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命题:徐巧娟审核:李蕊第I卷(70分)一、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1~3题。

(每题3分,共9分)人群不时地会发生踩踏事件,动物在成群结队行动时,即使遇到紧急情况也不会因为惊慌失措而相互碰撞,为什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行为生物学家伊恩·库森说,蚂蚁、鱼和鸟有能力在整个群体里传递关于群体的身体动态的信息。

比如蚂蚁可以用信息素在蚁群内交流,通过简单的小范围互动能形成复杂的模式。

蚂蚁是社会化的生物,而人类是自私的。

我们都想节省通行时间,哪怕是以牺牲他人的时间为代价,而蚂蚁是为整个群落而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最原始的生物。

我们没有进化出群体活动时的集体智商,无法超出局部的互动规则。

鱼群或迁移的动物在突然行动时,领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拥有往何处去的必要的信息,其他同类只要跟着就行了。

另一种说法是,许多大型的鸟类如天鹅和塘鹅以V字形梯形编队飞行,这样既能提高飞行效率,又能避免碰撞。

阻力能够降低65%,飞行距离可以增加70%,因为每一只鸟都处于前面一只鸟的翼尖涡流造成的上升气流中。

只有头鸟得不到这种好处,但鸟群中的其他鸟会轮换当头鸟,以共同承担这种压力。

实际上,鸟群的梯形编队很少是完美的V字形,往往是J字形。

但无论是哪种形状都可以让所有的鸟获得对前面同类的最佳视野,以便保持安全的距离。

飞行时,鸟群中的鸟之所以不会相互碰撞,是因为它们的视觉系统比人类的发达,它们的新陈代谢和肌肉的反应速度也更快。

在2004年至2007年,欧盟组织了一个名为“飞行中的椋鸟”的研究,动用了意大利、法国、德国、匈牙利和荷兰等国的七个研究机构,成员中有生物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他们不仅要收集数据,还要改进对鸟群的3D模拟,以便帮助人们理解人类的群体行为,如时尚、风潮、金融市场的群体行为。

物理学家卡瓦尼亚选择了意大利罗马的马西莫宫,它位于火车站附近一个开阔的广场上,广场四周都是树。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全册)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全册)

九年级月考试卷 第1页,共10页九年级月考试卷 第2页,共10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 ①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②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③持节云中, ? ( 苏轼《江城子》) ④酒困路长惟欲睡, 。

(苏轼《浣溪沙》) ⑤鸡声茅店月, 。

(温庭筠《商山早行》 ) ⑥ 浊酒一杯家万里, 。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⑦ ,尽日不能忘。

(《观刈麦》白居易) ⑧ 。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 (2)默写刘方平的《月夜》。

(4分), 。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9分)(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g ù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综迹/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y īn 哑歌不成调子/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郑愁予《雨说》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禁g ù( ) y īn ( )哑 田圃.(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留滞”中,“滞”的意思是 。

(2分)(4)“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这句话的朗读语气应为 。

河北市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河北市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第I卷(68分)一、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1~3题。

(每题3分,共9分)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试题精选_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调研试卷_精校完美版

试题精选_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调研试卷_精校完美版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1.How long did it take the man to finish the writing?A. Three hoursB. One hour and a halfC. Half an hour2.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in the following days?A. It is warming up.B. It is going to rain.C. It is getting colder.3. How will the two speakers go home?A. By subwayB. By taxiC. By bus4. Where is Tom now?A. In the police stationB. On a busC. At school5. How many parents will come to the meeting?A. 40B. 26C. 13第二节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y is the man here?A. To buy a carB. To attend a weddingC. To have a family get-together7.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next?A. Find a parking apaceB. Talk to the policemanC. Move his car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8. What does the man probably do?A. A salesmanB. A bus conductorC. A student9. How much time is left for the man to catch the bus?A. 10 minutesB. 20 minutesC. 30 minutes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花鸟画明代初期,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

