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细胞淋巴瘤

合集下载

套细胞淋巴瘤形态学编码

套细胞淋巴瘤形态学编码

套细胞淋巴瘤形态学编码
套细胞淋巴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淋巴瘤亚型,通常属于非何杰
金淋巴瘤的一种。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第十版,套细胞淋巴瘤
的形态学编码为C83.0。

这一编码用于对这种特定类型的淋巴瘤进
行诊断和统计,有助于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种疾病。

套细胞淋巴瘤的形态学编码C83.0指的是非何杰金淋巴瘤中的
一种亚型,其特征是淋巴结或淋巴组织中出现了套细胞,这些细胞
具有特定的形态学特征。

对于临床医生和病理学家来说,正确使用
这些编码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在ICD-10中,C83.0这一编码还包括了其他相关的淋巴瘤亚型,因此在使用编码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进行准确
的诊断和编码。

这有助于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正确的治疗和管理,同
时也有助于医学研究和统计分析。

总之,套细胞淋巴瘤的形态学编码为C83.0,这一编码在临床
诊断和病理学报告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
患者,同时也有助于对这种罕见淋巴瘤亚型进行统计和研究。

什么是套细胞淋巴瘤?复发的套细胞淋巴瘤如何治疗?

什么是套细胞淋巴瘤?复发的套细胞淋巴瘤如何治疗?

什么是套细胞淋巴瘤?复发的套细胞淋巴瘤如何治疗?Q1:什么是套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是一种B细胞淋巴瘤,大部分肿瘤细胞来自淋巴结的套区。

套细胞淋巴瘤比较罕见,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6%~8%,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侵袭性的,一类是惰性的。

绝大多数的套细胞淋巴瘤都是侵袭性的,进展非常快,对化疗的反应率高,复发的风险也比较高;有少部分套细胞淋巴瘤是惰性的,生存期可超过10年。

大约57%的患者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有43%左右的患者以淋巴结外器官或区域受累为首发临床表现,比如脾肿大等,有30%左右的患者诊断时可出现全身症状。

Q2:套细胞淋巴瘤的预后指标有哪些?MIPI评分,维度分为0-3分,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身体状况、血清乳酸脱氢酶以及白细胞计数进行评估。

同时也要结合Ki-67细胞增殖指数,有预后意义的阳性标准为>30%。

MIPI评分,维度分为0-3分,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身体状况、血清乳酸脱氢酶以及白细胞计数进行评估。

同时也要结合Ki-67细胞增殖指数,有预后意义的阳性标准为>30%。

Q3:确诊后是否需要立即治疗?有少数惰性的套细胞淋巴瘤可以等到观察之后再决定治疗,但绝大部分都是侵袭性的,在诊断之后需要立即开始治疗。

Q4:套细胞淋巴瘤如何治疗?小于65岁且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可以选择利妥昔单抗联合含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为主的方案进行诱导治疗,以积极密集的联合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后一线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巩固治疗,以利妥昔单抗为维持治疗手段。

大于65岁、有显著合并症、身体状况比较差的患者可以用副作用较低的免疫化疗方案,不适合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Q5:如何评价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治疗期间的患者,需要用影像学检查对疗效进行评估,有条件的患者首先考虑进行含PET-CT的疗效评价,在治疗前有骨髓侵犯的患者进行骨穿以及微小残留病灶的监测。

Q6:复发的套细胞淋巴瘤如何治疗?年轻的复发患者在治疗缓解后,可考虑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如果初诊时小于65岁,身体状况良好、没有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二线治疗获得完全缓解后可考虑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

套细胞淋巴瘤诊断标准

套细胞淋巴瘤诊断标准

套细胞淋巴瘤诊断标准
套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基于患者的详细病史、全面临床评估和各种专业测试,包括受影响淋巴结或骨髓的活检(主要确诊手段),如果从活检中鉴定出存在过量表达细胞周期蛋白D1的细胞,即为套细胞淋巴瘤。

