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生物制品及分类

合集下载

兽用生物制品概述

兽用生物制品概述

兽用生物制品概述兽用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物质。

这类物质专供相应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之用。

从狭义上讲,可将用于畜禽疾病的诊断、检疫、治疗和免疫预防的诊断液、疫苗和抗血清统称为兽用生物制品。

一、生物制品简史自11世纪起,我国就有峨嵋山人用天花病人的痂皮接种儿童鼻内或皮肤划痕以预防天花的记载,以后又相继传到日本和欧洲,这种种痘术被视为生物制品创制及主动免疫的雏型。

1976年英国医生詹纳根据种痘术的启示,用牛痘浆或痘痂给人接种预防天花,发明了牛痘疫苗,在英语中也由牛痘(Vaccinia)而延伸为疫苗(Vaccine)。

其后,法国免疫学家巴斯德在1881年及其之后的工作中,用理化方法以及生物学方法,减低病原微生物毒力,相继研制成了用减毒株制成的炭疽芽孢苗、连续通过兔体获得的减毒狂犬病疫苗以及减毒禽霍乱和猪丹毒,为免疫学和生物制品学奠定了基础。

1889年耶森等从白喉杆菌培养物滤液中分离到白喉菌素,免疫小鼠和家兔后在血清中发现有中和白喉菌素的物质,从而创制了抗毒素血清,用于治疗感染,使之获得被动免疫,这一血清学的发现为以后制备各种被动免疫血清提供了科学依据。

贝菲福和科勒在1898年提出制造灭活苗的方法。

罗曼在1923年用加热或福尔马林溶液使一些细菌的蛋白毒素(如破伤风毒素)失去毒性,但免疫原性不变,并命名为类毒素,用以免疫动物获得保护。

此后,又相继研制出了明矾、氢氧化铝和矿物油等作佐剂,为提高生物制品的免疫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活德菲等人在本世纪30年代用鸡胚增殖鸡痘病毒获得成功,首次成功地在实验室大量增殖病毒,为病毒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冈德氏1949年又用鸡胚组织培养技术,为生物制品的研制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1975年科勒和密尔斯坦又创造了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从而使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得到蓬勃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起基因工程技术迅速发展,获得了大量基因重组疫苗和遗传工程疫苗新制品,把生物制品的研制推向了现代高新技术领域。

兽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

兽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

兽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根据农业部公告第442号发布,兽用生物制品的注册分类和注册资料要求如下:一、注册分类:1.动物疫苗2.疫病诊断试剂与设备3.兽药4.生物制剂5.兽用医药补充剂6.饲料添加剂7.兽粮及其添加剂二、注册资料要求:1.通用资料申请注册兽用生物制品时,需要提交以下通用资料:-申请表格:根据农业部公告第442号示例表格填写完整。

-注册申请书:详细描述兽用生物制品的名称、性质、组成、适应症、使用方法、贮存条件等。

-生产工艺说明:提供生产工艺和流程的详细描述。

-质量控制标准:根据相关要求提供质量控制标准的文件和说明。

-产品样品:根据要求提供生产的兽用生物制品样品。

2.特定资料不同类别的兽用生物制品还需要提交特定的资料,具体要求如下:2.1动物疫苗-疫苗种类:提供疫苗的种类和分类。

-疫苗制剂:提供疫苗的制剂类型和规格。

-安全性评价:提供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的结果。

-疫苗有效性评价:提供疫苗对目标动物免疫效果的评价结果。

2.2疫病诊断试剂与设备-诊断试剂种类:提供试剂种类和分类。

-技术原理:提供试剂的技术原理和操作方法说明。

-试剂效果评价:提供试剂在目标动物上的诊断效果评价结果。

2.3兽药-兽药种类:提供兽药的种类和分类。

-药理毒理评价:提供兽药的药理和毒理评价报告。

-疗效评价:提供兽药对目标动物疾病的疗效评价结果。

2.4生物制剂-制剂类型:提供生物制剂的分类和制剂类型。

-生产工艺:提供生物制剂的生产工艺和流程。

-有效性评价:提供生物制剂对目标动物的效果评价结果。

2.5兽用医药补充剂-补充剂种类:提供兽用医药补充剂的种类和分类。

-配方和主要成分:提供兽用医药补充剂的配方和主要成分。

-检验方法和结果:提供兽用医药补充剂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

2.6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种类:提供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和分类。

