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
统计学习题集

统计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的总体特征是(a)a.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b.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c.数量性、社会性、工具性d.数量性、同质性、差异性2.当一所学校的所有学生都是一个整体时,学生的平均年龄是(d)a.数量分数B.质量指数C.质量分数d.数量指数3、某商店有职工50人,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就是(b)a.对50个变量求平均数b.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c.对50个标志求平均数d.对50项指标数值求平均数4、某学生某门课成绩为75分,则其中的变量为(b)a.某学生b.某门课成绩c.75分d.某学生的成绩5、连续型变量可以(a)a、它是无限分割的,不能一个接一个地列出B.按一定顺序一一列出C.不按一定顺序一一列出D.逐个列出6。
统计指标(a)a.都是可量的b.不都是可量的c、不具有综合特征D.具有综合特征但无法测量7。
当了解一个地区的员工情况时,统计指标是(c)a.该地区的企业B.该地区的每位员工c.该地区职工工资总额d.某企业人数1000人8、对统计指标来说,(d)a、其中,数量指数通过数量标志进行汇总。
B.其中,质量指标由质量标志汇总c.既有数量标志汇总而成的,也有品质标志汇总而成的d.是根据指标汇总而成的9.将某一地区的所有商品视为一个整体,每个商店都是整体单位,那么该地区所有商品的零售额是(a)a.数量指数B.质量分数C.质量指数D.数量分数10。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a)现象的数量方面B.统计学的规律和方法C.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D.现象的规律和方法12、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性是指(c)a、统计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不能单独使用。
B.在统计指标体系中,将具体指标分开是没有意义的c.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要大于其所属各指标的具体功能d.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要不小于其所属各指标的简单加总13、统计指标体系内各指标之间相互关联,因此(d)a.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b.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推算关系c.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d、所有指标必须在逻辑上或数量上相关。
《统计学习题集》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第一章总论一、填空题1、在统计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最著名的三大学派是学派,代表人物为和;学派,代表人物为、、;学派,代表人物为、。
2、统计学研究对象是关于、、、的理论和方法技术,是一门通用的科学。
3、“统计”一词从外延是上看,通常是、、的泛指。
4、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与的关系。
5、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的关系。
6、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是的具体化。
7、总体根据单位数不同,可分为和。
8、统计指标根据说明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和。
9、统计指标根据在管理上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二者统称为。
10、统计指标根据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和。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的()阶段能体现大量观察法?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2、()是统计整理过程中最关键的方法?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析法C、统计分组法D、归纳推断法3、几位居民的月收入分别为800、1000、1300、2000、5000,这5个数字是()。
A、指标B、变量C、变量值D、标志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老赵今年60岁B、某企业上交的营业税为100万元C、a国前往b国的旅游观光费用4000元D、小李的职称为高级工程师5、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B、总体是总体单位标志的总和C、总体只是由存在数量标志的总体单位构成D、二者是固定不变的6、欲了解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50个学生B、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个学生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7、把统计指标的含义理解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这是()。
A、不正确的理解B、狭义的理解C、广义的理解D、唯一的理解8、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根本区别在于()。
A、说明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B、数量大小不同C、统计单位不同D、使用领域不同9、实物指标与价值指标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

第一部分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最佳选择题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 )指标较好。
A 、全距B 、标准差C 、变异系数D 、四分位数间距E 、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 )资料的特征。
A .正偏态分布B .负偏态分布C .正态分布D .对称分布E .对数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描述其集中趋势。
A .均数B .标准差C .中位数D .四分位数间距E .几何均数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 .算术平均数B .中位数C .几何均数D .变异系数E .标准差二、简答题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 n 外,还可计算 ,S 和 ,问各说明什么?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 联系和区别。
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三、计算分析题1、根据 1999 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 116 名正常 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 mmol/L )测量结果如右表, 请据此资料: (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2)描述离散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 3)求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的 95%参考值范围。
( 4)试估计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酯在 0.8mmol/L 以下者及 1.5mmol/L 以下者各占正常女子总人数的百分比。
2、某些微丝蚴血症者 42 例治疗后 7 年用间接荧火抗体试验得抗体滴度如下。
