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新部编本

合集下载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范文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范文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能够通过故事,理解并学会珍惜现有的生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故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2)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现有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理解幸福不是追求物质,而是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这是一个关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渔夫救了一条金鱼,金鱼为了报答渔夫的救命之恩,答应渔夫的愿望。

渔夫的妻子贪心,想要更多的财富和权力,许愿要求成为公主、皇后、甚至上帝。

她的愿望最终都没有实现,她才发现,最幸福的生活其实是和渔夫一起过着平凡的日子。

2. 词汇和句型:(1)词汇:渔夫、金鱼、愿望、公主、皇后、上帝、平凡、幸福等。

(2)句型:What do you want?、May I have?、If I were, I would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复述。

(2)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2. 难点:(1)对故事深层意义的理解。

(2)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介绍故事梗概。

2. 互动式教学法:提问、讨论、分角色朗读。

3. 任务型教学法:小组讨论,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五、教学步骤1. 导入:(1)图片导入:展示渔夫和金鱼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2)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一条金鱼答应实现你的愿望,你会许什么愿?2. 新课呈现:(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跟读重点词汇和句型。

(2)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 课堂活动:(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角色朗读:学生分组朗读故事,体会角色的情感。

4. 任务完成:(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范文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范文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把握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3)能够运用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创意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故事内容;(2)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和文学作品的兴趣;(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生活的价值观;(3)培养学生正确面对诱惑、坚定信念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掌握和人物关系的理解;(2)故事寓意和道德观念的感悟;(3)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故事中寓意和道德观念的深入理解;(2)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2)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素材;(3)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1)预习《渔夫和金鱼的故事》;(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渔夫和金鱼的故事》;(2)简介故事背景和作者;(3)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情节和人物;(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3)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3)教师总结,强调故事的教育意义。

4. 创意写作:(1)教师给出写作话题或情节,要求学生进行创意写作;(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学生参与度、讨论积极性、表达能力的评价;(2)学生作业、写作作品的评价;(3)学生对故事寓意和道德观念的理解程度的评价。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一、故事梗概这是一个关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渔夫每天出海捕鱼,有一天他捕到了一条能说话的金鱼。

金鱼请求渔夫放了它,而作为回报,金鱼答应帮助渔夫实现三个愿望。

渔夫最初并不相信金鱼的话,但在金鱼成功实现了他的第一个愿望后,他开始相信金鱼的魔力,并乐于帮助渔夫。

渔夫最后的愿望是让金鱼回到大海里自由。

金鱼非常感激,承诺永远保佑渔夫和他的家人幸福。

二、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这个故事,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 增加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3. 让学生明白友善对待动物和大自然的重要性。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写一篇关于友善对待动物的短文。

三、教学过程1. 介绍故事(5分钟)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10分钟)分发故事文本给学生,让他们默读故事,并回答以下问题:- 渔夫捕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金鱼和渔夫之间发生了什么?- 渔夫最后的愿望是什么?3. 组织讨论(1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并记下自己的观点:- 你认为金鱼帮助渔夫实现愿望是出于什么原因?-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4. 分享观点(10分钟)随机选择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观点,鼓励他们互相交流。

5. 引导写作(15分钟)告诉学生他们将写一篇关于友善对待动物的短文。

在写作之前,可以给他们一些引导问题,比如:- 你有什么经历或见闻让你明白友善对待动物的重要性?- 你认为为什么人类应该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 你有什么建议可以帮助人们更友善地对待动物?6. 分享作品(15分钟)让学生交换他们写的短文,然后随机选择几位学生读出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曾经亲近过的动物,让他们描述动物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2. 组织参观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野生动物和环境保护问题。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教学活动,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培养阅读能力并理解友善对待动物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中的角色特征。

2. 能够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感受和思考,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幼儿懂得珍惜现有资源,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感变化。

2. 通过故事讨论,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幼儿学会珍惜和满足。

2. 如何激发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兴趣,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角色头饰、相关图片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富有童趣的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相关画面,引导幼儿对故事产生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渔夫和金鱼的行为,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情景扮演:邀请部分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扮演,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道理,让幼儿学会珍惜和满足。

6.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活动1. 手工活动:让幼儿用纸张、彩泥等材料制作渔夫和金鱼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 音乐活动:教授一首与海洋或鱼类相关的儿歌,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兴趣。

2. 关注幼儿在讨论和情景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情感理解能力。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分享情况和家长对教学活动的看法。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引导。

幼儿园大班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中的角色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渔夫和金鱼的故事》2. 角色头饰:渔夫、金鱼、皇帝等3. 道具:鱼网、金鱼缸等4.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2. 讲述故事:请幼儿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角色的看法。

3.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角色行为,引导幼儿分析角色的对错。

4. 情景扮演:分组进行情景扮演,体验故事中的角色,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5. 创作环节:请幼儿利用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创作自己喜欢的角色或故事情节。

6. 展示作品: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幼儿在家讲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相关主题,引导幼儿持续关注故事角色。

3. 相关活动:组织幼儿观看其他版本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和分析。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关注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成长。

六、活动注意事项1. 在讲述故事时,要尽量生动、形象,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2. 在分组讨论环节,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言,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在情景扮演环节,要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4. 在创作环节,要尊重每个幼儿的创意,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5. 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七、活动资源整合1. 利用幼儿园图书馆资源,为幼儿提供更多版本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书籍。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及教学反思《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设计意图:谁都有自己的童年,谁都有自己的梦,而童年的梦总是和童话故事联系在一起的。

童话故事总能给听过、看过它的人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起点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老太婆的极度贪婪,老渔夫的善良懦弱,以及小金鱼的知恩图报,使我们永远记住了贪得无厌不会有好结果。

