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母爱爱》群文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群文阅读专题(二)

本题考查对文章阅读理解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内容上:“妈妈”一词触动着每个人心底的善意, 它能够轻松唤起人们对爱的共鸣。一路上人们的无私 帮助,既反映着人们纯洁善良的心,也体现着人们对 母亲的崇高敬意。
结构上:“妈妈”在开篇和结尾处出现,使文章 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中心突出。(或:“妈妈”一词 在文中反复出现,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7.两篇文章都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于极 小中独见其大”是这一手法的主要特点。请你结合 两篇文章的选材和主题来分析其“小”和其“大”。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能从生活中细小之事、 微小之物中挖掘出其不寻常的内涵。或揭示事物的 本质,或蕴涵深刻的哲理,或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 或传达一定的社会意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比较阅读】 6.“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这两篇文章结尾都颇有深
意,耐人寻味。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后一段“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
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如何理解这句话 的含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从文 章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2)“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既有失去母亲的哀伤,又有不解母亲深情的懊悔。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群文阅读“母爱”《秋天的怀念》

《母爱》教学设计漯河高中张小乐展示课型:群文阅读课单元主题:伟大母爱如春风平凡事例显真情。
议题:如何通过生活中的平凡事例,运用多种手法表达母爱。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朴实的语句中所蕴含着的丰富情感;2.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诵读品味法、精读讨论法情感熏陶法。
情感与价值观: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学习重点】品读关键词句,学习如何选取生活中的平凡事例,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学习难点】从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情中感受到母爱的内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1.史铁生简介: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
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
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创作奖。
生平介绍: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2.梁晓声简介:1979年九月于《新港》杂志发表第一篇小说。
群文阅读教案《永恒的母爱》

一、教学目标1. 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感受不同文本中母爱的伟大和永恒。
2.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分析文本内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懂得珍惜和回报母爱。
二、教学内容1. 文本选择:《母亲》、《妈妈的爱》、《伟大的母爱》、《母亲的一生》、《回报母爱》等。
2. 教学重点:通过群文阅读,感悟母爱的伟大和永恒。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分析文本内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阅读多篇文章,提高阅读效率。
2. 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文本内容。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图片或故事形式导入,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
2.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选定的文本,了解文本内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分析文本中母爱的表现。
4. 全班交流:选取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分享,总结母爱的伟大和永恒。
5. 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6.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总结课程要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通过阅读策略的运用,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2. 学生对母爱的感悟:学生能深刻理解母爱的伟大和永恒,懂得珍惜和回报。
3. 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提升: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有效沟通。
六、教学准备1. 准备文本材料:《母亲》、《妈妈的爱》、《伟大的母爱》、《母亲的一生》、《回报母爱》等,确保文本的质量和可读性。
2. 制作教学课件:包括文本简介、阅读策略指导、讨论问题等。
3. 准备小组讨论工具:如讨论指南、思维导图等。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阅读空间,教室氛围温馨,以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感悟。
2. 设备准备: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小组讨论的活跃度、分享时的表达等。
群文阅读母爱

雅安市芦山县强震以来, 我们透过电视走进了灾区, 看到了我们政府的以人为本, 了人民解放军的不屈不挠,看到了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看到了灾区民众的顽强精神, 到了一种叫母爱的伟大情操”芦山县凤凰村的任云天, 仅仅6岁,是重庆紧急医学救援队在芦山县城救治的第一个伤 员。
云天的爸爸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妈妈、哥哥和他。
地震当天哥哥不在家,他和妈妈正在 家里吃早饭,地动山摇了几分钟就把小云天和妈妈所处的房屋震塌了。
在那一瞬间,妈妈王 加学拼命地把儿子往外推,整个身体护住儿子,瓦砾石块砸中了妈妈,云天得救了,等妈妈 被人救出来时,整个右手臂和右腿都断了。
地动山摇的一刹那,芦山县樊敏路的杨玉蓉刚给孙儿穿好衣服。
听到房子摇得哗哗响, 就一边抱起孙儿往外跑,一边扯起喉咙喊叫全家人赶快逃命。
到了楼外,她看见儿媳、女儿 都在,唯独没有儿子凌立。
儿媳带着哭腔告诉她“凌立还在厕所”。
此时,房屋正在垮塌, 一些砖头和家具正纷纷落下。
杨玉蓉不顾一切地冲回厕所。
从一块两米多长的预制板的缝隙 中,看到了儿子的身体。
“儿子,等着哈,妈妈来救你了! ”杨玉蓉给儿子打气说。
此时,凌立正身陷厕所不能动弹。
听见外面哗啦啦的声响,哭着求妈妈:“妈妈,还有余震,你不要 管我。
”儿子的哭求,动摇不了一个母亲救儿子的信念。
杨玉蓉不顾正在垮塌的楼房,瘦弱 的杨玉蓉不知道从那里来的那么大的力气, 竟搬开了那块200多斤重、压在儿子身上的预制板,把儿子救了出来。
接受记者采访时,杨玉蓉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但是没哭。
她真不 敢相信她能搬动200多斤的预制板,凌立也对母亲爆发出的巨大力量感到惊讶,他说:“只 有伟大的母爱才会爆发出如此大的力量。
”地震发生时,芦山县双石镇 33岁的产妇朱开慧眼见房顶不断砸下瓦砾、石块,她拉着 11岁的儿子躲到床下,一直跪着,身体弓起,将床撑起,最大限度地保证“两个孩子”的 安全”当她被送往医院时,剖腹产下一个男孩,母子平安。
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浓浓亲情,述之以口”阅读整合教学设计

