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梅片树产业化发展的探讨

合集下载

梅片树药用价值与栽培技术探析

梅片树药用价值与栽培技术探析

梅片树药用价值与栽培技术探析作者:曾丽芳林立谢金兰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03期摘要:概述了梅片树的药用价值与栽培技术,探讨了其产业的发展,旨在为梅片树的栽培及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梅片树;药用价值;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30147021梅片树的药用价值梅片树(Dryobalanops aromatica)为樟科(Lauraceae)樟属(Cinnamomum)常绿的乔木,是富含右旋龙脑的类型。

梅片树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广东省境内发现的一种具有生产利用价值的天然右旋龙脑新资源,这填补了我国生产天然右旋龙脑的空白,而龙脑为中医常用药物之一。

梅片树的树皮光滑,圆锥花序;叶离基三出脉;子房1室,雄蕊9枚,核果卵球形。

鲜枝叶粗脑获得率约3%,粗脑的精制或得率约60%,纯度达99%。

梅片树枝叶中所含有的梅片,其学名是“天然右旋龙脑”,这是一种高级香料,同时也是珍稀药材,已被广泛用在香料、医药等多个行业,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及免疫系统衰退等多种疾病[1~3]。

按其产品来源不同,可分为合成产品与天然产品,药效以右旋龙脑较好。

梅片树的枝叶挥发油成份中主要有斯巴醇、右旋龙脑、乙酸龙脑脂等。

梅片树药用价值部分,一种是树干裂缝处干燥的树脂,另一种是枝叶切碎蒸馏加工的龙脑香树脂。

这些药用成分可用于配制痰咳净、苏合香丸、安宫牛黄解毒丸、双料喉风散、六神丸等60多种中成药。

因此,梅片树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但是目前梅片树的野生资源严重缺乏,供不应求[4,5]。

20世纪80年代,在广东梅州发现了枝叶天然右旋龙脑含量较高的梅片树,且可用于规模化生产。

然而,现有的梅片树中提取的右旋龙脑纯度较低,形貌较差,影响其疗效和品质,且价格远低于高纯度右旋龙脑。

当前我国天然右旋龙脑的来源主要还是依靠进口。

因此,应该考虑发展梅片树的人工栽培经营模式,从而提高梅片树的产量,这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

÷

÷
极大的社会效益 。
合 ,回填 0 . 2 m左右 ,然后 在上面覆 盖 0 . 3 ~ 0 . 5 m的净 土 。再种上树苗 , 踏实 、 浇水 l k g 左 右。 2 . 3 栽后 管理 种植第 1 年第 1 次施尿素 1 次, 第2
次施 复合 肥 1 次, 以后每年施 复合 肥 2次 ,施肥时 间 每年 5 月下旬到 6 月上旬 和 1 2 月 中下旬 。 种植第 1 年
较大的可按 3 m×3 m 种植 , 6 6 7 m 约 8 0株 。
2 . 2 种植要 求 种植季节 前先挖好树 穴 ,穴大小为 长 0 . 4 m×宽 0 . 4 m×深 0 . 4 m, 再放 基肥 l k g , 与泥 土混
脂, 二是用 枝叶切碎 蒸馏加工 的龙脑香树脂 。 有效成分 广泛用 于配制苏合香 丸、 安宫 牛黄解毒 丸 、 六神 丸 、 痰 咳净 、 双料喉风散等 6 0 多种名优 中成药。梅片树具有 极高的药用价值 , 市场的需求量 日益增加 , 野生资源 日 益减少 , 造成货源持 续紧缺 , 其经济效益不断增加 。所 以, 大 力发展人工栽培 梅片树 , 增加梅 片的产 量 , 具有
顶生。 梅片树枝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右旋龙脑 、 乙酸 龙脑脂 、 斯 巴醇和桉 叶油素 。
梅 片树 药用 部分一 是采集 树干 裂缝处 于 燥 的树
3 0 0株 。坡度大于 2 5 。的 山地或原有一些树木林地
按 2 m×2 m的问距种植 , 6 6 7 m 约 1 5 0 株 。如果坡度 比
参考文献: 【 1 】 李小明. 核桃优质丰产栽培措施 特种经济动植 物, 2 0 1 I ( 9 ) : 4 7 [ 2 】 尹朝侠 . 核桃 丰产 园栽培管理技术U 】 . 现代 园艺, 2 0 1 1 ( 1 3 ) : 2 2 【 3 】 苏国顺 , 何 水柯. 核桃 高产栽培技术u J . 河 南农业, 2 0 1 1 ( 8 ) : 3 5