在体格检查时,医生触诊时可能触及肿大的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扁桃体淋巴结等),还可以检查到可能与淋巴系统疾病相关的肿胀和异常积液。

对于根据详细病史和临床检查提示疑似淋巴瘤的患者,为了确认诊断,必须对受影响的淋巴结或骨髓进行活检。

活组织检查通常涉及从淋巴结或骨髓中取出少量组织细胞样本并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发现淋巴瘤细胞中存在过量表达细胞周期蛋白D1的细胞,即为套细胞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的患者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血液科就诊。

套细胞淋巴瘤化疗方案

套细胞淋巴瘤化疗方案

套细胞淋巴瘤化疗方案引言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是一种罕见而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

由于该疾病的进展迅速以及晚期诊断的常见性,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化疗方案变得极其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套细胞淋巴瘤化疗方案。

药物治疗套细胞淋巴瘤化疗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使用多种药物来控制疾病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套细胞淋巴瘤化疗方案:R-HyperCVAD方案R-HyperCVAD方案是一种常用的套细胞淋巴瘤化疗方案,包括了多种药物如环磷酰胺、维持期间鞘内注射甲氨蝶呤、Arsenic trioxide等。

该方案包括两个化疗模块,即A模块和B模块,交替使用。

A模块A模块由以下药物组成: - 哌嗪环酸(Doxorubicin) -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 长春新碱(Cyclophosphamide) - 阿糖胞苷(Cytarabine)B模块B模块由以下药物组成: - Cyclophosphamide - Vincristine - Doxorubicin - Dexamethasone在R-HyperCVAD方案中,每个模块通常需要连续数天或数周的给药,并在给药期间进行严密的监测,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患者的安全。

其他化疗方案除了R-HyperCVAD方案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套细胞淋巴瘤化疗方案可供选择。

这些方案可能包含不同的药物组合和给药方案,因此在制定治疗计划之前,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副作用管理套细胞淋巴瘤化疗方案可能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因此患者需要在治疗期间接受密切监测和护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和相应的管理方法:1.恶心和呕吐:可通过服用抗恶心药物来缓解症状。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避免进食辛辣或油腻食物。

2.免疫抑制:由于化疗可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患者更容易感染。

套细胞淋巴瘤治疗现状及进展

套细胞淋巴瘤治疗现状及进展

套细胞淋巴瘤治疗现状及新进展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姜文奇Fisher RI . Ann Oncol . 1996;7(suppl 6):S 35-S 39.Armitage JO . Management of Mantle Cell Lymphoma . Oncology (Willston Park ). 1998.Romaguera JE , et al . Cancer . 2003;97:586-591.•占NHL 的3.0% -8.0%;•中老年人(中位>60岁),男∶女= 2-4∶1;•诊断时多为晚期:• 90%结外受累,常累及GI , BM , blood , • Spleen ,liver , CNS•兼具惰性和侵袭性淋巴瘤的特点•预后差,常规化疗5年生存率<30%套细胞淋巴瘤(MCL )过去曾命名为中心细胞性淋巴瘤,由非典型小淋巴细胞组成,广泛围绕正常生发中心,套区增宽,故称为套细胞淋巴瘤概 述MCL :M antel C ELL L ymphoma /Most ChallengeLymphoma最具临床侵袭性、对目前治疗缓解期短、复发率高、中位生存期较短。

5-yr Overall Survival3Blood 1997 Jun 1;89(11):3909-18T -ALCL MALT FL Marginal zone , nodal Lymphoplasmacytoid SLL Burkitts DLBCMCL (27%)T -lymphoblastic PTCL30-49%>70%50-70%<30%1. Dreyling et al. Ann Oncol. 2014. 25(Suppl3): ii83–92.MCL 治疗挑战•MCL 具有侵袭性,病情进展迅速,治疗后复发率高,标准治疗难以治愈1•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到晚期1 •不存在金标准治疗方法1•较年轻的合适患者会给予强化治疗方案,但对大部分患者而言,这些方案并不适用1•已有治疗方法中极少有明显优越的方法。

