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观察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根治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但对于一些病情较差的患者或者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来说,肝癌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射频消融术通过热能作用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虽然肝癌射频消融术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
本文通过观察和护理体会,对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术后出血观察: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和原有肿瘤区域的触痛,体温和心率可升高,血液检查可有贫血和低血压等表现。
护理体会:对于出血较多的患者,应及时输血和纠正失血。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的静卧状态,并及时解决患者的相关问题,例如缓解患者的疼痛。
二、胆瘘观察:术后出现胆瘘患者会有右上腹痛、发热、黄疸以及伤口渗液等表现。
护理体会:对于出现胆瘘的患者,要及时进行胆道引流,确保胆汁的正常排除。
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增强患者的抵抗力,预防并控制感染。
三、感染观察: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由于手术创面大,易于感染。
患者会出现发热、畏寒、全身不适等表现,部分患者会发展为腹腔感染。
护理体会:在术后的护理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创面的清洁和干燥。
要定期更换患者的敷料,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加强患者的护理,降低感染的发展。
四、胸腔积液观察:射频消融术后会出现胸腔积液的患者,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护理体会:对于胸腔积液的患者,要及时进行胸腔穿刺术,排除胸腔积液,并进行相应的检查。
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五、肾功能损害观察:射频消融术后会出现术后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患者会有少尿或无尿、水肿等表现,血尿素氮和肌酐的水平会增高。
护理体会:对于肾功能损伤的患者,要及时进行补液和利尿治疗,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监测患者的尿量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肝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肝癌的常见方法之一。
射频消融术的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较好,但在术后仍有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我在观察和护理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过程中的体会。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感染和腹腔内脓肿等。
在观察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术后出血情况,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和尿量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出血迹象并采取相应措施。
护理中需注意预防感染的发生,保持患者术后切口的清洁,及时更换敷料,并加强患者的卫生习惯培养,如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等。
腹腔内脓肿也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常表现为发热、腹部压痛等症状,护理中应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和腹部压痛程度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关检查。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的并发症观察需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射频消融术过程中,由于操作和肿瘤灶的热破坏,患者常会出现疼痛、发热等症状。
观察过程中,需详细询问患者疼痛的性质、部位和程度,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止痛药物。
还需观察患者的体温和呼吸情况,避免出现感染和呼吸系统并发症。
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常出现消化不良、乏力等症状,需加强对患者膳食的指导和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身体抵抗力。
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也十分重要。
肝癌是一种严重疾病,射频消融术的治疗过程对患者来说是一种身心的双重考验。
在术后观察和护理过程中,要与患者积极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担忧,帮助他们解除焦虑和恐惧,提升患者的自信心和抗病能力。
总结而言,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的并发症观察和护理体会需要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取不同的观察指标和护理措施。
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并发症的全面观察和细致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肝癌是指肝脏发生的恶性肿瘤,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介入治疗等。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将射频电极插入肿瘤组织内,利用高温热量破坏癌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
射频消融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给患者的康复和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我对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一、并发症观察1.出血: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的情况。
