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顺义高中化学中复习 周检测(11月20日)(答案不全)
2018北京顺义 高三化学 周检测12月(答案不全)

2019——2019学年北京顺义高三化学周检测12月一: 选择题1.关于实现下列物品用途的主要物质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2、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 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 、Al片与稀H2SO4反应 B. Ba( OH)2•8 H2O与NH4Cl反应C 、灼热的碳与CO2反应 D.甲烷在O2燃烧3.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 加入以下各种离子, 能大量共存且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的是()A. 无色溶液中: K+、Na+、MnO4-、SO42-B. pH为13的溶液: CO32-、SO32-、AlO2-、Na+C. 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 K+、HCO3-、Br-、Ba2+D. 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2+、NH4+、Cl-、NO3-4、某温度下, 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 2NH3 (g) △H<0。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平衡后加入N2, 该反应的△H增大B. 若平衡后升高温度, 则平衡常数K变大C. 平衡后再充入NH3, 达到新平衡时, NH3的百分含量变大D.若反应前充人的N2与H2物质的量相等, 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比H2的高5.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 X>Y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Z>YC. 原子序数: Z>W>X>Y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 Z >W6.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 , 有关M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可与H2反应, 1 mol M最多消耗1 mol H2B. 可与浓溴水反应, 1 mol M最多消耗4 mol Br2C. 可与NaOH溶液反应, 1 mol M最多消耗3 mol NaOHD.常温下, M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7、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Na2S去除废水中的Hg2+: Hg2++S2-=HgS↓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为其中的CO和NO: CO+NO C+NO2C.向污水中投放明矾, 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 Al(OH)3(胶体)+3H+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 CxHy +(x+y/4)O2 xCO2+y/2H2O8、在某温度下, 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分充入2molSO2和1mol的O2, 达到平衡后SO2的物质的量百分数为a%, 若维持温度、体积不变, 再向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 再次达到新平衡时, SO2的物质的量百分数为b%, 则A和B的关系为()A.a>bB.a=bC.b>aD.无法确定9、对羟基扁桃酸是农药、药物、香料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2017-2018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
1.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其有效成分是乙酰水杨酸(������9������8������4)。乙酰水杨酸属于(
)
A. 单质
B. 氧化物
C. 氢化物
D. 有机化合物
【答案】D
【解析】解:������.钠会浮在液面上,说明钠的密度小于水,故 A 错误; B.钠是金属,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故 B 正确; C.钠跟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 2������2������ = 2������������������������ + ������2↑,故 C 正确;
【解析】解:乙酰水杨酸(������9������8������4)含有三种元素,不是单质、氧化物,氢化物,乙酰水杨酸为含有 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 D 正确; 故选:D。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为氢元素,这类化合物叫氢化物; 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 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依据,掌握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 素的化合物是解答关键。
本题以微粒半径大小半径为载体考查元素周期律,明确同一周期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关系是解本题 关键,熟练掌握元素周期律并灵活运用,题目难度不大。
7.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乙醇溶液
北京市顺义区2018年高三二模化学试题

北京市顺义区201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统练(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Fe 56一;选择题1.我国科学家通过测量SiO2中26Al和10Be两种元素的比例来确定“北京人”年龄,这种测量方法叫铝铍测年法。
关于26Al和10Be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0Be和9Be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B.10Be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C.5.2 g 26Al3+中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2×1024D.26Al和26Mg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相同2. H2A是一种弱酸,已知常温下0.1mol/L NaHA溶液呈酸性。
关于该溶液中微粒浓度的以下判断中,可能错误的是____。
