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特工的27年“潜伏”人生

合集下载

“间谍”卢志英智获蒋介石绝密情报

“间谍”卢志英智获蒋介石绝密情报

“间谍”卢志英智获蒋介石绝密情报在庄严肃穆的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里,埋葬着一位出生于山东的红色传奇“间谍”。

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中共中央特科从事情报工作。

他在2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获得过无数重大情报,最精彩的是和项与年等人拿到了蒋介石对苏区围剿的“铁桶计划”,而使红军主力转危为安,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们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卢志英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60号烈士证书。

早期的“间谍”生涯卢志英1905年12月23日出生在山东省昌邑县(今昌邑市)望仙埠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13年进入私塾学习,1921年考入昌邑乙种蚕桑实业学校。

在这里,卢志英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熏陶。

1922年,卢志英在乙种蚕桑实业学校毕业后,因家境贫困而无力继续深造,就随亲友赴东北谋生。

他遍历黑龙江、哈尔滨、张家口等地,历尽艰难困苦,饱尝人间辛酸。

他胸怀富国强兵的壮志,于1923年秋考入绥宁镇守署军官讲习所。

毕业后,他满怀救国热情,投身东北陆军第三混成旅,任工兵营第一连司务长,随军转战南北。

目睹军阀战争之暴虐,民众生活之惨痛,卢志英清醒地认识到:“欲解除民众之桎梏,务须铲除军阀。

要过人的生活,必须推翻这个旧世界。

”遂毅然脱离奉系军队。

正在他抑郁苦闷、苦苦求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时,南国吹来大革命的东风。

1925年2月,卢志英毅然只身南下投身到第一次大革命的疾风暴雨中。

不久,他肩负着到北方旧军队中从事秘密军运的重大任务,到达了河南郑州。

在郑州,他结识了山东的王乐平和山西的续范亭,并经过他们介绍,到洛阳陆军训练处任队长,与南汉宸、赵惠尘朝夕相处。

不久,他又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刘仲华和姚继民。

在他们的影响和教育下,卢志英刻苦钻研革命理论,联系中国的实际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他深刻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他决心以身许党,致力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红色特工的27年“潜伏”人生

红色特工的27年“潜伏”人生

红色特工的27年“潜伏”人生作者:殷孜涵来源:《记者观察》2011年第05期18岁时踏上革命道路1917年4月,祁文山出生在天津市。

虽然生在津门,但祁文山的家是一个贫民家庭。

15岁那年,他父母双亡。

家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后,祁文山投奔他在河南焦作当铁路工人的三哥。

祁文山被三哥送到焦作扶轮学校读书。

具有进步思想的他,得到了李导民和杨洗压两位老师的垂爱,而他们二人都是地下党员。

在杨洗压老师的介绍下,祁文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4年,在党组织的资助下,祁文山以优异成绩考入焦作扶轮中学,并被选为学校学生救国会委员。

按照地下党的指示,他组织学生运动。

1935年12月9日,祁文山在焦作组织同学参加全国学生统一行动的“12·9”学生运动。

上身穿一件破棉袄、下身只穿一条单裤的祁文山挥舞旗帜,高呼口号宣传抗日、抵制日货,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多次组织学生运动的祁文山成为特务的抓捕对象。

杨洗压老师知道后,于1935年12月lO日清早,通知祁文山赶快离开焦作。

祁文山原想收拾完自己的东西再离开,但当他发现自己的日记本已经被翻动过时,便再也不敢逗留,迅速翻墙离开学校,扒上一列南下的火车,逃往郑州。

祁文山在郑州街头惊奇地遇到了老师李导民。

李导民给了他点盘缠,让他马上去洛阳,找中共豫西特委联系。

祁文山到洛阳后,在党组织安排下当了一名铁路工人。

1936年元月,年仅19岁的祁文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按党的指示筹建洛阳陇海铁路地下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壮大革命队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面对新的形势,中共豫西特委决定,建立中共陇海铁路洛阳地区地下党支部,该支部直属中共河南省委领导,祁文山任组织委员。

洛阳是敌占区,为了党组织的安全,同志们以家庭为掩护秘密开展工作,祁文山化名“宋长富”,他是这个家庭中年龄最小的,所以大家都叫他“小宋弟弟”。

还有两位地下党同志装扮一对夫妻,祁文山称他们“姐姐”“姐夫”,这个特殊的家庭就是当时中共豫西特委和洛阳陇海铁路地下党机关。

陈赓在中央特科的秘密生涯.

