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锂电池的研发现状

合集下载

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动力电池是电动车领域发展关键的部件之一,随着我国节能减排环保政策的不断实施,动力电池行业也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销售市场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第一章:行业概况1.1 行业概述动力电池是指用于驱动电动汽车的电池,一般分为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一直被业内人士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牵引器”。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期,其中以2015年电动汽车产销高速增长为标志。

2016年以来,虽然产量增幅有所放缓,但产值升势明显,动力电池企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1.2 行业分类动力电池行业主要涉及生产和销售动力电池本身,以及回收和处理废旧动力电池两个方面。

根据功能、制造工艺和使用环境不同,动力电池行业主要被分为如下三个领域:(1)动力电池制造领域:主要生产动力电池及电池模组,零部件等;(2)电池回收领域:主要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和储存等操作;(3)相关领域:主要包括电池监测与管理、电池充电设施等。

第二章:发展现状2.1 产能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政策的不断利好,动力电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规模达到了144GWh,其中中国占了54%的份额,达到约78GWh,几乎占据了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半壁江山。

同时,2019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年出货量突破50GWh,而2018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出货量为39GWh,增长40%以上。

此外,近年来,我国还在不断增加动力电池生产能力,预计到2020年底,我国企业的年产能达到311GWh,此后每年增幅保持在30%以上。

2.2 智能技术不断升级智能化被认为是未来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

智能化的目的是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充电速度,同时提高电池的性能、寿命和成本效益。

近年来,智能化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一个新兴趋势,各大厂商也相继推出了与之相关的产品。

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解决方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移动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电池作为电力储存的核心技术之一,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锂离子电池(Li-ion)又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环保的电池技术被广泛了解和应用。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通过锂离子在电池的两个极板之间来实现充电和放电的电池技术。

锂离子电池以其充电周期长、充放电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等优势,在消费电子、电动汽车、无人机、储能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充电电源储能方面,锂离子电池不仅能够满足小型家电、手机、平板电脑等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而且也能够为电动汽车等高负荷、高流量应用提供可靠的动力源,因此在市场上具有重要的竞争力。

然而,随着新兴科技的诞生和市场的发展,锂离子电池技术也在不断地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例如能量密度的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加强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等。

因此,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研究,也变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目前,锂离子电池领域在多个方向上进行研究和开发,以提高电池的容量、性能、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这些研究领域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随着新兴科技的不断涌现,锂离子电池也在不断的进行技术研发。

在电池材料、结构设计和储能方面都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例如,磷酸铁锂电池、三元杂化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都在寻求提高电池容量和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小电池尺寸和重量。

同时,也在积极研发新颖的电极材料、隔膜材料和电解液等领域,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

二、锂离子电池的节能与环保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的重视,锂离子电池也越来越注重做到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生产流程上,采用新的技术、设备,使电池制造的污染得以降到最低。

例如在生产中采用“水基涂布技术”对电池进行涂布,这种方法的环保性能和能源消耗都比传统生产方式更加高效。

动力电池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动力电池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动力电池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发展现状与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动力电池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动力电池的发展历程动力电池作为储存能量、提供动力的关键部件,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早的动力电池采用铅酸电池技术,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势,但能量密度较低,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的要求。

随着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出现,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有了显著提升,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得到了大幅改善。

然而,锂离子电池仍然面临着成本高、充电时间长、安全性等问题。

目前,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正在逐渐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以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延长电池寿命、降低成本等。

二、动力电池的发展现状动力电池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其动力电池产量和销量均居全球前列。

同时,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也在不断壮大,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

此外,动力电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不仅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还在安全性、快速充电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动力电池的快速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动力电池的未来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动力电池也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是影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

未来,动力电池将继续提高能量密度,以满足用户对长续航里程的需求。

石墨烯、硅负极等新材料的应用将进一步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

2.延长电池寿命: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容量衰减是影响电动汽车使用寿命和性能的重要指标。

未来,动力电池将通过改进电池材料、优化电池管理系统等手段,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降低成本:动力电池的成本是影响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

动力电池技术发展及现状

动力电池技术发展及现状

动力电池技术发展及现状一、电池类型目前,动力电池主要分为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铅酸电池等类型。

其中,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环保等优点,是当前动力电池市场的主流类型。

二、能量密度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升。

目前,三元锂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200Wh/kg以上,较之前大幅提升。

未来,随着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的研发和应用,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有望进一步提升。

