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

合集下载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十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课程标准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二、教学立意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艺术美的背后渗透着的是人文价值美,是历史中人的心声表达,聚焦中华民族的文化观照,贯穿于艺术美中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家国情怀是中国艺术的永恒魅力所在。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对中华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汉字的发展,汉字的书写艺术彰显。

中国画——与汉字同源的绘画艺术也获得了发展。

“国粹”——京剧作为中国戏剧的代表,在中国文化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三、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十课,是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最后一课。

第一目为汉字与书法艺术,主要讲汉字起源、发展脉络以及书法。

第二目为笔墨丹青中国画,主要讲中国画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脉络,第三目为京剧的出现。

综合全课来看,第一目为重点内容。

四、学情分析本课为必修三“文化与思想”第十课,学生已经学过了必修一“政治”和简单了解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模块,学生有了一定的学科基础。

本课为中华文化,学生本身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认识、感受,所以学生学习本课难度不大。

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清楚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脉络;了解楷书、草书、行书的特点;了解中国古代的书法大家。

知道中国画的发展特征与基本脉络,了解京剧的发展及艺术成就,感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影视情境、图片、文字、音乐等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出发,感悟、探究,力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于汉字、书法、中国画、戏剧等的学习,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有更深更多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与热爱之情。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中国画特点(二)难点:“书画同源(魅力所在,写意忘形,注重个性精神)”七、教学过程。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x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pptx

• 影响 b、清末民初,成为全国流行剧种

c、民国以来,走向世界(梅兰芳等)
清代沈容圃《同光名伶十三絕》畫像
京剧的特点: 魅之一:“唱与念” ----音乐艺术 魅之二:“做与打” ----形体艺术、武术与杂技
• 京剧唱、念、做、打作为艺术手段
• 京剧传统剧目的服装,基本上都以明代衣冠为归依
• 根据不同的脸谱勾画,区分人物的忠、奸、善、恶, 表现人物不同性格。
欣赏下面两幅图画, 谈谈与西方绘画相比, 中国画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徐渭《牡丹蕉石图》
意大利 米开朗基罗 《西斯廷天顶画》(局部)
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以形写神,“得意忘形”
“书肇于画。象形之书,书即画也,籀(zhòu )变古文, 斯、邈因之,楷、真、草、行之变,书离于画也,昆虫、 草木、山水、人物,黼(fǔ)黻( fú)藻绘,博采饰色,画异 于书矣。”
怀素《自叙帖》
“颠 张 狂 素” 伏如虎卧,起如龙跳 顿如山峙,控如泉流
王 羲 之 的 《 七 月 都 下 帖 惊蛇》走虺(huǐ),骤雨狂风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流行,就 是“行书”。行书的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呆立着,又不 象草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在奔跑,而是象云、象水那样慢悠悠地不停 地流动着,所以,叫“行书”。行书易写、易认、易于流行,实用 性很高。最擅长写行书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称“书圣”。2、战国:帛画、壁画源自战国楚墓帛画•总结

•特点:1.造型准确 线条流畅 色彩绚丽
2.质朴、浪漫
3.绘画艺术从 《人物龙凤图》 《人物驭龙图》 萌芽走向成熟
3、魏晋南北朝:绘画理论 士大夫画兴起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图7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 (局部)
3.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 年,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 从难到易。决定其如此演变的因素有
①古代帝王所创造
②受书写工具影响③有利于交流传播④摒弃文化传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标要求: 1、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
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
艺术成就。
一、汉字与书法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 中国汉字起源于什么?何时形成完 整体系?简述其演变脉络和趋势。
1、文字起源: 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
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东汉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出现了:
图 为 楷 书 的 创 始 人 钟 繇
汉朝末年,文字形体又由隶书演变成了现在使用的 “楷书”。“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是可以 作为楷模的字体。楷书把扁形、方形的隶书变成竖长 方形,并且把波折的笔法变为平直。写楷书时得一笔 一笔、整整齐齐地写。
2、京剧的形成:
a、乾隆末年 徽剧 b、道光年间 “徽汉合流”—京剧
3、京剧的发展:
a、同治、光绪年间— 成熟,“同光十三绝” b、民国以来:走向世界
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 中也有如图1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A贝用于占卜B贝用于祭祀 C贝是装饰品D贝是货币
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 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就很能体现 “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程标准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历史史实:阅读理解概念:王羲之与《兰亭序》、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山水画、文人画、风俗画、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吴道子与《天王送子图》。

