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老母
泰山老母是哪位神仙

泰山老母是哪位神仙碧霞元君原本是山顶玉女池中的一尊玉女石像,宋真宗封禅泰山后,被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道书《续道藏》“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永镇泰山,助国裕民,济厄救险,赏功罚罪”。
到了明代,这段文字被铸造在了碧霞祠的御制铜钟上,从此,碧霞元君便凌驾于泰山神之上了。
明代王锡爵撰写的“碧霞宫碑”文记曰:“自碧霞宫兴,而世人香火东岳者,咸奔走元君。
近数百里,远即数千里。
每岁拜香岳顶者数十万众,施舍金钱币亦数十万,而碧霞香火视他岳盛矣。
”王昭《行脚山东记》记载了泰山周围的老百姓“终日仰对泰山而不知有泰山,名之曰奶奶山。
”人们称碧霞元君为泰山老母、泰山老奶奶,可见崇拜之至。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作为女神的碧霞元君为何被推崇到如此崇高的地位呢?学者认为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
古代的泰山神原来有两位。
一位是青帝,即上古时代人们所崇拜的太昊氏。
青帝主万物发生,是一位生命之神。
另一位是泰山府君,是泰山地主、天地之孙,主招人魂魄,统治阴曹地府。
青帝是山神,泰山府君是地主。
两尊神各有所司,但都在一个地方食香火,容易混淆。
后来合而为一统称为东岳大帝。
但这个既是生神又是死神,集生杀大权于一尊的大神,虽然体现了最高统治者企图集权一切的愿望,但却为中国老百姓不能接受。
于是,善于造神的中国老百姓依据来自生活的经验,将本来是东岳大帝座前的玉女逐渐神话,最终塑造出碧霞元君这一女神。
并将本属东岳大帝的神力和职司,如治病救人、主宰生育等,转移到了碧霞元君身上。
碧霞元君是生活在中国社会最低层的封建时代妇女长期不懈努力塑造出来的中国妇女保护神。
在那个时代,一个妇女生不出一个儿子,在家庭里便没有了丝毫地位。
但在宋明理学男女授受不亲的文化氛围中,一个妇女怎能向一个男性神仙诉说内心之苦,或祈求他为自己降福送子呢?于是在渐渐之中,东岳大帝主管生育的权利便分化给了一位女神。
而在封建农业宗法社会,有无子嗣承续家族血脉是天字号的的事情。
而能在这一点上进行承诺和担保的神灵,也理所当然会成为天字号的神灵。
碧霞元君

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碧霞元君是泰山现在的第一主神,有史可考的,宋真宗封泰山时,于岱顶玉女池旁得玉女石像,即造神龛供奉其中,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并创建昭真祠。
祠于金代改为昭真观,明代称“灵佑宫”,近代称“碧霞祠”。
元君庙在泰山上下有很多座,山顶的碧霞祠为主庙,山下的遥参亭、红门宫和灵应宫都是元君行宫。
此外,泰山周围遍布很多小的元君庙。
明清时,由于碧霞元君影响日益扩大,祀元君的庙宇也从泰山扩展到全国各地,每日里香火旺盛,对其的信仰遍及大半个中国。
在碧霞元君信仰广泛流传的时候,南方的妈祖信仰也逐步流传开来,碧霞元君信仰主要在北方,妈祖信仰主要在南方,因此,碧霞元君和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广泛的两位女神。
事实上,在碧霞元君之前,泰山的主神是“泰山之神”,也就是东岳大帝,但是随着东岳大帝的帝王化和国家专祀化,东岳大帝信仰与普通下层民众的距离越来越遥远,于是人们需要一个可以作为心灵依托的母亲神,碧霞元君的信仰经过了很多变化,最早是一个青春少女的形象,称为泰山玉女,后来随着信众的不断增多,碧霞元君的年龄也不断增长,从最早的婚姻之神变成了生育之神,直到后来变成家庭之神,家族之神,甚至护国之神,她的称呼也从泰山玉女变成了泰山娘娘,泰山老母,泰山奶奶,直到泰山老奶奶,经过一千年的变迁,碧霞元君的神威不断升格,乃至超过了东岳大帝成为了泰山的第一主神,现在到泰山的香客,绝大部分都是给泰山老奶奶进香的。
泰山碧霞元君泰山碧霞元君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尤其是明清以来,她在民间的影响已经大大超过了泰山主神东岳大帝,以至于当时的文人士子对碧霞元君势力的发展颇有微词,明人谢肇淛曾说:“岱为东方,主发生之地,故祈嗣者必祷于是,而其后乃傅会为碧霞元君之神,以诳愚俗。
故古之祠泰山者为岳也,而今之祠泰山者为元君也。
岳不能自有其尊,而令它姓女主,偃然据其上,而奔走四方之人,其倒置亦甚矣。
”碧霞元君信仰始于宋真宗封禅泰山时发现的玉女石像。
求学感谢泰山老母锦旗语

求学感谢泰山老母锦旗语一、引言在人生的旅途中,求学是每个人都必经的阶段。
无论是初入校园的学生,还是已经进入职场的人士,我们都应该对那些为我们提供求学机会的人表示感谢。