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好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

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也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

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自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

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

事实上,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

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

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山水画方面,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吴门四家”,即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沈周与文征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疏简而不放逸;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

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

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

然而,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硕果。

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征明,花鸟、山水兼擅。

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

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那么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浇胸中块垒,抒澎湃激情。

在绘画语言风格方面,他吸收宋、元文人画及林良、沈周、陈淳的长处,兼融民间画师的优点,同时将自己擅长的狂草笔法融入绘画。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呢?这需要在文化传播的理念、框架以及方式等方面用心用力。

首先,在理念上,告别以“传者”为中心的单向传播理念。

无论是对内传播,还是对外传播,一厢情愿地认为受众会无条件地接受传播的内容,是不现实的。

为此,需要尊重受众的接受期待,平等地与受众交流,而不是居高临下地灌输。

盛气凌人的说教没有人愿意听,受众只会背你而去。

所以,宣传工作就不能以“传者”为中心,而应充分尊重受者的权利和感受,提升传播的质量和水平,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所要传播的价值理念植入到目标受众心中去。

其次,在传播框架上亟需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框架问题。

如今,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内外有别的宣传模式需要修正。

国内问题国际化,国际问题国内化,已经成为传播现实,这就需要从受众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

二是主流价值观、非主流价值观、中国文化之间的秩序问题。

三者完全重合显然是不现实的,如何寻求三者之间的最大“交集”,这是文化整合需要破解的课题。

将三者有效地整合起来,获得“共识”之后,构建一个立体的传播框架,将三个维度的价值理念有效地运转起来。

主流价值观传播应该处于金字塔的顶端,非主流价值观传播处在中间层,文化传播应该是金字塔的基座。

三个层面的传播是上下贯通的,尤其是主流价值观不是孤悬在金字塔的顶部,它应从非主流价值观和中国的文化基座中汲取最大共识,获得丰厚的民意支持和文化地气,这样才能实现主流价值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

其三,创新传播方式。

习近平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在这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的内容演绎,就是成功的文化传播案例之一。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每小题3分,共9分)焦虑症有的人经常焦虑不安,怀疑自己身体这儿有病,那儿有病,惶惶不可终日。

这种状态发展严重的,在医学上称为“焦虑症”。

焦虑症属于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不能很好地适应正常环境的反应。

这种病人,对现实和未来充满困扰、恐惧和危机感,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产生了种种内脏症状。

患这种病的人性格常常不稳定,似有大祸临头,死亡降临。

因此,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身出冷汗,手脚颤抖。

其特点是突然而来,突然而去,病人自己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有“心脏撞击胸壁”,“透不过来气”的感觉,并由此担心是“心脏出了毛病”而四处求医,可是什么大毛病也查不出来。

慢性焦虑症,患者常诉说心烦意乱,不易入睡。

也有的人出现一种“睡眠缺失感”——客观上呼呼大睡,但醒来时却说“一分种也没有睡着”。

因长期失眠,病人十分苦恼,平时表现焦虑、孤独、羞怯、慌乱、紧张、易怒,也有的情绪郁闷,不愿与别人接触,郁闷在心,久思成疾,患者常出现各种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和体征,如头晕、多汗、恶心、呕吐、持续腹胀、便秘、心慌、尿频、思想不集中、视力模糊等。

病人常怀疑自己的内脏有严重的病变,忧心忡忡,惶惶不安,但经医生仔细检查,却无异常发现。

焦虑症是由于中枢神经机能失调引起的,并无任何器质性病变,所以患者应当相信医生的话,解除“身患重病”的顾虑,建立一个必胜的信念,靠自己的毅力把自己从“病”的陷坑中拉上来。

