧嚣的城市之外超然之感。

那汇聚的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风貌建筑,希腊式、文艺复兴式、哥特式、浪漫主义、折衷主义随处可见。

这种多样性,也充分显示了天津的包容性,天津的开放性。

天津的融合性,住在五大道小洋楼里的,过去真正是天津人的很少,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被列强枪炮所逼,开为商埠。

自此天津也由一个内向的封建性商业城市逐步演变为以华北、东北乃至西北为腹地外向贸易中心。

天津是距离京城最近的大都市,这个特殊的位置,不仅皇亲国戚觊觎这块宝地,不少升迁无望的失宠大臣,在京城不敢张扬不义之财的王爷贝勒,观望宫廷变化的下野官吏,统统跑到天津来。

能做官就做官,不做官凭着资历和身份也没人敢惹,置房子买地做买卖,淘金发财。

末代皇帝和徐世昌、袁世凯、黎元洪、曹锟和冯国璋,五位大总统们都把天津作为下野后避风港,至于总理和各省督军、政客纷纷迁入天津更是举不胜举,他们在京城或其它地方混不下去了,就到天津屈就伺机,据统计中外名人名居达五百余处,五大道就更为集中,名目繁多的王府、故居、花园,成了高官达贵养神散心的大别墅。

现实的文化状态是历史的积淀和延续。

在五大道居住的人们显得洋气,他们接受西方社会的文化比较早,再加上居住的是楼房,更接近于西方化,物质的格局体现了日常生活比较有西方文化的倾向。

小巷很幽静,是西方文化的遗留。

居住这里的人,他们举手投足,那种小资的情调是浓浓的,文化大革命前,五大道家庭称呼多是太太、先生、小姐称谓。

五大道建筑是外国人的设计,里面也有中国人的主意,施工也都是中国人,当时谁有钱,谁盖,在这个富人区里中西文化的融合是早于国内任何一个城市的。

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得以通过天津,来到中国。

近代天津涌现出一批诸如严复、梁启超、范旭东、侯德榜这样的先进中国人;近代天津在电报、邮政、铁路、采矿、海洋化工、教育、法律、艺术等方面的现代化也是中国的先驱。

这种历史现象出现在天津绝不是偶然的,标志着近代天津在一百多年来就是一个具有国际性和先进性的城市。

天津是中国近代历史文化名城。

中西文化的融合最为显著,也可说是地域经济的必然。

五大道的文化也有消极的一面,也许正因为也是区位的关系,在近代中国,没有哪一个城市像天津那样,遭受过如此众多的外来侵略;也没有哪一个城市像天津那样,紧紧地把城市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天津城市的风云变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近代中国的缩影。

使中国蒙受巨大损害和耻辱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近代以来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的中外条约,是在天津签订的。

政府的腐败和软弱,也使国民失望和伤心,也使人消极和回避,再加之在五大道居住的人,在清末民初政治动荡,政府更迭,使他们对政治厌倦,他们不张扬,不惹事,低调行事,还有一部分失意的王爷贝勒,在京城有钱不敢花,到了天津躲进小楼成一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那种现实主义的远离政治的无奈,多半也是谨慎而不声张。

这对天津人的群体好象都修炼成一种极为阴柔的武功是有很大影响,天津人的激动往往是有度的,对外界的波澜激情是有限的。

甚至是麻木的,这和五大道文化的影响不能说没有关系。

再说,天津离北京近,不像有地方天高皇帝远,北京的对天津压制、控制的效应是显著的,近代天津一度是中国的政治重心,其衙署被视为中国的第二政府和影子内阁。

辛亥革命以后,天津又成了首都的“政治后院”,看北京,循规蹈矩,五大道里的文化表现也是充分的。

对于如今的天津人而言,“五大道”不是一个简单的城市地理名词,也不是一个直白历史的称呼,更多的时候,她是这座城市的一个精致的文化标签。

徜徉在这里,你可以体味来自岁月的悠远韵味,来自异国的温馨情调。

也感到历史的沉重。

自豪和耻辱并存,先进和落后共在。

历史在前进,天津已旧貌换新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多元文化的天津,创新开放已成了主流。

---------------------------------------- --------------------- ----------------------------------五大道简介在天津中心市区的南部,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成都、重庆、常德、大理、睦南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

天津人把它称作“五大道”。

这里汇聚着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风貌建筑230多幢,名人名宅50余座。

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与南京路交口以西长方形地区内的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马场道地区,共有22条马路,总长度为17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

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英、法、意、德、西班牙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总面积100多万平方米。

其中风貌建筑和名人名居有300余处,被公认为天津市独具特色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又被称为五大道地区。

五大道浓厚的历史感也是特有的,五大道地区作为近现代天津历史的一个体现,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多少近现代名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每幢建筑里都蕴含着故事,充分展现了近代中国百年风云。