广东梅州市珍贵树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广东梅州市珍贵树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基地的经 济效益 。2 0 1 4 年 梅江 区由于培育珍 贵树种成绩 显 著 ,被 国 家林业 局首 批授 予“ 国 家珍 贵树 种培 育示 范县 ” , 成为 全省 3个获 此殊 荣 的县 ( 区、场 ) 之一 。 目前 ,梅 州
端最 低 气 温 一2 . 1 ℃ ,无 霜 期长 达 3 2 0 d ,年 平均 降 雨 量 1 4 9 5 . 3 mm。丰富的水热资源有利于林木生长 发育 ,为梅 州市发 展热带 、亚 热带特 色珍贵树 种提供 了得天 独厚的 优
改 良和定 向集约 经营 ,不但 可以加 快生长 速度 ,缩 短培 育 周期 ,而且还 可 以改 良材 质。如红 锥 、柚 木、海南 降香 黄
檀等 ,通过 人工施 肥、抚 育及管护 ,其心材 的成材 时 间会 大大缩短 。
巴戟 等。植物 种类繁 多 ,为发 展珍 贵树 种奠 定了 良好 的种
CHI NE S E HOR TI CU L T URE A B S TR A CT S
广东梅州市珍贵树种发 展现状 问 题及对策 广 东省大埔 县林 业局 , 广东 大埔 5 1 4 2 9 9 )
摘 要 :近年 来,广 东省梅 州市通过各种 途径 大力发展珍贵树 种种植 ,取得 一定成 效,发展速度和规模 居 于全省
和认 识珍贵 树种 ,片面 地认 为种植 珍贵树种 是只投 入无 产
出的行业 ,普 遍对珍 贵树种 发展前 景缺 乏信心 ,大 都不愿 介入 珍贵树 种资源 的培育 。实际上许 多珍贵 树种 经过遗 传
种分 类可分 为材 用、药用 、油脂 、芳香 、果 类 ,这些 植物
中有许 多是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如桫 椤、穗花杉 、白桂 木、
越条件。
市珍贵树 种发 展具 有 品种 多、数 量大且 分布广 等特 点,全 市 8个县 ( 市 、区 ) 范 围内均有 种植 。经营模式 多种 多样 ,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探讨——以广东省平远县泗水镇梅畲村为例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探讨——以广东省平远县泗水镇梅畲村为例

