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苗床对文冠果苗木生长状况的影响

合集下载

文冠果育苗关键技术研究

文冠果育苗关键技术研究

文冠果育苗关键技术研究穆妮妮,梁万鹏﹡,马杰,张郁萍(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庆阳745000)为了提高文冠果种子的出苗率,将文冠果种子沙藏、浸种处理及室温下发芽预处理。

结果表明:文冠果育苗的种子以雪藏处理为最佳。

在大面积繁育文冠果时,最好采用有性繁殖;营养繁殖可作为有性繁殖的补充形式;春季培育的苗木平均苗高比秋季培育的苗木增高2.9cm ,平均地径增粗0.183cm ;新育苗和留床苗生长差异极显著;文冠果苗木当年定植后以地径生长为主,株高生长相对缓慢。

说明不同处理技术及育苗方法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影响明显。

文冠果;育苗技术因素。

分别采用马粪堆积、雪藏和生根粉(浓度100~200mg/L )浸泡种子的方法进行种子处理,以播种前清水浸种为对照,结果表明:以马粪堆积处理的效果最好,平均苗高、地径和成苗数分别达到70cm 、0.8cm 和11000株/667m 2,雪藏处理的次之(详见表1),平均苗高、地径和成苗数分别达到65cm 、0.7cm 和1000株/667m 2,生根粉浸种效果不明显。

从实际和使用的角度考虑,文冠果育苗的种子处理以雪藏处理为最佳。

文冠果又名木瓜、文官果,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较多,宁夏、山西、河南有散生孤立树木或小群落,东北也有少量分布[1]。

文冠果在庆阳全市均有分布,子午岭林区分布较普遍,生于海拔1200~1700m 的黄土丘陵向阳山坡及沟岸崖棱上。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2-3],其嫩叶、种仁营养成分极为丰富,含人体所需19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4]。

目前关于文冠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栽培繁育技术[5-6]、地理分布[7-8]、表型性状[9-10]、化学成分、籽油成分分析[11-14]和文冠果的在不同地区的栽培技术[15-20]等方面,通过对文冠果育苗关键技术研究,为其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提供充足的苗木资源。

文冠果的栽培管理

文冠果的栽培管理
出花季节选择和出花前处理
为达到检验检疫的要求,将盆花出 口的时间选在每年 1 月。1月是一年中最 冷的阶段,此阶段病虫害活动力很小。此 时把温室控制在0℃左右,使微型月季落 叶休眠,并用剪刀或割灌机将植物上面 多余的枝叶全部剪去,只留下 5~8 cm 的高度,再将盆面以上的落叶全部清理 干净。
微型月季在出口前一般还要将已使 用过营养钵换新,在清理结束后再用多 菌灵600倍液消一次毒。微型月季出口时 使用的包装箱,也是按照检验检疫的要 求定做。包装箱要保证在使用中不与土 壤接触,绝对不允许有任何污染。可先在 箱底放一层聚乙稀薄膜,然后将盆花放 进,再将多余出来的薄膜盖到上面,最后 封好包装箱。
在栽培管理中,除要维护基本的树 形外,还应将交叉枝、下垂枝、内向枝、 病虫枝疏除,使树体保持树势优美、通风 透光。需注意的是,文冠果是顶芽开花, 修剪时应多疏剪而少短截。
繁 殖
文冠果可采取播种、根插、分株法繁 殖。播种法简便易行,且可获得大量苗
子,最为常用。 采种 选择树势健壮的植株作为采
出口的微型月季盆花主要是用集装 箱船运。按照事先预定的日期在 10~15 天内运抵对方港口即可。
文冠果的栽培管理
□ 邓运川 孟 茹 许俊燕
文冠果,又名文官果、崖木瓜,为
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原产于 我国北部,山东、山西、陕西、辽宁等省 区均有分布。文冠果春季开花,秋季果 熟,花果俱佳,是园林绿化的好材料,值 得推广应用。
种母树,在 7 月中旬至 8 月下旬,当果皮 变为黑褐色时即可采收,所选果实应硕 大,无病虫害。
育苗床准备 选择地势较高、平坦, 且排水、浇灌方便的地块做育苗床。土为 沙壤土最好,第一年对圃地进行中耕,翌 春再进行浅翻,土壤拍细,耕平后做成高 床,每亩施用牛马粪 2500~3500kg,然 后用五氯硝基苯对苗床进行消毒。播前 10 天对苗床进行灌水,水要灌足灌透,3 天后在苗床上开沟,深 5cm 左右,沟距 30cm。

