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课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四年级下册课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设想】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语言通俗、夸张,情节曲折、生动,很受学生们欢迎。
因为容易理解,所以教师不必多讲,可让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课本剧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表演来理解体会。
【教学目标】1、学习民间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层次结构清楚2、领会本文寓意: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讨论、表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了吗?听说过《神灯》的故事吗?是呀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给了我们无数美好的幻想,这些故事都是出自一本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一篇──《渔夫的故事》。
二、教学达标1、了解文学常识:你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2、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并且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3、教师抛砖引玉,提示性表演开头:我是一个穷渔夫,以打鱼为生。
我打了一辈子的鱼,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只撒四次网,这就足够我维持一天的生活了。
可是今天我已经撒了三次网了什么也没捞到,难道今天这么倒霉吗?我再撒一次看看,上帝保佑我捞一条大鱼。
(做撒网状)哎呀怎么这么沉,上帝真的保佑我捞着大鱼了。
(做用力拉鱼网状)4、学生排练:两人一组自愿组合,排练在魔鬼和渔夫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排练熟悉语言,进一步了解课文细节,体会人物形象。
教师提示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做道具。
5、学生表演:每一对学生表演完,请同学来评价表演的优点与缺点,让下一对表演的同学引以为戒。
找三对学生表演较好。
6、教师小结:渔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总结出: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既勇敢又要机智。
三、开拓扩展这是一个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我国古代有没有类似的故事?(东郭先生)四、能力延伸通过这篇民间故事的学习,你能总结出民间故事的特点吗?五、欣赏体会动画片《皇帝的新装》中节选:老大臣看新衣一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课本的基础上怎样表演得更加生动,加深对表演课本剧的理解。
渔夫的故事 教学设计优秀5篇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5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篇一《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
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
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
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教学本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了课文,所以开课后,我先请学生带着大家认读生字词,然后默读课文把课文分为三段。
有三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们对第二和第三段的分法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对第一段的分法却各不相同。
怎么才能把它们的思路统一起来呢?我说:通过你们刚才对段意的总结,老师听出来了,你们都能紧紧围绕渔夫和魔鬼的角色展开情节。
第一部分都提到了渔夫无意中救了魔鬼,第二部分说的是魔鬼要杀渔夫,第三部分交代了战斗的结果,渔夫用智慧战胜了魔鬼。
第二、三部分同学们的分法没有异议,第一部分分到哪里更合适呢?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
同学们集中思考起来。
较后他们确定,一叁自然段写了渔夫无意中救了魔鬼。
课文的脉络理清后,我请同学们看着板书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浩浩很积极地站起来,但是从他一开始的发言中,我听出他是打算细致地复述课文,我提醒他:听清老师的要求,我是请你根据板书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
浩浩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抓住这三部分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短地概括了主要内容,进步很大。
我让全班学生把掌声送给了他。
接下来,我请学生总结了这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认真阅读课文后,了解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然后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开始带着学生研读课文。
通过问题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却要杀了他呢?让学生知道魔鬼的狡猾、凶恶、谎话连篇。
让学生看到魔鬼凶恶狡猾的本性是不会变的,因为对所罗门心有所惧,所以一出来时还是一副卑躬屈膝的软弱模样,等听说所罗门已死了,须臾间,原形毕露,凶恶无比,恩将仇报,并且编了一串谎言为自己无耻的行为找借口。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3篇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3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复述故事,了解渔夫是怎样战胜魔鬼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故事揭示的道理。
难点:把握渔夫和魔鬼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通过娓娓动听的对《一千零一夜》故事内容的讲述,营造神秘气氛,使学生的想象与作品的想象贴近,激发阅读兴趣。
)这节课就让我们跨越时空到阿拉伯领略一场惊心动魄的人魔之争《渔夫的故事》。
(二)了解民间故事和《一千零一夜》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它们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可分5类,即: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
许多优美的民间故事,像广为流传的《孟姜女的传说》,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其他三大著名故事是《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再如《燕昭王筑黄金台》等故事,早已载入史册。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古代民间口头创作的丰碑,也是一部流行世界各国的脍炙人口的作品。
