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状况的研究
湖北省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状况的研究

湖北省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状况的研究1调查简介笔者对2015年湖北省拥有有效专利的权利人进行了抽样调查,包括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个人4类专利权人。
调查内容覆盖专利技术研发、专利申请、运用、保护、管理环节,涉及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种专利。
2研发活动2.1专利研发的基本情况:第一,研发周期。
调查显示,2015年我省专利权人开展专利研发活动的平均周期主要集中在3年以下(不含3年),具体而言,企业和个人专利权人的专利研发活动的平均周期分布情况与总体类似,相比较高校及科研单位开展专利研发活动的平均周期相对较长则主要集中在1-3年(不含3年)的区间内,并且没有专利研发活动在1年以下(不含1年)。
第二,专利研发模式。
调查发现,91.90%的企业专利权人选择“自行提出创意进行研发立项,融资投资,产品开发,进行销售”。
数据说明,我省企业仍然倾向于自行完成从发明创造、产品开发到销售的全过程。
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中“从事基础研究,专利数量不多,对外许可较少”和“积极与相关企业接洽,根据企业委托从事专题研究,合作生产产品”这两种最为常见,比例分别为33.3%和29.0%。
2.2个人专利权人,专利研发模式以自行研发为主对于个人专利权人,专利研发模式以自行研发为主,比例为77%。
与朋友合伙研发次之,比例为13%。
与境内高校、科研单位、注册的企业合作研发的比例相对较低,累计比例为不足10%。
第一,研发项目的平均投入。
据调查,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平均收入主要集中在10~100万元(不含100万元)、100~500万元(不含500万元)两个区间,合计比例为75.40%。
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发活动的平均投入主要为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和100~500万元(不含500万元)占所调查总数的比例合计88.60%。
第二,研发经费的主要来源。
湖北省企业的研发经费大多数来自于企业资金,所占比例高达97.30%,而对于境外资金则非常少,只有不到1%。
湖北省专利条例(2017年发布)

【法规标题】湖北省专利条例(2017年发布)【发布部门】湖北省人民代表【发文字号】【适用区域】湖北省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时间】2017-05-24【生效时间】2017-09-01【关键词】劳工,商业道德【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湖北省专利条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专利创造与运用第三章专利保护第四章专利服务与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鼓励发明创造,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推动专利运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专利的创造、运用、保护、服务和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专利工作应当遵循激励创造、注重质量、促进运用、依法保护、完善服务、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专利工作的领导,将专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专利发展战略,健全专利工作体系,加大专利经费投入,促进专利事业发展。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专利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利工作。
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专利相关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学校以及新闻媒体等应当加强专利宣传教育,普及专利知识,增强全社会的专利意识,营造尊重知识产权、激励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设立湖北专利奖,对为国家和本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利项目的单位或者发明人、设计人给予奖励。
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产生显著效益的专利项目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专利创造与运用第八条鼓励单位和个人进行发明创造并申请国内外专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激励、保障措施,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开展技术创新形成专利,采取专利权入股、质押、转化、许可实施等多种形式运用专利,实现专利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
以专利为例——湖北省知识产权运用机制研究

以专利为例——湖北省知识产权运用机制研究作者:张晓,张晶,杨雨佳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6年第15期张晓张晶杨雨佳(湖北省知识产权发展中心湖北武汉430070)摘要:知识产权运用是知识产权创造的最终目的和原始动机。
以专利为主要对象,研究湖北省知识产权运用状况,知识产权评价导向偏离、协同创新能力不足、知识产权保护及服务水平不高等都是制约影响湖北省知识产权运用水平的原因。
对此,提出建立由政府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个人等创新主体主导,服务机构协同共建的湖北省知识产权运用机制。
