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用版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含详解解析
2019-2022年衡阳市中考语文作文题解及优秀范文汇集

2019-2022年衡阳市中考语文作文题解及优秀范文汇集2022年中考作文3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鲁迅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懂得了正直与严谨;莫怀戚在田间散步时,懂得了责任与担当;史铁生从泼泼洒洒的北海菊花,懂得了母爱的深沉和生命的坚强;梁衡从奔腾不息的壶口瀑布,懂得了中华民族的柔中有刚、勇往直前……生命就是在不断地经历和懂得中逐渐成长。
请以“懂得”为题,写一篇文章,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题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分析引导语,其中的关键语句是“生命就是在不断地经历和懂得中逐渐成长”,强调了“经历和懂得”对于生命,对于成长的重要意义。
通过与自然、与人的接触,我们不断汲取成长必需的养料。
懂得是一个过程,懂得也有具体的指向,即懂得了什么。
“写一篇文章,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示学生应创作一篇记叙文,通过自己从不懂到懂得的过程,表达自己对于成长的某种感悟,以真情实感来打动读者。
2.选材构思:生命就是一个不断懂得的过程。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懂得了亲情的可贵;与朋友交往,我们懂得了友谊的重要;在学校学习,我们懂得了知识的意义;走进自然,我们懂得了四季的美好……写作时,应用具体的事件来向读者呈现自己懂得的过程,以议论或抒情来表达自己懂得的具体的内容,点明这个过程对于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
【例文】懂得时光匆匆将我推进初中生涯,面对全然陌生的一切,我好似一只迷路的骏马,在大雾弥漫的故森林中狂奔穿梭,直至筋疲力尽,也依旧逃不出这幽绿的深渊。
当我高谈伟大理想与追求时,周遭质疑的声音封了我的嘴,那嘲笑的目光令我感到悲哀。
我慌张的四处盼望,却看见一个个灰暗的灵魂游荡在我的身边,一模一样的麻木与毫无个性。
我对着他们抓狂,能看见的却只有我自己。
湖南省衡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衡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蝉蜕.(tuì)确凿.(zhuò)搓捻.(niǎn)惭.愧(cán)B.争执.(zhí)菡.萏(hàn)棱.镜(léng)侍.弄(shì)C.不愠.(yùn)笃.志(dǔ)和蔼.(ǎi)绽.开(dìng)D.曲肱.(gōng)须臾.(yú)菜畦.(qí)吝.啬(lì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懊秘不求甚解浑为一谈截然不同B.感概人声鼎沸小心冀冀油然而生C.宿孺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疲倦不堪D.轻捷咄咄逼人喜出望外翻来覆去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
B.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C.他爬到天柱岩,俯视星湖,只见水波粼粼....,堤岸蜿蜒。
D.摄影师在当地向导的协助下,深入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河谷里,用镜头记录下了高海拔人迹..罕至..处的绮丽风光。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
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活动,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
C.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D.中美贸易战的停战,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
5.选出下列敬辞与谦辞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与许久未见的朋友见面时,说“久仰了”。
B.邀请朋友到家中做客,说“我在家里恭候您的到来”。
C.询问老人的年龄时,说“高寿”。
D.跟对方称呼自己的母亲时,说“家慈”。
2024年湖南省衡阳市部分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联考试卷(二)语文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考生注意:1.本学科作业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120分。
2.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A)为了梦想,你可以坚持多久①执行神舟士五号载(zǎi)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邓清明的答案是;近25年。
2022年,56岁的他实现了飞天梦。
“(B)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不允许在任务来临的时候,我却没有准备好。
”持之以恒的坚守,让奋斗者终于迎来梦想照进现实的高光时刻。
(C) 2022年,我们看见梦想的一颗颗种子破土而出:冬奥健儿在赛场摘金夺银,自命不凡的少年圆了大学梦,“大国工匠”让中国制造绽(zhàn) 放光彩,八旬老人跑完北京马拉松全程……(D)每一份付出都有收获,每一次奋斗都有回响。
每一个追梦人努力奔跑的足迹,汇成一个国家浩荡(dàng) 前行的大势。
②一些企业组团出海抢订单,各地出台助企等政策,推动生产“忙”起来、消费“暖”起来、物流“跑”起来……③辞旧迎新之际,奋斗的脚步拔涉不停,希望的种子悄然萌(méng)芽。
④回望来时路,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展望新征程,曙光跃动在地平线上……1. 请仔细阅读下列从上文中摘录内容,选出其字音、字形、词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A. 字音:载(zǎi)人绽(zhàn) 放浩荡(dàng) 萌(méng) 芽B. 字形:拔涉曙光破土而出千山万水C. 词语运用:持之以恒的坚守,让奋斗者终于迎来梦想照进现实的高光时刻。
D. 词语运用:冬奥健儿在赛场摘金夺银,自命不凡的少年圆了大学梦。
2. 文中划横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梦想,你可以坚持多久?B. 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不允许在任务来临的时候,我却没有准备好。
C. 2022年,我们看见梦想的一颗颗种子破土而出。
2023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和答案

2023年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学科为闭卷考试;试卷共三大题,30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2.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个部分;请同学们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答题前定要将“答题卡”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秕谷(bĭ)秀颀(qí)恣睢(zì)怒不可遏(è).B. 倜傥(tì)丘壑(hè)囫囵(hú)随声附和(hè)C. 殷红(yīn)寒噤(jìn)拮据(jí)惟妙惟肖(xiào)D. 亵渎(xiè)襁褓(bǎo)瞥见(piē)忧心忡忡(chōng)2. 下列句子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篷勃兴起,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B. 作为观查中国经济的窗口,旅游市场的回暖,章显了消费的澎湃活力。
