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知识框架

合集下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专题知识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专题知识点

新民主主义⾰命的兴起专题知识点新民主主义⾰命的兴起【单元综述】新民主主义⾰命:新民主主义⾰命是指⽆产阶级领导的、⼈民⼤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命,简称“民主⾰命”。

新民主主义⾰命总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直接⽬标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它的根本⽬标是解放和发展⽣产⼒。

【基础梳理】第⼗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中考⽬标要求:1、简述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理解五四精神: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1)导⽕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运动性质)。

(3)运动爆发的标志:1919年5⽉4⽇,北京学⽣在天安门前集会,游⾏⽰威。

(4)发展:6⽉3⽇,上海⼯⼈罢⼯,中⼼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5)结果: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释放被捕学⽣,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6)性质:⼀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7)历史意义:是⼀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命的开端。

(8)五四精神:爱国主义,民主和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追求真理,振兴中华,反帝反封等。

⼆、中国共产党的诞⽣(1921年7⽉)⑴历史条件:①阶级条件:⼯⼈队伍的壮⼤,⼯⼈运动的发展。

②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进⼀步传播。

③组织条件: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的建⽴。

⑵诞⽣:1921年7⽉23⽇,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会的代表有⽑泽东、董必武、李达等⼗三⼈。

中共⼀⼤的召开,宣告中国⽆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了!⑶中共⼀⼤主要内容:①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奋⽃⽬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②确定党的中⼼任务是领导⼯⼈运动。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19.5.4,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人发动五四运动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意义:无私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7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内容:1.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施共产主义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第11课北伐战争1924.5,国民党在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开始北伐,目的要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后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了.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这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后来,南京政府统治了全国.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7.8.1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9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于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第——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工农革命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10开始长征.1935.1召开遵义会议,内容:1.集中权利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2.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有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3.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1935.10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10,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前几军会师,这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人民转危为安.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经晚清王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几个历史时期。

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3、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 于解放的精神
感悟五四【明精神】
民主和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 动的两面旗帜,又称“德先生” 和“赛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 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 黑暗。” ——陈独秀
民主科学精神
陈独秀
感悟五四【明精神】
五四运动广泛传播了 各种各样的学说和思想。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 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
长征结束之际正是日本步步紧逼之时,民族危机加深 作为死对头的国共两党有十年的血海深仇,会怎么办呢?
共赴国难 团结抗日
长征精神
理想崇高,意志坚定; 吃苦耐劳,不畏艰险; 顾全大局,团结一致;
依靠人民,乐观向上。
(南平模拟)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 京隆重举行,回顾党的历程,五四运动成为一个绕不开的时代 节点,中国知识精英正是在这个节点开始重新寻找新的方向。 这里的“新方向”可能指的是( )。 •A.无政府主义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十月革命道路 •解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 运动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成为宣传的主流,自此中国革命的道 路逐渐走上了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故答案选D项。 •答案 D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 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却使毛泽 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美国作家哈里森· 李尔兹 伯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 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美国《时代周刊》1972年2月28日
5.长征胜利的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使中国 革命转危为安; (2)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3)铸就了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 前进的动力。 长征一结束,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知识框架要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知识框架要点
1.国民大革命
兴起
创建黄埔军校 国 民 大 革 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潮
北伐胜利进军
南京国民政府
成立
失败
2.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
中 国 革 命 的 面 貌 焕 然 一 新
五 四 运 动
无 产 阶 级 登 上 政 治 舞 台
思想基础 中 国 共 产 党 成 立
组织基础
阶级基础
3.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五四运动 中共成立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兴 起 北伐战争 南京国民 政府建立 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红军长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国共两党首次合作 合作破裂 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 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知识点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领导了南昌起义。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八一”南昌起义----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
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井冈山会师
(朱德、陈毅←→毛泽东)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起义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会师,
后改编军队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的开始
1934年10月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出发地:瑞金)
结果: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1919年5月4日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共一大召开
1921年、共产党诞生
长征的胜利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1936年10月)
长征胜利的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实行战略转移。)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两大起义的局限性:仍然坚持以夺取中心城 市为目标。
4、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第一个根据地:名称 十几个根据地:时间 根据地的特点:位置 根据地的巩固措施:土地革命、瑞金政权、反围剿
课堂练习:“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 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 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 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 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 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过渡时期
• (2013年天津高考)据《中国报学史》统计, 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 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 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联系(共同)
本质上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最根本的区别是:领导阶级
难点: 1、五四精神: 爱国精神(核心)、忧患意思、民主科学 坚持真理、正义、勇于斗争 团结协作、相互支持
2、五四运动的特点:
革命性:反帝反封 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
爱国性:反帝维权
成功性:基本目标实现
3、与“一二· 九”学生运动比 价
(1)土地革命
内容: 意义:
实质:
(2)瑞金政权
成立时间:
政权性质: 影响: (3)反围剿
反围剿概况:时间、结果、败因
5、红军长征 (1)原因 王明的左倾错误(根本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直接原因) (2)概况 初期失利:1934年10月、左倾错误 伟大转折:1935年的遵义会议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联系教材和材料,想一想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由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的企业增加, 中国工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0万,增至战后的 200万……文化斗争是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 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的出版,标志着彻底反 封建文化运动的开始……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 中国涌现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 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
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壮大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指明了道路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1918年11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 新的爱国主义运动推向了高潮。
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取消“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
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 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张 吴孙
北伐战 争前夕 全国形
势图
国民政府
(二)北伐(1926~1927) 1、目的: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直系)、张作霖(奉系)
北伐誓师大会
3、战果:连克武昌、九江、南昌等,收回汉 九江等英租借。取得巨大成功。
材料一:三大战役中人民群众的支援情况
战役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粮食
辽沈战役 160万 1.38万 0.7万辆 80万头 0.7亿斤
府瑞金
农村包围 城市道路 的形成
揭开序幕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
南昌 城 汉口 市
井冈山革命根

据地建立巩固 井

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新民主主义革命

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新民主主义革命

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新民主主义革命
840年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社会性质由此转变,有封建社会转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称其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由于领导阶级的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分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斗争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事件: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以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事件就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国民大革命
创建黄埔军校
兴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高潮

北伐胜利进军



南京国民政府
失败
成立
2.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
五 四 运


思想基础



级 登
组织基础
国 共





阶级基础

成 立

中 国 革 命 的 面 貌 焕 然 一

3.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中共成立


北伐战争


南京国民

政府建立

命 兴
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红军长征
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国共两党首次合作
合作破裂
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 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