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强化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习题附答案

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习题附答案

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习题附答案2017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习题(附答案)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是初级统计师考试的科目之一。

你知道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科目都考哪些知识吗?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科目的习题,欢迎阅读。

习题一:多选题1、非全面调查是仅对一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调查种类,下列各项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ABC)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 典型调查D 全面统计报表E定期普查2、下列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CE)A工厂按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B 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C 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D职工按工龄分组E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3、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A B )A、国内生产总值B、社会商品零售额C、产品库存量D、年末人口数E、年平均人口数4 下列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的是(BCDE)(总量指标分为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A 企业数B 利润总额C 产品销售收入D 固定资产原值E 工资总额5 反映现象发展变化程度采用的指标是(BCDE)A 发展水平B 发展速度C 增长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E 平均增长速度6 假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15.4%,则说明(BCD)A 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了15.4%B 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可能超过15.4%C 甲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可能低于15.4%D 总体上看,零售物价上涨了15.4%C 总体上看,零售物价上涨了115.4%(分清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与某商品零售物价指数)7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ABCDE)A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t) B极限误差的大小C抽样方法与组织方式的不同D总体标志的变异程度E人力物力财力的可能条件8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特点有(BCDE)A 严格的准确性B 文体的特殊性C 明显的综合性D 鲜明的实践性E 明确的目的性9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习惯上所称的工业指的是(CDE)A 建筑业B 房地产业C 采矿业D制造业 E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10 批发零售业总产出是指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单位一定时期内从事商品的(ABCD)等活动总量的价值A 购进B 保管C 包装D 销售E 运输。

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综合提升训练试卷和答案

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综合提升训练试卷和答案

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综合提升训练试卷和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质检人员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5件产品检验其使用寿命,产品的质量标准是使用寿命不小于100小时。

5件产品的使用寿命(单位:小时)分别为125、100、115、90、125。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A.60%B.70%C.80%D.90%【答案】 C2. 根据《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项目包括()。

A.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B.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和民间统计调查项目C.民间统计调查项目和涉外统计调查项目D.涉外统计调查项目和企事业统计调查项目【答案】 A3. 统计人员恪守的职业道德是()。

A.保守国家机密的统计资料B.对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调查对象的信息予以保密C.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D.坚持实事求是【答案】 D4. 根据《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

A.统计工作岗位B.统计机构C.综合的统计机构D.独立的统计机构【答案】 D5. 描述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时,宜采用()。

A.众数B.中位数C.简单平均数D.加权平均数【答案】 A6. 统计执法检查对象不包括()。

A.统计调查对象B.涉外调查机构C.民间调查机构D.地方人民政府【答案】 C7. 假设检验的依据是()A.小概率原理B.中心极限定理C.方差分析原理D.总体分布【答案】 A8. 某工业企业有关资料如下:报告期生产成品价值1000万元,在报告期全部销售,并销售上期生产的成品价值300万元;报告期对外加工费收入250万元,中间投入合计800万元,应交增值税50万元;报告期能源消费量为1 000吨标准煤。

A.1000B.1050C.1250D.1300【答案】 C9. 下列有关线性回归分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一个回归方程,因变量和自变量可以相互推算B.因变量和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C.对于没有明显关系的两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D.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答案】 A10. 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统计部门对给予()处罚的案件应当依照当事人的申请组织听证A.警告B.罚款C.较大数额罚款D.通报批评【答案】 C11. 某工业企业有关资料如下:报告期生产成品价值1000万元,在报告期全部销售,并销售上期生产的成品价值300万元;报告期对外加工费收入250万元,中间投入合计800万元,应交增值税50万元;报告期能源消费量为1 000吨标准煤。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

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l.统计的认识过程是( )。

A.从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B.从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C.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D.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2.设计统计分组的原则是( )。

A.分组的科学性、完整性和互斥性B.分组的全面性、完整性和互斥性C.分组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全面性D.分组的科学性、全面性和互斥性3.按统计指标的用途不同可分为( )。

