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份阳离子易染共聚纤维的开发.PDF 261KB
阳离子改性共聚酯纤维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内耗 峰 , 并且 在 后 续加 工 过 程 中 , 其 ( ) 钝 化 、 失 , L峰 消 而 ( 峰 温 、 宽进 一 步 降 低 ; 中 , C P纤 维 的 u) 峰 其 ED 较 低 ,t (n a 较 高 ,更 有 利 于 提 高纤 维 的上 染 率 . D C谱 图 中, D 在 S C P及 E D C P成 品 纤 维 的 熔 程 较 宽 , 熔 点 及 结 晶度 均 小 于常 规 P T纤 维 .E 观 察 发 现 , 油 E D E SM 无 C P纤 维 的 表 面 较 P T纤 维 粗糙 , 明 第三 及 E 说 第 四 单 体 的 加 入 对 纤 维表 面造 成 了一 定 影 响 , 需使 用 E D C P专 用 油 剂 才 可 保 证 纤 维 生 产 的 顺 利进 行 . 关键 词 : 改性 共 聚 酯 纤 维 ; 学性 能 ; MA; S S M 力 D D C; E 中 图分 类 号 : S 0 .2 T 126 T 1 252;S0 .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0 4 2 1 )4 0 0 — 4 17 — 2 X(0 0 0 — 0 10
与 P T相 比 , D E C P及 E D C P纤 维 的 初 始 模 量 下 降 , 裂伸 长 率 增 加 , 且 纤 维 的 衍 射 峰 位 置 未 发 生 变化 , 断 并 改
性 共 聚 酯 的组 分存 在 于 无 定 形 区 . DM 谱 图 中发 现 , P T相 似 ,D 从 A 与 E C P及 E D C P初 生 纤 维也 存 在 两 个 O /
多组份共聚酯纤维仿毛织物的开发研制

2 织造 工艺 与织物 性能 的关 系
2 1 织造 试验 方案 . 通过 试 织 发 现 , 造 工 艺可 织
变参数 巾的经位 置线 、 平 时 间 、 综 上 机张力 以及纬 密对织 物外 观质 量 的影 响 较 大 . 以将 这 四者 列 所
维普资讯
=
0 2 9 46 l 94 l 40 【 I9
0 61 1 5
0 8 4【 5 0 2lS 1
1 【 2 1 18 3 3
I tI ) _1 n 【 3 27 i f 0  ̄ 26 1 2
综音指 枉 值 2 、 1
l 3 3 l 60
l 5 U 2 U 75 5 3
12 , .…- , 7
=
;j ¨ 三
! j
孵
0 0 {
如
)
惦
_ l
:
Ⅲ
1:
__
姗 蜥
r I 、 _
b
明
砷
葩
弛
北
书
部
憔
12 结 构设 汁 组织设讣 为 22 斜 纹 . / 设
表 2 试 样 性 能 栅 试 结 果
计经 向紧 度 E =7 % , 向密度 3 纬
选择测试其 7 项性能指标作为进- 步分析 的依据 . - 具 体 测试数 据 见表 2 。
i 0 i
2 3 数据分 析 2 3 1 主成 分 分析
:
由测 试结 果 . 这七 项 指标 作 将
: : 0 O n 0
嘶训 哺 翌
嚣 i
删
0
为试 验 因素 . 暂不 考虑 它 们之 间 的交 互作 用 . 并各 取 三水 平 【 表 1 , 用 【 正 交表安 排试 验 。 如 )采 3)
阳离子可染涤纶染色不匀的成因及控制

阳离子可染涤纶染色不匀的成因及控制前言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纤维(简称CDPET)是聚酯纤维的一个重要改性品种,1958年,由美国杜邦公司研制成功,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
CDPET纤维织物染整后色彩鲜艳,手感柔和,仿毛感强,其纯纺或混纺织物,是常用的服装面料。
CDPET纤维染色极易出现染色不匀问题,若仅发生在纬向,会致成品开剪率提高;若出现在经向,会导致企业面对质量纠纷和索赔。
染色不匀问题涉及纤维制造、纺纱、织造、印染等多道工序,其成因分析和质量责任的追溯十分困难。
本文根据织物染色不匀特征,如染色不匀在织物上的分布情况及程度,针对生产现场各工序生产特点,查找原因,并结合技术检测手段作全面分析判断。
1 纤维制造对织物染色不匀的影响1.1 CDPET纤维特性CDPET纤维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酸性改性剂缩聚制成。
常用的第三单体改性剂是间苯二甲酸二酯-5-磺酸钠(SIPM)、对苯二甲酸二酯磺酸钠和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磺酸钠(SIPE)。
用这些单体改性的涤纶需要在115~120℃才能用阳离子染料染色,因此也被称为高温染色型(或高压型)CDPET纤维。
以SIPM共聚制得的CDPET纤维熔点比普通聚酯低,吸湿率比普通聚酯略有提高,但它的结晶温度明显提高。
CDPET纤维分子量、结晶度、强度较普通聚酯纤维低,其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特性也比普通聚酯纤维要好,在后加工中可以免去烧毛工序,因而可以得到柔软丰满,具有羊毛般手感的织物。
宏其化工CDPET纤维的杨氏模量比普通聚酯纤维低10%~30%,因而其织物也比普通聚酯纤维柔软,特别适合制作具有柔软风格的女装。
此外,与普通聚酯纤维相比,CDPET纤维的碱性水解速度大得多。
因此在相同温度下碱处理时,CD-PET纤维的碱减量率要比普通聚酯纤维织物高得多。
1.2 纤维制造对织物染色不匀的影响及判别当织物出现染色不匀问题时,应首先通过检测手段确定织物中CDPET纤维是否使用不当,或纤维原料是否有异常。
常压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纤维的染色.PDF 93KB

