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沪科版化学高二上8.1《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23个课时教案-化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上《8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8.1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铁和铁...》142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讲

高二化学上《8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8.1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铁和铁...》142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讲

-17-教学设计: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黄燕一、教学目标1.通过科学探究Fe2+和.Fe3+检验和转化活动,使学生学会科学实验方法,进一步巩固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将感性的实验上升到理性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在Fe2+和.Fe3+的转化实验中,除了参照课本的.调动学生关于氧化还原的知识,引导学生得出其它方案,培养学一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3.了解铁与人体健康的科学原理和生活常识。

在设计过程中注意提倡问题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正确引导,使学生的探究向所需的方向进行。

通过这种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的接受新知识,并且是潜移默化地接受,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在科学探索中最为重要的动手能力。

做学结合,学以致用,两者相互促进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对比教学、归纳教学三、教学过程引入: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铁主要以+2、+3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今天我们学习铁的两种盐——铁盐和亚铁盐。

板书:3.铁盐和亚铁盐展示:两只试管,其中分别装有少量氯化亚铁溶液和氯化铁溶液提问: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你能区分那支试管中装的是氯化亚铁溶液,那支试管是氯化铁溶液?学生:浅绿色的是氯化亚铁溶液,黄色的是氯化铁溶液演示:如果将上述两支试管稀释,这时两种溶液均为无色,问如何区分这两种溶液?讲解:浓度过稀时就无法利用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颜色来区分。

有没有更灵敏的反应来区分铁离子和亚铁离子呢?学生实验:P61实验3-10,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取稀释的氯化亚铁溶液2mL和稀释的氯化铁溶液2mL,各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并记录。

-18-Fe3+的检验滴入KSCN溶液FeCl3溶液FeCl2溶液提问:你们看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学生: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而FeCl2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

化学.《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教案第范文精选课时沪科版高二第一学期

化学.《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教案第范文精选课时沪科版高二第一学期

8.1《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计算分类讲解分段法3-9 现有3mol/L的盐酸和硫酸各100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完毕,生成气体的质量之比(物质的量之比)3:4,则盐酸中加入铁粉的质量是(C)A.5.6g B. 8.4g C.11.2g D.16.8g解答:两酸产生的气体都是氢气,可能相等(铁粉不足,两酸都有剩余),也可能是1:2(铁粉足量,两酸反应光),当然也可能是居于中间的状态(铁粉使盐酸反应完毕,硫酸还有剩余)。

这样找到两个关键点,分为三段。

选择8.4和16.8之间的C。

元素守恒5-5 将14.4gFeC2O4隔绝空气加热分解,最终可以得到7.2g铁的氧化物,此氧化物是( A )A.FeO B. Fe2O3 C. Fe3O4 D. FeO、Fe3O4解答:草酸亚铁与产物铁氧化物存在铁元素守恒的关系。

FeC2O4~~~~~~~~~~~~~~~~~ FeO x物质的量之比:1 : 1物质的量:()()FeO x的质量:7.2=()()X=29-6 向10mL 0.1mol/L的CuSO4溶液中加入10mL 0.15mol/L的NaOH溶液时,产生一种蓝色沉淀,经测定溶液中的铜离子几乎被沉淀完全,淡蓝色沉淀的主要成分为(C)A.Cu(OH)2 B. Cu2(OH)2SO4 C. 3Cu(OH)2CuSO4 D. Cu2(OH)2解答:如果生成的是常见的氢氧化铜沉淀,CuSO4和NaOH的物质的量的比应该是1:2,而不是现在的2:3,所以实际生成的沉淀中,Cu2+和OH-的物质的量的比仍然应该是2:3,选出C。

电荷守恒10-9 用盐酸酸化的KNO3溶液表现出氧化性,向该溶液中加入5mL 1.5mol/L的FeCl2溶液,完全反应后被还原的KNO3为mol,则KNO3的还原产物为()0.15molFe粉8.4g0.3molFe粉16.8g气体1:2气体1:13:4A.NO2 B. NO C. N2 D. N2O解答:被酸化的硝酸钾溶液,相当于硝酸起到氧化剂的作用,与还原性的Fe2+发生反应。

高二化学上《8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8.1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铁和铁...》118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讲

高二化学上《8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8.1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铁和铁...》118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讲