A.观察指标和考核指标 B.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C.外延指标和内涵指标 D.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4.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若干件进行质量检验,并计算合格率,然后以此推断全部产品的合格率。

此种调查属于(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5.为了研究某市百货商店的经营情况,需要对全市百货商店进行全面调查,那么,该市所有的百货商店就是( )。

A.报告单位 B.调查项目C.调查对象 D.调查单位6.对35个大中型城市的零售物价的变化进行调查,就可以及时了解全国城市零售物价的变动趋势。

此种调查属于(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7.某车间9月份生产老产品的同时,新产品首次小批投产,出现了4件废品,全车间的废品率为1.3‰,10月份老产品下马,新产品大批投产,全部制品10000件,其中废品12件,则10月份产品质量( )。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8.下列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

A.产值资金占用率 B.产值计划完成程度C.增加值率 D.百元流动资金实现的利税额9.以下标志变异指标中,能在不同水平总体间直接比较标志变动程度大小的是( )。

A.全距 B.平均差C.标准差系数和平均差系数 D.方差与标准差10.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队,然后按相等的间隔来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为( )。

XX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练习及答案

XX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练习及答案

XX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法根底知识》精选练习及答案多项选择题
1.以下各项中不属于统计行政规章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那么》
B.《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D.《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
E.《关于统计报表管理暂行规定》
2.《统计法》对统计人员素质的根本要求包括()。

A.要模范遵守《统计法》
B.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
C.要保守国家秘密和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
D.要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活动
E.具备执行统计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3.以下各项中,属于统计人员职务上的义务的有()。

A.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视的职权
B.如实报送统计资料
C.揭露、检举统计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D.对国家秘密以及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和私人、家庭的单项资料保密
E.进展调查时出示工作证件
4.我国统计调查以()为补充,、根本统计资料。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必要的统计报表
D.重点调查
E.综合分析
5.《涉外社会调查活动管理暂行方法》规定的涉外调查活动管理制度包括()。

A.涉外统计调查自愿填报制度
B.涉外调查许可证管理制度
C.涉外社会调查工程审批制度
D.涉外调查事后监管制度
E.统计行政处分制度
答案:1.ACDE2.BE3.BDE4.CDE5.BCD。

2022-2023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2022-2023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2022-2023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某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将其计入()。

A.成绩为80分以下人数中B.成绩为70~80分的人数中C.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D.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确定【答案】 C2、完善()的法律制度,是2009年修订《统计法》的重中之重A.统计人员职责B.保障统计数据质量C.行政问责制D.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答案】 B3、统计执法检查是统计执法检查机关依照()进行的。

A.一定的职权、权限和方式B.规定的职责、权限的程序C.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D.法定的权利、义务和程序、方式【答案】 C4、指数按照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A.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B.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C.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答案】 B5、男性是一个()。

A.定性变量B.定性数据C.定量变量D.定量数据【答案】 B6、“有效性”是统计学家评价估计量的一个标准,它是指()。

A.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B.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C.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计总体的参数D.点估计量的值与被估参数的值相等【答案】 A7、下列关于方差与标准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标准差越大,表明各个观测值分布的越分散B.标准差越大,表明各个观测值的集中程度越小C.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根D.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答案】 C8、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库存不包括()。

A.车间领取但尚未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的产品B.代外单位保管的产品C.供货单位错发到本单位的产品D.已付货款但还在运输途中的产品【答案】 C9、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普查B.重点调查C.电话调查D.典型调查【答案】 A10、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普查B.重点调查C.电话调查D.典型调查【答案】 A11、统计工作的统一性,最关键的就是统计()的集中统一A.标准B.制度C.调查方法D.管理体制【答案】 D12、完善()的法律制度,是2009年修订《统计法》的重中之重A.统计人员职责B.保障统计数据质量C.行政问责制D.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答案】 B13、某健身中心四个季度销售额的季节比率分别为65%、120%、130%和85%。

