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东方社会发展之_可能_

马克思与东方社会发展之_可能_
马克思与东方社会发展之_可能_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4期

马克思与东方社会发展之“可能”

谢菏生

关于东方社会如何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

克思之所以在晚年进行这一研究,既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与《资本论》

受到挑战有关。马克思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可能性”设想是以其所处“历史环

境”为依据的。“历史环境”是马克思突破其先前理论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使一个

社会的“跳越”或“变轨”发展成为“可能”,而且能够使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从

而使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更为充实。

相对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来说,东方社会究竟如何走是马克思晚年最为关注的一个社会发展问题。19世纪后期,当革命的中心由西方移向东方,东方国家面临前途抉择的时候,这一问题显得尤为迫切起来。实际上,当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归于沉寂时,马克思便把希望寄托于东方社会发展的“跳越”。

其实,东方社会问题早在19世纪50年代就已经进入马克思的思想视野。在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的事业正如火如荼的时候,东方社会却显示了它特有的稳定性和顽固性,旧有的制度迟迟没有打破,新的制度始终未能建立起来。马克思深切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激发起强烈的理论兴趣。因为,东方社会发展所呈现的这种特性,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与他从西方社会发展中所引出的一般社会发展道路不太相洽的。当资本主义的势力大规模地侵入东方社会时,马克思的视线也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来到东方,他从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中了解到东方社会发展的严重滞后。虽然他对资本主义的贪婪行为进行了人道主义的谴责,但他又非常冷静、客观甚而残酷地认为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命运?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在这里,马克思考虑到的是:东方社会的发展要加入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行列。他认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是破坏性使命,消灭旧的亚细亚社会;一是建设性使命,即把亚细亚社会卷进资本主义文明中来,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此时,马克思没有想到东方社会“跳越”式发展的可能性。

因此,只有当社会主义革命从欧洲燃向东方社会时,马克思才热切地感到,东方社会的前

途就是他的希望所在。在这里,马克思关心东方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关心他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命运。但是,马克思不仅仅是一位富有激情的革命者,而且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理论家。他充分考虑到,只有在占有大量资料,对东方社会历史和现状进行全方位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对东方社会的发展前途作出判断。

和马克思一样,关心东方社会发展的有很多西方的和东方的革命者和理论工作者,他们也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东方的社会发展途径——以俄国社会发展为典型——产生了许多不一致的想法,从而争论不休。有人也借此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向马克思提出请教、疑问、甚至责难,特别是对《资本论》第一卷提出了质疑。因此,马克思毅然放弃《资本论》后两卷的整理出版,而专注于新的问题的研究。

一、《资本论》遇到挑战

《资本论》遇到的挑战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表现。那么,就马克思晚年来说,《资本论》受到的质疑,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应当说是社会发展观问题。《资本论》是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最为经典的代表作,亦是他生前费神最多,最认真最严肃的一部代表作,它的出版意味着马克思划时代的理论发现得以最终确定,并对外展现。此时有人借俄国问题对《资本论》中的社会发展观产生疑问或误解,无疑是对马克思的一次重大挑战。这一挑战的意义就在于它直接地引发了马克思以后的全新的研究。

1877年10月,《祖国纪事》杂志第10期登载了俄国民粹主义者尼?康?米海洛夫斯基的一篇“时评”:《卡尔?马克思在尤?茹柯夫斯基先生的法庭上》。这篇文章认为,《资本论》中的描述表明,马克思不赞成“俄国人为他们的祖国寻找一条不同于西欧已经走过而且正在走着的发展道路” 。对此,马克思的反应是强烈的。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马克思指出米海洛夫斯基的意见缺乏依据,并对《资本论》中的描述存在着“错误的解释”。马克思批评米海洛夫斯基把他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使之绝对化,并将其视为一把万能钥匙,到处乱用。其实,那个时候,马克思正密切关注着俄国的社会发展问题,而且他对俄国的研究已经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会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

1881年2月,“劳动解放社”成员维?伊?查苏利奇致信马克思,请他谈谈俄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与前景问题,特别是他对俄国农村公社的命运的看法。“假如你能说明,你对我国农村公社可能有的命运以及世界各国由于历史的必然性都应经过资本主义生产各阶段的理论的看法,给予我们的帮助会是多么大。” 可见,包括查苏利奇在内,有相当一批马克思的“学生”、“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论》存在着疑问和误解。在他们看来,俄国的农村公社是一种古老的形式,而历史的“规律”等一切不容争辩的东西定会使其灭亡并最终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资本论》分明写着:“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39页。

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于是,马克思为了消除因“误解”而产生的“怀疑”,给查苏利奇写了封回信。马克思在信中明确表示,资本主义起源“这一运动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在《资本论》中所作的分析,既没有提供肯定俄国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也没有提供否定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但是,我根据自己找到的原始材料对此进行的专门研究使我深信: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这种作用,首先必须肃清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由发展的正常条件。” 无论米海洛夫斯基向马克思表示的一种挑战,还是查苏利奇提出的请教,他们都是出于同一个问题,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述的“历史必然性”与俄国社会发展前景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亦即说,一方面,“历史必然性”是否适用于一切民族,一切民族是否注定都要走西欧各国所走的道路;另一方面,俄国社会究竟应该探索一种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马克思对于这两者的回答之间尽管有几年之隔,但他的观点前后是一致的。马克思首先认为,把他的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描述当作一般历史哲学即将其绝对化、教条化,是对他的“误解”和“侮辱”。其次,他才对俄国的发展道路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尽管马克思为了能够对俄国的经济发展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学习了俄文,并在许多年内研究了和这个问题有关的官方发表的和其他方面发表的资料,最后也表示了自己的意见,但他还是没有把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寄出诉诸于众。几年之后,当他给查苏利奇写回信时,他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与笔墨,几易其稿,最后也只是写了几句言简意赅的话。可以看出,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是非常谨慎和严肃的,没有足够的研究,决不轻易地作出结论,并予以公开发表。因为马克思深知,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是非问题,同时还是一个重大的现实的实践命运问题。