三、充电速度动力电池的充电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目前,快充技术已经可以实现30分钟内充满80%的电量,慢充则需要6-8小时左右。

未来,随着充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充电速度有望进一步缩短。

四、安全性能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例如,锂离子电池采用了高温熔断保护技术、防爆阀设计等措施,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五、循环寿命动力电池的循环寿命指的是电池在多次充放电后能够保持的性能和容量的时间。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已经可以达到3000次以上,镍氢电池的循环寿命也较长。

铅酸电池的循环寿命相对较短。

六、成本效益动力电池的成本一直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化生产,动力电池的成本已经得到了显著降低。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动力电池的成本还有望进一步降低。

七、轻量化设计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动力电池的轻量化设计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重量已经得到了显著降低,未来还有望进一步轻量化。

八、智能管理智能管理技术是提高动力电池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智能管理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对电池的电量、温度、充放电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九、政策影响政策对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可以促进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同时,政府对环保政策的重视也可以推动动力电池技术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锂离子电池产业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创新进展》2023

《锂离子电池产业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创新进展》2023

满分答案1、✗电子信息制造业能耗强度虽仅相当于我国全部工业能耗平均水平的5.36%,低于发达国家。

2、✗首个硅炭负极材料领域国家标准《硅炭》(GB/T38823-2020)于2020年6月正式发布,有待正式实施。

3、✔低钴乃至无钴逐渐成为主流。

4、✔大众是首家直接投资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的外资车企。

5、✗项目投资出现新动向。

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要市场的动力电池项目明显增多。

6、✔从进出口贸易来看,锂离子电池进出口进一步的分化,贸易顺差持续高速增长。

7、✔多家企业锂离子电池产品获中国船级社型式认证,多条大型电动游船相继投入使用。

8、✔一般来说,动力锂电池的容量低于50%就不适合在用作电动车电池了,但可回收改造在储能系统再次利用。

9、✔储能电池对电池的寿命要求极高,对便携性要求较低。

10、✗动力电池主要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消费产品上,容量较低,重量极轻,相对来说寿命也较短。

二、单选题(每题4 分,共10 题,总分40 分)11、未来我国是(D)产能主体,产能预计占全球产能60%,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最主要的需求市场。

A、钠电池B、容量电池C、碱性电池D、动力电池12、《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更是将(B)列入2021“十大突破性技术”。

A、果冻电池B、锂金属电池C、刀片电池D、弹匣电池13、(D)材料的理论比容量可达4200mAh/g,是石墨的10倍,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至关重要。

A、低钴B、无钴C、高镍D、硅基负极14、(D)保持领先优势,2020年实现动力电池装机量31.8GWh,占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场比重为48.1%。

A、比亚迪B、中航锂电C、瑞普能源D、宁德时代15、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结构表现为(A)锂离子电池成为增长主力。

A、动力型B、消费型C、储能能D、其他类16、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的省区市格局悄然生变。

(D)领先优势继续收窄,江苏省坐稳第二位。

A、北京B、上海C、浙江省D、广东省17、电动自行车渗透率稳步提升。

《2024年动力锂电池组状态估计策略及管理系统技术研究》范文

《2024年动力锂电池组状态估计策略及管理系统技术研究》范文

《动力锂电池组状态估计策略及管理系统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组作为核心部件,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确保动力锂电池组的高效、安全运行,状态估计策略及管理系统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动力锂电池组状态估计策略及其管理系统技术的研究现状、关键技术及挑战、实验设计、研究结果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内容。

二、动力锂电池组状态估计策略的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1. 状态估计策略研究现状动力锂电池组状态估计主要包括荷电状态(SOC)估计、健康状态(SOH)估计以及电池组内部温度和电压的监测等。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多种估计方法,如开路电压法、安时积分法、卡尔曼滤波法等。

2. 关键技术(1)SOC估计技术:SOC是衡量动力锂电池组剩余电量的重要参数。

准确的SOC估计对于电池组的运行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SOC估计方法包括开路电压法、安时积分法以及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等。

(2)SOH估计技术:SOH反映了动力锂电池组的健康状况和剩余使用寿命。

针对SOH的估计,通常采用容量衰减模型、内阻变化模型等方法。

此外,结合电池组的运行数据和历史数据,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电池组的SOH。

(3)电池组内部温度和电压监测技术:为了确保电池组的安全运行,需要实时监测电池组内部的温度和电压。

这通常通过布置温度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来实现。

同时,结合电池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可以实现对电池组状态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三、动力锂电池组管理系统技术研究动力锂电池组管理系统是确保电池组高效、安全运行的核心部件。

