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细胞呼吸3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5.3.3细胞呼吸第三课时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5.3.3细胞呼吸第三课时
一、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的联系
葡萄糖
点拨:无氧 呼吸和有氧 呼吸的第一 阶段完全相
同。
酶 丙酮酸

12H2O+6CO2+能量(大量)
2C2H5OH +2CO2+能量(少量) 或 2C3H6O3 +能量(少量)
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的异同点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不 条件 同 点 产物
(三)、应用实验方法测定
结果分析
②若装置1液滴不动,装置2液滴右移, 则表明所测生物__只____进___行____无___氧____呼___吸___。
(三)、应用实验方法测定
结果分析
③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右移, 则表明所测生物__既____进___行____无___氧____呼___吸___, 也进行有氧呼吸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氧气、多种酶 CO2、H2O
不需氧气、需多种酶 酒精和CO2或乳酸
能量
相 同
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
释放少量能量
点 联系 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三、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 酶的种类和数量
(1)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呼吸速率不同
如:阴生植物呼吸速率<阳生植物呼吸速率 旱生植物呼吸速率<水生植物呼吸速率
6、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有氧呼吸的过程 是C A、第一、二阶段 B、第一、三阶段 C、第二、三阶段 D、第一、二、三阶段
7、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中移至5℃ 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 变化? C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3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3

C6H12O6
(彻底的氧化产物) 3、生产中,酿酒 注意事项
4、人剧烈运动后,肌肉酸胀
6O2
6CO2 +
12H2O

能量
5、酸奶所含能量与牛奶相比 无氧呼吸:
C6H12O6 酶 2C2H5OH

2CO2
(高等植物、 酵母菌)
或 C6H12O6 酶
(酒精)
2C3H6O3
+ 能量(少)
(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热能
能量利用率为: 31% 形成的ATP是有氧呼吸的: 1/18
三、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比较项目 反应场所 反应条件 物质变化 有氧呼吸 先在细胞质基质 后在线粒体 必需有氧、酶 彻底氧化产物: CO2和H2O 无氧呼吸
完全在细胞质基质
不需要氧、要酶 不彻底: 酒精+CO2 或乳酸
释放能量196kJ,其中 61kJ 储存在2molATP
氧的浓度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关系:
CO2 释 放 量
1、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的 CO2较多,这是什么呼吸的 产物? C B
A
2、AB段的CO2释放量急剧 减少,原因是?
3、BC段的CO2释放量又不 断增加,主要原因是什么? 4、贮藏蔬菜水果,氧气浓度 应调节到哪点?为什么?
5
10
15
20 25 30
+ 能量(少)
(乳酸) (高等动物、乳酸菌、土豆)
细胞呼吸的意义
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细胞呼吸的应用
1、适当增强细胞呼吸,以促进农作物的生 长发育。 如: 水稻的适时露田晒田,经常松土 2、降低细胞呼吸,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如:储藏粮食时,要降低温度、保持干燥; 果蔬储藏时,要降低温度、适当降低氧浓度或 充氮气等方法,农村广泛采用的地窖。

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

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

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知识点生物细胞呼吸是生物体能量供应的主要途径,也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过程。

以下是必修一生物细胞呼吸的重点知识点:1.细胞呼吸的定义:细胞呼吸是指细胞通过氧化有机物质,释放化学能,并以此来合成ATP(三磷酸腺苷)的过程。

2.细胞呼吸的方程式:C6H12O6+6O2→6CO2+6H2O+能量(38ATP)3.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a.糖解(糖的分解):在细胞质中进行,将葡萄糖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

b.乙酸氧化:在线粒体内进行,将丙酮酸氧化为乙酸,并产生少量ATP。

c.女皇系列反应:在线粒体内进行,将乙酸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大量ATP。

4.细胞呼吸的器官:细胞呼吸在真核生物中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内,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工厂。

5.糖解过程:a.糖原在细胞质中分解为葡萄糖。

b.葡萄糖通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逐步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

c.糖解过程产生2个分子的ATP和2个分子的NADH。

6.乙酸氧化过程:a.丙酮酸进入线粒体,通过氧化反应转化为乙酸。

b.乙酸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乙醛,同时产生少量的ATP和NADH。

7.女皇系列反应(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a.乙醛进入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内与辅酶A结合合成乙酰辅酶A。

b.乙酰辅酶A在三羧酸循环中经过一系列氧化反应并生成二氧化碳。

c.在呼吸链中,三羧酸循环产生的NADH和FADH2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释放能量,驱动ATP的合成。

