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阅读理解训练14 谈创造性思维
2023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谈创造性思维

【甲】①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
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
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②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
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③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
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
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④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
但是当你把莫扎尔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⑤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
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
”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⑥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绝望是懦夫的幻想。
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
”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
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⑦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节选自陶行知《创造宣言》)【乙】①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②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谈创造性思维 罗迦·费·因格

第五单元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写写法法借借鉴鉴提提升升能能力力
-12-
对比论证是用相反或相对的两方面事实或道理论证论点的论证方法。对比可以是两个不同 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运用对比论证能突显特征,揭露本质,使正确的 论点更加稳固,使事理鲜明,印象深刻。在运用对比论证时,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有明确的 目的。要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确定是否运用对比论证;对于进行对比时要阐述的道理,一定 要心中有数。( 2 )寻求适当的对比材料。用作对比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统一的对比点。 如果两种事物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就缺少了对比的依据,也就达不到有效论证的目的。 ( 3 )要有相同的对比量。如果论述时从正面讲了两个方面,那么用来对照的部分一般也应 该从反面讲两个方面。这样不仅对比相应均衡,而且能使文章主旨更为清晰。( 4 )对比之 后要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把蕴含其中的事理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
( 选自丘吉尔《我与绘画的缘分》,有删改 )
3.对这组文本的主要目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3分 ) A.阐述大众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被毁掉的。 B.呼吁大众不要让自己成为愉悦感的奴隶。 C.呼吁大众在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磨砺专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D.表现丘吉尔良好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自然、艺术、 生活的热爱。
19* 谈创造性思维
罗迦·费·因格
第五单元
夯夯实实基基础础巩巩固固知知识识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写法借鉴提升能力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 )题。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bó。从古代史
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14谈创造性思维

十四、谈创造性思维我国古代有两个脍炙人口的典故,一是《曹冲称象》,一是《司马光破缸救人》、多少年来,这两个主人公一直被人们当做神童传颂,并且成为我国教育儿童、开发智慧的典范、可是,他们两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创造性思维,却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思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了思维的方法或者说思维的技巧,可以说,大多数场合的思维都是一种习惯性思维、虽然习惯性思维会使人提出一种前人已经作出过的合乎常理的答案,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往往使人囿于常理而无计可施,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就在于冲破了习惯性思维的羁绊,从而解决了按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仍以上面两个典故为例、在如何称象这个问题上,人们想到的只是秤,因为自古以来,称小物用小秤,称大物用大秤,已是人人皆知的常理,而今没有足以称起大象的大秤,因而无法计算、这是习惯性思维的必然结呆、曹冲则不然,他利用船的吃水深浅,用砖头代替象,化整为零,终于称出了象的体重、同样,在儿童落入水缸之时,其他儿童想到的是怎样从水缸上面将落水者救出,这是一种习惯性思维、司马光救人成功,正是由于他突破了这一点火而出现了破缸救人的壮举、现代的所谓创造性思维,包括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就扩散思维而言,要求人们从多种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为事物本身的性质所束缚、比如,在回答回形针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时,按习惯性思维的逻辑,只有一个答案,即夹文件,而有人通过扩散思维,竟找到了上百种其他用途,如果我们在解决任何问题时都能进行扩散思维的话,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为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条件、但是,仅仅进行扩散思维,很难获得创造性的成果,还须进行集中思维、所谓集中思维,就是通过逻辑分析,对经扩散思维而得出的设想,按问题解决的要求去进行筛选和最优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注音并解释词语、①脍炙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羁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篇文章的观点是什么?和文章的标题“谈创造性思维”是什么关系?答:3.细读文章,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在正确项后面的括号打“√”表示、对错误项要指出错的原因、A.创造性思维、习惯性思维、扩散思维、集中思维是几种不同的思维方法、()B.创造性思维包括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C.集中思维和扩散思维是两种对立的思维方法,二者相互排斥,不可统一、D.解决任何问题,都不可进行习惯性思维,因为这种思维方法往往使人囿于常理而无计可施、()E.创造性思维为人们提供了从多种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4.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什么?习惯性思维的不足是什么?答:5.为什么说仅仅进行扩散思维还不能获得创造性的成果?答:参考答案1.①kuài zhì rén kǒu 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第19课 《谈创造性思维》(原卷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涵养创新的精气神李秦卫①最近,围棋“人机大战”在韩国首尔收官,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O。
对此,国人深受触动。
今年全国两会上,创新成了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
由此可见,在前沿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加迫切需要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②创新从哪里来?首先就需要有那么一种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
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正是创新。
创新能力不足,“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卖十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就会不断上演。
当年,钱学森为让祖国“挺直腰杆子”,执着于“两弹一星”研制,立下卓著功勋。
焦裕禄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在漫天风沙漫地碱的兰考创造出多种治沙新招。
从根本上说,正是这种报效祖国情牵百姓的理想与抱负,使无数人焕发出执着创新的勇气与锐气,踏平坎坷以成大道。
③然而,创新之路上,失败是最亲密的伙伴,理想与热情往往会遭遇无数次失败的无情打击。
在相当意义上说,创新能力取决于个人的抗打击能力。
有资料显示,科研创新的成功率仅为10%左右。
如果没有对190多次失败的无畏,屠呦呦怎么能提取到青蒿素?倘若不能善待一次次失败,诺贝尔如何能发明炸药?一位著名画家说,所谓大师,其实是失败最多的人。
创新是壮丽的探险,只有不惧困难和挫折,视失败为“在成功路上”,并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砥砺前行,方有可能踏着失败拾阶而上,直至梦想的顶峰。
④“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
”当遭遇失败,创新者最希望得到“别泄气,当初我比你失败次数还多”的理解,最渴望获得“没事,咱查明原因从头再来”的支持。
宽容是一种智慧。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对失败者的宽容度,决定着创新的成功率。
一些高精尖企业之所以创新成果不断,原因之一就是失败不仅不会被嘲笑,反而会得到尊敬。
有位院士回忆自己的创新之路时说,在他屡次失败后,正是恩师那句“我觉得你不是失败了,而是更接近成功了”的话,给了他坚持创新的耐心和信心。
谈创造性思维阅读答案范文

