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频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ppt64张)
合集下载
多媒体技术ppt课件

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 字、图形、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
•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声音、图形、图像、 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 缩/解压缩、编辑、存储和加工等处理,再以单独或合成 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媒体 进行处理和重现,并对媒体进行交互式控制,就构成了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
表71媒体类体感知客观环境触觉各种声音音乐文字图形静止和运动的图定义信息的表达特ascii编码声音编码图像编码和视频编码等表达信息输入输出信息键盘鼠标器麦克风扫描仪显示器喇叭打印磁盘硬盘usb闪存和cdrom光盘等数据信息的传输电话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磁波和红外线等212多媒体的集成性信息载体设备硬件软件多媒体的交互性人机人人机机数字化多样性实时性分布性高质量213多媒体系统基本组成工具软件55214多媒体技术的产生215多媒体技术的应用221文本指各种文字包括符号和语言文字两种类型222图形图形又称矢量图一般指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它是对图像进行抽象化的结果是以指令集合的形式来描述反映图像最重要的特征223图像静态图像又称位图它是由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任意画面构成
17
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和符号化
• 模拟声音变成数字声音时,经过采样,量化和 编码三个阶段
•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决定采样的频率,只要采 样频率高于信号中最高频率的两倍,就可以 完全恢复原始信号的波形,
• 声音的符号化:MIDI质量还要进一步提高,也 无法模拟出自然界中其他非乐曲类声音
18
音频压缩编码的方法
21
JPEG2000的新特征及其应用领域
Hale Waihona Puke • 高压缩率:压缩比可在现在的JPEG基础上再提高10%~30 %,而且压缩后的图像显得更加细腻平滑,这一特征在互 联网和遥感等图像传输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声音、图形、图像、 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 缩/解压缩、编辑、存储和加工等处理,再以单独或合成 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媒体 进行处理和重现,并对媒体进行交互式控制,就构成了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
表71媒体类体感知客观环境触觉各种声音音乐文字图形静止和运动的图定义信息的表达特ascii编码声音编码图像编码和视频编码等表达信息输入输出信息键盘鼠标器麦克风扫描仪显示器喇叭打印磁盘硬盘usb闪存和cdrom光盘等数据信息的传输电话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磁波和红外线等212多媒体的集成性信息载体设备硬件软件多媒体的交互性人机人人机机数字化多样性实时性分布性高质量213多媒体系统基本组成工具软件55214多媒体技术的产生215多媒体技术的应用221文本指各种文字包括符号和语言文字两种类型222图形图形又称矢量图一般指用计算机绘制的画面它是对图像进行抽象化的结果是以指令集合的形式来描述反映图像最重要的特征223图像静态图像又称位图它是由输入设备捕捉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任意画面构成
17
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和符号化
• 模拟声音变成数字声音时,经过采样,量化和 编码三个阶段
•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决定采样的频率,只要采 样频率高于信号中最高频率的两倍,就可以 完全恢复原始信号的波形,
• 声音的符号化:MIDI质量还要进一步提高,也 无法模拟出自然界中其他非乐曲类声音
18
音频压缩编码的方法
21
JPEG2000的新特征及其应用领域
Hale Waihona Puke • 高压缩率:压缩比可在现在的JPEG基础上再提高10%~30 %,而且压缩后的图像显得更加细腻平滑,这一特征在互 联网和遥感等图像传输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新媒体技术基础第一章

新媒体技术基础
影视制作
目录
CONTENTS
01 什 么 是 新 媒 体 ? 02 什 么 是 新 媒 体 技 术 ? 03 新 媒 体 技 术 类 型 04 常 见 应 用 软 件
什么是新媒体
什么是新媒体?
媒体:传播信息的介质,在日常看到的报纸、传单、电视、广告等都是媒体。
新媒体新在哪里?