我国旧译为《天方夜谭》。
《一千零一夜》的初稿是由十世纪伊拉克文人哲海什雅里收集整理的。
他以一本古老的波斯故事《赫左尔艾夫萨乃》(即《一千个故事》)为蓝本,并邀请民间说书艺人记录他们认为最优美的民间故事。
高尔基认为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宏伟的巨著中,《一千零一夜》是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三)检查预习1、指名一生写出字音,师生共同正音。
锡xī 撬qiagrave;o 魔moacute; 耸sǒng 桅weacute;i 吻wěn撬(qiagrave;o)去啰唆(suō)挪(nuoacute;)弥(miacute;)漫丑陋(lograve;u)宝藏(zagrave;ng)抡(lūn)起作揖(yī)张牙舞爪(zhǎo)2、解词:【照例】按照惯例。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渔夫的故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1.认识8个生字。
能正确读“规矩、胆瓶、笑逐颜开、金币、自言自语、披头散发、堡垒、铁叉、违背、解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倒霉、恩将仇报、起誓、简短、口吻、下流无耻”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二、过程方法: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语言通俗、夸张,情节曲折、生动,很受同学们欢迎。
因为容易理解,所以教师不必多讲,可让充沛发挥同学的能动性,以课本剧的形式通过同学的扮演来理解体会。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本文寓意: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了吗?听说过《神灯》的故事吗?是呀这些故事随同我们长大,给了我们无数美好的幻想,这些故事都是出自一本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一篇——《渔夫的故事》。
二、教学达标:1、了解文学常识:你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给大家介绍一下2、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并且初步了解故事情节3、教师抛砖引玉,提示性扮演开头:我是一个穷渔夫,以打鱼为生。
我打了一辈子的鱼,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只撒四次网,这就足够我维持一天的生活了。
可是今天我已经撒了三次网了什么也没捞到,难道今天这么倒霉吗?我再撒一次看看,上帝保佑我捞一条大鱼。
(做撒网状)哎呀怎么这么沉,上帝真的保佑我捞着大鱼了。
(做用力拉鱼网状)4、同学排练。
两人一组自愿组合,排练在魔鬼和渔夫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排练熟悉语言,进一步了解课文细节,体会人物形象。
教师提示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做道具。
5、同学扮演。
.每一对同学扮演完,请同学来评价扮演的优点与缺点,让下一对扮演的同学引以为戒。
找三对同学扮演较好。
6、教师小结:渔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总结出: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既勇敢又要机智。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三篇

【导语】《渔夫的故事》极其⽣动地叙述了渔夫打鱼,遇见魔⿁,最后战胜魔⿁的经过。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这*间故事学⽣是⾮常熟悉的,许多学⽣都曾读过,但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了解和对⼈物的简略分析的层次上。
这篇⽂章怎样上出新意,怎样上出深度?我思考了很久,决定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
先请学⽣介绍作者,说说他们以前读这则故事留下的印象,然后让学⽣概括毕淑敏的散⽂的⼤意,使他们意识到经典的⽂章是常读常新的。
在分析⼈物和主题时,不是架空的分析,⽽是着眼于⽂本的研读,在朗读、品味、揣摩中感悟。
课堂⼩结的步骤我也请学⽣来说他们对⽂章的新的解读,课后的作业也紧紧围绕这个话题布置。
⼆、课时设计及说明 按照我校⽬前倡导的情境导学法(将学⽣的学习置于适宜的思考状态之中,注重教师有效地启发引导。
创设情境的⽬的是激发学⽣的积极思维,推动学⽣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我将本课计划为两课时,第⼀课时是⽼师带着学⽣⾛向知识,是教给学⽣⽅法,培养学⽣⾃学的能⼒,以⾃主学习和交流讨论为主。
第⼆课时在“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思想指导下,教师适时的引导点拨,使清晰的问题准确,模糊的知识明确,肤浅的认识深刻,从⽽在反馈矫正中实现课堂的⾼效。
使学⽣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把教师的主导作⽤不断转化为学⽣的独⽴学习能⼒。
三、学习⽬标 1、通过⾃主和合作的⽅式研读⽣动的⼈物描写,概括⼈物的性格特点,探究⽂章的主题。
2、在阅读中初步了解⽂学鉴赏的⽅法,珍视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感受,培养阅读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1、导⼊: 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个萨桑国,国王⼭鲁亚尔痛恨王后对他的不贞,就把她杀了。
以后国王每天晚上娶⼀个王后,到第⼆天早上就把她杀掉。
当时宰相的⼥⼉⼭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辜的⼥⼦,⾃愿嫁给国王。
晚上,她给国王讲故事,讲到最紧要的时候天就亮了,国王急着要去早朝,但为了听故事的结局,国王就把她留了下来。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7这篇略读课文是世界名著,是一首童话叙事诗,作者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和诗人。
这首著名的童话诗讲述了一位老渔夫的妻子贪得无厌,永不满足,对知恩图报的金鱼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最后一无所得的故事。
全诗鞭挞了那些凶狠、贪婪、不劳而获的人,同时也批评了老渔夫对丑恶行为的姑息、忍让和他的软弱无能,启示我们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全诗共10节,以空行相隔,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全文的内容。
第1~2节,交代故事的起因。
第3~8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经过。
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的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
第9~10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结果。
诗歌在叙述故事时,主要用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刻画人物的内心和性格,用大海的变化体现金鱼的变化,即由报恩逐步到强烈不满,最后到恢复老太婆贫穷的原状,告诉人们,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
