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

【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年级地理试题命题人:审题人: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纸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P点的地理坐标为A. (30°N,80°E)B. (30°S,80°E)C. (30°N,80°W)D. (30°S,80°W)2. 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其坐标为A. (60°N,80°E)B. (60°S,100°E)C. (30°S,100°E)D. (60°S,80°W)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 图中各地,位于中纬度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③4. 下列有关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位于(20°E,50°N)B. ②地以南位于低纬度地区C. ③地以东为东半球D. ④地所在经线,常被视为国际日界线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甲地位于乙地的( )A. 东方B. 西方C. 西北方向D. 东南方向6. 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 )A. 20 000千米B. 15 000千米C. 10 000千米D. 5 000千米假设甲、乙两图中各标注有一岛分别称为甲岛和乙岛,其位置与轮廓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数学(理)试题(含精品解析)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数学(理)试题(含精品解析)
25 25 25 ������ ������ 6 3 (1)sin π+cos +tan(- 4 ); 3 5 ������ ������
(2)已知锐角 α、β 满足 sinα=5,cos(α+β)=-13,求 sinβ.
18. 设函数 f(x)=sin(2x+φ)(-π<φ<0),y=f(x)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直线 (Ⅰ)求 φ 的值并画出函数 y=f(x)在[0,π]上的图象; (Ⅱ)若将
4.
已知 cos(α-4)=4,则 sin2α 的值为( )
31
A. 32
5.
B.
‒ 32
31
C.
‒8
7
7
D. 8
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入 x 的值为-5,则输出的 y 值是( )
1
A. ‒ 1
6. 7.
B. 1
������ ������
C. 2
D. 4
若曲线 f(x)=xsinx+1 在点(2,2+1)处的切线与直线 ax+2y+1=0 互相垂直,则实数 a=( )
3 1
‒ 4)
3
, + ∞)
11. 已知 f(x)=x3-6x2+9x-abc,a<b<c,且 f(a)=f(b)=f(c)=0.现给出如下结论: ①f(0)f(1)>0; ②f(0)f(1)<0; ③f(0)f(3)>0; ④f(0)f(3)<0.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 ①③ B. ①④
������
D. 2 D. ������ ⊆ ∁������������
设 P={y|y=-x2+1,x∈R},Q={y|y=2x,x∈R},则( )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含解析)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含解析)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共13小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某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F4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转过60°角,但其大小保持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 ) A. 0 B. F4 C. F4 D. 2F4【答案】B【解析】【详解】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即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把F 4的方向沿逆时针转过60°角而大小保持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合力为-F4,则-F4旋转后的F4成1200.,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总合力为F4,故B正确。

2.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使F不断变小到零,则在滑动过程中()A.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B.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C. 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 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答案】D【解析】合外力决定加速度,滑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外力是拉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合力,即F合=F-F f.当F>F f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F逐渐减小,合外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当F<F f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F逐渐减小,合外力增大,加速度增大,D正确.故选D3.甲物体自高处自由落下,同时乙物体自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两者的加速度均为g.当乙上升到最高点时,甲、乙两物体恰好相遇,则甲物体刚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 B. C. D.【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可知,甲、乙两物体在乙上升到最高点时相遇,两者运动的时间为:在此时间内,甲下落的位移为乙上升的位移为:所以甲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故B正确。

4.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运动,两车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

【新】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

【新】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数学(文)试题第I卷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集合,,则=()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集合,。

考点:1.解不等式;2.集合的交集运算.2.【2018年理新课标I卷】设,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复数的运算法则,将其化简得到,根据复数模的公式,得到,从而选出正确结果.详解:因为,所以,故选C.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复数的运算以及复数模的概念及求解公式,利用复数的除法及加法运算法则求得结果,属于简单题目.3.若,则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由公式可得.【详解】,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二倍角余弦函数公式,属于基础题.4.函数的图像大致为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的特殊点,利用函数的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由排除法可得结果.详解:函数过定点,排除,求得函数的导数,由得,得或,此时函数单调递增,排除,故选D.点睛:本题通过对多个图象的选择考查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属于中档题.这类题型也是近年高考常见的命题方向,该题型的特点是综合性较强较强、考查知识点较多,但是并不是无路可循.解答这类题型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根据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特殊点以及时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利用排除法,将不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5.已知向量满足,则A. 4B. 3C. 2D. 0【答案】B【解析】【分析】把向量的数量积展开,再代入模与数量积即可求值。