文冠果育苗技术

文冠果育苗技术

文冠果育苗技术孙兴志文冠果为喜光树种,对严寒有较强的适应性,在最低气温-41.4℃的哈尔滨可以安全越冬。

文冠果耐旱性强。

在东北等地的黄土丘陵、冲积平原的沙地和石质山区都能生长。

以在土层深厚、湿润、肥沃、通气良好、ph值7.5~8的微碱性土壤上生长最好。

文冠果为深根性树种,主根明显,侧根不发达。

文冠果结实早,寿命长。

在一般情况下,栽植后3~5年开始结果。

一、苗圃地选择,整理,施基肥,作床1、苗圃地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层较厚,光照充足,灌水方便,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2、整地上年秋季耕翻,深度20~25cm。

3、施基肥早春每亩施农家粪肥1 500~2000kg。

4、文冠果育苗床有四种即低床、高床、高垄、抗旱排涝床。

严重干旱地区且排水良好的条件下,可采用低床或抗旱排涝床;灌溉方便但排水不畅的易积水地区可采用高床或高垄育苗。

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的其作用有三:一是种皮变软有利于萌发;二是大分子内含物逐渐转化为萌发过程中所需要的小分子营养物质;三是清除抑制萌发的物质—脱落酸。

文冠果种皮厚且含油,吸水困难,故播种前需进行沙埋层积(沙种比3∶1)处理。

在上冻前,先将阴干的种子用清水浸泡4~5天(每天换水1次),然后混拌湿沙(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于室外沟藏120天以上,待翌春种子萌动时取出播种。

秋后未来得及沙埋处理的种子,可在播种前用80℃热水烫种10分钟,然后恒温浸种48小时,捞出种子,混3倍河沙置于26℃的恒温室内,5天后85%的种子裂口,即可播种。

1、混沙埋藏低温处理方法:土壤冻结前选背风向阳处挖条形坑,坑深约1.20m,宽1m,长度视种子数量定;准备经过筛的河沙,加水搅匀,沙之湿度以用手捏不出水而伸开手指散为2~3瓣为宜;将事先经凉水浸泡2~3天(每天换水1次)的种子捞出与湿沙混匀,种子与湿沙体积比1:3;将混沙种子移入处理坑内,其厚度为70~80cm,上层用湿河沙覆盖;沿坑长每隔约1m从坑底向上竖一直径约20cm的秫秸把,其顶端须露出所覆沙层之外,以利于处理层种子与外界处于通气状态。

立地条件及造林方式对文冠果造林效果的影响

立地条件及造林方式对文冠果造林效果的影响

立地条件及造林方式对文冠果造林效果的影响刘五爱;王志贤【摘要】[目的]为了掌握影响文冠果造林成败的因素.[方法]通过对立地条件、造林方式进行对比试验,探讨立地条件及造林方式对文冠果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造林方式对苗木生长量、成活率和保存率影响显著,阳向缓坡地植苗造林可以解决文冠果烂根问题.[结论]在西北干旱少雨的延安地区,立地条件和造林方式对文冠果造林效果影响显著,阳向缓坡植苗造林效果最好.【期刊名称】《园艺与种苗》【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3页(P44-46)【关键词】文冠果;造林方式;立地条件;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作者】刘五爱;王志贤【作者单位】陕西延安桥北林业局,陕西富县727500;陕西延安桥北林业局,陕西富县727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a Bunge)别名文光果、木瓜等,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小乔木或大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分布在33°~46° N、100°~125°E,散生于海拔400~2 260m处的荒山坡、沟谷间和丘陵地带。

花期4—5月,果期7—8月。

喜光,抗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能耐-40℃低温,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摞荒地、沙荒地、黄土高原、丘陵、山地、悬崖石隙处均能正常生长,但文冠果不耐涝、怕风,在排水不良的低湿地区,重盐碱地和未固定的沙丘不宜生长。

