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细胞淋巴瘤的诊治

合集下载

套细胞淋巴瘤治疗现状及进展

套细胞淋巴瘤治疗现状及进展

套细胞淋巴瘤治疗现状及新进展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姜文奇Fisher RI . Ann Oncol . 1996;7(suppl 6):S 35-S 39.Armitage JO . Management of Mantle Cell Lymphoma . Oncology (Willston Park ). 1998.Romaguera JE , et al . Cancer . 2003;97:586-591.•占NHL 的3.0% -8.0%;•中老年人(中位>60岁),男∶女= 2-4∶1;•诊断时多为晚期:• 90%结外受累,常累及GI , BM , blood , • Spleen ,liver , CNS•兼具惰性和侵袭性淋巴瘤的特点•预后差,常规化疗5年生存率<30%套细胞淋巴瘤(MCL )过去曾命名为中心细胞性淋巴瘤,由非典型小淋巴细胞组成,广泛围绕正常生发中心,套区增宽,故称为套细胞淋巴瘤概 述MCL :M antel C ELL L ymphoma /Most ChallengeLymphoma最具临床侵袭性、对目前治疗缓解期短、复发率高、中位生存期较短。

5-yr Overall Survival3Blood 1997 Jun 1;89(11):3909-18T -ALCL MALT FL Marginal zone , nodal Lymphoplasmacytoid SLL Burkitts DLBCMCL (27%)T -lymphoblastic PTCL30-49%>70%50-70%<30%1. Dreyling et al. Ann Oncol. 2014. 25(Suppl3): ii83–92.MCL 治疗挑战•MCL 具有侵袭性,病情进展迅速,治疗后复发率高,标准治疗难以治愈1•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到晚期1 •不存在金标准治疗方法1•较年轻的合适患者会给予强化治疗方案,但对大部分患者而言,这些方案并不适用1•已有治疗方法中极少有明显优越的方法。

沙利度胺治疗套细胞淋巴瘤1例

沙利度胺治疗套细胞淋巴瘤1例

同 时刺 激 T细胞 和骨 髓基 质 细胞 (L 6) 殖 , 制 中性 粒 细 I一 增 抑
胞趋 化作 用 , 降低 单核 细胞 的吞 噬作用 , 有抗 血管 生成和 免 具 疫调 节双 重作 用 , 从而改 变 了肿瘤 所处 的微环 境 , 到抗肿 瘤 起 作用 。研究 发 现 , 肿瘤 微 环境在 N L的发 病 机制 中起着 重 要 H 作用 , 为 N L 这 H 的治疗 提供 了一 个新 的方 向, 同时也 奠定 了沙
四 Zf n a l k i e
De a t n fRa ito Gu n x n rte s ia , n i g 5 0 0 , h n p rme t d a i n, a g i o Mi o i sHo p t l Na n n 3 0 C i a i 1
【 s r c 】 sa p ca p too ia tp f o - o g i S y p o Ab t a t A e il ah lgc l y eo n H d k n m h ma( HL) te e s os n a dtea e t c e u eo nl s n l N , h r t d r r p u i s h d l nMa t in a h c e c l lm h ma( L) t r s n a dtec r t ee c c f h moh rp n rg o i a ev r o r I h s e n p o e a a n e p o ly MC a p e e t n u a v f a yo e t ea ya dp o n ss r eyp o . t a e r v d t t s e h i i c b h o
I y wo d 】 h l o d ; nl e mp o a Ke r s T ai mi e Ma t c l l h m d e ly

套细胞淋巴瘤的诊治

套细胞淋巴瘤的诊治

套细胞淋巴瘤的分类与分期
分类
套细胞淋巴瘤可分为低级别、中级别和高级别三种类型,不 同类型的套细胞淋巴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
分期
套细胞淋巴瘤的分期主要采用国际预后指数(IPI)和滤泡性淋 巴瘤预后指数(FLIPI)等评分系统,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 况、淋巴结受累情况等因素进行评估。
套细胞淋巴瘤的症状与体征
病理学诊断
组织形态学观察
观察肿瘤组织的形态,判断肿瘤的类 型和分化程度。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分子生物学检测
检测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染色体异 常等分子生物学特征,有助于深入了 解肿瘤的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
通过染色技术检测肿瘤细胞表面的抗 原,有助于确定肿瘤的来源和性质。
影像学诊断
01
02
03
CT检查
详细描述
化学治疗通常采用多药联合方案,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 霉素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化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 疗效果。
放疗
总结词
放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对于套细胞淋巴瘤的局部病灶控制有一定效果 。
详细描述
放疗通常在手术切除肿瘤后进行,以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对于某些局限期的套细胞淋巴瘤,放疗也 可以作为单独的治疗方法。放疗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局部皮肤损伤、疲劳等。
高危人群筛查
பைடு நூலகம்
定期进行体检
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特别 是淋巴结和脾脏等部位的超声检
查和血液检查。
密切关注症状
高危人群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 如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
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基因检测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高危人群, 可进行基因检测,了解是否存在 与淋巴瘤发病相关的基因突变。