【详解】由=,选B.【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同时运用了向量数量积的分配律和向量平方与向量模的关系公式,属于基础题。

6.已知,则的大小关系为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确定a,b,c的范围,然后比较其大小即可.详解: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可知:,,,且,,据此可知:,综上可得:.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对于指数幂的大小的比较,我们通常都是运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但很多时候,因幂的底数或指数不相同,不能直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这就必须掌握一些特殊方法.在进行指数幂的大小比较时,若底数不同,则首先考虑将其转化成同底数,然后再根据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判断.对于不同底而同指数的指数幂的大小的比较,利用图象法求解,既快捷,又准确.7.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数列的前项和为()A. B. C. D.【答案】B【解析】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则∴数列的前项和为故选B.点睛:裂项相消法是最难把握的求和方法之一,其原因是有时很难找到裂项的方向,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是根据式子的结构特点,常见的裂项技巧:(1);(2);(3);(4);此外,需注意裂项之后相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丢项或多项的问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A. B. C. D.【答案】C【解析】第一次循环,第二次循环,第三次循环,第四次循环,第五次循环,第六次循环,第七次循环,第八次循环,第九次循环满足题意,此时输出k为9,故选C.9.在△中,为边上的中线,为的中点,则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将图画出来,接着应用三角形中线向量的特征,求得,之后应用向量的加法运算法则-------三角形法则,得到,之后将其合并,得到,下一步应用相反向量,求得,从而求得结果.详解:根据向量的运算法则,可得,所以,故选A.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有关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三角形的中线向量、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共线向量的表示以及相反向量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每一步运算.10.在正项等比数列中,若,是方程的两根,则的值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为、的等比中项,则,由韦达定理,求出,从而求出,因为数列为正项数列,则取正数.详解:因为、为方程的两根,由韦达定理,,为、的等比中项,则,解得,因为数列为正项数列,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察等比中项的公式,当结果为两个时,需要进行分析,防止多解,等比数列隔项符号相同.11.如图,六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排成一个大长方形,AB是长方形的一条边,是小正方形的其余各个顶点,则的不同值的个数为A. 10B. 6C. 4D. 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可以快速判断几种情况,不需要一个个算出数量积。

配套K12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配套K12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共13小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某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F4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转过60°角,但其大小保持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 ) A. 0 B. F4 C. F4 D. 2F4【答案】B【解析】【详解】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即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把F 4的方向沿逆时针转过60°角而大小保持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合力为-F4,则-F4旋转后的F4成1200.,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总合力为F4,故B正确。

2.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使F不断变小到零,则在滑动过程中()A.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B.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C. 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 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答案】D【解析】合外力决定加速度,滑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外力是拉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合力,即F合=F-F f.当F>F f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F逐渐减小,合外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当F<F f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F逐渐减小,合外力增大,加速度增大,D正确.故选D3.甲物体自高处自由落下,同时乙物体自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两者的加速度均为g.当乙上升到最高点时,甲、乙两物体恰好相遇,则甲物体刚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 B. C. D.【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可知,甲、乙两物体在乙上升到最高点时相遇,两者运动的时间为:在此时间内,甲下落的位移为乙上升的位移为:所以甲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故B正确。

4.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运动,两车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近年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文(2021年整理)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近年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文(2021年整理)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文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文)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文的全部内容。

2018-2019—1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年级8月月考卷文科数学第I 卷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则( )A .B .C .D .2.设,则( )A .B .C .D .3.若,则( ) A . B . C . D .4.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A . AB . BC . CD . D5.已知向量b a,满足1,1-=•=b a a ,则()=-•b a a 2( )A . 4B . 3C . 2D . 0 6.已知,则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 .7.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 55a =, 836S =,则数列11n n a a +⎧⎫⎨⎬⎩⎭的前n 项和为( )A .11n + B . 1n n + C . 1n n - D .11n n -+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k =( ) A . 7 B . 8 C . 9 D . 10 9.在△中,为边上的中线,为的中点,则( )A .B .C .D .第8题图10.在正项等比数列中,若,是方程的两根,则的值是( )A .B .C .D .11。

