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和平女神像》导学案
19.和平女神像(1).doc

19.和平女神像(共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我国人民向法国和世界人民送和平神像的意义。
学习重点:理解我国人民向法国和世界人民赠送和平女神像的意义。
学习难点:同上课前准备:熟读课文观看和平女神像学习过程:一、出示预习内容,学生自学完成1.情境导入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2.初步感知(1)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新词,把握课文内容。
A.字音上:、的声母是平舌音;“揭”的音节是,“掘”的音节是;“帜”的声母是。
B.字形上:根据形近字比较记忆的生字有:斯—期、—、—、—、—、—、—、—。
C.说说“罕”和“穹”的记忆法。
D.理解词意:崛起:揭幕:亘古不变:(2)本文围绕和平女像讲了哪些内容?课文开篇把读者引入到那个的年代,然后通过对比——诺曼底这座海边小城对(时隔60年的和)的见证,衬托出。
又以浓墨重彩的手法,具体形象地描绘了和平女像的和它所体现的,抒发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美好愿望。
(3)质疑。
自己有什么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4)小组研讨,汇报初读课文的情况。
3.学习第1、2自然段(1)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背景资料,借此来理解这一段内容。
(3)介绍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发起的登陆战役情况。
感受战争的惨烈和最后胜利的来之不易。
(4)指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世界和平女神像揭幕仪式是隆重热烈的?(5)就此段内容质疑。
(如:从这两自然段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自由朗读这两段二、小组展示汇报预习情况1.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情况。
师生共评议。
(2)请生汇报思考题“(2)—(4)”。
评议补充。
再齐读。
2.汇报交流预习题“3”,师生评议、补充。
3.朗读指导。
三、学生巩固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
zhàn yìhăn jiàn jiē mùjuéqĭqiāng qióng( ) ( ) ( ) ( ) ( )2.形近字组词。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和平女神像湘教版

和平女神像【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存“法西斯、诺曼底、罕有、揭幕、崛起、赠送、盟军、凭吊、祥和、肃穆、翘首凝望、天使、亘古不变、天穹”等词语的含义。
二、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得我国人民向法国和世界人民赠送和平女神像的意义。
3、明白得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和平女神像的形态美,体会其包括的寓意。
4、进一步培育学友对参与课改的浓厚爱好,提升发言、答题的技术。
【教学重点】一、明白得我国人民向法国和世界人民赠送和平女神像的意义。
二、明白得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引导学友认同课改的大体理念和模式,提升学友的参与踊跃性和展现主动性。
【教学难点】一、明白得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和平女神像的形态美,体会其包括的寓意。
二、进一步有效激发学友主动、有效参与课改的爱好,提升学习效率。
【教学预备】一、向学友进一步讲解课改的大体理念和模式要点;二、指导学友充分预习文本,了解诺曼底登岸的有关情形,初步文本大意。
【教学内容及进程】第一课时【背景链接】诺曼底登岸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
这场战役盟军打算在1944年6月6日展开,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终止。
尽管这场战役离此刻六十五年,但诺曼底战役仍然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岸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去法国诺曼底。
在诺曼底战役中作战的盟军要紧由加拿大、英国及美国组成,但在抢滩完成后,大体上只有法国及波兰也有参与这场战役,而当中的士兵有来自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和挪威等。
进攻诺曼底在登岸的前一天晚上展开,空降兵空降作战、大规模的空中轰炸。
而两栖登岸战那么在6月6日早上开始。
在登岸前,“D-Day”的军队要紧部署在英格兰南部沿海地域,尤其在朴茨茅斯。
诺曼底战役持续了超过2个月,最终,盟军成功成立滩头堡,并在8月25日,解放巴黎,宣告终止诺曼底战役。
19《和平女神像》1 (2)

课题 19 和平女神像课型新授第(1 )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会写“斯、役、罕、揭、崛、赠、帜、鸽、瑞、穹”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能认识并会写课文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难点感知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板书设计19 和平女神像60年前:诺曼底战役60年后:和平女神像揭碑仪式暮色中的和平女神像学习过程学习环节媒体运用学习活动修改意见入文课件一、播放课件:战火纷飞的诺曼底。
1.启发谈话:看到这战火纷飞的场面,听着这悲恸的哭喊声,同学们,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2.再次播放课件:和平年代的诺曼底。
同学们,这样和平安宁的场景,你又想到了什么呢?二、猜题:猜猜,老师将要给大家呈现的是什么?为什么?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你从课题已经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你还想知道什么?简介世界第一次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学文一、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
1.听。
听师范读课文,想想并说说你听懂了什么?2.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读准确,不认识的字词做上记号,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学习。
○2学习生字词。
通过展示台或口头汇报的形式来进行,以此来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注意纠错。
重点理解:“瑞、穹、斯”的意思和常用的地方。
3.再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再次说说你对课文的了解。
要求:(1)做到正确、流利,不加字,不减字;(2)想想课文大概讲了什么内容。
○2交流讨论。