套细胞淋巴瘤的诊治

套细胞淋巴瘤的诊治

套细胞淋巴瘤的分类与分期
分类
套细胞淋巴瘤可分为低级别、中级别和高级别三种类型,不 同类型的套细胞淋巴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
分期
套细胞淋巴瘤的分期主要采用国际预后指数(IPI)和滤泡性淋 巴瘤预后指数(FLIPI)等评分系统,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 况、淋巴结受累情况等因素进行评估。
套细胞淋巴瘤的症状与体征
病理学诊断
组织形态学观察
观察肿瘤组织的形态,判断肿瘤的类 型和分化程度。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分子生物学检测
检测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染色体异 常等分子生物学特征,有助于深入了 解肿瘤的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
通过染色技术检测肿瘤细胞表面的抗 原,有助于确定肿瘤的来源和性质。
影像学诊断
01
02
03
CT检查
详细描述
化学治疗通常采用多药联合方案,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 霉素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化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 疗效果。
放疗
总结词
放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对于套细胞淋巴瘤的局部病灶控制有一定效果 。
详细描述
放疗通常在手术切除肿瘤后进行,以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对于某些局限期的套细胞淋巴瘤,放疗也 可以作为单独的治疗方法。放疗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局部皮肤损伤、疲劳等。
高危人群筛查
பைடு நூலகம்
定期进行体检
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特别 是淋巴结和脾脏等部位的超声检
查和血液检查。
密切关注症状
高危人群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 如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
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基因检测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高危人群, 可进行基因检测,了解是否存在 与淋巴瘤发病相关的基因突变。

套细胞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是淋巴组织恶性肿瘤中的一种。

它源于浆细胞,通常发生在骨骼系统以外的组织中,例如鼻腔、喉咙、胃肠道和泌尿系统。

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因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异。

有些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只是偶然地被发现。

其他患者可能出现与肿瘤位置相关的症状,如鼻塞、吞咽困难、腹痛等。

此外,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疲劳、无力、发热等。

诊断套细胞淋巴瘤通常进行组织活检。

通过取得患者病变部位的组织样本,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此外,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可以帮助确定肿瘤扩展的范围和位置。

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骨髓穿刺和血液检查来排除骨髓浆细胞瘤。

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

手术切除适用于局部病变,可以完全切除。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病例,放射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它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化疗通常是用于治疗晚期或广泛扩散的病例,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来达到治疗效果。

套细胞淋巴瘤的预后与多个因素相关,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分级和治疗措施等。

一般来说,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以提高预后。

相比于套细胞淋巴瘤,骨髓浆细胞瘤通常具有更差的预后。

因此,对于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骨髓移植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

总之,套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鼻腔、喉咙、胃肠道和泌尿系统等组织。

通过组织活检可以确诊,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提高预后非常重要。

虽然这种疾病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改善,相信未来我们能够更好地治疗套细胞淋巴瘤,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完整版)套细胞淋巴瘤

(完整版)套细胞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约占NHL 的3%~10%.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60岁,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约为2∶1.MCL 过去曾有多种命名,Rappaport分类称之为中间淋巴细胞性淋巴瘤,Kiel分类称之为中心细胞性淋巴瘤,工作分类称之为弥漫性小裂细胞淋巴瘤,在修订的欧美分类(REAL)及WHO新分类中均称为MCL.目前认为MCL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特征。

诊断免疫组织化学:瘤细胞表达全B细胞抗原(L26),CD43,sIgM±IgD,λ>κ。

冰冻切片上瘤细胞表达CD5,不表达CD23和CD10为其特征。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是Bcl-1/PRAD1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的单克隆抗体,核cyclinD1+对诊断MCL有重要价值。