1.时间性:以前我们还有广播的时候,电视出现,所以电视被称为新媒体 2.技术性:电视还处于录播的时候,网络直播出现,直播就是新媒体 3.社会性:原本只有报纸来进行发行,但现在每个人都有手机,大家在微 博,知乎朋友圈......发内容
1
分析
2
定位
3
特点
新媒体技术是以现代化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 及通信技术等全新技术为基础,能够向用户提供需要 的信息服务的媒介手段。
新媒体工作其本质上还是媒体,而传播的媒介主 要还是以文字,语音,图片,视频为主。新只是在前 面加了一个"新"字,这个新媒体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 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相对而言的。
感谢聆听
教学 分析
教学 策略
教学 过程
教学 反思
主讲:
1.1什么是新媒体
25%
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 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
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25% 新媒体是所有人对 所有人的传播
这两个定义反映了: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有两个核心的改变。 一是传播媒介由传统媒介变成了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介。 二是传播者由权威媒介组织变成了所有人。不过第二个特点在新媒 体发展早期并没有被强调,直 到自媒体迅速发展,普通个人作为传 播者才引起广泛关注。
新媒体技术基础
AE (Adobe After Effects)
影视制作
目录
CONTENTS
01 什 么 是 新 媒 体 ? 02 什 么 是 新 媒 体 技 术 ? 03 新 媒 体 技 术 类 型 04 常 见 应 用 软 件
什么是新媒体
什么是新媒体?
媒体:传播信息的介质,在日常看到的报纸、传单、电视、广告等都是媒体。
新媒体新在哪里?
1.时间性:以前我们还有广播的时候,电视出现,所以电视被称为新媒体 2.技术性:电视还处于录播的时候,网络直播出现,直播就是新媒体 3.社会性:原本只有报纸来进行发行,但现在每个人都有手机,大家在微 博,知乎朋友圈......发内容
1
分析
2
定位
3
特点
新媒体技术是以现代化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 及通信技术等全新技术为基础,能够向用户提供需要 的信息服务的媒介手段。
新媒体工作其本质上还是媒体,而传播的媒介主 要还是以文字,语音,图片,视频为主。新只是在前 面加了一个"新"字,这个新媒体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 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相对而言的。
感谢聆听
教学 分析
教学 策略
教学 过程
教学 反思
主讲:
1.1什么是新媒体
25%
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 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
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25% 新媒体是所有人对 所有人的传播
这两个定义反映了: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有两个核心的改变。 一是传播媒介由传统媒介变成了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介。 二是传播者由权威媒介组织变成了所有人。不过第二个特点在新媒 体发展早期并没有被强调,直 到自媒体迅速发展,普通个人作为传 播者才引起广泛关注。
新媒体技术基础
AE (Adobe After Effects)
多媒体技术之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PPT课件( 75张)

则可由 x(nT) 完全确定 x(t)。 当 fN = 1/(2T) 时,称 fN 为奈奎斯特频率
常用音频采样率:8kHz、11.025kHz、16kHz、22.05kHz、44.1kHz 及 48kHz
2.2.2 数字音频获取
● 量化
量化概念
通过采样得到的表示声音强弱的函数 x(nT) 是连续的,为把 x(nT) 存入计 算机,就必须将采样值离散化,即量化成一个有限个幅度值的集合 x(nT)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第二章 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 主要知识点
2.1声音概述 2.2数字化音频 2.3音乐合成与 MIDI 2.4音频卡 2.5数字音频压缩标准
2.1.1 声音定义 ● 声音概念 ● 声音特性
2.1.2 声音基本特点 ● 声音传播 ● 声音频率 ● 声音传播方向 ● 声音三要素 ● 声音连续、相关及
