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检查详解

合集下载

尿液检验 科普

尿液检验 科普

尿液检验科普尿液检验是一种通过检查尿液中的成分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医学检查方法。

以下是关于尿液检验的一些科普知识:1. 尿液检验的目的:尿液检验主要用于评估肾脏、泌尿系统以及全身其他系统的功能。

通过检查尿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酮体等成分,可以了解肾脏的过滤功能、泌尿系统的通畅性以及体内糖代谢的情况。

2. 尿液检验的常见项目:尿红细胞: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没有红细胞。

当尿液中出现红细胞时,称为“血尿”,可能提示肾脏或泌尿系统的问题。

白细胞: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没有白细胞。

当尿液中出现白细胞时,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感染。

尿酮体:正常情况下,尿酮体是阴性的。

当尿液中出现酮体时,可能提示糖尿病、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

尿糖:正常情况下,尿糖呈阴性反应。

当血糖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尿糖会出现阳性反应,可能提示糖尿病。

酸碱度:正常尿液多为弱酸性,PH值在6.0左右。

酸碱度的异常可能提示酸碱平衡失调。

尿比重:尿比重的正常值一般在1.015-1.025之间。

尿比重的异常可能提示肾脏浓缩功能异常。

尿隐血:尿隐血阳性可能提示血尿、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等情况。

尿白细胞:正常的尿白细胞检测为阴性。

尿白细胞阳性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感染。

3. 尿液检验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尿液检验前,应注意以下几点:收集尿液时,应使用清洁的容器,避免污染。

留取中段尿,避免前段尿的污染。

留尿前清洗外阴,以减少女性分泌物对尿液的污染。

留取尿液后,应尽快送检,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细菌繁殖或化学变化。

尿液检验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检查尿液中的成分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在进行尿液检验前,应注意收集尿液的方式和时间,以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是医学实验室对尿液样本进行检查后所出具的报告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尿常规检验项目及其正常值范围和解读:
1. 外观:正常尿液应为清澈透明的,若外观为浑浊、混浊等可能表示有脓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等。

2. 色:正常尿液的颜色通常为浅黄色或无色,若尿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例如发黄、深黄、红色等,可能表示存在血尿、黄疸等问题。

3. pH值:正常尿液的pH值通常在5-8范围内,影响尿液酸碱度的因素包括饮食、药物、肾功能等。

4. 尿比重:正常尿比重范围为1.003-1.035,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脱水、尿毒症等问题。

5. 蛋白质:正常尿液中通常不含或仅含微量蛋白质,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可能表示肾功能异常、尿路感染等。

6. 葡萄糖:正常尿液中一般不含葡萄糖,若检测结果阳性可能表示糖尿病、肾小球损伤等。

7. 酮体: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含酮体,若检测结果阳性可能表示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等。

8. 亚硝酸盐:正常尿液中一般不应含亚硝酸盐,若检测结果阳性可能表示尿路感染等。

9. 潜血:正常尿液中一般不应含红细胞,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可能表示尿路感染、肾结石等。

10. 白细胞计数: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白细胞计数较低,若检测
结果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尿路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尿常规检验仅是初步筛查尿液中是否存在异常,如果尿常规检验结果异常,需要进一步进行病因诊断和治疗。

最好咨询医生以获取准确的解读。

医学知识一尿液检查

医学知识一尿液检查
原理 利用光学、干化学或光电学原理观察、计算和识别尿液
的有形成份。
方法 1〕光学显微镜法 2〕干化学法 3〕流式细胞术
(一)细胞成份
白细胞
参考值: 0—5/HP 增多:泌尿 系感染
中性白细胞(无染色〕
红细胞
参考值:不见 或偶见/HP >3/HP:状 岛状 红细胞(无染色〕
(三)外观
正常新鲜尿液呈清晰的淡黄色至 黄褐色,颜色深浅可受食物、药 物影响。
1.血尿 眼观血尿、镜检血尿。
2.血红蛋白尿 尿色呈浓茶色或酱油色。
3.胆红素尿 尿液颜色呈深黄色或黄褐色。
4.乳糜尿 呈乳白色,有时可带少量红细胞。
5.脓尿:尿内含有大量白细胞或细菌等炎性渗 出物,呈白色絮状混浊,加热加酸后,混 浊不变或加重。
SLE
(4)“溢出性”蛋白尿:血浆中出现异常蛋白质, 致肾小管不能完全重吸收所致
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急性溶血性 疾病。
(5)组织性蛋白尿:炎症、中毒、药物等因素致 T—H糖蛋白分泌增加或组织破坏致蛋白质释放入 尿液
(6)偶然性蛋白尿:又称为假性蛋白尿
(二)尿糖检测
正常人尿中仅含有少量的葡萄糖,24小 时浓度为2.78mmol/L,定性试验为阴性.当血 糖浓度>8.8mmol/L,超过肾小管重吸收收 能力时,葡萄糖从尿中排出过多,此时尿 糖定性试验阳性。