(A)c(A2-)+c(OH-)=c(H2A)+c(H+) (B)c(HA-)>c(A2-)>c(H2A)(C)c(HA-)>c(H+)>c(OH-) (D)c(HA-)>c(OH-)>c(A2-)3.简缩记忆法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下列有关实验,记忆简缩正确的是①粉末状或细粒状固体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②块状固体或密度较大的大颗粒状固体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③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④气体的鉴别通常的步骤是:一看颜色、二闻气味、三用“火”试、四用试剂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有关煤和石油加工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产物主要是各类有机物B.石油的裂解、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C.煤焦油经过分馏可得到苯、甲苯等,说明煤中含有苯和甲苯D.石油的裂化,说明长链烃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分解为短链烃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其中发生装置相同,干燥和集气装置有两套,分别用图1和图2表示。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6.下列物质及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7.解释下列事实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将NH3通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NH 3 + H 2ONH 3·H 2O4NH+ OH -B .铜与浓硫酸共热产生气体:Cu +H 2SO 4(浓)Cu 2+ + SO 42- + H 2↑C .CH 3COONa 的水溶液呈碱性:CH 3COO - + H 2O = CH 3COOH + OH -D .用NaOH 溶液吸收Cl 2:Cl 2+2OH - = 2Cl - + H 2O8. 铜锌原电池装置(见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c(Zn 2+)、c(Cu 2+)均减小 B .原电池工作时,Cu 电极流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 .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Zn +Cu 2+=Zn 2++CuD .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电子9. 下列进行性质比较的实验,不合理...的是 A.比较Cu 、Fe 的还原性:铜加入硫酸铁溶液中 B.比较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溴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比较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强于氯气:高锰酸钾中加入浓盐酸D.比较镁的金属性强于铝:取一小段去氧化膜的镁带和铝片,分别加入1.0 mol·L -1的盐酸中10. 实验:① 0.1 mol·L -1 MgCl 2溶液和0.2 mol·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取少量浊液a 过滤得到滤液b 和白色沉淀c ;② 向浊液a 中滴加0.1 mol·L -1FeCl 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2018 北京 高三一模化学 顺义 答案

顺义区2019届高三第一次统练化学(理科)化学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25.(17分)(1)羟基、羧基(2分)(2)取代反应(2分)(3)NaOH水溶液加热后酸化(2分)(4)(2分)(5)(2分)(6)a c(2分)(7)(3分)(8) 6 (2分)26. (14分)(1)△H = -42.9kJ/mol(2分)(2)① n(CO2)=1mol,n(H2)=6mol (2分)②0.52(2分)③高于(2分)(3)①还原(2分)②H2O2 (2分)③CH3OH —6e—+ H2O===CO2 + 6H+ (2分)27.(12分)(1)2Cl—+2H2O Cl2 ↑+H2↑+ 2OH—(2分)(2)3Br2 + 3Na2CO3 ==== NaBrO3 + 5NaBr +3CO2(2分)(3)①除去溶液中含有的Fe2+、Fe3+、Mn2+杂质,使之完全生成沉淀而除去(2分)②ClO—+2Fe2+ +H2O + 4OH—====2Fe(OH)3 + Cl—或ClO—+2Fe2+ +5H2O====2Fe(OH)3 + Cl—+4H+(2分)③Mg2+ +2H2O Mg(OH)2+2H+,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通入HCl,增加c(H+),使平衡逆向移动,抑制Mg2+水解。
HCl还能带出水份,最终得到无水MgCl2(2分)④22.35(2分)28. (15 分)(1)MnO2 +4H+ +2Cl—Mn2+ +Cl2 ↑+2H2O(2分)(2)除去Cl2中的HCl,防止对Cl2与Na2S2O3的反应产生干扰(2分)(3)S2O32—+ 2H+====S + SO2 ↑+H2O(2分)(4)把白雾通入Ba(NO3)2溶液中,若有白色沉淀,证明有SO2 生成(3分)(5)S2O32—+4Cl2 +5H2O====8Cl—+2SO42- +10H+(3分)(6)氯气与水反应也能生成Cl—,所以检验出溶液中有Cl—也不能证明是Cl2氧化了Na2S2O3(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北京市顺义区2018年高一合格性考试化学模拟试题

市顺义区2018年高一合格性考试化学模拟试题2【THK0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Al 27 S 32 Fe 56 Ba137一:选择题〔在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1.2017年,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高稳定性加氢合成甲醇〔CH3OH〕,在二氧化碳的碳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甲醇属于A.单质B.氧化物C.无机物D.有机物2.以下各组元素中,属于同一周期的是A.Na、Li B.O、S C.Si、Mg D.N、S3.电解质是一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以下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Cu B.K2SO4C.MgCl2溶液D.NaOH溶液高分子化合物的是4.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界量存在。
以下物质不属于...A.油脂B.淀粉C.纤维素D.蛋白质5.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化肥、农药、炸药和染料等。
以下关于浓硝酸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难挥发B.能溶于水C.能与碳反响D.能与氨气反响6.以下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Cl B.Al C.S D.Na化学反7.中华民族的创造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奉献。