2022-2023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练习题和答案

2022-2023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练习题和答案

2022-2023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练习题和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在统计执法检查中,不属于统计执法检查对象的是()。

A.有上报统计资料义务的统计调查对象B.依法使用政府统计资料的统计用户C.依法组织实施政府统计调查的政府统计机构D.从事涉外调查的涉外调查机构【答案】 B2. 《统计法》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应当予以保密。

A.国家秘密B.国家秘密、商业秘密C.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D.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答案】 D3. 某学生对其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保留小数)采用如下分组,正确的是()。

A.30分以下,31~60分,61~80分,80分以上B.50分以下,50~70分,70~90分,90分以上C.40分以下,40~60分,60~80分,80分以上D.40分以下,41~59分,60~79分,80分以上【答案】 C4. 某省民政厅为了制定本省“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规划,需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本地区民问机构和社会团体进行调查。

A.国家统计调查项目B.部门统计调查项目C.地方统计调查项目D.民间统计调查项目【答案】 C5.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第二次修订A.1983年12月8日B.1996年5月15日C.2009年6月27日D.I987年2月15日【答案】 C6. “一致性”是统计学家评价估计量的一个标准,它是指()。

A.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B.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C.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计总体的参数D.点估计量的值与被估参数的值相等【答案】 C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长期趋势分析方法的是()。

A.回归方程法B.简单移动平均法C.指数平滑法D.季节指数法【答案】 D8. 假设从两个正态总体抽取两个独立的随机样本,则两个样本方差比的抽样分布为()。

A.正态分布B.F分布C.t分布D.χ2分布【答案】 B9. 已知一组数据均值为5,标准差为1.58倍;第二组数据均值为125,标准差为2.58倍,则()。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描述统计的是()。

A.收集数据的方法B.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展示的方法C.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方法D.分析样本数据特征的方法2.下列变量中,属于顺序变量的是()。

A.职业B.教育程度C.身高D.收入3.下列数据来源中,属于直接来源的是()。

A.公开出版的统计数据B.各企业的经营报表数据C.某研究机构发布的研究数据D.实验数据4.下列陈述中,不属于抽样调查特点的是()。

A.样本单位按随机原则抽取B.能够根据样本特征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C.不存在抽样误差D.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5.为了掌握全国乳制品的质量,选出蒙牛、伊利、光明和三元等几个大型乳制品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

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统计报表6.下列图示方法中,最适于用来研究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是()。

A.条形图B.饼图C.折线图D.散点图7.在反映某小学三年级学生身高的分布时,将其分组为120厘米以下、120~130厘米、130~140厘米、140厘米以上,则()。

A.120厘米在第一组,130厘米在第二组B.120厘米在第一组,130厘米在第三组C.120厘米在第二组,130厘米在第二组D.120厘米在第二组,130厘米在第三组8.下列关于直方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直方图主要用于定性数据的图示B.直方图的横坐标只表示分组,不表示数值的大小C.直方图就是条形图D.直方图的纵坐标代表各变量值出现的频数9.描述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时,宜采用()。

A.众数B.中位数C.简单平均数D.加权平均数10.如果一批数据中有少数极端数值,则描述其集中趋势时不宜采用()。

A.众数B.中位数C.简单平均数D.加权平均数11.从一个包含100个单位的总体中随机抽取30个单位组成样本,则样本方差使用的自由度为()。

2022-2023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2022-2023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2022-2023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100题)1、根据《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项目包括()。

A.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B.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和民间统计调查项目C.民间统计调查项目和涉外统计调查项目D.涉外统计调查项目和企事业统计调查项目【答案】 A2、国家统计数据以()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务院B.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C.国家统计局D.国务院和国家统计局【答案】 C3、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其符号均可用来判断现象()A.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B.正相关还是负相关C.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D.单相关还是复相关【答案】 B4、某学生对其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保留小数)采用如下分组,正确的是()。