为了促进生物质能源林建设的健康发展,笔者在富县布设了文冠果造林试验地,对立地条件及造林方式对文冠果造林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1.1 材料1.1.1 试验地概况。

富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部,大部分为黄土丘陵地貌,属桥北子午岭林区。

地处108°29′30″~109°42′54″E,35°44′6″~36°23′23″N。

东西长约111 km,南北宽约73.7 km。

不同嫁接方法对文冠果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不同嫁接方法对文冠果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该 试 验聘请 了 2位嫁接 技术 员 ,采用相 同的嫁 接方 法进 行文冠 果嫁 接 ,甲经过 文冠 果嫁 接技术 培 训, 乙未经 过文冠 果嫁 接技 术培训 , 有多 年其他 树 但
种 的嫁 接 经验 。试 验 结果表 明 ,甲乙 2人 在采用 相
部, 小削面长 0 ~ . e 。 . 1 m ②砧木处理。 8 0 选择根径 1 ~
高原地 区进 行选优 繁优 、 良种培 育时加 以推 广应 用 。 ( ) 采用相 同嫁 接方 法 的情 况 下 , 去接 穗生 6在 除 活 力和其他 因素 , 嫁接 技术 对成 活率 的影 响显 著 , 嫁
注 : 采 用 改 良嵌 芽接 法 均
接人 员 的专业技 术越 成熟 , 平均 成活 率越高 。因此 , 在文冠 果优 树种 子 园和采穗 园建 设 中 ,有 必要 进行
嫁接 技术 培训 和实践 训练 。 参 考文献 :
… 徐 东翔, 于华忠, 乌志颜, 文冠果生物学【 . 等 M】 北京: 学出版社 出 科
版 . 0 0 1 0 61 2 1 :6 —1
3 结论 与讨 论
( ) 一 定 时 间 和温 度 范 围 内 , 响 嫁 接 成 活 1在 影
影 响还是很 大 。 即使 具有 多年其 他树 种嫁接 经验 的
( )常规 嵌芽 接和 改 良嵌 芽接 法都 适宜 文冠 果 4 嫁 接育 苗 ,但 改 良嵌 芽接 法将 切 芽 长度 从 1c m提 高 到 2 3e — m,可 以增 加 切 芽 和砧 木 切 口的愈 合 面 积, 能够 大 幅度提 高嫁 接成 活率 , 带 向一个 方 向缠 绑 绕 , 作 简单 , 以提 高嫁接 速 度 , 加 单位 时 间 的 操 可 增
幼 苗生长 稳定 ( 后 成活 率下 降 了 1 个 百 分点 ) 6d . 9 ,

文冠果育苗栽培试验

文冠果育苗栽培试验

文冠果育苗栽培试验作者:杨丽丽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19期摘要对文冠果不同育苗方式及栽植结果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文冠果种子育苗繁殖效果最好,育苗出苗率高;根蘖繁殖苗木生长快,成苗早;文冠果定植成活率良好,且新萌发枝叶嫩绿,生长健壮。

关键词文冠果;育苗;栽植中图分类号 S79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9-0127-01为了明确不同育苗方式下文冠果的繁殖效果及在定西市栽植的适应性,特进行文冠果育苗栽培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文冠果育苗和栽培试验地为定西市巉口林业试验场(104°29′E,35°45′N),属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海拔1 800 m。

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6.8 ℃,极端高温36.5 ℃,极端低温-24.4 ℃。

年均无霜期152 d。

年均降水量386.3 mm,主要集中在7—9月,春季降雨很少,沙尘天气频繁。

自然植被属于旱原类型。

土壤为灰钙土类,较贫瘠,pH值7.5~8.5,呈弱碱性。

1.2 试验材料试验树种文冠果为巉口林场院内处在野生生长状态的散生文冠果,主要生长在林场院内的路边、地埂、墙角和墙边。

其母树于20世纪50年代引自内蒙古,后期因无开发价值而屡遭砍除破坏,现在残存的散生和孤立植株为母树砍除后的根蘖苗,所以植株多为灌丛,尤其路边和地埂的植株多为灌木状,树龄较小,而残留在墙边和墙角的少量植株为乔木状,树龄较大[1-2]。

