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备战2019年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考点04生产与消费含解析2
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原创备战2019高考政治专题04 生产与经济制度(含解析)

一、考点解读1、高考考点1、发展生产的意义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 2013版最新教材修改变动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现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现改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3、“为了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改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4、“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中的后一句改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3 考生记忆手册(可单独打印)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原创精品高考系列专题04 生产与经济制度(记忆手册)4.1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框题)1-2生产与消费关系见上一讲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交换(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四环节。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大力发展生产力1、原因:(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①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②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意义: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3、措施:(1)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为中心。
(2)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3)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考点01+生活和消费-备战2019年浙江新高考政治考点一遍过+Word版含解析

专题01 生活与消费考点一神奇的货币【货币的本质】(一)商品的基本属性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要比商品晚的多。
2.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本质: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指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三)货币的职能1.基本职能:⑴价值尺度:①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特点: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③影响: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作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⑵流通手段: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特点:执行这个职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③影响: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卖和买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
2.其他职能:⑴支付手段:①产生:随着赊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
②特点:执行这个职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③表现:清偿或支付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⑵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
⑶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流通支付。
(四)纸币1.产生:金银条块——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
2.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3.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纪念币:①含义: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的、由国家统一计划发行的法定货币。
②特征:具有特定主题和限量发行。
③意义:纪念币在作为法定货币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收藏、保值和投资价值。
4.发行:⑴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额,决定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2019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必修1之生产与经济制度

2019年高考政治知识点:必修1之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化需求(1)生产决定消费。
(人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只有生产出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注意:消费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这里的消费是指健康的合理的消费。
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关系: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结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与动力。
3、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为什么:(1)必要性:①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③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意义: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化落后状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怎么样:①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政治合格考知识点汇总

合格考试知识点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课:满足生产发展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3)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提示】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其中生产起决定作用,分配与交换是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目的和动力。
3、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4、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
5、国有经济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优势: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6、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
8、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3)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备战2019年高考物理 考点一遍过 专题04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专题04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实验中纸带的处理方法 1.判定物体的运动性质(1)若纸带上各相邻点间距相等,则物体做匀速运动。
(2)若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 ,计算各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的差Δx ,若Δx =aT 2(恒量),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某点瞬时速度的计算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v n =Tx x n n 21++,即n 点的瞬时速度等于(n –1)点和(n +1)点间的平均速度。
3.加速度的计算:一般有两种方法 (1)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由于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所以满足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差相等,即Δx =aT 2,可得a =2T x∆。
但利用一个Δx 求得的加速度偶然误差太大,为了减小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分析纸带时,纸带上的各段位移最好都用上,方法如下:(a )如图所示,若为偶数段,设为6段,则41123x x a T -=,52223x x a T -=,63323x x a T-=,然后取平均值,即1233a a a a ++= 或由4561232()()33x x x x x x a T++-++=⨯直接求得; (b )若为奇数段,则中间段往往不用,如5段,则不用第三段,则41123x xa T -=,52223x x a T-=,然后取平均值,即122a a a +=;或去掉一段变为偶数段由45122()()23x x x x a T +-+=⨯;(2)先求出第n 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12n n n x x v T++=(一般要5点以上),然后作出v –t 图象,用v –t图象的斜率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二、实验的注意事项(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木板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
【原创】2019届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必考知识点练习:(3)生产、劳动与经营一

生产、劳动与经营一考点一:生产与消费1、近日,一款借助“增强现实技术”(AR),将虚拟游戏叠加入现实场景的手机游戏“口袋妖怪GO”风靡全球,“捉精灵”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新时尚。
这体现( )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B.收入是消费的前提C.生产是消费最终目的D.消费是生产的动力答案:A2、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
作为网购的重要体现,网络外卖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整合外卖资源,使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美味、健康、快捷的美食。
手机端的轻松点击,餐饮服务商的快速响应,物流配送的及时准确都让外卖逐渐成为了消费者新的就餐方式。
上述材料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④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网络外卖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手机端的轻松点击、新的就餐方式等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故①正确;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美味、健康、快捷的美食,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故②正确; ③④强调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生产决定消费3、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称为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近,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使用环保购物袋、教材循环利用、废物再利用等都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这说明( )①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②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③要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④低碳生活会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②观点错误,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坚持量力而行,适度消费,所以既不能超前消费,也要防止消费滞后;④观点错误,低碳生活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会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①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4、2018年9月26日,海口市常年“菜篮子”基地建设启动仪式在遵谭镇举行。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考点整合及角度预测:专题2 生产、劳动与经营

