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八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M ={x |x ≥0,x ∈R },N ={x |x 2<1,x ∈R },则M ∩N 等于( ) A .[0,1] B .[0,1) C .(0,1]D .(0,1)2.已知集合A ={1,2},B ={1,a ,b },则“a =2”是“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已知命题p :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 :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p 或q B .p 且q C .﹁p 且﹁qD .﹁p 或﹁q4.设函数f (x )=x 2+1,x ≤1,2x ,x >1,则f (f (3))等于( )A.15B .3C.23D.1395.函数f (x )=log 12(x 2-4)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 .(0,+∞)B .(-∞,0)C .(2,+∞)D .(-∞,-2)6.已知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当x >0时,f (x )=x 2+1x ,则f (-1)等于( )A .-2B .0C .1D .27. 如果函数f (x )=x 2-ax -3在区间(-∞,4]上单调递减,则实数a 满足的条件是( ) A .a ≥8 B .a ≤8 C .a ≥4D .a ≥-48. 函数f (x )=a x -2+1(a >0且a ≠1)的图像必经过点( ) A .(0,1) B .(1,1) C .(2,0)D .(2,2)9. 函数f (x )=lg(|x |-1)的大致图像是( )10. 函数f (x )=2x +3x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 A .(-2,-1) B .(-1,0) C .(0,1)D .(1,2)11. 设f (x )=x ln x ,若f ′(x 0)=2,则x 0的值为( ) A .e 2B .eC.ln22D .ln212. 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R ,f (0)=2,对任意x ∈R ,f (x )+f ′(x )>1,则不等式e x ·f (x )>e x +1的解集为( ).A .{x |x >0}B .{x |x <0}C .{x |x <-1或x >1}D .{x |x <-1或0<1}<="" p="">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13. 已知函数y =f (x )及其导函数y =f ′(x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曲线y =f (x )在点P 处的切线方程是__________.14. 若函数f (x )=x 2+ax +b 的两个零点是-2和3,则不等式af (-2x )>0的解集是________. 15. 函数y =12x 2-ln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________.16. 若方程4-x 2=k (x -2)+3有两个不等的实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 化简:(1)3131421413223b a b a ab b a -(a >0,b >0);(2)(-278)23-+(0.002)12--10(5-2)-1+(2-3)0.18.(12分)已知函数f (x )=1a -1(a >0,x >0),(1)求证(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f (x )在(0,+∞)上是增函数; (2)若f (x )在[12,2]上的值域是[12,2],求a 的值.19.(12分)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有最小正周期2,且当x ∈(0,1)时,f (x )=2x4x +1.(1)求f (1)和f (-1)的值; (2)求f (x )在[-1,1]上的解析式.20.(12分)已知函数f (x )=x 2+2ax +3,x ∈[-4,6]. (1)当a =-2时,求f (x )的最值;(2)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使y =f (x )在区间[-4,6]上是单调函数;(3)当a =1时,求f (|x |)的单调区间. 21.(12分)已知函数f (x )=x 3+x -16. (1)求曲线y =f (x )在点(2,-6)处的切线的方程;(2)直线l 为曲线y =f (x )的切线,且经过原点,求直线l 的方程及切点坐标; 22.(12分)已知函数f (x )=x 3-3ax -1,a ≠0. (1)求f (x )的单调区间;(2)若f (x )在x =-1处取得极值,直线y =m 与y =f (x )的图像有三个不同的交点,求m 的取值范围.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答题卡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13、 14、15、 16、三、解答题17.(10分) 化简:(1)131421413223b a b a ab b a -(a >0,b >0);(2)(-278)23-+(0.002)12--10(5-2)-1+(2-3)0.18.(10分)已知函数f (x )=1a -1x(a >0,x >0),(1)求证(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f (x )在(0,+∞)上是增函数; (2)若f (x )在[12,2]上的值域是[12,2],求a 的值.19.(12分)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有最小正周期2,且当x ∈(0,1)时,f (x )=2x4x +1.(1)求f (1)和f (-1)的值; (2)求f (x )在[-1,1]上的解析式.20.(12分)已知函数f(x)=x3+x-16.(1)求曲线y=f(x)在点(2,-6)处的切线的方程;(2)直线l为曲线y=f(x)的切线,且经过原点,求直线l的方程及切点坐标;21.(13分)已知函数f(x)=x2+2ax+3,x∈[-4,6].(1)当a=-2时,求f(x)的最值;(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使y=f(x)在区间[-4,6]上是单调函数;(3)当a=1时,求f(|x|)的单调区间.22.(13分)已知函数f(x)=x3-3ax-1,a≠0.(1)求f(x)的单调区间;(2)若f(x)在x=-1处取得极值,直线y=m与y=f(x)的图像有三个不同的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卷参考答案1.B2.A3.D4.D5.D6.A7.A8.D9.B10.B11.B12.A13. x -y -2=0 14. {x |-32<1}<="" p="">15. (0,1] 16. (512,34]17. 解 (1)原式=121311113233211212633311233().a b a b abab ab a b+-++----==(2)原式=(-278)23-+(1500)12--105-2+1=(-827)23+50012-10(5+2)+1=49+105-105-20+1=-1679. 18. (1)证明设x 2>x 1>0,则x 2-x 1>0,x 1x 2>0,∵f (x 2)-f (x 1)=(1a -1x 2)-(1a -1x 1)=1x 1-1x 2=x 2-x 1x 1x 2>0,∴f (x 2)>f (x 1),∴f (x )在(0,+∞)上是增函数. (2)解∵f (x )在[12,2]上的值域是[12,2],又f (x )在[12,2]上单调递增,∴f (12)=12,f (2)=2.易得a =25.19. 解(1)∵f (x )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f (1)=f (1-2)=f (-1)=-f (1),∴f (1)=0,f (-1)=0. (2)由题意知,f (0)=0. 当x ∈(-1,0)时,-x ∈(0,1).由f (x )是奇函数,∴f (x )=-f (-x )=-2-x4-x +1=-2x4x +1,综上,在[-1, 1]上,f (x )=2x4x +1,x ∈(0,1),-2x 4x+1,x ∈(-1,0),0,x ∈{-1,0,1}.20.