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质元素对植物病害防治的影响
费尽心思防治兰花的病虫害,不如从兰土矿物质元素方面入手!

费尽心思防治兰花的病虫害,不如从兰土矿物质元素方面入手!令人豁然开朗的兰花病虫害防治方法平时我们对病虫害的防治多集中在用药方面,往往忽视了兰花均衡矿物质营养与病害之间的关系。
其实,矿物质营养能促进植物新陈代谢、调节土壤反应、改善土壤结构。
从基础上完善兰花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露地兰花能更长期地保持美丽、鲜艳的景观效果。
兰花VS土壤矿物质兰花多为菌根,菌根是真菌和高等植物根系结合而形成的,特别是真菌与兰科植物形成的菌根互相依存尤为明显。
兰花种子没有菌根真菌共存就不能发芽,移植的种苗没有菌根真菌也长不好。
因此应保证兰花有足够的营养、水分供应充足、养料及时补充、病虫害及时防治和适当的修剪,优化兰花生态环境,才能使兰花美观健康。
如果营养供应过量或不平衡,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会使兰花容易发生病虫害,影响兰花的观赏质量。
盆栽兰花营养不均衡,兰花的生长就容易出现弱势。
露地兰花营养不良,冬季到来兰花就会提前休眠,叶子枯黄。
另外,如果露地兰花营养不良还会导致春季返青晚,而且随年限的增加,枯黄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还助长夏季斑秃、落叶、倒伏现象的发生。
兰花生长一旦出现弱势,抵抗病虫草害的能力就会下降,出现花季生长越来越差的现象。
如果兰花营养过剩,则会造成兰花徒长,给病虫提供避难场所,导致多种兰花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用于防治病虫害药剂的药效。
本文,咱们就来聊聊“各种微量矿物质元素对兰花的影响”和“养兰缺少微量元素时的调节方法”两个问题。
此文专业,十分精彩,不容错过!各种微量矿物质元素对兰花的影响微量元素的对大多数植物来说,作用是一致的。
当然,微量元素对兰花病害影响的基本原理与其他花草是相似的。
微量元素的缺乏会使兰体内易感病的有机分子物质积累,抗性物质合成受阻。
常见的微量元素主要包括铁、锌、铜、锰、硼、钼、氯等。
铁铁是多种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参与细胞内的氧化还原作用。
铁在植物有氧呼吸和能量释放的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铁肥的合理施用能激活合成抗菌物质过程中的酶,显著降低病原菌孢子的萌发率。
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测定生理指标的选择
1. 2. 3. 光合碳同化的差异分析:①总叶绿素及a/b含量;②花青 素含量;③总糖含量分析;④光合强度分析⑤光合速率。 生化状况:①可溶性糖含量、②硝酸还原酶③pro含量, ⑤膜透性; ⑥丙二醛含量。 生理状况: ①根活力, ②蒸腾作用(气孔开度)和③基
因表达变化等。
实验方案基本要素和要求
3. 4. 5. 6.
7.
8.
实验报告
1. 2. 3. 4. 5. 6. 是在实验方案基础上加上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参考文献, 可省去进度安排和实验步骤,即实验报告包括: 题目: 摘要: 实验材料 实验器材: 实验试剂;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不仅要有处理的数据结果,还要有原 始数据。写出各处理作物的外部症状,提交照片,照片可以清 楚反应实验报告提出的内容,可以有显微镜照片。 分析与讨论:对所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解释,做出结论,并引用 参考文献。可能的话设计进一步研究方案 参考文献
7. 8.
