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类突发事件中的公共财政应急机制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及流程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及流程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一、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相关文件、条例等的精神制定本预案。
第一节总则一、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相关文件、条例等的精神制定本预案。
二、突发事件就是指: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突发性灾害性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包含地震、洪水、关键性交通事故、飞行器事故、关键性社会治安事件等。
三、突发事件应急组织领导机构1、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总指挥:院长总督Auron:党委书记副总指挥:行政副院长、业务副院长2、办公室主任:主管医疗副院长(兼)常务副主任:医务科短、院办主任政治工作组:党办、纪检、人事科人力资源组:人事科、院办、医务科、护理部医疗救护组: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医疗保障组:药剂科、总务科、器械科后勤保障组:总务科信息宣传组:政工筹办安全保障组:保卫科对外联系组:院办、党筹办四、当发生上述所列突发事件时,医务科、总值班必须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甄别,由主管医疗副院长以及医务科根据事件的性质,涉及的人员数量,所需调用医疗救治和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情况向总指挥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由总指挥宣布本预案的启动。
五、科室、部门应当参考本预案制订本科室、部门的相应措施,并存有培训、检查全面落实情况的记录。
六、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坚持病案书写及管理制度;坚持三级查房制度:坚持会诊制度等保障医疗安全的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第二节人员准备一、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急诊科人员全天候准备工作人员,创建有效率的通讯网络,随时准备工作应付突发事件。
二、夜间各科值班人员随时准各听从院总值班调遣。
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的公共财政应急措施研究——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

了建立 洪 水保 险机 制 的 必 要 性 , 出 了建 立 自 提
和 财 政支 出的数 据 , 出 了 财 政 支 持 自然 灾 害 提 救助 的政 策 建 议 ; 华 ( 0 8 [ 分 析 了突 发 性 陈 2 0 )Z 8
公 共 危 机 事 件 的 应 急 机 制 现 状 和 构 建 公 共 财 政 应 急 机 制 的制 约 因 素 , 出 了 构 建 财 政 应 急 提
反应 机 制 的 现 状 、 题 等 作 出 了 分 析 , 出 了 问 提
灾 害 中救助 的方 式 及 作 用 , 以及 市 场 应 发 挥 的 作用 ; 高建 国 等 ( 0 6 j 析 了 我 国地 震 应 急 20 ) 分
预案 的 情 况 , 等 ; 是 真 正 从 财 政 的 视 角 研 等 但
祁毓 ( 0 8 分析 了我 国 自然 灾 害频 发 的 现状 20 )
予 ( 0 3 0 分 析 了重 大 自然 灾 害 给保 险 公 司 和 20 )一 国家财 政 带 来 的 沉 重 负 担 , 出 应 探 索 发 行 巨 提
灾 债 券 ; 福 厚 ( 0 5 ] 郭 2 0 ) 以洪涝 灾 害 为 例 , 证 论
究 自然 灾害 应 对 的 文 献 相 对 较 少 。实 际 上 . 公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资金的现状及问题[权威资料]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资金的现状及问题[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2c1a96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e.png)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资金的现状及问题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随着政府在应急资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导致国家财政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应急资金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是应急管理流程顺畅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应急资金为主要切入点,结合应急资金各方面现状,研究了应急资金在来、去、用和评估的整个过程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突发事件资金应急管理机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资金问题一、引言进入21世纪后,一系列突发事件在国内外频发,一系列重大的全球性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公共安全问题、气候灾害、事故灾难、地区冲突等问题时常发生。
应急资金作为应急管理机制的中心环节,为处理突发事件提供财力支持。
资金应急管理机制贯穿着整个应急资金的筹资、分配、使用等过程,然而我国在应急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所以,研究应急资金在对一些突发事件进行预防、处置和重建等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足,能够有效的避免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害,保障灾民的生产生命安全,保证应急资金利用的最大化,从而维护国家和政府的形象。