该系统主要包含电池组状态监测、均衡管理、热管理以及与整车控制系统的通信等功能。

1. 状态监测:通过采集电池组的电压、电流、温度等数据,实现对电池组状态的实时监测。

同时,结合估计算法,可以得出电池组的SOC、SOH等关键参数。

动力电池及材料发展现状

动力电池及材料发展现状

动力电池及材料发展现状1. 动力电池的崛起说到动力电池,大家可能会想到那些闪闪发光的电动车,没错,它们可都是靠这小家伙跑起来的。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电动车的普及速度就像火箭一样飞速上涨,动力电池成了市场的“香饽饽”。

现在,咱们的汽车不再是“油老虎”,而是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绿色,动力电池功不可没。

1.1 电池的种类繁多你知道吗?动力电池其实分为好多种,最常见的就是锂电池。

这种电池就像是车子的“心脏”,轻巧又能量满满。

不过,除了锂电池,还有镍氢电池、固态电池等等,简直像花园里的花,五彩缤纷。

不过,锂电池依然是当前市场的主流,大家都在抢着给它加油,改进技术、提高能量密度,这可真是个竞争激烈的“战场”呢。

1.2 技术进步如雨后春笋说到技术进步,简直就像秋天的菊花,百花齐放。

新材料的出现让电池的能量密度、充电速度都提升了不少。

比如,硅基电池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能量密度大幅提升,充电速度也能像飞一样快。

不过,技术虽好,但成本也是个大问题,毕竟大家都不想“倾家荡产”买电池嘛!2. 材料的革新再来聊聊动力电池中的材料,这可真是个技术含量满满的领域。

动力电池的材料就像是制作美味大餐的调料,好的材料能让电池“活”得更久、更好。

2.1 电池材料的种类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是钴酸锂、镍钴锰氧化物等,这些材料就像是超级英雄,为电池提供强大的能量。

不过,钴的供应问题可让不少人皱眉,毕竟矿产资源有限,找不到钴的话,电池的“心脏”就会缺少力量。

于是,大家开始朝着无钴材料发展,想让电池的生命力更顽强。

2.2 循环利用的必要性再说说循环利用,简直是个时代的潮流!用过的电池像个“老人”,可别把它们扔了,要想办法再利用。

废旧电池的回收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为资源的再利用提供机会,这可是个双赢的好事儿。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电池的回收技术,力求让每一块电池都能“焕发青春”。

3. 未来展望说到未来,动力电池的发展潜力简直是无穷无尽。

锂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锂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锂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摘要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全球锂电池行业的发展近况、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及其未来动向。

在能源结构的变革与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锂电池行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在电动车、智能移动设备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日渐普及。

目前,行业面临的主要考验集中于原材料供需矛盾、价格不稳定、技术创新需求迫切,以及需符合严格的环保法规。

尽管挑战重重,但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也为行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增强电池的能量密度、实现成本效益和加强安全性能等方面,孕育着无限的机遇。

研究发现,未来锂电池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技术创新将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智能化、网络化等先进技术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为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建议行业内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性能与成本竞争力;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响应环保法规,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生产;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影响力。

本研究旨在为锂电池行业的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锂电池;技术发展;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未来趋势;产业发展战略目录摘要 (1)第一章引言 (3)1.1 锂电池行业概述 (3)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4)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5)第二章锂电池技术及市场分析 (7)2.1 锂电池技术原理及进展 (7)2.2 锂电池市场需求分析 (7)2.3 锂电池市场竞争格局 (8)第三章锂电池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 (10)3.1 原材料供应与价格波动 (10)3.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11)3.3 环保法规与政策影响 (11)第四章锂电池行业未来趋势预测 (13)4.1 市场需求增长趋势 (13)4.2 技术创新方向 (13)4.3 产业发展战略建议 (14)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16)5.1 研究结论 (16)5.2 行业展望 (16)第一章引言1.1 锂电池行业概述锂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等诸多优点,在当代能源领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卷2008正第5期lO月电池BATTERYBIMONTHLYV01.38,NO.5Oct.,2008・学术动态・动力锂电池的研发现状——第一届动力锂电池国际会议评述陈宗海,秦燕(阿贡国家实验室化学与工程部,伊利诺伊州阿贡60439,美国)摘要:简介了2008年9月14—17日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举行的第一届国际动力锂电池会议的学术发展情况。

