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信息政策与法规
信息政策与法规教案资料

信息政策与法规1、信息政策与法规:是信息政策、信息法和其他信息法规、条件、规章等的统称。
内容包括: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信息技术政策法规、信息网络政策法规、信息保密与公开政策法规(公民知情权)、电子商务法等。
2、信息政策特点:战略全局性、指导性、时间性、变异性(其中有许多个人表态)而法规是具体的。
3、信息政策与信息法的区别:1、形成过程与表现形式不同(导向性,说服;强制性,普遍约束力);2、信息政策侧重引导,实施范围广;信息法详细、是微调的和具体的;3、作用失效与影响作用不同(信息政策较短,阶段性、灵活;信息法稳定、较长);二者联系:1、都是种管理手段,二者相辅相成;2、信息政策是信息法律前提和基础;3、信息法是保障信息政策实施的手段。
4、信息法律关系:信息主体间会形成权利和义务;信息活动的参与者针对信息客体形成特殊的社会关系;信息内容:权利和义务。
5、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又称信息高速公路 CHINAET中国公共计算机互联网6、信息系统安全概念: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信息系统中的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显露。
美国定义是:信息系统安全是指信息系统有能力控制给定主题对给定客体的存取。
7、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自然灾害(人类不可控因素引起的,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人为灾害(分为有意灾害(人员违纪违法犯罪)和无意灾害(失误操作、故障、殃及池鱼的火灾等),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危害最大、最严重)。
8、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法律规范有:《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分类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9、(1)国家秘密国家信息安全中的信息关系主体是国家。
《信息政策与法规》课件

总结
1 信息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
保障信息安全、推动信息化发展,规范网络行为。
2 如何落实信息安全责任
落实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勤于学习信息安全知识。
Q&A
常见问题解答
工信部、公安部、网信办等,对信息政策和法规进行立法和监管。
2
地方政府机构
各地相关部门,开展地方性信息化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监管。
3
行业协会和组织
IT行业相关组织,制定和推动行业信息化政策的实施。
信息安全责任
企业信息安全责任
积极落实信息管理制度,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安全责任
勤于学习信息安全知识,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信息资源
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资料,可被利 用创造价值。
信息政策的原则
目标导向
明确信息化发展目标与方向,保障信息资源和技术 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导向
推进信息化与产业化融合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政策导向
制定和推行相关的信息政策,促进信息化发展。
信息政策的实施
政策法规
相关法规明确企业和个人的 信息管理和保护责任。
《信息政策与法规》PPT 课件
在信息时代,了解信息政策和法规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至关重要。本课程将 介绍信息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基本概念、实施、监管机构、信息安全责任 等方面。
什么是信息政策与法规?
法规
是国家规定的制度、程序和标准,为保障信息安全、 推动信息化建设提供法律依据。
政策
是制定在法规基础上的指导思想和行动计划,促进 统一行动、保障信息安全。
文化建设
培育信息化人才,促进信息 技术应用和发展。
技术支持
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推进信息化建设创新。
第九、十章信息政策与法律全部[1][1]ppt新.pptx
![第九、十章信息政策与法律全部[1][1]ppt新.pptx](https://img.taocdn.com/s3/m/82aae883bd64783e09122bb6.png)
本章重点
5.信息产业的政策、法律体系含义 及其区别与联系;
6.中外信息产业的管理体制的含义、 类型并比较其特点;
7.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关联。
第一节 信息产业理论
一、信息产业的概念与兴起 1、 产业: 产业是指: “生产活动中具有同类性质的若干生
产部门所形成的综合体。” “产业”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信息资源管理第9、10章
信息产业与信息政策法律
本章重点:
信息产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也是信息产业管理 的基础知识。包括
1.PORAT等对信息产业的分析与结构划分; 2.信息工作者的类型和划分方法; 3.信息产品、信息部门的划分方法; 4.信息产业的宏观测度——测定信息产业的
产值占GDP的比重。还包括: 信息化水平的测度——通过制定一系列指标体
知识生产类 –科研人员
知识分配类—教师、教练
市场调查与管理类—信息搜集人员
信息处理类—传统和电子信息处理人员
信息设备类表:
1、编制信息产业投入与产出表的目的: 为了全面描述信息产业与非信息产业之
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并且从信息经济的 角度分析信息产业的外部关联特征,研 究信息产业政策和发展的战略问题。
2.3 PORAT根据美国“国家产业划分标 准SIC”,将信息产业划分出116个行业, 归纳为8大类,由此形成了一级信息部门 的分类表:
资料来源:美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美国 当时的职业大约有422种。他使用科学研 究的调查、筛选、分类、分析、归纳的 方法。
1. 知识生产和发明性产业; 2. 信息交流和通讯产业; 3. 风险经营产业; 4. 调查和协调性产业; 5. 信息处理和服务产业; 6. 信息产品制造产业, 7. 与信息市场有关的政府活动; 8. 信息基础设施产业。
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与政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保护信息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和政策的指导。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并探讨其对信息安全保护的作用和影响。