治疗一线治疗方案●对于经过选择的、不能耐受高强度治疗的老年患者,给予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强的松)±利妥昔单抗●R-HyperCVA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与利妥昔单抗加大剂量甲氨喋呤和阿糖胞苷交替应用●利妥昔单抗+EPOCH(依托泊苷、强的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改良的Hyper-CVAD加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65岁以上的患者一线巩固方案大剂量治疗联合自体干细胞解救二线治疗方案●硼替佐米(Bortezomib)●克拉屈滨(Cladribine)● FCMR(氟达拉滨、环磷酰胺、米托蒽醌、利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维持● FMR(氟达拉滨、米托蒽醌、利妥昔单抗)● FC(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 PCR(喷司他丁、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沙立度胺+利妥昔单抗●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二线治疗方案二线巩固方案大剂量治疗联合异基因干细胞解救预后套细胞淋巴瘤对治疗反应较差,其中位生存时间大约为3~5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病例 报道
例 1 贺某 , 男性 ,9岁。 5 因反复腹泻 1 年入 院。自诉 1 年前 开始不 明原 因的腹 泻 , 天 6 0次 , 黄色粘液稀糊状 , 时 每 ~1 为 有 腹胀 , 1 近 个月多病情加重 。入 院时检查 : 发育正常 , 营养差 , 神
工作 。
例 3 曾某 , ,7 , 民。 女 6岁 农 因颈部肿块 7 个月入院。 查体: 发育正常 , 营养中等, P R正常 , P1313 mH 。 T、 、 B 6/0 m g 全身皮肤散
套细胞淋 巴瘤 ( n ecll p o a MC ) Mat e m hm , L 是一类 比较少见 l ly 的 B细胞性 的非霍奇金淋 巴瘤( H ) 9 2年’l k 及We e N L 。18 Pa e 股沟淋巴结肿大 , 大者 约 2 c . m, . mX3 c 小者 0 0
动, 边界清 , 无压痛 。心、 未见异常 。腹部膨隆 , 肺 柔软 , 肝在锁骨 中线肋缘下 2m, c 剑下 4m, e 边缘锐 。脾在肋 下 6m, c 未超过正中
线。 腹部 叩诊有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踝关节内侧 凹陷性水肿。 纤 维结 肠镜检查发现直肠 、 全结肠及末段回肠有 多数结节样隆起 。 内镜诊断 :多发性息肉 。取 左侧腹股 沟淋 巴结送检 ( 病理 编号 B 4 49 ) 0- 00 :灰 褐 色淋 巴结 组织 1个 ,体 积 1 c . m X . m x1 e 5 0 0 c 显微镜下见淋 巴结 正常结构消失 , . m。 6 代之是 弥漫增生形态较 单一 的小至 中等大的淋巴样 细胞构成 ,核轻微不规则 ,胞浆稀
比, L的恶性程度高 、 MC 预后较差 , 尤其是母细胞型 MC L的临床
进展快 , 对常规治疗反映差 , 因此需引起 临床医生和病理医生的 高度重视 。特将我 院 2 0 0 5年 1 ~20 月 0 6年 l 2月收治的 4例套 细胞 淋巴瘤予 以报道 。
小 , 的消失 。到发稿时 随访 , 有 患者一 般情 况尚可 , 能参 加 日常
bre 等提 出了套 区淋 巴瘤的命名 。19 , ugr 94年 在新 的 Ke分类 、 i 1 RA E L分类及 20 年 WH 01 O分类 中均被命 名为套细胞淋 巴瘤[ 1 】 。
虽 然 MC L与 慢 性 淋 巴细 胞 白血 病 / 淋 巴 细 胞 性 淋 巴 瘤 小 ( Ⅱ L )都 同属于小细胞淋巴瘤 ,但与 C LS L的低恶性相 c L L /L
维普资讯