-检验报告:提供饲料添加剂的检验结果和质量合格证明。

2.7兽粮及其添加剂-兽粮种类:提供兽粮的种类和分类。

兽用生物制品的种类、现状及发展

兽用生物制品的种类、现状及发展

一 、兽医生物制品与生物制品学的概念
(一)、兽医生物制品:
指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用于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或其他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一类生物制剂。
思考:
你能想到哪些生物制品?
(二)、兽医生物制品学:
1、概念
兽医生物制品学:指在微生物、免疫学和传染病学基础上,采用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工程学等的技术和方法,研究和制备生物制品的一门应用科学。
(一)预防用生物制品----疫苗
疫苗的概念: 用于人工主动免疫、以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品,称为疫苗。 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完整病原或其组分或代谢产物等制成,具有良好免疫原性。
常规疫苗: 类毒素和亚单位苗 生物技术疫苗
灭活苗(细菌、病毒、寄生虫) 活疫苗(细菌、病毒、寄生虫)
基因工程苗 核酸疫苗 抗独特型疫苗 合成肽苗
Ag
Ab1 (Id)
Ab2 (抗Id)
Ab3
6、抗独特型疫苗 独特型(Id)——免疫球蛋白分子(Ig)V区上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表位群)称为独特型(idiotype, Id )。
抗独特型抗体(AId)是针对抗体分子V区上的特异抗原表位群(称为独特型)的抗抗体。AId与原来抗原的决定簇分子互为“内影像”关系,可模拟抗原结构和功能,可诱导机体产生抗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而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疫苗。 即所谓抗独特型疫苗。
多价苗和多联苗 多价苗——同种病原微生物多种型或毒株制成的疫苗(例如大肠杆菌K88K99二价苗) 多联苗——不同种病原微生物联合制成的疫苗 例: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 犬瘟热/腺病毒/传染性肝炎/副流感/细小病毒/。 钩端螺旋体六联苗 特点:一针防多种病,节约人力、物力
(二)治疗用生物制品

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

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

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兽用生物制品是指用于兽医用途的生物制品,包括兽用生物制品的原料、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等全过程的质量标准。

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标准对于保障兽医用药品的安全有效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标准,保障兽医用药品的安全有效使用,特制定本标准。

一、术语和定义。

1. 兽用生物制品,用于兽医用途的生物制品,包括兽用生物制品的原料、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等全过程。

2. 质量标准,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标准是指其品质、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3. 原料,指用于生产兽用生物制品的各种原材料,包括动物组织、细胞、细菌、病毒等。

4. 生产,指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过程,包括培养、提取、纯化、加工等环节。

5. 储存,指兽用生物制品的储存条件和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6. 运输,指兽用生物制品的运输方式、温度要求、包装要求等。

7. 销售,指兽用生物制品的销售环节,包括包装、标签、说明书等。

8. 使用,指兽用生物制品的使用方法、剂量、不良反应等。

二、质量标准的要求。

1. 品质要求,兽用生物制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产品的纯度、稳定性和一致性。

2. 安全性要求,兽用生物制品应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价,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动物和人员造成危害。

3. 有效性要求,兽用生物制品应经过临床试验,证明其具有预期的治疗效果。

4. 生产要求,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过程应符合良好的生产规范,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5. 储存和运输要求,兽用生物制品的储存和运输条件应符合产品的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6. 销售和使用要求,兽用生物制品的销售和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包装、标签、说明书等。

三、质量标准的监督和管理。

1. 监督,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兽用生物制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督,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 管理,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管理和指导。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兽用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护动物的健康和生命,规范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三、兽用生物制品的分类根据用途和生产工艺,兽用生物制品分为疫苗、抗生素、生物制剂等多种类型,具体分类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四、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管理1. 生产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和生产技术,严格按照《动物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生产。

2. 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生产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原材料、中间品和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测。

4. 生产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的生产记录和档案,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记录和备份。

五、兽用生物制品的流通管理1. 兽用生物制品的流通必须持有合法的《兽用生物制品流通许可证》,严格按照许可范围进行经营活动。

2. 流通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进货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监测。

3. 流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的库存管理制度,对产品的存储、保管和配送过程进行严格管理。