一、规划技术路线
规划从现状条件分析入手,通过现场调查和基础数据的 分析,了解现状村落选址特征、传统村落格局特征、传统建 筑特征、历史环境要素特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村落的历 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传统价值作出综 合评价,并对梅畲村进行空间资源的整合,建立传统村落档 案,明确传统村落特征和保护价值,确定传统资源保护对象, 划定保护范围,统筹整体建设时序,提出传统资源保护、改
(二)保护区划
1. 保护重点。本次保护的重点内容包括 :传统村落空间 格局、建筑高度控制、环境风貌要素、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以 及传统客家民俗等。
2. 保护层次。规划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 划编制要求(试行)》,根据《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技 术要点(试行)》,结合梅畲村的历史遗存分布与周边环境, 根据保护规划的重点,按照传统格局完整、历史风貌连续、 历史建筑集中的三原则,划定传统村落的保护范围。本规划
滨水休闲带观光:利用三丫塘水库和梅泗水库水景资源, 结合村落溪流整治,在溪流沿线规划慢行绿道建设,提升观 光环境,打造成具有梅畲特色的亲水慢行景观带,体验“梅 畲古韵、小桥流水”的意境。
其他旅游项目 :利用梅畲村现存的广东汉乐、梅州客家 山歌、平远黄粄、祭祖、升丁、十月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定期举行才艺表演,吸引游客观摩。
非物质文化保护措施 : 做好文化空间的建档和挂牌工 作 ;强化研究并分类保护 ;保护现存较完好的文化空间本体, 还原文化空间的文化功能属性 ;加强对文化空间的展示、宣 传;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推进非遗文化传承利用。
(三)发展规划
1. 自身发展分析。优势分析 :吊脚楼群已成为一道亮丽 的风景线 ;具有悠久深厚的客家传统孝悌文化氛围 ;生态环 境优美,风光旖旎 ;民风淳朴,邻里和睦 ;人文底蕴深厚, 非物质遗产独特。

梅州市硒资源现状及产业化应用前景浅析

梅州市硒资源现状及产业化应用前景浅析

梅州市硒资源现状及产业化应用前景浅析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一个具有丰富硒资源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对硒及其化合物功能的深入研究,硒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梅州市硒资源的现状及产业化应用前景进行浅析,以期更好地认识梅州市硒资源的价值和潜力。

一、梅州市硒资源的现状梅州市地处五华县、梅县、平远县、大埔县、丰顺县等五个县,这些地方都拥有丰富的硒资源。

梅州市硒资源主要分布在土壤、地下水、植物和矿产等方面。

1. 土壤中的硒资源梅州市的土壤中硒含量普遍较高,尤其是五华县和梅县地区的土壤中硒资源更加丰富。

土壤中的硒主要以硒砷铁矿和硒砷镍矿的形式存在,土壤中富硒元素含量高,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梅州市地下水中的硒资源也较为丰富,尤其是平远县地区的地下水中硒含量颇高。

地下水中的硒主要以硒酸铵的形式存在,且硒酸铵是一种有效的硒源,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梅州市的植物中也含有丰富的硒资源,尤其是以山茶油、茶叶和灵芝等为代表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中含有的硒对人体健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除了土壤、地下水和植物之外,梅州市还存在着大量的硒矿资源,尤其是五华县、梅县等地具有丰富的硒砷铁矿和硒砷镍矿,这些硒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梅州市的硒资源非常丰富,且分布广泛,为梅州市的资源优势之一。

随着人们对硒及其化合物功能的认识逐渐加深,对硒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重视。

梅州市硒资源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产品的富硒化加工2. 硒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梅州市存在大量的硒砷铁矿和硒砷镍矿,这些硒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可以通过开展科学的采矿工艺和技术研究,提高硒矿的综合利用率,生产出更多高品质的硒制品,为硒资源的产业化应用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梅州市的硒资源可以进行深加工,生产出多种硒制品。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展了硒产品的深加工,生产出硒胶囊、富硒食品、硒化妆品等,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备受欢迎,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梅州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做法

梅州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做法

梅州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做法摘要介绍了梅州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梅州市近期林业产业发展主要做法,为该市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广东梅州近年来,梅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战略部署,在省林业厅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省市共建林业生态示范市为契机,按照“营造绿水青山、发展金山银山”的思路,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突出景观林带、森林碳汇、森林围城等重点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做好耕山致富文章,致力营造绿上添花的森林生态环境,不断探索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互促双赢的发展新路,全市林业生态优势逐年提升,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为创建全国生态林业示范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70.41%,林地绿化率93.32%,活立木总蓄积3 997万m3;建立森林公园70个,自然保护区51个;创建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单位)5个,省林业生态县6个,市级生态镇46个、生态村794个。