故事情节分析学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比较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
但在分角色朗读时对诗文的声调、节奏等把握不够到位,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引导,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表演故事时,学生很难一下进入角色,教师要多指导学抓住人物特点,把握诗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补充语言。
有些学生表演时只顾自己,与同学配合不默契,表演时要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探究的习惯。
和角色对话的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可能语言表达不连贯,语意不清,教师要多指点。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课文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都变回原来的样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4、激发学生对“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老太婆的厌恶之情。
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主见,不能像渔夫那样懦弱。
5、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小组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知道金鱼为什么把一切变回原来的样子,感悟其中的道理。
2023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3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精选3篇)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1【教学设想】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语言通俗、夸张,情节曲折、生动,很受学生们欢迎。
因为容易理解,所以教师不必多讲,可让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课本剧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表演来理解体会。
【教学目标】1、学习民间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层次结构清楚2、领会__寓意: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讨论、表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了吗?听说过《神灯》的故事吗?是呀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给了我们无数美好的幻想,这些故事都是出自一本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一篇──《渔夫的故事》。
二、教学达标1、了解文学常识:你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2、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并且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3、教师抛砖引玉,提示性表演开头:我是一个穷渔夫,以打鱼为生。
我打了一辈子的鱼,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只撒四次网,这就足够我维持一天的生活了。
可是今天我已经撒了三次网了什么也没捞到,难道今天这么倒霉吗?我再撒一次看看,上帝保佑我捞一条大鱼。
(做撒网状)哎呀怎么这么沉,上帝真的保佑我捞着大鱼了。
(做用力拉鱼网状)4、学生排练:两人一组自愿组合,排练在魔鬼和渔夫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排练熟悉语言,进一步了解课文细节,体会人物形象。
教师提示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做道具。
5、学生表演:每一对学生表演完,请同学来评价表演的优点与缺点,让下一对表演的同学引以为戒。
找三对学生表演较好。
6、教师小结:渔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总结出: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既勇敢又要机智。
三、开拓扩展这是一个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我国古代有没有类似的故事?(东郭先生)四、能力延伸通过这篇民间故事的学习,你能总结出民间故事的特点吗?五、欣赏体会动画片《皇帝的新装》中节选:“老大臣看新衣”一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课本的基础上怎样表演得更加生动,加深对表演课本剧的理解。
2023年最新-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4篇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优秀4篇《渔夫的故事》的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能正确读“规矩、胆瓶、笑逐颜开、金币、自言自语、披头散发、堡垒、铁*、违背、解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倒霉、恩将仇报、起誓、简短、口吻、下流无耻”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关于《东郭先生和狼》的阅读材料。
a案导入课文,激发阅读兴趣我小的时候,就读过《渔夫的故事》,好长好长的一个故事。
多少年过去了,我还难忘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
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开展“一分钟故事比赛”,比一比谁能把长故事变成短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自己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练习简要讲讲故事比赛1.小组初讲,评出最佳故事选手,参加班级比赛。
a.商定比赛评价规则。
师生一起讨论商定,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讲得流畅完整,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内。
b.小组比赛。
2.全班比赛,评出优秀小组。
拓展阅读,鼓励课外阅读3.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故事导读:我国民间也流传着一个故事,与《渔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处。
《渔夫的故事》是讲智慧的渔夫战胜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荐大家读的故事,则是讲智慧的农夫收服了狡猾凶狠的狼。
想读一读吗?5.读《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与《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
附故事:东郭先生和狼晋国大夫赵简子率领众随从到中山去打猎,途中遇见一只像人一样直立的狼狂叫着挡住了去路。
赵简子立即拉弓搭箭,只听得弦响狼嚎,飞箭射穿了狼的前腿。
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赵简子非常恼怒。