以下古代创造中,不涉及...响的是A.瓷烧制B.活字印刷C.粮食酿醋D.火药使用8.以下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NaCl B.H2O C.NaOH D.MgCl29.合金在生产及科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物质属于合金的是A.水银B.石墨C.硅晶体D.不锈钢10合成氨工业为人类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奉献。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展合成氨反响:N 2(g) + 3H2(g) 2NH3(g),当正、逆反响速率相等且不等于零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N2、H2完全转化为NH3B.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C.反响已到达化学平衡状态D.N2、H2、NH3的浓度不再改变11.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北京市顺义区2018届高三二模理综之化学图片版含答案

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理综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硬量:H-l C-12 N-14 0-16 Na-23 Mg-24 Al-27 S-32 0-35.5 Fe-S6 Cu-64一、选择縣6・F列中国传统工艺.利用掘化还廉反应廉理实现的是7・…A$位千同一主族.下列关系不科的是A・原子半径:N<As B・非金属性:N<AsC.羔稳定性:NH J>A$H5I>.酸tt: HNO, > HjAsOi8. NaQ,是常用的供氧刑,F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Q?可由Na在空气中燃烧而生成B. NaO中,阴阳厲子的个数比为1:2C. Na。
与水反应tf lmolO2生成时.转移1 •电f△D・ NaQ?与CO?反应生成0? : 2NsO?・2CO尸"2N32C0.・69・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活性。
甲.乙、丙是三种典税的香豆盍类化合物.关于这三种化合物的寂述正确的是A. 甲禺千芳呑短B. 乙絶发生缩聚反应和加找反应C. 丙的協磁共«Si6^五种吸收峰D. 甲.乙、丙均易裕干水 10・汽牟尾气净化的主要反应原理为2NOUH2CO(g)=±2CO20hN£g)・« 1.0mol NO. 0.8 mol CO 光入2LiB 容奁闭容JS ・分别在1VC 和下两得n(C6)雋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 说祛正确的是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 TfC 时.&0.9C T 2"CW. 0-2£内的辛均反应連笏*2)=0・075 mol/(L ⑹D 「X :时・向平衡休系中加入lrn&NO.再次平衡时NO 转化玄大千11 •下列三组实觀进行一段时向后.裕假中均育白色沉淀生战.下列结论不正疑的農• • • 实航) 实验③ 2mL ImoPLIkiChifthk 2mL lmi>l/LBaCl 2#fM 2mL lnml/I. J4CI,» 液 ±o4mL •.K^TCO^H g 4ml. ImokLNajM 人济液 u 4ml n.SD t iff«A ・实脸①中生成的沉淀iBaCChB ・实舷①中育气体生战C ・实验②沉谨中可能含有BaSO.D ・实验③生成沉淀的詔子方程式是:Ba2・+H£6一BaS0U+2H ・12•电动汽车在我国正迅猛发展.環酸快锂(UF<?POJ 电池是电动汽车常用的一科电池.其工作凍理如下图所示.中(HjfiK 合物的隔膜把正极与负极隔开•悝离子可以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该电池的总反应弍是:UFcPOHG 臺生 dKPC"Li.qA ・放电时电子从A 扳通过导线流向B 极B. 充电胆Li ・从A 极区移向B 极区C. 充电R 、?B 极电极反应式为:C<^xLr+xe"==Li x CeD. 枚电时八极电极反应式为:Lu.JcPO^ X I A ^ XC L I F C PO U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5. (17分)香叶醇(D )是-种待殊的香料•也堆•种重要的有机合成的原料。
2018年北京顺义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综合训练一(100分)

2018年北京顺义高二化学期末考试综合训练一(100分)一、选择题(,单选 48分)1、下列有关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金属腐蚀速率越快B.在铁管外壁上镀锌可防止其被腐蚀C.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发生了氧化反应D.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其被腐蚀2、常温下,pH=12的Ba(OH)2溶液,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A、2.0×10-13mol·L-1B、5.0×10-13mol·L-1C、1.0×10-2mol·L-1D、1.0×10-12mol·L-13、用蒸馏水稀释1 mol/L氨水时,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A.溶液中的c(OH-) B.溶液中的c(H+) C.溶液中的c(NH3·H2O) D.溶液中的c(NH4+)4、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以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分别向两极通乙烷和氧气,电极反应为:C2H6+18OH——14e—=2CO32—+12H2O 7H2O+7/2O2+14e—=14OH—。
有关此电池的推断错误的是()A.通氧气的电极为正极B.参加反应的O2与C2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C.放电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下降D.在电解质溶液中CO32—向正极移动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氯气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Cl 2 + H2O 2H+ + Cl- + ClO-B.酚酞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变红:CO32- + H2O == HCO3- + OH-C.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 + OH- == H2O + NH3↑D.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SO2 + Br2 + 2H2O == 4H+ + 2Br- + SO42-6、室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pH=2的盐酸和pH=4的硫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3B.HF比HCN易电离,则NaF溶液的pH比同浓度NaCN溶液的pH大C.向0.1 mol/L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溶液中增大D.将1 mL pH=3的HA溶液稀释到10 mL,若溶液的pH<4,则HA为弱酸7、实验室配置氯化亚铁溶液,为了防止变质,采取的措施()A、加入少量的盐酸B、加入少量铁丝C、既加稀盐酸又加铁丝D、加入氨水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铁上镀铜时,可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变B、电解法精炼铜,粗铜为阳极,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硫酸铜溶液浓度会变小。
