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 期中检测试卷8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数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五数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在①25﹣3×6=7、②5A=0.5×4、③3x+18、④y=0、⑤8a﹣2>10中,方程有,等式有.(填序号)2.一个带分数,它的整数部分是最小的合数,分数部分的分子和分母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并且都是素数,这个带分数是,它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3.在横线里填上“>”、“<”或“=”.①②4 4.666③3.25时 3小时25分④当x=0.2时,x2 2x;⑤如果x+3=y﹣2,x y.4.将一根5米长的绳子连续对折3次,每小段的长度是总长的,每小段长米.5.M和N都是非零自然数,如果M÷N=8,那么M和N的最小公倍数是,M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6.既有因数3,又是4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这个数与18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个数与24的最大公因数是.7.小华从一楼走到八楼用了3分钟时间,平均每上一层楼所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是分钟.8.小刚是我校二(6)班的学生,他是2005年九月份进入我校一年级学习的,学号为28号,他在学校的编号是20050628.小悦是我校五(3)班的学生,学号为8号,他在学校的编号应该是.9.图是某年二月份的日历表,现在用“十字框”去框表中的数,每次框进5个数.①框出的和最大是,最小是.②一共可以框出个不同的和.③这个月中休息的天数占总天数的.10.一个正方体三个面涂上红色,两个面涂上绿色,一个面涂上黄色.现在将它任意向上抛若干次,黄色朝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如果抛300次,红色朝上的大约是次.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小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判断对错)12.两个数的公因数不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判断对错)13.如果甲(3,X)和乙(Y,4)是同桌,那么X与Y都等于4.(判断对错)14.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相比较,分数单位大的分数值较大.(判断对错)15.5千克的比4千克的要重一些.(判断对错)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6.如果○×○=25,(○+○)÷△=5,那么(△+△+△)×○=()A.5 B.10 C.25 D.3017.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40,两个数可能是()A.2和40 B.1和40 C.4和10 D.20和4018.园林工人在长100米的公路两边每隔5米栽一棵树(首尾都栽),现在要改成每隔4米栽一棵树,那么不用移动的树有()棵.A.5棵B.6棵C.10棵D.12棵19.如果是真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那么X等于()A.8 B.9 C.8或9 D.9或1020.将2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3份占全长的()A.B.C.米 D.米四、计算题.(共22分)21.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8,30)=(35,40)=(14,42)=(15,16)=22.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9,10]=[15,25]=[30,10]=[9,12]=23.求x的值.15.6﹣x=1.2x÷8=1.60.8x=7.25x﹣24=86.24.列方程解答.①甲数是12.8,比乙数的4倍还多1.2,求乙数.②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450m2,底是25m,求它的高.五、操作题.(2分+2分+8分=12分)25.画出下面图形的,并用阴影表示.26.图是一个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的部分,请你发挥想象力,将原来的图形添画完整.27.①将图的三角形先向右平移四格,再向上平移两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用数对表示平移后三个顶点的位置:A1(,)B1(,)C1(,).②将平移后的三角形绕B1点顺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A2B2C2,用数对表示:A2(,)B2(,)C2(,).六、应用题.(每题5分,共30分)(1∽3题用方程解)28.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20cm,长方形的长是25cm,求长方形的宽.(用方程解)29.甲堆沙重9.6吨,现在从甲堆中运1.2吨给乙堆,两堆沙正好一样重.现在乙堆沙重多少吨?(用方程解)30.公交车上原有乘客25名,停靠小站时下去了一些人,又上来了12人,这时车上共有22人.停靠小站时下去了多少人?(用方程解)31.小华每隔6天值日一次,小芳每隔8天值日一次,教师节这天两人同时值日.下一次两人同时值日是几月几日?32.两根彩带,一根长80厘米,另一根长56厘米,现在将它们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每根短彩带最长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剪成多少段?33.在100克水中放入3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如果将水蒸发掉20克,这时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在①25﹣3×6=7、②5A=0.5×4、③3x+18、④y=0、⑤8a﹣2>10中,方程有②、④,等式有①、②、④.(填序号)【考点】等式的意义;方程需要满足的条件.【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是指等号两边相等的式子;据此解答.【解答】解:①25﹣3×6=7、②5A=0.5×4、③3x+18、④y=0、⑤8a﹣2>10方程有:②、④.等式有:①、②、④.故答案为:②、④,①、②、④.2.一个带分数,它的整数部分是最小的合数,分数部分的分子和分母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并且都是素数,这个带分数是4,它的分数单位是,它有14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在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分子和分母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并且都是素数,这两个数是2和3;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则最小的合数是4;据此写出分数,分数的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再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解答】解:最小的合数是4,分子和分母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并且都是素数,这两个数是2和3,这个分数是4.4它的分数单位是,它有1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故答案为:4;;14.3.在横线里填上“>”、“<”或“=”.①>②4> 4.666③3.25时< 3小时25分④当x=0.2时,x2 <2x;⑤如果x+3=y﹣2,x <y.【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小数与分数的互化;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含字母式子的求值.【分析】①根据“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小于1”判断;②把4化成小数再与 4.666比较大小;③3.25时即3小时和0.25小时的和,把0.25小时化成分钟数再比较;④把x=0.2代入两个代数式计算出得数再比较大小;⑤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2即可得解.【解答】解:①>1,<1,所以>;②4=4.,所以4>4.666;③3.25时=3小时15分,所以3.25时<3小时25分;④当x=0.2时,x2=0.04,2x=0.4,所以x2<2x;⑤如果x+3=y﹣2,则x+3+2=y﹣2+2,即x+5=y,所以x<y;故答案为:>,>,<,<,<.4.将一根5米长的绳子连续对折3次,每小段的长度是总长的,每小段长0.625 米.【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对折1次,被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总长的;对折2次,被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总长的;对折3次,被平均分成了8份,每份是总长的.求每份长,一是用总长除以平均分成的份数;二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长乘每份所占的分率.【解答】解:将一根5米长的绳子连续对折3次,这根绳子被平均分成了8段,每小段的长度是总长的;5÷8=0.625(米)(或米)答:这根绳子被平均分成了8段,每小段的长度是总长的,每段长0.625米.故答案为:,0.625.5.M和N都是非零自然数,如果M÷N=8,那么M和N的最小公倍数是M ,M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8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较小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据此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M和N都是非零自然数,如果M÷N=8,那么M和N的最小公倍数是M,M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8.故答案为:M,8.6.既有因数3,又是4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12 ,这个数与18的最小公倍数是36 ,这个数与24的最大公因数是 6 .【考点】2、3、5的倍数特征;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分析】因为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所以求既有因数3,又是4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3和4的最小公倍数;根据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可知:最大公约数是两个数公有质因数的乘积,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据此解答.【解答】解:3×4=1212=2×2×318=2×3×324=2×3×2×2所以12与18的最小公倍数是:2×2×3×3=36,12与24的最大公因数是:2×3=6,故答案为:12,36,6.7.小华从一楼走到八楼用了3分钟时间,平均每上一层楼所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是分钟.【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小华从一楼走到八楼用了3分钟时间,她从一楼走到8楼需要上8﹣1=7层,所以每上一层的时间就是总时间的;用3分钟除以7层,即可求出小华平均走一层楼用多少分钟.【解答】解:8﹣1=7(层)1÷7=3÷7=(分钟)答:平均每上一层楼所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是分钟.8.小刚是我校二(6)班的学生,他是2005年九月份进入我校一年级学习的,学号为28号,他在学校的编号是20050628.小悦是我校五(3)班的学生,学号为8号,他在学校的编号应该是20020308 .【考点】数字编码.【分析】编号“20050628”表示2005年入学,就读于二年级6班学号为28号的学生,那么这个编号的前四位表示入学年份,第五、六位表示班级,第七、八位表示学号;由此求解.【解答】解:二年级的学生2005年入学,则五年级的学生2002年入学;则小悦的学生编号为:20020308.故答案为:20020308.9.图是某年二月份的日历表,现在用“十字框”去框表中的数,每次框进5个数.①框出的和最大是105 ,最小是40 .②一共可以框出10 个不同的和.③这个月中休息的天数占总天数的.【考点】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分析】①从表中看出,框出的五个数中,两边的两个数的和是中间的数的2倍,因此要使框出的5个数的和最大,那么只要框出的5个数中的中间的数最大即可,所以框出的5个数为:15、21、22、23、29,要使框出的5个数的和最小,那么只要框出的5个数中的中间的数最小即可,所以框出的5个数为:1、7、8、9、15;②因为第一行、第二行和第三行可以框出2个的和;第二行、第三行与第四行可以框出5个不同的和,第三行、第四行与第五行可以框出3个不同的和,因此即可得出一共框出的不同的和的个数;③用这个月中休息的天数除以总天数即可求解.【解答】解:①要使框出的5个数的和最大,框出的5个数为:14、20、21、22、28,和是:14+20+21+22+28=105要使框出的5个数的和最小,框出的5个数为:1、7、8、9、15;和是:1+7+8+9+15=40答:框出的和最大是105,最小是40.②2+5+3=10(种)答:一共可以框出10个不同的和.③8÷28=答:这个月中休息的天数占总天数的.故答案为:105;40;10;.10.一个正方体三个面涂上红色,两个面涂上绿色,一个面涂上黄色.现在将它任意向上抛若干次,黄色朝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如果抛300次,红色朝上的大约是150 次.【考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求解.