8.呼吸链:a.呼吸链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由一系列电子接受体和电子供体组成。

b.NADH和FADH2释放出的电子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子传递链上传递,在过程中逐步释放出能量。

c.释放出来的电子最终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用于ATP的合成。

9.ATP的合成:ATP合成受到形成氢离子浓度梯度的驱动,该梯度是通过呼吸链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

这种合成过程被称为氧化磷酸化。

每个分子的NADH可合成3个分子的ATP,而每个分子的FADH2可合成2个分子的ATP。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

3. 总反应式: 酶
C6H12O6+6H2O +6O2
6CO2+12H2O +能量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
C6H12O6+酶6H2O+6O2 6CO2+12H2O+能量
以上反应式中的能量能否写成ATP ? 1moL
能量(2870kJ)
1161k AT
J
P
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
1、有机物被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第几阶段? 第二阶段
丙酮酸、 HC2OO2、[H]
少量
第三个阶段 线粒体内膜
[H]、O2 H2O 大量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

C6H12O6
2C3H4O3+ 【H】+能量(少量)

2C3H4O3+6H2O 6CO2+【H】+能量(少量)

【H】+6O2
12H2O+能量(大量)

C6H12O6 +6O2
6CO2+6H2O +能量
能量(少量)
[H] 2丙酮酸
(2C3H4O3)

C6H12O6
2C3H4O3+【H】+能量(少量)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
C6H12O6

能量(少量)
[H] 2丙酮酸
( 2C3H4O3 )
酶 [H]
6H2O 能量(少量)
6CO2
酶 2C3H4O3+6H2O 高一生物6细C胞O呼吸2+【H】+能量(少量)
C6H12O6
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能量(少量)
有些微生物(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一般叫做发酵) 乳酸菌、酵母菌等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总结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总结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总结细胞呼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发生在所有生物体的细胞中。

它是将有机物质(如葡萄糖)代谢为能量(ATP)的过程。

以下是细胞呼吸的几个关键知识点总结:1.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细胞呼吸包括糖酵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糖酵解将葡萄糖分解为较小的化合物,并产生少量ATP和NADH。

Krebs循环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将产生的化合物进一步分解,并生成更多的NADH、FADH2和少量的ATP。

氧化磷酸化是最终的阶段,在线粒体内发生,将NADH和FADH2氧化为更多的ATP。

2. ATP的生成:氧化磷酸化是细胞呼吸中最主要的ATP合成途径。

在线粒体内的内膜上,通过电子传递链将NADH和FADH2的高能电子转移,产生足够的能量推动ATP合成酶(ATP synthase)生成ATP。

每个NADH能产生大约3个ATP,而每个FADH2能产生大约2个ATP。

3. 氧的作用:细胞呼吸需要在氧的存在下进行。

没有氧气,细胞无法将NADH和FADH2中的高能电子转移到电子传递链上,也无法进行氧化磷酸化。

这种情况下,糖酵解会产生乳酸或乙醇,以便释放一些能量。

4. 细胞呼吸与发酵的区别:发酵也是一种能量产生的过程,但它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

与细胞呼吸不同,发酵过程不涉及氧化磷酸化阶段,因此产生的ATP相对较少。

此外,发酵产物也不同,例如乳酸、乙醇和二氧化碳等。

细胞呼吸是一种通过将有机物质代谢为能量的过程,其结果是生成大量ATP。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糖酵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依赖氧气的存在。

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有助于我们了解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生命活动。

高中生物3细胞呼吸课件必修1高中必修1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3细胞呼吸课件必修1高中必修1生物课件

①大棚蔬菜的种植, 保持一定的昼夜温
差,降低夜间呼吸速 率,减少有机物的消 耗,有利于增产 ②低温储存粮食、水
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给ATP。
(2)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能量,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细胞呼吸,
为细胞提供能量。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在长期进化过程
中,许多生物保留了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的能力,即许多生物既能进
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但少数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如哺乳动
12/10/2021
第三页,共四十二页。



首页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二、细胞呼吸的过程
1.有氧呼吸
(1)概念: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 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2)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12/10/2021
第四页,共四十二页。
12/10/2021
第十九页,共四十二页。
探究
(tànjiū)

易错点排查
(pái chá)
实验设计
当堂
(dānɡ tánɡ)检

首页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解析:图中①②③④过程中能产生ATP和[H]的只有①和②;原核生物无线粒体, 其有氧呼吸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些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也能产生二氧化 碳,有氧呼吸产生1 mol二氧化碳,消耗1 mol氧气,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
变式训练 有氧呼吸与无氧测 呼吸的相同点是( )
一二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
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⑥都伴随糖类等有机物的合成 ⑦都伴随能量的释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2019版)教案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2019版)教案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