实验数据的科学性要求
• 实验数据要经得起重复,每个实验数据测定要至少有 三个平行重复,这在研究方案中就要考虑,因为会涉 及到器材数量的准备。
• 每次测定要考虑阳性和阴性对照。
• 要以实验数据来说明问题,端正科学研究态度。
研究内容
1) 植物培养---烟草,小麦,大豆,烟草 自选 2)种子萌发;(自己决定种子的萌发量) 3)幼苗移栽,缺素或多素培养;(测定鲜重,根长, 株高) 4)形态观察,记录. (表格设计) 5)生理指标测定(鲜重,叶片数,叶面积,叶色, 株 高,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硝酸还原酶) 6) 提交实验报告,准备ppt
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孙越 2011.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瓜果蔬菜种植技术合理施用矿物肥料

瓜果蔬菜种植技术合理施用矿物肥料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矿物肥料在瓜果蔬菜种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合理的施用矿物肥料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还可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本文将就瓜果蔬菜种植技术中合理施用矿物肥料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矿物肥料介绍矿物肥料是指以矿石、矿砂等矿物质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肥料。
常用的矿物肥料有氮肥、磷肥和钾肥,分别富含氮、磷、钾等元素。
矿物肥料的特点是肥效快、效果较持久,但缺点是容易造成肥料过量和土壤负担。
二、瓜果蔬菜种植技术的重要性瓜果蔬菜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和营养摄入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瓜果蔬菜种植技术的优化和改进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合理施用矿物肥料是瓜果蔬菜种植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三、合理施用矿物肥料的意义1. 提高产量和质量:合理施用矿物肥料可以提高瓜果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不同矿物肥料中含有的不同元素,能够满足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优化土壤环境:矿物肥料中的养分经过植物吸收后,可补充土壤养分的缺失,改善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壤的生产力和耕作效益。
合理施用矿物肥料还能够调节土壤酸碱度,维持土壤的酸碱平衡。
3. 增强抗逆性:适量施用矿物肥料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矿物肥料中的元素能够参与植物的代谢过程和调节植物的生理状态,使植物具备更强的抗病虫害、抗旱涝和抗逆性。
4. 保护环境:矿物肥料具有肥效快、效果较持久的特点,可以减少肥料的浪费和土壤负担,降低农药的施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合理施用矿物肥料的方法1. 应根据不同瓜果蔬菜的生长期和养分需求情况,科学地确定矿物肥料的施用时机和施用量。
通常情况下,瓜果蔬菜生长初期可适量施用氮磷钾复合肥;结果期可逐渐增加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以增加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2. 在施用矿物肥料的同时,应注意与有机肥料的配合应用。
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湿度,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供丰富的微量元素,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和肥料的吸收利用效率。
矿物元素对农作物生长中的作用

矿物元素对农作物生长中的作用礦物元素對農作物生長中的作用“農業地質學”是一門交叉學科,許多人還比較陌生,事實上它的客觀現象經常在我們身邊存在,例如廣西的特色作物容縣沙田柚,這個特定地域的農作物,果實產量、品質跟其他地方比,差異特別大,俗話說“淮南為橘,淮北為枳”除了作物生長的氣候環境外,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它所處的地質環境不同,也就是說由於土壤中所含營養元素組合不同,才有了我們身邊這麼多各具特色的農產品。
礦物元素在農作物生長中的功能,主要是參加農作物內含有機物質的形成起活化作用,是酶類、葉綠素、蛋白質、糖分、脂肪、芳香物質不可缺少的組分。
在一般人印象中,作物的生長所需營養元素就是N、P、K,其實根據目前國際上公認的看法,作物生長最少需要C、H、O、N、P、K、Ca、Mg、S、Fe、Zn、Cu、Mn、B、Si、Cl、Mo等17種營養元素。
綠色植物給人的印象大多是花、葉片、莖稈和果實,再深入瞭解下去,在作物一生中,各種元素起著什麼樣的作用呢?氮是植物構成全部蛋白質的重要成分,植物枝葉茂盛,離不開氮元素,氮元素對植物的生長起著關鍵作用。
磷的主要作用在於促進光合作用、參與細胞核蛋白、澱粉素的重要成分,是植物內能量代謝物質運移的媒體。
鉀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代謝活性酶的存在有密切關係,鉀充分時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就好。
鉀俗稱品質元素。
而鋅在植物生長中是伸長生長的必須元素,是促進蛋白質、各種酶的組成部分,一旦植物缺鋅,就會出現作物生長緩慢,孱弱,俗稱小老苗。
而硼又對作物的開花、坐果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旦土壤中缺硼元素,往往造成作物減產。
硒是農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農產品中硒的含量在限量指標內,就會顯著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防治心血管疾病、預防衰老,延年益壽等有重要的保健作用,又被人們稱為生命元素。
同樣,鈣、鎂、矽、鋁、鐵、錳、硼等等元素在植物的一生中各自起著不同的作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參與農作物葉綠素形成功能的,有緩解植株中毒症狀的,這些都好比一個建築工地,工種雖多,但分工有序,可是一旦哪一個或一些崗位缺失,雖然作物植株看上去是完整的,但極有可能是一個危險建築。
