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生物学①必修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
二、能力方面:进行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探讨呼吸作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讲解、启发法。
[教学程序]第1课时[问题探讨]我们知道,物质的燃烧需要氧气,发现这一现象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拉瓦锡曾把生物的呼吸作用比作碳和氢的缓慢燃烧过程。
拉瓦锡的这一说法有道理吗?呼吸作用能够像燃烧那样剧烈吗?C6H12O6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许多化学反应都需要耗能,C6H12O6作为主要能源物质是如何被细胞利用的呢?如果我们在空气中燃烧C6H12O6,其能量将一下子释放出来。
细胞生活在常温、常压下不可能通过燃烧释放能量,但应有一个类似的过程。
由于生过程是持续不断的,需要C6H12O6中的能量逐步地、缓慢地释放,科学家发现确有这样的过程,这就是细胞的呼吸作用。
(讲解细胞呼吸作用的概念)一、细胞呼吸的方式细胞呼吸是否需要氧?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是否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呢?[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方式]1、作出假设2、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3、实施实验4、分析与结论5、表达、交流和应用(上述具体内容详见书P91——92)学生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活动中教师要提出下列问题:1、酵母菌作为单细胞生物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细胞呼吸?2、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3、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检测实验结果?4、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后回答。
二、总结通过探究实验使我们知道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产生大量的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少量的CO2,三、布置作业写好实验报告四、板书设计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细胞呼吸的方式1、细胞呼吸(概念)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作出假设→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交流和应用3、细胞呼吸的类型第2课时引言:通过酵母菌的探索活动,同学们发现了酵母细胞可以利用环境中的C6H1206进行生命活动,且这个过程在有氧气和无氧气的环境中都能完成。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说课稿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核心内容之一,与前面所学的物质跨膜运输、酶和 ATP 等知识有紧密的联系,也为后续学习光合作用等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细胞呼吸的概念、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以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等内容。
通过对细胞呼吸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机制,以及细胞如何通过代谢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 ATP 的相关知识,对能量的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细胞呼吸的过程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2)概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和反应式。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
(2)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1)认同细胞呼吸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形成生命活动的物质性和能量观。
(2)关注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和反应式。
(2)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1)有氧呼吸的过程。
(2)细胞呼吸的能量转化。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细胞呼吸的概念、过程和原理,使学生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比较法通过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两者的异同。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案例及反思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及相关概念。
2. 了解ATP的生物学作用以及细胞对ATP的需求。
教学步骤:Step1:引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和总结上一次细胞生物学的课堂内容,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
教师可以用PPT等教具详细讲解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ATP的概念以及ATP的生物学作用等内容。
细胞呼吸是指细胞依靠有机物和氧气通过一系列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生物能的过程。
细胞呼吸主要包括三个阶段:(1)糖解: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
(2)Krebs循环:丙酮酸从这里开始被氧气分解,转化为CO2。
(3)氧化磷酸化:产生ATP。
2. ATP的概念ATP是"三磷酸腺苷"的缩写,它由三个磷酸基团、一个核糖和一个腺嘌呤分子组成。
3. ATP的生物学作用ATP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是细胞的能量 "货币",细胞的许多生理活动都需要ATP的提供,例如:运动、代谢、运输、分泌等。
教师可以通过PPT、口头或书面测试等方式测试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以巩固学生的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细胞呼吸和ATP相关的知名案例,例如:人体运动中肌肉需要消耗ATP,将ATP变成ADP。
这些案例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以及注意力,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
反思:1.教学内容设计本教案采用了讲解、测试和拓展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时,了解了ATP的生物学作用,激发了学生对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但是,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采用实验操作和讨论互动的方式,也许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2.教学方法选择本教案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测试、拓展等,这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
但是,如果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例如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和实验,也许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5-3(学案)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目标】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基础知识】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我们知道,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的主要来源是呼吸作用,由于呼吸作用是在_____________进行的,因此也叫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_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释放能量并_____________的过程。