那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述的“历史必然性”、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律,如“五形态”理论,到底与东方社会发展,特别是与某一个具体的民族的社会发展,如俄国的社会发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历史必然性”究竟有没有普遍性呢?究竟有没有“一般历史哲学理论”的性质呢?难道马克思所表述的就仅仅是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感性历史?他的“历史必然性”难道不具有超越西欧感性历史之上的“一般”特性?毫无疑问,马克思以西欧社会为典型研究出的社会发展观是具有普遍性的,是一种“历史哲学”。问题是这种哲学也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一个社会的发展必须是独立的。也就是说,只要一个社会有自己的独立的起源,并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少受或不受外来先进或落后社会的冲击和影响,不偏离自己的独立的发展轨道,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高度的独立的主体地位,并一直是自主地发展下去,那么,这个社会的发展所呈现的“必然性”及其所要经历的演进形态基本上就与马克思的表述相一致。同样,问题是,不能因为马克思的理论具有普遍性,就将其在具体的现实中随处套用,而不顾现实存在中的特殊情形。一般的存在是理论的存在形态,现实的存在都是个别的存在、具体的存在。马克思拥有一般的存在,但他丝毫没有把它当作“万能钥匙”的意思,进而对具体的现实存在指手画脚。马克思向来尊重现实,主张让“事物本身”去说话,一生都是“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不受理论“一般”的束缚和限制。他对待自己的理论同样如此,马克思的出发点是现实的存在,不是理论的一般。理论仅仅是辅助,是指导,它不可能取代现实的具体而成为出发点。所以,把《资

本论》中的理论绝对化,去解决一切民族的发展道路问题,是马克思所不能接受的。

二、“历史环境”——东方社会之路的可能性根据

马克思从西方社会的独立发展中抽象出一般的社会发展道路,在东方社会的发展中遇到了挑战,这确属事实。但这并不说明它失去了科学性和有效性。关键的问题在于,马克思所描述的一般社会发展道路具有其自身的先在前提,即一个民族、社会的发展必须是独立的、自在的。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第一,从整个人类社会总体发展的角度,即对世界各民族社会进行综合考察,可以看出,尽管各民族各地区有其特殊的发展情形,但总体上是大致要经过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等各个社会形态的。这个角度就是把地球上的所有民族看作是一个民族。第二,单就某一个民族进行考察,即从一个民族的自在的、独立的、不受外来任何影响的自主发展的角度来说,它的社会演进过程大体上也是经过那几个阶段。这个角度就是把地球上的所有民族看作是一个个孤立的、互不影响而封闭独居的民族。

然而,我们无论从宏观的角度把地球上的人类视为一个总体的民族,还是从微观的角度把地球上的人类视为无数个彼此孤立的分散的小民族,都不能无视历史发展的真实,即:世界上的人类既不是一个民族,也不是无数个彼此孤立的民族,而是很多在交往中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民族。而且,不可忽视的是,世界各个民族的发展又具有不平衡性。因此,随着交往的产生与扩大,特别是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大工业的发展使普遍的交往成为可能,这就使世界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阶段的各个民族在普遍的交往中发生“同化”、“趋同”等现象。也就是说,“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那么,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这种同化、趋同现象的发生则主要是以一些落后民族的“跳越”式发展来实现的。同化是先进的同化落后的,高级的同化低级的。趋同是落后的向先进的趋同,是野蛮的向文明的趋同。所以,同化或趋同就意味着跳越或跨越,意味着发展的“间断”式前进。

其实,各民族间的“交往”在资本主义生产之前就已经发生,不管是以和平的方式,还是以暴力的方式。交往曾使各个民族的发展在不同程度同上受到影响,或“促进”或“阻碍”,或“跳越”或“趋同”,实际的进程是千变万化。这种“交往关系”构成了各个民族发展的独特的“历史环境”,它是一个客观的进程。正是这一客观的、无可回避的进程给各个民族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可变性因素。当这一进程在资本主义时代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入时,它对各个民族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就显得尤为突出和深远。

“历史环境”一直是存在着的,因为交往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只是规模的大小、程度的深浅、方式的迥异以及结果的差别。这种历史发展所提供的“交往环境”是一个民族独立发展的外来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使一个民族消灭,可以使一个民族丧失主权,使一个民族改变道路,也可以使一个民族壮大、繁荣,成为黑格尔所说的“世界精神”的代表。也就是说,历史环境可以使一个民族独立自在的发展道路发生“变轨”。这种现象在人类世界的总体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相当

普遍的。马克思在西欧社会的发展中看到资本主义“文明”正在席卷全球,使各个民族加入到“世界历史”的进程之中,因此他清晰地认识到普遍交往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但是,马克思是在研究西欧,是在研究资本主义,如果他研究了波斯帝国、罗马帝国,研究了中国的盛唐时代,他同样会发现交往的价值和意义,尽管这些帝国是在有限的范围,而不是将世界各个民族都卷进“世界历史”。它们在交往中使多少民族发生了变轨、加速、跳越、同化,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又壮大了自身,巩固了自身,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马克思晚年的研究显然是与此有联系的,他的历史学笔记尤能说明这一点。马克思晚年在探讨东方社会发展之路这个问题时,也正是立足于“历史环境”,从“历史环境”出发,探索和追寻其一般社会发展道路发生“变轨”的突破口。这构成了马克思晚年研究的全新内容。

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那封信中有一段反驳米海洛夫斯基的话是这样说的:“假如俄国想要遵照西欧各国的先例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它就会和尘世间的其他民族一样地受那些铁面无情的规律的支配。事情就是这样。但是这对我的批评家来说是太少了。他一定要我把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黑体为引者所强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但是我要请他原谅。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 马克思的思路很清楚,他首先以坚定不移的语气肯定了他的“铁面无情”的规律,同时又以“历史环境”为支点驳斥批评者对他的理论的绝对化。“历史环境”成为马克思反驳米海洛夫斯基的最后依据。在信的后面,当马克思谈及人类历史发展的具体情形时再次提到:“极为相似的事变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黑体为引者所强调)中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演变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这个“钥匙”不是别的,正是一个民族所处的独特的“交往关系”。在马克思看来,离开这一点,“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那是永远达不到目的。”

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回信中谈论农村公社成为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时也说,要使它(农村公社)能发挥这种作用,首先必须肃清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由发展所必需的“正常条件”。在这里,无论是“影响”还是“条件”,都是“历史环境的”的事情。马克思这两句简短的话语是他研究了大量资料之后的结晶。他的回信写了四稿,就是致力于研究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环境”,以便求证出俄国社会发展之路的前提依据和基础。