二、我国应急资金管理现状1.我国在应急资金筹集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在进行财政应急资金筹集时,筹资的途径过少,筹集到的资金不多,方式上也过于单一。
当前我国主要的应急资金筹集主要来自公共财物、财政转移和预备费、一些商业的保险资金,也包括专项资金、各界捐赠资金等等。
突发事件中应急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公共财政,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我国政府机关会及时向灾区提供资金以及大量的救灾物资,还有一些财政转移和预备费等财政资金占了整个应急资金的百分之九十,社会捐助、银行、商业保险等社会资源的贡献率极低,筹资途径过少,筹集到的资金也不多。
我国只将不到中央财政百分之三的资金作为预备费,作为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这笔费用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也不能支撑庞大的突发事件管理全过程。
突发事件联合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与应用

突发事件联合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与应用突发事件是指以突然、不可预测、具有突击性和危害性的事件。
它们足以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重大损害,给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带来极大的冲击。
城市化进程、扩大的人口和逐步密集化的城市和工业园区等情况,增加了城市重大突发事件的风险和频率。
因此,建立并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至关重要。
一、突发事件的分类按照一般接受的描述方法,突发事件可以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公共安全事件和社会事件四种类型。
(一)自然灾害这类事件一般是大自然的无意之作,例如暴雨、洪涝、风暴、地震、洪水、山火、干旱、海啸、雪灾等。
(二)人为灾害人为灾害可分为两类,一是意外事故,例如工业爆炸、交通事故、建筑垮塌等;另一类是犯罪和搞恐怖活动所引发的事件,如恐怖袭击、击毙、人质事件、抢劫等。
(三)公共安全事件这类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并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
例子有化学品泄漏、核辐射、恐怖活动、反恐等。
(四)社会事件这属于与社区切身利益有关的事件,例如经济冲击、社区断电、供水等问题等。
二、建立联合应急响应机制(一)信息共享和反馈机制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刻不容缓,关键是在第一时间处理掉。
它需要各种机构之间充分彼此合作,以更好地集成资源和优化应急响应过程。
这样会导致与事件相关的信息不断地积累。
只有透过各机构之间公信力的提高和信息交流渠道的畅通,有可能快速地赢得对事件的掌握。
(二)资源整合机制许多突发事件需要与多个机构合作处理,因此最好能够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并在必要时进行重组。
这需要在危机管理下建立协议和合作伙伴关系,并使用统一的跨机构和区域性资源整合机制。
(三)指挥中心的建立一个熟练的指挥中心可以有效地协调并支持较广泛的响应。
实际上,应急响应中有必要依托建立起好的指挥中心来组织、并实现有效的应急响应。
指挥中心通过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讯和网络技术,能够为各级响应者实时提供住房、饮食、医疗等方面的建议和提示,收集、评估和传递应急响应所必须的有关信息。
公共危机财政应急机制构建:以汶川地震为例

小化 。本文从公共财政 的角度 , 探讨 了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机制管理和构建财政
应 急 管理 体 系的制 约 因素 , 以汶 川 地 震 为例 , 建 了我 国财 政 应 急体 系, 并 构 主要 包括 : 危 机 前 的预 警 防 范 ,即危机 管理 的知 识和 信 息 系统 的建 设 以及 危机 管理 的计 划 系统 建设 ; 危 机 中的 应 对 , 即建 立危 机 管理 的 指挥 系统 , 简化 应 急拨 款 流程 , 完善 危机 管理 的 财政 分 担 政 策 ; 机 结束后 的 重建机 制 , 危 即建立 危机 复原 系统和 危机 管理 学 习 、 新 系统 。 创 关键词 : 突发公 共 事件 公 共危 机 管理 公 共财政 应 急机 制
以 汶 川 地 震 作 为 案 例 阐述 公 共 危 机 财 政 应 急 机 制 的构建 。
大使馆 、 火灾 、 非洲 国家的饥 荒等方面阐述 了不 同
形 式 的危 机 管 理 的共 同 点 以及 应 对方 式 方 法 的异 同点 。EL克 兰特 利 ( ..urnel,9 0 18 ) .. ELQ aatl 18 ,93 从 i
、
突 发 公 共 事 件 应 急 管 理 中公 共 财 政
风、 地震等 突发灾 害 , 国成立 了联 邦灾害救助管 美
应 急 机 制相 关 理 论 述 评
突发公 共 事 件 的管 理 是 一 种有 组 织 、有 计 划 、 持续 动态 的管 理过 程 , 府 针 对潜 在 的 或 当 前 的危 政
维普资讯
财 政 与 公 共 危 机
公共危机财政应急机制构建● 以汶川地震为例
刘 荣 陈 华
( 山东经济学院 , 济南 20 1 ) 50 4
财政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用——一512汶川大地震为例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财政政策及措施
其它支持政策
压缩公用经费
调整预算收支结构
减免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
财政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时存在的问题
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财政部门应对自然灾害时依据的基本法规有
《预算法》
法律地位不高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专项应急预案》 法律依据不健全
《突发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
财政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时存在的问题