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可以将葡萄糖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能将葡萄糖转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酵母菌有氧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无氧呼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检验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的多少①将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根据产生的碳酸钙沉淀的多少,即可判断两种方式产生的CO2的量的多少,辨别酵母菌的呼吸类型。
反应式如下:CO2+Ca(OH)2→CaCO3+H2O有条件的地区可考虑用Ba(OH)2代替Ca(OH)2,现象将更明显。
②将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判断两种方式产生的CO2的量的多少。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在pH6.0~7.6的环境中,其颜色随着pH值的降低,将发生由蓝→绿→黄绿→黄的颜色变化。
高中生物《ATP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高中生物《ATP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ATP在细胞中的重要性。
2. 理解ATP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
3. 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
教学重点:1. ATP在细胞中的作用。
2.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
教学难点:1. 细胞呼吸的过程中能产生ATP的化学反应。
2. 将细胞呼吸和ATP的作用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1.相关教学PPT或教学材料。
2.白板、黑板或电子屏幕。
3.适量的生物教学实验材料。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简短的提问和讨论,引起学生对ATP和细胞呼吸的兴趣。
例如:- 你知道ATP是什么吗?它在细胞中扮演什么角色?- 你听说过细胞呼吸吗?它和ATP有什么关系?Step 2:讲解ATP在细胞中的作用(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ATP在细胞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 ATP是细胞内的能量“货币”,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能量来源。
- 细胞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如合成分子、进行细胞分裂和修复等都需要ATP提供能量。
Step 3:介绍细胞呼吸的过程(15分钟)讲解细胞呼吸是产生ATP的主要过程,向学生介绍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糖解、Krebs 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 糖解:葡萄糖分子通过糖酵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产生2个ATP分子。
- Krebs循环:丙酮酸分子进一步分解,生成更多的ATP分子和二氧化碳(CO2)。
- 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内,ATP合成酶通过氧化磷酸生成ATP,同时产生水(H2O)。
Step 4:讲解细胞呼吸的产物(10分钟)讲解细胞呼吸过程中的产物。
- 糖解:产生2个ATP分子、2个丙酮酸分子和2个NADH分子。
- Krebs循环:每个丙酮酸分子进入Krebs循环时,产生2个CO2分子、3个NADH分子、1个FADH2分子和1个ATP分子。
- 氧化磷酸化:依靠NADH和FADH2产生更多ATP。
Step 5:教学实践活动(15分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呼吸过程并观察产物。
高中生物《ATP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高中生物《ATP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ATP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主要来源。
2.掌握细胞呼吸的基本概念、过程及产物。
3.分析细胞呼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ATP的概念、细胞呼吸的过程及产物。
2.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详细过程及其与ATP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物体内的能量是如何传递的吗?(2)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习的生物能量传递过程,引入ATP的概念。
2.ATP的概念及作用(1)介绍ATP的结构:A-P~P~P(2)讲解ATP的作用:生物体内能量的主要传递者,参与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3)举例说明ATP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如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等。
3.细胞呼吸的概念(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物体是如何获取能量的吗?(2)讲解细胞呼吸的定义: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产生能量的过程。
4.细胞呼吸的过程(1)介绍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糖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
(2)详细讲解每个阶段的过程、产物及能量释放情况。
5.细胞呼吸与ATP的关系(1)分析细胞呼吸过程中ATP的途径。
(2)讲解细胞呼吸与ATP的关系:细胞呼吸是ATP的主要来源。
6.细胞呼吸的应用(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细胞呼吸在生活中的应用吗?(2)讲解细胞呼吸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的消化、运动时的能量供应等。
7.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2.描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并分析每个阶段的能量释放情况。
3.举例说明细胞呼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ATP的概念、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与ATP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了生物体内能量的传递过程。
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呼吸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难点补充:1.ATP的概念及作用(1)教师: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ATP的全称是什么吗?学生:三磷酸腺苷。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和产物。
了解细胞呼吸与ATP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细胞呼吸的现象。
学会运用细胞呼吸的公式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细胞呼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提高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介绍细胞呼吸的定义和作用。
解释细胞呼吸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2. 细胞呼吸的类型讲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
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特点和区别。
3.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详细介绍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
讲解细胞呼吸的产物及其过程。
4. 细胞呼吸与ATP解释细胞呼吸如何产生ATP。
探讨细胞呼吸与ATP之间的关系。
5. 实验观察细胞呼吸现象安排实验让学生观察细胞呼吸的现象。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和产物。