1 梅州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1.1 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梅州市是广东重点林区,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21.8万h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6.5%。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近年来,通过实施“生态梅州”战略,开展“绿满梅州”大行动和“生态名城”创建活动,并以省市共建生态文明(林业)示范点为契机,加快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不断巩固和提升生态优势。

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70.41%,林地绿化率93.32%,活立木总蓄积3 997万m3;建立森林公园70个,自然保护区51个;创建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单位)5个,省林业生态县6个。

林业的快速持续发展,使良好生态成为梅州市”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主要优势之一。

1.2 林业工作依然面临严峻形势梅州市森林质量不高,生态功能等级较低,树种结构不合理,天然林少,低效林多,蓄积量偏低。

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违法经营加工木材等现象时有发生;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等威胁较为严重。

促进生态经济和谐发展 山坳办厂山上种树

促进生态经济和谐发展  山坳办厂山上种树

平远为工业提速筑牢生态屏障促进生态经济和谐发展山坳办厂山上种树2008年3月20日梅州日报“生态科技型工业园”,这是记者近日在平远采访时听到的新名词。

该县产业转移工业园第三期工程,以“山坳办厂、山上种树”的建园理念,取代了以往“人造平原”牺牲植被的园区建设传统模式。

据了解,平远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为契机,在实施“生态经济县、文化先进县、安康和谐县”三大发展战略中,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彰显后发优势、实现绿色崛起”战略决策,创新理念处理好山区发展资源型工业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力促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

为绿色崛起创新发展模式平远,是南粤知名的“绿色明珠”。

著名植物分类专家李秉滔教授去年在该县考察时,评价该县为“粤东明珠、物种宝库、生态绿洲”。

长期以来,资源型工业一直支撑着平远经济,也制约着生态建设。

近几年,平远工业发展逐渐走出了以绿色资源为代价的传统格局,向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转变。

为了在青山绿水中实现跨越发展,新一届平远领导班子于2006年在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确立实施“生态经济县、文化先进县、安康和谐县”三大发展战略,把建设“生态经济县”放在首位。

该县把处理好发展经济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作为建设安康和谐型社会的重要保证,全力发展科技生态型特色工业,发展生态效益型绿色农业,打造宜居宜业型山水城镇,发展休闲体验型生态旅游,构建文明开放型文化平远。

今年初,该县围绕实现绿色崛起蓝图唱响“生态经济”主旋律,以“生态环保、科技创新”作为工业发展取向,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努力建成工业主导型经济。

县委书记肖文浩说,平远要后来居上,彰显后发优势、实现绿色崛起,就必须把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转化为具有充分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生产要素与发展资本。

如今,“山坳办厂、山上种树”的建园理念和“林中有厂、厂中有林”的办企理念,正在平远传播和实施。

记者来到正在建设中、投资2亿元的荣源油茶产业园,但见所有建筑设施都在山间荒地、河沟滩头中兴建,没有斩山辟地迹象。

发展特色农产品 打造地方新名片

发展特色农产品 打造地方新名片

发展特色农产品打造地方新名片作者:刘林来源:《中国食品》2020年第22期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包括历史渊源、产业发展、品质特色以及荣誉等方面,希望可以提高各地区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提升地方特色的知名度。

广东:梅州梅片梅片树是广东梅州地区古老的树种,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既是芳香、药用植物,也是庭园绿化优良树种。

在上世纪70年代,梅州树作为绿化植物,在梅州地区已广泛种植。

1986年,科研人员在梅片树枝叶中提取出梅花冰片,纯度最高可达99.99%,几乎不含樟脑。

梅州梅片作为药用价值极高的珍稀药材,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美容、香料等多个领域,获得市场的一致好评。

梅州市平远县已建成一个梅片树种植基地,到2019年底,梅片树种植面积已达30000亩,带动脱贫群众8500人,为社会提供了500多个就业岗位,受益农户2100多家,户均增收20000元/年。