陈赓在中央特科的秘密生涯.

陈赓在中央特科的秘密生涯一个斜仰角镜头推上去:手枪指向角落里的叛徒,陈赓身穿黑西装,拉低帽檐,侧面表情冷酷。

电视剧里的场景并不完全出于虚构。

1929年11月11日晚上23点,陈赓亲自指挥中央特科红队击毙出卖彭湃的叛徒白鑫,“子弹由前额洞穿后脑,脑浆迸裂而亡”。

尽管没有资料显示陈赓是否亲手杀死了白鑫,但这场被上海各大报纸写成“霞飞路暗杀案”的行动,显然是陈赓情报生涯中最震动人心的一幕。

历史比戏剧还要精彩。

1928年到1931年,淞沪警备司令部、上海各租界巡捕房、甚至青帮小头目都熟悉的名字“王庸”,从来没有出现在陈赓自己的文字中,更没有留下任何照片。

作为中央特科情报科长,陈赓和他的同志们保守了秘密。

中央特科没有留下大量详实材料的原因也许正在于此:能掌握全局的周恩来、陈赓、潘汉年、康生没有公开任何信息,而普通情报人员当时根本不知道“中央特科”这个名字——他们直属于某位领导,执行某一项任务,对其他情况一无所知。

老记者穆欣作为这段历史的最初研究者,早年曾多次采访过陈赓和一些特科工作者,他提供的材料由此成为了解这段历史的基础。

早期特科1926年9月,陈赓秘密离开黄埔军校,到上海中共中央报到。

陈独秀派遣他和顾顺章一起前往苏联“契卡”受训。

半年里,他们先在伯力学习侦探、审讯;又到海参崴学习暴动、劫狱及爆破、射击、秘密通讯等专门技术。

1927年秋,周恩来向党中央提议成立中央特务科,直接归党中央领导,并借鉴苏联经验,规定“三项任务——打进敌人内部获取情报,筹款,制裁叛徒;一条原则——侦查手段绝不许在党内进行”。

初创的中央特科并没有陈赓领导的情报科(二科),它只有两部分:红队,专门负责镇压叛徒;总务科,为党中央办理杂务,比如采买、布置会场、安置同志。

由顾顺章领导的“打狗队”当时在上海已经有了名气,国民党特务、警宪和租界的包探、巡捕都以为,红队只有4条枪,威力却很大。

它的前身是五卅时期的“上海工人纠察队”。

美国记者罗伯特·帕克曾写道:“红队由一批熟练的枪手组成,为上海全党的高级干部提供警卫,并负责各类会议的安全;紧盯反共的国民党特务;但最主要目标是实施惩罚,处置那些叛变投敌的共产党员——这为它争得了‘打狗队’的名称。

红色特工陈修良的传奇人生

红色特工陈修良的传奇人生

红色特工陈修良的传奇人生作者:汪文忠来源:《中华魂》 2016年第6期文/汪文忠提起陈修良,上了年纪的革命老同志无不知道她的大名。

陈修良是中共最著名的红色特工之一,她长期潜伏在南京这个被蒋介石称为“铁桶一样的城市”。

在南京解放前夕,陈修良担任南京市委书记的重任,她领导地下党同志在白色恐怖的残酷环境下,与国民党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为解放南京立下了赫赫战功。