出血的表现包括术后伤口渗血、贫血、血压下降等。
我们要及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发现出血情况要及时处理,如加压止血、输血等。
2.感染:术后的患者由于手术创面较大,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术后伤口情况,发现感染要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患者在术后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伤口受到外界污染。
3.胆瘘:射频消融术可能会引起胆道损伤,导致胆瘘的发生。
胆瘘的表现包括腹痛、黄疸、发热等。
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黄疸指标、肝功能、症状变化等,发现胆瘘要及时处理,如引流、手术修补等。
4.肝功能损害:射频消融术会对肝脏产生一定的损伤,导致肝功能异常。
我们要定期观察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等,发现肝功能异常要及时给予药物支持治疗。
二、护理体会1.密切观察: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术后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护理人员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术后伤口情况,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
2.预防感染:预防感染是射频消融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
护理人员要做好手卫生,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帮助患者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伤口感染的发生。
3.药物治疗: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如止血药物、抗生素、肝保护药物等。
同时要引导患者合理用药,遵医嘱服药。
4.情绪关怀: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倾听患者的心声,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治疗。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数 目超过 4个 , 门静脉 有 癌 栓 , 血功 能 严 重 障碍 , 凝 存 在转 移病灶 的患 者不 在本研 究 范 围内。
1 . 实验 仪 器 2 德 国西 门子 公 司 的 A u o e u i c snS q oa
I一 L 2明 显 上 升 , (8 . ±6 . ) g ls ~ R 明 为 166 2 48 p / ,I 2 8 m L
l 4例, 龄 2 ~ 1岁, 均 5 年 98 平 6岁 , 6 共 9个 瘤结 节 : 单
发病 灶 3 0例 ,~ 病 灶 1 。其 中 3 2 4个 6例 7例患 者肝
肝癌患者 4 6例 , E IA 法 测 定患 者 术 前 术 后 外 周 血 I一 ,I一 R水 平 , 行 统计 学 分 析 。 结 果 : 频 消 融 术 前 , 者 以 LS L2s 2 L 并 射 患 血 清 I一 ,l一 R 水 平 分 别 为 (3 .1- 51 )g 、231+ 9 5 p l 术 后 1月 ( 8 . ±6 .8p/ 、1 1 3 L 2 sL 2 169 -5 .1p/ (7 .8 8. )mo1, 4 ml 4 / 16 2 48 )g 6 ml(7 . ± 7 3 . )m l , 差 异 具 有 统 计学 意义 (< . ) 8 9p oL其 4 / P O 5 。结 论 : 声 引 导 下 射 频治 疗 肝 癌 可 以有 效 改善 患者 免 疫 功 能 。 0 超
1 材 料 与 方 法
周 , - 上升 略超过术前水 平 , (4 . _4 .1p/ l I 2 L 为 1 1 7 5 )g , 0+ 1 m 选 取肝 癌 患者 4 6例 ,男 3 2例 , 女
肝癌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对机体抗肿瘤免疫状态的影响

t am n, F fh ogop erae P< .5 ,u tedge F el ebtentogop a o ovos ieet P r t etA Po et ru s cesd( 0 0 ) b th ereo A Pd cn e e ru s s t bi l df rn ( e t w d f i w w w n uy f >0 0 ) I4 a dI一0w r n t biul d f e t P>0 0 ) T ecne t t no - n N o eR A gopicesdat .5 .L n 1 ee o ovos ie n ( L y fr .5 . h ocnr i fL2a dI 一 fh F u rae f r ao I F t r n e
流 式 细胞 仪 检 测 外 周 血 中 cM 、 D 、 D C 2 Te 、 K1 1 胞 的 比例 变 化 。结 果 手 术 组 与 射 频 组 治 疗 后 血 清 A P含 I C 8 C 4 D 5 rg N . 细 F
量均有 明显下 降 , 与术前 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 ( 0 0 ) 但两 组 间下降差 值 比较无统 计学 意义 ( 0 0 ) 两 组治 疗前后 血清 P< .5 , P> . 5 ; I- I一0含量无 明显变化 ; L4、 1 L 射频组 治疗后血清 I一 IN 含量增 高 , L2和 F 一 与治疗 前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0 0 ) 而手术组 此项 P< .5 , 比较无统计学 意义 ( 0 0 ) P> .5 。射频组治疗后 CM T细胞 和 N . 细胞 比例增 高 , D T细胞 和 C 4 D 5 rg 1 K1 1 C8 D C 2 Te 细胞 比例 明显 降 低 , 治 疗 前 相 比均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 .5 。 手 术 组 和 射 频 组 C 4 / D 比值 比 较 , 显 著 性 差 异 ( 与 P 00 ) D C 8 有 P<0 0 ) 射 频 .1 , 组 比值 明显升 高。结论 射频消融在 清除小肝癌瘤体 的作 用方面与 手术切 除治疗无 明显差 异 , 在促进 T lT 2细胞 因子 比 但 h/ h 例 向 T l型偏 移 , 强 机 体抗 肿 瘤 细 胞 免 疫 功 能 的 作 用 方 面强 于 手 术 切 除 治 疗 。 h 增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肝癌的治疗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射频消融术通过将射频电极插入肿瘤组织,产生高频电流,通过电热作用将肿瘤组织破坏,达到治疗的效果。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手术后患者康复快,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下面将结合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对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进行探讨。