1.3 试验方法1.3.1 育苗试验。

2007—2009年连续3年育苗,育苗方式分根插、枝插、种子繁殖3种。

其中,根插繁殖于3月底和4月上旬进行,采用大田塑料薄膜覆膜扦插,苗床采用低垄,垄宽30 cm,高10 cm,垄间留30 cm的步道,每垄插2行[1]。

扦插种条采自巉口林场院内和院外的文冠果林,插穗长6 cm,株行距5 cm×15 cm;种子繁殖于8月下旬进行,采用大棚露地育苗,育苗种子采自巉口林场文冠果林当年结的种子[2]。

造林模式对文冠果生长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造林模式对文冠果生长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造林模式对文冠果生长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甘海霞
【期刊名称】《林业科技情报》
【年(卷),期】2024(56)2
【摘要】该文通过实验种植的方式,使用了3种不同的文冠果造林模式,分别是沙棘+文冠果混交林、刺槐+文冠果混交林、纯植文冠果林。

综合对文冠果的树高、地径、冠幅和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速效氮含量,土壤的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等进行了详细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

综合对比结果显示:相对而言,混交林文冠果株林的生物量指标要明显高于纯植文冠果树。

数据对比发现,两种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明显要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含量明显要高。

由此可见,混交种植模式下的文冠果树长势更好,土壤的改良效果也更好,是相对而言更适宜的造林方式。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甘海霞
【作者单位】张掖市甘州区西城驿林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9
【相关文献】
1.不同立地条件及造林方式对文冠果存活及生长的影响
2.种植方式对文冠果幼苗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微咸水滴灌条件下水氮互作模式对枸杞生长及农田土
壤环境的影响研究4.不同旱地造林节水措施对土壤环境及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5.不同造林模式对1年生尾巨桉DH32-29生长效应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辽西地区文冠果造林关键技术

辽西地区文冠果造林关键技术

辽西地区文冠果造林关键技术辽西地区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地区,这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适合林木的生长和发展。

为了改善辽西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这个地区进行文冠果造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文冠果是一种常绿树种,它具有快速生长、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合于辽西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下面将介绍一些文冠果造林的关键技术。

首先是合理选地。

辽西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但仍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水源情况、地势高低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地块进行文冠果的造林。

要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pH值适宜的地块,并考虑到水源的供应。

同时要充分利用边坡、荒山等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其次是科学管理。

文冠果的生长速度较快,所以要进行科学的管理。

包括对土壤进行物理和化学改良,以提高土壤肥力;在栽培过程中,进行适时的施肥、修剪等管理措施,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同时要注重病虫害的防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防止病虫害对苗木造成危害。

第三是合理密度。

文冠果的密度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水源供应、林木的生长速度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一般来说,密度过大会导致光线不足,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密度过小则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密度进行文冠果的造林,以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第四是适时的间伐。

文冠果的生长速度较快,适时的间伐可以促进树木的竖向生长,提高树冠的光照度,有利于树木的分枝和分叶。

适时的间伐可以提高文冠果的产量和质量。

第五是加强水源管理。

辽西地区属于半干旱气候区,水资源有限。

为了保证文冠果的生长,要合理利用土壤水源和降雨水源,采取水肥一体化的管理措施,确保文冠果的水分供应。

第六是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

文冠果的种植和管理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支持,包括种苗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和指导。

同时要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种植者的技术水平和认识,促进文冠果的良性发展。

辽西地区文冠果造林的关键技术包括合理选地、科学管理、合理密度、适时的间伐、加强水源管理和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类型苗床对文冠果苗木生长状况的影响作者:李永德李旭罗广军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34期摘要研究4种不同类型苗床(高床、高垄、抗旱排涝床、低床)对文冠果苗木生长状况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苗床培育文冠果苗木,对种子场圃发芽率、苗木质量和产量、苗木受虫害情况均有影响,其中种子发芽率在高垄较优,而苗木质量高床好于低床,且受虫害程度高床低于低床苗床。