财政应急机制重救助轻预防 直接的灾害救助支出比重高
一高二低
预警支出的比例低
防治支出的比例低
财政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时存在的问题
财政应急资金的管理使用不尽规范
• 预算法制化的缺失
• 灾情核实困难, 导致个别地方多报多领财政补助金 • 少数地方和个别单位挤占挪用救灾资金,个别 基层干部存在优亲厚友现象
我国重大灾害性事件中 的公共财政
——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
重大灾害 事件
突然紧急发生 生态环境破坏
重大人员伤亡
严重社会危害
严重财产损失 危及公共安全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财政政策及措施
直接财政投入
截至2008年9 月1日12时,各 级财政部门共 投入抗震救灾 资金671.69 亿元。
中央财政投入
598.15 亿 元
财政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时存在的问题
地方政府财力不足,难以支持灾后重建
• 全国2100多个县级辖区、46000多个乡镇辖区中, 超过1/3存在隐性财政赤字 • 税收优惠政策减少了地方政府可获得的财政收入
财政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发展方向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 加快全国层面的应对自然灾害等危机的应急法律 的立法进程 • 明确规定财政应急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不同主体 在应急中的权限
如何构建公共财政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

面对 突如其来 的各 种危机和 各种突发事件,必须发挥公 共财政的作用 , 建立安全 、 效的应对 机制。 有 () 1加强应对公共 突发事件 的投入。 各级政府都应建立用 于 处理 群 体 性 突发 性 公 共 事件 的专 项 资 金 , 金 的 比率 大 小 可 资 以参照财政收入的大小, 或者按地方经济增长幅度来定 。 据某 些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反映: 在某些乡镇, 政府财政每年用于解 决突发性公共事件 的支 出将近 6 %左右 , 济发 展速 度越 是较 经 快 的地区 , 这个 比例越高 , 以此推算 , 各级政府用于 处理 突发 性公共事件的支 出至少 占整个财政支 出的 5 %。如果按 3 %设 置 预 备 费 ,明 显 满 足 不 了经 费 需 求 。财 政 预 算 必 须 要 保 障突 发 性 公 失 事 件 发 生 时 , 于 应 急 启 动 、 险 救 助 、 疗 救 护 等 用 抢 医 系列活动的经费开销。 () 2 加强对财 政应 急资金 的绩效管理与监督, 高资金使 提 用 效 力 。 财 政 应 急经 费进 行 事 前 审 核 、 中 监 控 、 后 检 查 。 对 事 事 建立健 全 日常的财政 支出监督和再监督机制,确保财政应急 管理资金的使用 更加规 范、安全和 有效。财 政应急资金投入 后 ,还 应 对 其 的使 用 所 发 挥 的 效果 进 行 事 后 评 估 。 建 立 有 效 的应 急管理评估机制 ,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 并为以后类 似事件 的 处理 积 累经 验 。 () 3 建立综合性财 政危机管理网络。在当今社会 , 危机会 经 常 发 生 , 府 应 当构 筑 一 个包 括财 政 法 律 制 度 、 构 框 架 和 政 机 风 险预 警 在 内的 综 合 性 财 政 危 机 管 理 网络 。有 了财 政 法 律 制 度 , 可 以 为制 定 非常 时期 的财 政 法 案 提 供 法 律 支 持 , 样 可 便 这 以大大缩短发生后再修改有关财政法律的时间 。同时 ,应 该 将 公 共 财 政 的 应 急 反 应 机 制 纳 入 法 制 化 的 管 理 轨 道 。这 样 , 不仅有 利于提高应 急反应 机制 实施的严 肃性和权威性 ,保障 并 提 高预 算 的硬 约束 , 而且 , 之 与其 他 法 律 相 衔 接 , 以避 使 可 免操作 中的法律 障碍 。
浅谈突发公共事件过程的应急财政资金管理

浅谈突发公共事件过程的应急财政资金管理发布时间:2022-02-15T02:15:39.688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12期作者:冯毅[导读] 在近些年,我国接连遭受了2003年“非典”事件、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以及2020年初爆发至今还未结束的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为了对这些事件以财政资金救助的方式进行应急管理,因此形成了应急财政资金。
湖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30062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一再发生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急切需要政府以及各类社会资源进行救助,这给我国应急财政资金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本文从我国应急财政资金管理的过程出发,指出我国应急财政资金管理存在预备费管理不合理,事权责权不统一、使用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财政、应急管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财政资金在近些年,我国接连遭受了2003年“非典”事件、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以及2020年初爆发至今还未结束的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为了对这些事件以财政资金救助的方式进行应急管理,因此形成了应急财政资金。
为了加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护,就要加强对应急财政资金的管理。
因此文章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过程,将应急财政资金管理分为预防与准备、应对、恢复与重建三个阶段,并且从这些阶段出发,指出应急财政资金管理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议。