C. 树木必须因木而异,因地治宜;育人也需要把握成长规律,因才施教。
D. 广大青年在祖国万里长空放飞梦想,让青春在实现中国梦中绽放异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特种兵式”旅游、淄博“赶烤”“一起去看音乐节”……眼下,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________的话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消费。
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成为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但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________,给了年轻人一个“说走就走”的理由。
乡土气息的“村晚”、乡村特色的“村BA”,可以提供更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节庆的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让________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熟络起来,成为________的朋友。
2024年湖南衡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湖南衡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相关信息;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 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6.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一、积累与运用(20分)弘毅学校组织开展以“江山多娇,志存高远”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山河揽胜】巍巍中华,山河锦绣。
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江风_____(①悠悠 ②猎猎),上下前后,一片黑______(①森森 ②油油)的,无数道强烈的探照灯光,从船顶上射向江面,天空江上一片云雾迷蒙,电光闪闪,风声水声,不但让你深深体会到“高江急峡雷霆斗”的______(①莽莽 ②赫赫)声势,而且你会觉得自己和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就像整个宇宙,都罗列在你的胸前。
水天,风雾,浑然融为一体,好像不是船在行进,而是你自己正在和江流bó斗而前。
“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
”这时,一种庄严而又美好的情感充溢我的心灵。
我觉得我所经历的大时代突然一下集中地体现在这奔腾的长江之上。
是的,我们的全部生活就是这样穿过黑夜走向黎明的吗?(摘编自刘白羽《长江三日》)1.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 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叠词,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A. 将“全部”放在“这样”之前。
B. 删掉“的全部生活”。
C. 在“就”前面加“不”字。
D. 把“穿过”改成“走过”。
【科技探新】科技进步,生态文明。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的是材料一材料二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表电池最大剩余容量回收利用领域60%-80%电动叉车、两轮电动车、大型储能电站等20%-60%小型储能电站、通信基站、太阳能储能系统等20%以下报废、专业拆解,提取有价值金属循环利用材料三我国作为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不仅动力电池回收的数量领先,部分电池回收技术也已居世界前列,其中物理回收法的环保、成本优势日益凸显,可实现全封闭全自动的拆解工艺。
2024年湖南中考语文试卷

2024年湖南中考语文试卷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蓦然(mò) 汲取(jí) 忍俊不禁(jīn)B. 缄默(zhēn) 迁徙(xǐ) 恪尽职守(kè)(答案)C. 襁褓(qiǎng) 骊歌(lí) 浑身解数(xiè)D. 慰藉(jiè) 拮据(jū) 断壁残垣(yuán)二、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答案)B. 他平时学习不努力,考试前才临阵磨枪,结果成绩很不理想。
C. 这场音乐会真是精彩绝伦,让在场的观众都叹为观止。
D. 他总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最正确的,别人的都是错的。
三、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热爱大自然了。
B. 能否坚持锻炼,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C.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答案)D.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
四、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B.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以背影为线索,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C.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答案)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主人公保尔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五、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
B. 他说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真是生动极了。
C.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D. “创卫工作”让娄底市市容环境悄然蜕变:社区环境舒适清爽、街面干净整洁……(答案)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A. 长沙的夏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lán)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B. 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
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píng)出现:丽江,丽江。
C. 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miǎn)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