套细胞淋巴瘤2014NCCN指南解读

套细胞淋巴瘤2014NCCN指南解读

2014年套细胞淋巴瘤指南解读2014年套细胞淋巴瘤仍然强调其确切的肿瘤组织病理是该病的确诊依据,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确切的肿瘤组织时可通过细针穿刺组织结合免疫组化、流式检测免疫学标志及相关基因重排等检测可为诊断提供充分信息。

CD20、CD3、CD5、CD10、CD21、CD23、CD19、细胞周期蛋白D1、BCL2、BCL6、Ki-67套细胞淋巴瘤呈阳性表达。

CCDN1基因重排、t(11;14)、t(11;18)在套细胞淋巴瘤细胞中也易出现。

患者基本项目检测无新的要求,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评估应进行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检查,并可通过患者血清β2-MG、LDH检测及PET-CT 检查对患者病情评估更具体化。

利妥昔单抗仍是该类患者治疗首选,但治疗前必须进行HBV-DNA的检测、蒽环类药物应用前进行心脏功能的检测、疑有神经系统浸润者应进行腰穿脑脊液的检查。

患者治疗前应进行评估分期,其临床分期的标准仍以临床实验检查为依据,包括血清β2-MG、LDH检测及影像学检查。

由于PET-CT能反应出组织有代谢活性,应用于淋巴瘤的检查更具有准确性。

患者分期明确后可根据患者的不同分期及患者的体质状况选择相应的诱导治疗方案,Ⅰ、Ⅱ期患者仍以CALGB、HyperCVAD、NORDIC 等高强度方案化疗为主,低强度化疗可选择苯达莫司汀(Bendamustine) +利妥昔单抗( rituximab)或CHOP +利妥昔单抗、克拉屈滨(Cladribine)联合利妥昔单抗。

65岁以上老年患者可选用改良的利妥昔单抗-HyperCVAD并以利妥昔单抗单药维持。

巩固治疗可选择临床试验或大剂量化疗并自体干细胞移植。

二线治疗方案包括: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硼替佐米±利妥昔单抗;克拉屈滨+ 利妥昔单抗;FC(氟达拉滨、环磷酰胺) ±利妥昔单抗;FCMR (氟达拉滨、环磷酰胺、米托蒽醌、利妥昔单抗) ;FMR (氟达拉滨、米托蒽醌、利妥昔单抗) ;依鲁替尼(ibrutinib)、雷拉度胺(Lenalidomide)±利妥昔单抗;PCR方案:贲司他汀(pentostatin)、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PEPC方案:强的松、依托泊苷、丙卡巴肼、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或DLBCL的二线治疗方案。

《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

《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

提高对 MCL 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1 MCL 的诊断
80% 以上 MCL 患 者 诊 断 时 已 处 于 疾 病 晚 期,
精确诊断是分层 治 疗,提 高 患 者 预 后 的 前 提。 新 版
指南在 MCL 的诊断上仍然 是 通 过 组 织 形 态 学 和 免
[收稿日期]
2022-10-30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ji
[文献标志码] A
套 细 胞 淋 巴 瘤 (man
t
l
ec
e
l
ll
ymphoma,MCL)
为成熟 B 细胞淋巴瘤的一种亚型,占非霍奇金淋 巴
瘤(
non
-Hodgk
i
nl
NHL)的 6%~8% 。
ymphoma,
自《套细 胞 淋 巴 瘤 诊 断 与 治 疗 中 国 专 家 共 识 (
2016
[
1]
药研究的进展,患者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本文对《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
2022 年版)》主要 更 新 内 容
进行解读,旨在提高对该少见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关键词] 淋巴瘤,膜细胞;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3.
4
do
i:
10.
3969/
.
s
sn.
1007
3205.
2023.
01.
001
会、中华医学会血液 学 分 会 与 中 国 临 床 肿 瘤 学 会 淋
巴瘤专家委员会共同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经过多次讨
论,制 定 了 《套 细 胞 淋 巴 瘤 诊 断 与 治 疗 中 国 指 南
[]
(
2022 年版)》3 。为 便 于 读 者 更 好 地 理 解 该 指 南,

