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15版毛概第6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ppt

合集下载

毛概第6章

毛概第6章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一、单项选题1、我国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是()A.计划经济B.商品经济C.市场经济D.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2、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这个论断()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3、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过程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A.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B.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4、衡量一种社会制度先进与落后的根本标准是()A.能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能否建立和发展民主C.能否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D.能否提高综合国力5、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D.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B.发展科技和教育C.发展生产力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8、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最终取决于()A.社会主义公有制程度的不断提高B.按劳分配水平的不断提高C.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D.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10、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的是()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邓小平11、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集中到一点,就是()A.保持政治稳定B.实现祖国统一C.加强国防建设D.把发展放到首位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A.革命B.改革C.政治运动D.阶级斗争13、共同富裕意味着()A.同等富裕B.同步富裕C.两极分化D.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4、邓小平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本质的起点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B.“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质C.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到底体现在哪里D.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革命新形势15、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6、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改革B.对外开放C.发展D.加强党的建设17、我们党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A.无产阶级专政B.是工人阶级先锋队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民主集中制原则18.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B.人民当家作主C.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解放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A.不断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20.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增强综合国力21.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鲜明得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其中一条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A.比2010年翻一番B.比2000年翻一番C.比1990年翻两番D.比1980年翻两番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本质是()A.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D.消除两极分化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A.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B.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原理的C.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要求D.这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任务尤其突出、迫切和需要3、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必须()A.建立在社会历史客观运动的基础上B.以尊重生产力的客观物质运动规律为基础C.建立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现实基础上D.同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矛盾的运动结合起来E.同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规律结合起来4、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主要表现在()A.突出生产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从根本上破除了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观念B.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又为完善和发展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指出了明确方向C.提出了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唯一正确途径是革命D.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E.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5、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A.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促进生产力的巨大作用B.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C.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D.揭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客观根据E.指明了消除两极分化和消灭剥削的根本途径6、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重大理论意义在于()A.它把对社会主义的改革提高到新的水平B.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C.它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的理论成果D.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7、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重大实践意义在于()A.它为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B.它为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发展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C.它为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开辟了道路D.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E.它突破了把按劳分配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8、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主要论点有()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发展生产力B.马克思主义注重发展生产力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根本要求E.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9、现阶段发展生产力对于我国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的主要原因是()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B.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需要C.回应时代和新科技革命挑战的需要D.解决社会各种矛盾与各种问题的需要E.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的需要10、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必然性表现在()A.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B.是由党执政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总结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D.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客观要求E.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11. 实现共同富裕是()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C.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E.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12. 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D.坚持共同富裕E.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13.中国梦的思想内涵最核心的内容是()A.国家富强B.以人为本C.民族振兴D.人民幸福E.为人民服务一、1—5 ADCAC 6—10 DCBDD 11—15DBDCA 16—21 CCDDCA二、1—ABCDE 2—ABCD 3—ABCDE 4—ABDE 5—ABCDE 6—BCD 7—ABCDE 8—BCDE 9—ABCDE 10—ABCDE 11—ABDE 12—AD 13—ACD[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PPT课件
19
这九条,其中第一条“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和第九 条“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 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 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 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 的展开。
3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 及其主要内容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 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3.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14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 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 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 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八个字,有两层基本含义:
2.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 党的八大指出: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 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 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 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无产阶 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 道路的矛盾,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毛中特第六章》PPT课件

《毛中特第六章》PPT课件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 马克思、恩格斯曾对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提出过设想。在1 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中,将未来社会分为从资本主义 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即过渡时期,共产 主义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马 恩 对发 共展 产阶 主段 义的
参阅书目
• 1.邓小平:《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版。
• 2.邓小平:《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版。
参阅书目
• 3.邓小平:《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
出版社1993年版。 •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科学判断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对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并高举这个理论旗帜对于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对于我们正确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及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研究苏 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社会主 义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 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 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 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 毛泽东认为,中国还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阶段。遗憾的是,后来毛泽东对社会主义 所处阶段的认识出现了反复,使社会主义 实践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现代服务业是指那些不生产商品和货物的产业, 主要有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 务等行业。