一、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出血射频消融术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术后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术后出血情况,一旦出现出血,应立即停止出血,保持休息,必要时进行输血治疗。
在护理上应注意保持患者术后休息,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术后伤口处的情况,确保术后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发生。
2.感染射频消融术后,术后伤口很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导致伤口裂开,感染症状包括局部红肿、渗液、高热等。
所以在术后护理中,应加强对伤口处的护理,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细菌感染,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3.热疼由于射频消融术是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疼,所以术后患者很容易出现疼痛症状。
在术后护理中,可以通过定期给予镇痛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同时可以通过热敷或按摩来缓解术后疼痛症状。
4.肝功能异常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肝功能可能出现异常,包括肝功能检查指标的升高,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黄疸、腹胀等症状。
在护理中应加强对患者肝功能的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变化,必要时给予肝保护药物治疗。
5.其他并发症射频消融术后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胆囊炎、肠道损伤等。
在术后护理中,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其他并发症,保证患者顺利康复。
二、护理体会3.心理护理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因为癌症是一个很严重的疾病,所以在护理中我们要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鼓励患者要积极乐观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肝癌射频消融术中免疫方面变化的研究

肝癌射频消融术中免疫方面变化的研究通过对肝癌射频消融术原理、发展史与实际临床应用情况的总结分析,来研究其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地达到提升机体免疫力,提升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抵抗力,降低治疗后的复发,提升治疗的临床效果。
标签:肝癌射频消融术;免疫功能;1 射频消融发展历史射频消融历史较长,最初从单极射频消融针开始,逐步发展到多极,单极的消融范围较小,对于大肿瘤的治疗效果较差,因此逐步发展成集束多极针。
在肝癌领域,射频消融在初期主要用于对小肝癌的治疗,适应症主要针对小于5cm 的单个肿瘤,如果肿瘤在3个范围内,大小在3cm以内也可以。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射频技术以及射频针操作进步,通过CT三维成像方式,来对肿瘤部位和周边情况进行有效精确,通过多点多层的布针方式,以及伞状射频针的运用来扩大消融的处理范围,消融的范围也逐步达到6cm。
单极针主要针对体积在3cm 以下的肿瘤,如果是3cm以上的肿瘤将达不到彻底的损毁,即便采用单极针的多点多次操作,也不能将其完全覆盖;对于3-5cm的肿瘤应该选择第二代多极针,一次可以达到5cm以上的消融效果,特别适合5cm以下的肿瘤。
如果是属于5-7cm的肿瘤,则需要运用第三代的超级针,运用直径为4cm的球形损毁来对直径为7cm的肿瘤进行治疗,需要进行22个点才能达到完整覆盖,操作上较为困难,如果运用直径为5cm的球形损毁来损毁病灶,也需要12个点覆盖。
同时第三代超级多极针可以一次性完成7cm的肿瘤消融,运用专业注射泵可以让热传导达到更快更均匀的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特别是发现肿瘤对热的耐受能力较多,射频治疗时的温度可以达到70-100℃,可以让肿瘤杀灭的速度更快,减少肿瘤负荷,提高肿瘤免疫因子,让局部的抗癌免疫能力得到激活,灭活的肿瘤细胞可以作为抗原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生成,从而提升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
2 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治疗原理肝癌射频消融术依据射频的热效应,通过让肿瘤组织过热而导致其细胞衰亡,但是组织分为两个独立时相。
射频治疗对肝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细 胞 上 结 合 两 个 或 两 个 以 上 酵 母 菌 为 阳 性 , 数 计
维普资讯
陕西 医学杂 志 2 0 年 1月第 3 卷 第 1 02 1 期
2 3
射 频 治疗 对肝 癌 患者红 细胞 免 疫功能 的影 响
第 四军 医大 学唐 都 医院( 安 7 0 3 ) 倪代会 西 1 08 摘 曹 玮 马庆 久
要 目的: 究射频 治 疗对肝 癌患者 红细胞免 疫功 能的影响 。方 法: 用“ 研 采 郭峰法”
组 比较
R ch rp ui 司 生 产 的 RF 2 0 a i ea e t dt c公 一0 0型 射 频 治
疗 仪 。治疗 前 和治疗 后 5 7 ~ d取患 者外周静 脉血
2 检测 。 ml
讨
论
2 2 红 细胞 免疫 功能 检测 ,
采 用 郭 峰免 疫
射频消 融毁损 技术是 当前世界 上最 先进 的杀
本 科 连续 住 院 患者 , 中男 5 其 8例 , 2 女 2例 , 龄 年 3~7 6 2岁 , 均 年龄 5 . 平 4 8岁 , 所有 患 者根 据病 史 体 征 、 P、 AF B超 、 T 或肝 脏穿 刺 活检 证 实 , 照 C 对 组 为本 院血 库健 康献 血员 2 O名 。
2 方 法
附表
红 细胞免 疫功能检 刹结果 在 ±s %) ,
2 1 治疗 方法 ,
集柬 电极 射 频 治 疗 , 用 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 中西医结合 杂志 2 0 1 4 年第 2 4卷第 5期 Z h  ̄i a n g J I T c wM( V 0 1 . 2 4 N 0 . 5 2 0 1 4 )
1 4 ]B e l l i n g h i e r i G, S a n t o r o D , C a l v a n i M, e t a 1 . C a r n i t i n e a n d h e —
参
考
文
献
mo d i a l y s i s [ J ] . A m J k i d n e y D i s , 2 0 0 3 , 4 1 ( 3 s u p p l 1 ) : s 1 1 6 一
S1 22 .
