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钢筋工程量概述 第2章 首层钢筋工程量
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估价(全国消耗量定额版)

第一节门工程计量与计价 第二节窗工程计量与计价
第一节屋面及防水工程计量与计价 第二节保温、隔热、防腐工程计量与计价 习题
第一节楼地面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 第二节墙、柱面装饰与隔断、幕墙工程 第三节天棚工程计量与计价 第四节油漆、涂料、裱糊工程计量与计价 第五节其他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 习题
第一节主体工程拆除计量与计价 第二节装饰工程拆除计量与计价 习题
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估价(全 国消耗量定额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消耗量
方法
装饰
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
计算
混凝土
估价
工程
工程量 工程
定额
全国
计价
工程量
计量
施工
习题
费用
内容摘要
本书重点讲解了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估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详细讲解了清单工程量的编制方法。针对现阶段承包人投标报价时都需要以消耗量定额为编 制依据的现实,专门以《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按照《关于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 通知》的要求计算企业管理费和利润,结合人工、材料、机械的市场价格,给出了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的组价过 程。每章都通过应用案例,详细讲解工程量和综合单价的计算步骤。钢筋工程依据16G101系列平法图集,介绍了 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方法。本书既有理论阐述,又有方法、实例,实用性较强。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高职高专工 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等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等从事 造价管理工作的人员学习参考。
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2之钢筋计量规则及方法

钢筋计量规则及方法
一、钢筋工程量计算步骤
二、钢筋工程量基本计算规则及公式
(1)、计算规则:钢筋工程量应区分不同钢筋类别、钢种和 直径分别以吨(t)计算其重量。 (2)、计算公式:钢筋工程量=钢筋下料长度(m)×相应钢 筋每米重量(kg/m)
钢筋每米重量查钢筋重量表,见教材209页。 (3)、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 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自然接头损耗及下料损耗已包括在钢筋 的损耗率之内,不得另计。钢筋的电渣压力焊、套筒挤压等 接头,以"个"计算。
(4)弯曲量度差
5、箍筋调整值
(1)箍筋弯钩的规定
1)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 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2)无抗震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按90°/180° 或90°/ 90°形式加工; 有抗震要求或受扭的结构按135°/ 135° 形式加工。
3)弯钩平直段的长度,对于一般结构, 不宜小于5d; 对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10d, 且不小于75mm。
号、环境类别有关。 常用一类环境钢筋保护层:基础40mm,柱30mm,梁
25mm,板、墙15mm
平面钢筋垫块 砂浆或混凝土
立面钢筋垫块 塑料
2、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平直段为3d) 平钩( 180 °) 6.25d (圆钢端部弯钩) 直钩( 90 °) 3.5d 斜钩( 135 °) 4.9d (箍筋端部弯钩)
(2)箍筋调整值
箍筋度量
方法
4—5
量外包尺寸
40
量内包尺寸
80
箍筋直径(mm)
Hale Waihona Puke 685060
100
120
10—12 70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1.钢筋长度的计算公式:钢筋长度的计算公式是根据结构的尺寸和钢筋的布置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结构的平面尺寸和高度来计算钢筋的长度,具体计算方法如下:钢筋长度=结构的平面周长+结构的高度×钢筋的布置层数2.钢筋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钢筋截面面积是用来确定钢筋的尺寸和数量的重要参数。