4. 流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的销售记录和档案,对销售产品的来源和去向进行记录和备份。

六、兽用生物制品的使用管理1. 兽用生物制品的使用必须遵循兽医处方,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兽医指导进行使用。

2. 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兽药管理制度,对兽用生物制品进行合理使用和安全管理。

3. 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的用药记录和档案,对使用过程中的剂量、频次和效果进行记录和备份。

4. 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合理的兽医指导制度,确保兽医的合理使用和指导。

七、兽用生物制品的监督管理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兽用生物制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进行监督管理,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2. 地方兽药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地区兽用生物制品的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和评估。

兽用生物制品的分类、联苗应用及保存方法

兽用生物制品的分类、联苗应用及保存方法

兽用生物制品的分类、联苗应用及保存方法一、兽用生物制品的分类1.活疫苗活疫苗是指采用活化疫苗制备而成的生物制品,可以激活免疫对具有感染性的疾病,诱导免疫机体产生抗物质,从而免疫具有感染性疾病的兽用生物制品。

2.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指利用病原体的热学脱钠及超低温灭活来制备的生物制品,以获得大量减毒活苗,能够诱导免疫对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机体免疫的兽用生物制品。

3.细胞解聚疫苗细胞解聚疫苗是指采用细胞分解技术制备而成的生物制品,通过分离病毒的细胞外遗传物,使其丧失具有传染性能力,从而达到诱导免疫机体产生抗物质,从而免疫具有传染性疾病的兽用生物制品。

4.吸热疫苗吸热疫苗是指利用病毒裂解产物的灭活技术制备而成的生物制品,具有较高的抗原效果,可以激活免疫机体产生抗物质,从而免疫具有传染性疾病的兽用生物制品。

二、联苗应用1.联苗应用的概念联苗是指将不同的活疫苗、灭活疫苗、细胞解聚疫苗和吸热疫苗进行混合,利用生物学反应从而达到诱导免疫作用。

目前,联苗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大多数兽医诊断诊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联苗种类联苗分为单组分联苗、双组分联苗和多组分联苗。

单组分联苗指的是将同一种病毒的一种或几种抗原组合成一个联苗,双组分联苗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病毒的抗原组合成一个联苗,多组分联苗则是将多种不同病毒的抗原组合成一个联苗。

三、保存方法1.疫苗保存兽用生物制品保存时应注意温度、湿度、贮存期限等,疫苗应当在2-8℃的冰箱中保存,以保证疫苗在有效期内有良好的抗原效果。

严禁将疫苗暴露于温度高于25℃的环境中,否则疫苗抗原性可能会受损。

2.接种器保存接种器保存时,应当尽可能远离阳光、强电磁场和高温环境等,并且在存放时,务必将接种器封闭以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同时保持接种器的清洁。

在使用接种器时,应当努力避免微生物的污染,以保证接种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兽用生物制品

兽用生物制品

兽用生物制品概述兽用生物制品是指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制造的,用于动物饲养和健康管理的产品。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动物健康的关注,兽用生物制品在农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兽用生物制品的种类、特点和应用,并探讨其在养殖业中的作用。

兽用生物制品的种类兽用生物制品种类繁多,包括疫苗、生物制剂和饲料添加剂等。

1. 疫苗兽用生物制品中最常见的就是疫苗。

疫苗通过注射或口服等方式给动物接种,可以产生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反应,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常见的兽用疫苗包括猪用疫苗、禽用疫苗和牛用疫苗等。

2. 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能够改善动物生长和健康状况的制品。

生物制剂可以提高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等。

常见的生物制剂有益生菌制剂、酶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等。

3. 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是指加入到动物饲料中的一种物质,可以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动物生长和健康。

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饲料的味道,增加动物的食欲,促进消化吸收等。

常见的饲料添加剂包括酶制剂、氨基酸和维生素等。

兽用生物制品的特点兽用生物制品具有以下特点:1.高效性:兽用生物制品通过对动物的免疫调节、生长促进等方式,能够提高养殖效益,增加产出。

2.安全性:兽用生物制品经过严格的研发和监管,对动物和环境的安全性得到保证,不会对养殖产业和消费者造成危害。

3.环保性:兽用生物制品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可定制性:兽用生物制品可以根据不同动物的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满足养殖业的特殊需求。

