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同步练习
初二语文第一课课后练习题

初二语文第一课课后练习题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有一天,我独自一人到山里去采草药。
路上,我遇见一个老人。
老人对我说:“小朋友,你可知道我是谁?”我看着老人,犹豫了一下,然后答道:“您是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
”老人微笑着点了点头,他说:“你答对了,我就是春天。
”(2)老爷爷问我:“小朋友,你知道我为什么要穿绿衣服吗?”我看了一眼他的绿衣服,一时没做反应。
他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释说:“绿色代表了春天的希望和生机,绿色的衣服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温暖。
”我点点头,恍然大悟。
(3)我继续和春天的老爷爷聊着天。
我问他:“老爷爷,你为什么要走遍大地,给人们带来生机?”老爷爷笑着回答:“我是季节的使者,我用春天的阳光和雨水,带给大地万物生长的力量。
花儿绽放、树木发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4)我听着老爷爷的话,心里更加佩服春天这位老爷爷了。
我感叹道:“春天是多么美好的季节啊!不仅可以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还能看到大自然的生机。
”老爷爷慈祥地笑了笑,说:“小朋友,春天是大地的礼物,也是对大自然的感恩。
”我对春天充满了感激之情。
问题:1. 老人见到主人公后,问了他什么问题?2. 为什么老人穿绿衣服?3. 老人为什么要走遍大地?4. 为什么主人公对春天充满感激之情?二、完形填空阅读短文,从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春天到了,大地变得绿意盎然。
小明和小红去公园玩耍。
他们跑到花坛前,发现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花朵。
小明高兴地说:“春天的花儿真_1_!”小红也点点头,她拿起一朵红色的_2_,说:“小明,这朵花儿真_3_,快闻闻它的_4_!”小明低下头,靠近花朵,用鼻子轻轻地闻了闻,说:“嗯,真香!”(2)他们又走到小河边,看到一堆小鸭子在_5_。
小红指着小鸭子说:“小明,看,这些小鸭子真_6_!”小明点点头,他眼中闪烁着_7_,说:“是啊,它们好_8_!”(3)他们继续前进,走到了一个小山丘上。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训练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训练新人教版基础锤炼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芜湖()溃退()荻港()锐不可当()泄气()督战()歼灭()要塞()2.解释下列词语。
(1)溃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业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摧枯拉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锐不可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的军队增了兵,并确定了他们溃退的日期,再留给联合国六个月的时间去控制局势。
B.当你泄气时,当你失落时,你要相信付出会得到回报。
C.北京时间3日晚,德国队以摧枯拉朽之势4比0狂胜阿根廷队,昂首挺进世界杯半决赛。
D.经过数月的苦练,这支少年篮球队的气势锐不可当,他们对于这次比赛志在必得。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创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正在湖南卫视热播。
(在“反腐”后面加上“电视剧”)B.2017年国家乒乓球队举行的教练员竞聘会议于3月30日在鞍山召开。
(删去“会议”)C.教师课余从事微商职业,不仅进货、选货、宣传费事费时,在社交平台回答顾客问题,也会占据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
(将“进货”和“选货”对调)D.虽然她在演唱中记错了歌词,但最终,还是以真挚的歌声,让现场观众响起了掌声与泪水。
(去掉“与泪水”)5.文学常识填空。
新闻的结构一般由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组成。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______________的原则安排的。
6.仿照下面句子,再写一句表现新闻威力的句子。
新闻起先像一团闷住的火,后来突然燃烧起来,成为熊熊烈火,无法把它扑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精读(一)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回答问题。
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1课消息二则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荻.港( )溃.退( )督.战( )区域.( ) 要塞.( ) 锐不可当.(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jiān)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某某、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2)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某某拒绝和平,都很(xiè)____气。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
D.我军前锋,业已..切断某某某某段铁路线。
业已:已经。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国民党反动派自以为依靠长江天险构筑的防线固若金汤....,但在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面前,这防线顷刻变得不堪一击。
B.《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气势磅礴,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心潮澎湃。
C.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志愿军战士们勇往直前,锐不可当....,一举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敌人。
D.那些陈规陋习都是些摧枯拉朽....、丑恶糟粕,根本不能算做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军前锋即将业已切断某某某某段铁路线。
