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灭菌和辐照处理锦橙汁在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脐橙汁在冷藏中的品质变化研究

赣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n l fG n a r lUnvri o ra a n n Noma iest o y
N 6 o. De . 01 e2 0
第六期
脐 橙 汁 在 冷 藏 中的 品质 变 化 研 究
杨娉娉 , 马 巧 , 廖
摘
意 义.
15 荧 光 测 定 .
15 1 蒽酮试剂 的配制 准 确称取 0 1 .. .0g蒽酮置 于 10ml 0 烧杯 中 , 加入 5 . 浓硫 酸 , 拌均 匀 , 于 0 0ml 搅 置 冰箱 中保存 . 15 ..2 脐橙 汁的显 色 吸取 0O l .1 脐橙 汁放入 盛有 10m 蒸馏 水 的比色管 中 , 冰浴冷却 下 , 慢滴 加 m . l 在 慢 40m 恩酮试 剂显 色 , . l 摇匀 后置 于沸水 中加热 1 钟 , 出 , 置 , 0分 取 静 冷却 后 , 吸取 0 1 l 于 1 l .0m 置 0m 的容 量
延长 均呈现 出先 略有增 大后逐 渐减少 的规 律性变 化.
1 实验部分
1 1 仪 器 与 试 剂 .
主要 仪器 :B~1 P 0型 p H计 ; 国 sr r s 司 ;WA 德 aoi 公 t u Z J阿贝 折射 仪 ; 海 光 学仪 器 厂 ;G 上 T L一1B离 心 6 机; 上海安 亭科 学仪器 厂 ; S0 C 5 1型超 级 恒 温器 ; 国重 庆实 验 设 备 厂 ;S一5 中 L 5荧 光 光度 计 ; 国 Pri E 美 ekn /
me 公 司 . r
主要试 剂 : 浓硫酸 ; 分析 纯 ; 酮 ; 葸 分析 纯 ; 去离子 水
12 材料 处理 从 当地农 贸市 场购得 纽荷尔 、 . 华盛 顿 、 娜和血 橙等 四个 品种脐 橙 , 其 去皮 , 肉用 榨汁 朋 将 果 机 榨汁 , 得浆 汁用 高速离 心机离 心 , 上层 清液 , 所 取 保存 在 8 的冷藏箱 中作 下述 测试用 . ℃ 13 p . H值 检测 将 p H计 上 已校正好 的检 测 电极从 缓 冲液 中取 出 , 蒸馏水 清 洗 干净 , 用 吸干残 留蒸 馏水 ,
食品安全学复习题及答案

四年级(1)食物中毒安全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哪种属食物中毒的范畴( C )A.伤寒B.甲性肝炎C.肉毒中毒D.暴饮暴食性胃肠炎E.禽流感2.以下食物中毒最为常见的是( B )A.化学性食物中毒B.细菌性食物中毒C.真菌性食物中毒D.有毒动物中毒E.有毒植物中毒3.沙门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来源是( A )A.家畜、家禽B.海产品C.人化脓性伤口D.苍蝇E.尘埃4.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为( C )A.高烧+腹泻B.高烧+呕吐C.呕吐+腹泻D.不吐不泻E.呼吸困难5.副溶血性弧菌属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主要是( D )A.奶类B.畜禽肉类C.蛋类D.海产品E.粮豆类6.据统计,我国肉毒梭菌食物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 D )A.山东B.湖北C.浙江D.新疆E.广西7.河豚鱼含毒素最多的部位是( C )A.鱼肉B.血液和皮肤C.卵巢和肝D.肾和眼睛E.胃肠8.毒覃中毒的常见原因是( D )A.加热不彻底B.未加碱破坏有毒成分C.贮存不当D.误食E.被有害化学物质污染9.亚硝酸盐中毒时,应用( B )解毒A.EDTA—Na2CaB.美蓝C.阿托品D.巯基解毒剂E.抗生素10.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毒作用机制为( A )A.抑制胆碱酯酶活性B.抑制己糖激酶活性C.抑制琥珀酸脱氢酶活性D.抑制枸橼酸合成酶活性E.抑制异枸橼酸脱氢酶活性。
二.多选题1.食源性疾病的基本要素包括(ACE )A.传播媒介——食物B.传染源——患病的人或动物C.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食物中的病原体D.宿主——个体的抵抗力E.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2.下列属于食源性疾病范畴的是(ABCDE)A.食物中毒B.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C.食物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所引起的急、慢性中毒性疾病D.食物营养不平衡造成的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E.食物过敏。