泰山老母锦旗语作为一种传统的表达方式,是我们向恩师们表达感激之情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泰山老母锦旗语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对求学感谢之道进行全面、详细、完整的探讨。
二、泰山老母锦旗语的含义泰山老母锦旗语是一种表达感激之情的方式,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它的含义是向恩师表达由衷的感谢和敬意,同时也是对求学过程中所受到的教导和帮助表示感激的一种方式。
泰山老母锦旗语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成为了一种受人尊敬和喜爱的礼仪。
三、泰山老母锦旗语的重要性1. 表达感激之情求学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
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同学,他们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泰山老母锦旗语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对这些人的感激之情,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敬意。
2.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学习环境中,相互尊重和互相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使用泰山老母锦旗语,我们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联系,促进学习氛围的和谐发展。
这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通过表达感激之情,我们不仅可以让他人感受到我们的善意,也能够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
在表达感激的过程中,我们会回顾自己的求学历程,思考所受到的教导和帮助,从而更加珍惜这些宝贵的经历和人际关系。
四、求学感谢之道1. 表达真诚的感激之情在向恩师们表达感谢之时,我们应该保持真诚的态度。
用真诚的语言,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并且展示出我们对他们所做贡献的认可和敬意。
2.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在表达感激之情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书信、面谈、礼物等方式来表达感谢之意。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时机的选择,避免打扰到他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3. 用心倾听和回应在求学过程中,我们受到了许多人的教导和帮助。
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

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泰山对中国人以及中华文化影响甚远,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诸多与泰山有关的传说故事,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泰山的传说故事篇一“自碧霞宫兴,而世之香火东岳者咸奔走元君,近数百里,远即千里,每岁瓣香岳顶,数十万众”。
这是明人王锡爵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撰写的<<东岳碧霞宫禅记>>中的一段记载。
碧霞宫即今泰山碧霞祠,供奉泰山女神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女神、泰山玉女,俗称泰山娘娘、泰山奶奶、泰山老奶奶,她如同沿海地区的妈祖一样受到尊崇,被誉为北方地区的“女皇”。
和蔼慈善的形象与东岳大帝“圣像庄严”的形象相比,泰山奶奶的形象可用“和蔼慈善”四个字概括,有位外国人这样描述道:她“有着美丽而丰满的面庞,给人一种可以信赖的庄重的感觉。
我理解人们的心情,他们怀着极大的心愿,认为这种心愿不到泰山顶上就无法祈祷”。
泰山奶奶的这种形象与其身世不无关系。
关于泰山奶奶的身世,虽有种种不同说法,或东岳大帝的女儿,或黄帝的女儿,或华山玉女,或太真夫人,但民间认为她就是平民百姓的女儿:“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时生女,名玉叶,貌端而性颖,三岁解人伦,七岁辄闻法。
尝礼西王母,十四岁忽感母教。