铁盐和亚铁盐(以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课题铁盐和亚铁盐课型新知识探究课授课人高一化学组马爽授课班级一年9班教材及课标相关内容的分析本节课是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并结合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铁的重要化合物”开发的一节实验探究课。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解铁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解读这句话再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学科情况,不难发现认识的重要化合物都涉及在生活或生产中应用。

所以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的认识选择的标准是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

铁作为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元素被学生所熟知;作为过渡族元素,铁元素的可变化合价更成为了它的一个重要特征。

我们依据课标,根据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着眼于他们的终生发展而设计“Fe2+与Fe3+的相互转化”这一探究性学习课题,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教学的良好素材。

其次,此处的实验反应原理简单,操作也多是试管(或点滴板)实验,更适合安排实验探究。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为以后的探究性学习积累宝贵经验。

“Fe2+与Fe3+的相互转化”在途径选择上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

教学与评价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Fe2+以及Fe3+的检验方法,初步形成基于元素价态对物质性质进行预测和检验的认识模型(3)认识不同价态的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掌握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掌握Fe2+、Fe3+的检验方法,②理解Fe3+的氧化性、Fe3+与Fe2+的相互转化,巩固、提高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参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的能力,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结合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性质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高二化学上《8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8.1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铁和铁...》123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讲

高二化学上《8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8.1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铁和铁...》123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讲

共4页第1页铁的重要化合物班级:学号:姓名:Ⅰ目标展示:序号目标内容1了解铁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掌握Fe2+、Fe3+的检验方法及其相互转化。

3了解Fe(OH)2、Fe(OH)3的制备方法。

【学习重点】Fe(OH)3、Fe(OH)2的制备方法、Fe2+、Fe3+的相互转化。

【学习难点】Fe(OH)3、Fe(OH)2的制备方法、Fe2+、Fe3+的相互转化Ⅱ学习过程:【新知探究】一、铁的氧化物氧化物FeOFe2O3Fe3O4颜色状态黑色粉末铁的价态+3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水不溶于水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针对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B.Fe2O3为碱性氧化物,可与水反应生成Fe(OH)3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D.Fe3O4中铁元素有+2价和+3价,Fe3O4是混合物二、铁盐和亚铁盐实验台上两瓶失去标签的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如何鉴别它们?1、Fe3+离子的检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并用方程式解释现象在Fe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在Fe2+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小结】Fe3+的检验:向待测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变成色。

【针对练习2】.将下列四种化合物溶于稀盐酸,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没有颜色变化的是:()A.FeSB.Fe2O3C.FeCl3D.Fe2(SO4)3共4页第2页2、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如何实现Fe2+、Fe3+的转化?在这种转化中Fe2+、Fe3+表现了什么性质?设计实验,实现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并证明。

实验用品:FeSO4溶液、FeCl3溶液、KSCN溶液、氯水、H2O2溶液、铁粉、铜粉(1)Fe3+→Fe2+(2)Fe2+→Fe3+【小结】Fe3+具有性,Fe2+具有性,Fe3+与Fe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讨论】实验室里如何能较长时间的保存FeSO4溶液呢?试写出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针对练习3】将下列四种化合物溶于稀盐酸,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没有颜色变化,再加氯水即呈现红色的是()A.FeOB.Fe2O3C.Fe3O4D.Fe2(SO4)3【针对练习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跟FeCl3溶液反应:Fe+Fe3+===2Fe2+B.Fe跟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C.FeCl2溶液跟Cl2反应:Fe2++Cl2===Fe3++2Cl-D.Fe(OH)3跟盐酸反应:Fe(OH)3+3H+===Fe3++3H2O 药品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药品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Fe2+Fe3+较强的()剂,如:Cl2、O2、H2O2、KMnO4等较强的()剂,如Fe、Cu、S2-等共4页第3页三、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FeCl3溶液FeSO4溶液加入NaOH溶液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讨论】制备Fe(OH)2时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其被氧化? 【小结】铁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化学式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水溶性制法化学性质转化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热稳定性——【针对练习5】将Fe(OH)2露置在空气中加热灼烧所得产物为A.FeOB.Fe2O3C.Fe3O4D.Fe(OH)3【练习拓展】1、硫酸亚铁溶液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应该加入下列哪种物质A.锌粉B.镁粉C.铁粉D.铝粉2.下列关于铁矿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B.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与铁锈的主要成分相同C.磁铁矿粉末溶于盐酸后,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D.FeO俗称铁红3、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①加入少量氯水②加入少量KMnO4溶液③加入少量NH4SCN溶液A.①③B.③②C.③①D.①②③共4页第4页4、将下列四种化合物溶于稀盐酸,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没有颜色变化,再加入氯水即呈现红色的是A.FeOB.Fe2O3C.FeCl3D.Fe2(SO4)35、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

