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7秋《心理学》作业2参考资料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作业1-4参考答案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8分)1.个体心理:所谓个体心理,确切地说是个体的社会心理,即个体在特定的社会部门或组织系统中,因其所处的角色、地位不同而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2.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它包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言语等。
3.观察法:是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现象的方法。
4.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的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广义上讲,催眠是一些暗示有特殊反应能力的人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的一种觉知状态;狭义上讲,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人们的感官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或是人们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
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
10.绝对阈限:刚好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称作韦伯定律。
12.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所谓对立,就是指当一对系统中的一种颜色成分(如红色)被激活时,对另外一种成分的感受就会被抑制。
北语20秋《心理学》作业2【标准答案】

(单选题)1: 科学取向教学论出现于()。
A: 20世纪初
B: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 20世纪末
D: 20世纪60年代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 亚里士多德的()一书可称世界上最早的心理学著作。
A: 《灵魂论》
B: 《学记》
C: 《教育心理学》
D: 《理想国》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我国的武术动作教学中,不仅有教练员的动作示范,而且每一个基本动作往往有一个形象的名称,如:太极拳中有“白鹤亮翅”、“金鸡独立”等。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样的名称对动作技能的促进作用是()。
A: 便于语言编码
B: 便于动作形象编码
C: 提高学习兴趣
D: 便于言语和形象双重编码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A: 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
B: 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
C: 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下面说法代表内控特征的是()。
A: “老师出的怪题把我难住了”
B: “我从来不管老师怎样评分”
C: “我准备好了,我能对付考试”
D: “我看过一些卷子,我想我知道老师会问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学习者内部组织起来的、用以支配自己心智加工过程的技能属于( )。
A: 智慧技能
B: 言语技能
C: 动作技能
D: 认知技能
正确答案: D。
北大17秋心理学作业答案.docx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科学。
(教材第1章)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A.心理过程B.心理现象C.个性心理D.认识过程标准答案:B2.下列选项中,记忆可能的行进顺序是()o (教材第8章)A.感觉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B.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记忆C.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感觉记忆D.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标准答案:C3.心理学把感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称为()o (教材第9章)A.认知过程B.能力C.情感过程D.心理特征标准答案:A4.从众与服从相比,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教材第17章)A.二者都是自愿的B.二者都不是自愿C.从众更出于自愿D.服从更出于自愿标准答案:C5.看到水稻长得不错,断定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这属于()o (教材第9章)A.感知B.记忆C.想象D.思维试题编号:*单选5试题类型:单选题标准答案:***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是否评分:已评分评价描述:*"6. 《三国演义》中曾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去拜见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 形容古怪,心屮不喜”;庞统又见刘备,“玄德见统貌陋,心屮不悦”。
孙权和刘备都认为庞 统这样面貌丑陋Z 人不会有什么才能,因而都没有重用庞统。
这反映的是()。
(教材第18 章)A. 首因效应B. 晕轮效应C. 近因效应D. 刻板印象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 标准答案试题难度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 评价描述:***7. 人在知觉过程中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意义。
这反映了知觉的什 么特性?()(教材第5章)A. 理解性B. 选择性C. 整体性D. 恒常性考生得分 是否评分:已评分 评价描述:***8. 具有反应快、有开拓精神,好冲动等特征的人属于()o (教材第14章)*单选6单选题* * * 一般* * *A ***己评分 试题编号 试题类型 标准答案 试题难度 试题解析 考生答案 *单选7单选题* * *一-般***A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试题编号:*单选8试题类型: 单选题标進答案:* * *试题难度:一般试题解析:***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是否评分:已评分评价描述:♦ **9.差别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是个常数,这个定律叫()。
XXX青少年心理学17秋在线作业3-2

XXX青少年心理学17秋在线作业3-21.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含蓄、内隐的特点,这指的是他们的心理状态不太容易被外界察觉,常常表现为闭锁性。
2.自我体验涉及到青少年对自己是否感到满意的问题。
3.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之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
4.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5.自我受现实原则支配。
6.意志的特征有调节性、社会历史性和规律的依存性。
7.动机是指激发和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并将活动导向某种目标的行为动力,是行为的内部动力。
8.青少年期属于XXX所谓的思维发展四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段。
9.性冲动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不是低级下流的行为,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产生的,也是在外界相关刺激下产生的。
10.青少年阶段性别角色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获得性别角色同一性。
11.道德评价的发展解决道德标准的运用问题。
12.解决一个难题后产生的兴奋感,遭受失败时的挫折感以及取得成功时的成就感等等都是理智感的表现。
13.来访者中心疗法强调咨询者的态度,认为建立融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获得进展的决定性因素。
的观点和需求,建立互相尊重的关系B.强制性地要求青少年与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独立发展C.忽视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维持原有的亲密关系D.强制性地要求青少年与父母保持完全一致的观点和行为正确答案:A满分:2.5分9.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主要包括()。
A.性别认同B.文化认同C.社会认同D.身体认同正确答案:ABCD满分:2.5分10.青少年的社会认知发展主要包括()。
A.角色的认知B.人际关系的认知C.社会规范的认知D.自我概念的认知正确答案:ABCD满分:2.5分9.现代情绪心理学研究中,关于刺激情境的认知评价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理论:情绪评定—兴奋说、情绪的两因素理论、情绪的认知—评价说和情绪的外围理论。
10.影响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同伴,此外,家庭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___教育心理学17秋在线作业1-4