相信幼儿能从这则故事中认识到,不劳而获的幸福生活是不能长久的,美好的生活只能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创造!活动目标:1.根据画面前后的联系,理解渔夫四次向金鱼索要礼物的故事情节,懂得人不能过于贪婪,只有付出才有获。

2.能初步认读简单的符号和文字,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有一定的阅读经验,知道渔夫是做什么的。

2.物质材料:教学大书1本,幼儿用书人手1本,小图片(如下)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1)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渔夫和金鱼。

你们知道渔夫是干什么的吗?他和金鱼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教师讲述故事前半段(1~4页),激发幼儿兴趣。

(3)师:渔夫捕到金鱼了吗?老太婆是怎样说的?渔夫会去向金鱼要木盆吗?2.阅读指导幼儿自主阅读5~l 5页,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1)出示图片l,请幼儿根据图片符号的提示阅读书的第5一l5页。

(2)思考:渔夫去向金鱼要了几次东西?分别要了什么?3.理解故事内容(1)找出故事发生发展的线索。

①老太婆让渔夫去向金鱼要了哪些东西?一共要了几次?(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2、3中的相应小图)②渔夫每次去向金鱼要东西,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4中的相应小图)为什么?(2)师幼共同整理图片(图片5),梳理故事情节。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教材分析本教案主要针对大班幼儿,以促进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为目的。

本堂课以童话故事《渔夫和金鱼》为教学内容,通过身体动作、演绎和讲述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听说能力目标:通过听故事和交流,培养幼儿听懂简单故事的能力。

2. 语言表达目标: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并且能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3. 想象力培养目标:通过故事中丰富的内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听故事和参与讲述中,理解故事情节和表达故事中的人物与情节。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保持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故事书《渔夫和金鱼》2. PPT或图片资料3. 老师及幼儿的服装道具(如渔夫帽子、鱼饵、鱼竿等)五、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老师穿着渔夫服装出现在幼儿面前,向幼儿展示渔夫的帽子、鱼竿等道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述(10分钟)通过展示故事图片或PPT,讲述故事《渔夫和金鱼》。

在讲述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适当的动作和表情,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3. 主题讨论(10分钟)用简单的问题引导幼儿回顾故事情节,如:渔夫在故事中做了什么?金鱼有什么特殊的能力?金鱼为什么要帮助渔夫?4. 角色扮演(15分钟)邀请几位幼儿参与角色扮演,老师扮演渔夫,其他幼儿扮演金鱼和其他角色。

老师通过引导幼儿进行对话和动作表演,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5. 故事复述(10分钟)随机选择几位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故事复述,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复述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能够理解并复述故事情节,表达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并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幼儿园大班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基本情节,知道故事中渔夫和金鱼的变化。

2. 能够简单描述金鱼的特点,以及它为渔夫带来的变化。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把握角色特点。

2. 学会分享、珍惜美好生活。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关注角色的心情变化,体会角色内心的情感。

2. 培养幼儿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2. 渔夫、金鱼等角色头饰。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孩子们坐好,让他们想象自己是一条金鱼,进入一个神奇的故事世界。

2. 故事分享:讲述《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3. 角色体验:分组扮演渔夫和金鱼,进行角色表演,让孩子们感受角色的心情变化。

4. 绘画活动:让孩子们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中的渔夫和金鱼,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5. 讨论交流:引导孩子们分享故事中最难忘的场景,以及自己对渔夫和金鱼的看法。

7. 结束活动:带领孩子们做一首关于渔夫和金鱼的儿歌,结束本次教学活动。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孩子们的情绪变化,适时调整教学节奏。

2. 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生活。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2.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设置“渔夫和金鱼”主题区,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故事情节。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关注孩子们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孩子们在家庭中的表现,检验教学效果。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孩子们的情绪变化,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材分析
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写于1833年,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戈宝权翻译。

戈宝权是江苏东台人,他的主要翻译著作有《普希金诗集》等。

本单元选用的音乐,是由瞿琼作词、李名方作曲、任晓音改编的一首叙述歌曲。

歌曲的音乐旋律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

教学内容
活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以小小音乐剧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将全体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故事中的一幕,利用乐器学习音乐旋律,并为下面的创作表演做好前期准备。

教学重点
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故事。

教学难点
利用小乐器简单吹奏音乐旋律。

教学过程
1、导入
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我们曾经演过哪部寓言故事?
2、猜一猜
请大家看一幅画,谁能猜出这个故事的名字?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3、讲一讲
谁能够为大家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故事?
4、分析故事并分组
故事分5场:序幕、放鱼归海、贪婪的老太婆、愤怒的大海、尾声
5、组织学生利用乐器竖笛简单吹奏音乐。

(1)序幕
音乐表现了老渔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静生活。

音乐速度不要太快,每个乐句的尾音要拖够拍子。

(2)放鱼归海
表现了日日辛苦却毫无收获的老渔夫的惊喜心情以及小金鱼慌张的神情、祈求放生的心理状态。

音乐速度稍快些,可以设计领唱和齐唱来演唱歌曲。

(3)贪婪的老太婆
选用序幕的音乐,运用不同的速度和乐器进行演奏。

为了表现老太婆的贪婪,演奏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力度会越来越强,最后所有乐器齐奏,表现了老太婆希望实现自己想当女皇的愿望。

(4)愤怒的大海
选用序幕的音乐,中等速度表现了老渔夫的无奈。

当小金鱼无奈地游回大海,大海愤怒了,用打击乐齐奏表示。

并把尾声的第一段放在这里演唱,表现大海的愤怒。

(5)尾声
尾声的音乐有两段歌词,第一段表现大海的愤怒,用强的力度和快的速度表现。

第二段表现一切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老渔夫无奈地继续自己的劳作,音乐速度稍慢,力度稍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