理解记忆: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主要的书法家、画家及其代表作。

阅读理解概念:元杂剧、《牡丹亭》、昆曲、京剧。

理解记忆: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历史解释:分析汉字的演化规律及其原因,感悟这一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

分析探讨各类书法艺术的特征,感悟其艺术特色。

分析不同时期绘画风格演变的原因,感悟其艺术特征。

分析元朝元曲发展的原因,探讨元朝文人生存状态。

分析艺人群体生存状态的变迁,探讨社会对艺人的观念变迁。

发展性选择:分析秦“书同文字”的必要性,探讨其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

感悟楷书“颜筋柳骨”特色,探讨个性与艺术特色的关系。

比较文人画与杨柳青年画的异同,探讨中国古代艺术品商品化的原因及表现。

综合古代艺术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模块相关知识,探讨艺术与城市商品经济、文化精神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关系。

学习提纲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1、演变:⑴起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六千多年前,中国的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称为“”。

⑵成熟: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至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⑶演变:此后,汉字按照甲骨文、、小篆、、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

2、特点: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

学思之窗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复杂。

汉字跨越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沟通不同方言区域,连接汉族和诸多少数民族。

至今仍为人们所使用,起到了增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团结凝聚中华民族的重大作用。

思考?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答案提示:1、中央集权的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2、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反之,我国众多民族、众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 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解析:B “(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说明四人 书法各有所长,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故B项符合题意;从作品中无法 直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文人的爱国情怀,故排除A、C两项;《兰亭 序》不仅代表了魏晋时代书法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故排除D项。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书法的演变趋势
探究主题2 文人画的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材料一 “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陈衡恪 材料二 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 到情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深化拓展】 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
探究主题3 京剧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材料一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说唱脸谱》 材料二 关于戏曲的对联: 对联一:劝忠劝孝,摹写处逼真冷暖人情,自足成五伦天性;观古观今,顷刻间 现出兴亡世道,何须阅全部史书。 对联二:抬起头来,看几个仁人义士,或全忠、或全孝,当场奉为师表;转回身 去,想那些贼寇奸臣,谁报迟、谁报速,归家说与子孙。
【课堂小结】
史料探究
主题探究·史料教学
探究主题1 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材料一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 ”“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 材料二 明代,同时生活于苏州的祝枝山、文征明虽为好友,但书法情态 迥然有别,祝枝山书法潇洒风流,如斜雨疾风;文征明书法则温柔婉约,如 春日柳莺。

人教版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人教版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归纳出汉字的演变脉络
△甲骨文
★归纳出汉字的演变脉络
△甲骨文
△甲骨文对照表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演变脉络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演变脉络
甲骨文
商朝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演变脉络
甲骨文 金文
商朝
西周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演变脉络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商朝
西周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演变脉络
甲骨文
商朝
金文
西周
图画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字的起源
图画 符号化ຫໍສະໝຸດ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字的起源
图画 符号化 象形字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字的起源
图画 符号化
符号化
象形字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字的起源
图画 符号化
符号化
象形字
汉字
★归纳出汉字的演变脉络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2.书法 自发阶段
两个阶段:
魏晋
自觉阶段
总特点: 实用、审美价值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楷书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楷书
发展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楷书
发展
始于—— 完善—— 盛于——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楷书
发展
始于—— 东汉 完善—— 盛于——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代表
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帛画《人物龙凤图》 《人物驭龙图》
秦汉 绘画门类丰富 《夫妇宴饮图》