关键词苗床类型;文冠果;发芽率;苗木质量中图分类号 S7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4-12139-03Effects of Different Seedbed Types on Growth Status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LI Yongde, LI Xu, LUO Guangjun*(Agricultural College of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2)Abstract Effects of 4 different seedbed types (high bed, high ridge, the bed of drought resisting and drain flooded fields, low bed) on growth status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seedbed types have effects on germination rate, seedling quality, yield, and the pest situation of nursery stock for Xanthoceras sorbifolia. Seed germination rate of high ridge is better than any of others, however the seedling quality of high bed is better than low bed, and the degree of pest on high bed is lower than low bed.Key words Seedbed type; 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 Germination rate; Seedling quality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又称文官果、文冠花,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优良木本食用油料树种[1]。

面对全球能源紧张问题,我国政府正大力发展化石能源的可替代产品,而生物能源的应用和推广正是现阶段解决化石能源替代品的途径之一。

国家林业局从能源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将培育和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列入国家“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林业生物质能源树种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2]。

文冠果的引种栽培对解决当今能源短缺问题、提供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因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长远影响[3]。

场圃发芽率、苗木质量和产量、苗木受虫害情况等是决定苗木繁殖的重要指标,直接决定出苗成活率及生长状况。

文冠果苗木生产过程中,根腐线虫病是其育苗中的主要病害,常使苗木死亡,造成较大损失。

选择合适的苗床对于减少病虫害、提高苗木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关于文冠果育苗过程中苗床类型的选择研究尚未见报道。

为此,笔者探究了不同类型苗床对文冠果苗木生长状况的影响,以期为文冠果苗木育苗过程中苗床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珲春开发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部,地理位置42.52° N、130.22° E,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图们江下游地区,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属于中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5.65 ℃,平均降水量617.9 mm,无霜期140~160 d,由于靠近东海/日本海,冬季不太冷,夏季不太热,8月份平均气温21.20 ℃。

1.2 方法1.2.1 不同苗床类型对文冠果种子场圃发芽率的影响。

分别于2010年在珲春文冠果试验基地设计了4种苗床,即高床:床面宽80 cm,高出地面15 cm;低床:床面宽80 cm,低于地埂15 cm;高垄:垄面宽30 cm,高出灌水沟(即步道)15 cm;抗旱排涝床:床面低于地埂5 cm,中间有一条宽、深各为20 cm的排、灌沟,沟之两侧床面宽均为30 cm。

在每种类型苗床上分别播种数量相同,大小一致、无病虫害的文冠果种子(种子千粒重),从播种15 d起,每隔5 d调查其发芽率。

1.2.2 不同苗床类型对文冠果苗木质量的影响。

2013年调查2010年播种在4种不同类型的苗床上文冠果的长势情况。

观测不同类型苗床上文冠果苗木质量和数量、根系生长情况及苗木梢端木质化。

1.2.3 不同苗床类型对苗木受虫害情况的影响。

在2013年6、7、8、9月调查文冠果因根腐线虫病导致死亡的情况。

从6月1日起,每隔10 d调查一次。

1.2.4 相关苗木指标的测定。

苗高、地径、茎根比、根系发育状况参照杜柏祥[4]的方法测定。

苗木发芽率[5]=发芽终止期时全部正常发芽的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文冠果苗木级别[6]:3年生文冠果Ⅰ级苗的苗高大于70 cm,地径大于0.6 cm;Ⅱ级苗苗高范围在50~70 cm;Ⅲ级苗的苗高小于50 cm,地径小于0.4 cm。

标准苗木包括Ⅰ苗和Ⅱ苗。

侧根粗度用游标卡尺测量;根重、苗全重、茎重参照傅大立[7]的方法测定;苗皮重测定则是先用85 ℃烘3 h,然后用60 ℃恒温烘48 h,最后用电子天平称重;木质重=对应茎重-苗皮重。

梢端直径即新稍端部(基部)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梢端含水率[8] =(梢端鲜重-梢端烘干重)/梢端鲜重×100%。

1.2.5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用SPSS 1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邓肯式新复极差发作显著性差异分析。

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苗床类型对文冠果种子场圃发芽率的影响不同类型苗床对文冠果种子场圃发芽率的影响是明显的(表1)。