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原因为( ABD )A.食物在生产、运输、贮藏、销售等过程中受到致病菌的污染B.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存放不当,致病菌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C.使用镀锌容器存放食物D.食用前未经彻底加热E.用苦井水煮饭菜4.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的食品多为(BC )A.禽蛋B.奶油蛋糕C.剩饭D.还带E.植物性食物5.下列属感染性食物中毒的有(ACD)A.沙门菌食物中毒B.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C.李斯特菌食物中毒D.志贺菌食物中毒E.肉毒梭菌食物中毒6.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症状主要有下列类型(ABE)A.急性胃肠炎型B.急性菌痢型C. 败血症型D.神经、精神型E.出血性肠炎型7.毒覃中毒按临床表现可分为(ACDE)A.胃肠炎型B.败血症型C.溶血型D. 神经、精神型E. 脏器损害型8.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有(ABCDE )A.被致病菌和/或毒素污染的食品B.被有毒化学品污染的食品C.外观与食物相似而本身含有有毒成分的物质D.本身含有有毒物质,而加工、烹调不当未能将毒物去除的食品E.由于贮存条件不当,在贮存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的食品三.名词解释1.食源性疾病2.食物中毒 3、食源性疾病 4、感染型细菌性食物中毒 5、毒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四.简答题1.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1、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爆发性;2、食物中毒的发病与食物有关。
巴氏杀菌技术在果汁饮料中的应用研究

巴氏杀菌技术在果汁饮料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果汁饮料作为一种受欢迎的饮品,其质量和安全性被人们所关注。
在果汁饮料加工过程中,杀菌是确保产品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巴氏杀菌技术,作为一种经典且常用的杀菌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果汁饮料的生产中,以保证产品的微生物安全水平。
巴氏杀菌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高温短时间的环境处理,将果汁饮料中的有害微生物彻底杀灭,以达到消除病原菌、延长产品保质期的目的。
巴氏杀菌技术的使用可以显著减少食品中有害细菌和病原体的数量,有效防止食品中微生物污染,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巴氏杀菌技术的应用于果汁饮料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杀菌温度与时间的控制:巴氏杀菌技术要求在高温下进行,在果汁饮料生产中,常用的温度为80-90摄氏度,时间为几秒到几分钟,具体根据不同产品的工艺要求而定。
通过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可以杀灭果汁饮料中的各类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确保产品的微生物安全。
2. 杀菌前的处理工艺:在进行巴氏杀菌之前,需要对果汁饮料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大部分的杂质和微生物。
常见的预处理工艺包括过滤、离心、沉淀等。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降低果汁中的微生物数量,提高巴氏杀菌的效果。
3. 灭菌条件的监控和控制:在巴氏杀菌过程中,工厂必须要建立严格的监控系统,确保杀菌条件的准确掌握和有效控制。
通过采集样品,测定样品中的微生物数量,以确保杀菌的效果符合要求。
此外,还需要进行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杀菌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保证产品的稳定质量。
4. 巴氏杀菌后的包装和贮存:巴氏杀菌后的果汁饮料需要进行无菌包装,以避免二次污染。
常见的无菌包装方法包括灌装、封口、热封等。
此外,还要注意产品的贮存条件,避免受潮、暴晒和高温,确保产品在贮存期内保持良好的品质和安全性。
基于以上巴氏杀菌技术在果汁饮料中的应用研究,可以看出巴氏杀菌技术在果汁饮料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预处理工艺的应用,灭菌条件的监控和控制,以及无菌包装和贮存等环节,巴氏杀菌技术可以有效地保障果汁饮料的微生物安全水平,延长产品的保质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抑制锦橙100号橙汁褐变的研究

