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 专题一 第4讲 专题特辑 课下——针对高考押题训练
2024年高考数学临考押题卷02(全解全析)(新高考通用)

2024年高考数学临考押题卷02(新高考通用)数学(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210A x x x =+-<,(){}2lg 1B y y x ==+,则A B = ()A .(]1,0-B .10,2⎡⎫⎪⎢⎣⎭C .1,02⎛⎤- ⎥⎝⎦D .[)0,1【答案】B【分析】由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对数函数的值域,集合的交集运算得到结果即可.【详解】集合{}21210|12A x x x x x ⎧⎫=+-<=-<<⎨⎬⎩⎭,因为211x +≥,所以()2lg 10x +≥,所以集合(){}{}2lg 1|0B y y x y y ==+=≥,所以10,2A B ⎡⎫=⎪⎢⎣⎭,故选:B.2.复数()i 1i 35i+-的共轭复数为()A .41i 1717--B .41i 1717-+C .41i 1717-D .41i 1717+【答案】B【分析】利用复数的四则运算与共轭复数的定义即可得解.【详解】因为()()()()()i 1i 1i 35i 1i 82i 41i 35i35i 35i 35i 341717+-++-+--====-----+,所以()i 1i 35i+-的共轭复数为41i 1717-+.故选:B.3.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3215S a a =+,54a =,则1a =()A .14B .14-C .12D .12-【答案】A【分析】把等比数列{}n a 各项用基本量1a 和q 表示,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 ,由3215S a a =+,得:123215a a a a a ++=+,即:23114a a a q ==,所以,24q =,又54a =,所以,4222111()44a q a q a ==⨯=,所以,114a =.故选:A.4.若23a=,35b =,54c =,则4log abc =()A .2-B .12C .2D .1【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结合指数幂与对数的互化公式,结合对数的换底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由23a=,35b =,54c =,可得235log 3,log 5,log 4a b c ===,所以235lg 3lg 5lg 4log 3log 5log 42lg 2lg 3lg 5abc =⨯⨯=⨯⨯=,则441log log 22abc ==.故选:B.5.关于函数()()sin f x A x =+ωϕ(0A >,0ω>,π02ϕ<<),有下列四个说法:①()f x 的最大值为3②()f x 的图象可由3sin y x =的图象平移得到③()f x 的图象上相邻两个对称中心间的距离为π2④()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π3x =对称若有且仅有一个说法是错误的,则π2f ⎛⎫= ⎪⎝⎭()A .B .32-C .32D .2【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由条件可得②和③相互矛盾,然后分别验证①②④成立时与①③④成立时的结论,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说法②可得1ω=,说法③可得π22T =,则2ππT ω==,则2ω=,②和③相互矛盾;当①②④成立时,由题意3A =,1ω=,ππ2π32k ϕ+=+,k ∈Z .因为π0,2ϕ⎛⎫∈ ⎪⎝⎭,故0k =,π6ϕ=,即()3sin 6f x x π⎛⎫=+ ⎪⎝⎭,22f π⎛⎫= ⎪⎝⎭;说法①③④成立时,由题意3A =,2ω=,2ππ2π32k ϕ+=+,k ∈Z ,则ππ20,62k ϕπ⎛⎫=-∉ ⎪⎝⎭,故不合题意.故选:D.6.设O 为坐标原点,圆()()22:124M x y -+-=与x轴切于点A ,直线0x +交圆M 于,B C 两点,其中B 在第二象限,则OA BC ⋅=()A B C D 【答案】D 【分析】先根据圆的弦长公式求出线段BC 的长度,再求出直线0x +的倾斜角,即可求得OA 与BC的的夹角,进而可得出答案.【详解】由题意()1,0A ,圆心()1,2M ,()1,2M 到直线0x +距离为12,所以BC =直线0x +π6,则OA 与BC 的的夹角为π6,所以cos ,1OA BC OA BC OA BC ⋅===故选:D .7.祖暅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伟大的数学家.祖暅原理用现代语言可以描述为“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如果截得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例如,可以用祖暅原理推导半球的体积公式,如图,底面半径和高都为R 的圆柱与半径为R 的半球放置在同一底平面上,然后在圆柱内挖去一个半径为R ,高为R 的圆锥后得到一个新的几何体,用任何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α去截这两个几何体时,所截得的截面面积总相等,由此可证明半球的体积和新几何体的体积相等.若用平行于半球底面的平面α去截半径为R 的半球,且球心到平面α的距离为2R ,则平面α与半球底面之间的几何体的体积是()A .3π24R B .3π24R C .3π12R D .3π12R 【答案】C【分析】分别求得面α截圆锥时所得小圆锥的体积和平面α与圆柱下底面之间的部分的体积,结合祖暅原理可求得结果.【详解】 平面α截圆柱所得截面圆半径r ,∴平面α截圆锥时所得小圆锥的体积2311ππ3212V r R =⋅=,又平面α与圆柱下底面之间的部分的体积为232ππ22V R R R =⋅根据祖暅原理可知:平面α与半球底面之间的几何体体积33321V V V R R R =-.故选:C.8.定义{}{},,max ,,min ,,,a a b b a ba b a b b a b a a b ≥≥⎧⎧==⎨⎨<<⎩⎩,对于任意实数0,0x y >>,则2211min max 2,3,49x y x y ⎧⎫⎧⎫+⎨⎨⎬⎬⎩⎭⎩⎭的值是()AB C D 【答案】A【分析】设2211max{2,3,}49x y M x y +=,则2211323(2)(3)M x y x y ≥+++,构造函数21()0)f x x x x=+>,利用导数求出函数()f x 的最小值进而得23632M ≥,化简即可求解.