2.了解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3.掌握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了解细胞呼吸的能量转化过程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1.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细胞呼吸的能量转化过程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1.细胞呼吸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内容1. 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生物体内的细胞通过氧气与有机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能量,并将产生的能量转化为ATP分子的过程。

2.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细胞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1 糖解作用糖解作用也称为糖分解作用,是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有氧呼吸的第一步。

其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三碳糖(丙酮酸和磷酸甘油酸)。

在这个过程中,糖分子中的部分能量会被释放,并且一部分能量将被储存在NADH和FADH2分子中。

2.2 肯德尔循环肯德尔循环也称为三羧酸循环,是细胞呼吸的第二步。

在这个过程中,丙酮酸和磷酸甘油酸进入线粒体的内质网,被氧气氧化。

在此过程中,它们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大量的ATP。

2.3 氧化磷酸作用氧化磷酸作用也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是有氧呼吸的最后一步。

在线粒体的内质网上,氧气参与反应,将NADH和FADH2转化为ATP。

在此过程中,三个分子的ADP通过与线粒体中的磷酸酯化为三个分子的ATP。

3. 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ATP4. 细胞呼吸的能量转化过程及其应用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糖分子被氧气氧化,产生大量的ATP能量。

这些能量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并传递到食物链中的不同生物,从而维持生态平衡。

此外,细胞呼吸的能量也可以被应用到许多实际场景中,如发电、发动机等。

五、教学方法1.授课法。

2.板书法。

六、教学评估1.作业评估。

2.课堂交互评估。

高一必修一细胞呼吸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细胞呼吸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细胞呼吸知识点细胞呼吸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之一,通过氧气与有机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能量并释放出二氧化碳。

在高一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和作用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内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从而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二氧化碳的主要产生源之一。

二、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1. 糖解:糖类物质在细胞质内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质。

2. 色素体呼吸:小分子有机物质在色素体内进一步分解,产生一定量的能量。

3. 奥氏体呼吸:剩余的有机物质在线粒体内进行氧化分解,产生大量的能量。

三、细胞呼吸的反应方程式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 + 6O2 → 6CO2 +6H2O + 能量,可以看出,糖类物质与氧气在细胞内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四、细胞呼吸与呼吸作用的区别细胞呼吸是发生在细胞内的过程,是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包括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五、细胞呼吸的调节因素细胞呼吸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温度、氧气浓度和细胞内物质浓度等。

温度过高或过低、氧气浓度不足以及细胞内物质浓度过高都会影响细胞呼吸的进行。

六、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在没有足够氧气供应时,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氧化呼吸,此时会通过乳酸发酵或酒精发酵来产生能量。

乳酸发酵是在动物细胞内产生乳酸,而酒精发酵是在微生物细胞内产生酒精。

七、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经过细胞呼吸分解,释放出能量;而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则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八、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主要以ATP的形式储存,并在细胞活动中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形式。

ATP是细胞内的能量“货币”,提供细胞正常功能的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项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比较 目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有氧呼吸)
场 所 区 条 件 物质 变化 能量 变化 代谢 类型
叶绿体
光、色素、酶 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将 CO2和H2O合成葡萄糖等有 机物,并释放O2) 光能→ATP中不稳定的化 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 学能 合成代谢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 (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通过呼吸作 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转化到ATP中,由 ATP直接供各种生命活动需要。如细胞的分裂、 矿质元素的吸收有机物之间的转化等。 • (2)呼吸过程是各种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枢纽:呼 吸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中间产物,这 些中间产物是合成另外—些新物质的原料。例如: 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在酶的作用下,可 以转化为甘油、氨基酸、酶、色素、植物激素等 各类物质。由此可见,呼吸作用能把生物体的糖 代谢、脂质代谢、蛋白质代谢等连成一个整体, 成为生物体内各种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枢纽。
联 系
①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 ②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步相同
练习:
18 • 1.让一只白鼠吸入有放射性的 O2,该白鼠体内最先 18 出现含 O的化合物是 ) B ( A.二氧化碳 B.水 C.丙酮酸 D.乳酸 • 2.在无氧条件下,高等植物利用葡萄糖进行呼吸作用 BC 最后形成 ( ) A.CO2和H2O B.C02和酒精 C.乳酸 D.丙酮酸和CO2 C • 3.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 B.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 共同产物 • D.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
3.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比较
比较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条件 有氧,有氧呼吸酶 无氧,无氧呼吸酶 区 场所 细胞质基质(Ⅰ) 线粒体(Ⅱ、Ⅲ) 产物 CO2+H2O 别 放能 2870KJ/mol 细胞 质基 质 乳酸或酒精+CO2 196.65 KJ/mol或225KJ / mol
相同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关系