课件6: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件6: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战国时期 绘画艺术走向成熟:帛画《人物龙凤图》和《人物驭龙图》
秦汉时代 门类丰富:(西汉)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东汉壁画《夫妇宴饮图》
魏晋时期,士大夫画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
笔 魏晋时期 东晋顾恺之提出绘画理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精神气质。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画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创作作品。
(1)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 对安定;
(2)政治因素:分析当时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 清明、稳定;
(3)经济因素:分析当时经济是否发展繁荣; (4)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统治者文化政策是否有利
于文化发展; (5)文化交往因素:分析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
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 (6)人民群众因素:分析当时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
4.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 鹊桥上;一钩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 形式是
A.绘画艺术 B.戏剧艺术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5.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 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 称为梅派大师。《贵妃醉酒》是其代表作,在戏 中梅兰芳饰演的角色属于
唐·怀素《自序贴》
抒情尚意 不拘一格
苏轼《寒食贴》欣赏
文征明(1470~1559年)
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 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 门四才子)。诗、文、画无一不 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彩陶钵绘鸟纹》 《鹳鱼石斧纹》
战国:中国绘画艺术走向成熟 《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
提示:珍惜、热爱、学习、创新、传承------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特征 ——①中 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 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 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②汉字书 法是一种线的艺术,以自由而多样 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 和表达出形体、感情和气势。③以 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 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和高度的审美价值。
三、学习延伸:文人画盛行于元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要么是文人得不到重视,要么 是文人受到的钳制很多,文人们以画写意, 也就是通过画笔表述自己的思想感受,因 此文人画不是以写真为目的,而是以表意 为根本。因此,文人画重写意,讲究的是 气韵、笔墨,通过笔墨表达主观意念。所 以我们欣赏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画,感觉到 的不是笔墨,不是色彩,更不是技巧,而 是一种韵致,是一种无法用文字语言表述 的韵致。即使是文字写成的诗词,其意境 也常常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中国书法艺术产生的原因——① 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汉 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 能在发生变化,以适应人们和 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②汉 字作为一种字形丰富、数量庞 大的单体字,为富于个性化的 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③文化的发展、知识群体的形成 成为书法艺术产生发展的动力。 ④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 为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⑤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特立 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 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 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书法艺术在这一时期最终形成。
京剧形成的条件 —— ( 1 )经 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 2 )统治者的重视。( 3 ) 艺术家们的努力。(4)广大 徽汉艺人的努力。
课本习题提示
一、学思之窗: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为 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 便利条件,反之,我国众多民族、众 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 广阔的空间;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 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有哪些特点? 京剧有哪些特点?
(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历史故事为主; (2)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 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 大锣等打击乐器伴奏; 板、大锣等打击乐器伴奏; (3)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大行 角色分为生、 丑四大行当, 当的化妆都有一定的谱示; 当的化妆都有一定的谱示; (4)将唱、念、做、打有机地结合起来,继承了 将唱、 打有机地结合起来, 歌舞并重的传统; 歌舞并重的传统; 虚拟性动作, (5)表演有一定的程序,多采用虚拟性动作,达 表演有一定的程序,多采用虚拟性动作 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效果。 到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效果。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其为怀念在安史之乱中死于 叛军之手的侄子所作,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 叛军之手的侄子所作,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 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 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 天下第二行书。 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为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为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始于东汉, 始于东汉, 东汉 西晋成熟 西晋成熟
钟繇作品
法 度 森 严 清 峻 刚 健
《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
雄 秀 独 出 一 变 古 法
《颜氏家庙碑》 颜氏家庙碑》
《颜氏家庙碑》是颜 颜氏家庙碑》 真卿七十一岁高龄所 具有五大特点: 写,具有五大特点: ——气魄大 大——气魄大 ——力重 重——力重 ——质朴 朴——质朴 ——韵厚 厚——韵厚 严——神严 ——神严
笔画简约, 笔画简约, 钩连不断, 钩连不断, 线条流畅, 线条流畅, 任情纵性 审美价值 兼具楷书规矩 行书 和草书放纵 既审美也实用
草书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 东晋:王羲之, 唐朝:张旭, 唐朝:张旭,怀素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唐朝: 唐朝:颜真卿 北宋: 北宋:苏轼 元朝: 元朝:赵孟頫 明朝: 明朝:文征明
京剧出现
原始歌舞→春秋战国优伶→ 元杂剧(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走向成熟) 戏曲 原始歌舞→春秋战国优伶→-元杂剧(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明代昆曲→ 发展 →明代昆曲→清代京剧
乾隆末年,徽班进京(安徽徽剧戏班进京演出) 乾隆末年,徽班进京(安徽徽剧戏班进京演出)。 末年 道光年间,徽汉合流(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 道光年间,徽汉合流(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 年间 京剧 同光年间 走向成熟( 同光十三绝” 程长庚、谭鑫培) 同光年间,走向成熟(“同光十三绝”:程长庚、谭鑫培) 形成 。 民国以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 民国以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
文 征 明
郑 板 桥
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 文人画成就突出
( 元 ) 王 冕
王冕《墨梅》 王冕《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 《 《 《 《 《 《 《 黄 甲 图