化学.《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教案第课时沪科版高二第一学期

化学.《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教案第课时沪科版高二第一学期

8.1 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一一钢铁(共2课时)第1课时由石器、青铜器到铁器金属和金属键[设计思想]本节课是学生进入高二年级的第一课时,因此教学难度不宜太大,主要以复习旧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

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金属材料的演变历史、金属的结构与其通性的关系,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等,这节课将成为学习铁、铝的性质的基础。

由于本课是学习金属的第一课时,因此“知识与技能”维度的教学要求不高,大部分内容学生初中时已经学过,教学设计时主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初中基础上完善这一部分的知识体系,如金属参与化学反应时一般作还原剂,金属参与反应与金属冶炼反应之间的联系等。

本课通过阅读探究、实验设计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由果及因的推理能力,如知道金属的通性如何推理金属的结构,知道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等。

本课在设计时还考虑到了金属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可从利用金属的历史、金属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使学生意识到这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⑴金属键(A)⑵金属跟非金属、酸、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性质(B)⑶存在金属键的代表物质(A)2. 过程与方法⑴ 通过阅读教材和探究活动,注意金属晶体的微粒构成与金属通性的关系。

⑵通过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感受科学实验的一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金属冶炼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金属跟非金属、酸、盐溶液的反应。

2.教学难点⑴ 金属晶体的微粒构成。

⑵金属冶炼的方法与金属活动性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用品实验用品(镁带、镁粉、铁钉、铜片、稀盐酸、CUSO4溶液、FeS04溶液、表面皿、砂纸、烧杯、试管若干等),多媒体四.教学流程1、流程图学生活动1 :请学生给“金属”下个定义学生活动2:阅读教材,探究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与其结构的关系归纳小结1:金属的物理性质提出问题:金属原子在最外层电子排布上有哪些特点?归纳小结2:金属的化学性质。

高二化学上《8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8.1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铁和铁...》116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讲

高二化学上《8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8.1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铁和铁...》116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讲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引言]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铁的化学性质,我们已经知道,铁丝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其化学式为Fe3O4,除此之外,铁的氧化物两种(顺势举起样品)、它们是氧化亚铁和氧化铁,这些铁的氧化物有什么样的性质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二、铁的重要化合物1.铁的氧化物(同学们传递着观察样品)[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样品并结合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对比学习三种氧化物,然后通过讨论来填写下表。

[投影展示表格]FeOFe3O4Fe2O3化学名俗名色态溶解性与盐酸反应与稀硝酸反应(学生讨论后,各小组选代表来回答上表,然后老师根据学生回答作必要的补充)[投影显示答案]FeOFe3O4Fe2O3化学名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俗名]无磁性氧化铁铁红色态黑色粉末黑色晶体红棕色粉末溶解性难溶于水难溶于水难溶于水与盐酸反应FeO+2H+====Fe2++H2OFe3O4+8H+====Fe2++2Fe3++4H2OFe2O3+6H+====2Fe3++3H2O与稀硝酸反应3FeO+10HNO3====3Fe(NO3)3+NO↑+5H2O3Fe3O4+28HNO3====9Fe(NO3)3+NO↑+14H2OFe2O3+6HNO3====2Fe(NO3)3+3H2O[师]Fe3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可看作+2价和+3价两种价态组成,平均化合价为+,那么在Fe3O4和Fe2+和Fe3+个数比为多少?[生]1:2[投影练习]Fe3O4可写成FeO·Fe2O3,若看作一种盐时,又可写成Fe (FeO2)2,根据化合价规律和这种书写方法,若将Pb3O4用上述氧化物形式表示其化学式可写成;看作盐时可写成。

答案:2PbO·PbO2Pb2PbO4[过渡]由上题可见,铁元素并没有+价,只有+2价和+3价,因此铁的氢氧化物也应该有两种,即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

下面我们来学习它们的性质。

高二化学:8.1 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 学案(沪科版第一学期)

高二化学:8.1 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 学案(沪科版第一学期)