实时性 声音具有实时性。对处理声音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提出很高要求
2.2 数字化音频
转换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音频数字化需要考虑的问题
采样、量化、编码
模 拟 信 号 的 数 字 化 过 程
100101100011101
音频信号处理过程流程
音
频采
开信 样
始
号 频
频 率
率
采 样
量 化
保 存 为 声 音 文 件
周期
用声音录制软件记录的英文单词“Hello”的语音 实际波形
2.1.2 声音特点
● 声音的传播方式
声音是依靠介质 ( 比如:空气、液体、固体 ) 的振动进行传播的 声源是一个振荡源,它使周围介质产生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播 人耳感觉到这种传播过来的振动,反映到大脑,就意味听到声音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其传播速度和衰减速率都是不一样的
常用音频采样率:8kHz、11.025kHz、16kHz、22.05kHz、44.1kHz 及 48kHz
2.2.2 数字音频获取
● 量化
量化概念
通过采样得到的表示声音强弱的函数 x(nT) 是连续的,为把 x(nT) 存入计 算机,就必须将采样值离散化,即量化成一个有限个幅度值的集合 x(nT)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第二章 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 主要知识点
2.1声音概述 2.2数字化音频 2.3音乐合成与 MIDI 2.4音频卡 2.5数字音频压缩标准
2.1.1 声音定义 ● 声音概念 ● 声音特性
2.1.2 声音基本特点 ● 声音传播 ● 声音频率 ● 声音传播方向 ● 声音三要素 ● 声音连续、相关及
实时性 声音具有实时性。对处理声音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提出很高要求
2.2 数字化音频
转换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音频数字化需要考虑的问题
采样、量化、编码
模 拟 信 号 的 数 字 化 过 程
100101100011101
音频信号处理过程流程
音
频采
开信 样
始
号 频
频 率
率
采 样
量 化
保 存 为 声 音 文 件
周期
用声音录制软件记录的英文单词“Hello”的语音 实际波形
2.1.2 声音特点
● 声音的传播方式
声音是依靠介质 ( 比如:空气、液体、固体 ) 的振动进行传播的 声源是一个振荡源,它使周围介质产生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播 人耳感觉到这种传播过来的振动,反映到大脑,就意味听到声音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其传播速度和衰减速率都是不一样的
多媒体技术数字音频基础PPT课件

– 音调(在音乐上音调叫音高)人耳对声音调子高 低的主观感觉取决于声音频率,频率越高,音调 也越高,音调与频率成对数关系,频率增加一倍, 增加一个倍频程,音乐上叫提高了八度
– 音色 由声音的波形或它的频谱结构决定,它是个 复杂感觉,无法定量表示
6
信号的获取
话 筒 放 大
滤 波
采 样 保 持 A /D
接 口 微 机
采 样 脉 冲
• 获取法:利用声音获取硬件得到声源发生的声 音
• 合成法:通过一种专门定义的语音去驱动一台
预制的语音或音乐合成器。
• 多媒体计算机中三类声音:
①语音②音乐③效果声(sound effects)如刮风、下雨
等
7
音频信号的处理
A/D转换后进行数据压缩
存储或传输
硬件(DSP)
采样与混叠
思考题:设音频信号的高频截至频率为7KHz, 抽样频率为6KHz,
问:0.5KHz信号中混有哪些频率的信号?
0 1 2 3 4 5 6 7 KHz 21
抽样与混叠
思考题:设音频信号的高频截至频率为7KHz, 抽样频率为6KHz,
问:0.5KHz信号中混有哪些频率的信号?
0 1 2 3 4 5 6 7 KHz 22
称之为抽样。该时间间隔称为抽样周期(其倒数
称为采样频率)。
13
音频数字化
14
2.1 数字音频基础
1、数字化音频的获取与处理基本概念 2、模拟音频与数字音频的区别 3、数字音频采样和量化的基本原理 4、数字音频的文件格式 5、音频信号的特点。
采样
采样——将连续的声波信号x(t)按一定的 时间间隔(T)取值,得到离散的信号序 列x(nT)
T——采样周期 1/T——采样频率 x(nT)——离散信号序列
– 音色 由声音的波形或它的频谱结构决定,它是个 复杂感觉,无法定量表示
6
信号的获取
话 筒 放 大
滤 波
采 样 保 持 A /D
接 口 微 机
采 样 脉 冲
• 获取法:利用声音获取硬件得到声源发生的声 音
• 合成法:通过一种专门定义的语音去驱动一台
预制的语音或音乐合成器。
• 多媒体计算机中三类声音:
①语音②音乐③效果声(sound effects)如刮风、下雨
等
7
音频信号的处理
A/D转换后进行数据压缩
存储或传输
硬件(DSP)
采样与混叠
思考题:设音频信号的高频截至频率为7KHz, 抽样频率为6KHz,
问:0.5KHz信号中混有哪些频率的信号?