在这里,我们必须申明的是,马克思研究俄国的“历史环境”问题并不是去刻意追求《资本论》之外的另一种“必然性”,也就是说,他对俄国的分析不是意在指明其发展道路的一种新的必然选择。他的辛苦的劳动——只是为了避开“历史必然性”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不过是在《资本论》“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上论证俄国社会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前景,而且是“理论上的可能性”前景。对于这一“理论上的可能性”,在当时有很多资本主义制度的崇拜者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以《资本论》为借口,甚至自称是马克思的“学生”、“马克思主义者”。对此,马克思的意见是鲜明的,他说:“如果资本主义制度的俄国崇拜者要否认这种进化的理论上的可能性,那我要向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俄国为了采用机器、轮船、铁路等等,难道一定要向西方那样,先经过一段很长的机器工业的孕育期吗?同时也请他们给我说明:他们怎么能够

把西方需要几个世纪才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交换机构(银行、信用公司等)一下子就引进到自己这里来呢?

在论证俄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上的可能性”时,马克思首先注意的还是俄国的农村公社本身,因为它毕竟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这是它走向何处的内在的前提条件。按照马克思的意见,如果没有“历史环境”,俄国只是孤立地发展,那么农村公社将逃脱不掉灭亡的命运而走向资本主义。“但这是不是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农业公社’的发展都要遵循这条道路呢?绝对不是的。‘农业公社’的构成形式只可以有两种选择:或者是它所包含的私有制因素战胜集体因素,或者是后者战胜前者。先验地说,两种结局都是可能的,但是,对于其中任何一种,显然都必须有完全不同的历史环境。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 可见,土地公有制是前提,但也仅仅是前提,至于如何走,则是由“历史环境”的作用来决定的。显然,在这里,马克思是在对农村公社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之后,才对“历史环境”予以了重大的历史责任。

那么,历史环境是指什么呢?在一般意义上,这应该是指一个民族外在的并与之不断交往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关系。对于俄国的农村公社来说,在马克思看来,主要就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如果说土地公有制是俄国‘农村公社’的集体占有制基础,那么,它的历史环境,即它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同时存在,则为它提供了大规模地进行共同劳动的现成的物质条件。”有了这样的“历史环境”,俄国的农村公社便可以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切肯定成果相结合,“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能够成为现代社会所趋向的那种经济制度的直接出发点,不必自杀就能开始获得新的生命。”

马克思在他给查苏利奇复信所起的第二份草稿中有一段话最能准确地表达他对俄国公社命运的看法,而且意味深长。他说:“如果俄国是脱离世界而孤立存在的,如果它要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西欧通过长期的一系列进化(从原始公社到它的目前状态)才取得的那些经济成就,那么,公社注定会随着俄国社会的发展而灭亡这一点,至少在我看来,是毫无疑问的。可是,俄国公社的情况同西方原始公社的情况完全不同。俄国是在全国广大范围内把土地公社占有制保存下来的欧洲唯一的国家,同时,恰好又生存在现代的历史环境中,处在文化较高的时代,和资本主义生产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 意味深长的是,马克思在这里仍然坚持着他的一般的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并从一个侧面道出了他的理论的“一般性”内涵。但他并没有拘泥于他的“一般性”,而是非常酒脱地“可是”,从而使“历史环境”的出现导致了他的“一般性”的“变轨”。因此,俄国公社完全可以利用它所特有的“历史环境”,吸取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走出“一般性”,跨过“卡夫丁峡谷”,达到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对于“历史环境”给世界各个民族的发展、极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所带来的无尽的可能性,马克思在其早年的研究中注意不是很充分。虽然他提出资本主义的发展把一切落后和野蛮的民族都卷进到“文明”中来,各个民族在“世界历史”的交往中不断消除其特性,但他并没有具体地考察各个民族,尤其是相对较为滞后的民族,是如何被卷进“文明”之中的,是如何进入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世界的。马克思只是站在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的西欧社会的角度来解释“世界”,而没有从落后民族的角度去说明这个“世界”的发展状况。因此,马克思在晚年转向落后东方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65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62页。

会的研究,以“历史环境”为基点寻得了理论上的突破,这不能不说是他对其早年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补正,不能不说是对其社会发展理论的一种完善。马克思晚年研究东方社会主要是以俄国为典型,他从俄国农村公社的发展中提出俄国社会发展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出路。虽然马克思在这里没有获得确切的结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世界各民族的发展不仅存在着一般的发展道路,而且存在着具有各自特点的具体的、特殊的民族轨迹。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普遍性交往的前提条件,各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受到来自很多方面的影响和冲击,于是也就使社会发展的道路显得丰富多彩起来。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无疑是马克思对自己先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既是现实的发展对这位思想家的客观的要求,也是理论的发展在这位思想家身上所表现的特有的执着。

三、从“可能”到现实

然而,理论上的突破并不是马克思的最终目的。尽管马克思通过对俄国问题的认真研究,获得了社会发展的“可能性”理论,这种理论是对“一般性”理论的补充、深化和发展;尽管马克思在研究了历史发展的一般性的基础上,又研究了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在研究了社会演化的现实性和必然性的基础上,又研究了社会演进的可能性和偶然性,他在理论上也因此获得了新生、完善和圆满。但是,马克思向来又不仅仅满足于理论上的发现与突破,而是更多地去关注现实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命运。他在理论上的创新一直是为“改变世界”服务的。所以,如何使“历史环境”所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才是马克思关心的最根本的目标。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促成“世界历史”之前,在人类社会的总体发展中,对于各个民族的发展来说,“跳越”式发展早已存在,它们在其他民族的冲击和影响下不知道跳越了多少条“峡谷”。待到资本主义席卷全球时,普遍的交往造就普遍的“跨越”已是必然所趋。但是,马克思晚年所探讨的俄国公社的“跨越”却与以往的历史不同,尽管这一“跨越”的可能性在以往的历史中存在着深厚的背景和根据。过去的历史是:无论是古代的波斯帝国、罗马帝国,中国的盛唐及元朝帝国,还是现代的西欧资本主义,对那些被它们卷进历史发生跳跃的、野蛮的或是落后的民族来说,都是强大的、客观的实体,它们牢牢的、稳稳地在那儿存在着,它们似乎是时刻等待着其他民族的跨越、参与、加入,它们是“峡谷”那边的坚实的“岸”,是落后民族跳越“峡谷”之后的坚实的实实在在的落脚点。