关键词:知识产权;专利;运用机制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6.15.0060引言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中的导向作用,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也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的战略目标。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需要知识产权保驾护航,《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一系列有效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的重要目标。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中加大了对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的工作部署,提出了完善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和纽带的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机制。
创造和运用并举将是我国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湖北省一直致力于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业化、产业化、资本化,建立并不断完善了知识产权运用机制,相继出台《湖北省科技进步条例》、《湖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科十条”)、《加强专利创造运用保护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专八条”)及相应的实施细则,引导创新主体积极实施转化以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
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引导促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较不断增长的知识产权数量,知识产权运用水平还不高。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印发《贯彻落实〈关于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印发《贯彻落实〈关于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公布日期】2021.02.08•【字号】•【施行日期】2021.02.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印发《贯彻落实〈关于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文件要求,我局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关于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2021年2月8日联系人:杨鑫李德喜电话:************ 86759080邮箱:*****************.cn省知识产权局贯彻落实《关于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指示批示,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工作要求,进一步优化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结合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优化营商环境目标任务,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工作效能,将知识产权作为我省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任务(一)深化知识产权“三大工程”。
深化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强化高价值培育导向,重点围绕“光芯屏端网”、生物制药、汽车产业等我省优势产业,促进量质提升。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系

公共管理系•【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教授】顾杰.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教授】邓泽宏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教授】丁宇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教授】周均旭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教授】何应龙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魏敏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雷德明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李秋容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吴汉军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石秀华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卢珂.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程红丹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刘文波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张彦英2013-12-05•【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副教授】王哲2013-07-08•【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讲师】张雅勤2013-07-08•【公共管理系】【行管教研室】【讲师】唐青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教授】董登新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教授】张智勇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教授】熊吉峰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副教授】周云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副教授】王伟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副教授】罗莉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副教授】胡荣芳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副教授】刘珺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讲师】卢敏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讲师】邱莉丽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保教研室】【讲师】程妍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工教研室】【教授】陈秀峰.