通常使用钢筋的直径来计算钢筋截面面积,计算公式如下:钢筋截面面积=π×(钢筋直径/2)^23.钢筋总数量的计算公式:钢筋总数量是根据结构的需求和设计要求来计算的。
计算公式如下:钢筋总数量=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的钢筋数量×总长度(或总面积)4.钢筋重量的计算公式:钢筋重量是根据钢筋的截面面积和长度来计算的。
计算公式如下:钢筋重量=钢筋截面面积×钢筋长度×钢筋的单位重量5.钢筋间距的计算公式:钢筋间距是指钢筋之间的距离,通常根据结构的要求和设计规范来确定。
常见的计算公式有两种:(1)平均间距计算公式:钢筋平均间距=结构尺寸/(钢筋数量+1)(2)最大间距计算公式:钢筋最大间距=允许的最大间距-钢筋直径6.柱子钢筋数量的计算公式:柱子钢筋数量的计算需要考虑柱子的受力情况和结构要求。
常见的计算公式有两种:(1)常规计算公式:钢筋数量=柱子截面面积/钢筋截面面积×钢筋数量系数(2)高强钢筋计算公式:钢筋数量=柱子截面面积/钢筋截面面积×钢筋数量系数×(钢筋屈服强度/钢筋设计强度)以上是钢筋工程量计算的一些基本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对钢筋的数量和尺寸进行准确的计算。
但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计算方法还需根据具体的结构设计和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参考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计算。
钢筋计量

第1章 钢筋工程量计算概述
砼保护层厚度(mm)
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最小厚度(mm) 墙(板) 环境 类别 ≤C2 0 一 二 三 a b 20 - - - C25~ C45 15 20 25 30 ≥C5 ≤C2 0 0 15 20 20 25 30 - - - 梁 C25~ C45 25 30 35 40 ≥C5 ≤C2 0 0 25 30 30 35 30 - - - 柱 C25~ C45 30 30 35 40 ≥C5 0 30 30 30 35
2011-9-26 第1章 钢筋工程量计算概述 26
钢筋长度计算
钢筋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增加长度 • 式中:增加长度——弯钩、弯起、搭接和锚固等增加的长度。
2011-9-26
第1章 钢筋工程量计算概述
27
下料长度(红色中心线长)
3钢筋量度 差 =钢筋外包 尺寸-钢筋 下料长度 =bf+cf- 弧长bc 4钢筋下料 长度= 钢筋外包尺 寸 -钢筋量度 差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50500-2008)
清单项目 • 现浇混凝土钢筋、预制构件钢筋、钢筋网片、钢筋笼按设计 图示钢筋(网)长度(面积)乘单位理论质量,以吨(t)计 算。 相关项目 • 工程内容: • 钢筋特殊接头工程包括钢筋切断、磨光、上卡具扶筋、焊接 及加压、取试样,电渣焊接、挤压,安装套管、冷压焊接。 • 钢筋气压焊、电渣压力焊、冷挤压接头等钢筋特殊接头按个 计算。钢筋冷挤压接头预算定额子目中,不含无缝钢管价值。 无缝钢管用量应按设计要求计算,损耗率为2%。
2011-9-26
5
连接方法
焊接连接
2011-9-26
第2节 建筑工程计量规则
6
连接方法
焊接连接
框架结构办公楼工程量计算实例

第一章基础工程1.1 场地平整S=(58+4)*(26+4)=1860m21.2 桩基人工挖土单桩:7.0*1/4*3.14*0.8² =3.517 m3共计:1.3*578*3.517=2032.71 m31.3 桩基础工程量J1:共140根1)混凝土工程量:V=3.14D²HN/4=0.7854*0.8*0.8*7.0*140=492.60 m3 2)钢筋:a. 主筋:G=12.8*12*0.888*140*1.02=1113.00Kgb. 箍筋:G=8.076*12.8*140*1.02=843.52 Kgc. 钢筋小计:1113.00+843.52=1956.52 KgJ2:共145根1)混凝土工程量:V=3.14D²HN/4=0.7854*0.9*0.9*7.0*145=550.70m32)钢筋:a. 主筋:G=12.8*12*0.888*145*1.02=556.50Kgb. 箍筋:G=8.076*12.8*145*1.02=421.76 Kgc. 钢筋小计:556.50+421.76=978.26 KgJ3:共145根1)混凝土工程量:V=3.14D2HN/4=0.7854*0.8*0.8*7.0*145=550.70 m32)钢筋:a. 主筋:G=12.8*12.13*0.888*145*1.02=3014.37Kgb. 箍筋:G=8.076*12.8*145*1.02=2108.81 Kgc. 钢筋小计:3014.37+2108.81=5123.18 KgJ4:共148根1)混凝土工程量:V=3.14D2HN/4=0.7854*0.8*0.8*12.8.*148=580.70 m3 2)钢筋:a. 主筋:G=12.8*13*0.888*148*1.02=2411.50Kgb. 箍筋:G=8.076*12.8*148*1.02=1087.04 Kgc. 钢筋小计:2411.50+1087.04=3498.54 Kg桩基工程量总计:桩-混凝土:V=2032.71 m3桩-钢筋:G=69339 Kg第二章钢筋混凝土工程2.1 地梁工程量模板:S=(2.1+3.0)*0.35*2*8+6.6*0.35*2*4+4.8*2*16*0.35+(3.0+2.1+1.5)*0.4*2*6+(3.0+2.1)*0.35*2*6+(3.3+2.4)*0.3*2*6+4.5*0.4*2*6+3.9*0.35*2*5+3.6*0.5*2*2+3.0*0.5*2*2=668.61 m3钢筋:DL1: 8根a. 