【分析】一个正方体三个面涂上红色,两个面涂上绿色,一个面涂上黄色,将正方体6个面当作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涂红色的占6个面的,涂绿色的占6个面的,涂黄色的占,则在将它任意向上抛若干次,黄色朝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应和其占6个面的分率相对应,即约占,如果抛300次,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红色朝上的大约是300×=150次.【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涂红色的占6个面的,涂绿色的占6个面的,涂黄色的占,则在将它任意向上抛若干次,黄色朝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应和其占6个面的分率相对应,即约占,300×=150(次).答:黄色朝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如果抛300次,红色朝上的大约是150次.故答案为:、150.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小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判断对错)【考点】等式的意义.【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知: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小数不为0,所以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小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小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2.两个数的公因数不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判断对错)【考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析】根据公因数的意义,两个(或3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或3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由此解答.【解答】解:根据分析,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所以两个数的公因数不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3.如果甲(3,X)和乙(Y,4)是同桌,那么X与Y都等于4.√(判断对错)【考点】数对与位置.【分析】数对中前面的数表示的是列,后面的数表示的是行,如果甲和乙是同桌,则他们在同一行,即x=4,表示乙的列数是3+1=4,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如果甲和乙是同桌,则他们在同一行,那么x=4,表示乙的列数是3+1=4,即那么X 与Y都等于4,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4.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相比较,分数单位大的分数值较大.√(判断对错)【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则分数值就越大,由于一个分数分母越小,则分数单位就越大,所以两个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越大分数值越大.【解答】解:两个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越大分数值越大,是正确的.故答案为:√.15.5千克的比4千克的要重一些.√(判断对错)【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求出5千克的和4千克的,再比较即可.【解答】解:5×=1.25(千克)4×=0.8(千克)1.25>0.8答:5千克的比4千克的要重一些.故答案为:√.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6.如果○×○=25,(○+○)÷△=5,那么(△+△+△)×○=()A.5 B.10 C.25 D.30【考点】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分析】根据乘法口诀,5×5=25,所以○=5,带入(○+○)÷△=5,得到(5+5)÷△=5,△=2;然后带入(△+△+△)×○,计算得解.【解答】解:○×○=25○=5(○+○)÷△=5(5+5)÷△=5△=10÷5△=2(△+△+△)×○=(2+2+2)×5=6×5=30故选:D.17.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40,两个数可能是()A.2和40 B.1和40 C.4和10 D.20和40【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说明这两个数是互质数,然后把40进行分解,找出符合题意的即可.【解答】解:40=1×40=5×8=2×20=4×10,因为2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20,不合题意,舍去;因为4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20,不合题意,舍去所以这两个数是1和40,或者是5和8;故选:B.18.园林工人在长100米的公路两边每隔5米栽一棵树(首尾都栽),现在要改成每隔4米栽一棵树,那么不用移动的树有()棵.A.5棵B.6棵C.10棵D.12棵【考点】植树问题.【分析】不用移栽的树应是4和5的公倍数,用100除以4和5的公倍数,再加上1,就是一侧不用移栽树的棵数再乘2,即可得不用移栽的树.据此解答.【解答】解:5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5×4=20,100÷20+1=5+1=6(棵),6×2=12(棵),答:不用移动的树有12棵;故选:D.19.如果是真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那么X等于()A.8 B.9 C.8或9 D.9或10【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在分数中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带分数是由一个整数+真分数构成,即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后,分子大于分母.由此可知,要使是真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则x的取值为:8<x<10,则x只能为9.【解答】解:根据真分数与带分数的意义可知,要使是真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则x的取值为:8<x<10,则x只能为9.故选:B.20.将2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3份占全长的()A.B.C.米 D.米【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把2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将这根铁丝全长当作单位“1”平均分成7份,则其中两份占全长的,3份就是3个,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即可.【解答】解:1÷7=答:3份占全长的.故选:B.四、计算题.(共22分)21.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8,30)=(35,40)=(14,42)=(15,16)=【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分析】当两个数为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对于一般的两个数,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解答】解:8=2×2×230=2×3×5最大公约数是2;35=5×740=2×2×2×5最大公约数是5;14和42是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是14;15和16是互质数关系,最大公约数是1.22.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9,10]=[15,25]=[30,10]=[9,12]=【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如果两个是倍数关系,较答的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两个数是一般关系,可以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把这两个分解质因数,公有质因数和各自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由此解答.【解答】解:9和10是互质数,最小公倍数是9×10=90;15=3×525=5×5最小公倍数是3×5×5=75;30和10是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是30;9=3×312=2×2×3最小公倍数是3×3×2×2=36.23.求x的值.15.6﹣x=1.2x÷8=1.60.8x=7.25x﹣24=86.【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分析】①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x,同时减去1.2求解;②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8求解;③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8求解;④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24,再同时除以5求解.【解答】解:①15.6﹣x=1.215.6﹣x+x=1.2+x1.2+x﹣1.2=15.6﹣1.2x=14.4②x÷8=1.6x÷8×8=1.6×8x=12.8③0.8x=7.20.8x÷0.8=7.2÷0.8x=9④5x﹣24=865x﹣24+24=86+245x=1105x÷5=110÷5x=2224.列方程解答.①甲数是12.8,比乙数的4倍还多1.2,求乙数.②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450m2,底是25m,求它的高.【考点】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分析】(1)设乙数是x,乙数的4倍是4x,再加上1.2就是甲数,即4x+1.2=12.8;(2)设高是xm,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可得25x÷2=450.【解答】解:(1)设乙数是x;4x+1.2=12.84x+1.2﹣1.2=12.8﹣1.24x=11.64x÷4=11.6÷4x=2.9.答:乙数是2.9.(2)设高是xm;25x÷2=45025x÷2×2=450×225x=90025x÷25=900÷25x=36.答:它的高是36m.五、操作题.(2分+2分+8分=12分)25.画出下面图形的,并用阴影表示.【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解答,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用分数表示,把图形平均分成5份,涂色的占2份即可.【解答】解:26.图是一个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的部分,请你发挥想象力,将原来的图形添画完整.【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根据图意可以判断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部分,把图形再补充出3个相同的三角形即可.【解答】解:27.①将图的三角形先向右平移四格,再向上平移两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用数对表示平移后三个顶点的位置:A1( F , 4 )B1(I , 4 )C1(I , 6 ).②将平移后的三角形绕B1点顺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A2B2C2,用数对表示:A2(I ,7 )B2(I , 4 )C2(K , 4 ).【考点】作平移后的图形;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数对与位置.【分析】①把点A、B、C先分别先向右平移四格,再向上平移两格,再顺次连接即可,写数对要先写纵轴上的数再写横轴上的数.②把线段AB、BC围绕B1分别顺时针旋转90度,原来的线段是几格旋转后的线段也是几格,再把点A、C相连即可.【解答】解:画图如下,(F,4)①A1B( I,4)1(I,6).C1(I,7)②A2B(I,4)2( K,4).C2故答案为:F,4;I,4;I,6;I,7;I,4;K,4.六、应用题.(每题5分,共30分)(1∽3题用方程解)28.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20cm,长方形的长是25cm,求长方形的宽.(用方程解)【考点】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分析】设长方形的宽为xcm,根据等量关系:×宽=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边长,列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长方形的宽为xcm,25x=20×2025x÷25=400÷25x=16,答:长方形的宽为16cm.29.甲堆沙重9.6吨,现在从甲堆中运1.2吨给乙堆,两堆沙正好一样重.现在乙堆沙重多少吨?(用方程解)【考点】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分析】设原来乙堆沙重x吨,根据等量关系:原来乙堆沙的重量+1.2吨=原来甲堆沙的重量﹣1.2吨,列方程解答即可得原来乙堆沙的重量,再求现在乙堆沙重多少吨即可.【解答】解:设原来乙堆沙重x吨,x+1.2=9.6﹣1.2x+1.2=8.4x=7.2,7.2+1.2=8.4(吨)答:现在乙堆沙重7.2吨.30.公交车上原有乘客25名,停靠小站时下去了一些人,又上来了12人,这时车上共有22人.停靠小站时下去了多少人?