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第二课时教学详案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内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P43——P45。
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发现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2、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为什么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复习旧知。
(1)出示题目:比较大小:0.26和0.260 1.500和1.5 1.42和14.2 50.2和5.02。
(2)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3)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不改变数的大小,其原因在于没有移动小数点的位置。
而后两题,因为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移动,所以数的大小也发生了改变。
2、导入新课。
(1)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点移动带来的小数的大小变化。
(3)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探究规律。
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情境图,让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1)指名回答,老师板书:0.009m、0.09m、0.9m、9m。
(2)引导学生思考: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2、小数点移动后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把0.009m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1)0.009m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9m=9mm)(2)移动0.009m的小数点。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设1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将一个数扩大到这个数的10倍、100倍、1000倍….. 或缩小到原来的…….的计算方法。
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课件的直观演示和利用已有知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在移动小数点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将一个数扩大到这个数的10倍、100倍..或缩小到原来的…….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正确移动小数点四、教具准备课件方格图五、教学过程(一)将一个数扩大10、100、1000倍的计算方法1.教学例6。
把0.01平方米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1)“把0.01米扩大到它的10倍”是什么意思?(就是求10个0.01是多少)Array(2)学生活动:在方格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出0.01,再表示出10个0.01。
(3)学生展示,教师再用课件演示帮助理解(4)怎样列式?0.01×10为什么用乘法(因为是求10个0.01是多少?)(5)答案是多少?为什么是0.01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方法写出得数方法a.利用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得出答案是0.1。
b.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因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倍,所以将0.0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0.1。
(6)板书:0.01×10=0.1(7)自己试着将0.01米扩大到它的100倍,1000倍。
(8)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时要说清a.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b.得多少?你是怎样写出得数的。
板书:0.01×100=10.01×1000=102.将1.45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
板书:1.45×10=14.51.45×100=1451.45×1000=1450此处要展示学生的错误,并强调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要补0。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案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 培养学生通过举例、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的小数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小数的基本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 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 实践:让学生通过举例、练习等方式,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问题。
4. 巩固: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巩固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写在日记中。
2. 选做: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记录学生的表现。
2.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掌握情况。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意义。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课后跟进:1.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掌握情况。
2.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进行复习和巩固,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点的移动对小数的大小产生的影响。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点移动,并能够计算小数的大小变化。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小数点移动对小数大小的影响。
2.难点: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则,正确计算小数的大小变化。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小数点移动示意图、练习题。
2.学生准备:笔、纸。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10分钟)1.准备一个小数点移动示意图,示意图上有数个小数,每个小数后都标有“点”,示意点的位置。
2.引导学生观察示意图,问学生发现了什么规律。
3.学生发言后,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点往左移动数位,数变大;小数点往右移动数位,数变小。
步骤二:概念解释(15分钟)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小数,如0.342.教师解释小数点的位置和数位的含义,向学生解释小数点往左移动数位,数变大;小数点往右移动数位,数变小。
3.引导学生回忆整数的概念,解释小数点后的数位是负数。
步骤三:小数点移动的规则(15分钟)1.教师通过示例向学生展示小数点往左右移动的规则,并在黑板上总结:-小数点往左移动一位,数变大10倍;-小数点往右移动一位,数变小10倍;-小数点往左移动n位,数变大10的n次方倍;-小数点往右移动n位,数变小10的n次方倍。
2.教师提问学生几个示例,让学生通过计算验证规则的正确性。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20分钟)1.教师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在完成后,交换答案进行互相批改,并集体订正答案。
3.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疑惑。
步骤五:拓展延伸(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小数点移动情况,如小数点与0之间有多个数位的情况。
2.教师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解决。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2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目标: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出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难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1、小数的性质是什么?2、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3、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0.54○0.540 2.8○2.800 3.26○32.6 6.19○61.9小结:一个小数在它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没有变,是因为没有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61页例5,回答问题:① 0.009米=()毫米② 0.09米=()毫米③ 0.9米=()毫米④ 9米=()毫米三、【合作探究】1、从上往下观察,从0.009米变成0.09米,小数点向移动了位,即长度由毫米变成了毫米,长度到原数的倍。
因此,小数点向移动一位,小数就到原数的倍。
同理,比较①和③,小数点向移动了位,即长度由毫米变成了毫米,长度到原数的倍。
比较①和④,小数点向移动了位,即长度由毫米变成了毫米,长度到原数的倍。
