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
构建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路径的哲学思考

须 遵循 辩证 唯物 主 义认识 论 的这一 重要 原理 。 ( ) “ 的工作 , 法制教 育的灌输环节 一 做好 知” 抓好
制教 育不 应 当是 一 般性 的和抽 象 的 , 应 当通 过各 它 种具 体形 象 的案 例 , 每 个大 学 生 真正 懂得 法 律 的 使 重要 作 用 , 得 为 什 么要 守 法 ?怎样 用 法律 来 保 护 懂
文 章编 号 :0 59 3 (000 - 180 10— 1X 2 1 2 02— 2 )
马克 思 主义 哲学 是 科学 的世界 观 , 是科 学 的 也 方 法论 。它为 我们 提供 了认识 客 观事 物 的望 远镜 和 显 微镜 , 为 我们 提 供 了深 入认 识 社会 主 义市 场 经 也
作 者简 介 :关海军( 94 ) 男, 15 一 , 广东梅 州人 , 1 副研 究员, 究方 向: 研 法学。
一
( ) 理论和 实际的 内在联 系, 结合 最 二 把握 选好
理论 联 系 实 际 的根 本 目的是 指 导 实践 , 达 到 要
辩 证唯 物主 义和 历 史唯 物 主 义的 指 导 下 , 鉴 哲 学 、 借 社
会 学、 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阐释 , 以新的视 角从教 育 思路 、 育 内容 、 育 方法 和教 育 形 式等 方 面进行 了理 教 教
灌 输 作 为一 种精 神 投 入 , 由于其 特殊 形 态 总带 有 一定 的强 制性 。但 强制性 并 不意 味着灌 输 的简单 化, 灌输 方式 应 当是 多样 的 。第 一 , 大学 生进 行知 对
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何 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 只有 每个 大 学 生有 了这 种 法律 意 识 , 道怎 么 做是 知 合法的, 他们才能 自觉地遵守法律。这样 , 才能调动 起 受教 育 者 学法 守法 的积极 性 , 现 法律 意识 从 感 实
浅析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

立好规矩, 树立好新标准, 切实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
近年 来 , 因部 分 高校 法 治 教 育 的薄 弱 , 思 政 教 育 的不 健 全 , 加 中 , 不 断 提 升办 学水 平 。 此外 , 还要 抓 好党 内各 项基 层 组织 制 度 建 之 不 良社 会 环境 的影 响 , 很 多学 生存 在 的法 律 意识淡 薄 , 法 治 观念 设 , 大 力提 高制 度 执行 力 。 同时 , 通 过 日常 的校 园管 理实 践 , 不断 健 缺失。 在校 大 学生 的违 法 犯罪 的现象 也呈 现 出上 升趋 势 , 虽 然违 法 全 和完 善相 关 的工 作制 度 等 , 如 建 立完 善大 学生 工作 责 任制 度 、 大
一 方面 有利 于 进一 步推 进学 生法 律 素质 教育 ; 高 校 应 将学 生 的法 制 教育 贯 穿 到 E l 常 的学 习 中 。 高 校思 政 教 培养 师 生法 治 观念 , 促进学校教职工和广大学生法律意识增强 ; 另一方面有利 于全面 师应认真学习领会党的方针政策精神 , 及时把弘扬法治精神、 培养
0 . 5 0 0 6 1 )
摘 要: 当代 大学 生的 法 治教 育一 直是 我 国教 育 体 系中马克 思 主义 与 思想 政 治教 育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 加 强 大学 生的 法治教 育 , 弘扬 法治精 神 , 培 养 法治观 念 , 是 高校 思想政 治理论课 程 的 崭新使 命 和 高校 思想政 治教 育的 重要责 任 。 笔者 结合 大 学生 法治教 育 的现状 , 阐述 了大 学 生法 治教 育 的重 要性 , 指 出 了当前 大 学生 法 治教 育存 在 的一 系列 问题 , 并提 出优 化 大 学生 法治教 育的 对策 , 以期对 大 学 生法 治教
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摘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对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高校法制教育有许多地方有待于改善,本文就目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问题;解决途径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法制教育本身及其目的都会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这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法制素质的教育,使他们知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能够依照法律的要求和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这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
但我国法制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对法制教育更加重视起来。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一)大学法制教育的环境还不够健全第一,我国现存的法律制度在某些方面还很落后,这样就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他们在社会上无视法律的存在甚至故意与法律作对,进行诈骗、偷窃、行凶作恶等行为。