求平均抗体滴度。
C .两者均不变D .两者均改变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 .变异系数B 5.偏态分布宜用( A .算术均数 B.方差 C .极差 D )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标准差 C .中位数0 的常数后,(B .标准差C .几何均数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统计学题库+答案

统计学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正确答案:C2、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A、函数关系B、回归关系C、随机关系D、相关关系正确答案:A3、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预期其变化正确答案:A4、按地理区域划片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
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正确答案:A5、次数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正确答案:D6、按组距式分组()。
A、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B、会增强资料的真实性C、不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D、所得资料是虚假的正确答案:A7、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B、调查工作期限C、进行调查的时间D、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正确答案:D8、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变量()。
A、都是随机的B、都不是随机变量C、其中因变量是随机变量D、其中自变量是随机变量正确答案:A9、某农贸市场土豆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5%,3月份比2月份下降2%,则3月份土豆价格与1月份相比()。
A、下降3%B、下降2%C、提高2.9%D、提高3%正确答案:C10、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A、越接近于0B、越接近于1C、越接近于1D、在0.5和0.8之间正确答案:A11、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B、众数C、调和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正确答案:D12、全国的粮食产量与人口数之比是()。
A、总量指标B、平均指标C、相对指标D、数量指标正确答案:C1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

统计学习题大全(含答案)1、简述统计的涵义及其关系。
2、简述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什么是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它有什么特点?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5、社会经济统计和职能有那些?6、统计活动过程阶段及各阶段的关系如何?7、什么是总体与总体单位?8、什么是标志和标志表现?标志的种类。
9、什么是变量和变量值?变量的种类。
什么是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如何判断?10、什么是统计指标?指标有哪些特点?指标有那些主要分类?(简述标志和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11、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为什么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更重要?(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A、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B、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C、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整理方法、调查方法、分析方法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C、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 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和 96分,则成绩是()。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4、要了解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情况时,则总体是()。
A、20个工业企业B、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工资总额C、每一个工业企业的职工D、20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5、标志是说明()。
A、总体单位特征的B、总体特征的C、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D、单位值的特征的名称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为了了解某市高等学校的基本情况,对该市所有高等学校进行调查,其中某一高等学校有学生5285人,教师950人,该校最大系有师生780,其中教师120人,正、副教授36人,占教师总数的19.3%,上述数值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统计学》习题集

《统计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不定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特点是()A. 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B.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C. 数量性、社会性、工具性D. 数量性、同质性、差异性2、某学生某门课成绩为75分,则其中的变量为()A. 某学生B. 某门课成绩C. 75分D. 某学生的成绩3、连续型变量可以()A. 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B. 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C. 不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D. 可以一一列举4、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A. 现象的数量方面B. 统计学的规律和方法C. 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D. 现象的规律和方法5、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 50个学生B. 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C. 每一个学生D. 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6、某生产班组四名工人月工资收入分别是785元、860元、1015元和1200元,这四个数字是()A. 变量B. 变量值C. 数量标志D. 数量指标7、“统计”一词的含义有()A. 统计活动B.统计数据C. 统计机构D. 统计学E. 统计软件7、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是()A.数量性B. 大量性C.总体性D.科学性E.客观性第二章和第三章数据的搜集与整理一、选择题1、要对某工厂生产设备状况进行调查,则某工厂“全部生产设备”是()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C. 报告单位D. 调查项目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A. 这些单位的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数的很大比重B. 这些单位是工作重点C. 这些单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D. 这些单位的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3、对占煤炭开采量75%的大矿井进行劳动生产率调查;统计机关在住有全国城市人口一半以上的各大城市的超市零售价格水平进行系统调查。