内容:60年前的诺曼底战役——60年后“和平女神像”揭碑仪式——暮色中的和平女神像思想:热爱和平、维护和平4.同学汇报自己猜题的准确度。
二、理清课文的思路。
找出描写诺曼底战争年代的句子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看看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1.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1)从时间上看:60年前的诺曼底战役——60年后的诺曼底,和平女神像揭碑仪式。
19和平女神像

19 和平女神像(第一课时)一、课前抽测(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二、学习目标:1、认识、会写“斯、役、罕、揭、崛、赠、帜、鸽、瑞、穹”10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崛起、揭幕、亘古不变、苍穹、福瑞祥和、罕见、凭吊。
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导入课文:2004年6月,中国派代表团赠送给法国意见珍贵礼物——和平女神像。
你想知道和女神像是什么样的吗?想了解中国赠送的重大意义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和平女神像》。
四、新知探究:1、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和不理解的生字词:(自学、独学、小展、大展)2、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
五、基础演练完成《学业测评》1——6题六、整理导学案。
第二课时一、课前抽测:听写本课生字词。
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和平女神像的内容并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2、体会和平女神像蕴含的寓意。
3、理解课文内容,品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世界人民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美好愿望。
三、新知探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了解和平女神像的来历。
2、和平女神像的揭幕仪式为什么如此隆重?3、想一想“和平女神像”有什么特点?她有什么寓意?4、读下列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含义。
(1)诺曼底,在这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和平和自由的价值,我们知道作了多少牺牲才重新赢得了和平和自由。
这座雕像将向世界各地来这里凭吊历史的人们传递和平的信息。
(2)两位分别来自美国和德国、当年都参加过诺曼底战役的老兵,在这个阳光普照的日子,和平在女神像前紧紧地握住了双手。
4、“和平女神像”表达了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一种什么愿望?四、基础演练完成学业测评。
五、教学反思:资料链接:诺曼底登陆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6时30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
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是“海王”虽然诺曼底登陆战役离现在已有六十多年,但仍然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度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含义曼底。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和平女神像湘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和平女神像湘教版【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聚〝法西斯、诺曼底、稀有、开幕、崛起、赠送、盟军、凭吊、祥和、庄严、翘首凝望、天使、亘古不变、天穹〞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向法国和世界人民赠送战争女神像的意义。
3.体会战争女神像的形状美,体会其包括的寓意。
4.了解文中含义深入的句子。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人民向法国和世界人民赠送战争女神像的意义。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含义深入的句子。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战争女神像的投影片,战争女神像开幕仪式的影片片段。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与协作探求结合。
【课时布置】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的】1.学会9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聚新词。
2.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进程】一、提醒课题1.孩子们,请看,图片上展现的是什么?〔一尊雕像〕对!这是在2021年6月,中国派代表团赠送给法国一件珍贵的礼物—战争女神像。
你想知道战争女神像是什么样的吗?想了解中国赠送的严重意义吗?让我们一同来学习第19课«战争女神像»。
2.板书课题:战争女神像。
〔先生齐读〕3.思索: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先生自主发言,教员小结点拨〕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感知内容〕1.先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掌握课文内容。
2.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描写了世界战争女神像的开幕仪式的浩荡局面,描画了战争女神像的外形,并提醒了她的寓意〕3.质疑。
自己有什么弄不懂的效果提出来。
4.师生研讨,汇报初读课文的状况。
〔1〕正确读写以下汉字:斯、役、罕、揭、崛、赠、帜、鸽、瑞〕2〕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先生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课文了解〕:稀有、崛起、凭吊、祥和、天使、亘古不变、天穹三、协作探求,学习第1、2自然段1.自读第1自然段,思索: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2.先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背景资料,借此来了解这一段内容。