不同矿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不同矿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植物生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由许多因素所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矿物质。
矿物质是植物体内构成物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此,矿物质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非常关键。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矿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氮(N)、磷(P)、钾(K)对植物的影响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元素之一,它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植物缺少氮的情况下,植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将无法正常合成,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氮还是植物体内色素、维生素等非常重要的物质的合成原料。
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另一个基本元素,它是ATP、DNA、RNA等大分子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缺乏磷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部分植物的叶片会变白、变黄等,花骨朵也会变小。
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第三个基本元素,它在维持植物正常代谢、调节渗透压、提高植物抗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缺乏钾,植物的生长会受到严重的限制,根系发育不良,叶片枯黄等。
二、微量元素对植物的影响除了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外,植物还需要少量的微量元素来维持生长和代谢。
这些微量元素包括铁、锰、锌、铜、镉、镍、钼、硼等。
铁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它参与了植物叶绿素的合成和转运,在植物缺少铁的情况下,叶绿素的含量显著下降,从而导致植物生长和发育不良。
锌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另一个微量元素,它是许多酶系的重要成分之一,参与了植物代谢活动的调节和催化反应。
铜和锰也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们分别参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并且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钼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了植物中氮代谢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合成。
三、矿物质对于不同植物的影响不同植物对矿物质的需求量不同,在不同的环境中对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钙在碳酸钙较高的土壤中的吸收量要比在酸性土壤中要高出许多,因此,在大豆和番茄等作物中,加钙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矿物营养对作物影响

在一般人印象中,作物的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就是N、P、K,其实根据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看法,作物生长最少需要C、H、O、N、P、K、Ca、Mg、S、Fe、Zn、Cu、Mn、B、Si、Cl、Mo等17种营养元素。
1.。
氮是植物构成全部蛋白质的重要成分,植物枝叶茂盛,离不开氮元素,氮元素对植物的生长起着关键作用。
2..磷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光合作用、参与细胞核蛋白、淀粉素的重要成分,是植物内能量代谢物质运移的媒体。
3..钾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代谢活性酶的存在有密切关系,钾充分时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就好。
钾俗称品质元素。
4..锌在植物生长中是伸长生长的必须元素,是促进蛋白质、各种酶的组成部分,一旦植物缺锌,就会出现作物生长缓慢,孱弱,俗称小老苗。
5..硼又对作物的开花、坐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土壤中缺硼元素,往往造成作物减产。
6..硒是农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农产品中硒的含量在限量指标内,就会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衰老,延年益寿等有重要的保健作用,又被人们称为生命元素。
同样,钙、镁、硅、铝、铁、锰、硼等等元素在植物的一生中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参与农作物叶绿素形成功能的,有缓解植株中毒症状的,这些都好比一个建筑工地,工种虽多,但分工有序,可是一旦哪一个或一些岗位缺失,作物植株看上去是完整的,但可能是一个危险建筑。
这说明了微量元素在农作物生长中,以整体性、组合性、多元性、平衡性、特殊性参与农作物生长,缺少一个元素及其含量不足或者过剩,都影响农作物生长,尽管作物对微量元素需求量很少,只占植物体内干物质量的百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但对农作物品质有极大影响,而农作物品质的优劣又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
矿质元素与果树病害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矿质元素与果树病害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摘要:研究表明,矿质元素缺失或不平衡不仅直接引起果树的生理性病害,而且对真菌、细菌等病原物引起的侵染性果树病害也有显著的影响。