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工教研室】【教授】彭惠青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工教研室】【教授】张英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工教研室】【副教授】李莉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工教研室】【副教授】柯燕.2013-07-08•【公共管理系】【社工教研室】【讲师】冯晓平2013-07-08教师系统分析与集成社教社社数社社常社。
湖北省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状况的研究

湖北省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状况的研究1调查简介笔者对2015年湖北省拥有有效专利的权利人进行了抽样调查,包括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个人4类专利权人。
调查内容覆盖专利技术研发、专利申请、运用、保护、管理环节,涉及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种专利。
2研发活动2.1专利研发的基本情况:第一,研发周期。
调查显示,2015年我省专利权人开展专利研发活动的平均周期主要集中在3年以下(不含3年),具体而言,企业和个人专利权人的专利研发活动的平均周期分布情况与总体类似,相比较高校及科研单位开展专利研发活动的平均周期相对较长则主要集中在1-3年(不含3年)的区间内,并且没有专利研发活动在1年以下(不含1年)。
第二,专利研发模式。
调查发现,91.90%的企业专利权人选择“自行提出创意进行研发立项,融资投资,产品开发,进行销售”。
数据说明,我省企业仍然倾向于自行完成从发明创造、产品开发到销售的全过程。
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中“从事基础研究,专利数量不多,对外许可较少”和“积极与相关企业接洽,根据企业委托从事专题研究,合作生产产品”这两种最为常见,比例分别为33.3%和29.0%。
2.2个人专利权人,专利研发模式以自行研发为主对于个人专利权人,专利研发模式以自行研发为主,比例为77%。
与朋友合伙研发次之,比例为13%。
与境内高校、科研单位、注册的企业合作研发的比例相对较低,累计比例为不足10%。
第一,研发项目的平均投入。
据调查,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平均收入主要集中在10~100万元(不含100万元)、100~500万元(不含500万元)两个区间,合计比例为75.40%。
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发活动的平均投入主要为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和100~500万元(不含500万元)占所调查总数的比例合计88.60%。
第二,研发经费的主要来源。
湖北省企业的研发经费大多数来自于企业资金,所占比例高达97.30%,而对于境外资金则非常少,只有不到1%。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通知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28•【字号】十政办发〔2021〕50号•【施行日期】2021.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知识产权综合规定正文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通知十政办发〔2021〕5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全省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鄂办发〔2020〕21号)、省政府《关于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意见》(鄂政发〔2016〕24号)精神,为进一步强化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发明创造和自主品牌建设,着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服务水平,为“经济倍增、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到2025年,实现高价值发明专利和优势商标数量比2020年翻一番,知识产权“有求必应”保护体系和机制基本完善,侵权易发多发和维权难现象显著改善。
二、主要措施(一)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
依托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十堰)基地,加强对创新型企业和人才的培训,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
支持中小学校积极创建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推进知识产权进校园活动。
将知识产权纳入各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课程。
加强知识产权法规、成效、案例宣传,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氛围。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二)加强知识产权培育。
建立高价值知识产权孵化库,加强创新创造,积极培育优势商标和高价值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
支持我市企业积极参加国家和湖北省相关部门组织的知识产权评选和赛事活动,不断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9.06•【字号】鄂经信规[2013]293号•【施行日期】2013.09.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鄂经信规〔2013〕293号)各市州、直管市、林区经信委:为鼓励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建设,加快我省工业设计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根据工信部等部委《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0〕390号)、工信部《关于印发〈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工信部产业〔2012〕422号)等文件精神,我委决定组织开展湖北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作。