《 《 《 《 《 《 《 《 图

分青衣、花旦、武旦、 分青衣、花旦、武旦、刀 马旦、老旦、贴旦、 马旦、老旦、贴旦、闺旦 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 妻良母型角色。 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亦叫花衫, 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装 花艳为特色,以演皇后、 花艳为特色,以演皇后、 公主、贵夫人、女将、 公主、贵夫人、女将、小 村姑等角色为主。 贩、村姑等角色为主。 武旦、刀马旦: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 见长的女性。 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 为中老年妇女。 为中老年妇女。

生行分为须生(老生) 红生、 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 武生、娃娃生等。 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 要行当之一。 要行当之一。 须生(老生) 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 口戴胡子(髯口) 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 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 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 (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 老生(如扮演武将) 衰派老生( 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 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 赵匡胤等。 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 大将,王侯等) 纱帽生(官生) 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 子生(书生) 穷生(穷酸文人) 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 的叫长靠(墩子)武生, 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 短打(撇子)武生。 短打(撇子)武生。
特点
发展时期 始于东汉, 始于东汉, 东汉 魏晋成熟 成熟, 魏晋成熟, 唐代鼎盛 唐代鼎盛 始于汉初, 始于汉初, 东晋成熟
代表人物及作品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 柳公权《玄秘妙碑》 柳公权《玄秘妙碑》
楷书
笔画详备, 笔画详备, 结构严整 实用价值
古文字阶段 隶楷阶段
辅助书体
总趋势: 总趋势:由繁到简
甲骨文—— 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甲骨文
相传1899年 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 1899 王懿荣在他的中药“ 王懿荣在他的中药“龙 里发现了距今约3 骨”里发现了距今约3千会意、指事、形声、假借、 甲骨文已具备象形 象形、 甲骨文已具备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 多年前的汉字----甲骨 多年前的汉字----甲骨 。故认为它已是成熟的汉字。 转注等六种造字方法 故认为它已是成熟的汉字。 转注等六种造字方法。 等六种造字方法 文。

亦叫花脸。 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 彩图的花脸角色, 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 并不干净, 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 ‘‘净 ‘‘净”净行分如下几 种角色: 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 锤花脸与黑头花脸; 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 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 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 如大将、和尚、 如大将、和尚、绿林好 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 铜锤花脸称正净, 等。铜锤花脸称正净, 架子花脸叫副净、 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 花脸名武净, 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 言红净, 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 均有不同的特色。 均有不同的特色。
学测要求: 学测要求:
了解汉字的演变; 了解汉字的演变; 了解古代中国的文人画; 了解古代中国的文人画; 了解京剧的产生。 了解京剧的产生。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1、汉字的起源 “图画文字” 符号化 汉字 图画文字” 2、汉字的演变脉络 汉字的演变脉络 甲骨文 隶书 金文 楷书 篆书 秦隶
草书 行书
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
特点: 特点:文人画成就突出
集诗、书、画、印为一体; 印为一体; 集诗、 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历史原因: 历史原因: (1)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封建专制走向极端;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封建专制走向极端; (2)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 (3)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 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 花脸” 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 区别。 区别。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文丑 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 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 武丑,专演跌、 生);武丑,专演跌、打、 扑等武技角色。 翻、扑等武技角色。根据动 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 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 丑为笨的代名词。 丑为笨的代名词。但舞台上 的武丑亦叫开口跳,而能说 的武丑亦叫开口跳, 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 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善 演武功武技的角色, 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与牛 的丑笨性又完全不同。 的丑笨性又完全不同。
甲 骨 文
金 文
大 篆
小 篆
隶 书



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 字如其人” 大抵不诬。 “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 1、两个阶段: 自发阶段 魏晋开始 自觉阶段 , 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 方正正两个阶段: ,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 (注重审美) 注重审美) (注重实用) 注重实用) 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 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 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 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 2、三种书法形式 所以郑板桥 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 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 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 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 的字就应该是端庄凝重, 公的字就应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临难不苟 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遒 劲 丽 健 气 质 高 雅
《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
结构紧密 笔法锐利 筋骨显露
王羲之和他的 草书《十七贴》 草书《十七贴》
怀素和他的作品
行书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 矩和草书的放纵, 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 种最活跃的书体. 种最活跃的书体. 《兰亭序》之章法、 兰亭序》之章法、 结构、笔法都很完美, 结构、笔法都很完美, 被历代书家都推为 天下行书第一” “天下行书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