抑制锦橙100号橙汁褐变的研究刘娇;李冰寒;李林辉【摘要】为防止锦橙100号橙汁在储藏过程中褐变,采用了加热处理和添加亚硫酸钠、抗坏血酸、柠檬酸等褐变抑制剂抑制橙汁的褐变.通过比较橙汁吸光度的变化,来考察褐变抑制剂的单一组分和复合组分的褐变抑制效果.单一抗褐变剂实验结果表明:将先水浴加热再加抑制剂和先加抑剂再水浴加热这两种处理方式进行比较,后者对橙汁的护色效果要优于前者.在先添加抑制剂后水浴加热这种处理方式下,最终浓度为0.008‰的亚硫酸钠、0.25‰和0.5‰的抗坏血酸、0.75‰的柠檬酸对橙汁褐变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复合褐变抑制剂实验结果表明:当亚硫酸钠、抗坏血酸、柠檬酸的浓度分别0.008‰、1‰、0.25‰时,对橙汁的护色效果最好.%To prevent Jincheng No.100 orange Juice from browning,methods of heat treatment and adding of citric acid,sodium sulfite and ascorbic acid as browning inhibitor are used to inhibit the orange juice browning.By comparing the changes of orange juice's absorbance,the inhibition effectof the single component and composite components of browning inhibitor are studi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dding a single component to orange juice show that by comparison,the color protection effect of adding browning inhibitor before heat treatmen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adding after.In the case of adding browning inhibitor before heat treatment,the best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s 0.75‰ Citric acid,0.008‰ sodium sulfite,0.25‰ and 0.5‰ ascorbic aci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dding composite components reveal that the best color protection effecttakes place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itric acid,sodium sulfite and ascorbic acid is 0.25‰,0.008‰,and 1‰,respectively.【期刊名称】《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8)002【总页数】5页(P146-150)【关键词】锦橙100号;橙汁;褐变;抑制剂【作者】刘娇;李冰寒;李林辉【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637009;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637009;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637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75.5锦橙100号系优质柑桔水果,生态适应性强,宜栽范围广,名列全国优秀锦橙榜首,现已成为省内外数十个县市的主栽品种。
橙汁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橙汁杀菌技术研究进展曾小峰,商 桑,高伦江,尹旭敏,刁 源,曾顺德※(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401329)摘 要 近年来,橙汁消费量日益增大,橙汁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杀菌是橙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保证产品品质的重要环节。
简述几种主要的橙汁杀菌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传统热力杀菌、超高压杀菌、高压脉冲电场杀菌、超声波杀菌、微波杀菌和辐照杀菌对橙汁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 橙汁;杀菌技术;品质中图分类号:TS255.44 文献标志码:C DOI :10.19415/ki.1673-890x.2018.28.035收稿日期:2018-07-06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市级科研院所绩效激励引导专项资金项目“杀菌方式对血橙汁贮藏过程品质及抗氧化活性影响”(cstc2017jxjl80025)。