2018顺义区高三二模化学及答案

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7.7N、33As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N<As B.非金属性:N<AsC.热稳定性:NH3>AsH3D.酸性:HNO3>H3AsO48.Na2O2是常用的供氧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可由Na在空气中燃烧而生成B.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C.Na2O2与水反应有1mol O2生成时,转移1 mol 电子D.Na2O2与CO2反应生成O2:2Na2O2 + 2CO2===2Na2CO3 +O29.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活性。
甲、乙、丙是三种典型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关于这三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属于芳香烃B. 乙能发生缩聚反应和加成反应C. 丙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种吸收峰D. 甲、乙、丙均易溶于水△10.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反应原理为2NO(g)+2CO(g)2CO 2(g)+N2(g)。
将1.0 mol NO、0.8 molCO充入2 L恒容密闭容器,分别在T1℃和T2℃下测得n(CO2)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T1℃时,K=0.9C.T2℃时,0~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075 mol/(L·s)D.T1℃时,向平衡体系中加入1 molNO,再次平衡时NO转化率大于40%11.下列三组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3B.实验①中有气体生成C.实验②沉淀中可能含有BaSO4D.实验③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Ba2++ H2SO3===BaSO3↓+2H+12.电动汽车在我国正迅猛发展,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是电动汽车常用的一种电池,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中复习周检测(11月20日)一、选择题目(48分,单选择)1、下列离子对水的电离没有影响的是()A、SO42—B、Al3+C、 S2—D、Fe2+2、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 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A 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B 向水中加入Al2(SO4)3溶液C 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D 将水加热到100℃,使pH=63、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A.c(HCOO-)>c(Na+)B.c(HCOO-)<c(Na+)C.c(HCOO-)=c(Na+)D.无法确定c(HCOO-)与c(Na+)的关系4、不用其它试剂,限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两组内的四种溶液:① FeCl3、BaCl2、MgSO4、Al2(SO4)3;② Al2(SO4)3、盐酸、BaCl2、K2CO3 ( )A. 只有①组可以B. 只有②组可以C. 两组都可以D. 两组都不可以5、室温下,下列图形与实验过程相符合的是()6①②③④pH 10 10 4 4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醋酸溶液盐酸AB.四种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pH变化最大的是①和④C.①、②、③中分别加入少量的醋酸铵固体后,三种溶液的pH均减小D.①、④两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顺序一定为:c(NH4+)>c(Cl-)>c(H+)>c(OH-)7、常温下,关于下列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CH3COOH分子可以存在于pH=8的碱性溶液中B.1mol/L氨水与0.5mol/L氨水中c(OH-)之比是2:1C.甲酸溶液和一定量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c(HCOO-)<c(Na+)D.等体积等pH的醋酸和盐酸分别加水稀释至a mL和b mL,稀释后溶液pH均为5,则a>b8、下列关于FeCl3水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解达到平衡时(不饱和),加氯化铁达饱和溶液,溶液的酸性会增强B.浓度为5 mol/L和0.5 mol/L的两种FeCl3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C.有50℃和20℃的同浓度的两种FeCl3稀溶液,其他条件相同时,Fe3+的水解程度前者比后者小D.为抑制Fe3+的水解,较好地保存FeCl3溶液,应加少量盐酸9、常温下,0.2mol/L CH3COOH溶液与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的pH<7,则下列有关此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由水是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7mol/LB.c(CH3COO-)+c(CH3COOH)-c(Na+)=0.05mol/LC.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小于CH3COONa的水解程度D.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CH3COO-)>c(H+)>c(OH-)10、室温时,有下列四种溶液:①0.1mol/L氨水②0.1mol/LNH4CI溶液③0.2mol/L盐酸和0.2mol/LNH4Cl溶液等体积混和④0.2mol/LNaOH溶液和0.2mol/L氨水等体积混和。