主筋:G=[(3.0+2.1)*1.21*6*5.1*1.58*4]*8=554.06Kgb. 箍筋:l=[(0.3-0.06)+(0.35-0.06)]*2-0.1=0.96n=(5.1-0.060)/0.20+1=25.2G=0.395*l*n*8=72.81 Kgc.钢筋小计:554.06+72.81=626.87 KgDL2: 4根a. 主筋:G=[6.6*2.98*4+6.6*2.47*2+6.6*2.0*2+6.6*1.58*2]*4=634.13Kgb. 箍筋:l=[(0.3-0.06)+(0.35-0.06)]*2-0.1=0.96n=(6.6-0.060)/0.20+1=31G=0.395*l*n*4=47.02 Kgc.钢筋小计:634.13+47.02=681.15 KgDL3: 6根a. 主筋G=[(3.0+2.1+1.5)*4*2.47+(3.0+2.1+1.5)*4*2.0+(3.0+2.1+1.5*2*1.58)]*6 =833.18Kgb. 箍筋:l=[(0.3-0.06)+(0.4-0.06)]*2-0.10=1.06n=[(3.0+2.1+1.5)-0.60]/0.20+1=31G=0.395*l*n*6=77.88 Kgc. 钢筋小计:833.18+77.88=911.06 KgDL4: 16根a. 主筋:G=(4.8*4*1.21+4.8*2*2.0+4.8*4*1.58)*16 =1164.29Kgb. 箍筋:l=[(0.3-0.06)+(0.35-0.06)]*2-0.10=0.96n=(4.8-0.60)/0.20+1=18G=0.395*l*n*16=109.21 Kgc. 钢筋小计:1164.29+109.21=1273.50 KgDL5:6根a. 主筋:G=(3.0+2.1)*(2*2.0+2*1.21+2*1.58+4*1.58)*6 =486.54Kgb. 箍筋:l=[(0.3-0.06)+(0.45-0.06)]*2-0.10=1.16n=[(3.0+2.1)-0.60]/0.20+1=23.5G=0.395*l*n*6=65.98 Kgc. 钢筋小计:486.54+65.98=552.52 KgDL6:6根a. 主筋:G=1.5*3*(3*2.0+5*1.58)*6=375.3Kgb. 箍筋:l=[(0.3-0.06)+(0.45-0.06)]*2-0.10=1.16n=(1.5*3-0.60)/0.20+1=20.5G=0.395*l*n*6=54.75 Kgc. 钢筋小计:375.3+54.75=430.05 KgDL7:6根a. 主筋:G=3.3*(8*1.21+4*1.58)*6 =316.8Kgb. 箍筋:l=[(0.3-0.06)+(0.3-0.06)]*2-0.10=0.86n=(3.3-0.60)/0.15+1=19G=0.395*l*n*6=38.73 Kgc. 钢筋小计:316.8+38.73=355.53 KgDL8: 6根a. 主筋:G=2.4*(8*1.21+4*1.58)*6 =230.4Kgb. 箍筋:l=[(0.3-0.06)+(0.3-0.06)]*2-0.10=0.86n=(2.4-0.60)/0.10+1=19G=0.395*l*n*16=38.73 Kgc. 钢筋小计:230.4+38.73=269.13 KgDL9: 5根a. 主筋:G=3.9*(6*1.21+4*1.58)*5=264.81Kgb. 箍筋:l=[(0.3-0.06)+(0.35-0.06)]*2-0.10=0.96n=(3.9-0.60)/0.20+1=17.5G=0.395*l*n*5=34.13 Kgc. 钢筋小计:264.81+34.13=298.94 KgDL10: 2根a. 主筋:G=(3.0+3.6)*(6*2.98+2*3.85)*2=337.66Kgb. 箍筋:l=[(0.3-0.06)+(0.5-0.06)]*2-0.10=1.26n=[(3.0+3.6)-0.60]/0.15+1=41G=0.395*l*n*2=40.81 Kgc. 钢筋小计:337.66+40.81=378.47 Kg钢筋工程量总计:17209.233 Kg混凝土工程量:V=(2.1+3.0)*0.35*0.30*8+6.6*0.35*0.30*4+4.8*0.35*0.3*16+ (3.0+2.1+1.5)*0.4*0.3*6+(3.0+2.1)*0.35*0.3*6+(3.3+2.4)*0.3*0.3*6+(1.5+1.5+1.5)*0.4*0.3*6+3.9*0.35*0.3*5+3.6*0.5*0.3*2+3.0*0.5*0.3*2=106.2 m32.2 底层、二层柱、梁、楼板工程量计算2.2.1 柱-模扳:Z-1:18根 b*h=0.45*0.45 h=4.35-0.45S=18*0.45*(4.35-0.45)*4=126.36 m2Z-2:6根 b*h=0.45*0.45 h=4.35-0.45S=6*0.45*(4.35-0.45)*4=42.12 m2Z-3:8根 b*h=0.45*0.45 h=4.35-0.45S=8*0.45*(4.35-0.45)*4=56.16 m2Z-4:4根 b*h=0.45*0.45 h=4.35-0.45S=4*0.45*(4.35-0.45)*4=28.08 m2Z-5:2根 b*h=0.5*0.5 h=4.35-0.45S=2*0.5*(4.35-0.45)*4=15.6 m2Z-6:2根 b*h=0.4*0.4 h=4.35-0.45S=2*0.4*(4.35-0.45)*4=12.48 m2Z-7:2根 b*h=0.4*0.4 h=4.35-0.45S=2*0.4*(4.35-0.45)*4=12.48 m2Z-8:2根 b*h=0.5*0.5 h=4.35-0.45S=2*0.5*(4.35-0.45)*4=15.6 