B.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要学好数理化就行了?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C.小山村的农民真不简单,要在三年内使山村农业走上了机械化道路!D.加强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小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6.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就连我自己也在闪闪绿色之中了。
A.天空中的艳阳洒下金辉一片B.大地像一块绿色的地毯C.碧绿的江水轻轻拍打着船舷D.天地山川整个绿成一片7.文体常识填空。
初中部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第1课新闻两则》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港()锐不可当.()歼.灭()击溃.()绥靖..()()阻遏.()鄂.豫()逃窜.()2.填空(1)新闻又称________,它________、________地报导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一篇新闻稿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部份。
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________为主,也能够适当穿插________。
3、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①“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何?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冲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何?③“我已消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为何要连用“消灭”、“击溃”两个动词?④“咱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丛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这些词语内涵别离是什么?表现语言特点是什么?4.在下列语段当选择适当的词填空。
(填番号)国民党的(A.广大 B.大量 C.多数 D.部份)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A.反对 B.抗拒 C.拒绝 D.抵触)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A.作战 B.指挥 C.鼓动 D.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以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A.牢靠 B.牢固 C.巩固 D.顽固)的,(A.弱点B.松懈 C.劣势 D.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五、请用一句话归纳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今日凌晨4时33分,在通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二、阅读(考试链接)(一)(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电头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时刻精准到“时”暗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导语点明新闻人物是,其中“百万”说明了。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各课同步练习及答案汇总(全册)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各课同步练习及答案汇总 (全册 )内容预览:第一单元 1 课巴东三峡一、累积运用,我最棒!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书写解说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玲珑 (l óng) 秭归 (z ǐ)凄惨 (c án) 凝视 (n íng 注意力集中。
)B.袅袅 (ni ǎ悠o)闲 (y ō u)崆岭 (k ō ng)浣妆 (wán 洗,清洗。
)C.蘷门 (ku í)古迹 (y í)陡峭 (j ùn) 矗立 (s ǒ ng高高的 )D.缈小 (mi ǎ o)调解 (ti o)á湛蓝 (wèi) 恐惧 (k ǒ ng惧怕。
)2.选出正确的选项( )⑴ 江南的山玲珑,树木葱郁可爱。
⑵ 水从高的石滩上下来,局势极可怕。
⑶ 远远的朝北望去,隐约的能够八阵图的古迹。
⑷ 天上一轮明月,已朝鲤鱼山的顶上,放射着的光。
A. 漂亮倾注看见清寒B. 艳丽倒注看见清寒C.壮丽倒注看见冷清D.艳丽倾注看见冷清3、挨次填入以下横线处的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登上这气概恢宏的三峡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躯体,倾听它沉雷般的心跳,问苍莽大地,有哪一条江河___ 了这样深沉的文化 ?有哪一道大坝能____ 这样众多的智慧?有哪一座建筑能 _____ 这样壮美的崇敬?有哪一项工程能____ 这样伟大的传奇 ?A. 凝集积淀写满目睹B.积淀凝集目睹写满C.写满目睹凝集积淀D.目睹写满积淀凝集4.下边一段文字是对我国颇负盛名的“三峡景观”的描述,其中搭配和连接不妥的一句是( )A、有人说,三峡像一轴展不尽的山川画卷。
B、也有人说,三峡是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长廊。
C、依我们看,三峡倒像一部绚烂的交响乐。
D 、它是“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这三个拥有各自不一样旋律、节奏的优美的画面构成。
5.指出对下边的诗、谚语、典故在文中作用剖析不妥的一项 ( ) A.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习:第1课《消息二则》(I)卷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习:第1课《消息二则》(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描述与名著人物不匹配的一项是()A.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平,小时候被舅妈嫌弃,被表哥毒打,但她自尊、自立、自强,后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同,最终和罗切斯特结婚,过上幸福的生活——简·爱。
B.他原是上界的天蓬无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尘,后来成为唐憎的弟子,与孙悟空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猪八戒。
C.他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但忍受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因将偷菜的泼皮踢进了粪池,倒拔垂杨柳,成名远播——豹子头林冲。