欲入山,得曹仙长指,入天空山黄花洞修焉。
天空盖泰山,洞即石屋处也。
泰山以此有玉女神。
”(<<玉女卷>>)“奶奶”姓“石”,“奶奶”入泰山修炼而成女神,联想到泰山上曾有原始社会时期的“五女圈石”遗迹,这岂不是远古山石崇拜的延伸吗?玉叶由人而神后,人们刻石像以供奉,不知何故,唐宋时期石像沦于山顶水池(玉女池)内,“至宋真宗东封泰山,还次御帐,涤手池内,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涤之,玉女也。
命有司建祠安奉,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帝京景物略>>。
宋真宗出于政治目的而封泰山玉女为碧霞元君,其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头绾九龙飞凤髻,身穿金缕绛绡衣。
碧霞祠

泰山碧霞祠导游词天街最东端,石阶之上,云雾缭绕之中有一处巍峨庄严的古建筑群,此即碧霞祠(图)。
祠内供奉的碧霞元君是中国北方最著名的女神。
碧霞元君全称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又叫“泰山玉女”,俗称“泰山老母”,民间则亲切地称之为“泰山老奶奶”。
老奶奶的起源很早了,可以追溯到上古神话。
《太平御览》引《黄帝玄女战法》:黄帝与蚩尤九战不胜,黄帝归于泰山,三日三夜雾冥。
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
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问?黄帝曰:小子欲万战万胜。
遂得战法焉。
这位人首鸟形的女神虽然名称不断变换,但始终就没有离开过泰山,宋代以后,碧霞元君的称谓才逐渐固定了下来。
关于人首鸟形的神话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现代考古研究和大批出土文物证明,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发展到智人阶段的人类在泰山地区生息繁衍。
太行山以西,黄河中游的居民传说是黄帝的后裔。
经过夏、商、周三代,终于融为了一体。
闻一多曾说过:“黄河中上游部落的集合图腾为龙,与中下游的凤(鸟)相结合,于是龙凤呈祥,形成了伟大的华夏族。
”而其图腾“鸟”,这位神通广大的女神,据学者考证,后来就演化成了西王母,“西”字在此不是指方位,古代“西”同“栖”,是鸟栖在树上的意思。
再后来,出现了女神碧霞元君,但其源头可以上溯到远古神话。
泰山学者袁爱国先生指出,西王母与碧霞元君的信仰之间有着密切的承接关系,可谓深富见地。
但是,进入父系社会后,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泰山成了封建帝王封禅祭天的圣地,当然不会允许一位女神来做山神爷。
于是,经过长期混乱,终于树立起一位东岳大帝。
但是泰山女神并没有被忘记。
宋真宗封禅泰山时,便又将这位女神请了出来,因为宋真宗曾拉出了黄帝来做赵家的祖宗,而这位泰山女神当年曾帮助黄帝战胜了蚩尤,所以自然也可以帮助黄帝的嫡亲子孙摆脱困境了。
然而,“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的封号究竟是谁加的,却还是一个迷。
宋代的史书《宋史》、《文献通考》等,对宋真宗封禅记述甚详,但均未提到给泰山女神加“碧霞”的封号:明代的各类著作中,多有提及泰山女神的,但也未说明何时加封。
求学感谢泰山老母锦旗语

求学感谢泰山老母锦旗语摘要:1.引言:对泰山老母的敬仰之情2.感谢泰山老母的原因:保佑学子,实现求学梦想3.泰山老母的象征意义:智慧、力量和庇佑4.泰山老母锦旗的含义:荣誉、感恩和传承5.结论:对泰山老母的感激之情,祈愿学子学有所成正文: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泰山老母作为泰山神的化身,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敬仰的对象。
她象征着智慧、力量和庇佑,被视为学子们的守护神。
对于众多学子而言,泰山老母的庇佑使他们得以顺利实现求学梦想,为此,我们怀着感激之情,向泰山老母致以崇高的敬意。
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学子们在攀登知识高峰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
这时,泰山老母的庇佑和智慧便显得尤为重要。
在她的庇佑下,学子们充满信心,勇敢面对困难,迎接挑战。
在她的智慧启示下,学子们勤学好问,孜孜不倦,锐意进取。
正是泰山老母的这种精神庇佑,使得无数学子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泰山老母锦旗,是学子们对泰山老母敬仰和感激之情的象征。
锦旗上绣有“泰山老母保佑”的字样,意味着荣誉、感恩和传承。