作为患者的亲人、家属不要认为他们是“装病”,生活上要热情关怀、体贴,多做家务工作。

生活环境上,要让病人到外面散散心,多做些户外活动,这可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

作为医者,对病人的主诉症状要作出解释,以消除病人的疑虑。

除进行心理暗示疗法外,再适当配以抗焦虑药,疾病的魔影就会很快自然消失。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患“焦虑症”的病人,对现实和未来充满困扰、恐惧和危机感,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产生了种种内脏症状。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AqwKHq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AqwKHq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物理的挑战科技在中国古代很发达,物理的记录也相当早。

早在唐朝(公元758年),杜甫就写下了“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的诗句。

“细”,即仔细观察,讲怎么做实验;“推”,精密推理,讲怎么做研究科学、试验和理论。

“须行乐”,人要高兴,不要想能不能得诺贝尔奖,你必须本身有一种乐趣。

我们中国古代,科学和艺术是很联合的,要不,杜甫怎么了解物理呢?太阳是一个庞大的氢的核反应堆。

瞬间在周边发生爆炸的星,我们叫新星。

它的亮度要比太阳大几万倍。

如果它一下子产生相当大的亮度,比太阳亮100万倍,那叫超新星。

新星的寿命一般一两个星期,超新星的寿命差不多两年。

全世界最早关于新星的记录是商朝,这是在一篇甲骨文中,记录了公元前1300年,也就是3000多年前的一个新的大星在星座出现,10天以后没有了。

关于超新星,全世界最早的记录也是中国,是在北宋的宋仁宗年间,即1054年8月27日。

它的纪录是这样的:突然间在白天冒出一个很大的星,大如鸡蛋;它每天有多大多大,一直记录到1056年7月。

这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对超新星最长时间的记录。

现在我们知道它是蟹状的星云生成,在它中间有一个中间星,也叫脉冲星。

所以新星和超新星的最早最完整记录,都是我们的老祖宗做的。

我们的老祖宗一向遵崇天圆地圆,黄道赤道。

公元前2500年,屈原有17个文卷现在留下来了,里面有一卷是天文,说天是圆的。

屈原是大诗人,想象力丰富:天是圆的,地假如是平的话,就会相交,相交显然不合理;既然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所以中国是黄道、赤道,是两个弯儿。

屈原再问,天地是圆的,还是椭圆的?他说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

是经度这边长一点,还是纬度这边长一点?赤道是6378公里,南北是6356公里,相差22公里。

屈原没有求出来。

不过,这个充分解释的能力跟天圆地圆有关联,这在公元前5世纪,真是了不起,同时屈原的文章也写得好。

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就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1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散到一个新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

如何防止和抵御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各国科学家们密切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

关于生物入侵的历史可追溯到很久以前,但对生物入侵的研究历史并不很长。

1958年爱尔通出版了《动植物入侵的生态学》一书,才奠定了入侵生物学的基础框架,并预见到生物入侵的数量和危害程度会大量增加。

全球入侵物种计划(GISP)是1997年建立的。

它是应80个国家和联合国代表的共同要求而成立,专门应对生物入侵的国际组织。

事实上,近十年有关有害生物入侵和扩散危害的报告引起了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

据美国普渡大学研究人员的调查,在美国印第安那州低收入的公寓楼内,约50%的公寓有德国小蠊危害。

我国也同样如此,20世纪中期被称为“洋蟑螂”的德国小蠊入侵我国,如今已成为城市主要害虫。

前两年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上海蔓延后影响多种本土植物物种的生存。

今年,上海又首次发现原产美洲,卵有剧毒且又凶猛的雀鳝淡水鱼,幸好专家表示雀鳝淡水鱼不适合在上海地区的水温和水质等自然条件下生存繁衍。

生物入侵所带的经济损失触目惊心。

据1999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签发总统令时提到,按照一些专家的估计,生物入侵每年对美国造成的损失高达1230亿美元。

而我国,据2002年报告,仅11种主要入侵生物每年所造成的损失即高达574亿元,生物入侵所造成的总体损失可能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

我国生物学家徐汝梅认为:20世纪50年代,人们意识到化学污染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