【详解】设2211max{2,3,}49x y M x y +=,则22112,3,49M x M y M x y ≥≥≥+,得222211113232349(2)(3)M x y x y x y x y ≥+++=+++,设21()(0)f x x x x =+>,则33322()1x f x x x -'=-=,令()00f x x '<⇒<<,()0f x x '>⇒>所以函数()f x 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故min 233()2f x f ==,即233()2f x ≥,得223333(2)(3)22f x f y ≥≥,所以2222233311336323(2)(3)(2)(3)222M x y f x f y x y ≥+++=+≥+=,得2322M ≥2211min{max{2,3,}}49x y x y +=.故选:A【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导数在函数中的综合应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由222211113232349(2)(3)M x y x y x y x y ≥+++=+++构造函数21()0)f x x x x =+>,利用导数求得M 即为题意所求.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024届安徽省高考全真演练物理押题卷全国卷(一)

2024届安徽省高考全真演练物理押题卷全国卷(一)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图甲是用光的干涉法来检查物体平面平整程度的装置,其中A为标准平板,B为被检查其平面的物体,C为入射光,图乙和图丙分别为两次观察到的干涉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条纹是由A的下表面反射光和A的上表面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的B.当A、B之间某处距离为入射光的半波长奇数倍时,对应条纹是暗条纹C.若所观察的条纹是图乙,被检查表面上有洞状凹陷D.若所观察的条纹是图丙,被检查表面上有沟状凹陷第(2)题杭州亚运会顺利举行,如图所示为运动会中的四个比赛场景。
在下列研究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甲图运动员的入水动作B.研究乙图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C.研究丙图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D.研究丁图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第(3)题一束含有两种比荷的带电粒子,以各种不同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进入速度选择器,从O点进入垂直纸面向外的偏转磁场,打在O点正下方的粒子探测板上的,和点,如图甲所示。
撤去探测板,在O点右侧的磁场区域中放置云室,若带电粒子在云室中受到的阻力大小,k为常数,q为粒子的电荷量,其轨迹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在点的带电粒子的比荷小B.增大速度选择器的磁感应强度,、向下移动C.打在点的带电粒子在云室里运动的路程更长D.打在点的带电粒子在云室里运动的时间更短第(4)题制造某型芯片所使用的银灰色硅片覆上一层厚度均匀的无色透明薄膜后,在自然光照射下硅片呈现深紫色。
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现象与彩虹的形成原理相同B.光在薄膜的下表面发生了全反射C.薄膜上下表面的反射光发生了干涉D.薄膜厚度发生变化,硅片总呈现深紫色第(5)题某游乐场有一项游戏。
游戏规则是几个人轮流用同一个弹簧弹出一颗“炮弹”,“炮弹”水平击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同一辆小车,使小车运动距离最远者获胜。
已知某次比赛使用小车的质量为0.5kg,游戏中每次弹射前弹簧的压缩量相同,有多种质量的“炮弹”可供选择。
第一部分专题四离子共存与离子(或物质)推断-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2.(2021·福建卷,5)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与指定溶液共存的是 ()
A.0.2 mol·L-1 的 NH4Cl 溶液:Na+、K+、SO24- 、SiO23- B.0.1 mol·L-1 的 FeCl3 溶液:NH+ 4 、Ca2+、Br-、SCN- C.0.2 mol·L-1 的 H2SO4 溶液:Mg2+、Fe2+、NO- 3 、Cl-
返回导航
B [A.小苏打为 NaHCO3,HCO- 3 、AlO- 2 和 H2O 反应生成 CO32- 和 氢氧化铝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 错误;B.c(OH-)/c(H+)=1012>0,即 c(OH -)>c(H+),溶液显碱性,[Ag(NH3)2]+、K+、Cl-和 NO- 3 在碱性环境下可大 量共存,B 正确;C.pH=7 的溶液,可能为 NH4Cl 和 NH3·H2O 的混合溶液, 则 Fe3+与 NH3·H2O 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 错误;D.水 电离的 c(OH-)=1×10-13 mol·L-1,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为酸 溶液,也可能为碱溶液,若为酸溶液,CH3COO-与 H+结合为醋酸而不能大 量共存,若为碱溶液,Cu2+与 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D 错误。]
返回导航
C [A.向含有 Na+、K+、AlO- 2 、Cl-离子的溶液中加入足量 NaHCO3
溶液,AlO- 2 与 HCO- 3 电离产生的 H+及溶液中的 H2O 反应产生 Al(OH)3 沉
淀
而
不
能
大
量
共
存
,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
AlO
2025版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写作专题一强化审题思维拯救作文跑题课件

科技创新更是不可忽视的“交错带”之一。科技的发展常常在不同 领域的融合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 的交叉应用,正是在这个科技的“交错带”中展现着前所未有的创新 力量。这也使得科技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交错带”多指不同群落间的交错带,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它强调了 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交错带”呈现出复杂性、丰富性、 互容性、敏感性、脆弱性等特点。通过交错,不同的群落文化、技术、 资源和观念得以相互影响和融合,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形式和风格。没 有交错,这个地区可能就会停滞不前,无法适应环境和社会的变化。
