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2014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1课时)教学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教案新版

九年级化学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教案新版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课题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地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化学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2.知道化学用语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重要性,认识常见元素的名称及符号。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能力目标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做一些探究活动。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

教材分析重点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做一些探究活动难点模仿做一些探究活动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1.书写氢、碳、氧三种元素符号H、C、O。

2.氧气、水、二氧化碳的化学式O2、H2O、CO2。

3.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酒精灯的火焰包括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在加热时要利用酒精灯的外焰。

4.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也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以免失火。

用完后必须用灯帽盖灭。

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学习化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

那么,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呢?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一、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活动与探究】“铜绿”的性质1. 物理性质:绿色粉末状固体,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

2. 化学性质:①“铜绿”与稀盐酸反应现象:绿色粉末逐渐溶解形成蓝绿色溶液,同时产生大量气泡。

②“铜绿”受热分解现象:绿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固体,试管口有水滴出现,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结论: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文字表达式: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个人二次备课加热点燃 点燃点燃加热教 学 过 程二、 学习化学需要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活动与探究】探究镁的性质 (1)物理性质:镁条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质软、能导电的金属。

(2)化学性质: ①镁在空气中点燃: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烟,生成一种不同于镁条的白色固体。

九年级化学上册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学习化学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学习化学学案

第一章第3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学习化学【学习目标】认识化学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做一些探究活动。

知道化学用语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重要性,增强记忆的目的性。

了解一些常见的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操作要求。

练习和初步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学习重点】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重要意义。

2.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课前准备】[知识准备]参观化学实验室,调查了解实验室规则,一些常见的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操作要求。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铜器上铜绿,调查分析铜生铜绿的条件。

访问上届初三学生,学习一些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物质准备]教师:准备演示、分组实验器材、药品;准备相关媒体、素材。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准备一些铜绿样品。

【课堂学习】引入:重温学生学好化学,用好化学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热情,产生怎样学好化学的需要。

[交流讨论]:化学实验在学习化学研究化学中的重要作用,完成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成功的基本因素。

活动探究(板书):[情境创设]:同学们展示收集的铜绿,讨论铜绿可能有的物理、化学性质。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完成有关铜绿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常见的仪器的名称、使用、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强调实验室规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铜绿”和盐酸的作用2.“铜绿”受热的变化[交流讨论]:通过上述实验,你对“铜绿”有什么认识,学习了哪些实验基本操作?。

[交流讨论]:通过上述实验你对做好化学实验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认为使用酒精灯要注意什么问题师生对话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对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科学探究有什么认识,你认为科学探究一般过程是。

(板书)[模拟探究]:镁的性质(从看一看、折一折、溶一溶、烧一烧等粗放性的探究,向有目的的控制反应的条件,定量的分析充分的认识和合理的利用自然)猜想:(1);(2);(3);实验设计:(1);(2);(3);进行实验:记录现象:(1);(2);(3);结论:(1);(2);(3);[讨论交流]:通过上述探究你对镁这种“新”物质有什么认识,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 沪教版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1课时)教学案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铜绿的性质实验难点: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的洗涤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三、学习与交流1.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规则a.“三不”:;;。

b.注意节约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固体只需。

c.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既不能,也不要,更不能,要。

2.铜绿的性质实验:实验记录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铜绿”与稀盐酸的作用“铜绿”受热的变化3.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药品用夹取,粉末状用取用。

4.液体药品的取用:取下瓶塞,在桌上,然后拿起细口瓶,标签,瓶口要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倒完后,立即盖紧,标签放回原处。

5.物质的加热:最常用的加热工具是。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四、典型题例1、在本节实验中,你对“铜绿”性质有什么认识?,学习了哪些实验操作?2 、铜器件表面常因锈蚀而形成“铜绿”,先从某铜器件表面刮取“铜绿”粉末,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实验:取少量“铜绿”粉末于试管中进行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2)如何证明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具体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五、达标检测1、在做化学实验时,不慎打翻酒精灯,导致酒精在桌上燃烧,你认为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A、立即逃离实验室B、立即用湿抹布盖灭C、找老师想办法D、打119火警电话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试剂瓶塞取下后应倒放在桌子上B.酒精灯的灯帽取下后应正在放桌子上C.试管洗干净后应倒放在试管架上D.胶头滴管不用时应倒插在试管架上3.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A. 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C.仪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滴D.上述中的任意一项均可表示仪器已经洗净4.既能用来给少量固体药品加热,又能用来给少量液体药品加热的仪器是()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5.下列现象与铜绿无关的是()A.遇到稀盐酸时放出大量气泡B.加热一段时间后变成黑色粉末C.加热时试管口有水滴滴出D.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强光8.使用酒精灯时,点燃酒精灯的方法是,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其中温度最高。