练习:
• 4. 如果人体在一段时间内不进行体力与脑 力活动,并且体重不变,细胞呼吸释放的 B 能量主要转变成 ( ) • A.电能 B.热能 C.机械能 D.渗透能 • 5.贮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 或抽取空气, A 能延长贮藏时间,主要是由于( ) A.抑制有氧呼吸 B.促进有氧呼吸 C.抑制无氧呼吸 D.促进无氧呼吸
4.呼吸作用的意义
5.影响细胞呼吸的外因及与生产、生活实践的
• • • • • • • • (1)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水 量等,主要是温度。 ①温度对酶促反应有直接的影响,呼吸过程是由酶催化的一系列反应过程, 因此细胞呼吸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最适温度一般为25℃∽30℃。 ② 在一定范围内有氧呼吸的强度随氧气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氧气对无氧呼吸 的抑制作用。 ③二氧化碳对有氧呼吸有抑制作用。 ④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 弱。 (2)在生产实践中,根据需要常采取一定措施促进或抑制细胞呼吸。 ①作用栽培中,采取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等措施,都是为了保证根的正 常细胞呼吸。 ②粮油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呈风干状态,使细胞呼吸降至 最低,以减少有机物消耗。如果种子含水量过高,呼吸加强,使贮藏的种子 堆中温度上升,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种子的呼吸,使种子品质变坏。 ③在果实和蔬菜的保鲜中,常通过控制细胞呼吸以降低它们的代谢强度,达 到保鲜的目的。例如,某些果实和蔬菜可放在低温下或降低空气中的氧含量 及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弱细胞呼吸,使整个器官代谢水平降低,延缓老 化。 ④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使有机物向着人们需要的器官积累,常把下部变黄的、 已无光合能力、仍然消耗养分的枝叶去掉,使光合作用的产物更多地转运到 有经济价值的器官中去。
• 图甲:
• (2)较强光照时:植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和光 合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①气体代谢特点 •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用m表示)除用于植物的 呼吸作用消耗(用m1表示)之外,其余的氧气释放到周 围的环境中(用m2表示)。 • 植物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用N表示)除来自植物自 身呼吸作用(用N1表示)外,不足的CO2部分从外界吸 收(用N2表示)(如图乙所示)。 • 分析乙图可知,图乙中有如下数量关系:
细胞呼吸
1.有氧呼吸过程
• 1mol葡萄糖分解释放能量2870KJ,其中 1161KJ储存于ATP中(约38molATP)
2.无氧呼吸过程
1mol葡萄糖分解成2mol乳酸,释放能量 196.65KJ 或分解成2mol酒精+2mol二氧化碳释放能225KJ, 分别储存于ATP中的能量都是61.08KJ(约
• (1)黑暗状况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 行光合作用。
• ①气体代谢的特点:此状态下,植物从外界吸收 O2,并将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到体外(如下图 表示)。 • ②呼吸作用相对强度可用如下三种方式表示: • A.用O2吸收量(或实验容器内O2减少量)表示; • B.用CO2释放量(或实验容器内CO2增加量)表示; • C.用植物重量(有机℃下是10 ℃的____倍。 3.5 (2)该叶片在 10℃、5000勒克斯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 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mg. 7.03 (3)该叶片在20℃、20000勒克斯的光照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 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____mg.

• m=m1+m2,N=N1+N2 • ②光合作用相对强度的三种表示方法: • A.用O2释放量(或实验容器内O2增加量)表示; • B.用C02吸收量(或实验容器内CO2减少量)表示; • C.用植物重量(有机物)的增加量表示。
• 图乙:
练习:
• 6.将某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 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000勒克斯、20000勒克斯光照和黑 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下图:
氧气、酶 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吸收O2, 分解葡萄糖等有机物,产生C02和H20) C6H12O6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ATP中不稳定的化学能和热能

分解代谢
联 ①光合作用为细胞呼吸提供物质(有机物、氧气) 系 ②细胞呼吸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CO2)和能量(如吸收Mg等元素形成叶绿 素)
7.不同状况下,植物气体代谢特点 及代谢相对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