0 1 2 3 4 5 6 7 KHz 21
抽样与混叠
思考题:设音频信号的高频截至频率为7KHz, 抽样频率为6KHz,
问:0.5KHz信号中混有哪些频率的信号?
0 1 2 3 4 5 6 7 KHz 22
称之为抽样。该时间间隔称为抽样周期(其倒数
称为采样频率)。
13
音频数字化
14
2.1 数字音频基础
1、数字化音频的获取与处理基本概念 2、模拟音频与数字音频的区别 3、数字音频采样和量化的基本原理 4、数字音频的文件格式 5、音频信号的特点。
采样
采样——将连续的声波信号x(t)按一定的 时间间隔(T)取值,得到离散的信号序 列x(nT)
T——采样周期 1/T——采样频率 x(nT)——离散信号序列
数字声音及应用PPT课件

例:计算机合成的MIDI音乐
例1 音乐之声(6KB) 例2 军港之夜(7KB)
MIDI的优点:
数据量极小(比CD立体声少3个数量级,比MP3少3个数量级) 易于制作和编辑修改 可以与波形声音同时播放
MIDI的不足:
只能合成音乐,不能合成歌曲和语言 音质与硬件设备相关
20
小结:计算机中的数字声音
数字波形声音的主要参数有:
取样频率: 语音的取样频率低,一般为8kHz 全频带声音(如音乐)的取样频率高,一般为
量化位数:通常为8位、12位或16位 声道数目:单声道为1,双声道为2 码率(比特率),每秒钟的数据量
8
数字波形声音码率的计算
未压缩时数字波形声音的码率计算公式
码率 = 取样频率 × 量化位数 × 声道数
下载存储方式:先下载存储在计算机中,下载完毕后再播放(缺点: 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并需要较大的存储容量)
流式传输方式:边下载、边播放(优点:只需要下载一部分数据之 后, 就可以开始一边播放一边下载,等待时间短、存储需求小)
流媒体技术就是允许在网络上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收看(听) 音视频媒体的一种技术
17
例:计算机合成的语音
Hello,everybody (1) 你好,我是贝尔实验室的中文语音合成系统(BellTTS1)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2002年招收了202名本科生,22名博士
生,130多名硕士生。(中科大讯飞公司) (Bell) 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中文语音及
语言技术软件 (讯飞) 我们都是同行,我们一路同行,去参加人参培植研讨会
15
5.3.4 计算机合成声音
16
什么是计算机合成声音?
计算机合成声音就是计算机模仿人说话或演奏音乐 计算机合成声音有两类:
多媒体基础知识概述(共 96张PPT)

1.3.5 多媒体软件技术
多媒体软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六个 方面的内容: 多媒体操作系统 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制作技术 多媒体编辑与创作工具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超文本/超媒体技术 多媒体应用开发技术
多媒体操作系统
多媒体操作系统是多媒体软件的 核心。它负责多媒体环境下多任务的 调度、保证音频、视频同步控制以及 信息处理的实时性,提供多媒体信息 的各种基本操作和管理;具有对设备 的相对独立性与可扩展性。 Windows、OS/2 和Macintosh 操 作系统都提供了对多媒体的支持。
多媒体的定义
多媒体是融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 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 的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和视 频。
1.1.2 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及特征
多媒体媒体元素是指多媒体应用中 可显示给用户的媒体组成。
文本
动画
图形
图像
视频
音频
文本
文本分为非格式化文本文件和格式 化文本文件。 非格式化文本文件:只有文本信息 没有其他任何有关格式信息的文件,又 称为纯文本文件。如“.TXT ”文件。 格式化文本文件:带有各种文本排 版信息等格式信息的文本文件。 如“.DOC ”文件。
图像数据量大小 = 像素总数×图像深度÷8
例如:一幅 640×480 的 256 色图像为 640×480×8/8 = 307200 字节
Comparison:
宽度:271 高度:300 颜色:2 大小:9.9 KB