如图,六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排成一个大长方形,AB 是 长方形的一条边, ()1,2,,10i P i =是小正方形的其余各个顶点,则()1,2,,10i AB AP i =•的不同值的个数为( )A . 10B . 6C . 4D . 3第11题图 12.已知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满足,若,则)2018()3()2()1(f f f f ++++ =( )A . 2B .C . 2018D . 018第II 卷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数学(文)试题 含解析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数学(文)试题  含解析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数学(文)试题第I卷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集合,,则=()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集合,。

考点:1.解不等式;2.集合的交集运算.2.【2018年理新课标I卷】设,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复数的运算法则,将其化简得到,根据复数模的公式,得到,从而选出正确结果.详解:因为,所以,故选C.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复数的运算以及复数模的概念及求解公式,利用复数的除法及加法运算法则求得结果,属于简单题目.3.若,则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由公式可得.【详解】,【点睛】本题考查二倍角余弦函数公式,属于基础题.4.函数的图像大致为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的特殊点,利用函数的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由排除法可得结果.详解:函数过定点,排除,求得函数的导数,由得,得或,此时函数单调递增,排除,故选D.点睛:本题通过对多个图象的选择考查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属于中档题.这类题型也是近年高考常见的命题方向,该题型的特点是综合性较强较强、考查知识点较多,但是并不是无路可循.解答这类题型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根据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特殊点以及时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利用排除法,将不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5.已知向量满足,则A. 4B. 3C. 2D. 0【答案】B【解析】把向量的数量积展开,再代入模与数量积即可求值。

【详解】由=,选B.【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同时运用了向量数量积的分配律和向量平方与向量模的关系公式,属于基础题。

6.已知,则的大小关系为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确定a,b,c的范围,然后比较其大小即可.详解:由指数函数的性质可知:,,,且,,据此可知:,综上可得:.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对于指数幂的大小的比较,我们通常都是运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但很多时候,因幂的底数或指数不相同,不能直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这就必须掌握一些特殊方法.在进行指数幂的大小比较时,若底数不同,则首先考虑将其转化成同底数,然后再根据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判断.对于不同底而同指数的指数幂的大小的比较,利用图象法求解,既快捷,又准确.7.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数列的前项和为()A. B. C. D.【答案】B【解析】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则∴数列的前项和为故选B.点睛:裂项相消法是最难把握的求和方法之一,其原因是有时很难找到裂项的方向,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是根据式子的结构特点,常见的裂项技巧:(1);(2);(3);(4);此外,需注意裂项之后相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丢项或多项的问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A. B. C. D.【答案】C【解析】第一次循环,第二次循环,第三次循环,第四次循环,第五次循环,第六次循环,第七次循环,第八次循环,第九次循环满足题意,此时输出k为9,故选C.9.在△中,为边上的中线,为的中点,则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将图画出来,接着应用三角形中线向量的特征,求得,之后应用向量的加法运算法则-------三角形法则,得到,之后将其合并,得到,下一步应用相反向量,求得,从而求得结果.详解:根据向量的运算法则,可得,所以,故选A.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有关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三角形的中线向量、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共线向量的表示以及相反向量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每一步运算.10.在正项等比数列中,若,是方程的两根,则的值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为、的等比中项,则,由韦达定理,求出,从而求出,因为数列为正项数列,则取正数.详解:因为、为方程的两根,由韦达定理,,为、的等比中项,则,解得,因为数列为正项数列,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察等比中项的公式,当结果为两个时,需要进行分析,防止多解,等比数列隔项符号相同.11.如图,六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排成一个大长方形,AB是长方形的一条边,是小正方形的其余各个顶点,则的不同值的个数为A. 10B. 6C. 4D. 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可以快速判断几种情况,不需要一个个算出数量积。

【配套K12】[学习]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配套K12】[学习]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市三中2019届高三文科8月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考试时间:2018.8.30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C.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而断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尚书》等成书年代比孔子更久远,这体现了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B项正确。

“五经”是经过孔子编订的,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A排除。

汉代儒学没有背离孔子的儒学思想,故C项排除。

儒学传统并未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特点2.《礼记》中说:“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