粗 颗 粒 管 颗粒管型(无染色〕 型


粒 管
颗粒管型(S染色〕

透明管型(S染色〕
宽带颗粒管型(S染色〕
腊样管型(S染色〕
红 细 胞 管 型
细白 胞细 管胞 型管

上 皮 细 胞 管 型
脂肪管型 (S染色〕

尿液检查报告怎么看

尿液检查报告怎么看

尿液检查报告怎么看目录1. 检查项目1. 尿比重2. 尿PH值3. 尿蛋白4. 尿糖2. 正常值范围1. 尿比重2. 尿PH值3. 尿蛋白4. 尿糖3. 解读方法1. 尿比重的意义2. 尿PH值的意义3. 尿蛋白的意义4. 尿糖的意义检查项目尿比重尿比重是指尿液的密度,反映了尿液中溶质的浓度。

正常尿比重在1.005-1.030之间。

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可能反映出身体某些疾病或问题,比如脱水、肾功能异常等。

尿PH值尿PH值是指尿液的酸碱度,正常范围在4.6-8.0之间。

PH值的偏高或偏低可能与饮食、疾病、药物等因素有关,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

尿蛋白尿蛋白检测主要用于筛查肾脏疾病或膀胱疾病。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有微量蛋白,如果检测出较高含量的蛋白可能暗示着肾功能异常或其他疾病。

尿糖尿糖检测常用于筛查糖尿病或血糖控制情况。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含有糖,如果检测出糖可能说明血糖控制不良或患有糖尿病等疾病。

正常值范围尿比重正常尿比重范围是1.005-1.030。

尿PH值尿PH值的正常范围是4.6-8.0。

尿蛋白正常尿液中蛋白的含量应该很低或几乎不存在。

尿糖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检测出糖。

解读方法尿比重的意义尿比重是反映肾脏浓缩功能的指标,高尿比重可能意味着脱水或者肾功能异常,低尿比重可能与多尿、肾小球功能异常等问题相关。

尿PH值的意义尿PH值反映尿液的酸碱度,PH值偏高可能与碱中毒、泌尿系感染等问题有关,PH值偏低可能与酸中毒、蛋白质饮食等有关。

尿蛋白的意义尿蛋白增加可能反映肾功能异常、肾小球损伤、泌尿系感染等问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情况综合判断。

尿糖的意义尿糖增加可能说明血糖控制不良或患有糖尿病,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确诊并进行治疗。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解读尿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而对于病人来说,了解自己的尿常规检验报告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本文将对尿常规检验报告进行解读,帮助病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检验结果,以及意义和可能的健康问题。