这些都是()A. 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典型调查4、调查时间是()A.调查工作的期限B.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C. 标准时间D.调查登记的时间5、区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A. 最后取得的结果是否反映总体特征的全面资料B. 调查组织方式不同C. 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D. 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6、我国的人口普查采用的是()A. 直接观察法B. 报告法C. 通讯法D. 采访法7、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根本区别在于()A. 调查的范围不同B.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C. 组织方式不同D. 作用不同8、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A. 确定组距和组数B. 确定全距和组数C.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D. 确定组距和组中值9、某企业职工按工资水平分为4组:500元以下;500—600元;600—700元;700元以上。
(完整版)统计学练习题和答案

(完整版)统计学练习题和答案第⼀章导论⼀、填空题1.1.1 统计⼯作是⼈们对客观事物数量⽅⾯进⾏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
1.1.2 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各种统计数据、图表和⽂字资料都是统计资料。
1.1.3 统计学是⼀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法论科学,其⽬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1.1.4 统计数据按其采⽤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1.1.5 分类数据是指只能归⼊某⼀类别的⾮数字型数据。
1.1.6 分类数据是按品质属性对事物进⾏分类的结果,反映各个类型的数量结果。
1.1.7 顺序数据是指归于某⼀有序类别的⾮数字型数据。
1.1.8 数值型数据是指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也就是直接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
1.1.9 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法不同,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1.1.10 观测数据是指通过调查或观测⽽收集到的数据。
1.1.11 实验数据是指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收集到的数据。
1.1.12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分为截⾯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混合数据。
1.1.13 截⾯数据是指对不同单位在同⼀个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1.1.14 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对同⼀个单位的⼀个或多个变量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
1.1.15 混合数据是指在数据集中含有时间序列和截⾯数据成分的数据。
1.1.17 从统计⽅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18 从统计⽅法研究和统计⽅法的应⽤⾓度来看,统计学可以分为理论统计学、应⽤统计学。
1.1.19 根据⼀定⽬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称为统计总体。
1.1.27 变量按其数值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1.1.28 根据总体中包含的单位数是否有限,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限总体。
1.1.29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现象的数量⽅⾯。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2.1 ⼈们对客观事物数量⽅⾯进⾏调查研究的认识活动是指(A )A.统计⼯作B.统计学C.统计资料1.2.2 统计学是⼀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A )A.⽅法论科学B.实质性科学C.实证科学1.2.3 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的依据是(C )A.价值单位B.计量单位C.计量尺度1.2.7 变量可以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其依据是(A )A.数值形式B.计量单位C.计量尺度1.2.9 如果要研究某市30万在校⾼等学校⼤学⽣的⽉消费⽀出情况,总体单位是(B )A.30万个⼤学⽣B.每⼀位在校⼤学⽣C.每⼀所⼤学1.2.11 如果要研究某市2万户贫困家庭的⽣活状况,总体是(B )A.每⼀户贫困家庭B.2万户贫困家庭C.所有贫困⼈⼝1.2.12 如果对连续⽣产线上的产品进⾏质量检验,那么研究对象是(A )A.⽆限总体B.有限总体C.抽样总体1.2.14 当研究对象为某班50名学⽣时,张三同学的年龄20岁是⼀个(B )A.变量B.变量值C.统计指标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4个备选答案中,⾄少有⼆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3.1 当⼈们谈及什么是统计时,通常可以理解为(ACD )A.统计⼯作B.统计整理C.统计资料D.统计学1.3.2 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统计资料包括(ABD )A.统计数据B.统计图标C.统计软件D.统计年鉴1.3.3 以下关于统计学的描述,正确的有(ACD )A.统计学是⼀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法论科学B.统计学是⼀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实质性科学C.统计学的研究⽬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D.统计学提供了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套⽅法1.3.4 统计数据按其采⽤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ABC )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截⾯数据1.3.5 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法不同,可以分为(AB )A.观测数据B.实验数据C.时序数据D.混合数据1.3.6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分为(ABD )A.截⾯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观测数据D.混合数据1.3.8 从统计⽅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AD )A.描述统计学B.理论统计学C.应⽤统计学D.推断统计学1.3.9 作为⼀个统计总体,必须具有以下特征(ABD )A.同质性B.变异性C.统⼀性D.⼤量性四、判断改错题1.4.1 统计资料是统计⼯作的成果,包括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各种统计数据、图表和⽂字资料。