___教育心理学17秋在线作业1-4___教育心理学17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1.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先快后慢。
2.内在动机是指由研究活动本身作为研究的目标而引发的推动学生研究的动力,研究者在研究活动过程中获得满足。
3.诱因是指在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上的增加。
4.现代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将知识看作是个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5.系统性原则就是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系统加以考察。
6.___认为教育方法应以心理学为基础。
7.讲授法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放电影等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的方法。
8.能力倾向是指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稳定的特质性因素。
9.品德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
10.场依存性是指在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时感到困难的知觉特点。
11.___的道德发展研究是建立在思维发展基础上的。
12.元认知是个体拥有的有关认知过程的知识和对认知过程的控制。
13.程序教学的思想来源于___发明的教学机器,但程序教学的真正首创者应归功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
把研究材料分成小单元,将其分类,以便将每个信息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这是组织策略。
___提倡发现式研究。
运动技能中包含动作成分,但动作并不等同于运动技能。
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认知策略是指处理信息时使用的方法和技术。
在讨论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调节者和参与者。
与讲授法相比,教师在讨论中不应扮演绝对主要的角色。
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不是___。
研究动机越强,研究效率越高,但研究动机和研究效率并非成正比。
教师的思想水平、工作责任感、专业知识、文化兴趣和教育能力等都对树立中高年级学生的威信起着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研究是研究者利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那些以已经组织好的形式传递给他们的知识。
负强化是指消除或避免某一刺激时所产生的行为降低效果。
学校心理学17春在线作业2A答案

学校心理学17春在线作业2A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87.5 分。
)V1. 下列不是学习障碍儿童的特征的一项是(D)A. 记忆障碍B. 智力结构上存在显著的不平衡C. 感知觉障碍D. 情感障碍2. (D)是一种准实验的设计,在这一设计中,对某一被试或某一组非随机取样的被试实施实验处理,并在实验处理前后进行一系列测量,记录下结果,分析测量前后的分数是否有变化,从而推断实验处理的效果。
A. 时间序列设计B. 横断面设计C. 追踪设计D. 预测设计3. (D)认为人们通过故事来获得对世界的感觉过程A. 艾利斯B. 斯金纳C. 罗杰斯D. 杰罗姆?布鲁纳4. 以下四个选项中,属于认识最简单的时期是(A)。
A. 二元关系期B. 多元关系期C. 相对关系期D. 相对关系承诺期5. (A)指一个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认识到的控制自己生活的心理力量。
A. 内部控制B. 外部控制C. 控制点D. 倾向性6. 学习困难的三个层次不包括(D)。
A. 厌学B. 恐学C. 学习障碍D. 生理残疾7. 4.(A)是学校心理学产生的重要动力之一。
A. 特殊教育运动B. 职业运动C. 心理健康运动D. 心理卫生运动8. 生涯犹豫者与人格状态有关、(A)、与家庭中的互动系统有关。
A. 与错误的后设认知有关B. 与遗传有关C. 与环境有关D. 与同辈群体有关9. 行为问题量表以(C)为测试对象,较为精确。
A. 智力异常B. 学习异常C. 行为异常D. 人格异常满分:2.5 分10. 人格的整合是(C)的根本目标。
A.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B. 自我实现心理治疗C. 分析心理治疗D.11. (B)的亲子关系会使儿童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性格表现较幼稚,不安度较高A. 拒绝型B. 过保护型C. 矛盾型D. 支配型满分:2.5 分12. (A)是事先区分儿童的不同心理特点的研究设计。
A. 回溯设计B. 横断面设计C. 追踪设计D. 预测设计满分:2.5 分13.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D)A. 形成条件反射B. 形成情境的整体完形C. 同化D. 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14. 美国特殊教育专家(B)于1896年在费城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诊所,创办了第一个临床心理学杂志,因此他被认为是临床心理学的创建者。
北语17春《心理学》作业2