当前各国政府、汽车制造厂商、电池公司和化学试剂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高性能动力锂离子电池。

目前已有LiNio.sCoo.15仙.0502/C、LiFeP04/C、LiMn204/C和LiMn204/Li,TisOl2等多个体系的锂离子电池的技术指标接近或已达到电油混合电动汽车的要求。

开发4.6V或以上的高电压、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以及相应的电解液将会是今后长期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第一届动力锂电池国际会议;锂离子电池;混合电动车;电极材料;电解液中图分类号:TM9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579(2008)05—0293—04Researchstatusquoofadvancedlithiumbatteriesforautomobileapplications——ReportontheFir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dvancedLithiumBatteriesforAutomobileApplicationsCHENZong—hai,QINYan(ChemicalSciencesandEngineeringDivision,ArgonneNationalLaboratory,ArgD,l,培,Illinois60439,USA)Abstract:TherecentdevelopmentsofLi-ionbatterytechnologiesreportedintheFirstIntemationalConferenceOnAdvancedLithiumBatteriesforAutomobileApplications,whichWA.eheldonSop.14—17,2008atArgonneNationalLaboratory,USAwerebrieflysummarized.IthasbeenaworldwidejointefforttodevelopadvancedhighpowerLi-ionbatteriestopowerhybridelectricvehides(HEV)andplug-inHEV(PHEV).Currently,thereareseveralLi-ionbatterysystems,suchasLiNio.sCoo.15仙.0502/C,LiFeP04/C,LiMn204/CandLiMn204/Li4TisOl2whosetechnicalcharacteristicshavebeencloseormettherequirementsforHEVandshortrangePHE、,.Itwillbealongtermmajorefforttodevelophighvoltage(4.6Vorhigher),highcapacitybatteryelectrodematerials,aswellillsrelatednon-aqueouselectrolytes,forapplicationsinlongrangePHEVorEV.Keywords:Fir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dvancedLithiumBatteriesforAutomobileApplications;Li-ionbatteries;hybridelectricveHcle;electrodematerial;electrolyte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目前,汽车大约消耗原油产量的45%,并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效应气体c02;汽车尾气中还含有其他污染气体如S02和NO。

开发电动汽车(EV),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认可的急切任务,很多汽车制造厂商、电池制造厂商、化学试剂公司和各国的政府部门已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加速EV的研发。

在现有实用的电池中,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密度和能量密度较高,被公认为最有希望的动力电池;但锂离子电池本身还存在一些技术瓶颈,使其在汽车中的广泛使用受到限制。

这些技术瓶颈包括:成本高、寿命有限(一般要求10—15a)、低温(一20.一30℃)性能不好和电池本身的安全隐患。

表l列举了美国能源部采纳的混合电动汽车(HEV)电池的技术指标…。

为了增进国际锂电池界的合作与交流,美国、日本和韩国科学家联合组织了国际动力锂电池学术会议。

第一届会议于2008年9月14一17日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举行,由作者简介:陈宗海(1974一),男,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化学与工程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锂离子电池及材料,本文联系人;秦燕,女,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化学与工程部博士后,博士,研究方向:锂离子电池及材料。

电池BATTERYBIMONTHLY第38卷表l美国能源部设定的混合电动汽车电池的技术指标Table1BatteryrequirementsforhybriddectricvehiclesadoptedbyUSDepartmentofEnergy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K.Amine博士和美国能源部的T.Duong先生共同主持。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约350位科学家与电池工作者和约50位媒体和投资银行的工作人员。

第一届动力锂电池国际会议共收到论文112篇,其中大会会议报告56篇,其余的均为墙报交流[2】2。

美国、中国、韩国、日本和欧盟等都有政府部门的代表综述了各自在这个领域的投资及研究进展。

天津电源研究所的汪继强和清华大学的何向明均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

汪继强的大会报告综述了中国政府在动力锂离子电池方面的研发投入及政策,尤其是关于在2008奥运会其问投入运行的电动汽车的讨论,引起了与会研究人员的热烈响应。

表2列举了会议论文的粗略分类,其中,有5篇论文介绍了相关政府的资金投入和研究进展;有16篇论文介绍了各公司的研发进展及相关产品。

本次会议的其他主题包括电极材料、电解液、电池的安全性、电池的测试诊断和电池系统的模拟。

表2第一届动力锂电池国际会议论文分类统计Table2ThestatisticsofabstractsfortheFir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ilAdvancedLithiumBatteriesforAutomobileApplications表2中的论文数总和超过实际论文总数,是因为有些论文涉及了多种材料,被重复计算,如有些论文在讨论正极材料的同时,也研究了负极材料的影响。