《和平女神像》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和平女神像》全文;(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尊重生命的情感;(2)培养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理解和朗读;(2)课文中修辞手法的鉴赏;(3)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词和难句的理解;(2)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和平女神像》的背景和作者;(2)激发学生对和平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生词和难句的问题;(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4.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加强语音语调的把握;(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和平女神像》;2. 写一篇关于和平的作文,表达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学生朗读和写作的能力;3. 学生对和平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和平氛围。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和平女神像》的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分析。
2. 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和平女神像》语文教案

《和平女神像》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和平女神像》这篇文章;(2)了解和平女神像的背景知识,包括其历史、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和平女神像的理解;(2)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文章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和平的热爱和追求;(2)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和平女神像》的文章内容;(2)了解和平女神像的背景知识和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对和平女神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2)对文章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和平女神像的直观形象;(2)引导学生思考和平女神像的意义和价值。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主要内容;(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对和平女神像的描述和评价。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和平女神像的相关知识;(2)组织小组代表进行汇报,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价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作业要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对知识的分享和交流能力。
五、课后作业:2. 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了解其他国家的和平女神像,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六、教学内容与资源:1. 教学内容:(1)深入分析文章中关于和平女神像的描写和评价;(2)探讨和平女神像在历史和文化中的价值。
2. 教学资源:(1)相关书籍和文章,关于和平女神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和平女神像的壮观和艺术价值。
七、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文章中关于和平女神像的描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2)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平女神像的魅力。
19和平女神像导学案.docx

花垣县董马库中心小学导学案学习日期:2013年10月21日设计者:杨申杰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级班级①班学生姓名课题19、《和平女神像》课型新授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法西斯、罕见、揭幕、崛起、赠送、盟军、凭吊、祥和、肃穆、天使、亘古不变、苍穹”等词语。
2、读课文,理解我国人民向法国和世界人民赠送和平女神像的意义。
3、体会和平女神像的形态美,体会其蕴含的寓意。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重点理解我国人民向法国和世界人民赠送和平女神像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学习反思】【知识连接】诺曼底登陆战役,是20世纪最大的登陆战役,也是战争史上最有影响的登陆战役之一。
盟军先后调集了36个师, 总兵力达288万人,其中陆军有153万人,相当于20世纪末美国的全部军队。
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
到7月24日,战争双方约有24万人被歼灭,其中盟军伤亡12.2 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
至8月底,盟军一共消灭或重创德军40个师,德军的3名元帅和1名集团军司令先后被撤职或离职,击毙和俘虏德军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等高级将领20人,缴获和摧毁德军的各种火炮3000多门,摧毁战车1000多辆。
德军损失飞机3500架,坦克1. 3万辆,各种车辆2万辆,人员40万。
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战役持续了超过2个月,最终,盟军成功建立滩头堡,并在1944年8月25日,解放巴黎,宣告结束诺曼底战役。
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一)自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的基本要求:(1)要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2)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读出层次;(3)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融情入境,情随文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学习第7自然段。B4、“两位分别来自美国和德国、当年都参加过诺曼底战役的老兵,在这个阳光普照的日子,在和平女神像前,紧紧地握住了双手。”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自信展示】
分小组展示本组学习成果及个性体验
【自测达标】
学友们,加油!敢于展示、善于反思的人最可爱!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自信展示】
分小组展示本组学习成果及个性体验
如果你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请先找小组队员讨论;如果发现有新的问题,请先和小组队员探究;如果你有独特的感受,请与小组队员分享!