[ 1 ]陈灏珠 , 林果 为. 实用 内科学 [ M] .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9 : 91 0 — 9 1 1 .
[ 5 ]徐洪实 , 梅长林 , 张斌 , 等. 左卡尼 汀对尿 毒症血透病人营 养不 良的改善作用 [ J ] .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 2 0 0 1 , 2 0 ( 1 ) :
41 -4 2.
[ 2 ]郑 法雷 , 章友康 , 谌贻璞 , 等, 肾脏 病 临床与 进展 [ M] . 北
例, 3个 1 例 ,共计 3 2个 ;病灶 直 径 < 3 e m2 7处 , 3 ~ 功率 6 0 ~ 8 0 W, 对直径< 5 c m的靶肿瘤 , 要求使其微波
5 c m 5 处 ;其中 A F P升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l 5 例; 治疗 的靶肿 瘤全 部被 强 回声 掩 盖 , > 3 ~ 5 c m 的肿 瘤 重 肝功能 C h i l d 分级 : A级 2 l 例, B 级4 例。 入选条件 : 点对靶肿瘤及其周边血管处行微波硬化处理。术后 患者一般情况 尚可 , 均无明显心脏 、 肺、 肾等主要脏 碳化 针 道 , 拔针 , 并 观察 引导 套管 内是否 有 胆 汁或 血
疗领域 内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 研究表 明[ 1 ] , 射频 C D 3 一F I T C / C D 8 一 P E, 抗 C D 3 一F I T C / C D 4 一 P E( 法 国
消融 术 能有 效减 缓肿 瘤生 长 ,改 善 患者 局部 或 全身 I M公司) 。 美国 R I T A公司 R I T A 1 5 0 0 型射频治疗仪。
2 0 1 2 , 3 4 ( 1 ) : 9 — 1 6 .
P < O . 0 1 ) 。 R F A术 后第 1 0天 、第 2 0天及 第 3 0天 随访并且完成检查 。 1 1 例治疗后肿瘤直径缩I b > l / 2 , ( C D 4 + 细 胞 及 C D 4 + / C D 8 +比 值 均 比术 前 增 高 ( P < 其余 患 者治 疗 前后 肿瘤 大 小无 明显 改变 ;彩 色 多普 . 0 5 ) , C D 8 + 细胞降低 ( P < 0 . 0 5 ) 。 术后第 3 0天 时 N K 勒超 声 检查 发 现 , l 7例肿 瘤 区域血 流 消 失 , 8例 血流 0 阻力指数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后增强 M R 、 细胞水平 明显高于术前( P < 0 . 0 5 ) 。 术后血 c D 3 + 细胞 与 术前 比较 无 明显 变化 。 见表 1 。 C T造 影 显示 治疗 病灶 内未 见 明显 动脉 期增 强 。
r 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a b l a t i o n f o r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r a c i n o ma: a r e t —
似 的效 果 【 , 。 R F A不仅 可 使 直径 ≤5 c m 的小 肝 癌一 次性 完 全灭 活 , 还 可激 活机 体 的 免疫 力 , 为 新 兴 的肿 瘤 治疗 手 段 之 一问 。 具 有 简便 、 微创 、 并 发症少 、 可多 次重 复 的特点 。 研究 证实1 7 - 9 1 , 恶性 肿瘤 患者 常常 合并有 免疫 功 能
表 1 对 照 组 与射 频 组 术 前 、 术后 T 淋 巴 细胞 亚群 检 测 结 果 ( ± s ) %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 0 . O 1 ; 与 术 前 比较 , 。 P < 0 . 0 5
3 讨
论
瘤 患者 的预后 产生积极 影 响㈣。
参 考 文 献
器损伤 , 所有病例未经放疗或化疗 , 治疗期间未使用 液溢 出现象 , 如有则填塞明胶海绵。 影 响免 疫 功能 的 药物 。患 者 自愿 接受 R F A治 疗 , 并 1 . 4 外周血 C D 3 + C D 4 + 、 C D8 + 、 N K检 测 2 5例患 者
保证在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后 3 0天 内不接受其 它 分 别 于 R F A前 1天 , R F A后 1 O 、 2 0 、 3 0天 抽 取 外 周 方式 的治疗 , 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门静脉 内有 静脉血 5 m L , 肝素钠抗凝 , 送检 C D 3 + 、 C D 4 + 、 C D 8 + 、 癌栓 , 或肝 内肿瘤总数超过 4 个, 或凝血功能有严重 C D 4 + / C D 8 + 表达水平 。 并与 2 5 名体检志愿者的外周 障碍者 。同时选择 2 5 名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组 , 男 血液 T细胞亚群检’ ? 贝 4 结果进行 比较。
