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学案1
八上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学案

双凤坳中学八年级历史教学学案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主备人:屈春江审核人:肖思文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1、导火线:1919年5月,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1)第一阶段:5月4日——6月3日,中心在,主力为。
①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等;②北洋军阀政府逮捕学生。
(2)第二阶段:6月3日以后,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
运动的中心由转移到。
3、意义(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的爱国运动。
(2) 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3)中国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标志着的开端。
第11课:中国共产党成立1、建立标志:的召开(1)时间:年7月23日。
(2)地点:上海,后转移到。
(3)代表: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4)内容:①通过了党的纲领;(党纲规定党的名称;确定了奋斗目标是;党的组织原则是;)②中心任务是;③领导机构是中央局,为书记。
3、意义:(1)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政党。
(2)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3)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黄埔军校建立:(1)背景:1924年,中国共产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2)目的:为了,建立一支可靠的。
(3)领导:孙中山兼任总理;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任政治部主任,恽代英等人任教官。
(4)作用: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大批。
2、北伐的胜利进军:(1)时间:年5月。
(2)目的:为打倒,推翻的统治,把国民革命推向全国。
(3)领导:总司令:蒋介石;先头部队独立团。
(4)对象:吴佩孚、孙传芳、。
(5)方针:先集中主力于,扫除的势力,然后挥师东进,歼灭的兵力,最后消灭的军队,统一全国。
(6)战场:西路指向湖北、湖南;中路指向江西;东路指向福建、浙江。
7)结果:①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便从打到,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威震全国。
人教版必修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习目标]1.知道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认识五四运动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影响。
3.知道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史实及意义。
4.掌握国民革命基本史实、成果和失败原因。
一、五四风雷┄┄┄┄┄┄┄┄①1.背景(1)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等正义要求遭到拒绝。
(2)英、美等国操纵会议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经过(1)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3)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影响(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
(2)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②1.条件(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2)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
(3)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地点:上海,后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
(3)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4)内容①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③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④中央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③1.国共合作(1)条件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③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2)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2.北伐战争(1)条件①国共合作后,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②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③政府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导学案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导学案一、自主复习:(一)、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1、原因(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宣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爆发: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游行示威。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3、口号:他们要求“,内除国贼”、取消“”、反对在上签字、惩办卖国贼等人、“誓死力争,”。
4、过程:1919年月初以后,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五四爱国运动的斗争中心转移到。
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且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5、结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上签字。
6、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和的爱国运动。
7、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的开始。
(原因是无产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8、五四精神:(二)、中共的成立1、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后转移到)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有、、等13人。
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也出席了大会。
2、中共一大内容:(1)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建立,实现。
(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3)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为中央局书记。
3、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的利益。
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的面貌就了。
(三)、黄埔军校与北伐1、黄埔军校的全称是。
是由创办的,校长是,共产党曾担任政治部主任。
意义是。
2、北伐开始的时间是,当时的政府是。
北伐的目的是,旗帜是(口号)。
对象是,先锋是,重大战役有北伐的成果是。
3、北伐失败的原因是。
4、年4月,蒋介石成立的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四)、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1、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主要领导人。
南昌起义的意义是。
2、井冈山会师的时间,会师的部队是和。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理解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2、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共产党的诞生历史意义。
3、概括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的革命成果,包括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北伐战争。
4、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
【重点难点】重点:共产党的成立及其为革命进行的艰难探索。
难点:认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自主温故】快速复习本单元,熟练掌握下列内容1、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时间、阶段变化、初步胜利、意义。
2、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3、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的革命成果,包括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人物、办学宗旨、意义,北伐战争的时间、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重要战役、成就。
4、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和革命道路的探索,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并选择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怎样的有特色的革命道路。
5、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和意义。
【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5月3日晚,学生在大学法科礼堂集会。
进步记者邵飘萍在会上报告了巴黎和会上失败的经过和原因,学生们听了悲愤交加,痛哭失声。
一个学生当场撕下衣襟,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 (5)月4日,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
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举行示威活动。
”(1)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这次运动的性质从材料中的哪一句口号最能反映出来?(2)我们把五四运动期间,爱国青年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称为“五四精神”。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五四精神”?(3)作为当代青年,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2、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
近代以来,有志的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至l901年短短几十年间,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学案

课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回顾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课堂享学】专题活动一目标:掌握基础知识1、自主学习:(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时间、地点、主要过程、结果和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1)★原因:1919年,在上英、法、美等国拒绝了中国提出的正义要求。
(2)★过程:①第一阶段:年月,北京大学等在校学生举行示威游行,他们提出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②第二阶段:6月初,运动中心由______转到________,各地工人也参加罢工。
(3)★结果:五四爱国运动取得_____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五四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二)、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共一大】(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召开。
参加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中共一大内容:大会通过党的纲领,纲领①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推翻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__。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③选举党的领导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___________为中央局书记。
(3)★中共一大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5)★中共成立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导学学案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
2.了解五四运动个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1.五四运动的时间及其历史意义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4.北伐战争的对象三、学习难点1.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预学案】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1、背景:(1)国际:①帝国主义侵略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2)国内:政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根本原因) 经济:民族工业发展;阶级: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3)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直接原因)2.经过:3、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4、结果及表现:(1)结果:初步胜利。
(2)表现:①北洋军阀政府释放了被捕的学生。
②罢免曹、陆、章三人的职务。
③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评价:①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③作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影响: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①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②阶级条件: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③组织条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④领导条件: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积极活动。
⑤国际条件: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2.诞生:(1)时间、地点:(2)中共一大的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_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选举领导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意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补充: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表现在: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1922,中共二大提出)新的前途:社会主义群众基础广泛: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开始建立革命联盟:国共合作即时训练: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下列不能体现其“新”的是A、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D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C、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D、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三、国共合作与国民大革命(1924——1927)(一)国共合作1.背景:①必要性: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工人运动中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word学案