8.1《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知识回顾】一、金属和金属键1.金属的共性(1)状态:一般为固态(水银为液态)(2)颜色:有金属光泽,一般为银白色(3)导电性:良好(接电源后,电子在金属内定向移动)(4)导热性:良好(5)延展性:良好2.金属键(1)金属的构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2)金属键定义:金属阳离子间依靠自由电子而产生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3)金属晶体:以金属离子、自由电子为基本微粒,通过金属键形成的晶体。

一般金属都是金属晶体。

3.金属之最(1)熔点最高的金属:钨(2)熔点最低的金属:汞(3)硬度最大的金属:铬(4)密度最大的金属:锇(5)密度最小的金属:锂(6)人类冶炼最多的金属:铁(7)传热导电性最好的金属:银(8)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二、铁和铁合金1.铁的物理性质(1)颜色:银白色(2)状态:固态(3)密度:7.86g/cm3(4)熔点:1535℃(5)沸点:2750℃2.铁的化学性质铁元素是低26号元素,金属性比较强,常见的化合价有+2价和+3价。

(+3价比较稳定)(1)和非金属单质反应(2)和氧化物反应(3)和酸反应(4)和盐溶液反应(5)钝化在浓硝酸或冷的浓硫酸中,铁的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薄膜而被钝化。

(6)其它Fe2+的溶液呈浅绿色,Fe3+的溶液呈棕黄色血红蛋白中存在+2价铁,人体缺少+2价铁时,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3.合金(1)合金的定义在金属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其它金属或非金属,加热熔化,混合均匀,冷却得到的固体混合物。

钢铁是钢和生铁的总称。

钢铁是铁与C、Si、P、Mn、S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

钢的含碳量低,韧性好;生铁的含碳量高,硬度大。

(2)合金的性质特点:①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大②熔点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4.铁常见的化合物5.Fe3+的氧化性。

沪科版化学高二上《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word教案

沪科版化学高二上《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word教案
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吸 引
作用本质
静电作用
作用强度

构成晶体或微粒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金属晶体
(师生共同回忆、对比完成)
决定各种化学键键能大小的因素*
离子键:离子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 小,键能越大
共价键: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
金属键:金属阳离子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键能越大
结构微粒、晶体类型和物质类型的关系
关于青铜器:在对石块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个体,韧性好,难碎裂,带有光泽……自然界存在含有杂质的红铜矿,与锡矿石合炼获得青铜,硬度大、熔点低、制造性能好。
关于铁器:铁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所以直至掌握了炼制技术,人们才能获得纯度较大的铁(生铁)。
煅打与百炼成钢:战国时期,即便兵器的主体是青铜,枪尖刀刃上也要使用另一种金属,可见这种金属在当时的贵重与性能优越。煅打可减少合金中的杂质含量,质地更加坚硬,接近现代意义上的钢。(注意:纯铁质软,不 适合制作锅具、兵器;感磁性好,用作电器元件)
探究
从 下面生产实例中体会金属晶体、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大致范围: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
金刚石NaCl K、Na、Fe CO2、O2
欣赏:工业生产金属钾
Na+KCl——K+NaCl
NaCl熔点为801℃沸点为1412℃
K Cl的熔点为773℃沸点为1420℃
钾熔点为97.8℃,沸点为774℃
思考题
分子晶体的沸腾,破坏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化力),成为分散的 分子;原子晶体的沸腾,破坏共价键,成为分散的原子;金属晶体的沸腾,破坏金属键,成为分散的原子,破坏金属键。已知金属的熔沸点、硬度高低取决于金属键的强弱,硬度Al>Mg>Na,这三种金属的金属键强弱为__ ___,沸点高低顺序为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金属具有不同的硬度、熔沸点、密度等。
3.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金属具有共性,是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金属元素原子半径______,最外层电子数______,容易_____电子,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产生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就是_________。
金属晶体就是________和________为构成微粒,以_________为作用力形成的晶体。
熔点( )
97.5
1083
660
1535
沸点( )
883
2529
2200
2735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2.下列有关纯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熔点比生铁低
B.在冷的浓硫酸中可钝化
C.在潮湿空气中比生铁容易被腐蚀
D.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比生铁大
3.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练习:
1.比较钢和生铁中碳的质量分数,前者与后者含碳量的关系是()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
2.下列试剂能用来将溶液中的Fe2+转变为Fe3+的是( )
①溴水②氨水③浓硝酸④氯水
A.只有③④B.只有①④
C.只有①③④D.全部可以
3.下列各组产物加入KSCN溶液,变红的是( )
A.铁+盐酸(过量) B.铁(过量)+稀硝酸
C.合金的物理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物理性质不同
D.合金的化学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化学性质不同.
7.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除去生铁中的各种杂质,把生铁提纯
B.适当降低生铁里的含碳量,除去大部分硫、磷等有害杂质
C.用还原剂把铁的氧化物还原成铁
D.加入合金元素改善生铁性能
D.把Cr、Ni等金属加入到普通钢里制成不锈钢
9.2000年5月,在香港拍卖会上,保利集团花费3000多万港币购回火烧圆明园时流失的国宝:铜铸的牛首、猴首和虎首。普通铜器时间较长容易出现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这三件1760年铜铸的国宝在240年后看上去依然熠熠生辉,不生锈,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最可能的是()
A.它们的表面都镀上了一层耐腐蚀的黄金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它们表面的铜绿被酸雨溶解洗去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小,因此不易被氧化
D.它们是含一定比例金、银、锌的铜合金
10.铜是生命必要的元素,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铜的生产和使用对国计民生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化学反应中,铜元素可表现为0、+1、+2。
(1)在西汉古籍中曾有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即:曾青CuSO4跟铁反应生成铜),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尽管铜比铁较为稳定,但铜器表面经常会生成铜锈[即:铜绿,化学式Cu2(OH)2CO3],其中生成铜绿的反应物除铜外还有O2、CO2和H2O。试写出保护铜制品的方法。
(3)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试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铜常用于制造货币。铜的熔点是1183.4℃,铁的熔点是1534.8℃
4.金属之最
熔点最高的金属是________;熔点最低的金属是______;硬度最大的金属是_______;密度最大的金属是________;密度最小的金属是________;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_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________;人类冶炼最多的金属是_______。
尚师教育教师教案表
学生签字:________
课题
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
授课时间
年月日星期时分------时分
教师
பைடு நூலகம்钱奇峰
学生
年级
学科
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内容
金属材料的种类及其性质
教学目标
了解典型金属材料的性质
教学重点
典型金属材料的性质
教学难点
典型金属材料的性质
新课内容
第八章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
8.1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一)