宽度:271 高度:300 颜色:4 大小:19.8 KB
Comparison:
在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使教材不仅有文字、静 态图像,还具有动态图像和语音等。使教 育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可以进行交互式 远程教学。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文本、图形、 视频、音频和其交互式的特点,可以编制 出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软件,即课件。
数字音频技术概述

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记录到这种机械振动,于是声音就
能被记录。
声音的记录与回放
记录声音的方式常用有两种:
1.模拟
2பைடு நூலகம்数字
声音记录
模拟方式——磁记录:
模拟方式
就是将声音的空气震动,变成大小强弱对应的连续的电信号,然
后再转变为连续的磁信号,记录在能被磁化的介质上,如钢丝录 音机(很早的设备)、磁带录音机就是这个原理。 被磁化的介质以一定的速度通过线圈(磁头)时,强弱变化的磁 场感生出强弱变化的电场,形成对应变化的电流,让后将这种电 流通过一定方式的放大,就还原出记振动而发生的声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
《礼记· 乐记》:“乐必发於声音,形於动静,人之道也。”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七:“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 憔悴似人髠(kūn)。” 清 李渔 《巧团圆· 默订》:“你看卧房门启, 想是 曹小姐 听见声音,知道小生在此,又出来探望了。” 沈从 文 《从文自传·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若在四月 落了点小雨,山地里田塍上各处全是蟋蟀声音,真使人心花怒 放。”
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z。 20Hz以下称为次声波,20000Hz以上称为超声
波)例如,低音端的声音或更高的声音,如细弦声。
声音的特性
(三)音色(music quality):声音的特性,由发声物体本身材料、
结构决定。又称音品、音质。
频率是每秒经过一给定点的声波数量,它的测量单位为赫兹,是以 一个名叫海里奇R.赫兹的音响奇人命名的。此人设置了一张桌子,演示
混现象。在室内,混响常由声音在墙面等连续多次反射所引起。混响时间
太长,则前后声音交混,听不清楚,过短则音量不够,声音干涩不动听。
数字音频技术基础

20~20000 20~20000
脉冲编码调制(PCM)
PCM的特点
概念最简单、理论最完善的编码系统; 最早研制、使用最广泛的编码系统; 数据量最大的编码系统。
原理
模拟声音 信号输入 防失真 滤波器 波形编码器 (采样器) PCM样本
÷
量化器
量化
分为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 采用的量化方法不同,量化后的数据量不同,可以说量化是一种压 缩数据的方法
数字音频技术基础
Part Part 1 1 数字音频技术基础
数字音频技术基础 声音 声音信号数字化
采样与量化
音频质量与数据量 音频文件的存储格式 语音合成与语音识别技术
声音
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波。当声波进入人耳 ,鼓膜振动导致内耳里的微细感骨的振动,将 神经冲动传向大脑,听者感觉到的这些冲动就 A 是声音。 周期
声道数:一次采样的声音波形个数。 采样频率 指计算机每秒钟采集多少个声音样本。
采样
音频是连续的时间函数X(t),对连续信号采样, 即按一定的时间间隔(T)取值,得到X(nT)(n为 整数),T称为采样周期、1/T称为采样频率。
X(0)、X(T)、X(2T)称为采样值。
采样频率与声音频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根据 奈奎斯特(Nyquist)理论,只有采样频率高 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时,才能把数字信 号表示的声音还原成为原来的声音。
频域——声音的频率范围
声音的方向
以振动波的形式从声源向四周传播。
1.
从声源直接到达人类听觉器官的声音称为“ 直达声”,直达声的方向辨别最容易。
2.