临危不惧,陈修良机智获取军事密码本陈修良1901 年出生于宁波一个资本家家庭,她是一个极具叛逆性的孩子。

虽然生在富裕之家,但陈修良却是个生活节俭,读书用功又能吃苦的人。

1925 年,24岁的陈修良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浙江省立女子中学。

在这期间,陈修良受《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书刊的影响走向了革命。

之后,陈修良还担任过《少年先锋》的编辑,担任过向警予的秘书,在向警予的介绍下加入了共产党。

1945 年10 月,抗战胜利后,陈修良被中央派遣前往南京组建中共南京市委,陈修良担任南京市委书记,开展秘密工作。

陈修良是我党历史上的第一位大城市的女市委书记,而南京又是当时的首府。

解放前夕,这个只有96 万人口的城市,国民党的军政人员就达11 万多,在册的警察有9700 多人。

蒋介石把南京称为“铁桶一样的城市”。

可想而知,要在南京开展地下党工作是多么困难。

为了严防地下党的渗入,蒋介石对地下党的政策是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人。

从1927 年国民党第一次“清党”以后,中共南京地下党连续遭受了8 次毁灭性打击,到1937 年11 月南京被日军攻陷后,整个南京基本上已经没有我党的地下组织。

在陈修良之前,国民党已经杀害了8 位南京市主要领导。

面对如此残酷的环境,陈修良并不害怕,因为她早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1946 年春天,陈修良决定秘密召开一次地下党的重组会议。

当时的南京市委只有5 人:陈修良任书记,刘峰任副书记,朱启鸾、方休、王明远为委员。

经过再三思考,会址选在了磨盘街45 号。

为党立下奇功的“美女特工”黄慕兰

为党立下奇功的“美女特工”黄慕兰

为党立下奇功的“美女特工”黄慕兰作者:于继增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4年第8期文于继增她,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中央的机要秘书、营救部部长;她反应机敏,沉稳干练,曾成功营救过周恩来、关向应等中央领导人;她天生丽质,聪颖过人,四段婚姻见证坎坷爱情。

她就是被周恩来赞誉“为党立下奇功”、活跃在上海滩的“美女特工”——黄慕兰。

潜入上海的才女黄慕兰原名黄彰定,又名黄淑仪、黄定慧,1907年7月出生在湖南浏阳北门外的一个开明之家。

父亲黄颖初曾经是谭嗣同的幕友,他们一起办过收养弃婴的育婴堂,并与许多民国政坛人物都有交往。

12岁那年,黄慕兰被父母送进长沙周南女校读书。

这所女校当时培养了一批在中国现代史上享有盛名的女学生,如向警予、蔡畅、杨开慧、丁玲等。

1923年至1925年,黄慕兰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包办婚姻,“丈夫”抽鸦片、打丫鬟。

黄慕兰偷偷给父亲写纸条,要求以母病为由回家,从此再未回过婆家。

黄慕兰曾说,“如果家庭给我包办的婚姻称心如意,我就不可能那么坚决地走出家庭参加革命”。

当时,她从表兄带来的铁路工会传单上看到国民革命军准备北伐的文章,又得知汉口英美烟草公司的女工正在举行大罢工,于是黄慕兰就在父亲的支持下,到汉口投奔宋庆龄、何香凝领导的妇女运动。

她毅然剪掉了头发.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慕兰”(因十分仰慕智勇双全的女英雄花木兰)。

此间,她认识了何香凝、邓颖超等女界精英,聆听陈潭秋、苏兆征讲的党史和工运史。

这对黄慕兰的思想和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1926年6月,黄慕兰由李子芬(共青团湖北省委组织部长)介绍加入中国共青团。

同年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从此“入党献身,满腔壮志豪情,从不考虑征途中有多少曲折险阻”。

黄慕兰当选为国民党武汉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妇女部长、中国济难会理事。

这一年黄慕兰年仅19岁。

期间济难会组织了多次报告会,有毛泽东作湖南农民运动报告,李立三作工人运动报告,张国焘作国际国内政治形势报告,李硕勋作学生运动报告……当时的武汉风云际会,集中了全国各地许多杰出的革命先驱者。

「说谍」抗战从戎,一生隐蔽,历经坎坷却甘愿无闻的山西红色特工

「说谍」抗战从戎,一生隐蔽,历经坎坷却甘愿无闻的山西红色特工

「说谍」抗战从戎,一生隐蔽,历经坎坷却甘愿无闻的山西红色特工1962年2月14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董老董必武一首诗:三十年前事已赊,知君才调擅中华。

能谋颇似房仆射,用间差同李左车。

天不慭遗兹一老,人如可赎岂千家。

箕裘克绍芝兰秀,高举红旗障落霞。

这是董老为悼念李克农逝世所写的挽诗。

诗中用典比较多,总体的意思是说李克农是中华的英才人物,就像唐代的房玄龄、汉代的李左车一样,有勇有谋,可惜天不假年,但是自有后来人,会继续李克农未竟的事业,把革命的红旗高高举起。