而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是有限的,导致这些犯罪分子漏网,使得他们更加嚣张、猖狂。
对于处在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学校应该按时给学生做法律知识的宣传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他们却忽视了这项工作的开展,以至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第二,处于校园环境中的大学生,他们还没有走入社会,社交的环境和范围就是学校,思想比较单纯,这样他们很容易上当受骗。
而大学周围的环境也比较复杂,比如,网吧、游戏厅、娱乐场所等等,这些都可能直接影响大学生犯罪。
(二)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也不利于法制观念的培养高校法制课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一方面,现在的大学课堂,教师只是一味地给学生讲那些抽象的法律概念、特点等条条框框,而忽视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他们占主动地位而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满堂都在讲而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课,有些学生厌烦了这种枯燥的课堂,造成了他们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睡觉、看闲书等等不良的习惯。
加强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

制 教 育 有待 进 一 步加 强 。 师应 通过 多样 化 的 法制教 育 , 教
穷 ? 们 无 法 去 控 制 一 个 人 想 些 什 么 , 果 他 没 有 非 法 占 我 如 有 他 人财 物 的 欲望 , 然 就 不会 有 后 面违 法 行 为 的发 生 ; 当 但 如 果 在 产 生 这 种 欲 望 后 , 够 想 到 遵 守 法 律 , 对 自己 能 而 的 行 为 进 行 约 束 , 不 会 有 违 法 行 为 的 发 生 。 见 对 法 律 就 可 知 识 有 所 认 知 还 是 不 够 的 , 要 懂 法 , 有 将 法 律 融 入 意 还 只
力 虽 高 大 学 生 法 制 教 育 的 思 考 口弓 校
潘 琳 晔
( 州 工学 院 , 苏 常州 常 江 摘 要 :随 着 大 学 生 违 法 犯 罪 呈 上 升 趋 势 , 校 法 高 230 ) 1 0 2
况 是 一 个 大 学 生 , 那 为 何 在 大 学 校 园 里 盗 窃 案 件 层 出 不
认 同信 赖 法 律 , 而 自觉 遵 守 法 律 、 护 法 律 。 制 教 育 可 从 维 法 以 帮 助 大 学 生 形 成 正 确 的 思 想 观 , 高 大 学 生 的道 德 品 质 , 提 增 强其 社会 责 任感 , 时加 强 法制 教育 也是 新形 势 下 全面 同 提 升 大 学 生 素 质 的 必 然 要 求 。然 而 , 几 年 来 大 学 生 违 法 近 犯 罪 案 件 频 频 发 生 。 一 件 件 触 目惊 心 的 案 件 难 道 真 是 大 这 学 生不 知 法? 文认 为造 成 这种 状况 更多 的原 因是现 代大 本
法 律条 文 的堆 积 和罗列 。 面对 如此 庞杂 的体 系 内容 。 限 于课 浅 在 也 堂 上教 师 的独 角戏 , 少 生动 、 人 人 心 的方法 。 大 学生 缺 深 而 对 于 这 种 非专 业 又必 修 的课程 也 就抱 着 应 付 考 试 的 心态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及其意义

试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及其意义摘要: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素质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观念;意义一、强化法律基础教育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是当前教育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很多学生仅仅是将法律基础课程看做是简单的思想教育。
因此。
在高校的法律基础课上,要实行教育改革。
(一)改革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应该摒弃原来那种空讲道理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大学生没有任何吸引力,而且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时间有限(28学时左右),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得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一要突出重点难点内容。
用集中的时间去介绍,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二是要改变常规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一些实际的案例,根据学生的背景和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
(二)改革教学方法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