D.他不自暴自弃,纵供人观赏,仍泰然自若,保持自身的尊严,以平等的姿态与大人国的国王交谈;他勇于帮助小人同抵抗外族入侵,但断然拒绝为小人国国王的侵略扩张政策效劳——格列佛。
2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妖娆(rǎo)解剖(pōu)骈进(pián)心无旁骛(wù)B.承蜩(tiào)赃物(zāng)给予(gěi)眼花缭乱(liáo)C.风骚(sāo)涵养(hán)晨曦(xī)强聒不舍(guō)D.佝偻(gōu)亵渎(xiè)箴言(zhēng)矫揉造作(jiǎo)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夏日的承德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高中充满信心。
C.阳光中学在2017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D.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了解到陈忠实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 同步练习

1.1 消息两则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阌.乡(wén)阻遏.(è)逃窜.(cuān)绥靖..(suíjìng)B.荻.港(dí)阻塞.(sè)区域.(yù)踞.点(jū)C.泄.气(xiè)业已.(yǐ)纤.维(qiān)要塞.(sài)D.溃.退(kuì)管辖.(xiá)歼.灭(jiān)锐不可当.(dāng)2.下列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要塞业已被浮B.泄气协定衷心C.前峰阻遏二十八宿D.丝豪逃窜管辖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芜.湖(wú)业已.(yǐ)锐不可当.(dāng)B.荻.港(dí)泄.气(xiè)摧枯拉朽.(xiǔ)C.签.订(qiān)督.战(dū)纷纷溃.退(kuì)D.要塞.(sài)歼.灭(qiān)殷.家汇(yīn)4.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区域泄气业己毫无斗志B.占领阵地扩展冲破敌阵C.督战协定突破马革果尸D.巩固丝豪拒绝横渡长江5.下列词语中字的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是()A.锐不可当(dǎng阻挡、抵挡)B.馈退(kuì馈败)C.歼灭(jiān消灭)二.填空题(共3小题)6.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锐不可当歼灭溃退督战摧枯拉朽阻遏要塞泄气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摧.枯拉朽.:溃退..:荻.:8.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溃.退荻.港摧枯拉朽.要塞.歼.灭锐不可当.qiān订xiè气dū战。
三.基础知识(共1小题)9.字音字形。
芜.湖kuì退荻.港殷.家汇锐不可当.qiān订dū战xiè气歼.灭要塞.四.语言运用(共1小题)10.给加点字注音。
溃.退歼.灭督.战芜.湖签.订取缔.对峙.要塞.绥靖..阻遏.锐不可当.五.综合读写(共1小题)11.下面这则启事中有多处错误,请指出四处并改正。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同步训练新人教版

《消息二则》自主学习基础锤炼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芜.湖()溃.退()荻.港()锐不可当.()泄.气()督.战()歼.灭()要塞.()2.解释下列词语。
(1)溃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业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摧枯拉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锐不可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的军队增了兵,并确定了他们溃退..的日期,再留给联合国六个月的时间去控制局势。
B.当你泄气..时,当你失落时,你要相信付出会得到回报。
C.北京时间3日晚,德国队以摧枯拉朽....之势4比0狂胜阿根廷队,昂首挺进世界杯半决赛。
D.经过数月的苦练,这支少年篮球队的气势锐不可当....,他们对于这次比赛志在必得。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创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正在湖南卫视热播。
(在“反腐”后面加上“电视剧”)B.2017年国家乒乓球队举行的教练员竞聘会议于3月30日在鞍山召开。
(删去“会议”)C.教师课余从事微商职业,不仅进货、选货、宣传费事费时,在社交平台回答顾客问题,也会占据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
(将“进货”和“选货”对调)D.虽然她在演唱中记错了歌词,但最终,还是以真挚的歌声,让现场观众响起了掌声与泪水。
(去掉“与泪水”)5.文学常识填空。
新闻的结构一般由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组成。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______________的原则安排的。
6.仿照下面句子,再写一句表现新闻威力的句子。
新闻起先像一团闷住的火,后来突然燃烧起来,成为熊熊烈火,无法把它扑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精读(一)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同步练习----《新闻两则》1给加点字注音。
歼灭()溃退()
星宿()阻遏()
2给加点字注音。
管辖()绥靖()
要塞()锐不可当()
3给下面的形似字组词。
锐()税()荻()获()
哀()衰()
4给下面的形似字组词。
歼()纤()溃()遗()
蓑()衷()
5解释下列词语,并分别造句。
锐不可当:
气势磅礴:
6选词填空。
(1)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安庆、芜湖线。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多华里的战线上,敌阵,横渡长江。
(3)东面防线又被我军了。
A.越过
B.经过
C.突破
D.冲破
E.偷袭
F.击溃
7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1.“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什么?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8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1.“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为什么要连用“歼灭”、“击溃”两个动词?