1. 尿液颜色:正常尿液呈浅黄色或淡黄色。

深黄、浑浊、暗红或深褐色可能表示蛋白尿、胆红素尿、白细胞、红细胞和结晶等异常情况。

2. 尿比重:正常尿比重在1.010-1.025之间。

高于1.025可能表示脱水或糖尿病,低于1.010可能表示肾功能异常或肾小管功能障碍。

3. 尿酸碱度(PH值):正常范围在4.6-8.0之间。

PH值异常可能表示尿路感染、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

4. 尿蛋白:正常成年人尿中含有少量蛋白质。

高蛋白尿可能表示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肾小球炎或感染。

5. 尿糖:尿中糖含量正常应为阴性。

出现阳性可能表示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

6. 尿胆红素:正常尿液中不应存在胆红素。

出现阳性可能表示肝功能异常或溶血性贫血。

7. 尿胆原:正常尿中不应含有胆原。

胆原尿可能源于溶血性贫血。

8. 尿潜血:正常尿中不应含有潜血。

出现阳性可能表示泌尿系统肿瘤、输尿管结石等情况。

9. 尿酮体:正常尿中不应含有酮体。

出现酮尿可能表示饥饿、糖尿病或高脂血症。

10. 尿亚硝酸盐:正常尿中通常不含亚硝酸盐,出现阳性可能表示尿路感染。

通过以上对尿常规检验报告的解读,可以帮助病人更好地了解自身尿液检查结果,并向医生询问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也提醒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饮水和生活习惯,以维护健康的泌尿系统。

住院病历尿常规

住院病历尿常规

住院病历尿常规
住院病历的尿常规部分是指医生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尿液进行的常规检查。

尿常规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1. 尿液颜色:正常尿液的颜色通常呈黄色或淡黄色,如果尿液呈深黄色或浑浊,可能表示存在某种问题。

2. 尿液透明度:正常尿液应该是透明的,如果有浑浊、混浊的情况,可能表示存在细菌感染、白血球等问题。

3. 尿液pH值:pH值用于表示尿液的酸碱程度,正常情况下,尿液的pH值应该在5-7之间。

4. 尿液比重:尿液比重是衡量尿液浓稠程度的指标,正常情况下,尿液比重应该在1.003-1.030之间。

5. 蛋白质:正常的尿液中通常不含有蛋白质,如果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可能表示存在肾脏问题。

6. 糖:正常人的尿液中通常不含有糖,如果尿液中检测到糖,可能表示存在糖尿病等问题。

7. 白细胞: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白细胞数应该很少,如果检测到过多的白细胞,可能表示存在尿路感染等问题。

医生会根据尿常规的结果,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尿液检验 科普

尿液检验 科普

尿液检验科普
尿液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测方法,用于评估身体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

尿液检验可以提供大量有关身体状态的信息,包括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代谢状况以及其他一些疾病的存在。

在尿液检验中,通常会检测以下几个方面:
1. 色泽和透明度:正常尿液应该是淡黄色或琥珀色,透明度较好。

变化的可能原因包括饮水不足、某些药物、血液或细菌感染等。

2. pH值:pH值可以反映尿液的酸碱度,正常范围为5-7。


性尿液可能与饮食、某些药物或代谢问题有关。

3. 蛋白质:正常尿液中通常不含蛋白质。

蛋白质出现在尿液中可能是肾脏受损的指标,可能提示肾炎、糖尿病等疾病。

4. 葡萄糖:正常尿液中不应含有葡萄糖。

葡萄糖出现在尿液中可能是糖尿病的指标。

5. 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可能提示有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结石、肾脏损伤等。

6. 细菌和真菌:尿液中的细菌和真菌可能提示有尿路感染。

此外,尿液检验还可以检测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等,以评估肾脏功能。

对于特定的疾病,尿液检验还可以进行特定的
检测,如血尿素氮/肌酐比值用于评估肾功能、尿蛋白电泳用于鉴别不同类型的蛋白尿等。

尿液检验通常是非侵入性、简单且低成本的检测方法,然而,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例如,某些疾病可能无法通过尿液检验出来,或者只有在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被检测到。

因此,在遇到疾病症状时,及时就医并综合运用其他的检查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自测尿检知识点总结

自测尿检知识点总结

自测尿检知识点总结导言尿液检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尿液检测可以用于早期发现疾病、观察治疗效果、监测疾病进程等。

自测尿检是一种在家中进行的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本文将从尿液的基本组成、尿液检测的意义、尿液检测的方法、尿液检测的注意事项等角度进行详细介绍和总结。

第一部分:尿液的基本组成1. 尿液的产生尿液是由肾脏排出的一种液体废物,其产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首先,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物质被肾脏过滤出来,形成初步的尿液。