没有经过实践的过程是无法真正学好这门课程。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建情境模拟案例,让学生运用角色扮演等手段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在情境中观察评论和辩论等方式,真正透彻地了解知识。
(三)考试方式的改革高校要在考试中改变过去那种考查记忆的方法,要真正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让学生真正树立法律意识,做到知法守法。
案例分析题不失为一种较为灵活的考核类型。
二、创建浓厚的校园教育环境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对大学生的生长具有很大的影响。
一种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能够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和行为对学生的污染。
因此,学校要建立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依法建立健全各项校园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要求全校师生遵纪守法。
在这样的法治气氛中对在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会取得最大的法制教育效益。
要想创建出良好的校园教育环境需要学校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支持和实践。
长期以来,学校奉行“人治”,依法治校还要走一段很长的路。
法制教育心得体会800字大学生5篇

法制教育心得体会800字大学生5篇法制教育心得体会800字大学生精选篇1上一周,我们学校利用下午第一节课时间,给我们讲了一堂法制报告会。
通过这次开会,我的感触很多。
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与同学、朋友,以及社会上的人发生一些矛盾,也许都是一些小事。
既然是一些小事,那我想我们应该能够和平能够处理,不需要动用武器,这样会毁了大家。
在我的生活中出现过这样的事:一天,一个小组在班里值日,最后只剩下两个人还没有值完。
一个男生只是在外面刚刚涮完墩布回来,不小心把水溅到了另一个男生的身上。
那个男生随口就说了一句:“喂,你没长眼睛啊,往哪甩呢!”拿着墩布的男生还比较有诚意地说:“对不起,真是不好意思,我一定注意。
”可另一个男生却得理不让人,“你一声对不起就完了,这衣服怎么办。
”那个男生见情势不对,有点怒火了,这下,两个人便吵了起来,还动用上了扫把。
被水溅到衣服的男生用扫把的后面把另一个男生的眼睛给弄伤了。
仅仅一滴水的事,就引发出这么大的事,太不值了。
接下来,又通过学生们演的一个“抢钱事件”又揭示了如今社会的黑暗。
三个男生管一个男生要钱,不给钱就得挨揍,这简直是天理何在呀!我认为,一个人如果没钱,他不是最穷的;但如果他连一点宽容都没有的话,那就是真的穷了。
说到尊重,也与宽容紧紧相连。
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应该做到自己该做的事,就应该学会去宽容别人,善待自己。
这样才有资格接受别人的尊重,才有资格提“人。
”如果你可以做到宽容一小步,那么社会就会少一份伤害,警察叔叔就会多一些功夫去做别的事。
法制教育心得体会800字大学生精选篇2据报导,20__年_年_日,某地一初三学生王某在游戏机厅连玩一天一夜,后因没钱继续玩而与店员发生争执,之后被赶了出来。
王某怀恨在心,次日夜里一把火烧进了游戏机厅……又有报导,20__年第一季度青少年误入歧途导致犯罪的人数比率比上年增加了不少……这一笔笔带着血猩的案件在不断发生,发生在这个古老而又不断发展的中国大地上,着实令人感到伤痛。
大学生法制教育心得体会(8篇)

大学生法制教育心得体会(8篇)大学生法制教育心得体会1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因而选错了道路,让自己后悔一生,尤其是我们青少年。
因此,为了增强我们青少年的学法、普法意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们学校举行了“法制教育专题报告会”。
为我们作报告的是我校法制教育副校长__老师。
本次报告会的主题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它让我们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足。
很多案例的发生让我们为那些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大为惋惜,在惋惜之余,我们也认识到他们是法律无知者,在法律面前没有“敬畏”之心,只因一时冲动而铸成大错。
__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案例:某学校的学生,利用网络传播犯罪方法,从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仅仅是一个在校学生,一个未成年人,却犯了罪。
是什么原因让青少年犯罪的呢?__老师给我们总结了一下,主要是因为不听家长、老师的教诲,法律意识淡薄,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较弱,以至于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偷盗、吸毒、贩毒等,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知道了那些与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少年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