m2底层柱模板工程量总计:606.72m2柱-钢筋:G=(52+42+25+19)*18+(52+39+85+66)*6+(24+18+151+93)*8+(113+96+291+598)*4+(87+112+79+67)*2+(107+143+89+47)*2=36541Kg柱-混凝土:V=0.45*0.45*(4.35-0.45)*36+0.5*0.5*(4.35-0.45)*4+0.4*0.4*(4.35-0.45)*4=107.4 m32.2.2 梁-模板:S=(0.4*2+0.25)*3.3*10+(0.45*2+0.25)*5.1*12+(0.3*2+0.25)*4.8*16+(0.35*2+0.25)*4.8*16+(0.45*2+0.25)*10.2*6+(0.4*2+0.25)*13.2*3+(0.3*2+0.25)*2.4*5+(0.3*2+0.25)*3.3*2=517.42 m2梁-钢筋:KL1: 8根a. 主筋:G=5.1*(4*2.0+2*1.58+2*1.21)*8=554.064Kgb. 箍筋:l=[(0.25-0.06)+(0.35-0.06)]*2-0.10=0.85n=(5.1-0.06)/0.2+1=25.2G=0.395*l*n*8=69.84 Kgc.钢筋小计:554.064+69.84=623.904 KgKL2: 8根a. 主筋:G=3.3*8*3.85*8=813.12Kgb. 箍筋:l=[(0.25-0.06)+(0.40-0.06)]*2-0.10=0.96n=(3.3-0.06)/0.2+1=17.2G=0.395*l*n*8=54.61 Kgc. 钢筋小计:813.12+54.61=867.73 KgKL3: 8根a. 主筋:G=3.6*(4*2.47+1*2.0+2*3.85)8=563.904Kgb. 箍筋:l=[(0.25-0.06)+(0.45-0.06)]*2-0.10=1.06n=(3.6-0.06)/0.2+1=18.7G=0.395*l*n*8=63.64 Kgc. 钢筋小计:563.904+63.64=627.546 KgKL4: 8根a. 主筋:G=3.0*8(6*2.98+2*2.47+4*3.85)*8=917.28Kgb. 箍筋:l=[(0.25-0.06)+(0.35-0.06)]*2-0.10=0.86n=(3.0-0.06)/0.2+1=15.7G=0.395*l*n*8=43.482 Kgc. 钢筋小计:917.28+43.482=960.762 KgKL5: 8根a. 主筋:G=2.1*(2*1.21+2*1.58+2*0.888)*8=123.581Kgb. 箍筋:l=[(0.25-0.06)+(0.45-0.06)]*2-0.10=1.06n=(2.1-0.06)/0.2+1=11.2G=0.398*l*n*8=40.50 Kgc. 钢筋小计:123.581+40.50=164.082 KgKL6: 32根a. 主筋:G=4.8*(5*1.58+1*1.21)*32=1399.296Kgb. 箍筋:l=[(0.25-0.06)+(0.45-0.06)]*2-0.10=1.06n=(4.8-0.06)/0.2+1=24.7G=0.398*l*n*8=84.376 Kgc. 钢筋小计:1399.296+84.376=1483.672 KgKL7: 8根a. 主筋:G=3.3*(2*0.888+3*1.58+2*2.0)*8=277.622Kgb. 箍筋:l=[(0.25-0.06)+(0.45-0.06)]*2-0.10=1.06 n=(3.3-0.06)/0.2+1=17.2G=0.398*l*n*8=60.751 Kgc. 钢筋小计:277.622+60.751=338.373 KgKL8: 10根a. 主筋:G=2.4*(5*1.58+1*2.47)*10=248.88Kgb. 箍筋:l=[(0.25-0.06)+(0.30-0.06)]*2-0.10=0.76 n=(2.4-0.06)/0.2+1=12.7G=0.398*l*n*10=39.322 Kgc. 钢筋小计:248.88+39.322=288.202 KgKL9: 6根a. 主筋:G=2.1*(2*0.888+2*2.0+2*2.47)*6=135.022Kgb. 箍筋:l=[(0.25-0.06)+(0.40-0.06)]*2-0.10=1.08 n=(2.1-0.06)/0.2+1=11.2G=0.398*l*n*6=30.948 Kgc. 钢筋小计:135.022+30.948=165.971 KgKL10: 6根a. 主筋:G=5.1*(3*2.0+2*2.47)*6=334.764Kgb. 箍筋:l=[(0.25-0.06)+(0.50-0.06)]*2-0.10=1.16n=(5.1-0.06)/0.2+1=26.2G=0.398*l*n*6=74.792 Kgc. 钢筋小计:334.764+74.792=409.56 KgKL11: 6根a. 主筋:G=4.5*(4*2.0+4*1.58)*6=386.64 Kgb. 箍筋:l=[(0.25-0.06)+(0.35-0.06)]*2-0.10=0.86n=(4.5-0.06)/0.2+1=23.2G=0.398*l*n*6=49.288 Kgc. 