从下往上观察,小数点的位置依次向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
2、练习:4.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向右移动两位是()0.3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是3.05,向左移动()是0.0305,向()移动()是305,向()移动()是30.5。
3、小结:小数点移动要牢记:右移,左移。
移动一(二、三……)位是扩大(或缩小)10(100、1000……)倍,位数不够用补位。
四、【拓展延伸】原数扩大还是缩小由什么决定?移动的位数决定什么?五、【课堂小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
六、【课堂检测】1、填空(1)把6.2扩大()倍是62。
(2)把59缩小到它的()是0.59。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教案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 让学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 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 教学难点: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 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观察、分析实例,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3. 课堂讲解:讲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4. 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小数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对小数大小的影响。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于小数点移动的认识和发现。
3. 游戏化学习:设计小数点位置移动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点。
4.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移动小数点来改变数值,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生动例子的PPT,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效果。
2.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练习题,涵盖不同难度,用于课后巩固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小数点移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小数点移动的基本概念。小数点移动是指在小数中,将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位或多位。它是小数大小变化的关键因素,广泛应用于货币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等领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有一支铅笔原价0.5元,现在价格变为5元,这是如何实现的呢?通过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我们可以看到小数大小的变化。
3.能够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小数点位置移动与小数大小变化关系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点移动规律进行小数改写和比较的能力,增强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素养。
3.通过对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数感、符号意识,提高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
-小数改写的实际应用:掌握如何运用小数点移动规律对实际问题中的小数进行改写。
举例:在小数0.25中,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变为25,小数大小变为原来的100倍;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变为0.025,小数大小变为原来的1/10。
2.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移动与小数大小变化之间的关系: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理解这一规律,对数学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四、教学流程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自主探索,能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解决简答的实际问题。
2. 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使学生会所学知识。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关于外币兑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展示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微课。
师:还记得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吗?你知道怎样利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回顾小数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为接下来的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假期想要去哪玩?老师也想要去旅游呢。
不过老师想出国旅游,到华盛顿去旅游,大家帮我想一想,需要准备什么?生:洗漱用品、衣服、钱……师:出国旅游一定要带够钱,那带我们的人民币去可以吗?生:不可以,要兑换成美元。
师:该怎样兑换呢,我们去外币兑换处问问吧!课件展示:主题图1. 阅读与理解。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1:1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美元。
生2: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2. 分析与解答。
师:你是怎样理解“1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美元”?生:1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美元,就是1元人民币=0.1563美元的意思。
师:你能解决“1万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这个问题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1元人民币可以换0.1563美元,那么1万元人民币就是1万个1元,那问题就变成了1万个0.1563是多少。
生2:我是这样想的:1万元人民币相当于1元人民币×10000,所以能换的美元也就是0.1563美元×10000。
师:那你们打算怎样列式?生:0.1563×10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例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为什么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复习旧知。
出示题目:0.372 和372 3.72 37.2 506和0.506 50.6 5.06相同的数比较有什么变化?
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可以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
2、导入新课。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小数点移动带来的小数的大小变化。
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复习规律
1.根据例1,学生总结出: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2.引导学生完整地概括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说一说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当小数点发生移动后,小数的大小发生了什么改变。
第二环节应用规律
1、教学例2。
(1)把0.0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讨论:把0.07扩大到原来的10倍,得数是多少?怎样列式?
师生交流后得出:
可以把0.0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即:0. 07×10=0.7。
师;那把0.07扩大到原来的100倍、1000倍,得数又是多少?怎样列式?
师生交流后小结:如果把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我们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2)把3.2分别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1/1000各是多少?
讨论:把3.2缩小到它的1/10,结果是多少?怎样列式?能不能根据我们学过的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如果把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1/10……我们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时,整数位数不够,要在数的左边用“0”占位。
如果整百、整千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后,小数末尾的“O”要去掉。
(三)巩固拓展、堂清试题(见课件)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让学生分别说说小数点移动后小数的大小发生变化的规律。
(五)板书设计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例2: (1) 0.07×10=0.7
0.07×100=7
0.07×1000=70
(2) 3.2÷10=0.32
3.2÷100=0.032
3.2÷1000=0.0032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