D. 他腰里常常揣.(chuāi)着个北京老二酉堂出版的唱本,投宿住店,歇脚打尖,他就把唱本掏出来,咿咿哦哦地嘟念。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砾石殷红喜出望外一汽呵成B. 竹篾盎然血雨腥风祸不单行C. 沃娆阔绰富丽堂皇摧枯拉朽D. 隔膜惆怅不功自破行将就木3.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 当今国际形势如火如荼....,美国挑起的新一轮贸易战将会抑制全球的经济增长。
B.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魂宝。
C. 南岳名扬天下....的原因,不仅在于秀美绝伦的自然景观,还在于当中蕴含的丰富文化。
D. 2019年中华经典诵读展演会上,内地与澳门学生将中华经典诗文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元素相结合,淋漓尽致....地呈现了中华语言之美。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都在吃饭睡觉、休闲娱乐。
B. 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C. 张亮以2小时19分的成绩刷新世界记录,成为全世界陆上赛艇马拉松划得最快的人。
D. 家里的客厅常常回荡着爸爸爽朗的笑声和妈妈深情的眼神。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水南山北为阴。
以此推断,人杰地灵的衡阳在衡山之南。
B. 古代文人喜欢以“居士”命名。
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4届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4届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B.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型机械。
C.泰戈尔多才多艺,但他首先是一位诗人。
代表诗集有《吉檀迦利》、《园丁集》、《飞鸟集》等。
D.泰山上的“经石峪”“无字碑”“六贤祠”“玉皇顶”……。
令无数游客神思遐想、流连忘返。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邓稼先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他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获得了世人的赞誉。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上下几千年,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往开来的宗师。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令爱。
B.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它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进行刻画。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莫泊桑,这篇小说以主人公“我”的见闻为线索,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关系。
D.《论语》是我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4.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全都正确的一项A.束缚.(fù)端详.(xiáng)空穴.来风(xuè)屈.指可数(qū)B.重创.(chuāng)溶.化(róng)咎.由自取(jiù)毛遂.自荐(suì)C.物侯.(hòu)颤.抖(chàn)一筹.莫展(chóu)悬梁刺股.(gǔ)D.症.结(zhèng)脂.肪(zhī)金碧.辉煌(bì)呕.心沥血(ǒu)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试题卷)一、积累与运用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根据汉字写出相应的拼音。
初雪后的河畔(),沐浴着明媚的阳光。
眼前的城郭乡野,呈现出格外的清晰和洁净之美,浮动着一种天润和安谧()整个山川,所有的景物,轮kuò( ) 清晰,色彩分明,洋溢着丰盈蓬勃,全然没有一丝寒冬的níng()重与苍凉。
河畔(_____)安谧(_____)轮kuò(_____)níng(______)重【答案】(1). pàn (2). mì(3). 廓(4). 凝【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字音与字形的考查。
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
作答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题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今人赞叹不已。
B. 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C. “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 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巧夺天工: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
适用对象错误。
B美不胜收:形容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尽。
使用正确。
C受益匪浅:指意识或形态方面有很大的收获。
使用正确。
D受益匪浅: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使用正确。
据此,答案为A。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第十三届省运会即将在衡阳举行,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取得佳绩。
B. 为了防止结核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 眼前的油茶树含翠吐绿,摇曳生姿,把天堂山装点得生机盎然。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词语搭配不当,“水平”不能“发扬”,把“发扬”改为“发挥”。
B“防止”与“不”的使用,导致表达的意思相反,去掉“不”。
C正确。
D缺少主语,去掉“在……中”或“使”。
据此,答案为C。
4. 古诗文数写(1)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2)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3)长风玻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4)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院溪沙》)(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6)“孤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诗人李白离别时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1). 恨别鸟惊心(2). 落红不是无情物(3). 直挂云帆济沧海(4). 无可奈何花落去(5). 苦其心志(6). 劳其筋骨(7). 山回路转不见君(8). 雪上空留马行处【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
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
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惊心、沧、筋、转、君”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