A.30分以下,31~60分,61~80分,80分以上B.50分以下,50~70分,70~90分,90分以上C.40分以下,40~60分,60~80分,80分以上D.40分以下,41~59分,60~79分,80分以上【答案】 C5、某省民政厅为了制定本省“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规划,需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本地区民问机构和社会团体进行调查。

A.由民政厅对调查对象进行处罚B.移送上级主管部门民政部处理C.移送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处理D.移送省统计局处理【答案】 D6、坚持统计行政处罚公正、公开原则,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是()。

A.建立完善回避制度B.正确行使统计行政自由裁量权C.建立健全听证制度D.建立健全办案公开制度【答案】 B7、适于一次指数平滑方法分析的序列是()。

A.平稳序列B.非平稳序列C.有长期趋势的序列D.有季节波动的序列【答案】 A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是由( )批准的。

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国务院办公厅D.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答案】 A9、根据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不属于部门统计机构职责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强化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总量指标的数值大小一般( )。

A.与总体范围无关B.随着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少C.随着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大【答案】D【解析】总量指标数值的大小一般与总体范围成正比,即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大,随着总体范围的缩小而减小。

2.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答案】B【解析】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是指反映总体单位数多少的总量指标;总体标志总量是指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的总量指标。

3.按所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 )。

A.实物指标、劳动量指标和价值指标B.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C.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D.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答案】D【解析】按所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①时点指标,它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状态上的总量;②时期指标,它是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总量。

A项是按照计量单位不同划分的;B项是按照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划分的。

4.如果研究从业人员劳动收入水平,则从业人员人数与劳动报酬总量等指标是( )。

A.前者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后者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B.前者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后者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C.都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D.都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答案】B【解析】“从业人员人数”用来反映所研究的从业人员的总体单位数多少,因此属于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劳动报酬总量”用来反映所研究的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的总和,因此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5.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的总量指标是( )。

A.价值量指标B.时期指标C.实物量指标D.劳动量指标【答案】A【解析】价值量指标是以价值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

它能够使不能直接相加的经济现象的数量过渡到可以加总,用以综合说明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

6.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答案】B【解析】标准差是绝对数变异指标,其数值大小与标志值绝对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关系。

当两总体平均数相等时,可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平均数的代表性:标准差大的,平均数代表性差;标准差小的,平均数代表性好。

当两总体平均数不相等时,不能利用标准差直接比较,而应该计算变异系数。

7.某厂2008年完成产值200万元,2009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

A.5%B.5.5%C.15.5%D.115.5%【答案】A【解析】在提高率形式时,实际的提高率=(231-200)/200×100%=15.5%,则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00%+实际的提高率)/(100%+计划的提高率)×100%=(100%+15.5%)/(100%+10%)×100%=105%,那么,超额完成程度=105%-1=5%。

8.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7%,实际单位生产成本为计划单位生产成本的( )。

A.97.9%B.98.2%C.102.3%D.140%【答案】A【解析】在降低率形式时,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00%-实际降低率)/(100%-计划降低率)×100%=(100%-7%)/(100%-5%)×100%=97.9%,即比计划超额降低了(1-97.9%)=2.1%。

9.下列各项中,超额完成计划的是( )。

A.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B.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C.建筑预算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D.流通费用率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答案】A【解析】对于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计算结果的评价,因指标的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①对于愈高愈好的正指标,计算结果大于100%,为超额完成计划;②对于愈低愈好的逆指标,计算结果小于100%,为超额完成计划。

A项,“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为正指标,大于100%,意味着超额完成计划3.5%;B、C、D项中各项指标为逆指标,计算结果大于100%,意味着没有完成计划。

10.如果你的业务是提供足球运动鞋的号码,那么,下列平均指标对你更有用的是( )。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答案】D【解析】题中,最关注哪个号码的足球运动鞋有最多的人穿,而众数是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故众数最有用。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总量指标的作用有( )。