而从90年代后,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所面对的另一巨大威胁——生物入侵。

可以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及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货物及人员在全球各地区间快速、大量流动,自然会给作为载体的外生物提供广阔的迁移空间和异地入侵的环境。

显而易见,如今人类正面临生物入侵的全球性的挑战。

虽然生物入侵有一个复杂的链式过程。

但一个新的入侵生物,一旦被发现对某地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时,说明它已经在该地区扎住了根,再想消灭它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正如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黄勇平博士说的那样:防范生物入侵是一项保障国家环境生态安全的大问题,涉及现代化农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等许多内容。

全球入侵物种计划的国际组织(GISP)研究表明,对于生物入侵,预防比控制其爆发更为可行,也更为经济。

在生物入侵的链式过程中,抓住早期关键环节,即从入侵对象的引入到建立种群实施严格的、科学的监控,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下列对“生物入侵”概念的理解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3分)A.“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B.一些翻山越岭、远涉重洋的“生物移民”(也许是一种细菌、一种植物或者一种动物)到异国他乡,由于失去了天敌的制衡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生长迅速,占据了湖泊、陆地,而“土著生物”则纷纷凋零甚至灭绝。

这就是生物入侵。

C.“生物入侵”是某个物种在某个生态系统中原没有这个物种,是通过人为有意或者无意地从其他生态系统中引入到这个生态系统中。

D.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散到一个新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全球入侵物种计划(GISP)是1997年建立的。

它是应80个国家和联合国代表的共同要求而成立,专门应对生物入侵的国际组织。

B.1958年爱尔通出版了《动植物入侵的生态学》一书,才奠定了入侵生物学的基础框架,并预见到生物入侵的数量和危害程度会大量增加。

C.生物入侵问题虽然在众多国家已经到触目惊心的地步,但是事实上有关有害生物入侵和扩散危害的报告并没有引起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

D.有害生物入侵我国也很严重:20世纪中期被称为“洋蟑螂”的德国小蠊入侵我国,如今已成为城市主要害虫。

前两年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上海蔓延后影响多种本土植物物种的生存。

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物入侵给我国所带的经济损失触目惊心,据2002年报告,仅11种主要入侵生物每年所造成的损失即高达574亿元,生物入侵所造成的总体损失可能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

B.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及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货物及人员在全球各地区间快速、大量流动,自然会给作为载体的外生物提供了广阔的迁移空间和异地入侵的环境。

C.生物入侵有一个复杂的链式过程,一个新的入侵生物,一旦被发现对某地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时,说明它已经在该地区扎住了根,再想消灭它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D.在生物入侵的链式过程中,抓住早期关键环节,即从入侵对象的引入到建立种群实施严格的、科学的监控,就能起到完全抵制外有害生物的入侵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1 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叶清臣字道卿,苏州长洲人。

清臣幼敏异,好学善属文..。

天圣二年,举进士,知举刘筠奇所对策,擢第二。

宋进士以策擢高第,自清臣始。

是冬,京师地震,上疏曰:“陛下忧勤庶政,方夏泰宁,而一岁之中,灾变仍见。

必有下失民望、上戾.天意者,故垂戒以启迪清衷。

而陛下泰然不以为异,徒使内侍走四方,治佛事,修道科,非所谓消复之实也。

顷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天下之人,龉舌不敢议朝政者,行将二年。

愿陛下深自咎责,许延忠直敢言之士,庶几明威降鉴,而善应来集也。

”书奏数日,仲淹等皆得近徙。

会诏求直言,清臣复上疏言大臣专政,仁宗嘉纳..之。

时陕西用兵,上言:“当今将不素蓄,兵不素练,财无久积。

小有边警,外无骁将,内无重兵。

今羌戎稍却,变诈亡穷,岂宜乘即时之小安,忘前日之大辱?又将泰然自处,则后日视今,犹今之视前也。

”时西师未解,急于经费,中书进拟三司使,清臣初不在选中。

帝曰:“叶清臣才可用。

”擢为起居舍人、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公事。

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簿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