现将《湖北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和程序,组织做好我省工业设计中心的申报、管理工作。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3年9月6日湖北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我省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建设,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和工业结构调整,根据《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0〕390号)、《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工信部产业〔2012〕42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工业设计是指以工业产品为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
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是指经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工业设计创新能力较强、特色鲜明、管理规范、业绩显著,发展水平居全省先进地位的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或工业设计企业。
第三条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工作遵循企业自愿、择优确定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创业刊P I O N E E R I N G W I T H S C I E N C E S T E C H N O L O G Y M O N T H L Y湖北省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状况的研究杨金才1郭晓明1唐万荣2施燕1张晶1简文国1 (1湖北省知识产权发展中心2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2)摘要:通过对湖北省拥有有效专利的权利人进行抽样调查,对湖北省专利创造、运用、保 护和管理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加大投入,助力专利创造;推进专利实施和产业化,加强行政执法力度;维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培养专门人才;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建议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1调查简介笔者对2015年湖北省拥有有效专利的权利人进 行了抽样调查,包括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个人4类 专利权人。
调查内容覆盖专利技术研发、专利申请、运 用、保护、管理环节,涉及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 种专利。
2研发活动2.1专利研发的基本情况:第一,研发周期。
调查显示,2015年我省专利权人 开展专利研发活动的平均周期主要集中在3年以下 渊不含3年冤,具体而言,企业和个人专利权人的专利研 发活动的平均周期分布情况与总体类似,相比较高校 及科研单位开展专利研发活动的平均周期相对较长则 主要集中在1-3年(不含3年)的区间内,并且没有专 利研发活动在1年以下(不含1年冤。
第二,专利研发模式。
调查发现,91.90%的企业专 利权人选择“自行提出创意进行研发立项,融资投资,产品开发,进行销售”。
数据说明,我省企业仍然倾向于 自行完成从发明创造、产品开发到销售的全过程。
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中“从事基础研究,专利数量不 多,对外许可较少”和“积极与相关企业接洽,根据企业 委托从事专题研究,合作生产产品”这两种最为常见,比例分别为33.3%和29.0%。
2.2个人专利权人,专利研发模式以自行研发为主对于个人专利权人,专利研发模式以自行研发为 主,比例为77%。
与朋友合伙研发次之,比例为13%。
与 境内高校、科研单位、注册的企业合作研发的比例相对 较低,累计比例为不足10%。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7.05.006第一,研发项目的平均投入。
据调查,企业开展研 发活动的平均收入主要集中在10~100万元(不含100 万元)、100~500万元(不含500万元)两个区间,合计比 例为75.40%。
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发活 动的平均投入主要为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和 100~500万元(不含500万元)占所调查总数的比例合 计 88.60%。
第二,研发经费的主要来源。
湖北省企业的研发经 费大多数来自于企业资金,所占比例高达97.30%,而对 于境外资金则非常少,只有不到1%。
高校和科研单位研发经费较为广泛,国家级科技 计划项目资助,地方级科技计划项目资助,以及企业委 托横向资助资金较多,分别占80.00%、77.10%、74援30%。
个人研究活动的经费来源则与企业,高校和科研 单位有很大不同,个人的研究活动主要依靠个人的资 金力量,个人积蓄所占比例为82.20%,申请各级科研课 题、银行贷款和朋友资助位列其后,比重分别为17%、11.60%和9.40%,对于其余的资金来源则相对很少。
3专利运用情况3.1专利的实施与产业化第一,专利的实施率。
调查显示,2015年湖北省有 效专利的实施率从专利权人的类型来看企业的较高为 69.42%。
不同规模的企业方面,小型企业的有效发明专 利、有效实用新型和有效外观设计三类专利的实施率,均低于其他类型企业相同专利类型的实施率,小型企 业三种专利的实施率均在50%上下10%的范围内波 动。
相对而言,大型企业三种专利的实施率都是最高 的。
收稿日期:2017-01-1318科技创业月刊2017年第5期湖北省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状况的研究科技论坛第二,用于生产出产品并投放市场的专利占有效 专利比率。