包括大总统曹锟、徐世昌以及北洋内阁六位总理、美国3l届总统胡佛、国务卿马歇尔等上百位中外名人曾居住于此。

五大道现在仍保持着幽雅别致安静的风貌,来到五大道会让我们远离了喧闹的浮华世界,象走进安静的万国建筑博物馆。

[编辑本段]五大道之马场道马场道是五大道地区修筑最早、最宽、最长的马路。

19世纪末,英商在佟楼“养牲园”一带修建别墅和赛马场。

此后在马场以东修了一条连接英租界墙子河的马场道。

路长3.2公里,宽约20米,并设街心花坛。

马场道121号小洋楼,原为英侨学者达文士居住,称“达文士楼”,这座典型的西班牙花园别墅,是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筑。

坐落在马场道上的还有原北疆博物院和工商学院。

北疆博物院是中国早期博物馆之一,创建于1922年,建筑为平面“工”字形,具有罗马建筑风格。

工商学院建于1925年,主楼三层带地下室,外檐大块蘑菇石墙面,曼塞尔式瓦顶,圆形大钟,为法国罗曼式建筑风格。

[编辑本段]五大道之睦南道睦南道,长2.08公里,有风貌建筑74幢,名人故居2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道路两旁绿树掩映着风格各异的小洋楼,漫步其间,使人感到路、房、树的空间尺度恰到好处。

睦南道20号为孙殿英旧宅。

建于1930年,为三层带地下室的西洋古典公馆,颇为豪华气派。

24号为中国近代外交家颜惠庆旧居,建筑具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

28号的罗马柱廊意式公馆为天津八大家“李善人”的后代李叔福旧居,李曾任天津殖业银行经理。

50号为张学良二弟张学酩旧居,红砖清水墙,坡瓦顶,具有英国庭院别墅风格。

[编辑本段]五大道的由来五大道的发展是随着天津近代化的步伐发展起来的。

从城市发展的悠久历史意义上讲,天津是一个年轻的城市。

鸦片战争以前的600余年,天津由一个普通的军事寨堡和漕粮运转中心,发展成为运河北部的新兴商业城市,成为繁华的“畿辅首邑”,在开埠以后的几十年里,又迅速成长为工商业大都会,这在中国传统的城市系统中是不多见的。

当时之天津“去神京二百余里,当南北往来之冲”,可以起到“通舟楫之利,聚天下之粟,致天下之货,以利京师”的作用,正所谓“当河海之冲,为畿辅之门户”。

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天津特殊的政治作用——护卫京都,特别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大事都和天津有关,正如近人金钺在《天津政俗沿革记》序中说:“数十年来,国家维新之大计,擘划经营,尤多发韧于是邦,然后渐及于各省,是区区虽为一隅,而天下兴废之关键系焉。

”自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北京条约》签定之日起,天津被迫辟为通商口岸,同时也出现了外国租界。

到二十世纪初,天津先后出现了九国租界,成为近代中国租界最多的城市。

各国租界侵占时间,最长的达八十余年,最短的也有十几年。

从城市发展阶段来看,天津被迫开放,从此天津从传统期步入转型期,也就是由一个封建性的交通枢纽和商业城市,逐步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工商业港口和贸易城市。

五大道所体现的是天津这个城市骨子里的气息。

虽然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出天津的地域文化,但无疑,这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天津城市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而天津的人口聚集在天津城市的发展过程以及文化形成过程中又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古代天津人口有两次大的聚集过程,一次是在明永乐初年天津建卫设城后,调有官、军二籍充实城卫,这些人在天津定居后,繁衍后代,构成了天津城居人口的主要部分。

另一次是在清代康雍年间。

这源于天津城市经济的发达,吸引了大批外地人口来这里定居。

近代是天津城市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天津城市人口发展的高峰期。

在20世纪后的20多年内,天津政治地位空前提高,经济职能迅速增强,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建筑日趋完善和发展,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促使天津城市人口的剧增。

1925年天津市区人口超过百万。

大量迁移人口的到来,也给天津带来了各地文化,使得天津的社会职业结构和组织结构都极为复杂。

天津原本的传统文化根基因为大量的迁移人口和港口地理极易受到冲击,并不深厚。

天津近代的城市文化更是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发展特点。

中国近代城市文化一方面是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文明互相冲击、渗透的结果,一方面又是乡村文化与市民文化互相融和的产物。

租界这个传播西方文明的窗口,到本时期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际。

尤其是民国以后,租界内中国人口的大量增长,租界与华界的进一步结合以及近代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使西方文化对城市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就传统文化而言,尽管天津的传统文化基础并不十分深厚,但是直到本世纪为至,它对城市文化结构的影响力仍然很大。

尤其是来自北京的文化影响。

20年代,频繁来往于天津的清遗老遗少和军阀们便是传播这种文化影响的一个主要媒介。

另外,来自华北地区尤其是河北农村的大量移民,使内地乡村文化随之不断汇入城市,并逐步演变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

而二三十年代的天津,文化艺术呈现出一派兴旺的景象。

形形色色的文化流派,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纷纷出现,或流行于一时,或存在于一隅,形成多种文化并存的复杂结构。

新文学与通俗言情、武侠小说并存,话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虽然存在,但观众甚少,而同时,各种各样的改良音乐也不断出现,如将经过修改的昆曲做为新式婚礼的专门乐曲,用丝竹乐队演奏西洋音乐……总之,近代天津音乐文化的特征是多种形态并存,相互渗透、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