1955年,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

而在那些军功显赫的开国元勋中,他具有相当的独特性,作为军人,李可弄终其一生,始终未率领过一兵一卒在阵地上与敌直面。

可是谁又都知道,李上将的袖笼之间,却藏有百万雄兵。

那,就是他麾下无数今天闻名遐迩,或者依旧默默沉淀于历史尘土之下的无名英雄群体,中共情报保卫系统的那些“战士”们。

而董老本身,也是一位统领无数“无名英雄”的情报大帅。

随着新中国的历史脚步,许多中共情报保卫系统的著名“无名英雄”已经纷纷解密,不少已经成为了今天人们心中的楷模,永远铭记的英魂。

而更多的在战争年代,从事为国家,为民族解放而战斗在最为残酷的敌占区的红色特工们依旧默默无闻。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有一位老前辈就是这样的“无名英雄”,他叫刘太保。

刘太保,闻喜县桐城镇西社村人。

1937年9月,侵华日军的铁蹄已经闯进了山西,三晋大地大地烽烟四起。

凭着一腔报国热血,年仅18岁的刘太保加入了闻喜县抗日游击队,此后多次参加对日作战。

1938年3月,刘太保参加了核桃耙伏击战等一系列战斗,在游击队计划袭击闻喜火车站。

刘太保展现了他首次红色特工的本领(当然,这时间,他还不是一个专业的,老练的红色侦察员),只是因为他本是闻喜人、熟悉县城地理环境的条件,先行进城侦察敌情,了解火车站敌军情况,后又绘制了车站周边环境图,为游击队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了参考。

在攻打火车站战斗中,他又冲锋在最前,奋勇作战,此战重创闻喜火车站日伪驻军。

历史上最著名16位红色卧底及其结局

历史上最著名16位红色卧底及其结局

来源:好逑的BLOG/qingandjing历史上最著名16位红色卧底及其结局前几天看到《潜伏台湾时间最长的地下交通员传奇一生》一文,不由想起了最著名16位红色卧底。

一、曾任国民党特务头子徐恩曾机要秘书的钱壮飞:1896年生于浙江吴兴(今湖州市)。

本名钱北秋,又名钱潮。

早年就读于湖州中学,后考入北京医专。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在上海考入国民党特务头子徐恩曾主办的上海无线电训练班后,日益得到徐的信任。

1928年秋,徐恩曾被蒋介石任命为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后,就将钱壮飞留在身边,担任该局秘书。

后任徐恩曾的私人秘书。

所谓无线电训练班和无线电管理局,实际上是国民党的特务机构。

1929年12月,徐恩曾正式出任南京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中统前身)主任。

就任前,他特意把原在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的私人秘书钱壮飞也一块儿带了过去,并任命钱壮飞为机要秘书。

1931年4月,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国民党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和特务机关连续向蒋介石、徐恩曾发出顾顺章叛变的电报,但均被钱壮飞截获。

钱壮飞立即派人赶到上海向中共中央报警。

周恩来、陈云等领导采取紧急措施,才使得中共中央领导人、中共江苏省委以及共产国际在沪机关全部迅速地安全转移,使党组织避免了一场特大灾难,对保卫设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1年,钱壮飞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第二局副局长。

1935年,在红军长征南渡乌江时,遭敌机袭击牺牲。

全国解放后,周恩来曾经多次谈到钱壮飞和李克农、胡底打进国民党最高特务机关后对党作出的巨大贡献。

他曾说,如果没有“龙潭三杰”,我们这些人早就不存在了。

二、曾任国民党特务机关设在天津的分支机构长城通讯社社长的胡底:原名胡百昌,别名有北风、胡马等。

1905年生于安徽舒城。

1923年考入中国大学。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从中国大学毕业后住在钱壮飞家。

1926年和钱壮飞、徐光华合办了光华影片公司。

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红色间谍钱壮飞

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红色间谍钱壮飞

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红色间谍钱壮飞2013年11月21日09:4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文苑》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钱壮飞(1896—1935),原名钱壮秋,别名钱潮,浙江省湖州市人(原吴兴县),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

在他长达10年的革命生涯中,早年曾以行医为掩护开展地下斗争,曾打入敌人心脏搞到敌方密码本,曾冒险捍卫党中央,是我党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红色间谍”。