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培训课件

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培训课件
NCCN 在最新版的NCCN指南中,MCL的治疗分层依然是基于 Ann Arbor分期系统
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4
套细胞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 (MIPI)
E Hoster, et al. Anew prognostic index (MIPI)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stage mantle cell lymphoma. Blood. 2008;111: 558-565
P值
<0.001 0.009 0.006 <0.001
MIPI指数计算公式:
MIPI指数 =
( 0.03535年x龄(岁)
)
+
0.6978 ( 如果 ECOG体能评分 > )1
+
[1.367 x log10( LDH/正常上限值)]
+
[0.9393 x log10( 白细胞计数/10-6)L]
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12
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7
结果1:IPI的局限性
4种风险因子中,结外受累位点数不具预后价值
风险因子
风险比(95%CI)
P值
年龄(≥60岁 vs <60岁)
1.7 (1.2 – 2.3)
0.002
ECOG体能评分(2-4 vs 0-1) 2.8 (1.8 – 4.5)
<0.001
LDH(升高 vs 正常)
(4年OS率:65% vs 50%, P=0.0032)
• R-CHOP + MR治疗效果最佳 (4年OS率为87%)
Blood . 2011; 118: Abstract 439
MR=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
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22

套细胞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

低强度方案
苯达莫司汀+R RCHOP 改良R-Hyper CVAD并予R维持
巩固治疗
临床试验 大剂量治疗+SCT
2020/11/3
12
Hyper CVAD/MA可提高治疗反应
FFS
2020/11/3
Leuk Lymphoma. 2000 Sep;39(1-2):77-85. 13
Hyper CVAD/MA+AST显著提高生存
目的:大剂量的Ara-C在MCL疗
中的地位?
Hermine et al, ASH 2012. Update September 26,2012, Eurpean MCL Network,
2020/11/3
V1.0 09.10.201182
欧者<65岁,n=497
Burkitt Burkitt 1%
1%
35%
3
3
Non-Hodgkin's Lymphoma Classification Project. Blood 1997; 89: 3909-3918
流行病学
➢ 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 60-68 岁 ➢ 男性中更常见,男女比例 (3:1) ➢ 大多数为晚期疾病(III-IV 期) ➢ 75-100% 表现出弥漫性淋巴结病变 ➢ 淋巴结外疾病常见
2020/11/3
Cheson B D,Rummel M J JCO 2009;27:1492 25
StiL NHL 1-2003试验
R-苯达莫司汀 vs R-CHOP
2020/11/3
Rummel et al. ASCO Plenary 2012, abstract #3
26
PFS

套细胞淋巴瘤C-myc基因LSD1表达及临床意义

套细胞淋巴瘤C-myc基因LSD1表达及临床意义

套细胞淋巴瘤C-myc基因LSD1表达及临床意义套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但致命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年轻人和儿童。

它是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亚型,具有快速生长和易转移的特点。

尽管针对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案有所进步,但其治愈率仍然较低,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改善治疗效果。

C-myc基因是一个重要的癌基因,它在多种癌症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套细胞淋巴瘤中C-myc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该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LSD1是一种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它可以通过去甲基化作用来调控基因表达。

LSD1在多种肿瘤中也被发现异常表达,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研究套细胞淋巴瘤中C-myc基因和LSD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对于深入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研究表明,在套细胞淋巴瘤中C-myc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C-myc基因的异常表达会导致细胞周期的失控和凋亡抑制,从而促进套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

C-myc基因的异常表达还与化疗药物的抵抗性相关,这进一步加重了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难度。

针对C-myc基因的治疗策略可能成为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新途径。

LSD1的异常表达也与套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在套细胞淋巴瘤组织中LSD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且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

LSD1的异常表达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还可以影响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从而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

