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心血管及肾脏并发症的风险共39页
心肾综合征诊疗的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可改善心脏功能,降低死亡率,但需根据患 者情况调整剂量。
ACEI/ARB类药物
可改善心脏和肾脏功能,降低血压,减少蛋 白尿,但需监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可减轻心脏和肾脏损伤,但需注意高钾血症 和肾功能恶化风险。
非药物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01
对于符合指征的患者,CRT可改善心脏功能,降低死亡率。
适应临床实践需求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心肾综合征的诊疗手段也 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本指南结合最新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成果 ,对心肾综合征的诊疗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解读,为临床医生 提供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用的指导。
指南的适用范围
适用人群
本指南适用于从事心血管疾病和肾脏 疾病诊疗的临床医生,包括心血管内 科医生、肾内科医生、急诊科医生等 。
流行病学和危害
流行病学
CRS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尤其在老年患者和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中发病率较高。 其具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患者人群、地域和医疗水平等因素而异。
危害
CRS可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此 外,CRS还与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增加等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病理生理机制
04
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心理状况,提供全面的医 疗护理。
06 未来展望与挑战
诊疗技术的发展方向
01
02
03
精准医学
利用基因测序、蛋白质组 学等技术,实现心肾综合 征的个性化诊断和治疗。
人工智能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 心肾综合征的智能诊断和 辅助决策系统。
远程医疗
借助远程医疗技术,为偏 远地区患者提供及时、便 捷的心肾综合征诊疗服务 。
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措施

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措施
为了控制危险因素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健康饮食:采用均衡营养的饮食,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低脂鱼类和家禽等,并限制饱和脂肪、胆固醇、盐和糖的摄入。
2. 运动锻炼: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
3.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减少过重和肥胖的机会。
4. 戒烟:戒除吸烟,或避免被动吸烟。
5. 控制高血压:定期监测血压,通过合理膳食、体育锻炼、减少钠盐的摄入等方法来控制高血压。
6. 控制血脂:高血脂是心血管事件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通过合理膳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方法来控制血脂水平。
7. 管理糖尿病: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群,通过合理饮食、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血糖来管理糖尿病,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8. 控制压力:积极应对压力,采取放松的方式,如冥想、瑜伽或参加心理辅导等。
9.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综合体检,包括测量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等,以及其他相关检查项目,如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
10. 合理用药:对于有慢性疾病的人,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
物治疗,并定期复查和调整治疗方案。
这些措施是综合性的,而且对每个人来说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建议在实施前咨询医生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士的建议。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11167)通信作者:童嘉毅,E mail:101007925@seu.edu.cn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李胜男1 谢亮2 童嘉毅1(1.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09;2.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09)【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睡眠呼吸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征是睡眠期间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塌陷反复发作,可导致严重的神经认知和心血管损害。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OSA的一线治疗,可以改善大多数患者的嗜睡、生活质量和血压。
但是其对心血管结局事件的预防作用尚存在争议,同时,患者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依从性较差。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探索新药物疗法来帮助许多不能或者不愿使用当前治疗方案的OSA患者。
现对OSA治疗药物的类别、机制以及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药物治疗;乙酰唑胺;螺内酯;钠 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大麻素类;托莫西汀【DOI】10 16806/j.cnki.issn.1004 3934 2023 08 017DrugTherapyin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LIShengnan1,XIELiang2,TONGJiayi1(1.DepartmentofCardiology,ZhongdaHospitalof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210009,Jiangsu,China;2.DepartmentofCardiology,GeneralHospitaloftheEasternTheateroftheChinesePeople’sLiberationArmy,Nanjing210009,Jiangsu,China)【Abstract】Obstructivesleepapnea(OSA)isthemostcommonformofsleepbreathingdisorder,characterizedbyrecurrentepisodesofpartialorcompletecollapseoftheupperairwayduringsleep,whichcanleadtosevereneurocognitiveandcardiovascularimpairment.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isgenerallyconsideredthefirst linetreatmentforOSAandimprovesdrowsiness,qualityoflife,andbloodpressureinmostpatients.However,thepreventiveroleof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incardiovascularoutcomesisstillcontroversial,andpatientcompliancewith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therapyispoor.Therefore,thereisanurgentneedtoexplorenewdrugtherapiestohelpthemanypatientswithOSAwhoareunableorunwillingtousecurrenttreatmentoptions.Theclasses,mechanismsandeffectsoftherapeuticagentsforOSAarereviewed.【Keywords】Obstructivesleepapnea;Drugtherapy;Acetazolamide;Spironolactone;Sodium glucoselinkedtransporter2inhibitor;Cannabinoids;Tomoxetine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是睡眠障碍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睡眠中反复发作的上气道阻塞和缺氧。
DKD指南解读周春华