作者简介:曾小峰(1989—),女,四川简阳人,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果蔬贮藏加工研究。
E-mail: xndxzxf@ 。
※为通信作者,E-mail: 870176127@ 。
曾小峰,商 桑,高伦江,等.橙汁杀菌技术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2018,12(28):124-127.柑橘果实酸甜可口且富含维生素、酚类、黄酮、矿物质等,深受消费者喜爱,是目前全球果汁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
中国对橙汁的消费量以年均13.36%的增长率在不断增加,从2000年的1.22万吨增长为2015年的9.07万吨,成为橙汁消费的第四大国[1],橙汁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杀菌是橙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保证产品品质的重要环节。
杀菌技术一直是橙汁加工的研究热点,不同的杀菌技术对橙汁风味、色泽、香气等品质的影响各不相同。
本文简述几种常用橙汁杀菌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对橙汁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橙汁杀菌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1 热力杀菌技术传统热力杀菌技术是指在食品外部加热,通过传导和对流作用,将热能转移到食品内部,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及钝化酶的目的。
浓缩橙汁贮藏过程中非酶褐变的研究

研究论文D〇l!10.3969/j.issn.1673-1689.2018.05.010浓缩橙汁贮藏过程中非酶褐变的研究赵迪青\张慜刘亚萍2(1.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2.广东嘉豪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山528400)摘要:研究了浓缩橙汁在不同贮藏条件下与非酶褐变有关的主要物质的变化及其与褐变的关 系。
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探求引起浓缩橙汁褐变的主要原因。
实验表明,抗坏血酸的氧 化降解,类胡萝卜素的降解,酚类物质的氧化缩合是引起褐变的主要因素,美拉德反应对褐变的 影响较小。
关键词:浓缩橙汁;非酶褐变相目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原因中图分类号:TS 255.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689(2018)05—0517—10Research on Non-Enzymatic Browning of Orange JuiceConcentrate During StorageZHAO Diqing1,ZHANG Min*1,LIU Yaping2(1.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angnan University Jiangsu,Wuxi 214122,China #2. GuangdongJiahao Foodstuff C o.,L td,Zhongshan 528400,China)Abstract:The changes of main substances causing non-enzymatic browning of orange juice concentrate under various storage conditions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browning were studied.The main reasons of browning in orange juice concentrate were searched by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ath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scorbic acid degradation,carotenoids degradationand multi-hydroxybenzene oxidative condensation were the major factors leading to browning,the effect of Maillard reaction on browning was slight.Keywords%orange juice concentrate,non-enzymatic browning,correlation analysis,path analysis,reason橙汁因其色泽悦目,可口香甜,香气怡人,含有的物,*大的汁产品@1]。