一、文献回顾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阶段来看,突发公共事件通常会经历预防、应对与恢复重建三个阶段,相应的,应急财政资金在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的管理也会因为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方式。
(一)预防与准备阶段应急财政资金管理的研究我国的应急财政资金来源主要是预备费,政府从每年的财政支出中提取1%~3%设置预备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卷第1期2010年2月 自 然 灾 害 学 报JOURNAL OF NAT URAL D I S ASTERSVol .19No .1Feb .2010 收稿日期:2008-05-21; 修订日期:2009-06-13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赵要军(1980-),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E 2mail:zyj1028@1261com文章编号:1004-4574(2010)01-0097-07地震类突发事件中的公共财政应急机制赵要军1,2,陈 安2,3(1.河南大学应急管理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4;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3.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摘 要:通过对我国地震应急组织体系及财政应对地震类灾害的流程分析,结合国外应对地震类突发事件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公共财政应对地震类灾害事件中存在的不足,最后通过对应急管理主体机理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公共财政应对地震类突发事件的五大机制,即公共财政日常运行机制、震前预警防范机制、震时响应机制、震后恢复重建机制和财政监督检查机制。
关键词:突发事件;地震;公共财政;应急机制中图分类号:P315.9 文献标识码:AEm ergency manage m en t m echan is m of publi cf i n ance i n earthquake d is a ster even tsZHAO Yao 2jun 1,2,CHE N An 2,3(1.I nstitute of EmergencyManage ment,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4,China; 2.Graduate School,Chinese Acade 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3.I nstitute of Scientific Policy and Manage ment,Chinese Acade 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0,China )Abstract:The mechanis m of earthquake disaster e mergence res ponse was analyzed firstly,and necessary e mergen 2cy organizati on for public finance and related successive experince abr oad were intr oduced .Some p r oble m s in cur 2rent earthquake disaster e mergency manage ment of public finance were discussed .An earthquake e mergency re 2s ponse syste m fra me work including daily public finance operating mechanis m ,early warning mechanis m ,res ponse mechanis m ,past 2earthquake recovery mechanis m and finance supervising mechanis m were p resented .Key words:abrup t event;earthquake;public finance;e mergency mechanis m 在各类突发事件中,地震发生的频率虽不算很高,但累计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因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居世界之首[1]。
我国地震发生的机理主要源自板块内部的运动,具有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等特征。
我国人口众多,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因而成灾率较高、损失大。
而目前我国财政应急机制建设还不健全[2]。
自然灾害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
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下,我们还无法通过对自然灾害机理的研究来规避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依据对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衍生及其影响的自身规律,以及对救助主体自身的运作规律的研究,来制定相应的应急机制加以预防和应对。
目前对地震类突发事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地震灾害特点及减灾对策研究[3-4](2)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研究[5-6];(3)地震应急预案的研究[7];(4)地震个案分析[8]。
本文通过地震应急机制及财政应对地震灾害的现状分析,探讨建立地震类突发事件中的公共财政应急机制。
1 我国地震应急概况地震是由于地球板块相对运动,引起岩层断裂破碎,使积聚应力释放而导致的地壳移动或震动的现象。
根据引起地壳震动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
其中构造地震在我国发生次数最多,造成的损失最大。
我国的地震应急领导机构分为平时应急准备和震后应急反应两类[9]。