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

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孝悌)。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 孝悌以尊长为前提B. 孝是儒学核心内容C. 儒学强调三纲五常D. 儒学维护封建等级【答案】A【解析】材料“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孝悌)”的意思是人们要先懂得尊敬长辈,养济老人,然后才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故A项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

3.孔子曾周游列国10多年,但倍受冷落、狼狈不堪,你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 孔子地位低下,B. 孔子主张不能满足统治者需要C. 受其它学派打击D. 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说明了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倍受冷落、狼狈不堪的遭遇,其主要原因是儒家学说不符合当时列国争霸的需要,他的仁爱学说与当时各国君主试图争霸的意图背道而驰,所以不被各国君主采纳,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C 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一、单选题(共13小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某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F4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转过60°角,但其大小保持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 )A. 0B. F4C. F4D. 2F4【答案】B【解析】【详解】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即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把F4的方向沿逆时针转过60°角而大小保持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合力为-F 4,则-F 4旋转后的F4成1200.,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总合力为F4,故B正确。

2.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使F不断变小到零,则在滑动过程中()A.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B.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C. 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 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答案】D【解析】合外力决定加速度,滑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外力是拉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合力,即F合=F-F f.当F>F f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F逐渐减小,合外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当F<F f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F逐渐减小,合外力增大,加速度增大,D正确.故选D3.甲物体自高处自由落下,同时乙物体自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两者的加速度均为g.当乙上升到最高点时,甲、乙两物体恰好相遇,则甲物体刚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 B. C. D.【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可知,甲、乙两物体在乙上升到最高点时相遇,两者运动的时间为:在此时间内,甲下落的位移为乙上升的位移为:所以甲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故B正确。

4.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运动,两车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

在4s末两车相遇,由图可知........................A. 甲车的速度变化比乙车慢B. 乙车出发时乙车在甲车之前20m处C. 乙车出发时甲车在乙车之前40m处D. 相遇前甲、乙两车的最远距离为40m【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在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的越快,而甲的斜率小,说明甲车的速度变化比乙车慢,A正确;在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因此在4s内甲车的位移为60m,其中前2s的位移为15m,而乙车4s内的位移为20m,由于在4s末两车相遇,因此乙车出发时乙车在甲车之前25m处,BC错误,甲出发时两车距离最远,且最远距离为60-20=40m,D正确。

考点:图像5. 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A. 小球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B. 小球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C. 小球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D. 小球在第2 s内的位移是8 m【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设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解得g=4m/s2, 小球在2 s末的速度是,选项A错误;小球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选项B错误;小球在5 s内的位移是,选项C正确;小球在第2 s内的位移是,选项D 错误。

考点:此题借助于星球表面为情景考查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6.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和7v,其经历的时间为t。

对于该物体从A到B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通过前半程所用的时间为t/3B. 在前面的t/2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11vt/4C. 在后面的t/2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11vt/4D. 物体通过后半程的过程中,速度的增加量为3v【答案】C【解析】【分析】解决本题需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中点和位移中点的速度公式,明确公式适用条件和物理量意义.然后直接利用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A项: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物体运动到AB中点时的速度为,物体的加速度为:,所以物体运动前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为:,故A错误;B项:在匀变速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前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所以前的位移为,故B错误;C项:由B分析可得,后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所以后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故C正确;D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中点的速度为,故后半程速度增加量为7v-5v=2v,故D错误。

故应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公式的应用,对于这些推论公式既要会推导也要明确其适用条件并能灵活应用。

7.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

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

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

不计所有摩擦。

小物块的质量为()A. B. C. 2m D. m【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设悬挂小物块的点为O,圆弧的圆心为,由于ab=R,所以三角形ab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根据几何知识可得,而一条绳子上的拉力相等,故T=mg,小物块受到两条绳子的拉力作用两力大小相等,夹角为120°,故受到的拉力的合力等于mg,两力大小相等,夹角为120°,故受到的拉力的合力等于mg,所以小物块的质量为m,故C正确。