1锂离子电池本次会议的重点是HEV用高性能动力锂离子电池。

目前采用的主要体系包括LiFeP04/芒i"墨、尖晶石LiMn204/石墨、尖晶石LiMn204/尖晶石Li4TisOl2和LiNio.8Coo.15A10.05/石墨等。

已有很多公司和科研机构把研究重点指向开发远程phg-inHEV(PHEV),比如说,开发一个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每充一次电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让汽车在纯电动模式下行驶64km。

在这种情况下,电池的能量密度就成为主要的瓶颈。

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尚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开发高电位、高容量密度的电极材料,将成为近期及今后的研究热点,与此同时,研究相关的高电位电解液也应得到相应的重视。

1.1LiFePO,体系LiFeP04具有无毒性、低成本、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等优点,成为动力锂离子电池研发的重点体系[T2,T15,T22,T38一T40,P9,P15,P56,本次会议摘要编号,前缀T表示会议报告,前缀P表示墙报,下同]。

在LiFeP04的研发方面,参与的机构主要有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比克电池有限公司、美国的A123syrstem8公司、加拿大的Phostech公司、韩国的EIG有限公司、日本的MitsuiEngineering&ShipbuildingCo.,Ltd.、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日本东京理工学院等。

LiFeP04的低导电率仍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影响LiFeP04电化学性质的因素有颗粒大小[T15]、化学缺陷[T15]、表面化学性质[T22]、表面涂层(尤其是碳涂层)[T40,IX),P15]和化学掺杂[P56]等。

在高温(≥40℃)下,LiFeP04会被非水电解液腐蚀【3】,主要机理是电解液中的LiPF6会与电解液中的微量水发生水解反应,产生酸性的HF;进而把FJ+从正极材料中溶解出来。

虽然腐蚀造成的正极材料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电解液中的微量Fe2+会在负极被还原,形成纳米Fe颗粒,沉积在负极表面,毒害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降低LiFePO,的腐蚀程度,可提高使用LiFeP04的电池的寿命。

中国台湾省大同大学的s.H.wu等报导:在LiFeP04中掺杂少量的AP+可有效地降低Fe2+在电解液中的浓度[P563。

日本的MitsuiEngineering&Sh/pbuildingCo.,Ltd.报第5期陈宗海,等:动力锂电池的研发现状——第一届动力锂电池国际会议评述295导了他们在碳涂层的LiFeP04纳米体系的研究进展[T40],他们的材料可能在2009年进入市场。

他们报导的材料有160malt/异的可逆比容量,即使在15C的充放电条件下也有125mAh/焉的放电比容量。

用该材料与碳做成的锂离子电池,在20℃下以5c连续充放电8000次后,还保持76%的可逆容量。

韩国EIG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碳涂层的LiFeP04的15Ah锂离子电池,功率密度可以达到2.5kWh/kg,在25℃下循环l600次后,还保持90%的可逆容量[T38]。

1.2尖晶石“Mn204体系尖晶石LiMn204是另外一种重点研究的正极材料。

尖晶石结构提供了三维“+扩散通道,因此LiMn2.04可承受大电流(>10C)快速充放电。

与目前大量使用的LiC002相比,LiMn204还具有无毒性、高热稳定性和安全等优点,因此也是开发大功率动力电池的主要对象。

韩国的SKEnergv公司开发的一系列基于LiMn20。

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功率密度可达6kWh/kg,能量密度均高于100Wh/kg[T8]。

TronoxLLC报导用铬(cr)取代部分锰,可提高LiMn204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P52]。

中国也把开发LiMn204和LiFeP04体系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纳入了“十一五”规划[T2]。

1.3尖晶石LhTi50】2体系锂在碳材料(尤其是石墨)中的化学势非常接近于金属锂的化学势,使用碳负极材料可尽可能地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和能量密度,因此,在目前的锂离子电池中,绝大多数电池使用碳负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