钢筋小计:386.64+49.288=165.971 Kg钢筋总计:19097.19 Kg梁-混凝土:V=0.4*0.25*3.3*10+0.45*0.25*5.1*12+0.3*0.25*4.8*16+0.35*0.25*4.8 *16+0.45*0.25*10.2*6+0.4*0.25*13.2*3+0.3*0.25*2.4*5+0.3*0.25*3.3*2=105.975 m32.2.3 楼板:现浇楼板楼板-模板:S=6.6*(2.1+3.0+2.1+1.5+1.5)*2+4.8*(3.0+2.1+1.5)*8+3.3*(3.0+2.1+1.5*3)*2+2.4*(3.0+2.1+1.5*3)*2+4.8*(3.0+2.1+1.5*3)+3.0*3.9+3.6*(3.9+2.4+1.5)=1477m2钢筋总计:G=9854.2Kg楼板-混泥土:V=221.55m32.3 三层柱、梁、楼板工程量2.3.1 柱-模板:Z-1:18 b*h=0.45*0.45 h=3.6-0.45S=18*0.45*(3.6-0.45)*4=102.06m2Z-2: 6 b*h=0.45*0.45 h=3.6-0.45S=6*0.45*(3.6-0.45)*4=34.02 m2Z-3: 8 b*h=0.45*0.45 h=3.6-0.45S=8*0.45*(3.6-0.45)*4=45.36 m2Z-4: 4 b*h=0.45*0.45 h=3.6-0.45S=4*0.45*(3.6-0.45)*4=22.68 m2Z-5: 2 b*h=0.45*0.45 h=3.6-0.45S=2*0.5*(3.6-0.45)*4=12.6 m2Z-6: 2 b*h=0.4*0.4 h=3.6-0.45S=2*0.4*(3.6-0.45)*4=10.08 m2Z-7: 2 b*h=0.5*0.5 h=3.6-0.45S=2*0.5*(3.6-0.45)*4=12.6 m2柱-模板总计:604.32 m2柱-钢筋:G=(52+39+55+21)*18+(38+28+21+33)*6+(49+57+151+93)*8+(113+96+291+598)*4+(79+67+13+11)*2+(29+22+27+12)*2+(89+47+26+49)*2=36012Kg柱-混凝土:V=0.45*0.45*(3.6-0.45)*36+0.5*0.5*(3.6-0.45)*4+0.4*0.4*(3.6-0.45)*2=98.77 m32.3.2 梁-模板:S=[(0.35*2+0.25)*(2.1+3)*6+3.3*(0.25+0.3*2)*10+4.8*(0.25+0.35*2)*12+(2.1+1.5)*(0.25+0.45*2)*5+4.8*(0.25+0.3*2)*4+(1.5+1.5)*(0.25+0.45*2)*2+3.3*(0.25+0.45*2)*2]*2+(2.4+4.8+2.4)*(0.25+0.6*2)+(2.4+4.8+2.4)*(0.25+0.35*2)+(1.5+2.1)*(0.25+0.35*2)*2=505.42 m2梁-钢筋:KL1: 8根a. 主筋:G=(3+2.1)*(4*2.47+2*1.58+1*1.21)*8=581.0Kgb. 箍筋:l=[(0.25-0.06)+(0.35-0.06)]*2-0.10=0.86n=(5.1-0.06)/0.2+1=26.2G=0.398*l*n*8=74.0 Kgc.钢筋小计:581.0+74.0=655.0 KgKL2: 4根a. 主筋:G=(3+2.1)*(4*2+4*2.98+1*2.47)*4=458.2 Kgb. 箍筋:l=[(0.25-0.06)+(0.45-0.06)]*2-0.10=1.06n=(5.1-0.06)/0.2+1=26.2G=0.398*l*n*4=46.0 Kgc. 钢筋小计:458.2+46.0=504.2 KgKL3: 6根a. 主筋:G=[3*(2*2.47+4*3.85+2*3.85+2*2.98)]*6=612.0 Kgb. 箍筋:l=[(0.25-0.06)+(0.35-0.06)]*2-0.10=0.86n=(3-0.06)/0.2+1=15.7G=0.398*l*n*6=32.90 Kgc. 钢筋小计:612.0+32.90=644.9 KgKL4: 2根a. 主筋:G=3*(2*2+4*2.98+2*2.98+2*2.47)*2=146.1 Kgb. 箍筋:l=[(0.25-0.06)+(0.35-0.06)]*2-0.10=0.86n=(3-0.06)/0.2+1=15.7G=0.398*l*n*2=11.00 Kgc. 钢筋小计:146.1+11.00=157 KgKL5:4根a. 主筋:G=(2.1+1.5)*(2*2.47+1*3.85+2*2.47)*4=198.0 Kgb. 箍筋:l=[(0.25-0.06)+(0.45-0.06)]*2-0.10=1.06n=(3.6-0.06)/0.2+1=16G=0.398*l*n*4=27.70 Kgc. 钢筋小计:198.0+27.70=225.7 KgKL6:10根a. 主筋:G=2.1*(2*2+2*2.98+1*2.47+2*2+2*2.98)*10=470.19 Kgb. 箍筋:l=[(0.25-0.06)+(0.45-0.06)]*2-0.10=1.06n=(2.1-0.06)/0.2+1=11.2G=0.398*l*n*10=50.63 Kgc. 钢筋小计:470.19+50.63=520.82 KgKL7:6根a. 主筋:G=(3.3+3.3)*(2*3.85+3*3.85+2*2.472+2*2)*6=1116.32 Kg b. 箍筋:l=[(3.3+3.3)-0.06]*2-0.10=12.98n=(6.6-0.06)/0.2+1=4.27G=0.398*l*n*6=132.35 Kgc. 钢筋小计:1116.32+132.35=1248.67 KgKL8:8根a. 主筋:G=4.8*(2*2.47+1*1.21+2*2.47+3*1.58)*8=607.87 Kg b. 箍筋:l=[(0.25-0.06)+(0.35-0.06)]*2-0.10=0.86n=(4.8-0.06)/0.2+1=24.7G=0.398*l*n*8=68.46 Kgc.钢筋小计:607.87+68.46=676.33 KgKL9:16根a. 主筋:G=4.8*(2*2.47+1*1.21+2*2.47+3*1.58)*16=1215.74v b. 箍筋:l=[(0.25-0.06)+(0.35-0.06)]*2-0.10=0.86n=(4.8-0.06)/0.2+1=24.7G=0.398*l*n*16=136.91 Kgc. 钢筋小计:1215.74+136.91=1352.65 KgKL10:8根a. 