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沪科版高二化学上册课件【全册】
合集下载
2.4工业合成氨(课件)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一、合成氨适宜生产条件的选择
1. 从化学反应速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析
合成氨反应为什么慢? ——活化能高
怎样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历程
如何增大合成氨的化学反应速率?
对合成氨 反应的影响
影响因素 浓度 温度 压强 催化剂
增大合成氨 的反应速率
增大 升高 增大 使用
一、合成氨适宜生产条件的选择
2. 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
综合动力、材料、设备等条件
20 MPa~50 MPa
实现工业生产:综合考虑成本要低!
一、合成氨适宜生产条件的选择
3. 综合分析
②催化剂 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合成氨工业要求催化剂具有活性强、机械强度高、不易中毒、 容易制备、价格低廉等特点。 目前公认的最适当的催化剂是以铁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 其活性最好的温度为500 ℃左右。
二、工业合成氨的生产流程
02 净化 在制取原料气的过程中,常混有一些杂质气体,其中如 H2S、
CO 等杂质会使合成氨所用的催化剂中毒,所以必须除去。
03 合成
二、工业合成氨的生产流程
03 合成 加压后且达到
催化剂的活性 温度的 H2、N2
混合气体中 氨含量为 10% ~
20%
合成氨反应为放热 反应,可通过热交 换器有效利用此反 应热来预热反应前 的 H2、N2,降低合 成氨的成本。
典例解析
例、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正反应是放
热反应)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复习课件)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授课人: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节 反应热的测量和计算 第三节 燃料的合理利用
第一节
Part One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系统的内能
▷ U 『内能』系统内物质各种能量的总和
当系统处于一定状态时,系统就具有确 定的内能,当温度、压强、物质的聚集 状态等发生改变,内能也随之改变。 系统内能的绝对值无法直接获得, 但内能的变化可以体现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ΔU
一、系统的内能
化学
能量
热
反应
变化
功
二、化学反应的焓变
反应热
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
系统
热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表示: Q
环境
系统从环境吸热 系统对环境放热
Q>0 Q<0
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用符号H表示。
二、化学反应的焓变
人们常用系统的焓的变化,即焓变(ΔH)来表示在等压、 只做体积功条件下的反应热。
01 02
03
中和热定义中的“稀溶液”一 般是指酸、碱的物质的量浓度 均小于或等于1 mol/L的溶液
中和热以生成1 mol H2O为 基准,是一个定值
二、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注意事项:
C(s)+O2(g)===CO2(g)
物质变化
ΔH=-393.6 kJ·mol-1
焓变
(1)ΔH 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因为物质的聚集状态变化时会发生
二、化学反应的焓变
微观 角度
吸热反应
旧化学键断裂 吸收能量
物质能量越低,键能越大
新化学键形成 吸收能量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
授课人: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节 反应热的测量和计算 第三节 燃料的合理利用
第一节
Part One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系统的内能
▷ U 『内能』系统内物质各种能量的总和
当系统处于一定状态时,系统就具有确 定的内能,当温度、压强、物质的聚集 状态等发生改变,内能也随之改变。 系统内能的绝对值无法直接获得, 但内能的变化可以体现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ΔU
一、系统的内能
化学
能量
热
反应
变化
功
二、化学反应的焓变
反应热
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
系统
热称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表示: Q
环境
系统从环境吸热 系统对环境放热
Q>0 Q<0
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用符号H表示。
二、化学反应的焓变
人们常用系统的焓的变化,即焓变(ΔH)来表示在等压、 只做体积功条件下的反应热。
01 02
03
中和热定义中的“稀溶液”一 般是指酸、碱的物质的量浓度 均小于或等于1 mol/L的溶液
中和热以生成1 mol H2O为 基准,是一个定值
二、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注意事项:
C(s)+O2(g)===CO2(g)
物质变化
ΔH=-393.6 kJ·mol-1
焓变
(1)ΔH 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因为物质的聚集状态变化时会发生
二、化学反应的焓变
微观 角度
吸热反应
旧化学键断裂 吸收能量
物质能量越低,键能越大
新化学键形成 吸收能量
反应物的键能总和
沪科版高二化学上 9.2《元素周期表》课件 (共20张PPT)

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表示方法:在族序数后面标一“A”字。ⅠA、 ⅡA、ⅢA、… 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
2) 副族:
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
表示方法:在族序数后标“B”字。如ⅠB、 ⅡB、ⅢB、…
3) 第VⅢ族:(“八、九、十” 三个纵行)
4) 0族:
稀有气体元素
七主七副零八族
横的方面 7个周期(三短、三长、 (7个横行) 一不完全
9.2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7个横行 7个周期)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又按原子序 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
称为一个周期。周期数为其电 子层数。
短周期: 第一、二、三周期
周期 长周期: 第四、五、六周期
不完全周期: 第七周期
三长三短一不全
2、族(18个纵行 16个族)
1) 主族: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92021/8/292021/8/292021/8/298/2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9日星期日2021/8/292021/8/292021/8/2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92021/8/292021/8/298/2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92021/8/29August 2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92021/8/292021/8/292021/8/29
3.2电离平衡常数 课件 高二上学期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1

=
1 2
Ka
Q<Ka 说明电离平衡朝着正向移动 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
2 利用电离常数判断反应主要进行的方向、限度
25℃,常见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HClO
CH3COOH
电离平衡常数
3.0×10-8
1.8×10-5
生活中可使用白醋增加84消毒液(主要含NaClO)的效果。 从电离平衡常数的角度分析反应发生的原因。
平衡浓度/(mol·L-1) 1.0-1.0×0.42% 1.0×0.42% 1.0×0.42%
Kb=
[NH4+ ][OH-] [NH3·H2O]
=
(1.0×0.42%)2 1.0-1.0×0.42%
= 1.8×10-5
电离平衡常数(第二课时)
水垢(主要成分碳酸钙)
醋酸无法除去尿垢(主要成分磷酸钙)
。
答:HF CH3COOH H2CO3 HClO HCN
迁移:F-、ClO - 、CN - 、 CH3COO - 、CO23-结合H+能力由小至大的顺序是
。
答: F- CH3COO - ClO - CN - CO23-
5 影响电离平衡常数的因素
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 电解质越弱,越难电离,电离常数越小
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相同条件下,谁的酸性较强?
小试牛刀
25℃,五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电离平衡常数
HF 5.6×10-4
HClO 3.0×10-8
HCN 4.0×10-10
CH3COOH 1.8×10-5
H2CO3
Ka1=4.2×10-7 Ka2=4.8×10-11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五种酸溶液, [H+]由大至小的顺序是
化学平衡常数(课件)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一般地,K>10-5时,认为该反应进行得较完全了。
2 当LoreKm i<ps1um0d-ol5o时r sit a,me该t, 正反应进行的程度非常小。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注意:化学反应速率快,化学平衡常数不一定大。
一、化学平衡常数
注意:
1、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的是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并不涉及 反应时间和化学反应速率。 即:某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可能化学反应速率却很小。
一、化学平衡常数
写出下列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1N. 2(g) + 3H2(g) 2NH3(g)
K1 =
1 K2
=
K32
2.NH3(g)
N2(g) + 3H2(g)
K1=
c2(NH3) c(N2)•c3(H2)
K2=
c(N2)•c3(H2) c2(NH3)
3.