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他作为为数不多的情报专家,为我党培养了许多情报人才。

红军长征中,他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多次破译敌方密电码,成为红军的“千里眼”,为红军长征的胜利立下了卓著功勋。

以行医掩护地下斗争钱壮飞从北京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开业行医,教过美术和解剖学,演过电影,擅长书法、绘画和无线电技术。

后来,他认识了共产党员张振华,两人互相敬慕产生感情并结婚。

1925年,经张振华弟弟张暹仲介绍,钱壮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钱壮飞入党后,在中共北方局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利用医生的职业为掩护,开始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在他那硕大的医药箱里,经常装着党的秘密文件。

他经常和张振华摩肩信步在北海公园等地,看似观光,实则乘无人之机散发传单。

钱壮飞夫妇还以行医为名,将党的秘密文件和标语传单装在漆着红十字的皮包里,利用出诊的机会到处传递散发;他们还在夜幕的掩护下跑上街头,把传单张贴在街头巷尾,经常与反动警察、特务在胡同里周旋;有时在节假日还全家出动,到北海公园划船游玩,分头把带来的传单贴遍公园的各个角落。

有的同志要走了,需要衣服、箱子等物品化装,只要开个单子来,张振华便买好及时让钱壮飞送去。

钱壮飞一边行医,一边在国立美术专科学校教书,晚上还要到一家小报馆做编辑。

他还经常邀请一些同志来家里“打牌”,党的秘密会议就经常在麻将桌上进行。

经历残酷的地下斗争,才华横溢的钱壮飞逐渐积累了从事秘密工作的经验,在政治上也变得更加成熟。

钱壮飞博学多才、多谋善断,遇事深藏不露,又长于交际应酬,为他日后深入虎穴龙潭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 居 姑 姑 家 , 常 阅 读 表 兄 留 下 的 《 产 党 宣 言 》 经 共 、
《 家 与 革 命 》 等 革 命 书 籍 以 及 许 多 革 命 日记 和 手 国

A# 《 l V S


雪 枫 汇 报 T作 。
西 特 委 决 定 建 立 中 共 陇 海 铁 路 洛 阳 地 区 地 下 党 支 部 , 支部 直 属 中共河 南 省 委 领 导 , 文 山任 组织 该 祁
当了一名铁 路工人 。 13 9 6年 元 月 , 仅 1 年 9岁 的 祁 文 山 加 入 了 中 国
共产 党。他 按 党的指 示筹 建洛 阳 陇海铁 路地 下 党 , 组 织 开 展 工 人 运 动 , 大 革 命 队伍 。 壮 1 3 年 , 华 日军 悍 然 发 动 “ 沟 桥 事 变 ” 开 97 驻 卢 , 始 全 面 侵 华 , 日 战 争 爆 发 。面 对 新 的 形 势 , 共 豫 抗 中
的 日记 本 被 翻 动 过 , 不 敢 逗 留 , 速 翻 墙 离 开 学 便 迅 校 , 上一列 南下 的火车 , 往郑 州。 扒 逃

1 岁时踏上 革命道 路 8 祁 文 山 1 7 年 4 月 出 生 在 天 津 市 一 个 贫 民 91
家庭 , 5岁 那 年 父 母 双 亡 。 中 的 顶 梁 柱 轰 然 倒 塌 1 家
稿 , 他 以 后 投 身 革 命 奠 定 了坚 实 的 思 想 基 础 。 为 1 3 年 , 党 组 织 的 资 助 下 , 文 山 以优 异 成 4 9 在 祁
绩 考 入 焦 作 扶 轮 中 学 , 被 选 为 学 校 学 生 救 国 会 委 并
员 。按 照 地 下 党 的 指 示 , 组 织 学 生 运 动 。1 3 他 9 5年
的红 色 特 工 生 涯 。解 放 后 , 因形 势 需 要 , 仍 在 河 南 他
省 新 乡 、 州 等 地 “ 伏 ” 直 到 1 6 年 , 结 束 了 郑 潜 。 98 才 2 7年 的 潜 伏 生 涯 。 祁 文 山 功 勋 卓 著 , 的 一 条 情 报 他 救 了 5 0 名 战 士 , 变 身 “ 特 ” 败 越 狱 暴 动 … … 0 他 敌 挫
天 , 文 山 在 郑 州 街 头 惊 奇 地 遇 到 了 老 师 李 祁
导 民 。李 导 民 给 他 点 盘 缠 , 他 马 上 去 洛 阳 , 中 共 让 找
豫 西 特 委 联 系 。 祁 文 山到 洛 阳 后 , 党 组 织 安 排 下 在
青 年 团。
祁 文 山 走 上 革 命 道 路 ,和 他 的 表 兄 不 无 有 关 。 其表 兄 1 2 9 5年 就 加 入 了 中 国 共 产 党 , 幸 在 1 2 不 97 年 “ — 一 ” 革 命 政 变 中 牺 牲 了 。在 焦 作 , 文 山 四 二 反 祁