解 (1)当a =-2时,f (x )=x 2-4x +3=(x -2)2-1,∵x ∈[-4,6],∴f (x )在[-4,2]上单调递减,在[2,6]上单调递增,∴f (x )的最小值是f (2)=-1,又f (-4)=35,f (6)=15,故f (x )的最大值是35. (2)∵函数f (x )的图像开口向上,对称轴是x =-a ,∴要使f (x )在[-4,6]上是单调函数,应有-a ≤-4或-a ≥6,即a ≤-6或a ≥4. (3)当a =1时,f (x )=x 2+2x +3,∴f (|x |)=x 2+2|x |+3,此时定义域为x ∈[-6,6],且f (x )=?x 2+2x +3,x ∈(0,6],x 2-2x +3,x ∈[-6,0],∴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0, 6],单调递减区间是[-6,0].21.解 (1)可判定点(2,-6)在曲线y =f (x )上.∵f ′(x )=(x 3+x -16)′=3x 2+1.∴f ′(x )在点(2,-6)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 =f ′(2)=13. ∴切线的方程为y =13(x -2)+(-6),即y =13x -32.(2)法一设切点为(x 0,y 0),则直线l 的斜率为f ′(x 0)=3x 20+1,∴直线l 的方程为y =(3x 20+1)(x -x 0)+x 30+x 0-16,又∵直线l 过点(0,0),∴0=(3x 20+1)(-x 0)+x 30+x 0-16,整理得,x 30=-8,∴x 0=-2,∴y 0=(-2)3+(-2)-16=-26,k =3×(-2)2+1=13. ∴直线l 的方程为y =13x ,切点坐标为(-2,-26.) 法二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切点为(x 0,y 0),则k=y0-0x0-0=x30+x0-16x0又∵k=f′(x0)=3x20+1,∴x30+x0-16x0=3x2+1,解之得x0=-2,∴y0=(-2) 3+(-2)-16=-26,k=3×(-2)2+1=13.∴直线l的方程为y=13x,切点坐标为(-2,-26).22.解(1)f′(x)=3x2-3a=3(x2-a),当a<0时,对x∈R,有f′(x)>0,∴当a<0时,f(x)的单调增区间为(-∞,+∞).当a>0时,由f′(x)>0,解得x<-a或x>a.由f′(x)<0,解得-a<x<a,< p="">∴当a>0时,f(x)的单调增区间为(-∞,-a),(a,+∞),单调减区间为(-a,a).(2)∵f(x)在x=-1处取得极值,∴f′(-1)=3×(-1)2-3a=0,∴a=1.∴f(x)=x3-3x-1,f′(x)=3x2-3,由f′(x)=0,解得x1=-1,x2=1.由(1)中f(x)的单调性可知,f(x)在x=-1处取得极大值f(-1)=1,在x=1处取得极小值f(1)=-3.∵直线y=m与函数y=f(x)的图像有三个不同的交点,结合如图所示f(x)的图像可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3,1).</x<a,<>。
山东省枣庄市第四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第四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内。
)1.《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
”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 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C.“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 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2、史书记载:王翦将兵伐楚,临行前,向秦王讨要美田宅园,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这说明该时期秦国A.统治者腐化堕落,不思进取 B.鼓励发展农业C.已经废除了分封制,中央集权加强 D.军功不得授爵赐田3.唐代柜坊又称僦柜、寄附铺、质库、质舍等,所藏物品主要是钱帛、粟麦、钱,一部分是柜坊自备的资金,一部分是别人的存款。
南宋《武林旧事·游手》把柜坊放在赌局、诈骗、盗窃等“游手奸黠”一类中,官府常加取缔。
据此可知柜坊A.弊大于利 B.不利于经济发展 C.搞活了民间资本 D.具有多重属性4.“幽州”是古代地名,在某一时期幽州负责管辖“郡、国十一,县九十”。
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秦代 B.汉代C.宋代 D.唐代5.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两位学者所说的“人”分别是指( )A.普的“人”是指人类,亚的“人”是指雅典公民B.普的“人”是指个人,亚的“人”是指雅典公民C.普的“人”是指个人,亚的“人”是指雅典人D.普的“人”是指人类,亚的“人”是指雅典人6. 为了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19世纪末美国向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下列对“门户开放”政策说法错误的是( )A.其内容是倡导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向美国开放B.其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C.其结果是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D.美国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是在《九国公约》签订后7. 某次会议韩国代表提出:由联合国监督,按大韩民国的宪法在全朝鲜举行选举;中国军队全部撤出朝鲜,但联合国军队要在选举和完成统一后再撤退。
山东省临沂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份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临沂一中2022届高三10月份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2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心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行使权力受到中心节制25.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A.土地兼并严峻,农夫生活凄惨困苦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冲突日益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生产方式转变,农夫生产乐观性提高26.“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大事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牢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解了相权过大威逼皇权而消灭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制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27.1840~1842的鸦片战斗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