女性SCr>124mol/L男性 SCr>133mol/L 禁用
禁用
无需调整剂量
无需调整剂量
餐前自低剂量60mg开始
禁用
无需调整剂量
无需调整剂量
无需调整剂量
无需调整剂量
第14页/共39页
2007糖尿病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
指南1、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和监测 指南2、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指南3、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控制 指南4、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脂控制 指南5、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营养治疗
第8页/共39页
诊断中需注意的问题:
3.蛋白尿迅速增 加或迅速出现 肾病综合征
3
无糖尿病 视网膜病
变
1.无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CKD可能 是由其他 原因引起
2. GFR急剧下降 (特别是糖尿病早期)
2
第9页/共39页
诊断中需注意的问题:
4.顽固性高血压
4
5.活动性尿沉渣
7.使用ACEI或
ARB类药物后
为降压达标,可多种药物联合应用
第36页/共39页
糖尿病防治形势严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2型糖尿病维持性HD的患者,在无特殊心血
管治疗指征时不应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总
结
注重特殊人群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
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应给予多途径干预治疗 及自我行为管理
第37页/共39页
第38页/共39页
感谢您的欣赏!
血压 血脂 控制 调节
阿司匹林 补充维
预防心血 生素和
管疾病
矿物质
多途径干预治疗
第27页/共39页
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的多途径干预治疗
JNC新的高血压指南介绍

自测血压
▪ 对下列几项有帮助: 1. 监测降压治疗的效果 2. 提高治疗依从性 3. 评价白大衣高血压
▪ 在家测量的平均血压≥135/85 mm Hg应考虑为高血压 ▪ 家中血压计应定期校准
第12页/共40页
患者评价
对已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评估有3个目标: 1. 评定生活方式,确定可能影响预后的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合并症并指导治疗. 2. 明确高血压的原因 3. 评价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和CVD
第13页/共40页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
▪ 高血压 ▪ 吸烟 ▪ 肥胖 (体重指数>30 kg/m2) ▪ 缺乏体力活动 ▪ 血脂紊乱 ▪ 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或测定GFR <60mL/min) ▪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
* 代谢综合征
第14页/共40页
已知的高血压诱因
第28页/共40页
老年人高血压
▪ 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占该人群的三分之二以上 ▪ 这是高血压控制率最低的一组人群 ▪ 老年高血压患者包括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根据高血压总的治疗原则
来处理 ▪ 有些患者需减少初始药物剂量以避免不良反应;多数老年患者需采用标准剂量
的多药联合,才能达到血压的靶目标值
▪ 除非血压控制不佳,不需进行更多明确病因的进一步检查
第17页/共40页
治疗的目标
▪ 减少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血压控制目标是<140/90 mm Hg,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
130/80 mm Hg ▪ 治疗重点应放在SBP达标上,这一点对于年龄>50岁的患者尤其重要
新的血压分类
血压分类 正常 高血压前期 1期高血压 2期高血压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营养支持与并发症预防措施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营养支持与并发症预防措施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疾病,患者的肾脏功能逐渐受损,无法正常排泄代谢废物和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在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过程中,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预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有效的并发症预防措施则能够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和风险,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一、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营养支持(一)蛋白质摄入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蛋白质的摄入需要特别关注。
由于肾脏排泄功能下降,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加速肾功能的恶化。
但蛋白质摄入不足又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来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
一般来说,未进行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每天每公斤体重的蛋白质摄入量应控制在 06-08 克;而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到 10-12 克。
优质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 50%以上,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和豆类等。
(二)热量摄入足够的热量摄入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同样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节省蛋白质的消耗,预防营养不良。
患者每天的热量摄入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计算,一般为每公斤体重 30-35 千卡。
碳水化合物是提供热量的主要来源,如米饭、面条、面包等,但要注意选择低蛋白的碳水化合物食物。
此外,脂肪也可以提供一定的热量,但应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油脂,如橄榄油、玉米油等。
(三)水和电解质平衡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患者应根据尿量和水肿情况来控制饮水量。
如果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应严格限制饮水量,以免加重水肿和心脏负担。
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钠、钾、磷等电解质的摄入。
限制钠盐的摄入可以减轻水肿和高血压,一般每天不超过 3 克。
高钾血症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应避免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橘子、土豆等。
对于有高磷血症的患者,应限制含磷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等。
肾移植术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病例分析、冠脉钙化、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血脂管理、抗血小板治疗及总结