‘奥林达’夏橙主要香气成分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变化

‘奥林达’夏橙主要香气成分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变化张沛宇;刘珞忆;陈婷婷;周志钦【期刊名称】《果树学报》【年(卷),期】2018(35)7【摘要】【目的】研究‘奥林达’夏橙主要香气成分及其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变化,旨在为提升果品贮藏品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方法】以‘奥林达’夏橙为试材,采用3种保鲜剂(百可得、咪鲜胺和2,4-滴钠盐)混合处理后装入纳米保鲜袋中,并于低温下(7℃)贮藏,以未处理低温贮藏果实为对照,探究贮藏过程中果实基本品质和主要香气成分的变化。
【结果】共检测出73种香气物质,分属于单萜烯类(16种)、倍半萜烯类(22种)、醛类(11种)、醇类(6种)、酯类(4种)及其他类物质(14种)。
相对含量较高的是d-柠檬烯、β-月桂烯、瓦伦烯、癸醛、辛醛、β-芳樟醇。
其中,醛类、醇类、单萜烯类等各类物质相对含量在贮藏7 d出现一次显著下降,并且单萜烯类物质在贮藏63 d时再次出现明显的"下降拐点",而倍半萜烯类物质含量呈上升趋势。
贮藏3个月后,d-柠檬烯、β-月桂烯、癸醛、辛醛相对含量明显减少,瓦伦烯相对含量有所增加,而β-芳樟醇含量相对稳定。
保鲜剂结合保鲜袋混合处理条件下果实主要香气成分(瓦伦烯除外)在贮藏21 d内呈现出与低温贮藏下明显相反的变化趋势,但在贮藏28 d后变化趋势趋于一致。
【结论】3种保鲜剂(百可得、咪鲜胺和2,4-滴钠盐)结合纳米保鲜袋的保鲜措施不仅能维持夏橙在贮藏过程中的基本品质,在贮藏的第1个月内也能显著抑制其主要香气成分的变化。
【总页数】11页(P859-869)【关键词】'奥林达’夏橙;贮藏保鲜;香气成分;变化规律【作者】张沛宇;刘珞忆;陈婷婷;周志钦【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6.4【相关文献】1.海拔和采收期对奥林达夏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J], 刘雪峰;胡德玉;袁项成;向苹苇;唐玉琴2.基于电子鼻分析夏橙汁在贮藏过程中香气的变化 [J], 田雪琴;郭丽琼;焦晓磊;吴厚玖;苏霞;曹秋旭3.奥林达夏橙叶片锌含量可见近红外光谱监测模型研究 [J], 易时来;邓烈;何绍兰;郑永强;王亮;赵旭阳4.伏令夏橙自然贮藏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和酶活性的变化 [J], 张红艳;周开兵;夏仁学5.基于光谱分析的奥林达夏橙可溶性固形物无损检测模型研究 [J], 毛莎莎;曾明;何绍兰;易时来;郑永强;邓烈;张璇;王亮;赵旭阳;牛廷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工和储藏条件对橙汁芳香成分的影响

加工和储藏条件对橙汁芳香成分的影响应洁琦;叶兴乾;孙玉敬【摘要】橙汁的怡人香气是由多种挥发性化合物混合而成.鲜榨橙汁经热加工后性质更稳定,但对芳香物质影响较大.热处理会降低香气活性化合物含量,并产生异味物或其前体物.乙烯基愈创木酚、对伞花烃和香芹酮等异味物都是化学反应的产物,而丁二酮、愈创木酚和2,6-二氯苯酚则是微生物污染物.文中简述了橙汁的芳香物质组成,重点介绍了不同的加工方法、包装、储藏和微生物污染对橙汁芳香物质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3(039)003【总页数】7页(P134-140)【关键词】橙汁;芳香物质;热加工;包装;异味物【作者】应洁琦;叶兴乾;孙玉敬【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和食品学院,浙江杭州,310058;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和食品学院,浙江杭州,310058;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和食品学院,浙江杭州,310058【正文语种】中文橙汁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果汁,长期以来消费量位居世界果汁之首。
橙汁的风味差异主要是受果实品种、成熟度、橙汁加热时间和温度等影响。
此外,储藏时间-温度条件和包装容器类型也会对橙汁风味产生影响。
热加工能有效减少微生物数量和降低酶活性,而且更经济,但是,热加工会降低橙汁中某些挥发性性成分的浓度,并发生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1]。
橙汁加工中的其他步骤也能改变橙汁风味,如橙汁的榨取、果肉含量和脱气处理等[2]。
此外,包装材料、储藏时间-温度条件及微生物污染会使橙汁产生异味[3-7]。