在用于生产出产品并投放市场的专利占有 效专利比率上不同类型的专利权人之间存在着差异企 业较高为61.88%,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及个人均在15% 以上。
从不同企业规模来看,在用于生产出产品并投放 市场的专利占有效专利比率方面,中微型企业的比例 略高于大型和小型企业。
3.2专利许可与转让第一,专利许可比例。
调查显示,在成功许可他人 使用专利占所拥有的有效专利比率方面,从专利权人 类型来看,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及个人的专利许可 率相对相差不大,均为10%上下浮动1%。
在不同规模 的企业中,调查显示中型企业,在2015年专利许可他 人使用的比例最高,中型企业的许可使用比例为19.34%,显著高于其他规模企业的6.99%、8.75%、4.44%。
第二,专利转让比例。
调查显示,在成功转让给他 人专利占有效专利比率方面,从专利权人类型来看,高 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利转让率相对较高,在15%以上,而 企业和个人专利转让率整体偏低,该比例都为5.60%。
不同规模的企业在成功转让给他人专利占有效专 利比率方面差异显著。
无明显的规律,在四种规模类型 企业的三种有效专利中,中型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转 让比例最高,为8.07%。
3.3阻碍专利权人从技术创新活动中获得收益的原因67.70%的企业专利权人认为“不能有效地阻止其 他市场主体模仿自己的技术创新”是阻碍企业从技术 创新活动中获得收益的主要原因,而认为“构建营销渠 道成本太大,无力承担”的企业专利权人占21.20%。
当被问及阻碍个人从技术创新活动中获得收益的 原因时,30.40%的个人专利权人因“从技术成果获得专 利到生产出专利产品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距离要走”而 受阻曰因缺乏资金而无法从创新活动中获得收益的个 人,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缺乏配套技 术与设备”和“构建营销渠道成本太高三个方面,占比 分别为21.20%,36.50%和30.40%;另有34.9%的人表 示“专利产品与场需求脱节,无法找到销路”。
3.4出售所拥有专利的预期收入从总体上看,湖北省企业在于出售所拥有专利时,大多集中在10~50万元(含50万元)和50~100万元(含100万元)的两个区间内,占调查总量的57.70%。
5~10万元(含10万元)和100~500万元(含500万元)分别占 13.50% 和 14.60%。
从不同规模的企业来看,大型企业如果出售其专 利,在5万元及以下(含5万元)占调查的大型企业总 数比例最小仅为4.80%,而在500万元以上的,占所调 查的大型企业的比例最高,接近10%。
相比于微型企业,5万元及以下(含5万元)的,占所调查的微型企业最高,有11.10%,而在500万元以上 的却为0。
4专利保护情况4.1企业创新成果的保护为了阻止竞争对手模仿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对 采取下列应对方法的意愿。
大部分专利权人均非常愿 意采取“尽量将产品投放市场,获得先发优势”、“与员 工牵动保密协议采取保密措施,防止对手窃取相关技 术信息”、“申请专利,通过知识产权的形式进行保护”的方式,选择非常愿意的比例均在50%以上,而相对 “生产流程复杂化使对手无法模仿”大多数则选择了 “不愿意”或“非常不愿意”。
4.2专利在保护创新成果方面存在的局限调查中发现,湖北省企业五成认为专利保护创新 成果方面存在着“专利申请周期长,赶不上发展速度”,“创新成果不是企业主要利润来源,利润主要来自它的 配套生产与销售”的局限,三成的企业认为存在“采用 商业秘密等保护,其他竞争对手还不知道该成果,不想 过早公开”和“专利保护效果不好,保护范围局限稳定 性差”的局限。
4.3专利保护水平第一,目前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根据调查结 果,大多数认为国内知识产权是保护水平应该逐步强 化,所占比例超过70%,认为现今水平比较适当和需要 大幅强化的比例相差不多,在13%左右。
只有极少一部 分认为需要适当降低,所占比例不足2%。
第二,对当前国内专利保护的满意程度。
调查中发 现,调查对象对政府对专利的保护满意程度最高,“满 意”和“非常满意”所占比例达57%,其余均未超过 40%,其中对诉讼成本的满意程度最低,“不满意”和“非 常不满意”接近20%。
第三,对目前专利司法保护最不满意的方面。
调查 显示,湖北省专利权人对专利司法中最不满意的是“举 证难”和“审判周期长”二者所占比例之和超过90%,数 据表明,我国专利司法中存在着举证困难和审判周期 过长的问题。
4.4专利保护强度与投资意愿的关系据调查,有超过60%的专利权人认为,专利保护强 度增强,研发投人会增加。
相反只有11.20%的专利权人 认为保护强度增强,研发强度会减少。
数据反映,适当 增加专利保护强度,可以刺激企业投资。
4.5专利侵权与维权第一,专利权人遭遇侵权的比例。
调查结果显示,有69%的专利权人遭遇过专利侵权。
第二,对维权方式的选择。
本次调查中,湖北省专PIONEERING W ITH SCIENCE & TECHNO LO G Y M O N TH LY NO.52017 19湖北省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状况的研究科技创业刊P I O N E E R I N G W I T H S C I E N C E S T E C H N O L O G Y M O N T H L Y利权人倾向于向专利管理机关举报以及希望专利管理 机关主动查处侵权行为两种途径,分别占51.9%和 60.40%。
协商解决所占比例较少,不足20%。
第三,侵犯哪一类知识产权对贵单位造成的损失 最严重。
一是,侵犯哪类知识产权对企业的损失最大。
据调查,湖北省企业认为,侵犯商业秘密和专利权对其 造成的损害较大,二者所占比例之和高达79%,其中商 业秘密所占比例较高,为44%。
对于商标权和其他知识 产权较少,不足20%。
二是,确定哪类侵犯知识产权对 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损失最严重。
反观高校和科研单位, 整体分布上与企业相似,专利权和商业秘密二者所占 比例较高,为78.2%。
但其中专利权所占比例较高,为 54.30%。
这点与企业相反。
商标权比例较少,不足15%。
5专利管理情况(1)企业知识产权机构和人员设置情况。
调查显示, 有73%的企业设置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全公司 的知识产权事务。
(2)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主要负责事务。
调查显示, 企业中93.80%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或人员主要负责 “定期维护各类型知识产权,对本公司的专利进行清 理,放弃无价值的专利,对有价值的专利进行续费”, 84.20%主要负责“参与公司研发部门项目活动,向研发 人员提供专利培训、专利检索、申请文件撰写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