“交错带”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产物,更是社会变迁的缤纷图谱。从 历史的角度看,各种文明在交融交错的地带中形成,正是这种多元文 化的碰撞,促进了历史的发展。比如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正是在这 个交错带上,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推动 了古代社会的繁荣。
社会变迁中的“交错带”也体现在城市的发展中。城市作为人类社 会的集中体现,不同社会群体、文化观念、发展阶段在城市中汇聚,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城市的繁荣与多元正是由这些交错的元 素共同构成的,这也使得城市成为了现代社会变迁的前沿阵地。
时代的多元发展不仅要求我们有专业深度,更需要有广阔的视野。 在这个信息交融的时代,博采众长,拓展学识尤为重要。司马迁以其 卓越的历史学贡献被誉为“史家之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 沙始到金”,他广泛涉猎史书,博采众长,终于成就了《史记》这一 不朽巨作。因此,青年应当在时代的“交错带”中,积极拓展自己的 知识面,博采众长,广泛地吸收新知,以更宽广的视野应对多元发展 的时代。
高考英语二轮专题训练模块2专题1第4讲主旨大意题模拟精练巧押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1 第4讲A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2020·北京通州一模)Infectious diseases and associated deaths have reduced,but they remain a significant threat throughout the world.Infectious diseases outbreaks and the fear and panic that accompany them present various economic risks.First,there are costs to the health system,both public and private,of medical treatment of the infected and of outbreak control.Concern over the spread of a relatively contained outbreak can lead to decreased trade.Travel and tourism to regions affected by outbreaks are also likely to decline.Some long-running outbreaks,such as HIV,preven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he economic risks are large.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expected yearly cos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s at roughly $500 billion.Even when the health impact of an outbreak is relatively limited,its economic consequences can quickly become expanded.Liberia,for example,saw GDP growth decline 8 percentages from 2013 to 2014 during the Ebola outbreak in Africa.The risk is complex,but policymakers have tools in response.Investing in improved health care,supply of clean water,and better health systems can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human contact with viruses.Investment in reliable disease monitoring in both human and animal populations is also critical.Within formal global watch systems,instead of discouraging reporting possible outbreaks,it may be beneficial to develop incentives for reporting suspected cases,as countries may reasonably fear the effects of such reporting on trade,tourism,and other economic rmal monitoring systems,social media for example,which collect information from official reports,media reports,online discussions,and eyewitness observations,can also help national health systems and international responders get ahead of the outbreak news during the early stages.Cooperations for monitoring infectious diseases readiness at the national level provide information national governments can use to react timely to their outbreaks.There is a significant market failure when it comes to vaccines(疫苗) against individual low-probability viruses that collectively are likely to cause