浙江 中西 医结合杂志 2 0 1 4年第 2 4卷第 5期 Z h e j i a n g J I T C WM( V o 1 . 2 4 N o . 5 2 0 1 4 )
4l 7
1 . 5 统 计 学方 法
应用 S P S S 1 . 0统计 软 件 , 数 据 以
随着 R F A技术 的发展及临床疗效 的不断提高 , R F A 已经成 为肝癌 综合治疗 中重要 的治疗手段 之
一
,
1 j L u MD, X u H X, X i e X Y, e t a 1 .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mi c r o w a v l a n d 特 别是 小 肝 癌 的 R F A治 疗 达 到 了与 手 术 切 除相 l
r o s p e c t i v e c o m p a r a t i v e s t u d y [ J ] . G a s t o e n t e r o l , 2 0 0 5 , 4 0 ( 1 1 ) :
1 0 5 4 — 1 0 5 6 .
1 2 j C a l o n e I , S o u c h e l n y t s k y i S . i n h i b i t i o n o f T G F B s i g n a l i n g a n d i t s i mp l i c a t i o n s i n a n t i c a n c e r t r e a t m e n t s l J j . E x p O n c o l ,
7例术 前 AF P指标 正 常 者 , 术后 未 见 明显 变化 。
8例 术后 AF P指 标 均较 术前 明显 下 降 , 其 中 7例 均数± 标准差( ± s ) 表示 , 各指 标 处 理 前 、 后 的结 果 比 另 l 较 采 用 配对 t 检 验 ,两 组 比较 采 用 成 组 t 检验 , P < 完全 降 至正 常范 围。 2 . 2 外周 血 T淋 巴细胞 亚群 比较 0 . 0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肝恶性 肿瘤射频 消融术后患者细胞免疫 功能观察
闫景彬 闰 秀梅 陈 斌 3 孙 宏伟 ,
1 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科 温州 3 2 5 0 0 0 2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儿科 3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关键词 肝恶性肿瘤; 射频消融; 细胞免疫; 超声
肝 癌是严 重 威胁人 类 健康 的最 常见 的恶 性 肿瘤 2 0名 , 女 5名 , 年龄 2 2 ~ 5 5岁 , 中位 年 龄 4 l 岁。 两组 之一 , 当前对 肝 癌 临床治 疗 的研究 已从单 纯 物理 、 化 性别 、 年 龄 比较 差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 0 . 0 5 ) 。 学抗 肿 瘤研 究提 升 到注重 机体 免疫 机能 状态 改 变 的 1 . 2 仪 器 德 国 西 门 子 公 司 A c u s o n S e q u o i a 综 合 抗 肿 瘤 机 制 方 面 的 研 究 。 射 频 消 融 术 5 1 2超 声诊 断 仪 , 探 头频 率 2 1 0 MH z ; 配备 探 头 穿 刺 ( r 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a b l a t i o n , R F A)治疗 肝 癌在抗 肿 瘤 治 架 。 e p i c s — x l 流式细胞仪 ( 美国 C O U L T E R公 司) ; 抗
2 结 果
对 照组 与射频 组
术前 比较 , C D 3 +、 N K细 胞 差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射 频 2 5例 经 过 R F A后 无 死 亡 病 例 , 无 组术前 C D 4 + 及C D 4 + / C D 8 + 比值 明显低 于对照组 ,
2 . 1 临床疗效
D 8 + 水 平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性 意 义 射频 消融 相 关 手术 并 发症 ,均 于 术 后 1 个 月 内完成 C
清肿 瘤标 志 物和 经肝 穿刺 活检 确诊 。其 中原 发性 肝 穿刺 到肿 瘤 内并 明确 针尖 位 置 , 消融 范 围 ≥R + I . 5 c m
癌1 7 例 ,转移性肝癌 8 例 ;单发病灶 l 9 例, 2 个5 ( R为肿块直径) , 放置入射频针 。 选择时间1 2 ~ 2 0 m i n ,
1 . 1 临床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