梅片树种植及加工产业已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广东:梅县绿茶梅县绿茶历史悠久,是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的知名特产。

梅县区地处岭南,气候温暖、环境优越,为梅县绿茶种植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由梅县种植的绿茶口感鲜醇,耐冲泡程度及韵味都更胜一筹。

千百年来,当地民众根据南方气候润湿的特点,总结出了独特的炒制经验。

梅县区的炒绿茶历史可以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魏晋时期,主要是采用梅县中小叶种品种为原料,通过重火炒干技术,使“梅县绿茶”充分降解茶叶寒性,其“性温味甘、养胃提神”的特点显著区别于其他绿茶。

2020年,梅县绿茶被列入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

在梅县区委区政府大力扶持下,截至2019年,梅县已有省级茶叶龙头企业4家、省级茶叶种植示范基地2个、市级茶叶龙头企业及生产主体等40多家,绿茶种植面积约2. 1万亩、产量1265吨,畅销国内6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东南亚等国,在海内外均享有盛誉。

云南:大姚花椒大姚花椒是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的特产,调味效果极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远县梅片树产业化发展的探讨
作者:曾雄伟
来源:《绿色科技》2014年第01期
摘要:介绍了梅片树的价值,分析了平远县发展梅片树的优势,为促进梅片树的产业化发展,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梅片树;产业化
收稿日期:20131213
作者简介:曾雄伟(1974—),男,广东平远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方面的植树造林工作。

中图分类号:TS2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1012802
1引言
梅片树(Dryobalanops aromatica)是樟科常绿乔木,树形美观,主干通直,枝叶浓密,是芳香、药用植物,也是庭园绿化、行道树和四旁的优良树种。

梅片树具浓厚的肉桂气味,树皮光滑,叶互生,卵状长椭圆形,基生三出脉。

圆锥花序腋或顶生,外部形态与我国原产的阴香树相似。

2梅片树的价值
梅片树是芳香、药用植物,枝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右旋龙脑(786%)、乙酸龙脑酯(326%)、斯巴醇(26%)和桉叶油素(192%)。

从中提取的“天然右旋龙脑”(俗称天然冰片)是一种名贵珍稀药材、高级香料和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于其具有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和透过血脑屏障的作用,从而可提高其他药物的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极为广泛,是复方丹参滴丸、双料喉风散、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片、心血宁片等60多种名优中成药的主要成分。

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可以出口到美国的中成药“丹参滴丸”。

据业内统计,目前国际市场冰片需求量为5000t/年,预计在未来5年内,国内市场对冰片产品的需求量还将增加15%。

按照天然提取产品的需求量占20%计算,国际国内市场供需矛盾很突出,开发天然右旋龙脑市场前景广阔。

3发展梅片树的优势
3.1自然条件优势
梅片树原产印度尼西亚等国,喜温暖湿润的森林气候和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环境,在年平均气温在20~25℃的条件下,年生长量05~2m。

平远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属武夷山系,为武夷山山脉南伸的余脉。

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6℃,年均日照18738h,累
年日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降雨量16304mm。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冬长,秋春短,雨热同季,干冷同期,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丰富,风力小,霜期短,适合梅片树和其他中药材的生长。

3.2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
3.2.1企业运作模式
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梅片树种苗培育、种植、萃取天然冰片及研发应用为主导产业的公司,公司注册资金1500万元,现有员工150人,计划投资4亿元,按“龙头企业+种植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保价收购梅片树枝叶,发展30000亩的梅片树种植基地。

为使项目产业化尽快推广,同时带动农户耕山致富,该公司投资1350万元对宜林荒山进行开发,目前已在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石正镇建立了3000余亩梅片树种植示范基地,成活率高,长势喜人。

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公司组织人员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引导带动农户种植,确保按照中药GAP标准种植、采摘,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实行保价收购,既解决种植农户后顾之忧,又保障公司的原材料供应。