panic.Giventhe low probability that any single vaccine of this type will be needed,hig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 costs,and delayed returns,medical companies hesitate to invest in their development.However,responsib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such as CFPI can overcome this market failure.Its goals include advancing candidate vaccines against specific low-probability,high-severity viruses through proof of concept to enable rapid clinical testing in the event of outbreaks.It also aims to fund development of institutional and technical platforms to speed R&D in response to outbreaks for which there are no vaccines.Undoubtedly,humans and infectious viruses will coexist.However,we can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manage the risk of the diseases.Joint action now at the local,national,and multinational levels can go a long way toward protecting our collective well-being in the future.1.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incentives” in Paragraph 5 probably mean?A.Habits. B.Opinions.C.Arguments D.Rewards.2.CFPI is a special company which .A.is able to predict the trend of the marketB.develops vaccines against infectious virusesC.makes huge profits by selling general medicineD.employs staff who graduate from famous universities3.What does the passage imply?A.More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health care systems.B.All-level cooperations are required to handle infectious diseases.C.It will not be long before mankind thoroughly defeats the viruses.D.Technologies hold the key to the settlement of medical problems.4.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A.Health Risks and Research of Infectious DiseasesB.Global Cooperation and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C.Economic Impact and Solutions of Infectious DiseasesD.Medical Service and Develop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答案】 1.D 2.B 3.B 4.C【解析】这是一篇说明文。
物理-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广东卷)

物理-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广东卷)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2023年9月29日,在杭州亚运会田径项目女子铅球决赛中,中国选手巩立姣夺得金牌,获得亚运会三连冠。
图甲是巩立姣正在比赛中。
现把铅球的运动简化为如图乙模型:铅球抛出时离地的高度h=1.928m,铅球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20m,铅球抛出时的速度v0和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铅球的质量为m=4kg,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g=10m/s2,,,则( )A.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B.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1.62sC.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小球速度的变化量是18.4m/sD.小球落地前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不相等第(2)题已知均匀带电球体在其外部产生的电场与一个位于球心的、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相同,而均匀带电球売在其内部任意一点形成的电场强度为零。
如图甲所示,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电荷量为+Q的均匀带电球体,以球心为坐标原点,沿半径方向建立x轴。