我想,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总认为自己做的是小事,等酿成大错时后悔已经晚了。
在这些案例中,有很多人是因为一时冲动才犯了罪。
犯了罪,一关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更有甚者把自己的一生都毁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是最美丽的篇章。
如果这最美好的时间在那失去自由的地方度过,会对自己的人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青少年犯罪,不仅毁了自己,而且会“连累”到自己的'家人。
家人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这样做,岂不是辜负了他们?就算是为了家人,我们也不能做出这种“荒唐事”来。
所以,我们要预防违法犯罪。
预防违法犯罪,首先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守法。
我们青少年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分析与思考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分析与思考党的十八大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确立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加速实现国家治理法治化进程,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成为当前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
大学生作为国家法治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作为国家法治精神的主要践行者,对于其法治知识、法治情感和法治行为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其法律能力不仅关乎着自身未来的成长,同时也对国家的法律宣传与法治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于这一原因,在全面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思维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培养现状当前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和法律意识水平总体呈现出向上的积极态势,然而需要认识到的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依然存在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权利义务意识模糊等现象,严重影响着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脚步。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较为强烈,但法律知识水平较低经过我国多年的法律普及以及法治教育,大学生对于法律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深刻的认知,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法律,遵守规则,规范自身言行。
但是在大学生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审视能力的同时,需要认识到的是,大学生的自我规范大多出于朴素的道德认知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碎片化的法律知识,然而对于大部分日常所需的法律整体认知与法律学习并没有呈现较高的水平,导致出现了认知重视与实践忽视这一不平衡局面的出现。
这一现象的存在,会使得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忽视法律的存在与法治的力量,一旦其周身遭遇与自身所认知的法律知识产生矛盾或超出其法律认知,大学生就容易出现放纵自身行为或由朴素价值进行主导采取过激手来面对问题。
这一现象的存在在为大学生未来生活带来负面影响潜在风险的同时,也会为我国的法治宣传与法治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9期
绵 阳师范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Mi a n y a n g N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 2 No . 9
S e p. 2 01 3
2 0 1 3年 9月
强化当代大学生法制教 育的思考
行 了阐述 , 拟在对现行 高校 法制教育提供切 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 提 高法制教育的教学质量 , 增强 当代 大学生社会主
义法 制 观 念 。
关键词 :大学生 ;法制教 育 ;法制观念 中图分类号 :G 4 1 5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6 1 2 x ( 2 0 1 3 ) 0 9— 0 0 9 7— 0 3
一
学 生掌握 基本 的法 律 理念 和 法 律 知识 , 知法 懂 法 守
法, 提高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康理
性 的思维 方式 , 克服 青 春 期易 冲动 易暴 躁 的性 格 弱 点, 克制 种种不 计后 果 的违 法行 为 , 在 遇事处 事 时能 经 常从法 律 的角度 考 虑 问题 , 逐 步 养 成 理性 思 维 的