平时应急准备领导机构通常称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或者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属于地震应急协调机构,为常设机构;而震后应急反应领导机构通常称为抗震救灾指挥部,是一种决策指挥机构,为临时性地震应急机构,但在平时已经成立,震后根据启动条件启动运作。
我国的地震应急工作组织体系由地震应急管理职能部门、应急抢险救援部门和应急领导指挥机构组成。
依行政级别的不同,结合分级处置的原则,可将我国地震应急的组织体系表示如图1。
图1 地震应急工作组织体系Fig .1 Operati on organizati on syste m of earthquake e mergency res ponse各级财政部门作为地震应急中的资金支持性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位列于地震应急抢险救援部门的行列。
2 地震类突发事件中公共财政应对状况分析2.1 公共财政在应对地震类突发事件中的作用由于地震灾害具有难以预测性、突发性、复杂性以及损失的严重性等特点,一旦发生就会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客观上要求社会具有应对灾害事故的能力。
财政作为地震应急工作组织体・89・自 然 灾 害 学 报 第19卷系中的应急抢险救灾部门,财政资金支持贯穿震前应急准备、震时应急反应和震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始终。
通过对历次地震中公共财政应急反应的分析,公共财政在地震应急中的职能作用可用表1概括说明。
表1 公共财政在地震应急管理中的作用Table 1 Functi on of public finance in earthquake e mergency manage ment地震类突发事件发展阶段财政在地震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职能作用震前应急准备为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应急队伍建设、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培训与演练、地震应急宣传以及地震应急行政监督检查等提供资金保障;加强与其他地震应急救援部门的沟通与合作;配合民政部门共同制定地震类突发事件中的救灾资金的补助标准;加强各级财政应急资金的管理等。
震时应急反应为满足受灾民众对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的需要提供资金支持;与民政部门配合完成受灾地区资金的划拨、分配、领用等;加强救灾资金分配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即要对资金进行适时审计等。
震后恢复重建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资金保障;与其他部门配合加强恢复重建项目资金的监督检查;对救灾资金进行绩效审计;适时发布救灾资金的划拨、分配、使用情况,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等。
从目前财政应对地震类灾害的实际来看,财政应对地震的职能作用远没有得到发挥。
必须建立有效的财政应对机制,才能提高应对效率。
2.2 我国财政应对地震类灾害的流程分析图2 突发事件发生时资源的流动过程Fig .2 Fl owing p r ocess of res ources as occurrence of events 目前我国的财政救灾资金是由民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管理的。
基本的操作程序是:每年年初各级财政部门依据本地实际制定救灾款预算。
灾害发生后,上级民政部门根据灾情信息和下级政府请款报告制定初步的救灾资金方案报同级财政部门,经两部协商一致后,以两部名义下拨。
我国现在报灾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逐级上报,所谓“逐级上报”就是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从下级行政单位及同级负责部门向上级行政单位及主管部门报告。
在地震类灾害发生时,信息的流动及应急资源的及时配给是救灾中的关键环节。
信息和资源的流动可以用下面图2表示:下面对地震类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灾害信息传递流程、财政救灾资金的申请流程、财政救灾资金的划拨流程以及灾后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与清理回收进行分析[10]。
(1)地震灾害信息传递流程民政部门要进行灾情上报工作,首先要搜集所需要的信息。
国家地震局虽有一套灾情信息搜集系统,但由于专业不同,对灾害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方式也就不同,因此在救灾款申领过程中,财政部门主要以民政部门提供的灾情信息为主,地震局提供的灾情仅作参考。
按照“逐级上报”的原则,地震类灾害的信息传递流程可用图3表示如下:图3 地震灾情信息上报流程图Fig .3 Fl owchart of earthquake disaster inf or mati on reporting t o a higher body(2)财政救灾资金的申请流程地震类灾害的救灾资金主要包括用于解决灾民的吃饭、喝水、衣被、取暖、医药、临时住房等基本生活品;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资金;对因灾死亡人员的慰问金等。
我国救灾款项只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申请,而且相应的信息来源主要依靠民政部门的灾情统计信息。
在救灾款项申领上报的过程中,由民・99・第1期 赵要军,等:地震类突发事件中的公共财政应急机制政部门与同级财政共同会商决定申请救灾款的数额。
详细申请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财政救灾款申请流程Fig .4 Fl ow of app lying for financial disaster relief funds(3)财政救灾资金的划拨流程在国务院同意下拨救灾款项时,具体事宜有民政部和财政部负责。
首先由民政部的一个主管处和财政部的主管处同意后,再分头上报司里,两司经协商(有时需反复协商),达成初步一致意见后,上交两部审核,两部审批同意后,再返回两部的两个处,按程序办文层层会签后发文下拨。
现行的拨款流程如图5所示。
救灾资金逐级划拨到县级民政、财政部门以后,开始投入救灾,其中有两个环节。
一个环节是发放方案的确定,一般情况下,首先是灾民个人申请,通过村民小组和村委会民主评议初步研究确定,将初步救济方案张榜公布,而后报乡镇级民政部门审核,乡镇级民政部门审核后,上报县级民政部门,县级民政部门审核后,确定救济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