统计学习题和答案解析[完整]
![统计学习题和答案解析[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1561afe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63.png)
统计学习题和答案解析[完整]第一部分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一、最佳选择题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 E.对数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都不对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E.变异系数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 B.正偏态 C.负偏态 D.偏态 E.正态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
(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A.正态 B.近似正态 C.左偏态 D.右偏态 E.对称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几何均数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变异系数 E.标准差二、简答题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除样本含量n外,还可计算,S和,问各说明什么?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某单位1999年正常成年女子血清联系和区别。
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4、变异系数的用途是什么?组段频数5、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0.6~ 10.7~ 3三、计算分析题0.8~ 91、根据1999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116名正常 0.9~ 13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酯(mmol/L)测量结果如右表, 1.0~ 19 请据此资料: 1.1~ 25(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分别就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2、从统计发挥作用得层次来瞧,统计工作得基本职能可概括为信息职能、咨询职能与监督职能。
3、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计点资料与计量资料。
4、统计资料按就是否直接取得,分为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
5、统计资料按时间属性不同,分为时期资料与时点资料。
6、统计资料按所覆盖得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资料与非全面资料。
7、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得统计学派就是国势学派,“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得统计学派就是政治算术学派。
8、凯特勒就是近代统计学得先驱者,同时也就是数理统计学得奠基人。
9、统计学得性质可概括为:统计学就是研究现象总体得数量表现与规律性得方法论科学。
10、统计学按其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11、统计学按其理论与实践得关系不同,可分为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12、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客观性,总体性、数量性与扩展性几大特征。
13、统计就是随着社会生产得发展与适应国家管理_得需要而产生与发展起来得。
14、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得科学,始于17世纪中叶,距今有300多年历史。
15、统计学就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而不就是研究实质性问题得科学。
16、在统计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得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与归纳推断法。
17、统计研究方法中得归纳法就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得推理方法。
18、统计分析就是对统计整理后得数据进行再加工与深加工得过程。
二、单选题1、统计最基本得职能就是(A)。
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反映职能D.监督职能2、统计学作为统计实践活动得理论总结与概括得一门独立得科学,始于(C )。
A.15世纪末叶B.16世纪末叶C。
17世纪末叶D.18世纪末叶3、历史上最先提出统计学一词得统计学家就是(B)。
A.威廉·配弟B.阿亨瓦尔C.康令D.约翰·格朗特4、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得统计学派就是(B)。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数理统计学派D.社会统计学派5、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得统计学派就是(A)。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数理统计学派D.社会统计学派6、统计学得创始人一般认为就是(A )。
A.威廉·配弟B.阿亨瓦尔C.康令D.约翰·格朗特7、“统计”一词得三种涵义就是(A )。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与统计学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与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与统计预测8、统计活动得特点就是(B )。
A.数量性、总体性、同质性与客观性B.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与社会性C.数量性、总体性、差异性与客观性D.数量性、总体性、同质性与差异性9、统计活动过程一般由四个环节构成,即(D )。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与统计决策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汁分析与统计预测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与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三、多选题l、统计资料或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以下特征(A )(B )(D )( E )()。
A.客观性B.总体性C.社会性D.数量性E.扩展性2、在统计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得研究方法有(A )(B )(C )(D )()。
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归纳推断法E.相关分析法3、统计得研究过程主要包括( A )( B )( C )(D )()。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E.统计决策4、统计一词得涵义通常包括(A )(B )( C )()()。
A.统计工作B.统计资料C.统计学D.统计研究E.统计分析5、统计认识社会得特点有(A )(B )()()()。
A.数量性B.总体性巳同质性D.可比性E.阶段性6、统计在管理中得功能有( A )(B )(C )(D )()。