(用方程解)【考点】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分析】设停靠小站时下去了x人,根据等量关系:公交车上原有乘客﹣停靠小站时下去的人数+上来的人数=车上共有22人,列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停靠小站时下去了x人,25﹣x+12=2237﹣x=22x=15,答:停靠小站时下去了15人.31.小华每隔6天值日一次,小芳每隔8天值日一次,教师节这天两人同时值日.下一次两人同时值日是几月几日?【考点】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分析】小华每隔6天值日一次,就是每7天值日一次,小芳每隔8天值日一次,就是每9天值日一次,如果教师节两人同时值日,那么距离下一次都两人同时值日的时间间隔应是7和9的最小公倍数,只要求出7和9的最小公倍数即可.【解答】解:小华每隔6天值日一次,就是每7天值日一次,小芳每隔8天值日一次,就是每9天值日一次7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7×9=63,所以距离下一次都同时参加值日的时间间隔是63天,教师节是9月10日,63天后是11月12日,答:下一次两人同时值日是11月12日.32.两根彩带,一根长80厘米,另一根长56厘米,现在将它们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每根短彩带最长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剪成多少段?【考点】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分析】“两根长度分别是80厘米、56厘米的彩带,把它们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要剪的长度就是80和56的公因数,要使每根短彩带最长可以是多少,要剪的长度就是80和56的最大公因数,求出最大公因数,再除这两根彩带长度的和就是一共可剪成的段数.据此解答.【解答】解:80=2×2×2×2×556=2×2×2×780和56的最大公因数=2×2×2=8(80+56)÷8=136÷8=17(段)答:每根短彩带最长可以是8厘米,一共可以剪成17段.33.在100克水中放入3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如果将水蒸发掉20克,这时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在100克水中放入3克盐,则此时盐水总重是100+3克,根据分数的意义,用盐重除以盐水总重,即得这时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如果将水蒸发掉20克,则此时盐水重100+3﹣20克,则用盐重除以此时盐水总重,即得这时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解答】解:3÷(100+3)=3÷103=3÷(100+3﹣20)=3÷83=答:在100克水中放入3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如果将水蒸发掉20克,这时盐占盐水.2016年8月17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8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8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8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甲仓存粮a吨’乙仓存粮是甲仓的1.5倍’甲、乙两仓共存粮吨’甲仓比乙仓少存粮吨.2.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3.如果a、b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且a、b都不为0]’则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如果a、b是两个非零的自然数’且a是b的倍数’则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4.把3米长的钢筋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米’每段是全长的.5.填出最简分数.45千克=吨;15分=时;20公顷=平方千米.6.== ÷=.7.[a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时’是真分数’当a 时’是假分数’当a 时’等于4.8.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60’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9.在0.75、、、0.7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数’相等的数是和.10.的分数单位是’再减去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结果是1.11.一个数除以8余1’除以6也余1’这个数最小是.12.把的分母加上8’要使原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18分][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在后面括号内]13.下面式子中’是方程的[]A.x﹣5 B.3a+2b=18 C.2y>314.在、、、、中’最简分数有[]个.A.4 B.3 C.215.是真分数’不可能[]1.A.大于B.等于C.小于或等于16.因为=’所以这两个数的[]A.大小相等B.分数单位相同C.分数单位和大小都相同17.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0’这样的分数有[]个.A.2 B.3 C.418.生产一个零件’甲要小时’乙要小时’[]做得快.A.甲B.乙C.无法确定19.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要裁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A.12个B.9个 C.6个20.将3米长的木棒锯成相等的小段’共锯了5次’每小段占这根木棒的[]A.B.C.D.三、计算题.[共21分]2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最简分数.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0.25=3.2=.22.把下面各分数约分.====23.先把下面各数通分’再比较大小和和.24.解方程2.5x﹣0.5x=167.2x÷4=10.84×3.5+6x=44.四、解决实际问题.[4+4+4+4+4+5+4=29分]25.[1]一车间月到月增长的速度最快.[2]二车间下半年平均每月产量是台’平均每季度产量是台.26.一只长颈鹿身高大约是6米’比一只大猩猩高4.35米.这只大猩猩身高大约多少米?[用方程解]27.100千克花生可榨油35千克’平均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榨1千克花生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28.小丽用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长方形?29.一堆货物重150吨’用去了30吨’还剩总数的几分之几?30.甲、乙、丙三人同时合做一批零件’甲6分钟做4个’乙4分钟做3个’丙5分钟做3个.做完时’谁做的零件最多?31.长途汽车站每15分钟向南京发一次车’每20分钟向常州发一次车’6:00同时发车后’要到什么时间会再次同时发车?★挑战一下自己吧!32.有一些图形按的顺序排列.[1]请你算一算第50个图形是什么图形?[2]前35个图形中’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16]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甲仓存粮a吨’乙仓存粮是甲仓的1.5倍’甲、乙两仓共存粮 2.5a 吨’甲仓比乙仓少存粮0.5a 吨.【考点】用字母表示数.【分析】先依据乘法意义’求出乙仓存粮质量’再根据两仓共存粮质量=甲仓存粮质量+乙仓存粮重量’以及甲仓比乙仓少存粮重量=乙仓存粮重量﹣甲仓存粮重量即可解答.【解答】解:a+1.5a=2.5a[吨]1.5a﹣a=0.5a[吨]答:甲乙两仓共存粮2.5a吨’甲仓比乙仓少存粮0.5a吨.故答案为:2.5a’0.5a.2.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6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求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几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共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对于两个数来说: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由此解决问题即可.【解答】解:[1]12=2×2×3’18=2×3×3’所以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2×3=6;[2]6=2×3’8=2×2×2’所以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故答案为:6’24.3.如果a、b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且a、b都不为0]’则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1 ’最小公倍数是ab ;如果a、b是两个非零的自然数’且a是b的倍数’则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b ’最小公倍数是 a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1]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根据互质数的意义得: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2]a、b是两个非零的自然数’且a是b的倍数’成倍数关系的两个非0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那个数’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据此解答.【解答】解:[1]由分析知:ab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ab;[2]因为a、b是两个非零的自然数’a和b成倍数关系’则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故答案为:1’ab’b’a.4.把3米长的钢筋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米’每段是全长的.【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数除法.【分析】把3米长的钢筋平均分成7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即将这根3米长的钢筋将做单位“1”平均分成7份’则其中的一段占全为长的:1÷7=;每段的长为3×=米.【解答】解:每段是全长的:1÷7=;每段的长为:3×=[米];答:每段长米’每段是全长的.故答案为:、.5.填出最简分数.45千克=吨;15分=时;20公顷=平方千米.【考点】质量的单位换算;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算.【分析】[1]根据1吨=1000千克’用45除以1000即可.[2]根据1时=60分’用15除以60即可.[3]根据1平方千米=100公顷’用20除以100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1]45千克=吨;[2]15分=时;[3]20公顷=平方千米.故答案为:.6.== 5 ÷12 =.【考点】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3就是;分子、分母都乘2就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5÷12.【解答】解:==5÷12=.故答案为:15’5’12’24.7.[a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 <5 时’是真分数’当a ≥5 时’是假分数’当a =20 时’等于4.【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1]根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等于1或大于1;进行解答即可;[2]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a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a<5时’是真分数’当a≥时’是假分数;[2]=4’a=4×5=20;故答案为:<5’≥5’=20.8.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60’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22 .【考点】奇数与偶数的初步认识.【分析】根据连续偶数的特点可知’两个连续偶数相差2’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中间一个偶数的3倍;用60除以3即可求出中间数’再求出后面的偶数即可.【解答】解:60÷3+2’=20+2’=22;故答案为:22.9.在0.75、、、0.7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数0.7 ’相等的数是0.75 和.【考点】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分析】首先把、化成小数’再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解答】解:=0.875;=0.75;因为:0.875>0.75=>0.7;所以:>0.75=>0.7;答: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0.7’0.75和相等.故答案为:’0.7’0.75’.10.的分数单位是’再减去8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结果是1.