谈创造性思维阅读答案范文第一篇:谈创造性思维阅读答案范文谈创造性思维阅读答案1.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在正确项后面的枯号里画“/”。
A.创造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扩散思维、集中思维是几种不同的思维方法。
()B.创造性思维包括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C.集中思维和扩散思维两种对立的思维方法,二者相互排斥,不可统一。
()□.解决任何问题,都不可进行习惯性思维,因为这种思维方法往往使人图于常理而无计可施。
()E.创造性思维为人们提供了从多种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作者在本文中主张的是3.文章在第1段和第3段都引用《曹冲称象》和《司马光破缸救人》两个典故,其作用分别是:第1段___________ 第2段___________ 4·第3段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法,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把如何称象这个问题上的两种做法进行对比。
B.把儿童落水时的两种救人方法进行对比。
C.习惯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进行对比。
d.《曹冲称象》与《司马光破缸救人》两个典故进行对比。
5.作者在第3段运用对比论证法,要论证阐明的问题是6.第4段举回形针为例要论证的是()A.集中思维B.扩散思维 C.创造性思维d.习惯性思维答案:《谈创造性思维》:1.B(/)E(/)2.应提倡创造性思维3.第一段从两个典故中引出本文的论题。
第三段用事实论据创造性思维的特,支。
4.C5.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在于冲破习惯性思维的羁绊,从而解决了按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6.B第二篇:《谈创造性思维》优秀教案精品字里行间精品文档19* 谈创造性思维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必介意别人的观点不同,不必担心自己的思维偏差。
坚信你自己的眼睛,用敏锐的视角去注视这个世界,执着于你的感悟,用善于感悟的心灵去体味这多彩的人生,你一定能获得丰富的答案。
1.学习课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
2.认真赏析本文语言,体会设问的作用。
3.理解富有创造力的人与缺乏创造力的人之间的区别,并领会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谈创造性思维》综合能力测试练习题 附加答案

谈创造性思维综合能力测试(一)“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对此完全赞同。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1.给下列加粗词语注音①模式()②关键()2.解释词语①根深蒂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持之以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上文字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美国________家________,他曾发表过《________》等著作。
4.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觉得创造性的思维还需要那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第六段“我对此完全赞同。
”这句话中的“此”具体指代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解释词语。
①满腹经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奥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请你举一个生活中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的例子。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议论文阅读(含解析)