九年级化学全册《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1课时)》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1课时)》教案(沪教版)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了解化学仪器的使用教学过程:【情景创设】播放化学实验室视频【明确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预习课本P137-P138并写出下列仪器名称【新知导学】: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药品的取用(1)药品取用“三”原则:①“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简单地概括就是:)②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固体。

③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药品取用方法固体药品:①块状:用夹取;操作要领是:“一平、二放、三慢竖”(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

②粉末状:用(或)取用;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液体药品:1.倾倒操作要领是:“取下瓶塞着放,标签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2.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注意事项:①先排空再吸液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沾污染滴管③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④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⑤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必用水冲冼。

3.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①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面最处保持水平,②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

注意事项:不能加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作配制或稀释溶液的容器。

气体药品:1.集气瓶 2. 气囊三、总结、反思与提升你还有哪些能够获得气体的方法?四、自检、反馈与提升【课堂小结】学生总结,并完成导学案达标检测部分【作业布置】导学案课后训练部分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三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课件1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三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课件1
rán)氧化镁
• Mg O2 加热 MgO • 碳酸氢铵(tàn suān qīnɡ ǎn)
氨气+二氧化碳+水
• NH4HCO3 • 氨气+氯化氢
NH3 CO2 氯化铵
H2O
• NH3 HCl
NH4Cl
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但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元素本身并 未发生变化,元素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物质。
第十九页,共二十五页。
四、元素符号:
• 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
成的,为了讲述和研究的方便,科学家们采用统一的
符号来表示元素,这就是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若只有一个(yī ɡè)字母,必须大写;
当出现两个字母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必
须小写。Βιβλιοθήκη 2021/12/11第二十页,共二十五页。
• ④给试管中的铜绿加热,先使试管 预热 (均匀受热) ,后对准 离管口近的固体药 品处 加热,并慢慢将火焰向管底移动。
2021/12/11
第七页,共二十五页。
用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破裂的原因 可能是: (yuányīn)
• ①试管(shìguǎn)外壁有水
• ②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 ③没有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2021/12/11
第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观察 现象: (guānchá)
• 绿色固体逐渐 消失 (zhújiàn)
• 有气体生成
• 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2021/12/11
第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铜绿(tónglǜ)与盐酸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碱式碳酸铜+盐酸(yán suān) 二氧化碳
氯化铜+水+

九年级化学上册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学习化学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学习化学课件
烟花(yānhuā)和照明弹中都含有镁粉,这一用途与镁的哪种性质有关?
第三页,共五页。
三:学习(xuéxí)化学要使用化学符号
物质 化学式 是否 含氢 或氧 元素
物质 化学式
氧气 O2
氯化 HCl 氢
金刚 C 石
氧化 MgO 镁
镁条 Mg
石灰 Ca(OH)2ຫໍສະໝຸດ 水氨气 NH3碳酸 NH4HCO3 氢铵
第一页,共五页。
二:学习化学需要(xūyào)进行科学探究
实验二: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
请你通过书上第19页的“活动与探究”
探究它的某些(mǒu xiē)变化与性质。 并注意书上是怎样安排这个探究活动的。
第二页,共五页。
实验总结(zǒngjié):完成下表
状态 颜色 硬度 再空气中 在食醋中的变化 燃烧的现 象
第三节 怎样学习(xuéxí)和研究化学
一:学习(xuéxí)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观看录象
在老师的指导下,参照P18页图示,四人一组完成研究“铜绿”的 两个实验,并填写(tiánxiě)实验报告。(教师作简单介绍并巡视)
实验步骤
实实
验现 验结 象论
1:“铜绿”和 盐酸的作用
通2过:“上铜述绿实验”,你受对“铜绿”有什么认识?学习了哪些实验基本操作? 热的变化
第四页,共五页。
是否含氢 或氧元素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三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一:学习化学需要进行(jìnxíng)化学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 参照P18页图示,四人一组完成研究“铜绿”的。NH4HCO3
第五页,共五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教学