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word学案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南昌起义、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4.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二、学习过程(一)自学导航请认真阅读课文,并完成下述问题1.这是一段红军歌谣:“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
工农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
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
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
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1)“讲起八一历史长”,到2012年,“八一”的历史有多长?(2)这段红军歌谣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3)“建四军”指的是哪支队伍?2.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重要意义?3.、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的重要意义。
(二)合作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三、分层检测(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一)基础题:1.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
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记归踪。
”这是董必武重访嘉兴南湖后题下的诗句。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南昌起义B. 遵义会议召开C.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D. 秋收起义2. “打倒列强,打到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A. 辛亥革命B. 北伐战争C. 南昌起义D. 抗日战争3. 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为主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被誉为“铁军”的队伍是()。
A. 黄埔学生军B. 蒋介石的军队C.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D. 吴佩孚的军队4.“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初期的中央局书记。
人教版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word教案1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习目标1、识记:五四运动的背景、通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刻、中共一大的内容、中共三大的内容、国民党一大的内容;国民革命兴起的标志、北伐战争的通过和功效。
2、明白得: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面目一新;中共和国民党合作的缘故、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国民革命失败的缘故。
学习重点: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学习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阻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缘故。
学习方式:归纳五四运动的背景;比较五四运动前后两个时期的特点;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缘故。
知识链接:中国近代发生了哪些重大的民主革命运动?别离是哪些阶级领导的?知识导学:A级1、背景:(1)经济基础: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必然的进展。
(2)政治缘故: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致使阶级矛盾激化。
(3)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4)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方向。
(5)引火线:。
2、进程3、历史意义(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完全地不妥协地的革命运动;(2)特点:是先锋、是主力军;先进知识分子—领导(3)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4)阻碍:五四运动成为中国的开端。
A级知识点二、中国共产党诞生1、历史条件(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思想基础:并同工人运动日趋结合;(3)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酝酿成立中共;(4)国际因素:共产国际的帮忙。
二、成立:标志—1)时刻:1921年7月23日地址:上海——嘉兴南湖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2)内容:●大会通过①确信党的名称;②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和无产阶级一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成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党的中心任务:●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单选题
1、“国内专电:免曹(汝霖)令已下。
”此电文反映了1919年哪一运动取得的初步成果?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2、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常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共
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这副书写于1919年的
对联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4、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国近代史的开端 B.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它在客观上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D.这次运动的主力是爱国的青年学生
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下列不能体现其“新”的是()
A.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D.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
6、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A.制定民主革命的纲领 B.开展武装斗争
C.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D.领导农民运动
7、浙江嘉兴的南湖公园被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要是因为是()
A.新文化运动在这里兴起B.北伐军曾在这里誓师
C.中共“二大”在这里召开 D.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8、黄埔军校创办的目的是()
A.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宣传B.建立一支革命队伍
C.发展教育事业D.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9、北伐战争的目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B.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C.同冯玉祥的国民军相呼应 D.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0、下列有关黄埔军校的表述正确的是
A.孙中山亲自担任军军校校长
B.军校尤其注重军事训练
C.军校注重学习美国建军经验
D.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11、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12、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B.揭开了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C.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13、井冈山有“天下第一山”的美称,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
A.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建立了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D.召开了长征途中的第一次重要会议
14、贺龙对团长以上的军官说:“国民党已经叛变革命,我们今天要重新树立革命的旗帜,反对国
民党,打倒蒋介石。
”这句话可能说于()
A.北伐战争前B.南昌起义前 C.秋收起义前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前
15、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
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
加的是 A.新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16、关于遵义会议的评述,正确的是()
A.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彻底肃清了“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
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的问题
D. 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例行会议
17、9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B.遵义会议,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
D.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
18、旅游团要组织一次重走长征路的“红色旅游”,下列设计的路线正确的是()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
B. 赤水河、瑞金、遵义、泸定桥
C. 遵义、瑞金、赤水河、泸定桥
D. 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
19、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他们沿途不可能参观到的是()
A.遵义会议遗址 B.中共一大遗址 C.吴起镇会师纪念馆 D.泸定桥
20、1935年10月,毛泽东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赋诗一首《七律·长征》,其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这首诗创作于哪一历史事件结束之后?()
A.井冈山会师B.遵义会议C.吴起镇会师D.会宁会师
二、材料分析
1、分析下面两则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五四运动不仅是一次爱国政治运动,还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一当巴黎和会的消息终于传来的时候,我们都大为震惊。
我们立刻醒觉到外国列强仍然是自私、崇尚军国主义,而且全都是大骗子……我们对政府无计可施……眼看着国民及可怜的无知群众,我们认为我们必须起来斗争! ——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大学学生的文章
材料二 (五四运动后)伴随着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各式各样的“主义”(包括机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改良主义等)蜂拥而来,各种研究新思潮的团体、介绍新思潮的刊物纷纷出现,各种改造社会的新方案、新主张不断提出。
——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找出五四运动期间青年学生对当时局势的认识。
(2)五四运动中,哪个阶级担当了主力角色? 结合材料二并用有关史实说明五四运动后思想解放对这个阶级的发展起到的作用。
(3)五四运动前后,推动思想解放的原因除了上述材料和问题涉及的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
2、材料一: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
”
材料二:图片
请回答:
(1)上述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它们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图片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此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
(3)图中握手的两个人是谁?该事件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队伍,这支队伍的名称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所示历史事件及建军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为什么事件而写的?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图片记录该事件的经过。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3)根据材料,分析红军在斗争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4)这场斗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红军的什么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