俄国公社的“跨越”则不然,因为它在跨越时,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那边并不存在坚实的“岸”,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制度在这个世界上尚不存在,不具有实体的形式。这个“岸”尽管在“历史必然性”的视野中存在,但在现实中仍然只是以“可能性”的形式存在着。西欧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在当时是一种可能性,俄国跨过西欧的发展阶段达到社会主义彼岸更是一种可能性。所以,如何使这种“可能性”向现实发生转变,其难度是相当艰巨的。对俄国的公社来说,仅仅拥有土地公有制和历史环境仍然是不够的。土地公有制仅仅是基础,“历史环境”仅仅是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如果俄国的公社是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文明”之中,那么它就不再需要什么了,但是,它是要超越资本主义进化到社会主义,直接达到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而且目前的状况是:俄国的公社正面临威胁,而资产阶级所控制的“一切

还必须有无产阶级的革命作为保证。这一革命不仅要在俄国发生,而且要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前者能够保护农村公社不致遭受毁灭,后者则能将“一切肯定的成就”归无产阶级所有。只有两者的密切配合才能使俄国的“跨越”顺利进行。在这里,马克思的落脚点和希望再次指向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且是“世界意义”上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所以,马克思指出:“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如果革命在适当的时刻发生,如果它能把自己的一切力量集中起来以保证农村公社的自由发展,那么,农村公社就会很快地变为俄国社会新生的因素,变为优于其他还处在资本主义制度奴役下的国家的因素。” 在马克思看来,俄国的公社正面临的威胁是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唯有通过革命摧毁资本主义,才能免去公社的灭顶之灾。“威胁着俄国公社生命的不是历史的必然性,不是一个理论,而是国家的压迫,以及渗入公社内部的、也是国家靠牺牲农民培养起来的资本家的剥削。” 正因如此,马克思在1882年1月为《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写序言时则明确正告俄国的人民:“《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但是在俄国,我们看见,除了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狂热和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有。那么试问:俄国公社,这一固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呢?或者相反,它还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呢?……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虽然俄国的革命是必须的,但仅仅是俄国的革命,也还是不够的。俄国的革命还必须引起西方的革命,只有两者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使无产阶级的革命成为“世界意义”的存在,俄国的公社才有可能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所有制形式。西方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其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在革命成功后能够直接掌握资本主义时代遗留下来的“一切肯定的成果”,这些成果可以自觉地、比较顺利地进入获得革命成功的俄国社会,实现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就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从回答疑问、挑战,到提出“跨越”的可能性、条件、基础,最后是“唯一的答复”,这是马克思晚年思想和研究的重要思路。它表明,在马克思的心目中,具有“世界意义”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一直是他的不灭的希望和情结,一直是他思考问题的始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说,马克思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判断、提示和构想,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即:马克思毕生思考与探索的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必然为共产主义所有制所取代。从这个意义上讲,以俄国为典型的东方社会发展的“可能”的“跨越”之路,又是寓于“历史必然性”之中的。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责任编辑:赵 俊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73页。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之令狐文艳创作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令狐文艳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思想体系,它不仅是一般的社会历史观,而且是包括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各自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占世界人13的大多数的广大东方国家为对象,特别是以印度、俄国和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典型,所进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虽然这一理论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为更多的人所重视,然而,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都是在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东方社会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 综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阐述的东方社会理论,它的实质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东方社会由于自身历史所形成的特点,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展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俄国及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结成工农联盟,积极参加并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可以在取得革命胜利后,跨越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提出,涉及到怎样理解人类社会演进的一般规律的问题。

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总结了西方和东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概括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演进的几个时代的一般进程和顺序。否定这个一般演进的秩序,把历史看作是杂乱无章的或可以随意摆布的东西,也就否定了历史的规律性,这显然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但是,马克思也从来反对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去裁剪世界历史,坚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在过程是一般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因此,概括出历史的一般演进秩序,并不是要求每个国家或民族都必须一丝不差的依次经历一番,并且每个时代必须经历同样长的时间,遭受同样多的曲折,不容许有任何的跳跃。 可以说,马克思正是基于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原则,才创立了他的东方社会理论。所以马克思在提出东方社会理论的同时,就批评了有的人将他在《资本论》中“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括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的观点,批评了那种认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的机械论观点,明确指出,“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犀。”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马克思所提出的俄国通过革命,以农村公社作为“俄国社会新支点”的设想未能变成现实,但是他提出的这种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却是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列宁正是根据这种社会发展的辩证法,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东方国

马克思与东方社会发展之_可能_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4期 马克思与东方社会发展之“可能” 谢菏生 关于东方社会如何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 克思之所以在晚年进行这一研究,既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与《资本论》 受到挑战有关。马克思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可能性”设想是以其所处“历史环 境”为依据的。“历史环境”是马克思突破其先前理论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使一个 社会的“跳越”或“变轨”发展成为“可能”,而且能够使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从 而使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更为充实。 相对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来说,东方社会究竟如何走是马克思晚年最为关注的一个社会发展问题。19世纪后期,当革命的中心由西方移向东方,东方国家面临前途抉择的时候,这一问题显得尤为迫切起来。实际上,当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归于沉寂时,马克思便把希望寄托于东方社会发展的“跳越”。 其实,东方社会问题早在19世纪50年代就已经进入马克思的思想视野。在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的事业正如火如荼的时候,东方社会却显示了它特有的稳定性和顽固性,旧有的制度迟迟没有打破,新的制度始终未能建立起来。马克思深切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激发起强烈的理论兴趣。因为,东方社会发展所呈现的这种特性,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与他从西方社会发展中所引出的一般社会发展道路不太相洽的。当资本主义的势力大规模地侵入东方社会时,马克思的视线也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来到东方,他从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中了解到东方社会发展的严重滞后。虽然他对资本主义的贪婪行为进行了人道主义的谴责,但他又非常冷静、客观甚而残酷地认为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命运?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在这里,马克思考虑到的是:东方社会的发展要加入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行列。他认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是破坏性使命,消灭旧的亚细亚社会;一是建设性使命,即把亚细亚社会卷进资本主义文明中来,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此时,马克思没有想到东方社会“跳越”式发展的可能性。 因此,只有当社会主义革命从欧洲燃向东方社会时,马克思才热切地感到,东方社会的前