8. 我国海军在南海某空域举行实兵对抗演练,某一直升机在匀速水平飞行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立即改为沿虚线斜向下减速飞行,则空气对其作用力可能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飞行沿虚线斜向下减速飞行,故合力沿虚线向上,飞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空气作用力,两个力作用,要想合力沿虚线向上,则根据矢量三角形可得空气对其对用力为,如图所示考点:考查了力的合成【名师点睛】本题是已知运动情况判断受力情况的问题,关键是先根据运动情况确定加速度方向,得到合力方向,然后受力分析后根据三角形定则判断空气作用力的方向.9.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A.mg , mg B. mg , mgC. mg , mgD. mg , mg【答案】A【解析】对结点c 受力分析,受到三根绳子拉力,将F a 和F b 合成为F ,根据三力平衡得出:F=F c =mg ;已知ac 和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所以α=30°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得出:F a =F•cosα=mg ;F b =F•sinα=mg ;故选A .点睛:该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对结点c 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衡状态条件解决问题;力的计算离不开几何关系和三角函数.10.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轻绳两端,B 球另一端用弹簧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A 、B 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重力加速度为g ,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绳被剪断瞬间,A 、B 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都等于B. 和·C. 和0D. ·和【答案】B【解析】【分析】在剪短上端的绳子的瞬间,绳子上的拉力立即减为零,而弹簧的伸长量没有来得及发生改变,故弹力不变,再分别对A、B两个小球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得加速度。

【详解】对A:在剪断绳子之前,A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弹簧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相等.在剪断绳子的瞬间,绳子上的拉力立即减为零,此时小球A受到的合力为F=mgsin30°=ma,a=gsin30°;对B:在剪断绳子之前,对B球进行受力分析,B受到重力、弹簧对它斜向上的拉力、支持力及绳子的拉力,在剪断绳子的瞬间,绳子上的拉力立即减为零,对B球进行受力分析,则B受到到重力、弹簧的向上拉力、支持力.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 A gsin30°=m B a故B正确。

【点睛】该题要注意在剪断绳子的瞬间,绳子上的力立即减为0,而弹簧的弹力不发生改变,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解题,难度不大。

11.如图所示,AD、BD、CD都是光滑的直角斜面,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现使一小物体分别从A、B、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D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1、t2、t3,则( )A. t1>t2>t3B. t3>t2>t1C. t2<t1=t3D. t2<t1>t3【答案】C【解析】对小物块,受重力和支持力,将重力沿杆的方向和垂直杆的方向正交分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物块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gcosθ(θ为斜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设水平方向直角边长为s,由图中的直角三角形可知,小物块的位移:,根据,解得:,代入角度可知:,,故C正确,ABD错误。

12.如图所示为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某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

若已知飞船质量为3.5×103 kg,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大小为1560 N ,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了7 s ,在这段时间内,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了0.91 m /s ,则空间站的质量约为( )A. 1.2×104 kgB. 8.5×103 kgC. 1.6×104 kgD. 5.0×103 kg【答案】B【解析】【分析】由加速度公式可求得整体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整体的质量,则可求得空间站的质量。

【详解】整体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F=ma 可知 空间站和飞船的总质量:所以空间站的质量为:故B 正确。

【点睛】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中要注意灵活选取研究对象,并注意在公式应用时的同体性,即公式中的各量均为同一物体所具有的。

13.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 作用下向上提升。

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M ,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

若木块不滑动,力F 的最大值是 ( )A.B.C.D.【答案】A【解析】对木块分析得,2f-Mg=Ma.对整体分析得,F-(M+m)g=(M+m)a,联立解得.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视频14.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用一小物体m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大,从B到C速度越来越小B. 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小,从B到C加速度不变C. 物体从A到B先加速后减速,从B到C一直减速运动D. 物体在B点所受合力为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物体竖直方向受到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受到弹簧的弹力和滑动摩擦力.从A到B过程中,弹簧的弹力水平向右,摩擦力水平向左,弹簧的弹力先大于摩擦力,后小于摩擦力,故物体先加速后减速,从B到C过程,摩擦力和弹簧的弹力方向均向左,物体一直做减速运动.故AB错误,C正确.物体在B点时,弹簧的弹力为零,而摩擦力不为零,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C.考点:牛顿定律的应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其运动情况的能力,关键要抓住弹簧的弹力的可变性,进行动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