A4、在1944年4月至6月,日本侵略者负隅顽抗,发动了“雪峰山战役”。最终,英勇不屈的中国抗战军民取得了最后胜利。请设计一座雕塑纪念这些英烈们。
C2、根据前面的拼音给同音字组词。
zhàn()领()斗()起()放
yì战()翻()()立容()
C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的揭幕仪式()的讲话()的中国()的乐曲声()的海滩()的气氛()的主题()的大道()的珠链
4、进一步培养学友对参与课改的浓厚兴趣,提升发言、答题的技巧。
导学重点
1、理解我国人民向法国和世界人民赠送和平女神像的意义;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引导学友认同课改的基本理念和模式,提升学友的参与积极性和展示主动性。
导学难点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和平女神像的形态美,体会其蕴含的寓意;
C3、缩句: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给法国和世界人民赠送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诺曼底登陆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这场战役盟军计划在1944年6月6日展开,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诺曼底战役仍然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B2、揭幕式为什么如此隆重热烈?
A1、人们为什么如此欢乐、祥和?和平女神像的布幕揭开后,人们为什么又显得庄严肃穆?
A2、怎样理解法国官员在揭幕仪式上的讲话?
二)、学习第5、6自然段:C1、找出第5段中介绍和平女神像外形特点的语句。
B3、把“中”字、“平”字及表示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连串起来,说说和平女神像向人们传达了怎样的寓意。
2、进一步有效激发学友主动、有效参与课改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导前准备
1、向学友进一步讲解课改的基本理念和模式要点;
2、指导学友充分预习文本,了解诺曼底登陆的有关情况,初步文本大意。
导学环节
导学内容及随堂笔记
拓展
亲爱的学友们,每次上课时,都要问问自己:这节课我要怎样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风采?怎样更好地给小组增添光采?
C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罕见—凝望—专程—
反义词:罕见—崛起—
和平—亘古不变—
B4、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和给横翘
A3、小组讨论再畅谈:本文内容给你什么启发?本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温故知新】抢答解释带生字的词语和优美词语的含义。
品读文本,领悟内涵。(先由组长组织在小组内讨论再展示)
一)、B1、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默读这两个自然段,你感受到会场上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请学友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作答,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导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法西斯、诺曼底、罕见、揭幕、崛起、赠送、盟军、凭吊、祥和、肃穆、翘首凝望、天使、亘古不变、苍穹”等词语的含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我国人民向法国和世界人民赠送和平女神像的意义;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和平女神像的形态美,体会其蕴含的寓意;
B1、你是怎么识记、积累文中生字词的?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字词,小组讨论解决。
细读课文,了解大意:请组长指导组员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2、小组讨论归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A1、学友自读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B3、请组长指名组员朗读第二自然段,请其他组员听读思考:你从哪里可看出世界和平女神像揭幕仪式是隆重热烈的?
【自延提升】
【自测达标】
粗读文章,读顺文本:请学友们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韵味。C1、看拼音,写词语。hǎnjiàn()zhàn yì()jiēmù()juéqǐ()zèngòng()qízhì()hépínggē()fúruì()
C2、解释下列词语:罕见:苍穹:
肃穆:会聚一堂:
意味深长:亘古不变:
名人谈战争:
武力正表现了人类的软弱。----泰戈尔
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鲜血不是甘露,用它浇灌的土地不会有好收成。---雨果
不为战争和毁灭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海塞
导后作业
用心想想:将来长大后,你准备为世界的和平事业做出哪些方面的贡献?
导学反思
两市镇湖塘小学7班语文课堂试验性变革导学案设计者:王建云
小组________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自我评价_______师长评价________
课题
19、和平女神像
课型
四读(粗读、细读、品读、背读)
课时
二课时
课件
有
导学层次
C(基础)-B(理解)- A(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