而那些战斗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斗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斗定性为“地方性大事”,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精确的是()A.清政府对鸦片战斗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斗的影响C.清政府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28.下图基本呈现了近代前期中国工人数量整体变化趋势,透过这一变化趋势不能窥见近代前期中国工人数量变化趋势图()A.洋务运动的脚印B.外商企业的创办C.民国初年实业推动的步伐D.五四运动的影响29.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格外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一中2014届高三10月第一次单元测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高三历史试题命题人:张厚利 2013年10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1.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2.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这里的“九市”是指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工官监管的夜市3.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材料中没有反映出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4.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
”这表明唐代工匠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6.《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人田货。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八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八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6c1f661d43323968001c9213.png)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八中学2016届高三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Ⅰ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对西周宗法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最主要的特点是长子继承制B. 大宗和小宗既是兄弟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C. 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所以鲁国内部再分封当然也以周天子为大宗D. 西周推行宗法制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统治阶级内部对权力和财产的争夺2.有位先秦思想家认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由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C.以民为本 D.礼乐典制3.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这里的“全新的创造”是指A.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B.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君主专制统治4、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
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
”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
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强调“君权”,后者源于“民权”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C、都主张无论官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5、钱穆说:(唐)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
若未盖,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唐中宗曾不经两省而径自封(小)官,觉得难为情,故装置诏书的封袋,不敢用常封而改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所封官员被称“斜封官”。
山东省青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山东省青州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f1fa545da417866fb84a8efa.png)
青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阶段性质量监测试题高三历史2015. 10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1I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问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人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足(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D.因地制宣,民族平等共繁荣2.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
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
此讲话的目的是( ) A.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C.巫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3.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亲子之旅一一大于牵小手,宝岛走一走:农庄之旅一一寻找宝岛风情:花博之旅一一“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②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火力拥护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尽管美国人意识到“无视一个拥有六亿人口的大国的存在是愚蠢的”,但是美国还_是在关于召开日内瓦会议的联台公报上声明“无论邀请参加上述会议还是举行上述会议,都不得被认为含有在任何未予以外交承认之情况下,予以外交承认之意”。
这表明美围( )A.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准备在外交上承认中国B.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但在外交上拒绝承认中国C.没有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所以拒绝承认中围D.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准备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5. 1989年中国、苏联结束30年的论战、隔离、对抗,决定实现关系正常化,但两国最高领导人见面,究竟施行什么礼节,引起世人关注。
山东省滕州市善国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滕州市善国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70分。
1.司马光说:“光武中兴,身亲庶务,事归台阁,尚书始重,而汉公卿稍已失职矣。
……(魏)文帝受禅,改尚书为中书。
有令有监,而亦不废尚书。
然中书亲近,而尚书疏外矣。
东晋以后,天子以侍中常在左右,多与之议政事,不独任中书,于是又有门下,而中书权始分矣。
降及南北期,大抵皆循此制。