他驾起猎车穷追不舍,车马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这时候,东郭先生正站在驮着一大袋书简的毛驴旁边向四处张望。
原来,他前往中山国求官,走到这里迷了路。
正当他面对岔路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蹿出了一只狼。
那狼哀怜地对他说:“现在我遇难了,请赶快把我藏进你的那条口袋吧!如果我能够活命,今后一定会报答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2、了解故事情节,探究魔鬼的本性。
3、懂得人的智慧一定能战胜魔鬼,正义一定能战胜邪恶的道理。
4、根据民间故事情节曲折、想象丰富的特点,大胆设计符合情节发展的不同故事结局,培养创新精神。
5、培养探究、合作的精神,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认识魔鬼的本质,懂得运用人的智慧战胜魔鬼、战胜邪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了吗?听说过《神灯》的故事吗?是呀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给了我们无数美好的幻想,这些故事都是出自一本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一篇——《渔夫的故事》。
二、常识学习
1.题目解说。
2. 《一千零一夜》简介。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包括寓言、童话、冒险故事、名人轶事等,主要反映中古时期阿拉伯和亚
洲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风土人情。
三、学习课文
1、初探魔鬼形象:每组发一张白纸,大家商量一下,请小组中画画高手,用简单的几笔勾画一下同学们心目中的魔鬼形象(三分钟完成),由组长展示成果,并简单说说魔鬼是怎么样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渔夫的故事》里也有一个可怕的魔鬼。
课文选自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是一篇外国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一般情节曲折,想象丰富,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
现在,让我们先认识一下这个可怕的魔鬼。
翻开书172页第二自然段,听课文有关描写魔鬼外形的录音。
2、深探魔鬼本质:课文中的魔鬼和同学们心目中的魔鬼一样,可怕凶恶。
可是我们仅仅只从魔鬼的外形来认识魔鬼是不全面的,下面我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魔鬼的本来面目。
结合注解,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研读课文1--15小节,谈谈你对魔鬼的新的认识,并能在课文中找依据,特别是从课文渔夫与魔鬼的对话中看魔鬼的本来面目。
先小组内讨论交流,由组长执笔整理,再在班级里交流。
3、再探伏魔方法:魔鬼是十分的凶残狡猾的,那么这场渔夫与魔鬼的斗争,结局会如何呢?
指名朗读课文16--25小节,其他同学看课文,然后说说渔夫是怎样战胜魔鬼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课文的结局编得很精彩,但我觉得同学们很聪明,创新能力很
强,完全有可能编一个同样精彩,和课文不同的故事结尾。
请每个小组同学紧接着15小节开始,根据民间故事情节曲折,想象丰富的特点,大胆想象,给故事另外编一个合乎情理的结尾,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
由组长展示小组设计成果,并说明理由。
同学们能不能就刚才几位同学的设计比较一下,看哪个结尾好,哪个更合乎故事情节的发展,请试作评价。
四、阅读练习、探究
1.如果魔鬼在前三个世纪被救起,会兑现他的许诺吗?
2.渔夫和魔鬼都要求对方说的简短些,这表现了他们什么心理?
3.课后练习三:你认为原结尾是保留好呢还是删去好?
五、教师小结:
渔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总结出: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既勇敢又要机智。
课外延伸:
这是一个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我国古代有没有类似的故事?(东郭先生和狼)
能力延伸:
通过这篇民间故事的学习,你能总结出民间故事的特点吗?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
2、能力训练: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初步学会赏析和有表情地朗读民间故事,注意描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
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觉醒过程,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魔鬼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
2、难点: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前几篇课文,把我们引入了故事长廊。
今天,我们再次阅读精彩的神话故事,《渔夫的故事》,从中去获得收获。
齐读课题
二、明确阅读要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默读连接语,用“--”句出阅读要求,课件展示。
2.阅读要求: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家人听,根据以往阅读的方法,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1)独立思考。
(2)四人小组讨论。
(3)抽说(分意义段,读懂每段重点内容。
依次抓每段重点内容讲述。
)
3.自学生字词、多音字
三、品读课文
1、交流思考的问题。
(1)交流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魔鬼说的话是真的吗?使学生明白,魔鬼是凶恶和狡猾的,魔鬼的杀人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魔鬼是不懂得报恩的。
引导学生读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
(2)交流对渔夫的看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对学生点拨:渔夫战胜魔鬼,凭的是什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魔鬼如此狡猾,它怎么会上当呢?指导学生读懂第十五至二十三自然段,读出渔夫的智慧。
2、师(总结):看来,渔夫说的没有错。
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
人的智慧,也是能战胜邪恶的。
从渔夫的身上,我们领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四、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师:请同学们想象这样一个情景: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
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
”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
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2、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我再来想象一下:傍晚,渔夫把打鱼的人们都叫到一起,又会怎样跟他们讲魔鬼的事?渔夫们又会说什么?
五、拓展
1.读资料表。
2.读《一千零一夜》。
【板书设计】
无意中救魔鬼
魔鬼要杀渔夫
渔夫战胜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