【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1]判定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要看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2]用分数[2]减去1得到的分数化成假分数’再看这个假分数的分子是多少就是需要减去分数单位的个数.【解答】解:[1]2的分母是7’所以分数单位是;[2]2﹣1=1=即减去8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结果就是1;故答案为:’8.11.一个数除以8余1’除以6也余1’这个数最小是25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先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再加1即可.【解答】解:6=2×3’8=2×2×2’所以’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3×4=24’24+1=25’答:这个数最小是25’故答案为:25.12.把的分母加上8’要使原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6 .【考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析】首先发现分母之间的变化’由4变为[4+8]=12’扩大了3倍’要使分数的大小相等’分子也应扩大3倍’由此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解答】解:原分数的分母是4’现在的分母是4+8=12’扩大了3倍’原分数的分子是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也扩大3倍’变为9’即9﹣3=6’故答案为:6.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18分][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在后面括号内]13.下面式子中’是方程的[]A.x﹣5 B.3a+2b=18 C.2y>3【考点】方程的意义.【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等式.由此进行选择.【解答】解:A、x﹣5’只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不是等式’不是方程;B、3a+2b=18’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具备了方程的条件’因此是方程;C、2y>3’虽然含有未知数’但它是不等式’也不是方程.故选:B.14.在、、、、中’最简分数有[]个.A.4 B.3 C.2【考点】最简分数.【分析】最简分数是指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根据最简分数的意义直接判断后再选择.【解答】解:最简分数有:、、’一共有3个.故选:B.15.是真分数’不可能[]1.A.大于B.等于C.小于或等于【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要使是真分数’则x只能是1、2、3、4共4个整数’那么>1’据此解答.【解答】解:是真分数’则x只能是1、2、3、4共4个整数’那么>1’所以不可能小于或等于1.故选:C.16.因为=’所以这两个数的[]A.大小相等B.分数单位相同C.分数单位和大小都相同【考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知’=’其大小相等’但是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所以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解答】解:根据分数单位的基本性质可知:=’其大小相等;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所以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故选:A.17.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0’这样的分数有[]个.A.2 B.3 C.4【考点】最简分数.【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写出真分数’使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0’有:、、、’共有4个’其中和不是最简分数’据此即可选择.【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0的最简分数有和’一共有2个.故选:A.18.生产一个零件’甲要小时’乙要小时’[]做得快.A.甲B.乙C.无法确定【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分析】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可得工作量一定时’谁用的时间越短’则谁做得快’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因为工作量一定’’所以甲用的时间短’因此甲做得快.答:甲做得快.故选:A.19.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要裁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分成[]A.12个B.9个 C.6个【考点】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分析】要想使分成的小正方形个数最少’那么要使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由此只要求得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也就是求得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由此即可求出小正方形的边长’从而用除法求得分得的小正方形的个数.【解答】解:12=2×2×3’18=2×3×3’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2×3=6’所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18÷6]×[12÷6]=3×2=6[个]’答:最少可以分成6个.故选:C.20.将3米长的木棒锯成相等的小段’共锯了5次’每小段占这根木棒的[]A.B.C.D.【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将3米长的木棒锯成相等的小段’共锯了5次’则将这根小棒平均锯成了5+1=6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段占全长的1÷6=.【解答】解:每段占全长的:1÷[5+1]=1÷6’=.故选:C.三、计算题.[共21分]2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最简分数.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0.25=3.2=.【考点】小数与分数的互化;近似数及其求法.【分析】把小数化成分数’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添上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确定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把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0.25==3.2==3=7÷25=0.28=1÷3≈0.33322.把下面各分数约分.====【考点】约分和通分.【分析】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的方法是: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化成最简分数即可.【解答】解:========.23.先把下面各数通分’再比较大小和和.【考点】约分和通分;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式]化成与原来分数[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式]的过程’叫做通分.据此将各组中的分数通分后化为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因为<’所以<;=’因为>’所以>.24.解方程2.5x﹣0.5x=167.2x÷4=10.84×3.5+6x=44.【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分析】[1]先计算2.5x﹣0.5x=2x’根据等式的性质’然后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2]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上4’然后等式两边同时除以7.2;[3]先计算4×3.5=14’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14’然后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6.【解答】解:[1]2.5x﹣0.5x=162x=162x÷2=16÷2x=8;[2]7.2x÷4=10.87.2x÷4×4=10.8×47.2x=43.27.2x÷7.2=43.2÷7.2x=6;[3]4×3.5+6x=4414+6x=4414+6x﹣14=44﹣146x=306x÷6=30÷6x=5.四、解决实际问题.[4+4+4+4+4+5+4=29分]25.[1]一车间11 月到12 月增长的速度最快.[2]二车间下半年平均每月产量是70 台’平均每季度产量是210 台.【考点】统计图表的综合分析、解释和应用.【分析】[1]观察统计图’根据图中表示产量情况的折线变化情况即可确定一车间哪个时间段增长的最快;[2]观察统计图’把二车间7至12月份的产量都加起来’再除以6即可得出平均每月的产量’下半年有2个季度’用下半年的总产量除以2’即可得出平均每个季度的产量.【解答】解:[1]由图可知:一车间 11月到 12月增长的速度最快.[2]40+45+50+60+90+135=420[台]420÷6=70[台]420÷2=210[台]答:二车间下半年平均每月产量是 70台’平均每季度产量是 210台.故答案为:11’12;70’210.26.一只长颈鹿身高大约是6米’比一只大猩猩高4.35米.这只大猩猩身高大约多少米?[用方程解]【考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析】根据题意’设这只大猩猩身高大约是x米’那么6﹣x就是一只长颈鹿身高比一只大猩猩高的米数.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这只大猩猩身高大约是x米.根据题意可得:6﹣x=4.35x=6﹣4.35x=1.65答:这只大猩猩身高大约1.65米.27.100千克花生可榨油35千克’平均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榨1千克花生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考点】分数除法.【分析】[1]用榨出油的重量除以花生的重量就是平均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多少千克;[2]用花生的重量除以油的重量就是榨1千克花生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解答】解:35÷100=[千克];100÷35=[千克];答:平均每千克花生可榨油千克’榨1千克花生油需要千克花生.28.小丽用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长方形?【考点】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分析】由题意知: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6和4的最小公倍数’先把4和6进行分解质因数’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其最小公倍数;然后根据题意’分别求出长需要几个’宽需要几个’然后相乘即可.【解答】解:4=2×2’6=2×3’6和4的最小公倍数为:2×2×3=12’即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12÷6]×[12÷4]=2×3=6[个];答:至少需要6个.29.一堆货物重150吨’用去了30吨’还剩总数的几分之几?【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根据“一堆货物重150吨’用去了30吨’”求出还剩的货物的吨数’用剩下的货物的吨数除以货物的总吨数就是要求的答案.【解答】解:÷150’=120÷150’=;答:还剩总数的.30.甲、乙、丙三人同时合做一批零件’甲6分钟做4个’乙4分钟做3个’丙5分钟做3个.做完时’谁做的零件最多?【考点】简单的工程问题;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分别用甲、乙、丙所做的个数除以所用时间’求出他们每分钟分别做的个数后’即得谁的效率高’则效率高的做完时做的零件就多.【解答】解:4÷6=[个]3÷4=[个]3÷5=[个]答:做完时’乙做的零件最多.31.长途汽车站每15分钟向南京发一次车’每20分钟向常州发一次车’6:00同时发车后’要到什么时间会再次同时发车?【考点】公约数与公倍数问题;发车间隔问题.【分析】已知长途汽车站每15分钟向南京发一次车’每20分钟向常州发一次车’因此15和20的最小公倍数即是两车同时发车的间隔时间.【解答】解:15和20的最小公倍数是60’即60分钟后会再次同时发车;60分钟=1小时’6+1=7[时];所以’7:00会再次同时发车.答:要到7:00会再次同时发车.★挑战一下自己吧!32.有一些图形按的顺序排列.[1]请你算一算第50个图形是什么图形?[2]前35个图形中’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考点】事物的间隔排列规律.【分析】根据题干可得:这组图形的排列规律’6个图形为一个循环周期;[1]第50个图形是在:50÷6=8…2’第9个周期的第2个图形’与第一个周期的第2个图形相同;[2]每个周期都有2个’这里先利用周期特点求出35个图形是经历了几个周期’从而即可求得有几个’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50÷6=8…2’答:第50个图形是第9个周期的第2个图形’与第一个周期的第2个图形相同’是□.[2]35÷6=5…5’所以前35个图形中占总数的:=;答:前35个图形中’占总数的.。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下列哪个数字是2的倍数( )A.7B.8C.92、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4÷0.5=8,所以4是0.5的倍数,0.5是4的因数。