1 2
N2(g)+
3 2
H2(g)
Q=
cp(C) • cq(D) cm(A) • cn(B)
Q>K:可逆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Q=K: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K:可逆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一、化学平衡常数
应用
2 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 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若升高温度,K 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3
相关计算
利用平衡常数可计算物质的平衡浓度、物质的量分数 和转化率等。
1 1.197 0.694 0 48.38 54.51 867
2 1.228 0.996 0 48.61 54.62 867
3 1.201 0.840 0 49.54 54.21 867
4.3.1电解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课件)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二、电解池的相关规律
总结
01 书写电解池中电极反应式时,强电解质以实际放电的离
子表示,弱电解质写成化学式,总反应注明条件“通电”。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首先根据题干要求及信息写出反应
物和生成物,然后根据“阴(极)得(e-)阳(极)失(e-)”加
上得失电子数目,最后根据电解质溶液酸碱性补上H+、
02
OH-或H2O,依据电荷守恒配平。 酸性溶液中不能出现OH-,碱性溶液中不能出现H+。
其放电顺序: 活泼金属阳极>S2->I->Cl->OH->含氧酸根。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还原性强的粒子优先放电
还原性: 活泼金属阳极>S2->I->Cl->OH->含氧酸根。
二、电解池的相关规律
思考 如何判断电解池 如何判断电解时电极产物?
惰性电极为铂、 金、石墨电极, 活性电极(除铂、 金、石墨电极之 外的电极)在阳极 时优先放电。
阳极反应式
2Cl--2e-===Cl2↑
阴极反应式
2H++2e-===H2↑
Cu2++2e-===Cu
pH变化
增大
——
复原加入物质
加入HCl
加入CuCl2
二、电解池的相关规律 3、电解质和水都发生电解型
用惰性电极电解酸、碱、盐溶液
电解质
NaCl
CuSO4
溶液中离子 Na+ 、Cl- 、H+ 、OH-Cu2+ 、SO42- 、H+ 、OH-
4 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
解质)的电解过程,是化学变化,而金属的导电是利用其物理性质。
5 电解法是一种强氧化还原手段,可以完成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沪科版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沪科版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
小结与思考
沪科版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全册】
9 初识元素周期表
沪科版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
8 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
沪科版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
8.1 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 铁
沪科版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
8.2 铝和铝合金的崛起
沪科版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0页 0106页 0143页 0180页 0224页 0255页 0314页
目录 8.1 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 小结与思考 9.1 元素周期表 小结与思考 10.1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10.3 酸碱滴定 附录
目录
沪科版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
小结与思考
沪科版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全册】
9 初识元素周期表
沪科版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
8 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
沪科版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
8.1 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 铁
沪科版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
8.2 铝和铝合金的崛起
沪科版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0页 0106页 0143页 0180页 0224页 0255页 0314页
目录 8.1 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 小结与思考 9.1 元素周期表 小结与思考 10.1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 10.3 酸碱滴定 附录
目录
沪科版高二化学上册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
3.3.2酸碱中和与盐类水解(盐类水解)(课件)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H+
+ OH-
+ CH3COO- + Na+
CH3COOH
CH3COO- + H2O
CH3COOH + OH-
一、盐溶液酸碱性
活动 分析NaCl溶液呈中性的原因
⑴ 电离方程式 ⑵ 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H2O NaCl
H+ + OHCl- + Na+
Na+、Cl-、H+、OH-
⑶ 离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 ⑷ 有无弱电解质生成 ⑸ c(H+ )和c(OH-)相对大小
+)=c(M
OH)•c(H+)•c(O c(M+)•c(OH-)
H
-)=Kw Kb
三、水解平衡的移动
水解常数的意义
Kh定量的表示水解反应趋势的大小,Kh越大,水解趋势越大。
内因对水解常数的影响
越弱越水解
盐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则水解程度越大。
外因对水解常数的影响
Kh是化学平衡常数的一种,只与温度有关,与盐溶液的浓度 无关,一般温度升高,Kh增大。
能 H2O c(H+)=c(OH-)
一、盐溶液酸碱性
弱酸
弱酸根离子
+
H2O
OH+
+ H+
弱碱离子
弱碱
盐类的水解
二、盐类的水解
01
概念: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02 实质: 生成弱电解质,破坏、促进水的电离。
03 表达: 盐 + 水
酸+碱
可逆 04 特点: 吸热
操作
平衡移动方向 Fe3+水解程度 c(F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