”材料不能反映() A.魏晋时期三省制的雏形已经形成 B.汉魏以来宰相权力被日渐分割C.君主近臣逐渐掌控国家权力中枢 D.汉魏以来行政效率的逐渐下降2.周幽王为讨宠妃褒姒欢心,烽火戏诸侯,又废太子宜臼,立褒姒子为太子,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杀死幽王,立宜臼为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周分封制受到冲击 B.宗法制引发诸侯间权力斗争C.周幽王厉行君主专制 D.申侯意在维护宗法分封制度3、宋代张载等人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以及办“义仓”“义学”“义冢”等等。
这一风气逐步盛行的原因是A、重建上古宗法制度B、社会矛盾日趋激化C、强化对户籍的管控D、儒学深入社会生活4.“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材料反映了()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5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拨和公平、公正6.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
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六中学(北校区)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2分,共70分。
)1.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
这段记载反映出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B.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C.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D.当时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2.商周时期的文献记载有:“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士一(《礼记·王制》《礼器》)”的庙祧制度。
这一制度的建设有利于A.保证宗族的蕃衍B.巩固宗法等级观念C.完善祭祀仪式D.消除贵族之间争斗3.观察下列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它们反映出该时期绘画领域的主要特征是()赵佶《锦鸡图》苏汉臣《货郎图》夏珪《溪山清远图》倪瓒《六君子图》A.风格多样化B.文人画流行C.宫廷画活跃D.趋向世俗化4.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有百世不迁之宗。
”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5.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
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
”这反映了元朝A.皇权被削弱B.相权得到加强C.中书省独揽大权D.中书省职能专一6.马克斯·韦伯指出:“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因而使他们无法连成一气地形成封建官吏贵族。
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在他看来,该制度有利于①提高行政效率②保证官员文化素养③防止世家大族垄断官场④公平公正选拔人才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7.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八中学2016届高三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Ⅰ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对西周宗法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最主要的特点是长子继承制B. 大宗和小宗既是兄弟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C. 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所以鲁国内部再分封当然也以周天子为大宗D. 西周推行宗法制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统治阶级内部对权力和财产的争夺2.有位先秦思想家认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由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C.以民为本 D.礼乐典制3.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这里的“全新的创造”是指A.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B.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君主专制统治4、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
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
”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
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强调“君权”,后者源于“民权”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C、都主张无论官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5、钱穆说:(唐)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
若未盖,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唐中宗曾不经两省而径自封(小)官,觉得难为情,故装置诏书的封袋,不敢用常封而改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所封官员被称“斜封官”。
由此说明:A、唐朝皇帝的专制权力是有限的B、三省六部制度就是为了限制君权的C、两省的长官相互制约,为限制相权D、唐朝已经拥有一套完善的法治规则6. 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
《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
”宣政院的“贵显”在于()A.向各省宣达政令B.负责牵制地方行省C.管理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D.掌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军政事务7. 清代官方文书记载:雍正年间,江苏某地查出隐漏田亩十六万亩,官方追回六万亩;广东一向没有土地调查资料,“田亩之欺隐颇多,富户之悭吝更甚”;台湾一般现象则是:“种百亩之地,不过报数亩之田”。
官方之所以会有这些记载,最可能的原因是()A.鼓励农业生产 B.关心粮食供应C.重视政府税收D.促进边地开垦8.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同,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
神州荡覆,总社丘墟。
”可见,他所抨击的是()A.先秦儒学B.汉代经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9. 清政府签订某一对外条约:“大清皇帝、大英君主,因视两国情意未洽,今愿重修旧好,俾嗣后得永远相安。
……第三款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及各眷属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能随时往来,总候本国谕旨遵行。