毛概第6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PPT课件

毛概第6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PPT课件
28
29
• 1、基本路线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 (1)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 (2)依靠力量:各族人民 • (3) 主要内容:一个中心:经济建设;
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 • (4)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5)目标: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
国家。
30
•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 • (1)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 (2)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
产量 0.32 25 49 137 164 186 10 1.8 0.6 61.5 34.6 202 118
印度 为中国倍数 1 2.08 1.14 8.67 6.56 2.82 2.5 0.20 0.40 1.88 1.83 0.68 5.9 19
2、是由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什么叫现代化?五十年代一个样,六十年代 不一样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样了。
全球排第110位。
落后美国100年。
22
• 与发达国家整整相差一个世纪
按照生产力经济学的一种说法,人类社会
的生产力,大体可以分为四代,即原始生产力、 手工生产力、机器生产力、现代生产力(以自 动控制为标志),与它们相对应的分别是渔猎 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以现 代生产力为基础)。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是“四 世同堂”,总体上处于从手工生产力向机器生 产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阶段,而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则处在从机器生产力向现代 生产力、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时期, 两相比较,相差整整一个世纪。
起来。 • 第三,防止“左”或右。
3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经济纲领: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
35
2、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PPT演示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PPT演示课件

4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 一是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 • 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
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二是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 •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
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 社会。 • 三是关于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 •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 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 理,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等。
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 障体系,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 社会环境,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 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落实公平 的切实措施,推动社会向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17
• 4.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 主要措施: •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14
• 2.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 • 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呈现出的新特点: • 一是利益主体趋于多样化 • 原有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发生了变化,而
且涌现出一些新的利益阶层,利益主体分化,导致利益需 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 二是利益差距有所扩大 • 随着利益主体的不断分化,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差距也呈现 出扩大的趋势,突出表现在不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呈逐步 拉大的趋势。 • 三是利益冲突有所增强 • 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矛盾突出,围绕土地征收征用、 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问题, 冲突事件不断增多,对抗程度增强,处置难度加大。
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差距。 • 第二,传统发展理念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
系上,往往注重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建设,使社 会建设相对滞后。 • 第三,政策机制不完善,社会建设的政策机制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符合,难以适应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毛概 第六章

毛概 第六章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①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 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 科学水平。 •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把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化 到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消灭剥削,消除两 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
• 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 • 在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指引下,我国始终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 点”的基本路线,通过 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发展 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 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日益显现出强大的 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 社建社 第 会设会 六 主中主 章 义国义 总特本 任色质 务 和
通信120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 提出 • 社会主义首先就要是 生产力发展,只有这 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 的优越性。 •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 放生产力,发展生产 力,消灭剥削,消除 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 •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 内涵 • ①突出强调解放和生 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 中的重要地位。 • ②突出强调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 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 目标。
• ①马克思曾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 科学的论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②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毛泽东提出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来建设国家。 • ③1956年,周恩来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 ④1963年,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 ⑤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一场伟大 的革命。 • ⑥1988年以后,江泽民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的 主要标志,胡锦涛提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 量,习近平提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毛概ppt课件第六章

毛概ppt课件第六章
提出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 距大等问题。
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旨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其核心内容包括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以及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
管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04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 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它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任务 。
地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历史、地理、政治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地区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这也是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矛盾。
优化资源配置
优化资源配置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 要手段,应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 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利用。
05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 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政治建பைடு நூலகம்的重要性
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建设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政治协商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的另一重要制度,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促进不 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在实施过程中,中国经济 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已经基本实现,下一步将 朝着实现第二个和第三个 目标迈进。
“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是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的指导思想,为中国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 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和内容
总结词

2015版毛概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2015版毛概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文化落 后的国家发生并取得胜利,但社会 主义不可能在经济文化落后状态中 最终建成。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几乎 都面临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如 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课题。 邓小平: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 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 有完全搞清楚。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过程
1、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理论上 (1) 从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 史经验教训入手,不断对“什 么不是社会主义”进行思考。 (2)通过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 务和原则的把握,逐渐揭示社 会主义的本质。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
华士镇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 道路的典型,2004年,华西村 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 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 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 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 倍。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 世界纪录协中国第一村,“天 下第一村”、“华夏第一村” 的美誉,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世 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 国之最。
越接近紫色,收入越不均;越接近蓝绿色,收入越平均。 深绿色:少于 0.25;草绿色:0.25–0.29 黄色:0.30–0.34 浅橙色:0.35–0.39 橙色:0.40–0.44 粉红色: 0.45–0.49 大红色:0.50–0.54 深红色:0.55–0.59 超深红色:不少于 0.60
援引新华社和中国经济网2010年5月10日的文章: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 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 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 ,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也很明显,最 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倍左右;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 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 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从上世纪80 年代起参与了4次大型居民收入调查。他说,收入最高10%人群 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 2007年的23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