4种类型苗床比较,以高垄最佳,表现为发芽早、发芽整齐、发芽率高。

播种45 d后,高垄的场圃发芽率分别比高床、抗旱排涝床和低床高19.7%、11.6%和13.1%。

从场圃发芽率而言,高垄较优,高床较差,其他几类苗床无明显差别。

表1 不同苗床类型对文冠果场圃发芽率的影响%苗床类型播种后天数∥d15202530354045高床0 a0 c21.5 a37.5 b63.0 b66.5 c68.5 c高垄0 a1.0 a16.0 b42.0 a77.0 a81.0 a82.0 a抗旱排涝床0 a1.0 a13.5 c40.1 a68.0 a 73.0 b73.5 b低床0 a0.5 b7.0 d27.5 c57.5 c67.0 c72.5 b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2.2 不同苗床类型对文冠果苗木质量的影响不同苗床类型对苗木的质量和数量、苗木根系生长及梢端木质化均有一定影响(表2~4)。

表2 不同苗木类型对文冠果苗木质量和数量的影响苗床类型苗木生长量∥cm苗高地径产苗量万株/hm2标准苗木产量万株/hm2形态特征顶芽发育不良比例%苗木扭曲倒伏比例%高床71.9 a0.70 a30.60 a24.00 a7.0 c26.2 a高垄64.0 b0.67 b27.90 b25.20 a14.0 b13.3 b抗旱排涝床71.6 a0.70 a27.87 b22.05 b13.8 b10.8 c低床62.1 b0.62 c25.95 c18.45 c16.6 a10.7 c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高床、抗旱排涝床苗木的苗高和地径比高垄和低床苗木大;高床产苗量最多,3种类型高床产苗量比低床多1.92万~4.65万株/hm2,标准苗木比低床多3.60万~6.75万株/hm2;高床只有7.0%的苗木顶芽生长发育不良,其他苗床苗木顶芽发育不良者比高床高出1倍左右;苗木扭曲倒伏情况则相反,高床达26.2%,其他苗床则低很多,仅为10.7%~13.3%。

苗木根系发达、茎干生长通直和梢端木质化良好,是苗木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北方干旱地区,这些指标甚至是比苗高、苗粗更重要的质量指标。

不同类型苗床对苗木根系生长发育、根茎比、梢端直径及木质化程度均有一定影响(表3、4)。

高床类型苗床与低床比较,总体来说苗木主根较长、侧根较多,尤其是大于1 mm的侧根比低床多10~22条;3类高床单株苗全重是低床的1.27~1.34倍,单株根重是低床的1.23~1.45倍,单株茎重是低床的1.13~1.34倍。

从苗木木质化程度看,3种类型高床与低床比较,其苗木木质化程度较高,梢端直径粗0.30~0.32 cm,即顶梢粗壮,0~20 cm梢段含水率低,为3.9%~4.2%,20~40 cm梢段含水率低,为3.6%~4.0%,从而有利于抗寒越冬。

表3 苗床类型对文冠果苗木根系生长的影响苗床种类主根长度cm侧根数量∥条总数粗>1 mm粗g根重g茎重g茎根比高床57 c74 a45 a29 b49.9 a35.4 a14.5 c0.48 c高垄71 a64 b38 b26 c47.2 b30.1 b17.1 a0.56 a抗旱排涝床72 a64 b33 c30 a47.4 b30.7 b16.7 b0.54 b低床64 b62 b23 d30 a37.2 c24.4 c12.8 d0.53 b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表4 苗床类型对文冠果苗木梢端木质化的影响苗床种类梢端直径cm0~20 cm 梢段含水率%木质重/皮重20~40 cm 梢段含水率%木质重/皮重高床0.32 a4.2 b1.21 a4.0 b2.30 a高垄0.30 b3.9 c1.10 b4.0 b2.17 b抗旱排涝床0.30 b4.0 c1.20 a3.6 c2.03 b低床0.18 c5.0 a1.16 b4.5 a0.26 c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2.3 不同苗床类型对苗木受虫害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苗床对根腐线虫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表5和图1)。

高床与低床比较,高床由于排水良好,降低了土壤湿度,加之比较通风透光,相对而言湿度较低,故根腐线虫病危害曲线较低床低,且峰值出现滞后约10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