1 2月 9 日 , 祁 文 山 在 焦 作 组 织 同学 参 加 全 国 学 生
统 一 行 动 的 “ 2・ 学 生 运 动 。 1 9”
反 动 政 府 的 特 务 们 , 悄 盯 上 了这 个 在 扶 轮 学 悄
f- 隐 蔽 战 线 上 留 下 了 一 个 又 一 个 传 奇 故 事 。 - ̄ E
弟 ” 另 外 两 位 地 下 党 同 志 扮 成 一 对 夫 妻 , 祁 文 山 , 是
的 “ 姐 ” “ 夫 ” 这 个 特 殊 的 家 庭 就 是 当 时 中 共 姐 和 姐 , 豫西特 委和 洛 阳陇海铁 路地 下党 机 关。 秘密 护送 刘少奇 到后 方
在 1 3 年 2月 开 始 的 延 安 大 生 产 运 动 中 , 9 9 不 少 同 志 都 留 下 了 珍 贵 的 镜 头 , 但 祁 文 山 却 不 能 拍 照 , 能上 镜 头 , 为党 要 派他 到 白区执 行 “ 伏 ” 不 因 潜
洛 阳 是 敌 占 区 , 了 党 组 织 的 安 全 , 志 们 以 为 同 家 庭 为 掩 护 秘 密 开 展 工 作 。 祁 文 山 化 名 “ 长 富 ” 宋 , 是 这 个 家庭 中年龄 最 小 的 ,大 家都 叫他 “ 宋 弟 小
豳豳
案 档 广

红色特工的 2 年 “ 7 潜伏" 人生
● 殷 晓章
在 敌 占 区潜伏 时 的祁 文 山
1 3 年 , 年 仅 1 岁 的 祁 文 山 踏 上 了革 命 道 9 5 8 路 。 41, 被 党 组 织 派 往 苏 联 红 军 军 事 学 院 学 习 。 1 9 他 归 国 后 , 到 敌 占 区 单 独 执 行 潜 伏 任 务 , 始 了 4, 他 开 - t #
校 中 学 习 成 绩 优 异 、 想 进 步 的 青 年 , 次 组 织 学 思 多 生 运 动 的 祁 文 山成 为 特 务 的 抓 捕 对 象 。杨 洗 压 老 师 知 道后 , 1 3 于 5年 1 9 2月 1 日清 早 , 知 祁 文 山 0 通 赶 快 离 开 焦作 。 祁 文 山 原 想 收 拾 完 东 西 再 离 开 , 他 发 现 自 己 但
后 , 文 山投 奔 在 河 南 焦 作 当铁 路 工 人 的 三 哥 , 祁 被 三 哥 送 到 焦作 扶 轮 学 校 读 书 。祁 文 山喜 欢 写 日记 ,
日记 里 流 露 出对 国 民 党 腐 败 政 府 的 痛 恨 ,得 到 了
: L - 党 员 李 导 民 和 杨 洗 压 两 位 教 师 的 垂 爱 。 在 杨 E下 洗 压 老 师 的 介 绍 下 , 祁 文 山 加 入 了 中 国 共 产 主 义
委 员。
13 9 8年 1 0月 , 组 织 决 定 有 计 划 地 把 思 想 先 党 进 的 青 年 工 人 分 期 分 批 向 延 安 转 移 , 党 员 和 青 年 将 转 移 到 军 队 去 , 文 山 动 员 组 织 了 不 少 青 年 去 了 延 祁 安。 1 3 9年 2月 , 文 山 到 达 延 安 。 9 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