理论分析表明,x轴上各点的场强随x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静电力常量为k,则( )A. x2处场强大小为B.均匀带电球体为等势体C. x1处电势低于R处电势D.假设将试探电荷沿x轴移动,则从x1移到R处和从R移到x2处电场力做功相同第(3)题某时刻位于坐标原点的波源开始振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轴正方向传播,在传播方向上有两质点,坐标分别为,经波传播到A点开始计时,A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起振方向沿轴负方向B.该简谐横波沿轴的传播速度为C.质点A第二次到达波峰时,波传播到了处的质点D.从计时开始,内质点运动的总路程为第(4)题如图所示,小物块位于光滑的斜面上,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支持力( )A.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B.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第(5)题贝克勒尔在120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属于放射性衰变的是A.B.C.D.第(6)题如图所示,以下关于光学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是著名的泊松亮斑图案,这是光波的衍射现象B.乙图可用激光监控抽制高强度纤维细丝的粗细,应用的是光的干涉原理C.丙图的照相机镜头上涂有一层增透膜,增透膜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D.丁图是医学上的内窥镜,其核心部件光导纤维能传输光像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第(7)题北京时间2022年9月13日21时18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1E”卫星发射升空。
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冲刺模拟卷01(天津专用)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冲刺模拟卷01(天津专用)数学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设全集{0U =,1,2,4,6,8},集合{0M =,4,6},{0N =,1,6},则(U M N = ð)A .{0,2,4,6,8}B .{0,1,4,6,8}C .{1,2,4,6,8}D .U 【答案】A【分析】直接利用集合的补集和并集运算求出结果.【解答】解:由于{2U N =ð,4,8},所以{0U M N = ð,2,4,6,8}.故选:A .2.“1x <”是“|21|1x -<”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分析】先求出不等式|21|1x -<的解集,再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21|1x -< ,1211x ∴-<-<,01x ∴<<,{|01}{|1}x x x x <<< Ü,1x ∴<是01x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3.函数2|sin |()2x f x x =+在区间[π-,]π的部分图象大致为()A .B .C .D .A . 1.113(2)(3)(log 2)f f ln f >>B . 1.113(2)(log 2)(3)f f f ln >>C . 1.113(3)(2)(log 2)f ln f f >>D . 1.113(3)(log 2)(2)f ln f f >>5.设0a >,0b >.若3a 与3b 的等比中项,则11a b+的最小值为()A .8B .4C .1D .1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三种个体按3:1:2的比例分层抽样调查,若抽取的甲种个体数为9,则样本容量为18B .设一组样本数据1x ,2x ,⋯,n x 的方差为2,则数据14x ,24x ,⋯,4n x 的方差为32C .在一个22⨯列联表中,计算得到2χ的值,则2χ的值越接近1,可以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把握性越大D .已知随机变量2~(2,)N ξσ,且(4)0.8P ξ<=,则(04)0.6P ξ<<=7.已知双曲线221(0,0)a b a b-=>>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y =,它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224y x=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A .22136108x y -=B .221927x y -=C .22110836x y -=D .221279x y -=【解答】解:因为抛物线224y x =的准线方程为6x =-,则由题意知,点(6,0)F -是双曲线的左焦点,所以22236a b c +==,又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3y x =,所以3ba=,解得29a =,227b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221927x y -=.故选:B .8.如图,在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P 是侧棱1CC 上一点,且12C P PC =.设三棱锥1P D DB -的体积为1V ,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体积为V ,则1V V的值为()A .12B .13C .16D .18【答案】C【分析】根据给定的几何体,利用等体积法及锥体体积、柱体体积公式计算作答.【解答】解:在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P 是侧棱1CC 上一点,且12C P PC =,则1111111113326P D DB B D DP D DP V V V S BC DD CD BC V --===⋅=⋅⋅⋅= ,所以1V V 的值为16.故选:C .9.已知函数()sin()(4f x x x R ω=+∈,0)ω>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为了得到函数()cos g x x ω=的图象,只要将()y f x =的图象()A .向左平移8π个单位长度B .向右平移8π个单位长度C .向左平移4π个单位长度D .向右平移4π个单位长度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0.若i为虚数单位,则11ii+=-i.11.6(2x的二项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60.厂产品的合格率是80%,在该市场中随机购买一个灯泡,是合格品的概率为0.86;如果买到的灯泡是合格品,那么它是甲厂产品的概率为.14.