2019年高考二轮复习政治考点整合及角度预测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专题线索〗立足“一条主线”:立足发展生产这条主线明确“一个关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把握“一个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突出“三个主体”:从国家、企业、劳动者三个角度理清知识脉络:国家如何发展生产;企业如何经营;劳动者如何就业与投资牢记“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其关系〖整合突破〗核心考点一、生产消费与经济制度[考点整合]一、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生产的产品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调节生产。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新的较高水平的消费会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二、供给侧改革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措施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②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2.分析当前我国加强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学依据并分析建议措施(1)经济学依据: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升级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结构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
②国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
供给侧改革有利于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③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④供给侧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举措。
(新课标版)2019年高考政治分类题库【考点2】生产、劳动与经营

(新课标版)2019届高考政治分类题库考点2 生产、劳动与经营(2019年)1.(2019·广东文综·T25)2019年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0%,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
在此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者理性的应对措施是()A.增加现期消费B.提前归还债务C.持有债券D.增加储蓄【思路点拨】本题针对物价这一社会焦点问题,考查理性消费和投资问题。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物价上涨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
【精讲精析】选A。
物价上涨会使纸币贬值,此时应尽量持有实物而非纸币,A符合题意;物价上涨会使存款储蓄和持有债券的实际收益下降,C、D不是正确措施;物价上涨会使债务缩水,此时持有债务不归还较为合适,排除B。
2.(2019·海南单科·T2)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而消费价格指数为5%,同期居民储蓄仍然大幅增长。
对居民储蓄大幅增长的合理解释是()①人们要应对未来住房、养老等支出②居民的消费趋于饱和③储蓄对利率的变化有弹性④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
在消费价格指数(CPI)高于同期银行利率时,储蓄的实际收益为负,但在这种情况下,储蓄反而不断增长,这就需要运用所学知识来思考。
【精讲精析】选B。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未来收入预期不乐观,担心未来的住房、养老等问题,且我国居民习惯于存钱储蓄,①符合题意;②的说法不符合现实;③明显错误;股票、债券投资风险大,一些居民不愿承担这种风险而选择储蓄,④符合题意。
故选B。
3.(2019·海南单科·T3)H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王某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转移公司财产以逃避公司债务,损害了公司债权人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王某对公司债务应()A.以法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B.以法人财产承担连带责任C.以个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D.以个人财产承担连带责任【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弄清楚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体现了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04 生产与消费一、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产品必须先生产出来才能被消费。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随着生产的发展,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随着生产的发展,消费的数量和质量会日益提高。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没有产品的生产,人们不会产生对该商品的强烈向往;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消费需求会日益增加;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价格日趋下降,也会激起人们的消费欲望。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这一作用又称“消费调节生产”或“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强调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调节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并不是说任何形式的消费都能促进生产发展,只有合理适度的消费才是发展的动力。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在解答“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这种题目,特别是选择题,要注意:首先对题肢观点正误作出判断;其次对题目中材料的指向性作出准确把握,弄清材料是强调“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还是二者都有,最后判断是“生产决定消费”的哪个具体表现或“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具体表现。
二、社会再生产1.含义: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
2.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3.关系: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1.原因:(1)理论原因: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现实原因:①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③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意义: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②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2.措施:(1)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动摇。
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
(3)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4)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5)在遵循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考向一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典例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下列各项能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是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B.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C.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D.网上购物方式方便了消费者,增加了社会购买力【答案】B【解析】A、C均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不选;D说法错误,社会购买力不是由购物方式决定。