然后,初步的尿液通过肾小管、集合管等结构,在肾脏中进行重新吸收和分泌,最终形成成熟的尿液。

尿液中主要包含了水、尿素、尿酸、无机盐和少量有机物质等。

2. 尿液的主要成分尿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尿素、尿酸、肌酐、盐、酸碱度等。

其中,水占尿液成分的大部分,大约占 95%以上。

尿素是尿液中的主要有机废物,它是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大约占尿液中物质的30%。

尿酸是尿液中的另一种有机废物,它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占尿液物质的约3%~4%。

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约占尿液物质的1%~2%。

盐是尿液中的无机物质,包括氯化钠、磷酸盐、碳酸盐等。

酸碱度是指尿液的酸碱性,正常尿液呈呈弱酸性,pH值约为 5.5~7.0。

第二部分:尿液检测的意义1. 早期发现疾病尿液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

例如,尿糖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糖尿病;尿蛋白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肾脏疾病;尿酮体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酮症酸中毒等。

2. 观察治疗效果尿液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例如,对于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尿液检测可以观察到药物对尿蛋白的影响;对于患有尿路感染的患者,尿液检测可以观察到抗生素的疗效等。

3. 监测疾病进程尿液检测还可以帮助医生监测疾病的进程。

例如,对于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定期的尿液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对于患有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尿液检测可以监测尿蛋白的排泄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尿液的保存
建议马上检验, 尿液中有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种良好的增菌液。 如果不能及时检验,应妥善保存 保存方法: (1)物理方法:冷暗处保存,不要把待检样品放在 高温或阳光下 (2)冷藏:置4℃冰箱中冷藏可有效地防止一般细菌 的生长繁殖。 (3)冰冻保存:此法适合长期保存尿液的化学成分 (4)化学防腐:通过化学防腐剂来抑制细菌的增长, 例如甲苯、福尔马林溶液

酪氨酸 PH:酸性 颜色:无色或黄色 形状:中间细无规则的 细针状束

胱氨酸 PH:酸性 颜色:无色或黄色 形状:正六边形

8、脂肪滴

尿中脂肪滴呈圆形, 高度折光,大小不 一,一般无色或呈 黄色




(2)挤压膀胱法:原则上不建议采用压迫膀胱 采尿。如果宠物长期处于尿道闭塞,或在短期 内做过膀胱切开术均不能用挤压膀胱法采尿。 如果泌尿系统存在外伤,挤压膀胱会使尿液中 的红细胞和蛋白质增加。 (3)导尿:导尿的优点是可以避免阴道、阴茎 包皮和会阴大部分污染物的污染,送导尿管时 用力过大或操作错误,可以导致正常的尿道和 膀胱破裂,导尿时,存在的伤口会使样品中的 红细胞、蛋白质和上皮细胞增加。 (4)膀胱穿刺法:膀胱穿刺法的优点是可以使 尿样中的非尿道污染减少到最小。它主要的缺 点是可能膀胱穿刺部位尿液进入腹腔内,造成 腹腔感染。
(2)透明度 正常新鲜的尿液一般清晰透明,放置稍 久后可能出现轻微浑浊 排除时浑浊,一般病理性地大多由白细 胞、大量上皮细胞、黏液、细菌等病理 性成分所引起。
(3)气味 味道:正常尿无特殊味道,只有轻微臊 味,当尿液出现果味—酮尿、药味—抗 生素、糖味—糖尿、氨味—细菌感染。 (4)尿液PH参考值: 犬 pH值4.5 ~ 7.5 猫pH值4.4 ~ 7.5

无定型磷酸盐 PH:酸性 颜色:粉色、黄色 形状:颗粒状

草酸钙 PH:酸性、中性或微 碱性 颜色:无色 形状:具有两条对角线 的四方体,有立体感

磷酸钙 PH:碱性 颜色:无色 形状:三棱形或排成束 状,类似冬天结的窗 花

磷酸铵镁 PH:碱性 颜色:无色 形状:具有斜形端的棱 柱形

碳酸钙 PH:碱性、中性 颜色:无色 形状:外观呈无色哑铃 状,球状结晶,聚集 成团
(5)、尿比重 正常的尿比重为犬1.001~1.065 猫1.001~1.080