“浓浓亲情,述之以口”阅读整合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以“课文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散步》。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找出文章中体现亲情的语句,感受亲情。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用多种方式感悟亲情。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语境中,用恰当的方法,感受亲情教学准备教师:1、多媒体课件。
2、阅读浏览表。
3、微电影《大声说出你的爱》,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学生: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学唱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二课时完成目标:学生通过自主预习,扫清字词障碍,并熟悉课文内容。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秋天的怀念》、《散步》,边读边做:1、查阅工具书,给自己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注意:课下注释和“读一读写一写”)2、用笔勾画注释中的文学常识,以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并作旁批。
3、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二、看一看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带着问题朗读2遍课文。
三、作业:学生独立完成阅读浏览表课文标题主要内容感受主题提出问题《散步》《秋天的怀念》第三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播放微电影视频前片断《大声说出你的爱》。
2、教师激情导入,引入新课。
亲情是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之一。
正因为它的存在,使生命具有了诗兴的美丽光辉。
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同样真挚而令人难忘。
阅读它们,相信一定会激起我们精神的愉悦,感情的共鸣,从而给我们带来有益的人生启迪。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开启我们今天的学习之旅,一起去感受那人间最美好的情感——亲情。
二、感知课文内容(一)小组交流讨论自主预习中的阅读浏览表,并整理。
(二)小组代表展示浏览表。
(三)组长提出收集到的组内阅读浏览表中的问题,其他小组帮忙解决。
三、感受亲情(一)勾划并朗读自己喜欢的体现亲情的句子和段落(每篇文章至少3处)。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群文阅读

• 2、明确语段表达特点: • 要明确语段、语句表达特点,需要从几个角度进行概括: • a 用词特点。看词性,尤其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再次是名词、 量词等;看其是否准确、生动、丰富,用得有特色。 • b用句特点。看句式,尤其是整散句、长短句运用,其次是语气句 式(四种)、肯定否定句式、常式变式句、单复句,甚至是口语书 面语句式、正反句式;看其是否灵活多变,用得有特点。 • c修辞运用特点。看修辞的综合使用。描写时动用了那些描绘性修 辞(比喻、比拟、夸张等),议论时动用了哪些结构性修辞(对偶、 排比等);看其是否想象奇特,感情充沛,表达是否有张力。
明确语段 表达特点 用句特点 修辞特点 意蕴特点 音韵特点 风格特点
故园春
园子里的写春天优美语言鉴赏
河南省息县包信初级中学 邹武
一 赏析【春】优美语言
二 语言鉴赏方法与举例
• 在现代文阅读中,语言鉴赏能力是必须的,它 不仅是阅读能力重要的一方面,也直接有助于 写作。下面就语言的鉴赏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 (一)、鉴赏语言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 1、 弄清语段、语句基本意思; • 2、 明确语段、语句表达特点;
• 以下就这一段进行具体概括赏析: • 1)该段综合运用比喻、拟物、排比,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 笼罩下的夜的温馨和柔媚。 • 2)用词准确、丰富,生动传神。 • 3)语言风格:语言辞藻富丽,生动细致,文采灿烂,有奇 幻情思。具有华美绚丽的风格。同时显得柔婉。
•
三 写春三篇名作的鉴赏
弄清语段 的基本意 思 用词特点 一朵小花
• 举例: • 月光象流水一样,在夜空中流着,洗出了一 树一树的小白钱,洗出了一坡一坡蓝色雾气, 洗出了一墨一墨的虫鸣,洗出了一萤一萤的鬼 火,洗出了一缕一缕的带草腥味的风,也洗出 了夜的温馨和柔媚。(李佩甫《羊的门》) • 1、弄清语段基本意思: • 这是一个描写语段,写出了月夜的温馨和柔媚, 即绘出月明之夜的美景,传达出夜的平和宁静。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感悟母爱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写给地震中逝去母亲的孩子
当灾难过去,人们扒开废墟 一位母亲静静地用身体 将孩子抱在怀里 她用自己的身躯 支撑着倒塌的墙壁 用自己宽厚的胸怀 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
孩子安然的睡着, 没有任何声音将她惊起 仿佛一切如昨日 妈妈轻轻晃动伴她入睡 伴她如昔 人们将孩子托起 在遗留的手机里 人们发现了写好的信息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 着, 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作业布置
1 .《荷叶母亲》《金色花》任选一 篇,给妈妈爱的诵读。
2.我为妈妈做实事,做饭、洗头、谈心 . . . . . .付出我爱的行动。 3.写一篇爱的作文《妈妈,我爱您》。
4.让我们一生爱自己,爱妈妈,爱亲人,爱这个世界所有的 一切!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 和《春水》,了解冰心对母 爱、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颂, 同时也体会寄情于物写法的 妙处。
假如我变成了----------------------, 我要为妈妈---------------------------------
默读三篇文章,边悟边批,选文感悟
《浴着光辉的母亲》《母亲的账单》《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1.自由默读文章,看他们各用了什么方法写 母亲?
2.有没有特别触动你心灵的语句?如哪些地 方让你有温暖、或很羞愧、或很难过、或很 感动的感觉呢? 3.大家可以选择性地阅读,选你最喜欢的一 篇文章,把其间让你感动的语句勾画下来, 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文中“我”与妈妈进行了几次 嬉戏?
妈妈
读书时
——
我
做祷告时 —— 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时—— 跳到妈妈面前,恢复原形
为什么“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要“暗 暗地”、“悄悄地”呢?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群文阅读---资料