3.2.2提供优质种源
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当前先进的技术,投入100余万元,建立了占地约50亩年育苗数达150~250万株的标准化苗圃基地。

组织力量在各地进行了考察,把国内含右旋龙脑的香樟和阴香共3个品种全面引进在基地内种植,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和种源筛选奠定基础。

3.2.3精深加工基地
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入8000万元,在平远县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精深加工基地,通过项目的建设,将填补我国自行生产天然右旋龙脑的空白,有效提高天然右旋龙脑产品生产自主度,使公司建设成为规模大、产业链最完善的主导产业公司。

3.2.4产业化研发应用
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坚定科技兴林,与科研院校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由暨南大学陈填烽教授带领的“天然右旋龙脑创新开发团队”以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及广东省林科院为依托,对生产天然右旋龙脑的种质资源进行筛选,对高产天然右旋龙脑的梅片树进行确认和优化,建立了优良母株DNA指纹图谱库,采用无性繁殖技术选育优化梅片树种,并深入开展梅片树中天然右旋龙脑的提取、纯化制备工艺装备的研究,开发高纯度天然右旋龙脑产品,进行天然右旋龙脑药理、毒理学研究试验,申报国产(天然右旋龙脑)进入广东省中药材标准。

目前,该团队正在研究天然右旋龙脑作为一种新型肿瘤化疗增敏剂的应用。

4发展梅片树的重要意义
“八山一水一分田”是梅州市的宝贵资源。

目前在全市各县中,很多林地种植品种单一,严重影响空气、水源和景观。

为实现梅州振兴发展,做好做活“山”的文章非常重要。

梅片树一次性种植,不会破坏原有的山地植被,种植3年后,逐年收割枝叶,无污染,无风险,长久有收益。

4.1梅片树种植效益
根据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试种,每亩山地种植500株,从第四年起每株每年产枝叶10~40kg,不同的土质、地形、含水量,在株产量方面有所不同,施肥管理也有一定的影响。

按投资10亩经营10年的投资、收益情况如下。

(1)10年总支出:树苗、肥料、收割成本合计47000元。

第1年:1、投入树苗款5000株×3元/株(每株10元预付3元),计15000元。

第2年:投入肥料款200元/亩×10亩,计2000元。

第3年:投入肥料款200元/亩×10亩,计2000元。

第4年:投入肥料款200元/亩
×10亩,计2000元。

收割工资:每亩200元/亩×10亩,计2000元。

第5~10年:投入肥料款和收割成本24000元。

(2)10年总收入:计420000元。

第1~3年:无收入。

第4年收入:每株产枝叶
10kg×500株/亩×10亩×1.2元/kg,计60000元。

第5~10年:每株产枝叶10kg×500株/亩×10亩×1.2元/kg×6年,计360000元。

(3)种植纯收益。

10年累计收入42万元-10年累计支出47000元-欠公司种苗款35000元=338000元。

4.2其他效益
梅片树种植3年后,逐年收割枝叶,并采取先进的提炼加工工艺,实现就地提取,提取后的枝叶既可提供给木材加工企业作为原材料,也可进一步加工生产蚊香,还可以回归山林作为肥料。

综上所述,假如农民耕山种植10亩梅片树,前3年投入19000元,从第4年开始每年有5万元的纯收入,10年平均利润率40%,对农民脱贫、耕山致富是切实可行的好项目。

5结语
平远县是个偏远山区县,是广东省重点林区县之一,林业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梅片树一次性种植,粗生易管,适合农户的经营管理,3年后每年都有稳定的收入。

且天然冰片用量也越来越大,在未来20年中国乃至全球,缺口很大,用途很广,潜在较大的提价空间。

大力推广种植四季常绿的梅片树,既可为农户耕山致富,达到造血式扶贫,又为当地的空气、水源保护提供保障,使平远的山更美、更绿,水更清、更甜,成为名符其实的粤东绿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