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矿质元素缺失或不平衡与果树病害发生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矿质元素;果树病害;抗病性文章编号:1005-345X(2016)01-0014-03中图分类号:S436.6文献标识码:A1矿质元素与果树抗病性矿质元素在果树生命周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有的可以作为树体的组成成分,有的参与或调节重要的代谢过程,有的兼有这两种功能[1]。
值得一提的是,矿质元素不仅能够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还以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果树的抗病性。
植物病害根据其发生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2]。
众所周知,矿质元素缺乏或供应失调可引起果树生理性病害,如北方果树缺Zn引起的小叶病、缺Fe引起的各种果树和经济林木的黄化病,低Ca引起的苦痘病、水心病、虎皮病、红玉斑点病以及苹果苦陷病等等,通过调节相应元素的含量和比例可以有效地消除此类病害[3-5]。
近年的研究表明,矿质元素对真菌、细菌、田永强等:矿质元素与果树病害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病毒等病原物引起的侵染性果树病害也有显著影响。
矿质元素可以通过改变果树的生长方式、形态特征、解剖学特性和生理生化特征来增强或减弱果树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如使表皮细胞加厚、高度木质化或硅质化,从而形成机械屏障,或者产生大量的抗性相关物质等[6-13]。
植物病害系统包括病原、寄主和环境因素,通过调节矿质元素这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可以影响寄主植物和病原物。
矿质营养调节是控制果树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研究矿质元素与果树病害的关系,对利用矿质养分,通过合理施肥减少果树病害的发生,增强果树的抗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矿质营养与果树病害关系研究进展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发现处于最佳营养状态的植物具有最强的抗病能力,但关于矿质营养缺失或不平衡与果树侵染性病害关系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现阶段已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N、P、K这3种元素是植物体内含量最多元素,也是施肥中应用最多的元素,他们在调节果树抗病性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一、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一般生理作用每一种必需元素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作为细胞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的组分。
例如,氮、磷、硫等是组成脂类、蛋白质 和核酸等有机物质的组分。
(2)作为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参与酶的活动。
许多金属元素或者是酶的组分(酶的辅 基),通过自身化合价的变化传递电子,完成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如铁、铜、锌、锰、 ,或者是酶的激活剂,提高酶的活性,加快生化反应的速度(如镁)。
钼等)(3)起电化学平衡作用。
即维持细胞的渗透势、原生质胶体的稳定性、构成细胞的缓 冲系统、保持细胞电荷平衡等。
例如,钾、镁、钙等元素能维持细胞的渗透势,影响膜的透 性,保持离子浓度的平衡和原生质的稳定,以及电荷的中和等;Ca 2+ 、Mg 2+ 、K + 等和有机 酸,碳酸、磷酸等构成缓冲系统。
细胞液就是很强的缓冲系统,对维持细胞的一定 pH 条件 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各个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1.大量元素① 氮(nitrogen)。
在植物体内氮的含量约占干物重的 1%~3%。
植物吸收的氮素以无 机氮为主,即硝态氮(NO3 -,NO2 -)和铵态氮(NH4 + 或 NH3);也可吸收有机氮,如尿素 [CO(NH2)2]、氨基酸等。
氮素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磷脂、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元素,这些物质又是 生物膜、原生质和细胞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氮也是某些植物激素(IAA,CTK)、维生素(B 1、B2、B6 等)的成分。
氮是叶绿素的成分,故与光合作用关系密切。
由于氮具有上述功 能,所以氮的多寡会明显影响细胞分裂和生长,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当氮肥供应充足时,作物枝叶繁茂,躯体高大,分蘖(分枝)能力强,籽粒中含蛋白质 高。
当氮肥缺乏时,蛋白质、核酸、磷脂等合成受阻,作物枝叶稀少,分蘖(分枝)能力弱, 叶片小而薄,植株矮小,花果少且易脱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肥料学论文题目:矿质元素对植物病害防治的影响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年06 月10 日矿质元素对植物病害防治的影响摘要:植物保护学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植物病害的预防和防治。
矿质营养不仅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还以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的感病和抗病性。
因此研究矿质元素与植物病害的关系、作用机理,对利用矿质养分,通过合理施肥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从而作为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的补充。