主筋:G=4.8*(2*1.58+1*1.21+2*1.58)*8=289.15 Kgb. 箍筋:l=[(0.25-0.06)+(0.3-0.06)]*2-0.10=0.76n=(4.8-0.06)/0.2+1=24.7G=0.398*l*n*8=60.50 Kgc.钢筋小计:289.15+60.50=349.65 KgKL11:4根a. 主筋:G=3.3*(2*1.58+3*1.58)*4=104.28b. 箍筋:l=[(0.25-0.06)+(0.45-0.06)]*2-0.10=1.06n=(3.3-0.06)/0.2+1=17.2G=0.398*l*n*4=30.38 Kgc. 钢筋小计:104.28+30.38=134.66 KgKL12:4根a. 主筋:G=2.1*(2*0.888+2*1.21)*4=35.25 Kgb. 箍筋:l=[(0.25-0.06)+(0.45-0.06)]*2-0.10=1.06n=(2.1-0.06)/0.2+1=11.2G=0.398*l*n*4=20.25 Kgc. 钢筋小计:35.25+20.25=55.5 KgKL13:1根a. 主筋:G=(2.4*2+4.8)*(2*2+1*1.21+2*2+3*1.58)*1=133.92b. 箍筋:l=[(0.25-0.06)+(0.35-0.06)]*2-0.10=0.86n=(2.4*2+4.8-0.06)/0.2+1=48.7G=0.398*l*n*1=16.77 Kgc. 钢筋小计:133.92+16.77=150.69 KgKL14:1根a. 主筋:G=(2.4*2+4.8)*(2*2.98+2*2+2*2.98*2+1*2.47)*1=233.76 Kg b. 箍筋:l=[(0.25-0.06)+(0.6-0.06)]*2-0.10=1.36n=[(2.4*2+4.8)-0.06)]/0.2+1=48.7G=0.398*l*n*1=26.52 Kgc. 钢筋小计:233.76+26.52=260.28 KgKL15:2根a. 主筋:G=1.5*(3*1.21+2*1.21+3*1.58)*2=32.37 Kgb. 箍筋:l=[(0.25-0.06)+(0.35-0.06)]*2-0.10=0.86n=[1.5-0.06)]/0.2+1=8.2G=0.398*l*n*2=6.16 Kgc. 钢筋小计:32.37+6.16=38.53 Kg钢筋总计:17026.54 Kg梁-混凝土:V=(0.35*0.25*5.1*6+3.3*0.25*0.3*10+4.8*0.25*0.35*12+3.6*0.25*0.45*5+4.8*0.25*0.3*4+3*0.25*0.45*2+3.3*0.25*0.45*2*2+9.6*0.25*0.6+9.6*0.25*0.35+3.6*0.25*0.35=99.427m32.3.3 楼板:现浇混泥土板楼板-模板:S=3.3*5.1*8+4.8*3.6*8+3.0*4.8*8+2.1*4.8*8+1.5*3*3+3.3*4.5*5 +3.3*5.1*5+3.3*2.1*2+2.4*3.6*2+4.8*3.6=689.04 m2楼板-钢筋:G=9736.9Kg楼板-混泥土:V=207.51m2第三章砌体结构工程量3.1 底层、二层3.1.1 墙量:门面积:Sm=1.2*2.1*1+0.9*2.1*16=40.47 m2窗面积:Sc=12*2.4*1.8+10*1.5*1.8+1*2.4*0.9=162m3墙体面积:S=(4.35-0.45)*(10.2*4+6.6*4+19.2*4+6.6*6+9.6*6+5.7*6+7.8*2+3.6+3.0*2+3.9)- Sm-Sc=2147.35 m3V=0.24S=0.24*2147.35=542.627 m3墙体抹灰面积:S抹灰=2S=2*2147.35=4294.69 m23.1.2 楼地面:底面抹灰:V=FH=0.01*1508=15.08 m33.2 三层3.2.1 墙量门面积:Sm=10*0.9*2.1+2*1.5*2.1+2*1.2*2.1=40.47 m2窗面积:Sc=12*2.4*1.8+10*1.5*1.8+2*1.2*1.2=162 m2墙体面积:S=(3.6-0.45)*(10.2*4+6.6*4+19.2*4+6.6*2+9.6*4+3.3*4+4.8*4*2+3.3*2+1.5*2+9.6)- Sm- Sc=2147.35 m2V=0.24S=0.24*2147.35=542.627 m3墙体抹灰面积:S抹灰=2S=2*2147.35=4294.69 m23.2.2 楼地面底面抹灰:V=FH=0.01*1508=15.08 m3 3.2.3 屋面工程量防水层: S=1508m2细石混泥土屋面:V=1508*0.05=29.54m3。
钢筋工程量计算原理用公式表示

钢筋工程量计算原理用公式表示
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原理可以用如下的公式表示:
工程量 = 钢筋数量 ×长度 ×钢筋单位重量
其中,钢筋数量是指需要使用的钢筋的数量,单位为根或根/米;长度是指钢筋的长度,单位为米;钢筋单位重量是指每单位长度的钢筋的重量,单位为千克/米。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工程量 = 钢筋数量 ×长度 ×钢筋单位重量
例如,如果需要使用100根长度为10米的钢筋,且钢筋单位重量为2千克/米,那么工程量计算可以表示为:
工程量 = 100根 × 10米 × 2千克/米 = 2000千克
因此,钢筋工程量为2000千克。
钢筋预算计算规则及公式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清华斯维尔三维算量工程实例高级教程