九年级化学全册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教学

第十页,共二十三页。
(2)给物质加热。
①对用准试(管duì无zh论ǔn加)药热品固部体还是(hái shi)液体,都应先对试管_均__匀__(_j_ū_ny_ú,n)加热 再位_____________加热。 ②在试管中加热固体时,试管夹(或铁夹)要夹在试管的_____ _部__,试管口要____略__向_倾下斜。无论加热固体还是液体,试管口 中上 都不能正对_____或_____。
指定的地方
12/11/2021
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探究 (tànjiū ):
1.读量筒内液体的体积(tǐjī)时,若仰视读数或俯视读数,对实验 结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提示:
可简单记忆为“高看偏高,低看偏低”。
12/11/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2.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不小心造成了试管的破裂,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 些?
_______以及反__应__(f_ǎ_ny_ì_ng_),条如:
磷生+氧成气物 件五氧化二磷
P O2
点燃 P2O5
反应物
12/11/2021
第十六页,共二十三页。
拓展:(1)量筒内液体一定,读取体积时:
①俯视读数:读数大于液体实际(shíjì)体积;②仰视读数:读数小于液体 实际(shíjì)体积。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 ①俯视刻度: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偏小;②仰视刻度:量取液体的实际体 积偏大。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是给一定量的液体读数,还是要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否则可能使判断结果产生偏差。
3.物质的加热(jiā rè):
(1)使用酒精灯时注意的问题。
①绝对禁止向__燃__着_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②绝对禁止用___酒__精__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江苏省涟水县大东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

江苏省涟水县大东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1课时)【学习内容】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学习目标】1、认识化学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2、知道化学用语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重要性,增强记忆的目的性。

3、了解一些常见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操作要求。

【学习重难点】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重要意义。

2.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温故知新1、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什么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常表现在哪些方面?3、说出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自主学习1.认识下列常见仪器的,并了解用途。

A :名称________。

B :名称________。

C :名称________。

D :名称________。

E :名称________。

F :名称________。

G :名称________。

H :名称________。

M :名称________。

N :名称________。

P :名称________。

Q :名称________。

课中交流一、学生实验的基本要求:1、 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2、 认真作好实验3、 认真作好实验后的小结二、实验室安全守则(课本146页)三、介绍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用途和注意事项四、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P QQ1、药品的存放2、药品的取用:当堂检测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试剂瓶塞取下后应倒放在桌子上B.酒精灯的灯帽取下后应正在放桌子上C.试管刷洗干净后应倒放在试管架上 D.胶头滴管不用时应倒插在试管架上2.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对这些药品正确的处置方法是()A.倒入废液缸B.放回原试剂瓶C.倒入指定容器中D.投入通向下水道的水槽内3.向盛有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使用胶头滴管的正确操作是()A. B. C. D.4.给试管里的粉末物质加热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未说明用量时取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B.必须使用试管夹,且手拿住试管夹的长柄C.加热时,试管必须与桌面成45度角倾斜 D.加热的试管要冷却后放到试管架上5.取30mL的酒精,应选用的仪器是()A.10mL的量筒B.100mL的量筒C.50mL的量筒和滴管D.100mL的量筒和滴管6.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肯定大于6毫升B.肯定小于6毫升C.肯定等于 6毫升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7.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第1课时)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铜绿的性质实验
难点: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的洗涤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三、学习与交流
1.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规则
a.“三不”:;;。

b.注意节约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固体只需。

c.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既不能,也不要,更不能,要。

2.铜绿的性质实验:实验记录
3.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药品用夹取,粉末状用取用。

4.液体药品的取用:取下瓶塞,在桌上,然后拿起细口瓶,标签,瓶口要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倒完后,立即盖紧,标签放回原处。

5.物质的加热:最常用的加热工具是。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
四、典型题例
1、在本节实验中,你对“铜绿”性质有什么认识?,学习了哪些实验操作?
2 、铜器件表面常因锈蚀而形成“铜绿”,先从某铜器件表面刮取“铜绿”粉末,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取少量“铜绿”粉末于试管中进行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得出的结论是:
(2)如何证明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具体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
五、达标检测
1、在做化学实验时,不慎打翻酒精灯,导致酒精在桌上燃烧,你认为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A、立即逃离实验室
B、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找老师想办法
D、打119火警电话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试剂瓶塞取下后应倒放在桌子上
B.酒精灯的灯帽取下后应正在放桌子上
C.试管洗干净后应倒放在试管架上
D.胶头滴管不用时应倒插在试管架上
3.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A. 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
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
C.仪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滴
D.上述中的任意一项均可表示仪器已经洗净
4.既能用来给少量固体药品加热,又能用来给少量液体药品加热的仪器是()
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
5.下列现象与铜绿无关的是()
A.遇到稀盐酸时放出大量气泡
B.加热一段时间后变成黑色粉末
C.加热时试管口有水滴滴出
D.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强光
8.使用酒精灯时,点燃酒精灯的方法是,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
、,其中温度最高。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②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③熄灭酒精灯应用
,不可。

9.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向上倾斜:
(2)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六、教学反馈(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