9.对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锐不可当要塞阻遏绥靖
A.dǎng sài yè tuǒ B.dāng sāi è něi
C.dǎng sài è suí D.dāng sài è suí
10.根据下列句子提供的意思填写词语。
①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②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
③田地中间纵横交错的小路。
()④可做屏障的险要地方。
()
11.在《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篇新闻中,为什么不仅报道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12.将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缩成一句话新闻。
13.据下列节目单,在“校园广播之声”开始曲播完之后说一段开场语,介绍将要播送的内容。
□ 庆祝五四联欢会获奖节目选播
□ 校园一周要闻
□ 本站记者与五四征文获奖作者访谈录
□ 昨日球讯
□明天天气预报
14.以标题形式概括下段文字的要点,供电视台播出。
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
35个字。
中国代表团团长吴健民1996年5月28日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审议会上,向该委员会提交和介绍了中国执行《儿童权利公约》情况的报告。
他说,根据统计,在儿童死亡率、营养、卫生、教育状况等方面,中国基本上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29日,该委员会通过对中国执行公约情况的报告所作出的评价,肯定中国在发展儿童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
标题新闻:
课内精读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5.本文共17句。
在下面句子序号之间用“‖”划分导语与主体部分,用“︱”划
分主体部分的层次。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⒃⒄
16.本文第⑵句中“西起九江”后为什么要加上“(不含)”请具体说明。
17.从本文主体部分中找出两个表现我军雄伟气势的词语,写在下面。
18.文中的“此种情况”指的是。
1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导语的内容(不超过十个字)。
20.本段在写三路军渡江情况时,写法有同异,详略得当,其中写得详细的是,写得简略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同步练习----《新闻两则》答案
1 jiān kuìxiǔè
2 xiásuísài dānɡ
3 锐气税收芦荻获取悲哀衰老
4 歼灭纤维击溃遗留蓑衣衷心
5 略
6 C、D、C
7
1.不能。
如果去掉“不含”,意思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
2.好。
“不料”一词褒贬鲜明,充满了嘲讽,同时也显出了我军的神勇。
8
1.“歼灭”是把敌人消灭掉;“击溃”是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不一定消灭。
连用两个词表现了不同的作战结果,语气准确、简洁。
9略
10人民解放军;百万;长江;百万、横渡;简洁、概括;不是虚指,中路军30万,东路、西路各35万,共100万
11标题;导语;主体;用事实说话
12第一句用到了比喻,语言生动形象。
13“歼灭”是指消灭;“击溃”只是打退,打散(不一定消灭了)
14百万大军、1000余华里、冲破;正是、又
15C
16三峡总公司对金沙江溪洛渡和向家坝两个水电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17电头;发电单位;时间;来源真实
18第一句
19不好。
“至发电时止”表明战斗正在进行之中,更体现新闻及时的特点,“现在”所表达的时间比较模糊。
20我西路军当面之敌……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