B.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C.把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它的表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5倍。

D.分数都比整数小。

3、a是21的因数,a的值有()个A.2B.3C.4D.54、米可以写成()A.0.08米B.0.008米C.0.8米5、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 )乙数.A.大于B.等于C.小于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一根钢管的是5米,这跟钢管长________米。

7、学校体操队有16名男生和40名女生。

如果男、女生分别排队,要使每排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排________人,这时男、女生一共要排成________排。

8、在比10小的数里,________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9、单式折线统计图用来表示________种数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表示________种数据。

10、有30名学生要分成甲、乙两队。

如果甲队人数是奇数,乙队人数是________。

11、2分米是________(填分数)米,用小数表示是________米。

12、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________作分子,分母不变。

13、已知÷< ,a为非零自然数,则a=________.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任何一个质数加上1都是偶数。

()15、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最后一步是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时间。

()16、24个苹果既可以每袋装两个正好装完,也可以每袋装三个正好装完。

()17、一个数不是质数(素数)就是合数。

()四、计算题(共2题,共计8分)18、解方程。

19、解方程。

①x+0.8=9②x÷6.8=7③2.4x=72④88.62÷x=14⑤5.8×4.5+0.4x=29.1⑥2.8x-1.6=46⑦5.3x-x=86⑧5(x+4.4)=61⑨x+0.7x+0.96=3五、作图题(共2题,共计10分)20、明确要求,动手操作1,2,3,4,……16各数与4的最大公因数分别是多少?填一填。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卷及答案(八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卷及答案(八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卷及答案说明:本套试卷精心编写了各考点和重要知识点,测试面广,难易兼备,仅供参考。