上染最快 ; Y 形截面比圆形截面上染速度快 。
为进一步求出染色饱和值 ,近似取 O1W1F =
4 %、沸染 215h 后 ,为各种染料对 ECDP 纤维的
染色饱和值 ,计算结果见表 2 。其中染色饱和
值
=
染液浓度 - 残液浓度 原液浓度
× O.
W.
F
=
原液吸光度 —残液吸光度 原液吸光度
×O .
W.
SO3D
2 试验部分
211 主要原料 ECDP 纤维 (圆形 、Y 形) :天津石化涤纶厂
提供 羊毛 :北京毛纺织研究所提供 阳离子红 :5 GN K = 3 λ, max = 514nm 阳离子蓝 : X —8 GL λ, max = 410nm 弱酸艳红 : F3 GL
212 主要仪器 瑞士 ahiba —TM6 小样染色机 皂洗牢度仪 SW —12 型 A 无锡纺织仪器
问题 。 314 染色牢度的测试 31411 皂洗牢度的测试
按照中国纺织标准 FJ 377 —79 ,皂洗浓度 : 2g/L , 温 度 : 80 ℃, 将 红 、黄 、蓝 不 同 截 面 的 ECDP 纤维皂洗 45min 后 ,与染色牢度褪色样 卡比较 。通过测试结果看出 , ECDP 纤维无论 是圆形的还是 Y 形的 ,对于红 、黄 、蓝 3 种阳离 子染料 ,均具有很高的皂洗牢度 ,皂洗后的样品 与色样卡比较均为五级 。 31412 摩擦牢度的测试
时间 / min
4 16 24 32 40 30 90
截面形状
○ Y ○ Y ○ Y ○ Y ○ Y ○ Y ○ Y
吸光度
上染百分率 /%
185. 83
12. 5
181. 67
14. 5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成果——阳离子染料易染共聚酯合成与纺丝技术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成果——阳离子染料易染共聚酯
合成与纺丝技术
成果简介
阳离子染料易染共聚酯(ECDP)可分别用于生产ECDP长丝、ECDP 短丝、ECDP地毯丝等。
用ECDP纤维制得的织物具有以下特点:可以用阳离子染料进行染色,色谱齐全、色泽艳丽;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吸湿性,既可直接织成高档织物,又可与其它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复合混纤,制取仿毛、仿麻和仿真面料;可以在100℃常压沸染,染色过程的能耗比常规涤纶大大降低。
本项目成熟,所开发的ECDP共聚酯除了可以在半连续聚合装置上进行生产外,已成功的在连续聚合生产线上进行了推广,使产品质量更稳、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强。
并且可以根据ECDP纤维的不同用途进行共聚单体种类与加入量、合成与加工工艺、纤维物理指标的设计等。
产品的性能指标
特性粘度0.585±0.015dl/g,熔点245-250℃;ECDP长丝(DTY)的物理指标:断裂强度≥2.5CN/dtex,断裂伸长25-40%,染色均匀性≥4级;ECDP短丝的物理指标:断裂强度≥3.0CN/dtex,断裂伸长25-40%。
已获发明专利4项
本项目现处于产业化阶段。
阳离子可染抗紫外聚酰胺6_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 结果与讨论
对包膜前后 TiO 2 表层元素进行分析。
2. 1 TiO 2 膜层微观结构及表面元素
0. 01 mol / L 的 氯 化 钾 ( KCl ) 溶 液 中, 在 pH 为
观光滑;Al 源前驱体包膜后的 TiO 2 晶粒边缘颜色
试,测试结果取 3 组平行样的均值。
层,证明 TiO 2 表面成功包膜。
国蓝菲光学公司制;研磨设备:苏州微格纳米有限
公司制;PA 6 聚合设备:扬州普立特科技发展有限
公司制;SSM-1 型纺丝机:日本 ABE 公司制;针织
小圆机:绍兴闻翔远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制;低浴
比袜带染色机:江苏靖江市华夏科技有限公司制。
1. 3 阳离子可染抗紫外 PA 6 纤维的制备
将 2 kg 锐钛矿型 TiO 2 原粉均匀分散于 8 kg
TiO 2 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一款双功能添加剂( TiO 2 @ Al@ 5-SSIPA) ,并通过原位聚合及熔融纺丝制备了阳
离子可染抗紫外聚酰胺 6 ( TiO 2 @ Al@ 5-SSIPA@ PA 6) 纤维,研究了 5-SSIPA 用量、研磨活化时间等对 TiO 2
表面 Zeta 电位及有机物修饰量的影响,通过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及 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其形貌及表
镜( SEM) 对无油丝表面和截面形貌进行测试,表
面测试时直接将无油丝贴在导电胶上,断面测试
时将无油丝在液氮中骤冷淬断,然后离子溅射喷
金 40 s,以观察 TiO 2 @ Al@ 5-SSIPA 在纤维表面
及内部的分散情况。
染色性能:将常规 PA 6 纤维与 TiO 2 @ Al@ 5-
SSIPA@ PA 6 纤维分别进行织袜,阳离子兰或酸
阳离子可染聚酯切片聚合工艺的研究(一)──阳离子可染改性聚酯的流变性能