一、信息安全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其中包含了保护公民的信息安全的规定。
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
”这一条款为个人信息的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是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法律,也涉及到信息安全问题。
其中,第253条规定了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犯罪行为,第285条规定了非法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的犯罪行为,这些规定为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依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立法,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涵盖了网络安全的方方面面,包括网络运营者的责任、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监管等内容。
它为我国的网络安全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
二、信息安全政策1.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是我国政府关于网络安全的指导性文件,旨在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和能力建设。
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明确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出了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并重的原则,为国家信息安全保护制定了战略规划。
2.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中国政府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对信息系统按照一定的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管理。
该制度细化了不同安全等级的技术要求和保护措施,推动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和管理。
3.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中国政府一直重视个人信息的保护,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等。
这些政策规定了个人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和使用的要求,保护了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
三、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1.强化了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引起了各界对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增强了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
《信息政策与法规》名词解释题必备资料

名词解释:1.信息法律关系:是根据信息法规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为表现形式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P23)2.信息法的地位:是指信息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即在法律体系中有没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位置,这是信息法学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P13)3.信息法:是用以调整信息活动(或者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领域中的社会关系的。
(12)4.个人信息:是关于个人的信息,是指有关个人的一切资料、数据,一方面包括其自身产生的信息,另一方面包括非自身产生的信息。
(P643)5.信息公开制度:是一种承认公民对国家拥有的信息有公开请求权,国家对这种信息公开的请求有回答义务的制度。
(P328)6.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上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有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与个有相关的敏感信息,包括时事、图像、以及诽谤的意见等。
7.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力人带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P597)8.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是指软件的开发者或其他权力人依据有关著作权法律的规定对于软件作品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利用著作法来保护计算机软件是目前世界上对计算机软件最主要的法律保护方式。
(P250)9.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
10.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非法人单位自己的创造性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的总称。
(P46)11.信息偏在:又称为信息不对称,一般是指不同市场主体之间信息条件不对等,或者说,信息条件有相对优劣之分的现象。
12.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是一个能给用户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计算机网络。
13.信息技术标准化:是对科学、技术与经济领域内重复应用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的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得最佳秩序。
电大作业信息政策与法规课程报告