学子们将锦旗挂在泰山老母庙前,以表达对泰山老母的感激之情。
这不仅是对泰山老母的褒奖,也是对学子们自己的激励,让他们时刻铭记泰山老母的恩德,激发他们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成就。
面对泰山老母的恩德,我们应当时刻怀着感激之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她的庇佑。
学子们应该珍惜求学的机会,发奋学习,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将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对泰山老母的感激和敬仰,将她的庇佑和智慧传承下去。
总之,泰山老母作为学子们的守护神,一直以来都在默默庇佑着我们。
求学感谢泰山老母锦旗语

求学感谢泰山老母锦旗语
(最新版)
目录
1.泰山老母的传说与信仰
2.泰山老母与求学之路
3.感谢泰山老母的锦旗
4.结语:信仰与感恩的力量
正文
泰山,位于我国山东省,是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就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美誉。
泰山不仅具有壮丽的自然景观,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泰山文化中,泰山老母是一位备受尊崇的神祇,她的传说与信仰深入人心。
泰山老母,又称泰山娘娘、泰山圣母,是泰山的主神。
她管理泰山,庇佑百姓,有着深厚的民众信仰。
泰山老母的形象慈祥善良,传说她曾多次显灵,帮助百姓解除困厄。
在民间信仰中,泰山老母是一位能够化解灾难、带来好运的神祇,备受尊崇。
在求学之路上,许多人都曾遇到过困难与挫折。
在这个过程中,信仰的力量往往会给予我们信心与勇气,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坚定前行。
而泰山老母作为一位备受尊崇的神祇,也成为了求学者们心中的信仰象征。
在求学过程中,感谢泰山老母的锦旗成为了信仰的具象表现。
这些锦旗通常由金丝线绣制而成,上面写着“感谢泰山老母庇佑”等字样。
求学者们将锦旗挂在泰山老母庙前,以表达对泰山老母的感激之情。
这些锦旗见证了信仰的力量,也见证了求学者们在困境中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决心。
信仰与感恩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泰山老母的信仰中,我们看到了求学
者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受到了信仰与感恩带来的正能量。
面对困难与挑战,我们要坚定信仰,心怀感恩,勇往直前,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总之,泰山老母的传说与信仰,以及感谢泰山老母的锦旗,都是求学之路上信仰与感恩力量的体现。
道教十二老母指的是谁,都以什么形象出现

道教十二老母指的是谁,都以什么形象出现
1.无生老母:坐一把白色凤椅,身穿暗绿色服装,左手拿一法宝叫(照妖镜),法宝形装像一个风车轮,右手一法宝叫(凳天拐)法宝形状像一反龙头拐杖。
2.劈山老母:坐金色莲花台,身穿白色的服装,手中拿一法宝叫(谭心镜)法宝形状像一个大的水晶球。
3.梨山老母:做红色莲花台,身穿印有花纹的黑服装。
手中拿一法宝叫《捆仙绳》,法宝形状像一根金色的绳。
4.无极老母:做花凤椅,身穿老枣红色的服装,手中拿一法宝叫《九环收魂圈》,法宝形状像一个大圆环,上面镶有九个大铃铛
5..金身老母:做金黄色凤椅,身穿印有金凤凰图像的红服装。
头戴法宝《金簪》一枚
6.托天老母:做红色凤椅,身穿纯浅黄色的服装。
头戴一法宝《遮天绫法宝形状是一条印有白色花纹的丝巾丝绫。
7.普贤老母:做蓝色凤椅,身穿纯浅粉红色的服装。
手中拿一法宝叫《金灵芝》法宝形状就像一颗灵芝草。
8.观音老母:一红色莲花台,身穿纯大红的服装。
手中拿一法宝是一支红荷花》
9.泰山老母:一白色莲花台,身穿印有白色莲花图像的白色服装。
手中拿一法宝是一支《白色荷花》
10.太极老母:做一浅水红莲花台,身穿印有红凤凰头像的金黄色服装。
手中拿一法宝叫《众生目》可以看不穿‘监管万物生灵,法宝形状像一个人手掌型的扇子,扇子中间长了一只眼。
11.西山老母:做白色莲花台,身穿印有蓝凤凰图像的白色服装。
怀中抱一个娃娃,穿一个红肚兜并遮盖着性别,能为在民间求男的男’求女得女。
12.地藏老母:坐一把金黄色凤椅,身穿印有黑凤凰图像的红色服装。
手中拿一法宝叫《金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老母
泰山老母又称碧霞元君,在汉族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女神之一。