A.总量指标是认识现象的起点B.用来反映经济发展变动的基本趋势C.总量指标是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指标D.总量指标是计算其他统计指标的基础E.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协调性和均衡性【答案】ACD【解析】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总量指标的作用有:①总量指标是认识现象的起点;②总量指标是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指标;③总量指标是计算其他统计指标的基础。

2.下列统计指标为总量指标的有( )。

A.工资总额B.流动资金余额C.人口密度D.职工人数E.人均国民收入【答案】ABD【解析】总量指标是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其具体数值表现为绝对数;相对指标是质量指标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具体数值表现为相对数。

题中A、B、D项的具体数值表现为绝对数,故属于总量指标;C、E项的具体数值表现为相对数,故属于相对指标。

3.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人口出生数C.某农场每年年末拖拉机台数D.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E.某城市在校生人数【答案】ACDE【解析】总量指标按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总量;时点指标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状态上的总量。

题中,A、C、D、E项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状态上的总量,故属于时点指标;B项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总量,故属于时期指标。

4.逐年扩大的粮食播种面积和逐年增加的粮食产量( )。

A.都是时点指标B.都是时期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E.前者是总体单位总量,后者是总体标志总量【答案】BE【解析】“逐年扩大的粮食播种面积”和“逐年增加的粮食产量”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总量,因此均属于时期指标,B项正确;“逐年扩大的粮食播种面积”是反映总体单位数多少的总量指标,故属于总体单位总量;“逐年增加的粮食产量”是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的总量指标,故属于总体标志总量,E项正确。

5.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是( )。

A.绝对数B.无名数C.有名数D.平均数E.抽样数【答案】BC【解析】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①无名数,它是一种抽象化的无量纲数,如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或千分数;②有名数,它是将相对指标中的分子与分母指标的计量单位同时使用,是一种复合单位,如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表示、动力装备程度用千瓦/人表示等。

6.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 )。

A.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D.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E.某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答案】ACD【解析】结构相对指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志将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部分,将各部分的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

题中,A、C、D项属于结构相对指标;B项属于动态相对指标;E项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7.比较相对指标可用于( )。

A.不同国家、地区、单位之间同类指标的对比B.不同时期的比较C.实际水平与计划水平的比较D.落后水平与先进水平的比较E.实际水平对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答案】ADE【解析】B项适合采用动态相对指标;c项适合采用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8.下列指标中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有( )。

A.某厂工人中,技术工人和辅助工人的比例是2:3B.2009年甲地人均粮食产量是乙地的1.5倍C.出生婴儿中正常的男女性别比例是105:100D.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1.2%,女性占48.8%E.2008年某国农轻重比例是28:38:34【答案】ACE【解析】比例相对指标是指将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得到的综合指标,它表明总体内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题中,A、C、E项属于比例相对指标;B项是将两个性质相同的指标对比,故属于比较相对指标;D项是部分的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故属于结构相对指标。

9.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A.某市医院床数与该市人口数之比B.某市人口数与该市土地面积数之比C.我国国民收入与我国人口数之比D.甲地区工业总产值与乙地区工业总产值之比E.我国男性人口数与全国人口数之比【答案】ABC【解析】强度相对指标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相互对比,用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

题中,A、B、C项属于强度相对指标;D项是将两个性质相同的指标对比,故属于比较相对指标;E项是部分的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故属于结构相对指标。

10.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 )。

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E.动态相对指标【答案】BCD三、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可以随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 )【答案】√2.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 )【答案】×【解析】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而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3.人口数是时点指标,人口密度是时期指标。

( )【答案】×【解析】人口数是时点指标,人口密度是强度相对指标。

4.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不仅可以说明报告期计划执行结果,而且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计划执行进度情况。

( )【答案】√5.计划完成相对数的数值大于100%,就说明完成并超额完成了计划。

( )【答案】×【解析】若计划指标是以最低限额规定的,一般来说,计划完成程度指标以等于或大于100%为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大于100%的部分为超额完成计划部分。

若计划指标是以最高限额规定的,则计划完成程度指标以小于或等于100%为超额完成和完成计划,小于100%部分为超额完成计划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