目录第一部分概述第1章算量思路1.1建筑工程量计算思路1.2钢筋工程量计算思路1.3算量流程第2章实例工程概况第二部分建筑工程量第1章建筑工程量概述1.1 建筑工程量计算思路1.2 实例工程分析1.3操作约定第2章新建工程项目2.1 新建工程项目2.2工程设置第3章地下室工程量计算3.1建立轴网3.2 地下室独立基础3.3 地下室柱3.4 地下室基础梁3.5 地下室梁3.6 地下室墙3.7 地下室门窗3.8 地下室过梁3.9 地下室楼梯3.10 散水3.11 地下室内装饰3.12 地下室外装饰3.13 地下室脚手架3.14 其他项目第4章首层工程量计算4.1 拷贝楼层4.10雨篷拦板第5章二三层构件工程量第6章出屋顶楼层工程量6.5 女儿墙6.6女儿墙压顶6.7 坡屋顶6.8 老虎窗6.9挑粱天沟6.10平屋面装饰第7章分析统计工程量7.1楼层组合7.2图形检查7.3构件编辑7.4工程量计算规则7.5分析统计工程量第8章报表输出第9章识别建模9.1识别建模与手工建模的关系9.2识别建模工作流程9.3识别首层轴网与柱子9.4识别首层梁9.5识别门窗表9.6识别首层墙与门窗9.7识别其它构件9.8其它楼层处理第三部分第1章钢筋工程量概述1.1钢筋工程量概述1.2钢筋选项1.3实例工程分析第2章首层钢筋工程量2.1首层独基钢筋2.2首层基础梁钢筋2.3首层柱筋2.4首层插座布置2.5首层梁筋2.6首层砌体墙拉结筋2.7首层混凝土墙柱筋2.8首层板筋2.9首层楼梯钢筋2.10首层飘窗板钢筋2.11首层过梁钢筋第6章分析统计钢筋量6.1核对钢筋6.2图形管理6.3修改钢筋公式6.4分析统计钢筋量第7章识别钢筋7.1 识别钢筋工作流程7.2 识别柱筋7.3 识别梁筋7.4识别板筋报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给柱布置钢筋之前,应确定柱编号属性中,保护层厚度为 25mm,抗震等级为4。设置好后,执行“钢筋布置”命令,弹出钢 筋布置对话框:
实例钢筋保护层厚度也有要求,切换到“计算设置”页面,依据设 计说明,分别设置不同构件类型的保护层厚度,设置时应依据工程中该 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相应的保护层厚度来修改。
BACK
1.3 实例工程分析
依据结构设计总说明,工程为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在建 立结构模型时,必须正确设置各类构件的抗震等级。本工程框架梁柱 钢筋构造均参照《03G101-1》图集,除设计说明中规定的钢筋做法 外,未说明的均按照国家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根据命令栏提示,光标选择图面上的独立基础,以E
轴上的J-5为例,点击鼠标右键确认选择,如果对话框中 的“缺省钢筋”选项打了钩,则软件会自动根据所选择的 构件类型,给出缺省的钢筋描述,以供参考。且对话框的 标题栏中会显示当前布置的钢筋类型、所属构件编号、截 面特征,还有根据钢筋描述计算出的该构件单件的钢筋含 量(KG/m3)和体积。
本工程各楼层需要计算的钢筋如下表:
手工布置钢筋的工作流程:
1、激活钢筋布置命令,选择需要布置钢筋的构件。 2、定义钢筋描述信息,选择钢筋类型和钢筋名称。选定钢筋名称 后,也就是选定了钢筋公式。钢筋的描述包括钢筋直径、分布间距或 数量信息,以及钢筋排数等。 3、软件根据用户设定的描述,自动从当前构件中获取相关材料强 度、抗震等级、构件的结构类型、尺寸等信息,结合钢筋的长度和数 量公式计算出钢筋的长度和数量。 4、将钢筋布置到构件中,除板和筏板构件外,钢筋布置遵循“同 编号”原则,即同编号的构件,在其中的任意一个构件上布置一次就 可以了。个别特殊构件的非同编号布置钢筋,例如梁腰筋与拉筋,在 “钢筋选项”中软件提供了控制同编号布置的设置选项。 5、最后由程序统计出钢筋总用量。
量模式”中应用范围的“钢筋计算”,并在“钢筋标准”中选择相应 的钢筋标准,本工程按《03G101-1》图集计算钢筋。
钢筋的布置分为手工布置和识别布置两种方式。有电子施工图时, 可导入电子图文档进行钢筋识别,目前软件可以识别的钢筋有柱筋 (柱表)、梁筋(梁表)、梁腰筋(腰筋表)、墙筋(墙表)、过梁
BACK
左边栏上部是钢筋类
别下部是钢筋名称,右边 栏是对应的钢筋幻灯图。 本工程中基础梁箍筋为矩 形4肢箍,因此双击“矩形 箍筋(4)”即可将箍筋选 入钢筋名称栏中。箍筋的 长度公式是由箍筋代号组 成的,点击公式编辑按钮, 可以在公式编辑对话框中 查看到箍筋的长度计算明 细。软件中所有的箍筋长 度公式都是通过不同的箍 筋代号组成的,即以字母G 打头的变量代号,其中每 个箍筋代号的长度计算公 式可到公式编辑中查看。
“柱筋平法”布置柱钢筋
柱Z4 是一个L形的主,其钢筋需要特殊处理。从 柱截面的钢筋配置上可以看出,其箍筋比较复杂,且 在“柱筋布置”中很难找不到与该箍筋相对应的钢筋,因 此这个L形柱箍筋需要自定义。执行【钢筋】菜单下的 “柱筋平法”功能,弹出“柱筋平法”钢筋布置对话框( 见后图):
柱筋平法对话框:
其它场景:条基基底钢筋的处理:
对于多阶条基,除了要布置条基内梁的钢筋外,还有基底 钢筋要布置。软件中布置条基基底钢筋的方法是:在梁筋表格 中,对应的位置输入基底横向筋和基底纵向筋的钢筋描述即可。 将“下步”展开,光标指向“基底纵向筋”列下横向“集中标 注”行的单元格内,在展开的钢筋明细中依据跨号,对应的单
将光标置于某项名称的钢筋,就可在下部展开栏内
看到该条钢筋的数量与长度计算计算式。点击公式栏后的 “ ”按钮,进入公式编辑对话框可查看各个变量的说明。 从数量公式和长度公式中可以看出,保护层厚度CZ取的 是35,符合已定义的钢筋计算要求。确定钢筋计算无误后, 点击“布置”按钮,J-5的钢筋就布置好了,关闭钢筋对话框, 在图面上可以看到布置的钢筋会显示在基础旁边(见后图):
激活命令后,按命令栏提示选择基础梁并右键确认,对话框会
变成以下形式:
对话框中数据是缺省的描述。基础梁的顶面标高与截面尺寸可以直接在钢 筋导航器中修改,在布置钢筋的同时,软件会重新调整基础梁的标高与截面尺 寸,且标高标注的是基础梁底面标高。由于基础梁钢筋用的是梁筋对话框,因 此钢筋描述是按平法规则录入。依据基础平面图,基础梁的箍筋为A8@450, 上部筋和底部筋均为4B20。则只需在“集中标注”一行中分别录入箍筋、上 部筋和底部筋的描述即可,其它钢筋全部删除。录入完后点击〖下步〗按钮, 展开钢筋计算明细(见下页)。
在图面上选择要布置钢筋的柱子,右键确认,对话框中会出现柱
编号、柱截面类型以及缺省的柱钢筋信息。依据一层柱平面图中的柱 表,修改对话框中的钢筋描述。以Z1为例,纵筋为“10B20”,钢筋 名称与缺省名称一样,位置选择“纵筋”;箍筋描述与缺省描述一样, 钢筋名称需要按箍筋肢数选择。
注意:箍筋肢数与矩形柱B边的钢筋肢数以及H边的钢筋肢数有关, 而对于矩形柱的B边和H边,软件默认是将B边作为长边,例如 300×400的柱子,软件会将400的长边作为B边,并且指定箍筋肢数时, 长边的肢数必须在前,例如400长边的肢数是4,而300短边的肢数是2, 则箍筋肢数应该为“4*3”。
元格内就已经有对应钢筋描述和钢筋名称了。
基底横向钢筋
基底纵向钢筋
核对好箍筋、上部筋和底部筋的计算结果无误后, 点击对话框中的〖布置〗按钮,基础梁的钢筋就布置上 了。检查同编号构件的方法同前述。
BACK
2.3 首层柱筋
命令模块:【钢筋】→〖钢筋布置〗、【钢筋】→〖柱筋平 法〗
参考图纸:结施-12(一层柱平面结构图)
筋(过梁表)与板筋;没有电子施工图或者软件无法进行识别的钢 筋,则应手工布置钢筋。
教程分为手工布置钢筋与识别钢筋两部分,分别讲解两种操作方法。 手工布置钢筋部分对应的是第二章至第六章的内容,识别钢筋部 分对应的是第七章的内容。
1.2 钢筋选项
命令模块:【钢筋】→〖钢筋选项〗 “钢筋选项” 集中了软件对钢筋计算的所有规则,是钢筋工程量计算的核心
在给独基布置钢筋之前,应先依据结构设计总说明 完成一些与独基钢筋有关的设置。这里主要是保护层 厚度的设置。按照结构设计说明,独基的保护层厚度 为35mm,因此在独基的定义编号界面中,设置独基的 保护层厚度为35,这样布置到图面上的独基就符合钢 筋设计的要求。
布置独基钢筋:
用“构件显示/隐藏”功能在图面上只显示轴网与基础, 执行【钢筋】菜单中的“钢筋布置”命令,弹出对话框:
实例结构设计说明,柱的钢筋接头类型有特殊要求,因此要进入 “钢筋设置”下的“连接设置”页面,在左边的构件列表中选择柱,柱 的钢筋直径范围及对应的接头类型显示在右边,按设计要求,设置第二 个直径范围为“直径>=20”,对应的柱钢筋接头设为“电渣焊”,设计要 求大于20的都采用电渣焊接头,因此第三个直径范围对应的钢筋接头也 设为“电渣焊”。设置好后,点击“应用”按钮,便可设置其它页面的内容。
矩形外箍绘制上后,开始纵向钢筋的布置。点击“自动布置角筋” 命令,8根18的二级钢筋就自动生成在矩形外箍的角部了。现在开始 边侧纵筋的布置。点击“双边侧钢筋” 命令,按提示,在矩形外箍 上捕捉输入点,两根16的二级边侧钢筋就定位上去了。按同样的方法, 按照图纸,将剩下的8根钢筋定位到柱图形上面。
钢筋辨色功能,绿色的构件为布置了钢筋的构件, 红色的没有。
红色构件没 有布置钢筋。
绿色构件布置了钢筋。 BACK
2.2 首层基础梁钢筋
命令模块:【钢筋】→〖梁筋布置〗 参考图纸:结施-02(基础平面图) 依据结构设计说明,在基础梁的编号属性中,确认保护层厚度为25。 基础梁的钢筋布置对话框同 “梁筋布置”对话框一样,软件中条基钢筋 与梁筋布置使用的是同一个命令和对话框:
在本楼层中,矩形柱是正方形,因此无所谓哪边作为B边。柱表 中Z1箍筋为3*4肢箍,因此在钢筋名称中选择“矩形箍(4*3)”。点 击简图按钮,可以查看箍筋简图,与柱表箍筋截面形式一致即可。
在钢筋布置对话框中将钢筋描述以及需要调整的内容修改完
后,点击“布置”按钮,将柱钢筋布置到柱子上,柱子旁会出现布置 上的钢筋描述。
部分。 布置钢筋之前,应先依据结构设计说明设置好与钢筋工程量计算相关
的选项,然后依据施工图给构件布置钢筋。 执行【钢筋】菜单中的“钢筋选项”功能,弹出对话框(见后):
BACK
钢筋选项对话框:
(接前页)
“钢筋选项”分为4个页面,但这些内容默认是与所选择的钢筋规范 相符合的,一般情况下无需修改。其中最为常用的是“计算设置”页面 和“识别设置”页面。在“钢筋设置”中,包含了搭接长度、连接设置、 弯钩设置、钢筋级别、米重量、钢筋缺省、钢筋变量等多个选项节点, 每个节点都对应着不同的设置项。“识别设置”页面主要是针对梁钢筋 的识别选项。
预算电算化
主讲人:胡建平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第三部分 钢筋工程量
第1章 钢筋工程量概述
1.1 钢筋工程量工作流程 运用三维算量计算一栋房屋的钢筋工程量基本与构件布置相同主
要区分有以下三步: 第一步、建立结构模型; 第二步、布置钢筋; 第三步、核对与调整钢筋;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钢筋工程量必须在“工程设置”中,钩选“计
钢筋布置后的结果:
双击图面上的钢 筋描述,进入构件 查询窗口,可查看 与编辑钢筋属性和 计算公式。
前面介绍钢筋布置流程时提过,在软件中,钢筋布
置遵循“同编号”原则。即同编号的构件只需布置一个构 件的钢筋,现在一个J-5的基础布置了钢筋,其它J-5就不 需要再布钢筋了。在软件中,可以用两种方法来确认其它 的J-5是否布置了钢筋。第一种方法是使用【构件菜单】 中的“图形管理”布置功能,查看首层的独基,如果J-5这个 编号的独基图标显示为紫色,且钢筋信息中可以看到钢筋 明细数据,则表明这个J-5上已经布置了钢筋。第二种方 法是使用【视图】菜单中的“构件辨色”功能,在颜色设定 中选择钢筋,点击“确定”按钮,返回图面,此时图面上构 件的颜色发生了变化,红色的构件是没有布置钢筋的构件, 而绿色的构件是含有钢筋的构件(见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