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关大臣作为代国秉权大员,觐大清皇上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
”据此可知,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10. 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
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
表中“乙”指的应该是()表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11. 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
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
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12.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A.科学知识B.企业管理制度C.政治制度D.教育制度13. 在中共某次大会通过的《政治议决案》中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主张采用较为激进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高度重视农民阶级的主导作用14.1970年,国家决定在江西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但江西却婉拒了,理由是有了这么一个几十万人的厂子每天要供给大量的粮食蔬菜而抬高物价。
于是,该厂改在湖北的襄樊落户了。
这表明()A.婉拒的理由符合经济发展规律B.计划经济下地方仍有较大自主权C.缺乏大的视野而失去发展机遇D.市场经济体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15. 请你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A.三大改造的全面的完成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16.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陪审法庭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在10个部落地区通过抽签方式选出。
这些法官分成10所高级法院,平均每所500人(每所高级法院另有100名候补陪审法官)。
陪审员出庭时在弄清案情后,他们就投票判决,相互之间不作商议。
雅典每所陪审法庭人数众多的直接原因在于()A.能预防法官受贿的危险性B.能使法院的审判更公正C.能使审判更体现民主性D.能有效遏制法院的独断性17.公元61年,罗马市政官谢恭都斯为家中奴隶所杀。
元老院将死者家中400名奴隶全部处死,这引起罗马城居民的骚动。
这一判决()A.保留了习惯法的落后性B.激化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C.推动了向万民法的过渡D.促进了成文法的制定18.右图为美国纽约市市徽。
徽章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站立的人,一个是印第安人,一个是荷兰人。
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A.纪念印第安人和荷兰人对纽约的开发B.早期天主教的传播C.荷兰殖民者与殖民地人民能融洽相处D.对美洲的殖民扩张19. 1912年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的权利。
这反映了该宪法的主要原则是()A.民主主义B.平等主义C.自由主义D.共和主义20.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曾为某书撰写序言写到:“在理性光芒的照耀下,愚昧无知的乌云,终将被科学驱散……。
”这本著作应该是()A.《物种起源》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相对论》D.《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21.1942年世界大战方殷,某国已经开始擘化战后社会远景,并委托专家研究。
专家提出报告,建议政府应改善人民生活,消减“贫乏、无知、怠惰与病痛”,让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能得到妥善的照顾。
战后,这个建议也获得实现。
这个国家及其推行的政策是()A.英国,福利国家制度B.法国,自由法国运动C.美国,马歇尔计划D.苏联,五年经济计划22.十六世纪时,欧洲物价长期、普遍的上涨,史家称之为“物价革命”。
时人分析其原因,多认为是商人独占物资、政府大量发行劣质钱币所造成。
但法国学者波丁(1530-96)考察经济情况,反驳上述看法。
他主张欧洲物价上涨有一更重要因素,而他的见解也获得后世很多史家认同,波丁主张的更重要原因应是()A.资本主义发展循环的自然现象B.欧洲气候异常导致农产品歉收C.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市场D.君王与中产阶级以此对抗贵族23.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有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
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 B.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美苏之间敌对关系得以根本性改变 D.苏联工业化建设得以开展24. 亨廷顿认为,在多文明的世界里,建设性的道路是弃绝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
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
这里的“多文明”指的是()A.不同文明并存与发展B.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C.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D.不同地域文化的冲突25.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下列作品与《人间喜剧》创作风格一致的是()A.《等待戈多》B.《自由引导人民》C.《格尔尼卡》D.《大卫·科波菲尔》Ⅱ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二、必做题。
(本大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5分,第29题15分。
)26.(10分)面对北宋中期的时代困局,王安石推行了变法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患陕西财用不足。
(王)安石曰: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
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
……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O 材料二“市易法”使执行者自己成为零售商,到街上去卖果卖冰,甚至“卖梳朴即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
“青苗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
有些县官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
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述变法措施相同的积极作用。
(5分)(2)据材料二,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据此,请就政府有效推行改革谈谈你的认识。
(5分)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某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学者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