LSD1可能成为套细胞淋巴瘤治疗的新靶点,针对LSD1的治疗策略可能会为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综合上述研究发现,套细胞淋巴瘤中C-myc基因和LSD1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对于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进一步的研究套细胞淋巴瘤中C-myc基因和LSD1的表达调控机制,寻找针对这两个靶点的新的治疗策略对于改善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表型特征
8
免疫表型特征
细胞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染色体t(11;14)(q13;q32)异常导致CCND1基因与免疫 球蛋白重链(IGH)基因易位被认为是MCL的遗传学基础, 见于95%以上的MCL患者。该遗传学异常导致细胞周期 蛋白Cyclin D1高表达,引起细胞周期紊乱,从而导致 发病。
套细胞淋巴瘤的诊治
珠海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1
MCL简述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是起源 于淋巴结套区的B细胞淋巴瘤;细胞遗传学t(11;14) (q13;q32)异常导致Cyclin D1核内高表达;患者以 老年男性为主,结外侵犯常见,兼具有侵袭性和惰性 淋巴瘤的特点。
治疗
17
MCL的治疗流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挽救治疗
复发患者尚无统一的治疗推荐 硼替佐米是最早被批准应用于复发/难治MCL的新药
,可以单药或联合利妥昔单抗或化疗应用 硼替佐米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选择来那度胺或依鲁替尼 R-BAC方案(利妥昔单抗+苯达莫司汀+阿糖胞苷)
治疗复发/难治MCL患者的ORR达80%,CR 率达70%
2.Ann Arbor Ⅲ~Ⅳ期:对于年龄≤65 岁或一般状况较好、适合自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的患者,应选择含中大剂量阿糖胞苷的方案 诱导治疗,缓解后进行ASCT巩固。联合利妥昔单抗(R)治疗可进一步
获益。
3.而对于年龄>65岁或一般状况较差、不适合ASCT的患者,则应 选择不良反应较小、耐受性较好的方案进行联合化疗,联合利 妥昔单抗化疗可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其中VR-CAP、B-R和 CHOP-R是较常用的方案。
评分系统(MIPI)
治疗
一线治疗
1.Ann Arbor Ⅰ~Ⅱ期:对于少部分非肿块型且不伴不良预后因素的 早期患者,可采取类似于滤泡淋巴瘤的治疗策略,先行免疫化疗后进 行受累野放疗(30~36 Gy)。
对于伴有巨大肿块(≥10cm)/高肿瘤负荷或伴不良预后因素(如Ki67阳性率>30%)的患者,建议按照晚期(Ⅲ~Ⅳ期)进行治疗。
组织结构: 套区生长(Mantle Zone) 结节状生长(Nodular) 弥漫性生长(Diffuse)
细胞形态: 经典型 变异型:小细胞、边缘区样、母细胞、多形性
组织形态学特征
套区生长 结节状生长 弥漫性生长
组织形态学特征
经典型
母细胞变异型
多形性
免疫表型特征
典型的免疫表型为CD5、CD19、CD20阳性,CD43阳性, 强表达sIgM或IgD,几乎所有患者均Cyclin D1和BCL2 阳性
MCL临床特点
中位发病年龄约60岁 男、女比例为2~4∶1 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6%~8% 80%以上的患者诊断时处于疾病晚期(Ann Arbor Ⅲ~
Ⅳ期),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骨髓受累, 其他常见的结外受累部位为胃肠道和韦氏环
组织形态学特征
典型的MCL常由形态单一、小到中等大小淋巴细胞构成,核 不规则,染色质浓聚、核仁不明显,胞质较少
随访
完成治疗后的前2年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完成治 疗后第3~5年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5年后每1年进行 一次随访。
<5%的MCL患者可无t(11;14)异常,但常伴有Cyclin D2 或Cyclin D3过表达,55%可伴有CCND2基因重排,主要 与免疫球蛋白轻链基因发生易位。
细胞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细胞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所示箭头为染色体易位产生的融合信号(×100)
Ann Arbor分期
评分系统(MIPI)
CD23和CD200阴性或弱阳性,但CD10、CD11c和BCL6常 阴性。
Cyclin D1核内强阳性是MCL特异性的免疫标志,少部 分患者Cyclin D1阴性,但Cyclin D2或Cyclin D3阳性 ,SOX11阳性。
我国MCL患者CD23阳性率近50%,高于国外报道,而 sIgM 阳性率仅50%,低于国外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