既减少农药用量、环境污染,又提高作物的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植物病害;矿质元素;防治矿质养分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主要包括大量元素氮(N) 、磷(P) 、钾(K) 、中量元素钙(Ca) 、镁(Mg) 、硫(S) 和微量元素铁(Fe) 、锰(Mn) 、铜(Cu) 、锌(Zn) 、硼(B) 、钼(Mo) 、氯(Cl) 等。
这些元素一方面可以作为植物组织的构成成分或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而起作用,另外还可以改变植物的生长方式、形态和解剖学特性,如使表皮细胞加厚、高度木质化或硅质化,从而形成机械屏障增强其抗病性,特别是可以通过生物化学特性的改变,如产生大量的抑制性或抗性物质(植物抗毒素) ,增强或减弱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1 ] 。
由于植物病害系统包括病原、寄主和环境因素,因此,通过调节矿质营养这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可以影响寄主植物和病原物。
矿质营养调节是控制植物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化学防治方法的补充。
对一些特殊的病害(如柠檬的流胶病) [2 ,3 ] ,目前尚无较好的化学防治方法,调节矿质营养是一条值得探讨的新途径。
一、矿质营养与病原物的侵染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侵染,首先是接触植物的叶、茎等器官的表皮细胞,因此植物表皮细胞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对植物感病性和抗病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植物的叶、茎、根的表皮细胞中含有大量的酚类和黄酮类物质,对真菌有很显著的抗性。
微量元素Cu 是酚酶的成分,直接参入植物体内酚类的代谢,影响植物植保素(phytoalexins) 的合成,对植物抵抗真菌的侵染、孢子的萌发和生长产生影响。
B 素对植物体内酚的代谢也有调节作用,可能对酚类植物抗毒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多数的真菌病害是通过释放可溶解胞间层的果胶酶而侵染质外体的,而这种果胶酶的活性强烈地受Ca 的抑制,因此植物的Ca 营养对其抵抗真菌病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Ca 对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有影响,从而对植物的抗病性产生间接影响。
植物组织老化、木质化及矿质养分Si 在表皮细胞层的淀积,还会成为防止菌丝穿透的机械障碍,这为植物特别是草本植物的叶片提供了抗病的天然屏障,矿质营养能以各种不同方式对木质化和Si的淀积产生影响[1 ] 。
二、钾元素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钾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基本得以确认,钾可降低真菌、细菌、病毒对作物的危害[4 ] 。
其抗病机制主要归结为: 1) 避开病害危险期。
施钾可以使植物提前开花成熟,避开特定时期病害的侵染。
2) 参与植物形态学调节机制。
施钾易于植物组织形成坚韧的角质层、坚硬的表皮层和厚实的细胞壁,促进木质化和硅质化作用,使茎秆变硬变厚等。
另外,钾离子及其伴随阴离子在调节气孔关闭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3) 参与植物生长代谢调节机制。
蛋白质、糖类、纤维素、果胶、木质素、淀粉等物质的合成都是在钾的酶促作用下完成的,钾的缺乏导致低分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氮含量提高,进而抗病性降低。
但是,钾对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机制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无论是施钾后植物逃避了危险期,还是植物形态学特征的改变,均源于钾对植物代谢过程的调控。
施钾可提高植物体内含钾量,提高抗病性。
随植株体内钾含量的增加,玉米茎腐病,小麦白粉病,棉花叶斑病,油菜黑斑病,烟草赤星病,番茄早疫病,茶树的碳疽病、轮斑病和云纹病等均不同程度地减轻。
钾肥作为植物钾素供应的重要来源,在提高植物抗病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钾肥施用方式、施用形态,施用量和土壤本身钾素状况等与植物抗病性关系较大。
叶面喷施钾肥可降低多种病害。
氯化钾是世界普遍使用的钾肥,田间试验表明,叶面喷施氯化钾可降低大麦锈病和白粉病[5 ] ,小麦叶斑病和白粉病发病率。
研究表明,叶面喷施氯化钾可通过渗透调节作用,降低病原菌孢子萌发。
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他抗病机制的作用,如对植物防御酶活性、细胞膜的完整性或细胞壁构造等的影响。
钾素在提供植物必需营养的同时,也为病害的防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尽管钾在农业上作为抗病物质的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对于钾在植物抗病机理方面的研究一直是植物营养与植物保护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
钾可能参与了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一些代谢过程,但由于作物的多样性,病原菌的复杂性等,钾在不同作物与不同病原菌互作过程中作用机制是否相同,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论证。
钾素在酚类物质合成代谢,植物病程相关蛋白表达,及植物抗病反应中信号传导等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尤其是在国内,因此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另外,钾肥施用方式、施用量、施用形态等对钾肥抗病作用影响的研究均不够充分,而且在不同营养条件下,钾肥抗病作用的大小及钾肥中钾与伴随离子在抗病中的贡献率等还不十分明确,这同样涉及到作物的多样性,病原菌的复杂性等。
因此,在提高植物抗病性方面,如何充分发挥钾肥的作用,弄清钾素的作用机理,还需要植物营养与植物保护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
三、硅元素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近年来,硅作为植物生长的基本营养元素之一,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