但临床上分别为犬1.015~1.045, 1.035~1.060

6、尿沉渣的检验方法 检验尿沉渣时,将尿液离心(5000r/min) 1分钟即可,或放置一段时间使其自然沉 淀,取沉淀物1滴,置于载玻片(为便于 识别,可在涂片上滴加少许稀碘液), 加盖玻片进行镜检。镜检时,宜将聚光 器降低,缩小光圈,使视野稍暗,先用 低倍镜检查,然后换高倍镜观察。
尿液检查
康倩 硕士 执业兽医师 (济南振牧宠物医院 250014)
尿样检查

1、采样 可以通过自然排尿、压迫膀胱、导尿或膀胱 穿刺等收集尿液。通常最好在早上采集尿液, 这时的尿液浓度最高。
(1)自然排尿法:自然排尿时,中段尿液 是最好的,开始的尿流会机械性地将尿道口、 阴道或阴茎和包皮中的污物冲洗出来,但是, 在确定是否是血尿时,选择自然排尿的方法 是最好的。
1、上皮细胞的类型

鳞状上皮细胞:个 体最大的细胞,轮 廓不规则,一般都 呈方形,细胞核与 其他细胞 核一 样大,但因细胞较 大,所以看起来核 相对较小。


移行上皮细胞:该细胞有圆形,卵圆形, 纺锤形,细胞相对比较圆,大小介于鳞 状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胞 浆内有颗粒。 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很圆,细胞核与 细胞成1:2的比例,核占细胞一半大, 在三种上皮细胞中个体最小。

白细胞管型:白细胞 粘在透明管型上。在 白细胞管型上也可以 看到白细胞。
5、微生物



(1)细菌:尿中的杆菌和球菌为透明状, 在尿中可以看到他们运动,通过染色可 以更好的确诊。 (2)酵母菌:无色,圆形或椭圆形,类 似于马拉色菌。 (3)真菌:最大特点就是有菌丝、分节。
7、结晶
尿酸结晶 PH:酸性 颜色:黄色、暗红棕色 形状:菱形或无规则盘 形
4、管型

尿中出现管型是肾炎的特征,所以具有 重要的诊断意义 管型一般形成在肾的髓袢、远曲肾小管 和集合管。通常为圆柱状,有时为方形、 圆形或无规则形。


透明管型:较细, 为无色透明内部不 含颗粒的圆柱状体。

颗粒管型:透明管 型表面含有细的或 粗大的颗粒。比透 明管型粗短,淡黄 褐色或棕色。
2、红细胞

尿中红细胞呈淡黄 到橘黄色,一般时 圆形,在浓稠高渗 尿中可能皱缩,在 稀释低渗尿中可能 只剩下一个无色环。 高倍镜下一个视野 中正常尿的红细胞 不超过4个
3、白细胞

尿中白细胞多是中 性粒细胞,也可见 到少数淋巴和单核。 白细胞个体大于红 细胞小于上皮细胞, 正常尿中存在一些 白细胞,一般每个 视野下不超过5个

蜡样管型:特征为质 地均匀,轮廓明显, 有毛玻璃样的闪光, 表面似蜡块,长而直, 型,常为预后 不良的指征。

管型内含有较多肾小 管上皮细胞,期内细 胞呈长椭圆形或卵圆 形

红细胞管型:红细胞 管型是柱状均质管型, 呈深黄色或橘色,可 以在管型上看到红细 胞。尿中出现此种管 型,表示肾脏患出血 性的炎性疾病。

3、尿液的外观检查




(1)颜色 正常的尿液因含有尿色素、尿胆素等呈现淡黄色, 但具体深浅随尿量的多少而异。 如果尿液呈黄褐色或啤酒色并带有黄色泡沫,多 见于阻塞性黄疸。 如果尿液呈红色,多见于因外伤、结石、肿瘤、 或泌尿系统感染等引起的血尿。 如果尿液呈浓茶色或酱油色尿,多为血管内溶血 引起的血红蛋白尿。 如果尿液呈乳白色,见于尿中含有乳糜、脓细胞、 大量磷酸盐和尿酸盐,或是由于泌尿道细菌感染 引起的脓尿或菌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