研究加工、包装和储藏对橙汁芳香物质的影响,可提高市售橙汁风味品质,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
本文概述商业化加工和储藏过程中橙汁香气活性成分的变化、包装相互作用导致的气味变化以及储藏过程中经化学和微生物途径产生的异味物质。
1 橙汁中的芳香物质果蔬中的挥发性芳香成分是果实成熟和后熟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大部分是由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前体物转化而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18
湖 北 农 业 科学
2009 年
峰 面 积 //×108
2.5
巴氏灭菌
2.0
辐照 1
1.5
辐照 2
辐照 3
1.0
0.5பைடு நூலகம்
0 0 5 10 15 20 25 40 60
贮 藏 时 间 //d
图 3 松油烯-4-醇在贮藏期间的变化
(图 4)。 其中巴氏灭菌样品呈平缓的下降趋势,最终 降幅为 62.0%。 辐照 3 样品缓慢地上升,20 d 后又缓 慢地下降,变化幅度很小。 辐照 1 样品贮藏前期呈 上升趋势,至 15 d 达 到 最 高 ,增 加 了 547.0%,随 后 下降。 辐照 2 样品前期上升缓慢,10 d 后迅速上升, 至 20 d 达到最大值,峰面积增加了 15 倍。 25 d 后急 剧下降,60 d 的峰面积仅为 25 d 的 1.8%。
各样品每隔 5 d 测定 1 次, 从冰箱中取出样品 后先初步借助感观评定样品品质是否正常,之后测 定香气成分。 25 d 时巴氏灭菌汁已有明显的品质变 化。 此后隔 15 d 和 20 d 再对各样品进行测定。 1.2.2 感官评定 3 位感官评定人员对鲜榨橙汁、 巴氏灭菌汁、3 种辐照剂量辐照的果汁进行嗅闻,以 橘香、过熟橘子味和发酵味为评价指标,强度等级 为 0~10 分,0~3 分表示气味较 弱 ,4~7 分 表 示 气 味 中等,8~10 分表示气味很强。 试验前选取市售橙汁、 加热橙汁(95℃、30 min)、常温储藏 5 d 的鲜榨橙汁 为对照,供感官评定人员熟悉气味。 感官评定时每 种橙汁设两个平行,随机发给 3 位评定人员,每次 嗅闻样品间隔 3 min。 1.2.3 香 气 成 分 的 提 取 准 确 移 取 10mL 果 汁 于 20 mL 螺口样品瓶中,加入 3.6 g NaCl,用聚四氟乙 烯隔垫密封,于 40℃磁力搅拌器上加热平衡 15 min 后,使用 DVB / CAR / PDMS 50 / 30 μm(二乙烯基苯 / 碳分子筛 / 聚二甲基硅氧烷) 萃取头, 顶空吸附 40 min 后,将萃取头插入 GC 进样口,解吸 5 min。 1.2.4 色谱和质谱分析条件 色谱条件:弹性石英 毛细管柱 HP-5 (30 m×0.25 mm×0.25 μm),He 流量 1.2 mL / min,不分流进样,进样口温度 250℃。起始柱 温 40℃保持 3 min, 然后以 3℃ / min 的升温速率升 温 到 160℃ , 保 持 2 min, 再 以 8℃ / min 升 温 至 220℃,保持 3 min。
第 48 卷第 11 期 2009 年 11 月
湖北农业科学 湖Hube北i Agri农cultura业l Scie科nces 学
Vol. 48 No.11 N2o0v0.,92年009
巴氏灭菌和辐照处理锦橙汁在贮藏过程中 香气成分的变化
乔 宇 1,范 刚 2,潘思轶 2,程 薇1,王少华 1,熊光权 1,廖 李 1 (1..湖 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农 产 品 加 工 与 核 农 技 术 研 究 所 /湖 北 省 农 业 科 技 创 新 中 心 农 产 品 加 工 研 究 分 中 心 , 武 汉
峰 面 积 //×1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5 10 15 20 25 40 60
贮 藏 时 间 //d
图 2 芳樟醇在贮藏期间的变化
巴氏灭菌 辐照 1 辐照 2 辐照 3
2.3 松油烯-4-醇的变化 松油烯-4-醇在贮 藏 前 期 一 直 处 于 上 升 趋 势 ,
Abstract:The Jinchen orange juice treated with pasteurization and irradiation stored in 4℃ for 60d, D-limonene decreased throughout the whole storage, meanwhile, linalool, 4 -terpinenol, α -terpineol, 6 -methyl - 5 -hepten -2 -one,and α -pinene showed the increasing trend and then declined。 The sensory evaluation indicated that citrus aroma of all samples became weak during storage. The pasteurized juice presented sour odor and the intensity of overripe citrus odor in irradiated samples increased with the irradiation dose rise. Key words:orange juice;aroma;storage;pasteurization;irradiation