α科研报告阳离子可染聚酯切片聚合工艺的研究(一)阳离子可染改性聚酯的流变性能赵庆章 金 剑 杨 宇 夏 禾 钟淑芳(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纤所)【摘要】 基于毛细管流变仪对阳离子改性聚酯流变性研究,论述了第三单体含量、特性粘度、温度等对改性聚酯流变性的影响,并以此为聚合工艺参数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主题词: 阳离子可染性纤维 聚合工艺 流变性1 引 言 聚酯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抗皱、易洗、快干等许多优良性能,但由于聚酯纤维结构致密,没有亲染料的基团,故不易染色。
为改善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国内外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研究可用阳离子染料染色的改性聚酯(CD P)。
我国经“六五”、“七五”、“八五”的攻关,已基本上掌握了CD P的制造工艺,但由于改性聚酯的制造是通过大分子主链上引入阳离子可染基团,因此在性能上与常规聚酯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特别表现在其熔体流变性及结晶性等。
本文旨在对阳离子可染聚酯的流变性能进行研究,以预测聚合物的可加工性,尤其希望通过对流变性的研究,为选择聚合工艺参数提供可靠的依据。
2 实验条件2.1 实验原料:CD P样品(自制)。
2.2 测试仪器:毛细管流变仪Rhegraph2001 (德国),毛细管长径比L D=40,压力传感器为2000Pa。
3 结果与讨论3.1 第三单体的含量对阳离子可染改性聚酯流变性的影响高聚物在达到一定的温度后便进入粘流态,聚合物开始流动。
从分子结构上来说,产生流动的本质是聚合物分子产生了相对位移[1],外界的温度和压力提供了使聚合物流动的能量,也就是说,是外界的能量提供了拆开分子间作用力的动力。
不难理解,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对流动性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阳离子可染改性聚酯中引入的第三单体是间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磺酸钠,磺酸基团严重阻碍了大分子的内旋转,所以第三单体的含量对阳离子可染改性聚酯的流变性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聚合物中第三单体含量的不断增加,使聚合物的流动性能越来越差。
差别化改性聚酯短纤产业化研究取得突破——阳离子易染异型及高收缩系列聚酯短纤研发成功

三 废 产 生 量 减 少 4 %, 位 能 耗 2 单
降 低 2 %, 项 技 术 经 济 指 标 显 5 各 著 提高 , 品达到 国际先进水 平 , 产 经 用 户 使 用 反 映 良 好 。 项 目研 究 取 得 了具 有 自主 知 识 产 权 的专 有 技 术 , 请 国 家 发 明专 利 1 , 申 项 发 表 科 研 论 文 1 。 实 现 年 销 售 收 篇 入 70 5 0万 元 以 上 , 增 利 税 5 0 年 0
共 聚 单 体 的 筛 选 、 性 共 聚 酯 合 改 成 、 性 共 聚 酯 性 能 表 征 、 性 共 改 改
担 的 省 重 大 科 技 专 项 项 目“ 型 新 差 别 化 改 性 聚 酯 短 纤 的 研 究 开 发 与 产 业 化 ”, 克 了 一 系 列 关 键 共 攻 通 过 自主 创 新 , 对 苯 二 甲 酸 和 以 乙 二 醇 为 原 料 , 用 共 聚 法 , 常 采 在
用 最广 、 场潜 力 最 大 的差 别 化 市 产 品 ,既 可 用 其 直 接 织 成 高 档 织 物 , 可 与 其 它 合 成 纤 维 和 天 然 又
■■ ● 誊 ■ ■I Z ■ : … , J
…
…
・…
…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化 , 酸 酰 化 环 合 得 到 产 品 。 该 羧 安 全 隐 患 大 , 耗 高 , 源 浪 费 能 资
联 合 申报 了 省 级 绿 色 化 工 重 大 专 经过近 三年 的产学研 联 合攻
关 , 目取 得 了 一 定 成 果 。 一 是 项
基 蒽 醌 生 产 线 , 现 了 管 道 化 连 实 续 生 产 。通 过运 行 生产 , 生产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