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3BAD ∠=,||6AD =,E 为线段BC 的中点,若F 为线段DE 上的一点,且56AF AB AD λ=+,则λ=13;AF AE ⋅的值为.15.设函数2()1f x x =-,对任意3[2x ∈,)+∞,2(4()(1)4()f m f x f x f m m--+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3(,])2-∞-+∞ .【分析】由已知得214m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6.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b c =,2sin B A =,(1)求sin B 的值;(2)求sin(2)6B π-的值.1111111分别是BC ,BA 中点.(Ⅰ)求证:1//B B 平面1C MA ;(Ⅱ)求二面角1A C M N --的正弦值;(Ⅲ)求点C 到平面1C MA 的距离.则(0A ,0,0),1(0C ,1,2),(1M (1AM = ,1,0),1(0AC = ,1,2),设平面1AC M 的法向量为(n x =,y ,则120n AC y z n AM x y ⎧⋅=+=⎪⎨⋅=+=⎪⎩ ,取1z =,得n 设平面1MNC 的法向量为(m a =,b ,则120m NC a b c m NM b ⎧⋅=-++=⎪⎨⋅==⎪⎩,取1c =,得设二面角1A C M N --的平面角为θ,由图知则||55cos ||||335m n m n θ⋅===⋅,∴二面角A C M N --的正弦值为sinn n 15n n n (1)求数列{}n a ,{}n b 的通项公式;(2)设1(1)(1)nn n n b c b b +=++,数列{}n c 的前n 项和为n M ,求n M ;(3)设(1)()n n n n n d a b lnS =-+,求数列{}n d 的前n 项和.(1)求椭圆C的方程;(2)若椭圆C的左焦点为F,右顶点为A,点(t t>是椭圆C上的动点,直线AM与y轴M s,)(0)交于点D,点E是y轴上一点,EF DF⊥,EA与椭圆C交于点G,若AMG∆的面积为线AM的方程.(1)设2()()h x g x x =-,求函数()h x 的单调增区间;(2)设01x >,求证:存在唯一的0x ,使得函数()y g x =的图象在点0(A x ,0())g x 处的切线l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也相切;(3)求证:对任意给定的正数a ,总存在正数x ,使得不等式()1|1|f x a x --<成立.。
全真演练物理-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全国甲卷)

全真演练物理-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全国甲卷)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共7题)第(1)题新春佳节,大街小巷总会挂起象征喜庆的中国红灯笼。
如图所示,由4根等长轻质细绳AB、BC、CD、DE悬挂起3盏质量相等的灯笼,绳两端的结点A、E等高,AB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绳中张力大小为;BC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绳中张力大小为,则( )A.B.若将悬挂点A往E靠近少许,的大小保持不变C.若在C处再增加一盏质量较大的灯笼,平衡时可能等于D.若在B、D处各增加一盏质量较大的灯笼,平衡时可能等于90°第(2)题单镜头反光相机简称单反相机,它用一块放置在镜头与感光部件之间的透明平面镜把来自镜头的图像投射到对焦屏上。
对焦屏上的图像通过五棱镜的反射进入人眼中。
图为单反照相机取景器的示意图,ABCDE为五棱镜的一个截面,AB⊥BC。
光线垂直AB射入,分别在CD和EA上发生反射,且两次反射的入射角相等,最后光线垂直BC射出。
( )A.光线垂直AB射入五棱镜后,光速增大B.无论射向AB的入射角多大,光线一定会在CD和EA上发生全反射C.若两次反射都为全反射,则该五棱镜折射率的最小值为D.若两次反射都为全反射,则该五棱镜折射率的最小值为第(3)题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算盘。
中心带孔的相同算珠(可视为质点)可穿在固定的杆上滑动,算珠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使用时发现某一根杆上有A、B两颗算珠未在归零位。
A、B相隔,B与上边框相隔,现用手指将A以某一初速度拨出,在方格纸中作出A、B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实线代表A,虚线代表B)。
忽略A、B碰撞的时间,g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算珠A、B均能回到自己的归零位B.算珠A在碰撞前运动了C.算珠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D.算珠A与算珠B在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第(4)题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终将冲出太阳系,对遥远深空进行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下——针对高考押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2·安徽高考)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 km ,“神舟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3 km 。
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 )A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速度大B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周期长C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角速度大D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加速度大解析:选B 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天体的运动看成圆周运动,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G Mm r 2=m v 2r =mrω2=mr (2πT )2=m (2πf )2r =ma ,只有选项B 正确。