兽用生物制品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兽用生物制品在养殖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养殖业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1.预防动物疾病: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动物的多种疾病,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

2.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生物制剂和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产蛋率,提高养殖效益。

3.促进食品安全:兽用生物制品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

兽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

兽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一、注册分类第一类国内外未上市销售的原料及其制剂。

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及其制剂;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原料及其制剂;5.其它。

第二类国外已上市销售但在国内未上市销售的原料及其制剂。

第三类改变国内外已上市销售的原料及其制剂。

1.改变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2.改变药物的成盐、成酯;3.人用药物转为兽药。

第四类国内外未上市销售的制剂。

1.复方制剂,包括以西药为主的中、西兽药复方制剂;2.单方制剂。

第五类国外已上市销售但在国内未上市销售的制剂。

1.复方制剂,包括以西药为主的中、西兽药复方制剂;2.单方制剂。

二、注册资料项目(一)综述资料1.兽药名称。

2.证明性文件。

3.立题目的与依据。

4.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5.兽药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最新参考文献。

6.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二)药学研究资料7.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8.确证化学结构或者组份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9.原料药生产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

10.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资料及文献资料;辅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

11.质量研究工作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2.兽药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

13.兽药标准品或对照物质的制备及考核材料。

14.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5.直接接触兽药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16.样品的检验报告书。

(三)药理毒理研究资料17.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18.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

(药理研究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19.安全药理学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0.微生物敏感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1.药代动力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2.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3.亚慢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4.致突变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用生物制品的分类与使用
一、兽用生物制品的分类
兽用生物制品指应用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制成的菌苗、疫苗、虫苗、类毒素、诊断制剂和抗血清等制品。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的疾病。

我国现生产的品种已有近200个,最常用的有几十个品种,按照其用途分为以下三大类:(一)预防用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虫苗和类毒素。

1.疫苗疫苗是利用病毒经除去或减弱它对动物的致病作用而制成的。

疫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活毒或弱毒疫苗。

制成这种疫苗的病毒毒力必须是减弱了的,没有致病能力,也不会使动物发生严重反应。

如猪瘟兔化弱毒冻干疫苗、鸡新城疫活疫苗等。

另一类是死毒疫苗或灭活疫苗。

制成这种疫苗的病毒已被化学药品或其他方法杀死或灭活。

如猪口蹄疫O型灭活油佐剂疫苗、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灭活疫苗等。

2.菌苗菌苗是利用病原细菌经除去或减弱它对动物的致病作用而制成的。

菌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毒力减弱的细菌制成的活菌苗,如Ⅱ号炭疽芽胞苗、布鲁氏菌Ⅱ号活菌苗等;另一类是用化学方法或其他方法杀死细菌制成的死菌苗,如猪丹毒灭活疫苗、鸡大肠杆菌病灭活疫苗等。

3.虫苗虫苗是利用病原虫体除去或减弱它对动物的致病作用而制成的。

常将菌苗、疫苗、虫苗通称为疫苗。

4.类毒素某些病原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对动物有害的毒素,用甲醛等处理后除去它的有害作用,使动物注射后产生抵抗该细菌的能力,这类处理过的毒素,叫类毒素,如破伤风类毒素。

(二)治疗用生物制品包括抗血清和抗毒素。

1.抗血清动物经反复多次注射某种病原微生物时,会产生对该病原微生物的高度抵抗能力。

采取这种动物的血液提出血清,经过处理即可制成抗血清。

主要用于治疗传染病,也可用于紧急预防,如抗猪瘟血清、抗炭疽血清等。

2.抗毒素动物经反复多次注射细菌类毒素或毒素所得到的免疫血清经过处理即可制成抗毒素。

主要用于治疗也可用于紧急预防传染病,如破伤风抗毒
素。

(三)诊断用生物制品指利用病原微生物本身或它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产物,或利用某些动物机体中自然具有的或经病原微生物及其他蛋白物质刺激而产生的一些物质制造出来的,用于检测相应抗原、抗体或机体免疫状态的一类制品,包括菌素、毒素、诊断血清、分群血清、分型血清、因子血清、诊断菌液、抗原、抗原或抗体致敏血清、免疫扩散板等,如用于诊断结核病的结核菌素、马传染性贫血琼脂扩散试验抗原、炭疽沉淀素血清等
二、使用兽用生物制品的注意事项
(一)各种疫苗在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按说明书上规定的条件保存。