临床 研 究 ・
20 年 l 月第 4 卷第 2 期 07 2 5 2
套 细胞淋巴 瘤
周克明 白燕琼 方 红 ( 四川省简 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简 阳 6 10 ) 4 4 0
【 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 【 中图分类号】R 3 【 7 3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7 — 7 120 )2 3- 2 6 3 90 (0 7 2 - 2 0
在性丘疹 , 约绿豆大, 边界不清 , 面糜烂 , 表 可见抓痕 、 结痂 。左锁
骨上及颈部触 及多个肿大淋 巴结 ,大小不等 ,大者 约 1 e x . m 5 1 e 小者约 05m X . m, . m, 0 . 5 中硬 , c 0c 活动 , 光滑。心 、 肺及腹部未 见 明显阳性体征 。 T提示 : C 纵隔淋巴结肿大。 取左锁骨上及颈淋 巴结作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 。肉眼观察 :淋巴结样组织 2 个, 体积分别 28mX2 e . m、. m X1 e . m, . . m X1 e 1 c . m X 9 表面 c 4 0 5 0 0c 包膜完整。显微镜下见淋 巴结正常结构消失 , 代之是弥漫增生形 态较单一的小至中等大 的淋 巴样细胞构成 , 核轻微不规则 , 胞浆 稀少 ,染 色质 稍粗 ,核仁 不 明显 。免疫 组化染 色 :D 0 + , C 2()
C7 D 9d( )C 3 一 , D ( ,yl D1 + , i6 ( )0 。诊 + ,D ( )C 5 +)C c n ( )K— 7 + l % i
清, 合作 , 贫血貌 。T P R正常。双侧腹股 沟扪及 多个肿 大淋 巴 、、
结 , 者约 1 c . m, 大 . m x1 e 小者约 05m . m, 5 0 . X0 c 中硬 , 滑 , c 5 光 活
断: 套细胞淋 巴瘤 。采用 C P方案化疗一周期 出院, HO 目前仍在 治疗中。 例 4 徐某 , ,2岁 , 民。因全身乏力 、 男 5 农 多处肿块半年来 我院门诊。查体发现颈 、 腋下及腹股沟多处淋 巴结肿大 , 大者约 3 e 20m, . mX . 0 e 小者约 05m X . m, . 03 中硬 , c c 光滑 , 活动 , 压痛。 无 切取颈淋 巴结 1 个送病检( 病理编号 B 6 25 ) 肉眼观察 : 巴 0—84。 淋 结样组织 1 , 个 体积 1 c 7 mX0 e 表面包膜完整 。显微 . mX0 c . m, 0 . 4 镜下见正常淋 巴结结构消失 ,代之是弥漫增生形态较单一 的小 至中等大的淋 巴样细胞构成 ,核多数呈圆形 ,部 分核轻微不规 则, 胞浆稀少 , 色质稍粗 , 仁不 明显 。免 疫组化染色 :D 0 染 核 C 2 ( )C cn ( )C 5 + , i6 ( 1 %。病理诊断 : + ,ylD1 + , D ( )K_ 7 +)0 i 套细胞淋 巴瘤。确诊后 , 病人及家属均不愿住 院治疗 , 目前尚在观察中。
约 1 c X . m, , . m 05 硬 活动 , 0 c 光滑 , 边界清 。 、 心 肺未见异常 。 腹软 ,
平坦 , 柔软 , 、 未触及 。彩超提示 : 门区及腹膜后淋 巴结肿 肝 脾 肝 大 。直肠 活检标 本 肉眼 观察 :碎组 织 多个 ,总体 积 1 e . rx 0a 08m X . m。全部石蜡包埋切 片, . 3 c 0c 显微镜下见粘膜表面上皮细 胞 弥漫一致 的淋 巴样 细胞增生 。免疫组化染 色 :D 0 + , D C 2 ( )C 3 ( )C 5 ±)C 1 ( )C cn ( )K_ 7 + 约 1 %。 一 , D ( , D 0 一 ,yl D1+ , i6 ( ) 0 病理诊 i 断: 套细胞淋 巴瘤( 病理编号 B 6 32 ) 0—30。 入 院后经纠正贫 血 , 支持 、 对症治疗 , 全身情况 明显好转后 , 用 C P方案 , 治疗两 个周期 出院 。 HO 共 出院 时全 身肿块 明显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