细胞呼吸与ATP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细胞呼吸过程中各阶段的具体反应。
实验观察细胞呼吸现象和数据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过程和产物。
2. 实验法:观察细胞呼吸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细胞呼吸与ATP之间的关系。
4. 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2. 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测验了解学生对细胞呼吸知识的掌握情况。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热情,了解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尊重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科书或相关教学资料。
实验器材和试剂,如酵母菌、澄清石灰水等。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_导学案

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知识目标(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2)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3)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2.能力目标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引出呼吸作用及过程【自主预习】一、细胞呼吸的方式及概念1.概念:_________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或其他产物,释放出__________并生成_________的过程。
2.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二、有氧呼吸:是指在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释放生成许多的过程。
(一)主要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结构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过程:1.第一阶段:(1)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在酶的催化下,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产生少量___________,并且释放出少量的___________。
(3)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阶段:(1)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在酶的催化下,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_____________,并释放出少量______________。
(3)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阶段:(1)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在酶的催化下,前两阶段产生的[H]和氧结合,形成____,并释放出大量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必修1
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一课时)
【探究回顾】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请同学们画出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拓展探究】请同学们选择一个影响因素设计探究实验,用图形或文字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温度、pH、O2浓度、葡萄糖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影响是怎样的?
【实战演练】
1.如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
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桶(500 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为
0.1 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控制实验的_________变量。
(3)要测定B 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增加一个C 装置。
请写出C 装置的实验步骤: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 、B 、C 温度大小关系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总结提升】
【思维判断】
( )1.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 )2.有氧呼吸的酶全部存在于线粒体中。
( )3.蛔虫和人的成熟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 )4.有水产生的细胞呼吸一定是有氧呼吸。
( )5.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一定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 )6.无氧呼吸对生物体都有害。
【达标检测】
1. (2011·山东高考)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 的探究实验(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滴管中冒出气泡是反应产生CO 2的结果 B .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 .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 .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 ,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2.(2011·海南高考)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右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者过程①和④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3.(2010•上海高考)如图是酵母菌发酵实验示意图。
其中
X、Y、Z分别代表(BTB是溴麝香草酚蓝的英文缩写)()
A.石蜡油、CO2、蓝色
B.石蜡油、O2、黄色
C.菜油、O2、蓝色
D.菜油、CO2、黄色
4.若不考虑大气压强、温度等变化的影响,从下面装置中挑选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某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写出预期结果及结论。
(1)挑选实验装置:;
(2)预期结果与结论:
5.下图是测定植物呼吸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A 瓶内NaOH 的作用是吸收CO 2,那么B 瓶内石灰水的作用是
;D 瓶内石灰水的作用是 。
(2)C 装置用不透光的玻璃罩罩住植物的目的是 。
(3)如果将C 装置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C 装置可否换成透光的玻璃罩? 理由是。
(4)如果将C 装置的植物换成乳酸菌营养液,则D 中是否出现混浊现象? 为什么?。
6.右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
(1)关闭活塞,在适宜温度下,30分钟后,读取有色液
滴向 (左/右)移动的距离。
(2)为了使测得的有色液滴移动数值更准确,必须进行
校正。
校正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 、 。
(3)生活中发现,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易烂。
有人推测易烂与机械损伤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有关。
请结合测定呼吸速率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机械损伤能否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①实验变量: 。
②实验假设: 。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按装置图中所示进行操作,30分钟后,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a 。
第二步: 。
第三步: 。
④预期结果及结论:
a 。
b 。
c 。
测定呼吸速率装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