四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 ②③④①B ④①②③C ①④②③D ③②①④11、已知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此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物质CH3OH CH3OCH3H2O浓度/(mol·L-1) 0.44 0.6 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 1.64 B.此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C.若起始时加入2a mol CH3OH,则达到平衡时CH3OH的转化率增大D.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则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12、在100℃时,将0.40 mol NO2气体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 ∆H < 0。
监测反应获得如下数据:时间/s 0 20 40 60 80n(NO2)/mol 0.40 n1 0.26 n3 n4n(N2O4)/mol 0.00 0.05 n2 0.08 0.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0 s内,(NO2) = 0.005 mol·L-1.s-1B.59 s时,c(NO2)一定大于0.12 mol·L-1C.若仅将起始时充入NO2的量增至0.80 mol,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25/9D.若上述反应在120℃时进行,则反应至80 s时,n(N2O4) < 0.08 mol13、将NO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 N2O4(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一个条件,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B.慢慢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变浅C.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D.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14、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a kJ/mol 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 molCH4和1.2 molNO2充入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CH4)0 10 20 40 50温度时间/minn/molT1 n(CH4) 0.50 0.35 0.25 0.10 0.10T2 n(CH4) 0.50 0.30 0.18 ……0.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0 min内,T1时υ(CH4)比T2时小 B.温度:T1<T2C.ΔH:a<0 D.平衡常数:K(T1) <K(T2)15、CH3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CO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CH3OH,其反应为:CO(g)+2H 2(g)CH3OH(g)。
按n(CO)∶n(H2)=1∶2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测得平衡时混合物中CH3OHA.P1<P2B.该反应的△H>0C.平衡常数:K(A)=K(B)D.在C点时,CO转化率为75%16、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W、Z X、Y原子序数之和相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含Y 元素的盐溶液可呈碱性B .X 和W 形成的化合物可含非极性共价键C .Y 单质与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一定产生H 2D .W 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强于Z 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 二、非选择(52分) 17、(1)工业上用含有少量Cu 、Al 的废铁屑制备Fe 2(SO 4)3 其反应及操作流程如下: ①加入NaHCO 3并搅拌,将混合液pH 调控至 范围内,使杂质沉淀过滤除去。
②反应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生产中,将反应Ⅱ产生的NO 配比一种气体X ,混合后重新通入反应Ⅱ中,该设计的目的是(2)用Fe 2(SO 4)3处理含S 2-污水时,有黑色沉淀及淡黄色悬浮物产生,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18、某NiO 的废料中有FeO 、CuO 、Al 2O 3、MgO 、SiO 2等杂质,用此废料提取NiSO 4和Ni 的流程如下:已知:有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所需的pH 如下图:(1)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 。
(2)电解脱铜:金属铜在 极析出。
(3)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H 2O 2的作用 。
②加Na 2CO 3调节溶液的pH 至5,则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 。
(4)从滤液2中获得NiSO 4.6H 2O 的实验操作是 、过滤、洗涤、干燥。
19、工业上利用CO 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 CO(g)+H 2O(g) CO 2(g)+H 2(g) △H =-41 kJ/mol某小组研究在相同温度下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他们分别在体积均为V L 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
相关数据如下: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kJCO H 2O CO 2 H 2 ① 1 4 0 0 t 1 放出热量:32.8 kJ②28t 2放出热量:Q(1)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2)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 %。
(3)计算容器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 = 。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平衡时,两容器中H 2的体积分数相等 b .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 > 65.6 kJc .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d .容器①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5)已知:2H 2 (g) + O 2 (g) == 2H 2O (g)ΔH =-484 kJ/mol ,写出CO 完全燃烧生成CO 2的热化学方程式: 。
沉淀物 Fe(OH)3 Fe(OH)2 Al(OH)3 Cu(OH)2 开始沉淀 2.3 7.5 3.4 4.7 完全沉淀3.29.74.46.7min)/(4)(12⋅=L mol Vt O H 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