2.(2012·重庆高考)冥王星与其附近的另一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质量比约为7∶1,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此可知,冥王星绕O 点运动的( )A .轨道半径约为卡戎的17B .角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17C .线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D .向心力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解析:选A 两星绕连线上某点稳定转动,则转动周期和角速度相同,根据两星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两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相互作用力,有Gm 1m 2L 2=4π2m 1R 1T 2,Gm 1m 2L 2=4π2m 2R 2T 2,解之得R 1R 2=m 2m 1=17,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线速度v =ωR ,v 1v 2=R 1R 2=17,C 选项错误;因两星向心力均由大小相等的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提供,D 选项错误。
3.(2011·山东高考改编)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B .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D .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解析:选A 对同一个中心天体而言,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周期就越长,A 正确。
第一宇宙速度是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大线速度,B 错。
由G Mmr 2=ma 可得轨道半径大的天体加速度小,C 错误。
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的正上空,不可能过北极的正上方,D 错。
4.(2012·北京高考)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 .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 .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 .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解析:选B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a 3T 2=恒量,可知当圆轨道的半径R 与椭圆轨道的半长轴a 相等时,两卫星的周期相等,故A 项错;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在关于长轴对称的两点速率相等,故B 项对;所有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均相等,故C 错;沿不同轨道运行的卫星,其轨道平面只要过地心即可,不一定重合,故D 错。
5.有a 、b 、c 、d 四颗地球卫星,a 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 处于地面附近的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1所示,则有( )图1A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 .b 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C .c 在4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是π/6D .d 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小时解析:选B 对a :GMm R 2-F N =ma ,又GMm R 2=mg ,故a <g ,A 错误;由GMmr 2=m v 2r 得:v =GMr ,b 的速度最大,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B 正确;c 为同步卫星,周期为24小时,故4小时转过的角度为2π24×4=π3,C 错误;因d 的运动周期一定大于c 的周期,故周期一定大于24小时,D 错误。
6.如图2所示,是某次发射人造卫星的示意图,人造卫星先在近地圆周轨道1上运动,然后改在椭圆轨道2上运动,最后在圆周轨道3上运动,a 点是轨道1、2的交点,b 点是轨道2、3的交点,人造卫星在轨道1上的速度为v 1,在轨道2上a 点的速度为v 2a ,在轨道2上b 点的速度为v 2b ,在轨道3上的速度为v 3,则各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A .v 1>v 2a >v 2b >v 3B .v 1<v 2a <v 2b <v 3图2C .v 2a >v 1>v 3>v 2bD .v 2a >v 1>v 2b >v 3解析:选C 在a 点,由轨道1变到轨道2,是离心运动,这说明F 供<F 需,而F 需=m v 2r ,因此是加速运动,故v 2a >v 1;在b 点,由轨道2变到轨道3,还是离心运动,同理,是加速运动,故v 3>v 2b ,由v =GMr知v 1>v 3,所以v 2a >v 1>v 3>v 2b ,C 正确。
7.(2012·新课标全国卷)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一矿井深度为d 。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1-dR B .1+dR C .(R -d R )2D .(R R -d)2解析:选A 如图所示,根据题意“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可知:地面处的球壳对地面与矿井底部之间的环形部分的引力为零,设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质量为M ,由地球表面的物体m 1受到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故m 1g =G Mm 1R2,再将矿井底部所在的球体抽取出来,设矿井底部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该球体质量为M ′,半径r =R -d ,同理可得矿井底部处的物体m 2受到的重力m 2g ′=G M ′m 2r 2,且由M =ρV =ρ·43πR 3,M ′=ρV ′=ρ·43π(R -d )3,联立解得g ′g =1-dR ,A 对。