A.提供信息B.实行监督C.提供咨询D.参与决策E.科学研究7、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得关系为(B )( C )( E )()()。
A.描述统计就是推断统计得发展B.推断统计就是描述统计得发展C.描述统计就是推断统计得前提D.推断统计就是描述统计得前提E.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就是统计学得两大基本内容8、统计学得研究对象就是社会经济现象得数量方面,具体包括(A )(B )( C )()()。
A、数量多少B.数量关系C.数量界限D、数量变化E.数量计算四、名词解释1、统计工作——收集、整理与分析统计资料得过程。
2、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得最终成果,即通过统计工作所取得得各种数值、文字、图表与声像资料得总称。
3、统计学——阐明统计工作得原理、原则与方法得科学。
4、大量观察法——根据总体中足够多得单位进行观察研究得方法。
5、统计分组法——将总体按一定标志分组进行研究得方法。
6、综合指标法——运用各种综合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得方法。
7、归纳推断法——通过对个别事物或现象进行研究来认识总体特征得方法。
8、统计设计——对整个统计工作得通盘考虑与安排。
9、统计分析——对统计整理得结果进行再加工与深加工得过程。
五、简答题l、统计得涵义及其相互之间得关系。
答:统计一词有三种含义,分别就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其相互关系就是:统计工作必须在统计学得理论指导下进行,通过在统计学理论指导下得统计工作,一方面取得了所需要得统计资料,另一方面又完善与发展了统计学。
2、统计学得性质。
答:统计学就是研究现象总体得数量表现与规律性得方法论科学。
其要点如下:①统计学得研究对象就是客观现象得数量方面;②统计学研究得就是总体得数量表现、数量关系与数量界限;③统计学就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而不就是实质性科学。
3、统计研究得基本方法与研究过程。
答:统计研究得基本方法包括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与归纳推断法。
六、判断题1、在统计得三种涵义中,统计活动就是基础,就是源。
(√)2、统计活动过程得实质就是统计信息得生产、传递与利用得过程。
(√)3、信息职能就是统计最基本得职能。
(√)4、统计学一词最早出自亚洲。
(×)5、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得科学,始于18世纪中叶。
(×)6、归纳法就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得推理方法。
(✔)7、统计得认识过程就是从定性认识开始得。
(✔)8、统计主体就是统计研究得对象,就是统计信息得承担者与信源地。
(✘)9、统计学既就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又就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10、一般来说,描述统计学就是推断统计学得基础,推断统计学就是描述统计学得拓展,就是现代统计学得核心。
(✔)11、统计研究现象得量,不能脱离现象得质。
(✔)第二章统计数据得计量一、填空题1、统计总体按其所包含得单位数就是否可数,可分为有限总体与_无限总体。
2、计量水准(标志)就是指对客观现象总体内各个个体单位得属性与数量特征进行测量所依据得标准。
3、间隔水准与比例水准得差别在于:间隔水准使用一个任意零点作为起点,而比例水准则使用一个实际零点作为起点。
4、统计指标就是指对总体数量特征进行计量得尺度与标准。
5、统计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与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两大类。
6、数量指标按其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实物指标与价值指标。
7、数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
8、数量指标按其反映得时间计量特点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流量)与时点指标(存量)。
9、质量指标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
10、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现象得形态不同,可分为实体指标与行为指标。
11、统计指标按其取得数据得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
12、统计指标按其就是否作为管理中得考核之用,可分为_考核指标与非考核指标。
13、变量按其取值就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可分为数值变量与属性变量。
14、变量按其取值就是否连续,可分为_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
15、变量按其取值就是否确定,可分为确定性变量与随机性变量。
16、变量按其因果关系不同,可分为自变量与因变量。
17、变量按其就是否由研究对象体系范围内决定,可分为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18、变量按其取值就是否具有实在性,可分为实在变量与虚拟变量。
19、统计数据得计量单位一般分为有名数与无名数两种。
20、统计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得统计指标,就是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得概念与具体数值。
二、单选题1、各项统计数据最原始得承担者就是(B )。
A.总体B.总体单位C.填报单位D.法人单位2、最原始、最低级或最有限制性得计量水准就是(A )。
A.列名水准B.顺序水准C.间隔水准D.比例水准3、同时具有区分类别、排出顺序、相等单位、算出比例与绝对零点五个基本特性得计量水准就是( D )。
A.列名水准B.顺序水准C.间隔水准D.比例水准4、一个统计总体(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5、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情况时,总体单位就是该市(C )。
A.每一家工业企业B.所有工业企业C.工业企业每一单位生产设备D.工业企业所有生产设备6、统计总体得同质性就是指(B)。
A、总体全部单位得所有性质都相同B、总体全部单位至少有一个共同性质C、总体各单位得标志值相同D、总体各单位得指标值相同7、研究某工业企业职工得工资水平时,该企业职工得工资总额就是(D )。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8、总体有三个人,其某月工资分别为1445元、1650元与平共处950元,其平均工资“681、67”元就是(A )。
A、指标值B、标志值C、变量D、变异9、某地区有100家独立核算得工业企业,要了解这些企业生产得产品数量时,总体单位就是( A )。
A、每个企业B、每一单位产品C、全部企业D、全部产品10、某班三名学生期末统计学得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85分92分,这三个数值就是(D )。
A、指标B、标志C、指标值D、标志值11、人口自然增长率3、45‰就是(D )。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12、下列指标中,只有流量而没有相对应得存量得就是(C )。
A、国民收入总额B、固定资产投资总额C、进口总额D、货币支出总额13、统计指标得三个特点就是(B )。
A、数量性、综合性与完整性B、数量性、综合性与具体性C、数量性、完整性与统一性D、数量性、综合性与统一性14、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现象得数量特点不同分为(A )。
A、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B、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C、实物指标与价值指标D、评价指标与预警指标15、一个完整得统计指标,其构成要素包括(D )。
A、指标名称与指标数值B、指标名称、指标数值与计量单位C、指标名称、指标数值、计量单位与计算方法D、指标名称、指标数值、计量单位、计算方法与时间限制与空间限制16、统计指标按其作用功能不同分为(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