试析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试析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摘要:马克思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最高价值追求。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终极目标,同时又是一个历史的、现实的过程。本文在重点阐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具体措施,希望对社会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群体本位;个体本位;人类本位 一、“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中获得解放而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丰富和完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明确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为之奋斗一生的共产主义理想的最高追求和价值目标,正确理解这一思想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每个人”是这一思想的基本着眼点和出发点,也是这一思想的一大亮点。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是以每一个个体为着眼点的,而不是一群人或人类社会整体。从马恩的经典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或“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时,都在前面冠以“个人”一词。例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表述:共产主义是“个人的独创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惟一的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革命本身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其次,“每个人”又体现了这一思想的伟大光辉点。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人的发展程度已经超出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所能到达的发展水平——“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不是某个人、某些人或某个群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历史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因此,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将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及社会关系基础。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相对于以往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自由而言的。自由,作为人性的一项本质需求,成为人类的一个永恒价值追求。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已被消灭的条件下,在公共占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之时,人们才有可能从事真正自由的劳动,从而利用“自由时间”使自己发展成为真正“自由的人”,自己的一切活动都跟随自由意志而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这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任何阶段都是没有做到的。 (三)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以往社会的个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

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摘要:“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i社会的发展在把人们拉得越来越近的同时,社会也越来越多元化和多样化,人的个性、独立性和自主性也随之不断增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正因为这一关系在不断变化,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和张力是不可能消除的。 关键词:个人;社会;个人与社会关系 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渊源 在西方,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繁荣于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开创了个人本位的思想先河。他认为,人通过认识自己可以寻求真理,真理就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个人意识开始觉醒,反对封建禁欲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统治对人性的压抑,渴求获得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的独立、自由、平等,并与封建宗教统治展开了斗争。但是,由于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还很弱小,最终斗争均以妥协方式而告终。经过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于十七至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发起了“启蒙运动”,旨在祛除人类对世界与自身的无知状态,用科学武装人类的头脑,涵盖了包含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这场运动使资产阶级彻底清除了“上帝”或封建权威对人类生活秩序的支配,使真正独立于上帝或封建等级秩序之外的“个人”最终得以形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随之也渐渐进入了学术界的视野。 二、个人与社会关系产生矛盾的原因 卢梭指出私有制的形成是造成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ii随着农业的发展,土地私有的不断深化,产生了所有权。人类原始自然的不平等转换成了社会的不平等,即财富、地位、权势、个人功绩方面的不平等,于是社会中产生了穷人和富人的利益冲突。人类最初的平等被打破了,一个人只有损害他人的利益才能扩大自己的财产,因此人们为了争夺自身的利益而使社会陷入了战争。 为了保护私有财产,以少数奴役大多数的穷人,富人和强者就制订不公正的社会契约,这就是社会和法律的起源。最终建立了由富人剥削穷人的国家和政府,同时政府的腐化导致

市民社会理论

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 邓正来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 一、市民社会理念(idea of civil society)于近一、二十年间的复兴与拓深,几近形成一股可以被称之为全球性的“市民社会思潮”。当然,所要复兴者并不是同一的市民社会概念:他们或援用洛克的社会先于国家因而国家受制于其对社会的承诺的观点,或诉诸孟德斯鸠以及承继了孟氏的托克维尔的分立自治及相互制衡的观点(即指社会由其政治社会予以界定,但作为政治社会的强大的君主制须受制于法治,而法治则需按分权原则独立的“中间机构”来加以捍卫的观点),或采用将洛克和孟德斯鸠的观点融入其思想的黑格尔的观点(即认为体现个殊性的市民社会独立于国家,但在伦理上并不自足,从而需要代表普遍利益的国家对其加以救济的观点),或引证马克思将黑格尔观点头足倒置而形成的基础(市民社会)决定上层建筑(含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观点,以及主要接受黑格尔观点并对马克思“市民社会-国家”框架进行修正并在“基础-上层建筑”这一基本命题之外的上层建筑内部提出一个关键的次位命题即“市民社会-国家”关系的观点,或依据哈贝马斯那种凭藉非马克思思想资源但却对市民社会做出民主阐释的新马克思主义观点,等等不一而论。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是因为市民社会思想发展之脉络在历史上太过庞杂且缺乏系统的市民社会理论〔1〕以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市民社会理论所标示的侧重点的差异,二是因为当下的论者或行动者往往都是根据一己的目的而择取其所需要的理论资源的〔2〕。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当下所要复兴的市民社会理念,套用查尔斯?泰勒的话说,“并不是那个使用了数个世纪的、与…政治社会?具有相同含义的古老概念,而是体现在黑格尔哲学之中的一个比较性概念。此一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对,并部分独立于国家。它包括了那些不能与国家相混淆或者不能为国家所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3〕。 驱动市民社会理念于当下复兴的一个较为深久的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是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初显并于二十世纪中叶炽盛的形形色色的“国家主义”,这在现实世界中表证为国家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向度对市民社会的渗透或侵吞〔4〕。为对此种猖獗的“国家主义”做出回应,人们开始诉诸市民社会理念,试图对国家与社会间极度的紧张做出检讨、批判和调整,以求透过对市民社会的重塑和捍卫来重构国家与社会间应有的良性关系。例如,约翰?基恩力图通过捍卫市民社会与国家间的界分来推进欧洲社会主义的民主化;Michael Walzer 建议用市民社会的理念来统摄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民族主义的理想;Daniel Bell 甚至呼吁在美国复兴市民社会,以此作为抵御日益扩张的国家科层制〔5〕。 然而,促使市民社会理念复兴运动的更为直接的导因,乃是东欧及前苏联等国家为摆脱集权式统治而进行社会转型的过程;雅克?拉尼克(Jacqaes Rupnik) 就曾将1968年至1978年间波兰的政治发展概括为“修正主义的终结与市民社会的再生,”或者说,乃是依凭市民社会理念展开自下而上的努力斗争的结果〔6〕;爱德华?希尔斯则认为,这是市民社会观念浮现的结果,因为集权式国家在消解市民社会的同时却无力根除市民社会的观念,“正如魔鬼的观念在企图限制并剥夺魔鬼一切权力的神学中得以保存一样。”〔7〕此处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实际上所有西方的思潮流派都视东欧诸国及前苏联的“社会转型”为西方价值、理念和制度的胜利〔8〕;这一判断的深层预设,就市民社会而言,乃是指立基于西方经验或观念的市民社会而型构出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是那种可以跨越空间、超越文化或传统的具有普世效度(universal validity) 的结构性框架。正是基于这一预设,市民社会就被认为不仅仅是一种可以用来对抗或抵御暴政、集权式统治的必要的手段,而且还是一种应被视为当然的目的〔9〕。这种将市民社会不仅视为手段而且还设定为目的的观点,其要害在于市民社会理念的运用不会因“后共产主义”的到来而终止,相反将在由此向真正民主自由的市民社会的迈进过程中持续得到使用。