8.(2012·湖北联考)经长期观测发现,A 行星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0,周期为T 0,但其实际运行的轨道与圆轨道总存在一些偏离,且周期性地每隔t 0时间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
如图3所示,天文学家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行星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行星B ,则行星B 运动轨道半径为( ) 图3A .R =R 03t 20(t 0-T 0)2B .R =R 0t 0t 0-TC .R =R 03t 0(t 0-T 0)2D .R =R 03t 20t 0-T 0解析:选A A 行星发生最大偏离时,A 、B 行星与恒星在同一直线上,且位于恒星同一侧,设行星B 的运行周期为T 、半径为R ,则有:2πT 0t 0-2πT t 0=2π,所以T =t 0T 0t 0-T 0,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R 30T 20=R 3T 2,解得:R =R 03t 20(t 0-T 0)2,A 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9.(2012·广东高考)如图4所示,飞船从轨道1变轨至轨道2。
若飞船在两轨道上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质量变化,相对于在轨道1上,飞船在轨道2上的( )A .动能大B .向心加速度大图4C .运行周期长D .角速度小解析:选CD 因为G Mm r 2=m v 2r =ma =mrω2=mr 4π2T 2,解得v =GM r ,a =G Mr 2,T =2 πr 3GM ,ω=GMr 3,因为r 增大,所以动能减小,加速度减小,运行周期变长,角速度减小,即只有C 、D 正确。
10.(2012·江苏高考)2011年8月,“嫦娥二号”成功进入了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
如图5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一飞行器处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此飞行器的( )A .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图5B .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C .向心力仅由太阳的引力提供D .向心力仅由地球的引力提供解析:选AB 飞行器与地球同步绕太阳运动,说明二者角速度、周期相同,则线速度v =ωr ,因飞行器的轨道半径大,所以飞行器的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A 正确;因向心加速度a =ω2r ,所以飞行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B 正确;由题意可知飞行器的向心力应由太阳和地球对飞行器的引力的合力提供,C 、D 错误。
11.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附近,在P 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绕月飞行,如图6所示,若卫星的质量为m ,远月点Q 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 ,运行到Q 点时它的角速度为ω,加速度为a ,月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则卫星在远月点时对月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GMmR 2B .ma图6C.mgR 2(R +h )2D .m (R +h )ω2解析:选BC 卫星在远月点对月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m(R +h )2=ma ,故A 错误,B 正确;又在月球表面有:G Mm R 2=mg ,得GM =R 2g ,代入F =GMm (R +h )2得F =mgR 2(R +h )2,故C 正确;又卫星绕月球沿椭圆轨道运行,故D 错误。
12.“探路者”号宇宙飞船在宇宙深处飞行过程中,发现A 、B 两颗均匀球形天体,两天体各有一颗靠近其表面飞行的卫星,测得两颗卫星的周期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天体A 、B 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B .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C .天体A 、B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它们的半径之比D .天体A 、B 的密度一定相等解析:选CD 假设某天体有卫星绕其表面旋转,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 MmR 2=m 4π2T 2R ,那么该天体的平均密度为ρ=M V =M 43πR 3=3πGT2,卫星的环绕速度v = GMR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G M R 2=G ·4ρπR3,所以正确答案是C 、D 。
13.质量为m 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月球质量为M ,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 G ,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的( )A .线速度 v =GMRB .角速度ω=gRC .运行周期 T =2πR gD .向心加速度 a =Gm R 2解析:选AC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G Mm R 2=ma =m v 2R =mω2R =m 4π2T 2R ,再结合忽略自转后G MmR2=mg ,在解得相关物理量后可判断A 、C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