议论文阅读【2023年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作家的劳动路遥①我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劳动历史并不长,这里所谈的只是一些肤浅而零碎的认识。
②一个人想搞创作,一开始就想接触一些创作方面的理论和技巧,这是必要的。
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这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学创作这种劳动。
③搞文学,具备这方面的天资当然是重要的,但就我来说,并不重视这个东西。
我觉得,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不完全是智慧的产物,更主要的是毅力和艰苦劳动的结果。
④从工作特点来看,作家永远是个体劳动者。
这种独立性的劳动非常艰苦,不能指靠别人来代替。
任何外在的帮助,都不可能缓减这种劳动的内在紧张程度。
有时候,一旦进入创作的过程(尤其是篇幅较大的作品),真如同进入茫茫的沼泽地,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等于一个人孤零零地在稿纸上进行一场不为人所知的长征。
精神时不时会垮下来,时不时怀疑自己能否走到头。
有时,终于被迫停下来了。
这时候,可能并不是其他方面出了毛病,关键是毅力经受不住考验了,当然,退路是熟悉的,退下来也是容易的。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被困难击败了,悲剧不仅仅在于这个作品的失败,而且在于自己的精神将可能长期陷入迷惘状态中。
也许从此以后,每当走到这样的“回心石”面前,腿就软了,心也灰了,一次又一次从这样的高度上退下来,永远也别指望登上华山之巅。
遇到这样的情况,除过对自己所写的东西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咬着牙,一步一步向前跋涉,要想有所收获,达到目标,就应当对自己残酷一点!⑤文学创作的艰苦性还在于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任何简单的创造都要比复杂的模仿困难得多。
平庸的作家会反复制造出一堆又一堆被同样平庸的评论家所表扬的文学废品,而任何一个严肃认真的作家,为寻找一行富有创造性的文字,往往就像在沙子里面淘金一般不容易。
如果说创作还有一点甜头,那么,这种甜头只有在吃尽苦头以后才能尝到。
⑥为了适应这种艰苦的劳动的需要,我们必须一开始就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
《创造性思维》现代文阅读的答案

《创造性思维》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创造性思维》现代文阅读的答案现代文阅读。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
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对此我完全赞同。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谈创造性思维
我国古代有两个脍炙人口的典故,一是《曹冲称象》,一是《司马光破缸救人》、多少年来,这两个主人公一直被人们当做神童传颂,并且成为我国教育儿童、开发智慧的典范、可是,他们两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创造性思维,却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思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了思维的方法或者说思维的技巧,可以说,大多数场合的思维都是一种习惯性思维、虽然习惯性思维会使人提出一种前人已经作出过的合乎常理的答案,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往往使人囿于常理而无计可施,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就在于冲破了习惯性思维的羁绊,从而解决了按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
仍以上面两个典故为例、在如何称象这个问题上,人们想到的只是秤,因为自古以来,称小物用小秤,称大物用大秤,已是人人皆知的常理,而今没有足以称起大象的大秤,因而无法计算、这是习惯性思维的必然结呆、曹冲则不然,他利用船的吃水深浅,用砖头代替象,化整为零,终于称出了象的体重、同样,在儿童落入水缸之时,其他儿童想到的是怎样从水缸上面将落水者救出,这是一种习惯性思维、司马光救人成功,正是由于他突破了这一点火而出现了破缸救人的壮举、
现代的所谓创造性思维,包括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就扩散思维而言,要求人们从多种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为事物本身的性质所束缚、比如,在回答回形针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时,按习惯性思维的逻辑,只有一个答案,即夹文件,而有人通过扩散思维,竟找到了上百种其他用途,如果我们在解决任何问题时都能进行扩散思维的话,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为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条件、但是,仅仅进行扩散思维,很难获得创造性的成果,还须进行集中思维、所谓集中思维,就是通过逻辑分析,对经扩散思维而得出的设想,按问题解决的要求去进行筛选和最优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注音并解释词语、
①脍炙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羁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的观点是什么?和文章的标题“谈创造性思维”是什么关系?
答:
3.细读文章,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在正确项后面的括号打“√”表示、对错误项要指出错的原因、A.创造性思维、习惯性思维、扩散思维、集中思维是几种不同的思维方法、()
B.创造性思维包括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C.集中思维和扩散思维是两种对立的思维方法,二者相互排斥,不可统一、
D.解决任何问题,都不可进行习惯性思维,因为这种思维方法往往使人囿于常理而无计可施、()E.创造性思维为人们提供了从多种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4.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什么?习惯性思维的不足是什么?
答:
5.为什么说仅仅进行扩散思维还不能获得创造性的成果?
答:
参考答案
1.①kuài zhì rén kǒu 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②yóu yú局限,拘泥于。
③jī bàn 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2.文章的观点是:应提倡创造性思维。
文章的标题是本文的论题。
3.B(√)E(√)A项中,创造性思维中包括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它们之间是包容关系,不是并列关系。
C项中,集中思维和扩散思维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D项中,在大多数场合的思维都是一种习惯性思维,会使人得出一种前人已经做出过的合乎常理的答案,不能说这种答案都解决不了问题,说“解决任何问题”太绝对了。
4.特点:冲破了习惯性思维的羁绊,从而解决了按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
不足:往往使人同于常理而无计可施。
5.经扩散思维得出来的是几种设想,然后要通过逻辑分析,按问题解决
的要求,对这些设想进行筛选和最优化,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成果,这一过程谓之集中思维,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得到真理的道理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