从轰 动全 国的马 加 爵事 件 和 药 家 鑫事 件 , 到 南 京 航空 大学 一男生 因琐 事将 室 友 刺 死 , 再 到复 旦 大 学 研究 生被 投毒死 亡事 件 。不 断涌 现 的高校恶 性事 件, 充分 反 映 出当代 大学 生法 制观念 淡薄 , 进而 暴露 了我 国当前 高校法 制教 育 的薄弱 和存 在 着很多 需要 改 进 和反思 的 问题 , 因 此强 化 当代 大学 生 的法 制教 育 迫在 眉 睫。
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深入 , 法制手段越来 越广泛 地运 用到社 会现 实生 活 中。在市 场经 济条件 下, 市场 主体 资格 的 确认 、 市场 主体 权 利 的保 护 、 市
场经济 活动 的运行 、 市场 秩序 的维 系 、 国家对 经济 活 动 的宏 观调 控和管 理 等 各个 方 面 , 都 需 要 法 律 的 引 导和规 范 。因此 , 培 养市 场 经 济 主体 的法 律 意识 是
强化 当代 大学生 法制 教育 是提高 大学 生综合 素 质, 促进青 年成 才 的重要 内容 。法 律 素 养是 大 学 生 综合 素质 的重 要 内容 之 一 , 法制 教 育 是 培育 大 学 生 良好 的法 律 品质 、 提 高法 律意识 、 增强 法制 观念 的有 效途 径 。通过 强化 法 制 教育 , 一 方 面 有 利 于帮 助 大
教育 , 就是 明确 为 与不 为 的界 限 , 法 与非 法 的界 限 ,
会 主义市场 经济建 设者 的必 然要求 。培 养大 学生 法
律意识 、 增 强大学 生法 制观念 , 才 能促进 社会 主义 市
通过 法律 的威 慑惩戒 功能 , 预 防青年犯 罪 , 维护校 园
秩序 。
场经 济建设 的健康 发展 。 强化 当代大 学 生法 制 教 育是 依 法 治 国 , 实 现 民 族伟 大复 兴 中国梦 的必然要 求 。中共 中央总 书记 习 近平 在 2 0 1 3年 2月 2 3日主持 中共 中央政 治局 集体 学 习时 , 讲 话强 调实 施依 法 治 国 战略 , “ 要 坚 持 法 制 教育 与法 治实践 相结 合 , 广 泛开展 依法 治理 活动 , 提 高社 会管 理法治 化水 平 。要 坚持依 法 治 国和 以德 治
吴 涛, 邹洪伟
( 绵 阳师范学 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 四川绵 阳 6 2 1 0 0 0 ) 摘 要 :不断涌现 的高校 恶性事件显 示出当代 大学生法制观 念淡 漠, 暴露 出我 国高校 法制教 育的薄弱性 , 强
化法制教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从 当代 大学生法制教 育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 、 教 育现状 、 内容和途 径等几 个方 面进
和思考 。这 也是 当代 大学 生知法 犯 法 的一 个重 要原
因。
( 三) 重 法律 知识 的灌 输的依法治国理念 , 是实现社会 主义法治 国家 的必要 条件 。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法制教育都重在强调考察学 生对法律知识量 的积累, 在学生成绩评定上以理论 成 绩 占主导 地位 , 实 践 教 学 的重 要 地 位 没 有得 到充 分的体现。《 思想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 的教 材 越 编越厚 , 其 中 的法 律 基 础部 分 俨 然 成 为 了各 部 门法的大杂烩 , 体系庞杂 , 内容繁多。但学校教学手 段单一 , 课堂上除了教师单纯地理论授课之外 , 缺乏 课 堂讨 论 、 经 典案 例等 师生 互动 环节 , 校 园又甚 少开 展 法制 教 育讲 座 、 旁 听法 庭 庭 审 等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 这使得学生头脑中掌握 的法律知识本身并不少 , 但 是 却缺 乏与 之 相 对 应 的 法 律 素 养 , 守法 、 用 法 意 识
习惯 。
强化 当代 大学 生法制 教育 是建设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的内在要 求 。市场 经济是 法制 经济 。随着 我 国
、
强化 当代 大 学生 法制 教育 的 重要 性
和 必 要 性
强化 当代大 学生 法制教 育是 减少大 学生 违法犯 罪行 为 , 维 护校 园 和谐 稳 定 的需 要 。 当代 大 学 生受
发展 市场 经济 的首 要 任 务 , 懂 规 则懂 法 律 是 未 来社
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普遍存在依赖性较强 、
自我 自大 、 漠视 他人 的 问题 , 在校 园 内面对各 种纠 纷
矛盾 , 容 易产生 过激行 为 , 给他人 和 自己造成 不可 弥
补 的伤害 , 严重 影 响 到校 园 的安全 稳 定 。强 化 法 制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2 2
第一作者简介 : 吴涛( 1 9 7 9~ ) , 四川岳池人 , 绵 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 与旅游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 向: 法律 、 思想政治。
・
9 7・
国相结 合 , 把法 治建 设 和道德 建设 紧密 结合 起来 , 把 他 律 和 自律 紧密结 合 起 来 , 做 到 法 治 和 德 治相 辅 相 成、 相 互 促进 。 ” l l 依 法治 国是 大学 生法 制 教 育 的根 基, 大 学生 作为 中国 梦 的践 行 者 , 强化法制教育 ,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