马克思主义关于东西方国家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东西方国家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东西方国家 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发展? 俞 良 早 【内容提要】马克思、恩格斯从战略的层面上思考了俄国、中国的社会发展与西方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和提出了东西方的社会发展“互相补充”和“两极相联”的理论。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从路线和 方针的层面上思考了东西方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了和平建设的理论与吸收西方文明成果的理论。 【关键词】东方 西方 社会发展 互相补充 两极相联 作者俞良早(1951- ),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东方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 210097)。 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关于俄、中等东方国家社会发展与西方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理论,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笔者就此作一研究,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战略上的思考:东西方的社会发展“互相补充”和“两极相联”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关注俄国、中国等东方国家社会发展的问题,可是他们由于没有直接领导东方国家社会发展的经历,即没有经历领导东方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的过程,所以不能从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层面上思考和提出东西方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问题。他们关于东西方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思考和理论,处于战略的层面上,即处于研究和说明东西方在根本性的、决定性的转变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层面上。具体地说,马克思、恩格斯形成和提出了东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互相补充”和“两极相联”的理论。 1.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俄国社会发展与西方社会发展“互相补充”的理论 在俄国的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农村公社。它的特点是:土地公有,分配给农民使用,定期轮换,农民不得放弃土地,不得买卖土地;农民的住房、菜园以及生产工具个人所有;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劳动,劳动成果归个人所有;国家通过农村公社管理机构向农民征收赋税。农村公社的地位和作用在历史上是不稳定的。在封建农奴制度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没有土地,甚至没有人身自由,农村公社制度遭到严重破坏。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它的地位和作用曾有所加强。可是不久,沙皇政府压迫和剥削农村公社,产生和发展中的资产阶级排挤农村公社,使农村公社面临瓦解的危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6年一般项目“马恩列斯著作中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体系研究”(06BKS001)的研究成果之一。 ·61·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我们所学的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经典体现,是与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紧密相联的有机体。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包括了对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道路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以及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的理论,而且也包括了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社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如对英国、德国、法国、俄国、中国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著名论点。它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的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阶级斗争学说以及权力、统治、官僚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的经济与社会分析,其内涵丰富、体系完整。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具体内容: 1、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基础。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最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为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科学基础,为其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具体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2、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各种社会发展理论所依据的一种理论范式。社会形态是由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

层建筑等全部社会要素组成的统一的完整的社会体系,是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其特殊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其生产、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必然被另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社会的发展和演化是多线条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形态划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主体形态、社会交换形态、社会技术形态等,但其中以经济基础为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准。 3、“现代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深入研究了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推动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巨大威力和作用,指出了人类历史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进程中的基础条件、基本途径和主要动力。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的理论体现了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形态和阶段的多角度的考察与划分及其现代化思想,对当今我国的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与指导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 通过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对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所谓中国式社会主义,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根据中国实际建立和发展的社会主义。为什么我们要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想让祖国人民富裕起来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中国曾经是个长期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认识到:照搬外国的模式我们并没有进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人生如戏,生、旦、净、丑,每个人都是演员,每个人都是主角。然而,我们不只是演员,更是创作者。戏剧总有个既定的结局,人生则不同,结果是掌控在自己手中的。 社会,汉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在现代意义,社会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类的历史发展看,人与动物的最终分离,是与社会的出现相一致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社会的发展,又是通过所有个人的集体努力而实现的,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成就。 人是社会的人,每一个人都存在和活动于具体的、基于特定历史的现实社会当中。人生的内容与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密不可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同时,人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也同样没有个人。社会犹如一个有生命、有活力的有机体。只有有机体的所有细胞都充满活力,这个有机体才能是生气勃勃和生长旺盛的;细胞如果脱离了有机体,也将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条件。社会成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在伦理学领域,个人被看作是道德活动的主体,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集中地表现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一些伦理学家看来,个人利益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们主张禁欲主义,认为人们为了社会或他人的利益,应该放弃个人一切现实的物质利益,以求得道德上的完善。另一些伦理学家则把个人利益看作是人类行为的唯一动机,主张极端利己主义,认为社会利益是无足轻重的,美德只是以他人幸福为自己幸福的艺术,一切有道德的行为,都是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从总体上说是一致的。个人利益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个人利益的满足,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来实现。正是千千万万个人的活动,汇