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5. 名著阅读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文中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
(2)关于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根,《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百自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答案】(1). (1)朝花夕拾(2). 阿长(长妈妈)(3). (2)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对名著《朝花夕拾》阅读的考查。
在阅读名著时要重点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
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
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1)本题解答依据文本内容推断出名著——《朝花夕拾》,再依据识记的常识知识作答即可。
(2)《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借此表达的是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无常》中借“无常”这个形象,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据此,答案为B. 6. 综合性学习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让我们一起走进“酒香千古一一中国酒文化探究”专题实活动中去吧!(1)【书法中的“酒”】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
下面是“酒”字的几个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篆书、隶书。
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下书法字体的感受。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中的“酒”】如果你读读诗词歌赋、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一定会为其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
请你写出与“酒”有关的一句诗文名句和一个故事(名称或梗概),与大家分享。
)诗文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的“酒”】醇香的酒令人陶醉,但现实生活中,酒也可能坏事。
奶奶生日那天,亲朋欢聚,举杯畅饮。
宴会结束后,喝了酒的叔叔准备开车回家。
请你说几句话劝阻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1)【示例】我从“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或我从“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酒香。
(2). (2)【示例】诗文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3).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故事:杯酒释兵权醉打蒋门神(4). (3)【示例】叔叔,酒驾不安全,也是违法行为,我帮你叫辆的士,好吗?【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可以从“酒”汉字书法的线条表现力的角度,从字体的形态寓意角度,从书法字体的演变等角度来谈感受。
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2)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
从积累的诗文名句中选择与“酒”有关的名句和故事作答。
写故事时要概述故事内容或列举故事名称。
答案不唯一。
(3)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其次交代“酒后不能开车”的原因或理由;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迫。
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点睛:口语交际题的解答准则:①言之有“礼”,即文明得体;②言之有“物”,即有内容;③言之有“序”,即表达有合理的顺序;④言之有“节”,即简明。
解题的基本技巧:①读懂情境,抓住中心;②领会意图,设身处地;③注意礼貌,语言得体。
此外,还要注意试题字数的限制;表达既要阐明观点,还要贴切到位。
二、诗词鉴赏与阅读理解阅读《归园田居(其三)》完成下列小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7.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二句中“盛”与“稀”前后对比,突出南山下的土地的荒芜,侧面写出诗人的灰心丧气B. 三、四句写一早就去除草,直到黄昏月出才扛着锄头回家。
截取两个片段,归纳一天劳动的辛苦。
C. 五、六句承上而来,描绘了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出了诗人垦荒劳动的艰辛D. 最后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卒章显志,表达出作者的心愿。
8. 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答案】7. A 8. 指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
【解析】7.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作答本题要在理解全诗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分析作答。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交代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的情况,为后面的“但使愿无违”表达做铺垫,这里并不是表现出诗人的“灰心丧气”。
据此理解,答案为A。
阅读《强项令》,完成下列小题。
①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菙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手?臣不须菙,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博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②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遺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敞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康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后特征..为洛阳令(2)大言数.主之失(3)使宣叩头谢.主(4)臧亡匿.死10.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A. 以刀画地B. 宣悉以班诸吏C. 葬以大夫礼D. 以宣尝为二千石11.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