肾移植术后患者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病例分析、冠脉钙化、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血脂管理、抗血小板治疗及总结肾移植术后患者,往往伴明显高血压,血糖异常,移植肾慢性肾功能不全、蛋白尿及钙磷代谢异常,口服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影响血脂代谢,继发低密度胆固醇明显升高,属于心脑血管疾病极高危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为普通人群的 50 倍,约 60-70% 肾移植术后患者直接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
在优先保护移植肾存活时间的同时,应充分重视心血管疾病预防,评估整体心血管疾病风险,充分顾全各种风险因素的综合处理,实施高效的心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
病例简介女性,66 岁,肾移植术后 10 年,诊室血压 110/60 mmHg,目前口服他克莫司抗排斥,同时口服五酯胶囊;高血压:目前口服拜新同、地尔硫卓,美托洛尔缓释片降血压;糖尿病史,口服二甲双胍,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骨化三醇防止骨质疏松。
既往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史,当时因刚做肾移植不久,未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曾短暂口服过瑞舒伐他汀约 2 年,后自行停服,口服过阿司匹林,常规体检胃镜检查时发现胃粘膜损伤明显,停药后复查胃镜自行痊愈,后未再继续口服。
本次无明显不适,来诊筛查新冠肺炎:病例分析患者肾移植术后、高血压,糖尿病,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史,为心血管疾病极高危人群,追问患者停服瑞舒伐他汀原因,患者自诉听别人说容易引导起肝损伤,故自行停服,阿司匹林因为常规体检胃镜示胃粘膜局部损伤明显,故停药。
平时复查开药,分别就诊移植科、心内科,内分泌科,相关医生均未询问患者有无使用他汀及阿司匹林。
本患者存在极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由其胸部 CT 平扫检见左主干-左前降支-右冠明显钙化,如果计算冠脉钙化积分应属于重度钙化。
即使肉眼对冠脉钙化定性判断(轻度钙化:主要冠脉分支单支钙化不超过 1/3;中度钙化:主要冠脉分支单支钙化 1/3-2/3,重度钙化:主要冠脉分支单支钙化超过 2/3),左前降支应属于中度钙化,右冠脉为重度钙化。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详解演示文稿

(3)当患者有肌肉触痛、压痛或疼痛,CK不升高或中度升高(3-lO×ULN) ,应进行随访、每周检测CK平,直至排除了药物作用或症状恶化(应及时 停药)。如果连续检测CK呈进行性升高,应慎重考虑减少他汀类药物剂量或暂
时停药,然后决定是否或何时再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
炎患者,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以安全的接收他汀治疗
(美国国家脂质协会他汀安全性工作组报告2006)
第十二页,共39页。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二)
---肌毒性
❖ 他汀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肌病
❖ 表现:为肌痛或肌无力,并伴有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至正常上
限的10倍以上,也可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的症状,并可测得增 高的血清他汀类药物浓度; 发生率:肌肉症状2-5%,横纹肌溶解<1/百万(FDA)且与剂量相关
与肝功能衰竭无明确关系(1/100万, 普通人群发生率)肝衰竭与特异体 质有关,有报道他汀可引起遗传易 感个体的肝脏自身免疫攻击
转氨酶升高水平 1-3xULN >3xULN
ALT>5xULN
发生率 >20% <1%(常规剂量他汀治疗) 2%-3%(大剂量他汀治疗) 0.5%
ALT>9xULN
0.2%
他汀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以下症状
乏力不适
黄疸
肝脏肿大
嗜睡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告知药师或医师
第九页,共39页。
他汀相关肝损害药学监护点(四)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同时生化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 转氨酶升高,肝损害可能性大,应立即停药并建议患者转
肝病科 若不能排除他汀与肝损害之间的关系,不应再次给予
他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