现实生活中,森林、建筑、各种地貌和景物 存在于人们的周围,声音从声源发出后,一 般须经过多次反射才能被人们听到,这就是 “反射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1.2.1声波的传播 1 、声速:空气中传播速度为每秒340 米;水中传播速度为每秒1440米;钢铁 中传播速度每秒5000米。 2 、声波的折射、反射; 3 、声波的吸收 • 4 、混响与延时
6
1.2.2 声压级 1.2.3 衡量声音的标准(四大要素)
1、音高(振幅):音高是人耳对声波强弱程度的主观感 觉。音高主要取决于声压,也和频率有关, 1-4KHZ响度最大。 2、音调(频率):音调是人耳对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 频率高,音调高,反而反之 3、音色(相位):音色是人在主观感觉上区别于同种音 调、音高的两个声音的不同特性。 4、音长:音乐起始和结束时的长度。 1.2.4 哈斯效应:人耳能感觉到声音来自不同方向,且能 感觉到远近。
20
4、扩音机和扬声器匹配
• (1)功率匹配 • 扩音机的输出功率=各扬声器的功率总和 • (2)阻抗匹配 • 串联;并联;混合; • (3)功率选择 5、扩音机的功率选择 • P=10+0.02N(经验公式中P为扩音机的 • 功率;N为声场的座位数或人数)
21
2.2 接收机(收音机) 2.2.1 接收方式:调幅与调频 2.2.2 接收频段:长波、中波、短波和超短波。 2.2.3 调谐(选台):电容式和电感式。
-
古 代 美 女
3
• 1.2 声波与听觉
振动的物体在此周围的弹性介质中,就会产生声波。 声波所涉及的空间为声场,声波被人的听觉系统所感 知 便产生声音。 频率范围划分: ; (1)次声波 0~20Hz. (2)人耳能听到的声音 20Hz~20kHz. (3)超声波 20kHz~1GHz (4)高超声波 1GHz~10THz 人耳能感受到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语言的频率范围为80-800HZ; 音响的频率范围为40-1600HZ
18
4 扬声器的技术指标
5 扬声器的使用
• • • • • (1) 正确选择扬声器 (2) 电路中的功率不能超过扬声器的功率 (3) 阻抗要匹配 (4) 使用2个以上扬声器,相位要一致 (5) 在使用立体放声系统时,两音箱分开适当的 距。 经验公式: • 两个音箱之间距离=音箱到听众中间位置长度
19
13
5、传声器的使用
(1)要注意阻抗匹配。 (2)多个传声器同时使用时要注意极性一致, 或者配备调音台。 (3)传输线不要接近或平行于电源线、扩音 机输出线。 (4)要注意传声器的指向性。 (5)要防震、防灰尘、防吹气、防湿。
14
2.1.2 扬声器(喇叭)5
扬声器是一种将电能(电信号)转换成机械能(声 波)的换能器件: 按工作原理来分:电动式、压电式、静电式。 按其辐射方式来分:直射(纸盆)式、反射(号 筒)式。
1、音膜 2、音圈 3、环形磁铁 4、有中心柱的圆形软铁 5、保护罩 6、输出变压器
9
2、电容式传声器
10
3、无线传声器(无线话筒)
• 是由动圈式或电容式加上发射电路、发射天 线、电池仓等构成。 • 用驻极体材料制作的一种驻极体电容式无线传 声器,可不外加极化电压,体积可做得更小,使 用更方便。 • 无线传声器由于其具有的特点, • 教学上用的较为普遍。
15
1 电动式(纸盒)扬声器
16
2 压电式 3 音箱
• 封闭式音箱; 倒相式音箱; 迷宫式音箱。
17
(1) 灵敏度 一定功率的信号在轴向1米处 的声压级叫额定特性灵敏度,单位dB (2) 额定功率 (3) 额定阻抗 (4) 额定频率范围 (5) 指向特性 (6) 谐波失真 原始信号(基波)中没有谐波.