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元君”是道教封女仙的尊称),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等。
其道场位于五岳之尊的东岳泰山。
泰山娘娘的影响力由山东省泰安市传播开来,历经上千年,特别是在明朝以后,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坐镇泰山,道教认为,泰山娘娘“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
汉族民间有“北元君南妈祖”的说法,泰山奶奶和妈祖娘娘之间,虽然有地域之差和山神、海神之别,但同样都普度众生,舍己为人,成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闻名于世的保护女神。
中国南方部分地区也称其为“送子观音”。
“碧霞”意指东方的日光之霞,“元君”则带有浓重的道教色彩,是道教女神的尊称。
一、人物来历
关于泰山老母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普遍来说她的老家则在山东泰山,在汉族民间的信仰也远远胜过五岳。
其传说的说法分为“民女得道”和“仙女下凡”两种。
泰山老母说成是玉皇大帝的妹妹,也有是东岳大帝的女儿一说。
1、玉女
据说汉代时期,皇宫的一座内殿中放有一尊金童玉女的雕像,到了五代时,大殿突然坍塌,金童的雕像已被风化,而玉女的雕像则掉进了池塘中。
直到宋代时期,真宗来到泰山封禅,在池塘边洗手时,突然从水面上冒一个石头人来。
随后真宗便派人将其捞出,清洗干净一看,正是当年所失踪的玉女雕像。
后来真宗下令在泰山上建立祠堂供人祭祀,将玉女雕像视为天帝之女,将其册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2、黄帝手下的女仙
碧霞元君原本就是黄帝手下的一位仙女。
后世文人觉得泰山玉女
的地位不够尊贵,所以就给她编排了一个更为显赫的履历。
李谔的《瑶池记》与《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十一中记载,黄帝曾在建立岱岳観时,派遣曾经辅佐过他的七天女(西王母、九天玄女、泰山玉女、素女、女魃、后土、云华夫人)下凡来,云冠羽衣,一同迎接西昆真人。
其中一位仙女跟随西昆真人刻苦修行,最终得道归真,册封为“碧霞元君”。
3、女神童得道成仙
明朝作家王之刚的《玉女传》引《玉女卷》中记载,汉明帝时期有位大善人名叫石守道,他的妻子金氏奇迹般的生下了一个女神童,那孩子聪慧无比,从三岁开始就能熟知人伦道理,七岁就能通晓诸法,日夜礼拜西王母。
在她十四岁时就经得曹仙长的指点,进入泰山的黄花洞中潜心修炼,最终得道飞升,成为了碧霞元君。
《灵应泰山娘娘宝卷》中则说,泰山娘娘原本是西牛贺洲升仙庄中金员外的夫人黄氏所生,三岁就能吃斋,七岁时就开始悟道。
皇帝召她册封为妃她硬是不从,而到泰山隐居修行了三十二年最终得道成仙,被玉皇大帝册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永镇泰山,为黎明百姓送子赐福,消灾避邪。
另一部明刊宝卷《天仙圣母源流泰山宝卷》中唯一只把碧霞元君的身份升了格,说她是皇上的女儿千花公主。
4、东岳大帝的女儿
文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一中记载,玉女大仙正是岱岳(泰山)太平顶峰玉仙娘娘是也,强调的是碧霞元君又多了两个称呼,即为“玉女大仙”或“玉仙娘娘”。
在这些汉族民间传说中最流行的说法就是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之女,和东岳大帝同样源自于汉族民间对山神的崇拜。
同时碧霞元君还与泰山三郎(炳灵公)为兄妹关系。
二、民间崇拜
泰山老母最早出现在清代文人韩锡胙所作的《元君记》。
泰山老母定格为泰山老母同样是民女得道升天,与西王母、九天玄女等女神仙一样都曾出自于泰山,而这些女神通常都司管中国古代的妇女生育
之职。
碧霞元君自从修成正果后,除了统领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之外,其中也主宰了生育,是北方最为重视的生育神。
大多元君庙中都配有送子娘娘,好协助碧霞元君管理生育。
清代的大多小说中则描述泰山老母统领着天下的狐仙,地位与神通都与九天玄女同等。
明清时期有许多汉族民间的秘密宗教都来源自白莲教,其中的基本信仰都来源于佛教净土宗的弥勒信仰,之后又转变为了无生老母信仰,而碧霞元君与无生老母同样也成为了受苦受难人民心目中的慈爱圣母,所以汉族民间几乎都无视了碧霞元君塑像的那副年轻的美丽容貌,都把她叫为“泰山老奶奶”,象征着泰山女神犹如老祖母般的亲密与信赖。
元君庙在泰山上分有上、中、下三庙,每年农历四月十八为泰山老母的祭祀日。
三、影视剧塑造
大多影视剧中以碧霞元君为原型的代表人物有《大话西游》中的青霞仙子与紫霞仙子。
还有《天地姻缘七仙女》中的紫霞玉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