在国内现有的条件下,活疫苗一般在-15℃条件下保存,灭活苗在2—8℃条件下保存。

使用前,应仔细查阅使用说明书与瓶签是否相符,不符者严禁使用并及时与兽医站联系。

明确装量、稀释液、稀释度、每头剂量、使用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

应严格按说明书要求使用,以免影响效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使用前,应了解药品的生产日期,失效日期,储运方法及时间,特别注意是否因高温、日晒、冻结、长霉、过期等造成药品失效的各种有关因素。

见玻璃瓶裂纹,瓶塞松动,以及药品色泽物理性状等与说明书不一致的药品不得使用。

(三)各种生物药品储运温度均应符合说明书要求,严防日晒及高温,特别是冻干苗,要求低温保存,稀释后更易失效,用冷水降温,亦应在四小时内用完。

氢氧化铝及油乳剂苗不能结冻,否则,降低或失去效力。

(四)预防注射过程应严格消毒,注射器应洗净,煮沸,针头应逐头更换,更不得一只注射器混用多种疫苗。

吸药时,绝不能用已给动物注射过的针头吸取,可用一灭菌针头,插在瓶塞上不拔出、裹以挤干的酒精棉花专供吸药用,吸出的药液不应再回注瓶内,吸药前,先除去封口的胶蜡。

并用70%的酒精棉花擦净消毒。

注射部位应剪毛消毒,否则将引起事故,免疫弱毒菌苗前后10天内不得使用抗菌素及磺胺类等抗菌抑菌药物。

(五)液体疫苗使用前应充分摇匀,每次吸苗前再充分振摇;冻干疫苗稀释后,充分振摇,必须全部溶解,方可使用。

吸苗前亦应充分摇匀,以免影响效力或发生不安全事故。

(六)牛、羊弱毒口蹄疫疫苗严禁给猪使用。

否则将引起猪只死亡造成损
失。

疫苗只能防病,不能治病,抗病血清用于病初治疗或紧急预防。

每种生物药品只对相应的疫病有效,而对其它传染病无效。

(七)使用时请登记疫苗批号、注射地点,日期和畜(禽)数。

并保存同批样品两瓶,留样期不少于免疫后2个月(兽医站)。

如有不良反应和异常情况,以及对产品的意见,请告知中心,以便及时处理或改进。

如发生严重反应或死亡,并怀疑药品有问题时,除速将详细情况通知中心外,并以冷藏包装寄原封同批制品两瓶到中心,以便送厂方检查原因。

(八)兽医检测和防疫人员在使用疫苗的过程中应注意自身的防护,特别是使用人畜共患病疫苗及活疫苗时,尤应谨慎小心,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及时做好自身的消毒、清洗工作。

废弃的针管、针头、生物制品容器都应作无害化处理。

(九)接种的途径有滴鼻、点眼、刺种、注射(皮下、肌肉)、饮水、气雾,每种疫苗均有其最佳的接种途径。

(十)总的原则:弱毒苗应尽量模仿自然感染途径接种;灭活苗均应注射(皮下、肌肉)。

1.肌肉注射操作要点
选择肌肉发达的部位,如颈侧、臀部等。

左手固定注射部位,右手拿注射器,针头垂直刺入肌肉内,然后用左手固定注射器,右手将针芯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将药慢慢注入,若发现回血,应变更位置。

若动物不安或皮厚不易刺,可将针头取下,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紧针尾,对准注射部位迅速刺入肌肉,然后接上注射器,注入药液。

2.皮下注射
鸡:左手拇指与食指捏取鸡颈部皮肤,形成褶皱,右手持注射针管,在褶皱底部倾斜、快速刺入,缓缓推入药液,注射完毕,药棉揉擦。

羊:左手拇指与食指捏取羊颈侧下或肩胛骨的后方皮肤,使其产生褶皱,右手持注射器针管在褶皱底部倾斜、快速刺入,缓缓推药,注射完毕,将针拨出,立即以药棉揉擦,使药液散开。

一般活苗在免后1周抗体开始上升,2周时到达峰值,可以维持2个月;灭活苗在免后2周抗体开始上升,4周时到达峰值,可以维持3-4个月。

二○○八年三月三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