内东门、御厨皆内侍领之,凡所呼索,有司不敢问,乃为合同以检其出入。

丁父忧,言者以清臣为知兵,请起守边。

及服除宰相陈执中素不悦之即除翰林侍读学士知邠州徙知永兴军浚三白渠溉田逾六千顷。

仁宗御天章阁,召公卿,出手诏问当世急务。

清臣闻之,为条对,极论时政阙失。

时清臣以河北乏兵食,自汴漕米繇河阴输北道者七十余万;又请发大名库钱,以佐边籴。

而安抚使贾昌朝格诏不从,清臣固争,且疏其跋扈不臣。

宰相方欲两中之,乃徙昌朝郑州,罢清臣为侍读学士,知河阳。

卒,赠左谏议大夫。

清臣天资爽迈,遇事敢行,奏对无所屈。

郭承佑妻舒王元偁女,封郡主,给奉;及承佑为殿前副都指挥使,妻以不加封,请增月给,清臣执奏不可。

仁宗曰:“承佑管军,妻又诸王女,当优之。

”清臣曰:“是终为侥幸。

”遂卷其奏置怀中,不行。

数上书论天下事,陈九议、十要、五利,皆当世可行者。

有文集一百六十卷。

(节选自《宋史》卷二百九十五,列传第五十四)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好学善属文..属文:写文章B.必有下失民望、上戾.天意者戾:违反C.仁宗嘉纳..之嘉纳:赞许并采纳D.擢为起居舍人、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公事权:权且5.对文中画线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服除/宰相陈执中素不悦/之即除翰林/侍读学士知邠州/徙知永兴军/浚三白渠/溉田逾六千顷。

B.及服/除宰相/陈执中素不悦之/即除翰林侍读学士/知邠州/徙知永兴军浚三白渠/溉田逾六千顷。

C及服除/宰相陈执中素不悦之/即除翰林侍读学士/知邠州/徙知永兴军/浚三白渠/溉田逾六千顷。

D.及服/除宰相/陈执中素不悦之/即除翰林/侍读学士知邠州/徙知永兴军浚三白渠/溉田逾六千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叶清臣借京城发生地震的事向皇帝进言,派宦官备办佛事、设置道科,不是消除灾祸恢复正常的做法;应当深刻自责,招纳忠直敢言之士。

B.仁宗询问公卿当世急需要办的事,叶清臣逐条回答,极力论述时政弊端:河北缺乏军粮,叶清臣漕运米粮,发放大名库钱,因而被宰相贬职。

C.叶清臣上疏陈述大臣专政,仁宗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针对陕西战事谏言皇帝不能只满足眼前小安,而忘却前日大耻,更不要安然镇定不思进取。

D.叶清臣天性豪爽,遇事敢作敢当,奏对不屈从权贵;郭承佑的妻子贵为郡主,因没有加封,请求增加月俸,虽然有皇帝说情,叶清臣仍未执行。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天圣二年,举进士,知举刘筠奇所对策,擢第二。

(3分)(2)奏编前后诏敕,使吏不能欺,簿帐之丛冗者一切删去。

(4分)(3)丁父忧,言者以清臣为知兵,请起守边。

(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 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姑苏怀古姜夔夜暗归云绕柁牙①,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②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注】①柁牙:船的桅杆。

“柁”通“舵”。

②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之宫殿,奢侈豪华,以供吴王淫乐。

8.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诗歌的后两句抒发作者了怎样的感情?(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

②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

④__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⑤庄生晓梦迷蝴蝶, _______________。

⑥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 _ 。

⑦______________,当时七夕笑牵牛。

⑧_____________ _,幽咽泉流冰下难。

⑨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 。

⑩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 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桥边的老人海明威一个戴着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

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

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

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

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