其中辐照 1、2 和巴氏灭菌样品在 15 d 达到高峰,辐 照 3 样品上升缓慢,在 20 d 达到高峰。 随后 4 种样 品都快速下降, 至贮藏结束时,4 种样品中松油烯- 4-醇 峰 面 积 均 低 于 贮 藏 初 期 , 其 中 巴 氏 灭 菌 样 品 下 降 51.0%,辐照 3 样品下降 82.0%(图 3)。 2.4 α-松油醇的变化
图 1 D-柠檬烯在贮藏期间的变化
巴氏灭菌 辐照 1 辐照 2 辐照 3
2.2 芳樟醇的变化 贮藏期间 4 种样品芳樟醇的变化趋势如图 2
所示。 由图 2 可知,贮藏前期 4 种样品的芳樟醇峰 面积都有所上升, 其中巴氏灭菌样品上升趋势明 显,在贮藏 15 d 时达到最高点,其后缓慢下降,25 d 后快速下降。 3 个辐照样品变化趋势相似,贮藏后期 芳樟醇一直下降,但辐照 1 样品始终高于辐照 2 和 辐照 3 样品。 至 60 d 贮藏结束,辐照 1 样品芳樟醇 峰面积下降了 84.0%,辐照 2、3 样品未检出。
2 结果与分析
本试验选取了前期研究中鲜榨锦橙汁中香气
强 度 较 高 且 在 灭 菌 后 仍 有 香 气 活 性 的 丁 酸 乙 酯 、D- 柠檬烯、α-蒎烯、芳樟醇、松油烯-4-醇这 5 种成分, 以及 α-松油醇和 6-甲基-5-庚烯-2-酮这两种在巴 氏灭菌后新产生的有较强气味强度的化合物为分 析 对 象 [4],以 峰 面 积 表 示 各 物 质 变 化 的 相 对 趋 势 。 2.1 D-柠檬烯的变化
( 电 话 )027-87389305 。
第 11 期
乔 宇等:巴氏灭菌和辐照处理锦橙汁在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2817
仪;金橙牌 2000JP 离心式榨汁机。 1.2 试验方法 1.2.1 样 品 制 备 锦 橙 果 实 采 收 后 使 用 离 心 式 榨 汁机榨汁,用滤布过滤后将果汁分装于两个 250mL 的玻璃瓶和 50 个 100 mL 的棕色瓶中。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Subceater of Hubei Agricult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Wuhan 430064,China; 2.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剂量的增加过熟橘子味强度变大。
关键词:橙汁;香气;贮藏;巴氏灭菌;辐照
中 图 分 类 号 :S666.4.09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0439-8114 (2009)11-2816-04
Change of Aroma Compouds of Jinchen Juice Treated with Pasteurization and Irradiation During Storage
定添加某些香气成分、使产品更接近新鲜果汁提供 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锦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cv. Jinchen)来自
湖北松滋,采收时间为 2007 年 11 月 28 日。 果实平 均重量 131.7 g,横径 63 mm,固酸比为 8.30。
试 验 仪 器 有 固 相 微 萃 取 装 置 和 DVB / CAR / PDMS 50 / 30 μm 涂 层 纤 维 ( 美 国 Supelco 公 司 ); Agilent 6890N 气 相 色 谱 仪 ;Agilent5975BMSD 质 谱
QIAO Yu1,FAN Gang2,PAN Si-yi2,CHENG Wei1,WANG Shao-hua1,XIONG Guang-quan1,LIAO Li1 (1.Institute of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and Nuclea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橙汁在贮藏时感官品质会发生变化,一些研究 者 发 [1-3] 现,在贮藏过程中,某些香气成分 会 逐 渐 减 少而其他不良气味会逐渐增加。 因此了解和掌握橙 汁香气成分在贮藏时所发生的变化,可以更好地控 制果味的变异,提高产品的质量。 本研究以经巴氏 灭菌和 3 种辐照剂量处理后的锦橙汁为研究对象, 选择对橙汁风味有贡献的组分以及不良的气味组 分,包括丁酸乙酯、D-柠檬烯、α-蒎 烯 、芳 樟 醇 ,α- 松油醇、 松油烯-4-醇和 6-甲基-5-庚烯-2-酮,分 析 4 种锦橙汁中这 7 种组分在 4℃冷藏条件下的变 化,为改进生产工艺或者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风味判
2.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武汉 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