全套试卷共八卷。

目录: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卷及答案(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卷及答案(二)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及答案(三)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四)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五)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六)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七)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八)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卷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三个连续的奇数,当最小的奇数扩大到原来3倍后,这三个数的和是101,其中最小的奇数是________.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_______)厘米;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3、5.74的10倍是(__________); 3.25的一半是(___________)。

4、一个袋子里放着5个梨、6个桃子、4个桔子、7个苹果,如果任意拿一个水果,有_____种可能,拿到_____的可能性最大.5、操场上同学们做游戏,第一次分组时,如果每组6人还多2人;第二次分组时,如果每组4人还多2人;第三次分组时,如果每组8人还多2人。

问操场上至少有(____)人做游戏.6、把一根长粗细均匀的木料横截成四段,用时4.8分钟,如果横截成5段,一共用时________分钟。

7、一堆煤重19.8吨,一辆汽车每次运3吨,(_______)次运完。

8、4.09×0.05的积有(_____)位小数。

5.2×4.76的积有(_____)位小数。

9、17个0.25的和是(______),0.5的4倍是(______)。

10、“鸟巢”占地20公顷,1平方千米的土地相当于________个“鸟巢”的占地面积。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哥哥今年m岁,妹妹今年n岁,再过5年,哥哥比妹妹大()岁.A.m B.n C.m﹣n D.52、一个圆形花坛周围每隔2米摆一盆花,一共摆了28盆,花坛的周长是()A.52 B.54 C.56 D.583、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说明这两个三角形()。

2021年-有答案-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8)

2021年-有答案-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8)

2021学年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8)一、填空.(24分)1. 在3、15、17、2、9、16、234、111中素数有________,合数有________,奇数有________,偶数有________.2. ________个18是78,1216里面有________个14,________个17是2.3.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或“﹦”.0.66________23; 103________134; 92________412.4. 4÷5=()()=20()=()20=________(小数)5. 一条凳子a 元,一张桌子的价格是椅子的4倍,一张桌子________元,一套这样的课桌凳________元。

6. 把3米上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________米,每段是3米的()().7. 学校合唱队中有男生18人,女生12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8. 一袋米,已经吃了23,是把________看作单位“1”,还剩()()没有吃完。

9. 在A ×B ﹦24(A 和B 都是整数),A 和B 都是24的________,24是A 和B 的________.二、计算.(30分)直接写得数解方程。

(1)χ+0.7=14(2)6χ+3.6=12(3)20χ÷5=360(4)1.5χ-χ=1.计算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7和84和1218和2470和2513和6518和15.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7分)下面的式子中,()不是方程。

A.6+x=14B.a+5=15C.8+x下面的分数,()更接近1.A.23B.910C.109打一份稿件,甲用0.4小时,乙用13小时,()打字的速度快一些。

A.甲B.乙C.无法确定小华今年a岁,爷爷的年龄是小华的4倍,爷爷比小华大()A.5aB.3aC.4a2、4、8是8的()A.因数B.公因数C.素数b是一个素数,则b的因数有()个。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部分一、仔细推敲,我会选。

(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各式中,( )是方程。

A. 8x-9=0B. x-7>1C. 5.4x-4.2xD. 3.7+7.5=11.22.食堂每天用油a千克,用了5天还剩b千克,原来有油( )千克。

A. a+5-bB. 5a-bC. 5a+bD. a-5+b3.为了反映小明、小红两位同学在一学期中五次数学成绩的变化情况,用( )比较合适。

A.单式折线统计图B.单式条形统计图C.复式折线统计图D.复式条形统计图4.11是44和66的()。

A、公倍数B、最大公因数C、公因数D、最小公倍数5.把4千克水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

A、15千克B、总重量的45C、45千克D、总重量的14二、火眼金睛,我会判。

(每题1分,共5分)6.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7.一个三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0,并且是3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2、3、5的公倍数。

() 8.因为5×7=35,所以35是倍数,5和7是因数。

()9.两个不同的非0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

() 10.为了清楚地表示某厂电脑全年的生产变化趋势,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 三、用心思考,我会填。

(每空1分,共25分)11.在①5X+10=25 ②7X÷9 ③6X÷4<18 ④53.5×2-52=55 ⑤y÷8=12中,是方程的有( ),是等式的有( )。

(填序号)12.如果 6A是假分数,那么A最大是( );如果6A是真分数,那么A最小是( )。

1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 ) ( ) ( )1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11时 =()()日 53厘米 =()()米 15.生产一个零件,甲要43小时,乙要8.0小时,( )做得快一些。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3B. 4C. 5D. 6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A. 32平方厘米B. 24平方厘米C. 16平方厘米D. 8平方厘米3.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2B. 17C. 20D. 214. 下列哪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圆形5. 一个数加上它自己等于多少?A. 它的2倍B. 它的3倍C. 它的4倍D. 它的5倍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5的倍数一定是奇数。

()2. 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它就是一个正方形。

()3. 1是质数。

()4. 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5. 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它本身。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最大的两位数是______。

2. 100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4. 24是______和______的公倍数。

5. 9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写出1到10的所有质数。

2. 请解释什么是因数和倍数。

3. 请简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

4. 请解释什么是公倍数。

5. 请列举出5的倍数的前5个数。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请计算它的面积。

2. 请找出12的所有因数。

3. 请找出20的所有倍数。

4. 请找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

5. 请计算1到10的所有质数的和。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并解释为什么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 请分析并解释为什么0不能作为除数。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直尺和圆规画出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