只有B体现了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考向二比较“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和“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典例2】近年来,在家装市场中,“轻装修,重装饰”已经不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
因为美居生活已经成为消费热点,人们的审美追求日益倾向个性化,家居饰品因此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
上述材料说明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B考向三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相互关系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和交换是桥梁和纽带,四个环节不断循环和更新。
【典例3】高铁的运营将改善沿线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带动沿线旅游、商贸、餐饮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带动农村经济繁荣,改善沿线投资环境,推动地产物业升值。
这说明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③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决定生产发展④新产业的成长取决于新消费热点的出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A1.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让群众和企业切实收益,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政策对促进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传导路径是①降低网络咨询成本→刺激信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②中小企业经营成本降低→淘汰落后产能→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③倒逼网络技术革新→“互联网+”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成长④网络运营商成本增加→用户网络资费减少→刺激网络消费拉动经济增长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2.《共享单车行业就业研究报告》表明,共享单车带动了智能锁制造企业50%的就业岗位,带动了相关自行车企业80%的就业岗位,还新増加超过3万个线下运维岗位。
共享单车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制造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流程、服务体系等领域形成了综合影响,倒逼企业改进工艺流程,淘汰落后产能,使整个行业迎来一次“颠覆性”的机遇期。
这表明①共享单车成为激发相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②传统产业可以拉动经济新业态的发展③由共享单车带动的就业产业链正在形成④共享单车的发展有助于传统企业降低研发成本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如今,电视晚会、视频直播、VR等娱乐互动元素与无人机、无人仓等科技元素的加入,让“双十一”的营销早已不再是送折扣券以低价竞争的套路,越来越多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运用,俨然已成为电商发展的最重要动力,这表明①科技创新是影响企业发展的种要因素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水平③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④消费方式的改变可以改变商品的价值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4.国家新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把“健康”提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更加突出“大健康”的理念。
“大健康”强调,以防为主,不仅要治病,还要治“未病之病”(未病先防,重在养生)。
下列关于“大健康”理念对经济影响的推导正确的是①治“未病之病”→传统中医养生兴盛→中医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②居民健康诉求升级→健康服务市场激活→健康产业投入增加③形成以防为主的健康理念→健身等消费方式兴起→健身类产品热销④民众健康支出增加→相关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相关企业股票价格不断上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在新时代,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
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这说明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②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是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④科技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必须加快科技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无论是普通用户还是影视明星,女孩儿们对于自拍行为都是津津乐道。
你只需简单的冲着手机摆个鬼脸或是浅浅一个微笑,单手点按快门,一张照片瞬间便拍摄完成。
追其原因,如今的各种美图、美颜软件已经成为众多年轻人使用频率最高的APP之一。
这意味着①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②生产是消费的最终目的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持续扩大升级,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向更多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等一系列转变。
这表明①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消费需求②消费的平稳增长,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④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权威数据显示.中国的单身人士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6%,近几年,单身高新人士的单身生活正在催生“单身经济”现象:单人套餐、自助唱吧、自助健身舱在市面上随处可见。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的商家正“大开脑洞”,专门订制产品和服务来迎合单身群体的生活方式。
材料表明①新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对生产调整起导向作用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支配了生产发展的方向③个性化、多样化的生产为特色消费创造动力④善于捕捉消费热点的商家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别人的桃子一斤只卖几块钱,他的桃子一斤能卖十几块钱。
重庆农民老谭从外地引进优质晚熟水蜜桃,瞄准中高端市场,“品质、品相、品牌咱都有,一点也不愁卖,一年纯收入几十万元不是问题”。
这启示我们,农业的发展必须①努力开拓市场,扩大销售范围②增加高端供给,对接市场需求③坚持市场导向,走特色发展道路④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知识付费市场的兴起源于整个社会对知识的迫切需求。
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
如今,知识付费领域竞争激烈,用户对内容的选择比以往更为挑别,用户流量逐渐向一些高质量的、原创的阅读内容集中,分答、得到、知乎、喜马拉雅FM等一批知识付费平台正在不断拓展产品形态和营销模式。
《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为49.1亿元,未来三年,知识付费产业规模还将保持较高成长性持续扩张,预计到2020年,该产业规模将达到2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