试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国家观

试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和国家观 一什么是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马克思用“die 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和Bourgeoisgesellschaft”表达。原主要指西欧中世纪末随着工场手工业出现的社会结构。市民社会介乎国家与私人生活之间,是横向的经济、社会交往方式(区别于“管”与“被管”纵向结合方式),民众自主性社会组织和结构。 马克思对于市民社会的理解: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实际上指称的是“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理解“市民社会”概念的变化: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著作中较多使用“市民社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谈到,但明显减少。此后,马克思主张“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的继承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黑格尔将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来,采取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元划分。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二元划分是认同的,并继承了这一思想。“在政治国家真正发达的地方,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的生活······后一种是市民社会的生活······”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的这一法哲学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他处处从各种规定出发······的对立出发,并把这种对立加以强调”,并且“把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分离看做一对矛盾”。在中世纪时期,封建统治统摄一切,市民社会中个人的特性发展以及社会组织的多元化是不可能出现的,市民社会是依附于政治国家的,两者糅合为一体。虽然黑格尔是从逻辑思辨的角度分析得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分离,但是这一分法启发了马克思,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观的批判 在1843年的夏天,马克思完成了第一部批判黑格尔的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随后又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等,在这些文章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了批判,并建立了自己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思想。马克思最早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该书中使用“市民社会”这一概念的,他指出:“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真正的构成部分……是国家存在的方式。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把自己变成国家。它们才是真正的原动力……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是国家的必要条件。”他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把市民社会看做是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以及由这种物质交往关系所产生的社会生活领域,并且认为国家是依附于市民社会的,也即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 四马克思对市民社会本质的认识 在黑格尔之前的思想家,例如洛克、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等主要是从抽象和非历史的人性论来论证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和社会相分离的必然趋势,黑格尔批判了这种基于抽象人性论,非历史地论证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政治哲学的方法,认为市民社会的本质是一种“需要的体系”。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在分析国家和社会相分离趋势的历史主义方法论,但是马克思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入手,认为市民社会的本质是“物质交往关系”,或者说是“生产关系”。他指出“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上的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本质上来认识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与黑格尔相比,马克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论文摘要:个人的自我价值是个人作为客体对自己的需要的满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不是个人的自我价值,而是个人作为价值主体对社会价值的占有和享用。每个人都应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的自我价值的高度统一,并且努力使个人的社会价值大于个人的自我价值。 个人价值问题是决定青少年个人追求导向的重要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人们通用的价值观点(以下简称“通用观点”)包括两个方面,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种“通用观点”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着误导。 一、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和客体是确定的 在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个人的社会价值”。这里的个人是价值的客体,社会是价值的主体,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同样,在“雷锋”与“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关系中,雷锋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雷锋的社会价值,这里的“雷锋”是价值的客体,“社会主义中国”是价值的主体,价值是雷锋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还是在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就应当是社会的价值。这里的社会是价值的客体,个人是价值的主体,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同样,在“雷锋”与“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关系中,“社会主义中国”对“雷锋”的尊重和满足应当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这里的“社会主义中国”是价值的客体,“雷锋”是价值的主体,“社会主义中国”对“雷锋”的尊重和满足是价值。 在一个确定的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通用观点”认为“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个

人的社会价值,个人是价值的客体,社会是价值的主体。同时又认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个人的自我价值”,个人也是价值的客体。“通用观点”把“贡献”与“索取”两个相反的价值关系的客体都说成了个人,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中本来是主体的个人当作了客体,丢掉了作为客体的社会,显然是错误的。 二、价值的确定和归属 价值的确定者是主体人。客体不是价值的需求者,并且作为客体的物也没有判断的能力。所以,价值不是由客体来确定的。主体人是价值的评价者、确定者。可见,“人是一切价值的尺度”是有道理的。正是由于作为主体的人们的需要各不相同,评价价值的标准各不相同,对价值的追求各不相同,所以,也就形成了人们的不同的价值观。 价值属于客体。价值作为积极作用是由客体发出的,是作用于主体的。但是,价值的归属不是一个所有权的问题。在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个人的社会价值”。这里的价值的客体是个人,价值的主体是社会。责任和贡献是由个人履行和做出的,是作用于社会并由社会享用的。所以,这个价值属于客体的个人,责任和贡献是个人的社会价值。还是在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应当是社会对个人的价值。这里的价值的客体是社会,价值的主体是个人。尊重和满足是由社会作出的,是作用于个人并由个人享用的。所以,这个价值属于客体的社会,尊重和满足是社会对个人的价值。在一个确定的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通用观点”认为“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个人的社会价值,责任和贡献属于客体的个人,是正确的。但是,同样在这个确定的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却认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个人的自我价值。这就把本来属于客体的社会的价值,归属于作为价值主体的个人,显然是错误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2、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谈谈你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答:我们所学的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经典体现,是与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紧密相联的有机体。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包括了对东、西方社会不同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道路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以及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的理论,而且也包括了对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社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如对英国、德国、法国、俄国、中国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著名论点。它涉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的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阶级斗争学说以及权力、统治、官僚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的经济与社会分析,其内涵丰富、体系完整。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具体内容: 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基础。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最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为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科学基础,

为其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具体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二、社会形态与社会演进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各种社会发展理论所依据的一种理论范式。社会形态是由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全部社会要素组成的统一的完整的社会体系,是按照本身特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其特殊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有其生产、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必然被另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社会的发展和演化是多线条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形态划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主体形态、社会交换形态、社会技术形态等,但其中以经济基础为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准。 三、“现代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深入研究了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推动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巨大威力和作用,指出了人类历史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进程中的基础条件、基本途径和主要动力。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的理论体现了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形态和阶段的多角度的考察与划

政治:7.1.2《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案(二年级下册)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理解: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应用:结合事例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能力方面 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 使学生认识到,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个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但不能夸大个人的作用。个人应该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成才条件,努力完善自我,以便将来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教学重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个人成才的条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课件《钱学森》) 通过钱学森回国后为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引出: 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板书) [讲授新课] 师:要了解二者关系,首先要区分“人”和“个人”这两个概念。粗看起来“人”与“个人”似乎是一回事,我们日常用语也没有处处把二者区别开来,严格地说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是表现人类一般特征(即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概念,概括了所有人的共性,我们在上节课讲授的就是这个共性,但不能说明人们自身之间的差别,只有“个人”这个概念才可能表现出人们之间的差别,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差别的“单个的人”,故“人”和“个人”的关系就是我们在哲学常识上册中讲到