2. 请用直尺和圆规画出一个长为8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填空.1.把“一个羽毛球的质量是一个乒乓球的2倍”改写成数量关系式是:的质量〇2= 的质量.2.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3.13个是,是7个.4.五年级男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这里是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占份.5.一袋大米分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了这袋大米的,5天吃了这袋大米的.6.在括号里填最简分数.40厘米= 米15分= 时.7.在中,当a为时,它是真分数;当a为时,它是假分数;当a 为时,它没有意义.8.在○里填上“>”“<”或“=”.○○0.371.18○2○.9.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60,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10.图中,三角形底是高的,高是底的.11.看图写出分数,再通分,并在图中表示通分的结果.12.把5千克糖平均包成8包,每包占这批糖的,每包重千克.二、判断题13.假分数都比1大..(判断对错)14.5a=48、5.6+x都是方程..(判断对错)15.把一个圆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判断对错)16.3千克的与1千克的同样多..(判断对错)17.大于而小于的最简分数只有一个..(判断对错)三、选择题.18.舞蹈队里有男生17人,女生31人.男生人数占全队的()A.B.C.19.一辆小汽车6分钟行驶9千米.行驶1千米要()分.A.B.C.D.20.下面的分数中,()是最简真分数.A.B.C.21.因为=,所以这两个分数的()A.大小相等 B.分数单位相同C.分数单位和大小都相同22.做10道数学题,小明用了小时,小华用了小时,小强用了小时,()做得快.A.小明 B.小华 C.小强四、解方程23.解方程280+2x=7604x﹣2.7=9.51.7x+3x=7.41.2x÷3=0.5.五、按要求做一做.24.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10和13 24和36 51和17.25.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4和6 5和7 8和2.26.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27.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能约分的约成最简分数.0.5 0.32 0.623.28.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六、解决实际问题.29.我国参加25届奥运会的男运动员138人,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的2倍少4人.女运动员有多少人?30.有两根绳子,一根长42米,另一根长48米.现在要把它们剪成同样长的小段,每段长要尽可能长,且没有剩余.每段绳子长多少米?一共能剪成多少段?31.在学校运动会100米比赛中,小张用了分,小李用了分.谁跑得快?32.在如图的□中填上适当的数,直线上面填假分数,下面填带分数.33.张强骑摩托车25分钟行了13千米.平均每分钟行几分之几千米?行1千米平均要用几分之几分钟?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1.把“一个羽毛球的质量是一个乒乓球的2倍”改写成数量关系式是:一个乒乓球的质量〇2= 一个羽毛球的质量.【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分析】一个羽毛球的质量是一个乒乓球的2倍,也就是2个乒乓球的质量等于一个羽毛球的质量,即一个乒乓球的质量×2=一个羽毛球的质量,据此解答.【解答】解:把“一个羽毛球的质量是一个乒乓球的2倍”改写成数量关系式是:一个乒乓球的质量×2=一个羽毛球的质量.故答案为:一个乒乓球,×,一个羽毛球.2.的分数单位是,它有 1 个这样的单位,再加上7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一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叫做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1份,因此就是分母为4的分数的分数单位,表示有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小的质数是2,2=,即8个这样的分数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需要再加上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解答】解:的分数单位是,它有1个这样的单位;2=,即8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要加上8﹣1=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故答案为:,1,7.3.13个是,是7个.【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的数为分数单位.据此可知,13个为,里面有7个.【解答】解: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13个是,是7个;故答案为:,.4.五年级男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这里是把全年级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7 份,五年级男生人数占 4 份.【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根据通常把“是”“比”“占”等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可得五年级男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是把全年级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7份,五年级男生人数占4份.【解答】解:五年级男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是把全年级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7份,五年级男生人数占4份.故答案为:全年级人数,7,五年级男生人数,4.5.一袋大米分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了这袋大米的,5天吃了这袋大米的.【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析】一袋大米平均分8天吃完,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将这些大米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8份,则平均每天吃了这袋大米的1÷8=,5天吃了这袋大米的×5=;【解答】解:平均每天吃了这袋大米的1÷8=,5天吃了这袋大米的×5=;故答案为:,.6.在括号里填最简分数.40厘米= 米15分= 时.【考点】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分析】把40厘米化成米数,用40除以进率100;把15分化成时数,用15除以进率60;即可得解.【解答】解:40厘米=米15分=时;故答案为:,.7.在中,当a为>5 时,它是真分数;当a为≤5 时,它是假分数;当a为0 时,它没有意义.【考点】小数的读写、意义及分类.【分析】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假分数是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当分数的分母是0时,分数无意义.【解答】解:在中,当a>5时,它是真分数;当a≤5时,它是假分数;当a=0时,它没有意义.故答案为:>5,≤5,0.8.在○里填上“>”“<”或“=”.○○0.371.18○【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析】将分数化成小数形式,然后在根据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1.14, =0.751.14>0.75,所以>;(2)=0.36,0.36<0.37,所以<0.37;(3)≈1.182,1.18<1.182,所以1.18<;(4)2=2.2, =≈1.83,2.2>1.83,所以2>.故答案为:>,<,<,>.9.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60,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22 .【考点】奇数与偶数的初步认识.【分析】根据连续偶数的特点可知,两个连续偶数相差2,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中间一个偶数的3倍;用60除以3即可求出中间数,再求出后面的偶数即可.【解答】解:60÷3+2,=20+2,=22;故答案为:22.10.图中,三角形底是高的,高是底的.【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观察图发现:三角形的第是12厘米,高是7厘米,用底除以高,即可求出底是高的几分之几,用高除以底,即可求出高是底的几分之几.【解答】解:12÷7=答:三角形底是高的,高是底的.故答案为:,.11.看图写出分数,再通分,并在图中表示通分的结果.【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第一个图表示是,第二个图表示是,再把这两个分数进行通分即可.分母2与3的最小公倍数是6.【解答】解:故答案为:,,,.12.把5千克糖平均包成8包,每包占这批糖的,每包重千克.【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数除法.【分析】求每包是总量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求每包的千克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5千克,求的是具体的数量;都用除法计算.【解答】解:每包是这些糖的分率:1÷8=,每包重的千克数:5÷8=(千克),答:每包是这些糖的,每包重千克;故答案为:,.二、判断题13.假分数都比1大.×.(判断对错)【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在分数中,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假分数≥1,所以假分数都比1大说法错误.【解答】解:根据假分数的意义可知,假分数≥1,所以假分数都比1大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4.5a=48、5.6+x都是方程.×.(判断对错)【考点】方程需要满足的条件.【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等式.由此进行判断.【解答】解:5.6+x,只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不是等式,不是方程;5a=48,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具备了方程的条件,因此是方程;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5.把一个圆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判断对错)【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把一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圆的.【解答】解:只有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因此,把一个圆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6.3千克的与1千克的同样多.√.(判断对错)【考点】分数乘法.【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求出3千克的与1千克的,然后再比较解答.【解答】解:3×=(千克);1×=(千克);所以,3千克的与1千克的同样多.故答案为:√.17.大于而小于的最简分数只有一个.×.(判断对错)【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析】大于而小于的最简分数,如果规定分数单位不变,则只有一个,否则,有无数个如:、…,因此得解.【解答】解:大于而小于的最简分数有、、…,所以原题是错误的.故答案为:×.三、选择题.18.舞蹈队里有男生17人,女生31人.男生人数占全队的()A.B.C.【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先把男女生的人数相加,求出总人数,再用男生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男生占全队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解答】解:17÷(17+31)=17÷48=答:男生人数占全队的.故选:C.19.一辆小汽车6分钟行驶9千米.行驶1千米要()分.A.B.C.D.【考点】分数除法.【分析】用时间除以路程就是1千米需要的时间.【解答】解:6÷9=(分钟),答:行驶1千米要分钟.故选:C.20.下面的分数中,()是最简真分数.A.B.C.【考点】最简分数.【分析】根据最简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所以是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有1和13,所以不是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有1和3,所以不是最简分数.故选:A.21.因为=,所以这两个分数的()A.大小相等 B.分数单位相同C.分数单位和大小都相同【考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知, =,其大小相等,但是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所以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解答】解:根据分数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所以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故选:A.22.做10道数学题,小明用了小时,小华用了小时,小强用了小时,()做得快.A.小明 B.小华 C.小强【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析】由于都是做10道题,工作量相同,则用时越少,做的越快,据此比较所用时间,少的时间最少的,则做的最快.【解答】解: =, =, =,,<<;即小华用时最少,小华做的快.故选:B.四、解方程23.解方程280+2x=7604x﹣2.7=9.51.7x+3x=7.41.2x÷3=0.5.【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分析】①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80,再同时除以2求解;②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7,再同时除以4求解;③首先化简方程,然后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7求解;④首先化简方程,然后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4求解.【解答】解:①280+2x=760280+2x﹣280=760﹣2802x=4802x÷2=480÷2x=240②4x﹣2.7=9.54x﹣2.7+2.7=9.5+2.74x=12.24x÷4=12.2÷4x=3.05③1.7x+3x=7.44.7x=7.44.7x÷4.7=7.4÷4.7x=1④1.2x÷3=0.50.4x=0.50.4x÷0.4=0.5÷0.4x=1.25五、按要求做一做.24.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10和13 24和36 51和17.【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分析】①根据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②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最大公因数是1;③当两个数是倍数时,较小的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解答】解:10和13是互质数,最大公约数是1;24=2×2×2×336=2×2×3×3最大公约数是:2×2×3=12;51和17是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是17.25.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4和6 5和7 8和2.【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求两数的最小公倍数,要看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两个数互质,则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两个数为倍数关系,则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两个数有公约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由此选择情况解决问题.【解答】解:4=2×26=2×3最小公倍数是2×2×3=125和7是互质数,最小公倍数是5×7=35;8和2是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是8.26.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考点】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分析】把小数化成分数,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添上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点去掉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把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据此解答.【解答】解: =8÷25=0.32;=1÷6≈0.17;=9÷4=2.25;27.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能约分的约成最简分数.0.5 0.32 0.623.【考点】小数与分数的互化;约分和通分.【分析】小数化分数的方法: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先写成分数的形式,再进一步化简成最简分数;据此方法进行转化即可.【解答】解:0.5==;0.32==;0.623=;28.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考点】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分析】假分数化带分数或整数的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商为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解答】解: =1;=6;=3.六、解决实际问题.29.我国参加25届奥运会的男运动员138人,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的2倍少4人.女运动员有多少人?【考点】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分析】根据题干,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的2倍少4人,那么女运动员的人数×2﹣4人=男运动员的人数,由此设女运动员有x人,即可列出方程解决问题.【解答】解:设女运动员有x人,根据题意可得方程:2x﹣4=138,2x=142,x=71,答:女运动员有71人.30.有两根绳子,一根长42米,另一根长48米.现在要把它们剪成同样长的小段,每段长要尽可能长,且没有剩余.每段绳子长多少米?一共能剪成多少段?【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分析】根据题意,可计算出42与48的最大公因数,即是每段绳子最长的长度,然后再用42除以最大公约数加上48除以最大公因数的商,即是一共剪成的段数,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42=2×3×7,48=2×2×2×2×3,所以42与48最大公因数是:2×3=6,即每小段最长是6米,42÷6+48÷6,=7+8,=15(段);答:每小段最长是6米,一共能剪成15段.31.在学校运动会100米比赛中,小张用了分,小李用了分.谁跑得快?【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析】比较了分和分,用的时间长的学生跑的就慢.【解答】解: =;=;,小张用的时间多,小李用的时间少,小李的速度快.答:小李跑的快.32.在如图的□中填上适当的数,直线上面填假分数,下面填带分数.【考点】数轴的认识;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分析】由图可知,图中数线轴从0向右每一大格代表的数的单位为1,每一大格被平均分成5小格,则每小格是一大格的,代表的数值单位为据此在图的中直线下面的□填上适当的带分数,直线上面的□填上适当的假分数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数轴上每小格是一大格的,代表的数值单位为.由此可得:从1向右数第2格为1,即;第三格为1.从2向右数第1格为2;第4格为2,即.所画图形如下:33.张强骑摩托车25分钟行了13千米.平均每分钟行几分之几千米?行1千米平均要用几分之几分钟?【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张强骑摩托车25分钟行了13千米,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所行里程除以所用时间,即得平均每分钟行几分之几千米,用所用时间除以所行里程,即得行一千米平均要用几分之几分钟.【解答】解:13÷25=(千米)25÷13=(分钟)答:平均每分钟行千米,行1千米平均要用分钟.2016年8月17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期中检测
成绩 等第
一、填空:28%
(1)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2)24和8,( )是( )约数;( )是( )的倍数。