本课知识要点
1(1)钠、镁、铝等;铜、锌、铁、金等(2)铁、锰、铬等;(其余金属)铜、锰、金等,
2.汞;金属;金黄;紫红;电;热
3.较大;较少;失去;金属键;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金属键
4.钨;汞;铬;锇;锂;银;钙;铝;铁
答案:1.B 2.C 3.C 4.D 5.A 6.D 7. B 8.A 9.D
(3)还分为常见金属,例如Al、Fe等;稀有金属,例如Li、Cs等。
2.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除了____外,其余金属都是晶体。
(2)金属晶体是不透明的,具有______光泽,绝大多数是银白色,少数具有特殊颜色,如,金呈_______色,铜呈______色。
(3)金属具有延展性;
(4)具有良好的导_____性和导_____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银、铜、金、铝、锌、铁、铅、汞等;
8.金属及其制品在腐蚀介质中很容易被腐蚀,其使用寿命大为降低。因此只有对腐蚀介质中的金属及其制品采取防护措施,才能保证金属工艺设备的安全性和工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下面对金属及其制品的防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A.铁锅用完后,用水刷去其表面的油污,置潮湿处保存
B.通过特殊工艺,增加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C.对于易生锈的铁制品(如防护网)要定期涂刷防护漆
10.Fe+Cu2+=Fe2++Cu;干燥空气中保存;铜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被腐蚀,铜的熔点比较低,容易冶炼铸造成型
8.1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2)铁和铁合金
1.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融合形成的均匀而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C.氧化铁+盐酸(过量) D.氧化亚铁+稀硫酸(过量)
4.适宜于制作不锈钢用具的钢是()A.低碳钢B.中碳钢C.高碳钢D.合金钢
5.下列金属中属于黑色金属的是()
A.铁B.金C.银D.铜
6.关于合金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多数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高
B.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本课知识要点
1.金属的分类
(1)按密度分为轻金属和重金属,密度小于4.5g/cm3为轻金属,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度大于4.5g/cm3为重金属,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分为黑色金属,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色金属,例如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