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人”是只有在思维中才能把握的概念,我们感官接触到的都是“个人”,“个人”中包含了“人”的特征,“人”又概括了所有的“个人”。综上所述“个人”是指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单个的人”。其次,要区分“社会”与“社会发展”,“社会”我们在前面作了解释,这个概念指的是这个共同体的静态。那么“社会发展”这个概念可以说指的是这个共同体的动态。社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上,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之中。如近代历史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形态并没有改变,但社会内部已发生了几次大的技术革命,使同一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内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生了不少变化和进步。 师:我们区分了“人”与“个人”,“社会”与“社会发展”后,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看书、阅读、思考、举例。(略) 师:让一个同学概括二者关系: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制约着个人的活动。 我们先来看关系的第一方面内容。 1.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 师:为什么个人活动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生:个人活动,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作为社会的人,具有能动作用,即人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也是人和物的根本区别所在。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人类社会。 师:同样是个人活动,为什么有的人的活动起推动作用,而有的人的活动则起阻碍作用? 生: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之所以性质不一样,这是因为有的人的活动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活动就能对社会生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例如: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之所以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正是因为其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又如:希特勒发动的战争之所以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阻碍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是因为其法西斯战争的性质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 师:同样是个人活动,为什么有的人的活动起着重大作用,而有的人的活动作用又小得多呢? 生:个人活动对社会的作用之所以有大有小,这是因为在同一社会历史条件下,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等不完全一样,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也不尽相同,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意义 【内容提要】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他关于市民社会是“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论断,是对市民社会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市场经济社会中全部物质交往关系的总体把握。在马克思那里,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经济交往关系只是全部社会物质关系的本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却遭到不同立场研究者们的误解。只有消除这些误解,才能发现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蕴含的巨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市民社会/物质交往关系/市场经济 【正文】 近20年来,市民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和社会背景下,人们纷纷用“市民社会”这一术语表达着不尽相同的理论诉求和现实关切。有西方学者认为,关于市民社会问题的讨论已经在当代的政治哲学中形成了一个所谓“市民社会的话语体系”。鉴于这场讨论的复杂性,这个话语体系是声音混杂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混杂的“话语体系”中,所谓“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声音格外响亮。一些自称为马克思继承者的思想家,例如哈贝马斯、柯亨和阿拉托等人,着眼于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将市民社会视为存在于政治国家之外的文化批判领域,认为只有通过对这一“公共领域”的建设,才能抵抗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对人和社会所实施的新异化。他们的观点在西方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 “市民社会”是一个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概念。那么,这一概念与当今人们所使用的同一概念是一致的吗?哈贝马斯等人的观点是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性拓展吗?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实的社会实践所迫切需要的。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和深化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中,市民社会是指由相互需要的契约关系而将人们联系起来的市场交往体系及其保障机制。黑格尔认为,这是一个区别于家庭和国家的社会领域。它虽然独立但是却不自足、不完善,需要通过国家的强制统合才能达到人与人真正的联合。因此,黑格尔认为,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上,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国家为市民社会提供最终的伦理根据。马克思对于市民社会的考察,在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早期的马克思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他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过程,就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完成的。马克思主要是在批判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因此,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最大特点:一方面,它继承并深化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基本规定;另一方面,他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颠倒了过来。 首先,马克思继承并深化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黑格尔之前的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亚当·斯密等人已经看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与社会相分离的必然趋势,但是,他们却主要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来论证这一趋势的。他们认为,社会之所以独立于国家,是由人的自然本性决定的。人在本性上是自由的,这种自由的权利是“天赋的”,国家只是人们对自己天赋的自然权利让渡的结果,是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根据这种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阐述的社会政治理论,社会是人类联合的本然状态,政治国家只是为它服务的工具。与传统的君权神授论相比,这种社会政治理论的结论是革命性的,直至今天它仍然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但是,这种社会政治哲学的论证方法却是非历史的、抽象的,近代以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思想体系,它不仅是一般的社会历史观,而且是包括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各自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占世界人13的大多数的广大东方国家为对象,特别是以印度、俄国和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典型,所进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虽然这一理论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为更多的人所重视,然而,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都是在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东方社会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 综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阐述的东方社会理论,它的实质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东方社会由于自身历史所形成的特点,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展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俄国及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结成工农联盟,积极参加并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可以在取得革命胜利后,跨越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提出,涉及到怎样理解人类社会演进的一般规律的问题。 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总结了西方和东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概括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演进的几个时代的一般进程和顺序。否定这个一般演进的秩序,把历史看作

是杂乱无章的或可以随意摆布的东西,也就否定了历史的规律性,这显然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但是,马克思也从来反对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去裁剪世界历史,坚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在过程是一般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因此,概括出历史的一般演进秩序,并不是要求每个国家或民族都必须一丝不差的依次经历一番,并且每个时代必须经历同样长的时间,遭受同样多的曲折,不容许有任何的跳跃。 可以说,马克思正是基于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原则,才创立了他的东方社会理论。所以马克思在提出东方社会理论的同时,就批评了有的人将他在《资本论》中“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括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的观点,批评了那种认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的机械论观点,明确指出,“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犀。”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马克思所提出的俄国通过革命,以农村公社作为“俄国社会新支点”的设想未能变成现实,但是他提出的这种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却是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列宁正是根据这种社会发展的辩证法,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是不发达或不成熟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低级阶段。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由于不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不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基础上产生的,而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通过革命产生的,因此东方国家一旦成功地跨越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低,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初级阶段。东方国家

浅谈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再生产理论研究对象货币作用积累与消费经济结构论文摘要:社会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一到第三卷中逻辑缜密地提出了自己关于社会生产平衡的思想,对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学习有助于认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社会各部门保持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不管生产过程的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他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就是再生产过程。”马克思的这一段话揭示了再生产过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就将在分析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于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协调比例均衡和社会三大产业关系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概述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当作个别的过程和再生产过程来分析,即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自身的生产。假定了资本在流通领域内所经过的形态变化,但未进一步考察它们。而这些未考察的内容,正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要研究的。 总之,在前面资本积累理论中考察的是个别资本,生产过程,这里考察的是社会资本,资本运动的全部过程;前面考察的重点是资本

积累与扩大再生产,这里考察的重点是资本简单再生产。社会资本亦称社会总资本,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互相交错、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单个资本与社会资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或者说是微观和宏观的关系。马克思说:“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的,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而且正是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二)社会再生产的起点 “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他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就是再生产过程。”所以,再生产为一切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但是,再生产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式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市场经济形态下,再生产的起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起点不是自给自足形态下和计划经济形态下的以多种必须的生产要素以实体 形式的直接集中,而首先以资本积累特别是货币资本的形式存在。 《资本论》对货币资本的作用、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有专门的论述。马克思认为,货币的作用有二:第一,资本主义生产的是商品生产为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货币形式的资本,即货币资本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启动力,也是生产过程持续进行的动力,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流动资本上。全部预付资本价值,即资本的一切由商品构成的部分——劳动力、劳动资料和生产材料都必须用货币先去购买。第二,适应着生产资本的一定规模,必须要求有一定数量的与它并存的货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