(3)2.45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4.5升=( )毫升=( )立方厘米
5.08升=( )升( )毫升 2045毫升=( )升( )毫升 (4)一瓶墨水约是60( );一台洗衣机的容积约是0.3( )。

(5)( )叫做物体的体积。

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棱长是( )分米。

(6)20以内,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是( );是奇数但不是质数的 是( )。

(7)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2,这个数有( )约数。

(8)一个合数的质因数是10以内所有的质数,这个合数是( )。

(9)在10以内的自然数中,互质的两个合数有( )组。

(10)从2 12 6中,你知道了 。

3 6 3 2 1
(11)如果A=2×3×5,B=2×2×5,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约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12)自然数按照能否被2整除,可分为( )和( )。

(13)一个两位数,它既能被2整除,又有约数5,而且还是3的倍数,这
个两位数最大是( )。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 (14)一个立方体的底面周长是20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


校:___________

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线订装
(15)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拼成了一个棱长是5分米的正方体,原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二、判断:5%
1、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2、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3、因为a能被b整除,所以a是倍数,b是约数。

()
4、所有偶数的公约数是2。

()
5、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
三、选择:5%
1、5和7都是35的()
(1)质因数(2)互质数(3)公约数
2、已知a能整除23,那么a是()。

(1)46 (2)23 (3)1和23
3、a+1=b(a和b是不为0的自然数),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1)a (2)b (3)ab
4、将3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18 (2)16 (3)24
5、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48平方厘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平方厘米。

(1)48 (2)6 (8)
四、计算:(单位:厘米)18%
1、填表:
长宽高底面积表面积体积
长方体5 4 3
8 32 64
正方体 36
2、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解:8%
(1) 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672,其中 (2)5与4的积被一个数除,商是0.5
最小的一个偶数是多少? 这个数是多少?
五、解决实际问题:6%
单位:人 五年级(1)班同学喜欢的课间活动统计图
(1) 根据这个统计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 通过调查你对该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六、应用题:30%
(1) 做一个棱长0.5米的正方体油箱,至少需要多大铁皮?这个油箱能
2468101214跳皮筋扔沙包跳格子
男生女生
6
12
13
5
8
4
存油多少千克?(每升汽油重0.8千克)
(2)用铁丝做一个长10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多长的铁丝?在这个长方体框架外面,糊一层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
(3)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35厘米。

它左边一块玻璃打破了,要重配一块。

配上的玻璃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4)把一个长8厘米,宽和高都是4厘米的长方体木料截成两个正方体,表面积增加多少?每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5)如图:一根方钢的表面积是80平方分米,它的横截面是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

工人师傅每次都割下一个棱长1分米的小方钢。

1分米
(1)填表:
割下小方钢个数 1 2 3 4 ……
剩下方钢的表面
……
积(平方分米)
(2)当割下8个小方钢时,剩下方钢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3)当剩下方钢的表面积是20平方分米时,共割下()个小方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