17春《心理学》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13 道试题,共52 分)1. 给一篇文章每段加上一个小标题;打乱多个句子的顺序,让学生重新排列。
A. 标记策略B. 精加工策略C. 组织策略D. 反省策略满分:4 分正确答案:C2. 研究表明,象棋专家看一个棋盘,看5秒,能记住20多个子,而非专家看5秒只能记4至5个子。
这一事实的合理解释是()。
A. 专家有敏锐观察力B. 专家有敏捷记忆力C. 专家贮存了大量有关知觉模式D. 专家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满分:4 分正确答案:C3.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对数学问题深层理解的决定因素是()。
A. 思维的深刻性B. 认知结构中题型图式的贮存与激活C. 深刻的洞察力D. 思维的灵活性满分:4 分正确答案:B4. 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 精加工策略B. 组织策略C. 复述策略D. 做笔记策略满分:4 分正确答案:B5. 我国的武术动作教学中,不仅有教练员的动作示范,而且每一个基本动作往往有一个形象的名称,如:太极拳中有“白鹤亮翅”、“金鸡独立”等。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样的名称对动作技能的促进作用是()。
A. 便于语言编码B. 便于动作形象编码C. 提高学习兴趣D. 便于言语和形象双重编码满分:4 分正确答案:D6. 在心理学研究中发现,在一段主题思想不明确的短文之前加上标题与未加标题相比, 被试感到加上标题的材料更易于理解且记忆效果好。
这一现象最适宜的解释是()。
A. 同化论B. 生成论C. 联想论D. 图式理论满分:4 分正确答案:D7.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特征和不同类型知识在写作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的原理,低年级儿童写作能力培养的重点是()。
A. 发展作文构思能力B. 通过作文修改以发展反省认知能力C. 丰富儿童生活经验D. 形成正确应用词、句的基本技能并丰富其生活经验满分:4 分正确答案:D8. 儿童在理解了一首诗歌的意义以后,要背诵它,最合适的记忆策略是()。
XXX青少年心理学17秋在线作业1-3

XXX青少年心理学17秋在线作业1-3
1.男女生殖器官在胚胎时期已经形成,这种与生俱有的两
性生殖器官的特征,称为“第一性征”。
2.“道德感”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它同人的认识
活动的成就获得、需要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
3.测验在多大程度上测量了它要测的东西指的是测验的“效度”。
4.非指导性的、非正式的、灵活提问和自由作答的访谈形
式是指“非结构访谈”。
5.情绪的产生由“认知评定”决定。
6.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最好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
7.当压力源给他时,他会立刻给予反击,其现象有顶嘴、
吵架、打架、破坏公物、摔东西。
这些人属于“暴力攻击类型”。
8.“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是通过观察研究和工具性条件反
射的形成而获得的”,这一论述属于“社会研究理论”的观点。
9.下列那种类型的父母会对子女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宽容型的父母”。
10.研究者直接参与所要研究的活动,和被观察者一起生活、工作,在密切的相互接触和直接体验中倾听和观看他们的言行的研究方法是“参与观察”。
11.情绪的产生以“期望”为中介。
12.智力的三元理论由成分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及“情感亚理论”三个亚理论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语17秋《心理学》作业2
一、单选题
1、D
2、C
3、C
4、A
5、A
一、单选题(共 13 道试题,共 52 分。
)V 1. 儿童在理解了一首诗歌的意义以后,要背诵它,最合适的记忆策略是()。
A. 精加工策略
B. 组织策略
C. 朗读策略
D. 复述加试背策略
正确答案:D
2. 有位历史老师教中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
这种方法是()。
A. 复述策略
B. 组织策略
C. 精加工策略
D. 自由联想策略
正确答案:C
3. 研究表明,小学生的习作练习在写初稿时侧重于内容,放宽字、词、句以及标点方面的正确性要求,有助于提高终稿的质量。
这种教学方法的心理学依据是()。
A. 学生的写作兴趣
B. 循序渐进
C. 减轻工作记忆负担
D.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C
4. 中国人看国产影视片容易分别辨出人物面形,而看外国片则难于分辨。
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
A. 中国人头脑中贮存外国人形象模式相对较少
B. 中国人面形相对易辨认
C. 中国人不熟悉外国片所反映的内容
D. 外国人面形难以辨认
正确答案:A
5. 在给学生教新的问题解决任务时,最适宜的方法是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引入新课题。
从知识分类学习论来看,最适当的解释是()。
A. 熟悉的例子可以减轻初学者的工作记忆负担
B. 熟悉的例子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
C. 可以避免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限制
D. 这样可以促进新任务的学习与记忆
正确答案:A
6. 具体概念的最适当学习方法是( )。
A. 下定义
B. 接受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模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