2.1.3 扩音机(功率放大机)
作用:把输入线路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以推动扬声器发声。 1、扩音机种类 (1)按放大元件分:电子管扩音机;晶体管扩音 机、集成电路扩音机、移频扩音机。数字功放。 (2)有线扩音.无线扩音(调频\音频扩音) 2、扩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移频扩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4、传声器的性能
(1)灵敏度 (声、电转换效率) (2)频率响应(声波的频率范围) (3)指向特性(单向、双向、全向) (4)输出阻抗 (Ω欧姆) (高阻抗、20kΩ—50kΩ抗干扰差 低阻抗<600Ω;一般为150--250) (5)动态范围(信号最小听得见、 最大不失真)
12
指向性
传声器的灵敏度随声波入射方向而变化的.1录音磁带 • 录音磁带是由带基和在其上面涂铺强磁性 氧化金属粉末而成的磁性层这两部分组成。 • (一)盒式录音磁带的种类 • 1、普通磁带;2、二氧化铬或含钴 带;3、铁铬带;4、金属带。 • (二)录音磁带的使用
4
男人声:低音82—392HZ;中音123-493;高音 164-698。 女人声:低音82—392HZ;中音123-493;高音 220-1100。 中国音协音频分会规定4个声音的频段划分: 低频段(150HZ以下)中低频段(150--500HZ下) 中高频段(500—5KHZ以下)高频段(5KHZ以上)
7
• §2 模拟音频媒体工作原理 2.1 扩音设备
• 教学扩音设备是用来扩大声音的电声设备其作用是把 输入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推动扬声器发音。 • 扩音教学设备系统的组成 • 传声器(话筒);扬声器(喇叭);率放大器;前置 放大器;声音处理设备
8
2.1.1 传声器(话筒)5
按原理分:电动式、电容式、压电式、电磁式、碳粒 式和半导体式等。 1、动圈式传声器
第2章数字音频媒体技术
§1电声媒体基本知识 §2模拟音频媒体工作原理 §3数字音频的加工与处理 §4数字音频软件的应用
ADOBEAUDITION3
1
ADOBE AUDITION 3 Adobe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的电脑 软件公司
2
• §1 电声媒体基本知识
1.1 电声媒体的概念 1.1.1什么是电声媒体:电声媒体是 西 指承载并传输声音信息的物质载体。 施 1.1.2电声媒体的种类 常用的电声媒体有:录音机、扩音机、CD机。 1.1.3电声媒体的特性 电声媒体具有超时空界限、传输速度快、及时,适用 集体教学,也适用于个别学习。为此:电声媒体在教 学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了解电声媒体的特性,学会 正确使用电声媒体,对提高教育质量有较好的 促进作用。
1.2.1声波的传播 1 、声速:空气中传播速度为每秒340 米;水中传播速度为每秒1440米;钢铁 中传播速度每秒5000米。 2 、声波的折射、反射; 3 、声波的吸收 • 4 、混响与延时
6
1.2.2 声压级 1.2.3 衡量声音的标准(四大要素)
1、音高(振幅):音高是人耳对声波强弱程度的主观感 觉。音高主要取决于声压,也和频率有关, 1-4KHZ响度最大。 2、音调(频率):音调是人耳对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 频率高,音调高,反而反之 3、音色(相位):音色是人在主观感觉上区别于同种音 调、音高的两个声音的不同特性。 4、音长:音乐起始和结束时的长度。 1.2.4 哈斯效应:人耳能感觉到声音来自不同方向,且能 感觉到远近。
20
4、扩音机和扬声器匹配
• (1)功率匹配 • 扩音机的输出功率=各扬声器的功率总和 • (2)阻抗匹配 • 串联;并联;混合; • (3)功率选择 5、扩音机的功率选择 • P=10+0.02N(经验公式中P为扩音机的 • 功率;N为声场的座位数或人数)
21
2.2 接收机(收音机) 2.2.1 接收方式:调幅与调频 2.2.2 接收频段:长波、中波、短波和超短波。 2.2.3 调谐(选台):电容式和电感式。
-
古 代 美 女
3
• 1.2 声波与听觉
振动的物体在此周围的弹性介质中,就会产生声波。 声波所涉及的空间为声场,声波被人的听觉系统所感 知 便产生声音。 频率范围划分: ; (1)次声波 0~20Hz. (2)人耳能听到的声音 20Hz~20kHz. (3)超声波 20kHz~1GHz (4)高超声波 1GHz~10THz 人耳能感受到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语言的频率范围为80-800HZ; 音响的频率范围为40-1600HZ