大量研究表明,硅对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是肯定的。
它不但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状况,而且对许多植物病害有良好的抑制作用[6 ]。
有些研究者认为Si 的防病机理是高浓度的Si 对真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且Si 在病原菌侵染点周围的寄主细胞积累,可增强寄主细胞壁的机械强度,从而限制真菌吸器的形成及芽管和菌丝的生长;此外,Si 在病原菌侵染点周围的寄主细胞中的积累与酚类物质或木质素在这些部位的产生或积累有关系。
其抗病机理主要为: ①物理屏障作用。
叶面喷雾时,硅在叶表面形成硅酸盐晶体沉积而有效阻碍病原菌入侵,而且硅进入植物体后可在真菌侵入点周围的寄主细胞中积累,抑制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②增加植物细胞壁的机械强度,有效抑制真菌吸器的形成及萌发管和菌丝的扩展;③在硅沉积位置促进酚类物质和木质素的积累,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④在细胞中形成不定形物质(可能是多酚类物质) 使病原物菌丝崩溃或损害,在不同器官中以一种系统性作用影响植物的抗病性[ 6,7]。
目前的研究表明。
硅肥的主要作用有:(1)硅肥中的硅酸根离子可与土壤中汞、铅等重金属反应。
生成不易被植物吸收的难溶性物质减轻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
(2)施用硅肥后,硅元素可在植物叶表细胞中沉积,增强了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从而减轻农药污染。
(3)施用硅肥可调节植物的生长状况,减少激素的使用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作物受精不良,果实畸形等问题。
四、其他元素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可作为植物中多种酶的组分,这些元素的变化可以影响多种酶系的活性,进而影响病害的发生。
如铁、铜、锌等可影响植物体内IAA 氧化酶和酚酶活性,调控木质素、生长素和类生长素的产生,从而影响植物的抗病性[8 ]。
铁是多种病原菌产生的酶系的基本组分,如镰刀尖孢菌产生的果胶甲脂酶、花生叶斑病菌产生的外源葡聚糖酶等,通过改变铁含量影响此类酶活性可减轻香蕉炭疽病、马铃薯镰孢枯萎病和苹果黑腐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
锌是植物糖合成和利用所必需的元素,增加锌含量可以提高栝楼体内的糖代谢水平,抑制栝楼根腐病的发生。
铜除了作为酚酶成分参与酚类代谢间接提高植物抗病力外,作为重金属盐还能直接抑制病原菌。
如硫酸铜、氢氧化铜等仍是防治土传病害的有效药剂。
锰对植物病害的影响因浓度而异,适量的锰促进孢子萌发,加重病害的发生;当其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破坏病原菌的生理功能,从而减轻白杨溃疡病、菜豆病毒病、卷心菜根肿病、棉花枯萎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病程度。
另外,从作物营养角度考虑,发现小麦全蚀病主要是由于小麦缺乏有效的微量元素M n2+ 所致[ 9 ]。
硼和氯在植物生长中也表现一定的抗病作用。
适量施硼可以调节植物体内IAA 氧化酶活性及木质素、生长素和类生长素的含量,从而降低水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珍珠粟霜霉病等的危害。
另外,适当增加硼含量可以提高细胞壁的稳定性,有效地阻碍病原菌的入侵。
氯元素具有参与光合作用、调节气孔运动和养分吸收等多种生理功能,通过增强植株的生长势而间接提高其抗病力。
如施用氯化钾对冬小麦的白粉病和叶锈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即是氯离子[10]。
五、展望矿质营养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它不仅可以通过合理平衡施肥使植物生长旺盛健壮,增强抗病力,而且多数元素自身或其代谢物,或通过作为病原物营养需要,或通过对其产生毒害等作用直接影响病原物的侵染繁殖。
因此,研究矿质营养与植物病害作用关系、机理,利用施肥并结合一定的栽培措施,将成为植病化学防护和生物防护等手段的一个重要的补充措施。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各矿质元素尤其是中量、微量元素与各种不同病害的关系,其对病原物侵染、发育的影响、机理及与其他栽培措施的结合、平衡施肥时各元素间配合作用效果等。
参考文献:[1 ] 马斯纳H 著. 曹一平译. 高等植物的矿质营养[M] .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 223~230.[2 ] 秦煊南,尹克林,刘万等. 矿质营养对柠檬硫胶病的影响[J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6 ,18(1) :1~5.[3 ] 魏胜林, 秦煊南.氮钾水平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对柠檬硫胶病抗性的影响[J ]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 ,18(1) :6~9.[4 ] Perrenoud S. Potassium and plant health [M] . Basel , Switzerland :International Potash Institute , 1990.1 1- 51[5 ] 何萍,金继运. 氮钾营养对春玉米叶片衰老过程中激素变化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 ]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9 ,5 (4) : 289[6 ]冯东晰,李宝栋.可溶性硅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作用[J]植物病理学报,1998,28(4):293.297.[7 ] 杜彩琼, 林克惠. 硅素营养研究进展[J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17 (2) : 192- 196. [ 8 ] 何新华. 植物中的铁素营养[J ]. 植物学通报, 1992, 9 (4) : 24- 28.[ 9 ] 孙颖, 胡志强. 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 ]. 松辽科学(自然科学版) , 2001, (2) : 74- 76.[10] 刘国栋. 植物营养学研究的五种新观点[J ]. 科技导报(农业) , 2002, (7) : 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