《孩子,妈妈 为什么打你》
以提问的方式设置题 目,全文都是对这个 问题的回答。
以对孩子谈话的口吻 述说母亲对孩子深挚 的爱
巧用对比手法 大量运用比喻
推荐阅读书目:
• 散文:《寻梦》《儿 时的事》----季羡林
• 诗集《繁星》 《春水》---冰心
母爱
——伴我们走过一生
小结:
山,没有母亲的爱高;海,没有母亲的爱深; 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 容;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云朵,没有母 亲的爱洁白;花朵,没有母亲的爱灿烂。让我 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懂得母爱的人吧!
相同点: 都是过生活中的平凡事例表达母爱。 三篇文章的不同之处
篇名
命题特点 选材特点 写作特点
《慈母情深》
直接以“情”命题
母亲支持儿子读书
通过工友的劝说和 母亲的坚持对比加 上动作描写、排比 句
含蓄的从存折存
《母亲的存折》 “情”
母亲关爱孩子的生 命成长
通过含蓄的对比体现 出老一辈对孩子的生 命成长的关爱
群文阅读:平凡、伟大的母爱
• 如何通过生活琐事来感刘元君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 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 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 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 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 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 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 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母爱赞歌
• 《鲁冰花》 • 《烛光里的妈妈》 • 《妈妈的吻》 • 《世上只有妈妈好》 • 《儿行千里 》 •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 《听妈妈的话》
阅读展示
• (1)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 了....我的母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爱
任家镇义兴学校刘梅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文本中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感受母爱的伟大。
2、通过抓文本中的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感悟,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3、联系实际谈感受,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学会做人。
4、推荐课外阅读相关篇目,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文本中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谈感受,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学会做人。
教学准备:课外阅读资料3篇,PPT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让学生观赏一组关于母爱的图片,聆听歌曲《天之大》,带进浓浓的母爱氛围中。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议题
总有一个人,将我们默默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些伟大而又无私的母爱!(板书“母爱”)。
第二板块:回顾复习《秋天的怀念》,明确学习步骤。
(大屏出示课文相关语句)
第一步:走进文章,仔细体会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语句,感受母爱的伟大。
感悟母爱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动作、语言、神态)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动作、语言)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动作、神态)第二步:走近作者,抓文中抒写自己心声的相关语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情感或态度,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作者情感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天地。
(内疚)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悲痛)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后悔、愧疚)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理解、坚强、怀念)
第三步:走出文章,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或启示,学会做人的道理。
学完课文后,你有怎样的启示?
生命是美好的,要好好珍惜、好好活才是!
妈妈的爱就像空气一样让我们赖以生存,我们应加倍珍惜、感恩,别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身遗憾。
第三板块:学生自主阅读《三袋杂色米》、肖复兴的《母亲》、《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三篇文章,讨论交流,并做好记录。
(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并提出阅读要求)自主阅读文章
温馨提示:
1、第一遍浏览,粗略了解内容。
2、第二遍跳读,完成后面问题。
3、先单独完成,再组内交流。
4、做好批注,抓紧时间。
第四板块:全班交流,共同学习。
交流问题(一)
走进文本,抓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语句仔细体会母爱的伟大:
请同学们看到篇目()中第()段中的()句(在文中用波浪线勾出),这几句运用了()描写,生动细致地写出了母亲( ),体现了母亲()。
温馨提示:找最让你感动的1-2处即可。
交流问题(二)
走近作者,抓文中最能体现出作者对母亲情感的(或态度)的语
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请大家看到篇目()中的()段中的()句(在文中用横线勾出),这句或这段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 )。
交流问题(三)
结合今天所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或者有些什么样的呢?借此环节,师可补充交流自己写的《我的母亲》,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会他们学习文章不但要学习知识和方法,还要从中获得启示,学习文章,学习做人!
第五板块:总结内容,拓展延伸
母爱伟大而又无私,是我们穷尽一生也读不完的书,希望大家拿出实际行动来感恩母爱,回报母爱吧!课后推荐阅读《母亲的短信》,《锁不住的目送》,《田野上的白发》。
书籍《感悟母爱全集》(由席慕容、林清玄、张晓风、铁凝等知名作家联袂推出。
)
板书设计:
母爱
走进文章,感悟母爱
(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
走近作者,明白目的
走出文章,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