电大作业信息政策与法规课程报告信息政策与法规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如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促进信息技术与经济、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
下面就信息政策与法规这门课程进行报告。
一、信息政策与法规的概念与特点信息政策与法规是指国家制定的,用来规范信息领域个人和机构行为的若干原则和规定的统称。
信息政策与法规的特点包括:(1)发展性与导向性,即旨在引导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2)兼顾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即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尊重个人隐私权和知识产权;(3)国际比较性,即需要参考其他国家的信息政策与法规,以不断完善我国的信息管理制度。
二、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分类与内容信息政策与法规根据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人信息政策与法规、国家信息安全政策与法规、信息技术与经济政策与法规、信息资源和文化政策与法规等。
具体而言,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内容包括:(1)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保障、应急响应等措施;(2)信息产业促进,如优惠政策、投资和财税政策等;(3)信息资源管理,如开放共享、信息保密等;(4)网络管理和维护,如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
三、我国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发展历程近年来,我国在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国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法规制度建设阶段和涉外法规建设阶段。
起步阶段,指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和探索的时期。
当时,国家开始出台一些初步的信息政策和管理文件,为后续的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法规制度建设阶段,是指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初期,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信息领域的法律和规定,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并逐步建立了信息产业的支持制度,推动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
涉外法规建设阶段,是指从新世纪初期到现在,我国开始加强与国际信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参与全球信息政策的制定和制定,同时也在国际上逐步影响信息政策话语权,如加强网络安全合作等。
10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信息管理学基础)

一、国家信息政策体系的构建1.含义: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2.国家信息政策体系的构建面对世界范围的信息化浪潮,我国必须加强和完善国家信息政策体系,推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根据国家信息政策的五个要素,即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问题、政策内容、政策形式来分析我国国家信息政策体系的建构问题。
1)政策主体:政府是国家信息政策的主体,要全面构建我国的信息政策体系,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广泛领域,而且触动社会各阶层、集团、组织的利益。
应在依据专业化和协调性统一原则的基础上,由国务院直接牵头,在有关信息管理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各行政职能部门之上,建立一个全新独立的国家信息政策协调委员会。
2)政策目标:信息政策目标是指通过制定信息政策所实现的利益协调和分配关系。
当前我国国家信息政策的目标是:信息服务社会化和通用化以实现公平;信息产业市场化以实现效率;信息管理科学化以保证安全。
3)政策问题:信息政策问题是指能够列入政策制定议程的客观社会问题,即信息政策应该解决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分为经济问题和法律问题。
当前的信息政策问题主要有:A.产业经济问题:在宏观层次上包括:信息产业发展与投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管理等;微观层次上包括:IT行业、网络产业的垄断问题;出版业的高额利润问题。
B.法律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信息安全问题4)政策内容:在进行信息政策的内容划分时,应结合国家信息政策所需解决的具体问题与矛盾,依据信息政策制定的原则,选取合理的角度去分析。
可以从经济和法律两个层面加以研究。
A.经济层面:宏观产业发展的经济问题:有如下政策可以考虑:数字经济政策;优先发展远程信息服务业政策;信息劳动力培育与发展政策;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政策等。
10信息政策与法规

当前信息政策的主要问题——法律视角
• 知识产权保护 ❖产权管理(专利权、版权、著作权、商标权、域名 ) ❖QQ农场、开心农场;棋牌游戏
• 信息安全 ❖隐私问题 ❖国家信息主权 ❖病毒与黑客 ❖电子签名、数字认证 ❖诈骗与仿冒
10.2 信息法规
国家为管理和规范信息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法 律规范的总称。
各种规范和调整信息活动的法规制度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安全知识产权等信息采集方面统计法1996档案法1996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关于引进播出境外电视节目的管理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法专利法商标法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书刊资料审批管理规定信息传播方面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出版管理规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2013年3月杨政权向山东省肥城市房产管理局等单位申请廉租住房因其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符合条件未能获得批准
卢宏泰:国家用于调控信息业的发展和信息活 动的行为规范准则,涉及信息产品的生产、分 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以及信息业的发展规 划、组织和管理等综合性问题。