18
4 扬声器的技术指标
5 扬声器的使用
• • • • • (1) 正确选择扬声器 (2) 电路中的功率不能超过扬声器的功率 (3) 阻抗要匹配 (4) 使用2个以上扬声器,相位要一致 (5) 在使用立体放声系统时,两音箱分开适当的 距。 经验公式: • 两个音箱之间距离=音箱到听众中间位置长度
19
13
5、传声器的使用
(1)要注意阻抗匹配。 (2)多个传声器同时使用时要注意极性一致, 或者配备调音台。 (3)传输线不要接近或平行于电源线、扩音 机输出线。 (4)要注意传声器的指向性。 (5)要防震、防灰尘、防吹气、防湿。
14
2.1.2 扬声器(喇叭)5
扬声器是一种将电能(电信号)转换成机械能(声 波)的换能器件: 按工作原理来分:电动式、压电式、静电式。 按其辐射方式来分:直射(纸盆)式、反射(号 筒)式。
1、音膜 2、音圈 3、环形磁铁 4、有中心柱的圆形软铁 5、保护罩 6、输出变压器
9
2、电容式传声器
10
3、无线传声器(无线话筒)
• 是由动圈式或电容式加上发射电路、发射天 线、电池仓等构成。 • 用驻极体材料制作的一种驻极体电容式无线传 声器,可不外加极化电压,体积可做得更小,使 用更方便。 • 无线传声器由于其具有的特点, • 教学上用的较为普遍。
15
1 电动式(纸盒)扬声器
16
2 压电式 3 音箱
• 封闭式音箱; 倒相式音箱; 迷宫式音箱。
17
(1) 灵敏度 一定功率的信号在轴向1米处 的声压级叫额定特性灵敏度,单位dB (2) 额定功率 (3) 额定阻抗 (4) 额定频率范围 (5) 指向特性 (6) 谐波失真 原始信号(基波)中没有谐波.
2.1.3 扩音机(功率放大机)
作用:把输入线路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以推动扬声器发声。 1、扩音机种类 (1)按放大元件分:电子管扩音机;晶体管扩音 机、集成电路扩音机、移频扩音机。数字功放。 (2)有线扩音.无线扩音(调频\音频扩音) 2、扩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移频扩音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4、传声器的性能
(1)灵敏度 (声、电转换效率) (2)频率响应(声波的频率范围) (3)指向特性(单向、双向、全向) (4)输出阻抗 (Ω欧姆) (高阻抗、20kΩ—50kΩ抗干扰差 低阻抗<600Ω;一般为150--250) (5)动态范围(信号最小听得见、 最大不失真)
12
指向性
传声器的灵敏度随声波入射方向而变化的.1录音磁带 • 录音磁带是由带基和在其上面涂铺强磁性 氧化金属粉末而成的磁性层这两部分组成。 • (一)盒式录音磁带的种类 • 1、普通磁带;2、二氧化铬或含钴 带;3、铁铬带;4、金属带。 • (二)录音磁带的使用
4
男人声:低音82—392HZ;中音123-493;高音 164-698。 女人声:低音82—392HZ;中音123-493;高音 220-1100。 中国音协音频分会规定4个声音的频段划分: 低频段(150HZ以下)中低频段(150--500HZ下) 中高频段(500—5KHZ以下)高频段(5KHZ以上)
7
• §2 模拟音频媒体工作原理 2.1 扩音设备
• 教学扩音设备是用来扩大声音的电声设备其作用是把 输入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推动扬声器发音。 • 扩音教学设备系统的组成 • 传声器(话筒);扬声器(喇叭);率放大器;前置 放大器;声音处理设备
8
2.1.1 传声器(话筒)5
按原理分:电动式、电容式、压电式、电磁式、碳粒 式和半导体式等。 1、动圈式传声器
第2章数字音频媒体技术
§1电声媒体基本知识 §2模拟音频媒体工作原理 §3数字音频的加工与处理 §4数字音频软件的应用
ADOBEAUDITION3
1
ADOBE AUDITION 3 Adobe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的电脑 软件公司
2
• §1 电声媒体基本知识
1.1 电声媒体的概念 1.1.1什么是电声媒体:电声媒体是 西 指承载并传输声音信息的物质载体。 施 1.1.2电声媒体的种类 常用的电声媒体有:录音机、扩音机、CD机。 1.1.3电声媒体的特性 电声媒体具有超时空界限、传输速度快、及时,适用 集体教学,也适用于个别学习。为此:电声媒体在教 学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了解电声媒体的特性,学会 正确使用电声媒体,对提高教育质量有较好的 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