多元化、复杂化
10.2 信息政策
信息政策的分类:研究的历史角度 制定信息政策提供的规范性框架和指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信息政策指南——范 围、制定与执行》
• 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包含享受保障性住房人 的个人隐私,不应予以公开,判决驳回杨政权的诉讼请求。
• 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当涉及公众利益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与 保障性住房申请人一定范围内的个人隐私相冲突时,使获得这一公共资 源的公民让渡部分个人信息,判决撤销一审判决和被诉答复,责令被告 自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对杨政权的申请重新作出书 面答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信息政策的主要问题——法律视角
• 知识产权保护 ❖产权管理(专利权、版权、著作权、商标权、域名 ) ❖QQ农场、开心农场;棋牌游戏
• 信息安全 ❖隐私问题 ❖国家信息主权 ❖病毒与黑客 ❖电子签名、数字认证 ❖诈骗与仿冒
10.2 信息法规
国家为管理和规范信息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法 律规范的总称。
• 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包含享受保障性住房人 的个人隐私,不应予以公开,判决驳回杨政权的诉讼请求。
• 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当涉及公众利益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与 保障性住房申请人一定范围内的个人隐私相冲突时,使获得这一公共资 源的公民让渡部分个人信息,判决撤销一审判决和被诉答复,责令被告 自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对杨政权的申请重新作出书 面答复。
10.4 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原则
建立专门的信息政策与法规制定机构 实施科学规划的信息政策与法规制定程序 注重信息政策法规的计划性、超前性和兼容性 充分考虑国情,制定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政策法
规体系
• 杨政权诉山东省肥城市房产管理局案 • 2013年3月,杨政权向山东省肥城市房产管理局等单位申请廉租住房,因
其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符合条件,未能获得批准。后杨政权申请公开经 适房、廉租房的分配信息并公开所有享受该住房住户的审查资料信息( 包括户籍、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等)。肥城市房产管理局 于2013年4月15日向杨政权出具了《关于申请公开经适房、廉租住房分配 信息的书面答复》,杨政权提起诉讼,要求一并公开所有享受保障性住 房人员的审查材料信息。
信息管理学
王二威 2020年8月4日
10 信息政策与法规
10.1 信息政策 10.2 信息法规 10.3 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原则 10.4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政策与信息法规
10.2 信息政策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互联网+行动计划 制造业2015
10.2 信息政策
国家管理和发展信息产业的方针、措施及行为 准。
卢宏泰:国家用于调控信息业的发展和信息活 动的行为规范准则,涉及信息产品的生产、分 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以及信息业的发展规 划、组织和管理等综合性问题。
多元化、复杂化
10.2 信息政策
信息政策的分类:研究的历史角度 制定信息政策提供的规范性框架和指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信息政策指南——范 围、制定与执行》
和信息政策区别及联系 本质不同 性质不同 功能不同
• 迅雷——音乐唱片公司
• 优酷、土豆——电影、电视发行公司
• Google——图书维权
• 2004年,谷歌数字图书馆,用户可以利用“谷歌图书搜索”功能 在线浏览图书或获取图书相关信息。其中包括尚存有著作权的近 千万种图书,而此举并没有通报著作权所有者本人。2009年,中 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统计,当时中国有570位权利人的17922部作品 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已被谷歌公司扫描上网。
• 信息传播方面、利用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 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出版管理规定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2008
信息政策方面的具体研究报告和咨询报告
✓信息政策问题、社会信息化
国家信息政策一般理论方法的研究 与信息技术发展有关的信息政策
10.2 信息政策
国家信息政策体系 信息技术 信息市场 信息管理 人力 立法 资策的主要问题——产业发展
• 信息产业的发展与投资 •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信息资源管理 • 信息技术管理 • 人力资源投资 • 信息化指标制定问题 • IT行业、网络产业(如电信业)垄断的问题 • 出版业高额利润问题
• 青年作家王莘(笔名:棉棉)以个人名义起诉谷歌,理由是谷歌 公司未经授权扫描其作品《盐酸情人》中的部分内容,并将其上 传到谷歌网站的“图书搜索”中。棉棉要求谷歌公司赔礼道歉并 赔偿其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失共计6.1万元。此案是中国第一起作家 以个人名义起诉谷歌的案子,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国作家协会等 对棉棉的行为公开表态支持。
10.3 信息法规
三个层次: 信息基本法:规范和调整整个信息化活动和信
息化关系的法规总称。 各种规范和调整信息活动的法规制度 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安全、知识产权等)
• 信息采集方面 ❖统计法1996、档案法1996 ❖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 ❖关于引进、播出境外电视节目的管理规定 ❖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法、专利法、商标法 ❖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书刊资料审批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